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江西省鷹潭市哪裡有學做蛋糕

江西省鷹潭市哪裡有學做蛋糕

發布時間: 2025-08-09 18:36:13

㈠ 收入增長如何「兩個同步」

十八大報告則提出,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增長的目標振奮人心,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實現「兩個同步」和「收入倍增」的信心何在?請聽代表、委員的聲音。 關鍵詞 經濟增長 「『蛋糕』一直在做大,收入增長有基礎」 「對『兩個同步』和『收入倍增』的實現,我們有很大的把握。一是『蛋糕』一直在做大,收入增長有基礎;二是新型城鎮化將釋放巨大潛力,讓城鄉居民都受益;三是公共服務提升,社會保障更完善。」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濟源市市長王宇燕表示,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濟源2017年就可以提前實現收入翻番。 「收入增長計劃是能夠實現的,其信心來自於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對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形勢的評估,中國經濟的增長還將持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認為,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創新驅動力不斷增強,城鎮化的步伐不斷加快,這都將釋放增長潛力,為收入倍增奠定基礎。 關鍵詞 就業良好 「促進就業創業,是收入增長的關鍵」 「現階段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部分就是工資性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進程,有利於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河北省衡水市市長楊慧代表表示,隨著我國勞動力數量下降,種地職業化將是一種趨勢,農民職業化勢所必然。 「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是收入增長的關鍵,近些年就業形勢良好。」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鷹潭市市長鍾志生認為,不僅要促進就業,還要鼓勵扶持創業,廣辟就業渠道,優化創業環境,實現產業富民、就業富民、創業富民。 「對於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而言,收入倍增必須有產業的支撐。有了產業,才能創造就業。」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認為,通過生態移民、產業扶持、項目入戶等一系列辦法,寧夏農民收入增長連續4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關鍵詞 成果共享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已經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見,要抓緊研究制定具體政策,確保制度建設到位、政策落實到位,有效解決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關鍵在農村,難點在農村。以目前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的勢頭,我們完全有信心。」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說,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陸續出台,扶持力度增大,農民增收的良好勢頭能夠持續。 「農民群體收入增長,我十分看好。」農民會員收入每年增長10%左右的現實,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樂平西甜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樂平很有底氣。她表示,連續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三農」,大傢伙看到了信心。 「收入倍增計劃中,尤其不能忽略弱勢群體,要在教育、醫療、住房等分配機制上,向低收入者傾斜。」浙江舟山市市長周國輝代表認為,努力為弱勢群體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補齊「短板」,收入倍增定能實現。

㈡ 江西技校有什麼專業

在江西有條件的家庭當然要優先考慮在南昌挑選學校,南昌作為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可選的職高中專技校還是非常多的,專業可選的種類也是蠻多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和目標來考慮,選擇一個適合的專業,未來前景和空間也會更大,我還想說明一點,其實民辦學校比公辦學校管理上還更嚴格,所以這跟我們傳統觀念上不同了,現在是民辦學校好過公辦學校的時代,以下面幾所熱門的學校和專業為例,有3+2,3+3,3+4等多種培養形式,未來可提升拿到大專本科學歷,供參考。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熱門專業)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是經南昌市教育局批准、江西省教育廳備案成立的以鐵路軌道交通專為主並被列入全國統招計劃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學校一校兩區:老校區位於南昌市向塘鐵路地區,新校區位於南昌市經開區,現有在籍生600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學校環境優美,設備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就業前景廣闊。連續多年在市管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等級學校",並已成為省市」雙達標」中專學校,2018年榮獲南昌市教育系統立德樹人綜合考核「一等獎」,2019榮獲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另有五個業被評為南昌市職業教育「精品特色專業」,兩個專業工作室被評為「技能名師工作室」。

入學須知:

新生報到自帶團組織關系、本人畢業證復印件、身份證和戶口本復印件、貧困證明材料(用於申請國家助學金)交報名處。

入學承諾:本人不紋身、不染發,無打架斗毆和吸食違禁物品等違法犯罪記錄。本人從入學即日起,嚴格遵守校紀校規,堅決維護學校聲譽,以認真踏實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態度,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任何弄虛作假或與本人承諾相悖的行為都將成為學校勸退的理由,校方無須做出任何賠償。

注意事項:

1、凡報名我校高鐵航空服務專業學員,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五官端正體態勻稱,形象氣質好,口齒清晰,無傳染性疾病,無紋身,無犯罪記錄。

2、招生對象為15-22周歲的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

3、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嚴格控制招生人數,提前報名,優先錄取,錄滿為止。

4、符合相關資助條件的可享受國家助學金等補助,並嚴格按國家政策執行。

5、凡報讀我校任何專業的學員,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確保100%就業、升學、入伍。

點擊免費咨詢 了解更多報考信息

㈢ 又到一年3·15,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了你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今日正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記者對過去2016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重新進行了梳理,並對企業的整改與後續情況跟進報道。讓消費者對食品行業有正確的認識。此外,也希望行業企業能擔起社會責任,注重食品安全,嚴格把關產品質量,創造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場。

回顧

1、絕味、周黑鴨等鹵味食品

屢上質量「黑榜」

周黑鴨堅持「中央工廠+直營店」的經營模式。

隨著煌上煌、周黑鴨上市後,絕味也在積極沖刺上交所主板,這讓鹵味食品再次成為食品行業的焦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絕味,還是周黑鴨,其招股書都將「食品安全風險」列為公司第一風險要素。不過,有諸多業內人士表明,醬鹵企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仍成隱患。

鴨脖食品安全問題屢被曝光

2015年5月,有媒體曾暗訪絕味鴨脖生產基地——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時發現,員工未戴口罩徒手裝鴨脖,掉到地上的鴨脖直接撿起繼續加工;隔夜鹵菜繼續賣;員工偷吃一半的脆皮腸又放回去繼續包裝等。消息發布後,敲響了整個食品行業的警鍾。

隨後,絕味鴨脖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並表示將進行全面審查全國鴨脖連鎖體系,加強食品安全衛生。

只是,絕味的食品安全問題仍未解決。2016年5月,《消費者報道》雜志向第三方權威機構送檢了周黑鴨、絕味、久久丫、煌上煌等4個主流品牌的11款鴨脖子食品,包括4款真空包裝、4款鎖鮮盒裝、3款散裝(周黑鴨無散裝)。測評結果顯示,多款鴨脖子的生產衛生條件並不佳。絕味鎖鮮盒裝大腸菌群數超標,另外3個品牌散裝鴨脖子的大腸菌群數也非常高。

實際上,絕味鴨脖的質量問題近幾年一直陸續被曝光。在早前的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絕味鴨脖因加盟店所售產品因儲存設備不合格、大腸桿菌超標、大腸菌群等不同原因被紛紛披露。

除此之外,2016年1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稱,發現安徽有2家「周黑鴨」經營店內銷售的鴨脖、鴨鎖骨等產品被檢測出含有罌粟鹼、嗎啡等非法添加劑。不過周黑鴨隨後發表聲明稱,涉事「周黑鴨」為山寨品牌。2013年11月9日,央視二套節目《是真的嗎》報道,周黑鴨盒裝鹵鴨翅和絕味真空包裝麻辣鴨脖,大腸桿菌均超標2倍。2013年4月24日,廣州市工商局網站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流通「環節糕點、散裝熟食食品」以及「超市散裝熟食食品」兩份抽檢報告結果顯示,周黑鴨、絕味等品牌的鴨脖以及華潤萬家、百佳等超市銷售的多種散裝熟食都存在微生物超標的問題。

鹵味企業擴張過快

質量管理跟不上

那麼,如今絕味和周黑鴨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如何把控的?對此,周黑鴨官方回復稱,周黑鴨堅持「中央工廠+直營店」的經營模式,堅持直營,確保有效監控產品質量、保障衛生和產品安全。與周黑鴨的直營不同,絕味7172家門店中大部分為加盟店,為絕味貢獻了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廣東地區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符波則認為,快速擴張是醬鹵企業食品安全問題屢出的重要原因。對此,記者多次致電絕味老闆戴文君,但一直未接通。

今年1月18日,證監會發審委通過絕味食品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審核,絕味食品將登陸A股主板,成為「鴨脖第三股」。然而,以加盟連鎖模式獲得快速擴張的絕味食品屢屢曝出食品安全問題。絕味食品招股書提示了存在加盟模式管理風險和食品安全風險,稱絕味食品門店共有114次被抽檢發現問題。

符波強調:「企業做大後,在原材料采購和加工上應該都非常嚴格,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單店管理上,目前冷鏈技術、運輸等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但加盟商是否完全執行其標准,如何處理流通和銷售環節,就必須嚴查嚴管。」

回顧

2、珠江橋產品檢出含微量可能致癌物

去年8月,據媒體報道,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40款常見豉油、醬油及鮮露發現,包括「珠江橋牌」在內的11款產品含微量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

據香港消委會公布的檢視結果顯示,去年1~2月期間,從超市及百貨公司搜集40款常見豉油、醬油及鮮露,發現11款產品驗出「4-甲基咪唑」,含量由0.1ppm至15.9ppm不等。其中包括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江橋生物」)生產的「珠江橋牌」金標老抽王及蒸魚豉油。檢視數據顯示,珠江橋金標老抽王檢出含「4-甲基咪唑」0.2ppm,珠江橋牌蒸魚豉油含0.6ppm。

「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

據了解,香港至今沒有法例列明「4-甲基咪唑」在食物中的最高限量,但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其列為可能致癌物質。美國加州規定,如果一款食品會令食用者每天攝入量多於29微克4-甲基咪唑,須在包裝上標注警告字句。而有資料顯示,長期進食過量「4-甲基咪唑」會令實驗老鼠致癌。

香港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黃錦輝表示,醬油生產商在製造時,為增加棕色醬油色澤會添加焦糖色素,但醬色Ⅲ與醬色Ⅳ在高溫高壓情況下,可能產生化學污染物「4-甲基咪唑」。香港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當時也指出,市民毋須為這次醬油檢測結果感到恐慌,強調可致患癌的攝取量,其實因人而異,建議市民減少大量進食,或改食其他醬油類產品。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阮光鋒告訴記者,「4-甲基咪唑」是焦糖色素的副產物,是製造醬油的工藝中必然出現的物質。據資料顯示,國標目前對於醬油中含4-甲基咪唑的指標並沒有相關規定。

珠江橋:後期送檢產品均合格

事實上,珠江橋產品問題時有發生。此前2013年,「珠江橋牌」醬油就曾被曝使用添加劑美味肽,但未在配料表中標明。而在更早的2001年,英國食品標准局檢測出22種醬油含有過量的致癌物質三氯丙醇,其中包括「珠江橋牌」,但事後證實被檢測的醬油為假冒產品。

對此,去年當月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公司發表聲明稱:按照美國FDA和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研究報告,在全球市場銷售的珠江橋牌產品符合各國安全標准。同時,珠江橋相關產品已送相關部門檢測。昨日,記者對珠江橋產品進行後續采訪,珠江橋相關媒體負責人回復表示,「公司在內地銷售的醬油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規標准,請消費者放心食用。」並稱後期送檢產品未檢出「4-甲基咪唑」物質。

另外,記者還走訪了幾家超市采訪購買醬油的消費者。市民范女士表示,目前全球對該物質的指標既然還沒有相關規定,出於防範,盡量不買該產品。「珠江橋是廣東本地品牌,企業規模、管理、技術相比某些全國大企業還是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會盡量選擇大品牌的醬油,安全更有保障。」另一消費者王女士稱。

回顧

3、達利園法式軟麵包菌落超標186倍

去年底,雲南省食品葯品監管政務網連續發布第40期和第4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麵包,菌落總數超過國家標准186倍。

對於此次被通報,達利園去年11月30日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深表遺憾,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已主動召回了當地全部涉事批次在售產品,並在有關部門監督下予以無害化銷毀處理。達利園方面還表示,調查發現被抽檢問題商品系在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存在管理缺失,為此已啟動全面排查整改。但其後,對於排查整改情況,達利園方面並未給出進一步進展。對此記者日前試圖采訪該事宜,但未取得聯系。

據悉,達利園曾多次上過食品質量黑榜。2011年二季度,湖南省工商局抽檢後發布的不合格食品名錄中,涉及湖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三批次產品,其中包括「好吃點」商標產品。四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2015年第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顯示,成都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好吃點香脆核桃餅菌落總數為4000CFU/g,而標准值應該在750CFU/g以下。

回顧

4、皇冠瑪莉奧三年五上「質量黑榜」

去年7月21日,廣州市食葯監公布第二季度食品抽檢不合格名單中,廣州市皇冠瑪莉奧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皇冠瑪莉奧」)生產的豆小子(60g/包)麵包菌落總數超標。據悉,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

當時,皇冠瑪莉奧總經理黃振強回應記者采訪時稱,該批次「問題麵包」是在出廠前被檢出的,並沒有在市場上流通,問題批次產品在30個左右。並強調,公司也把「豆小子」其他批次送檢,結果顯示合格。

資料顯示,皇冠瑪莉奧產品一直是官方檢測機構黑榜常駐戶,曾3年五上黑榜。2013年9月,廣州市工商局曝光了一大批不合格食品,皇冠瑪莉奧鹹肉蛋黃粽上了「黑榜」;同年廣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三季度食品抽檢結果顯示,廣州市皇冠瑪莉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雜錦方包邊片、田方包片等被檢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同時,皇冠瑪莉奧糕點均被檢出防腐劑加和系數不合格(該系數超標主要是企業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2014年9月,廣州市食安辦公布的抽檢食品信息顯示,皇冠瑪莉奧的瑪莉奧提子吐司菌落總數超標;2015年7月,廣州市食葯監局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食品安全信息,廣州市皇冠瑪莉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瑪莎蛋糕菌落總數超標10多倍。

此外,皇冠瑪莉奧的雙黃白蓮蓉月餅在「2009全國餐飲烘焙業創藝大賽」月餅比賽中獲得了「全國十佳月餅」稱號,但被指水分多。因該活動是行業協會組織的,而且廣州最有名的月餅品牌廣州酒家和蓮香樓都沒有參加,被業內人士稱該獎毫無權威性,卻被用在廣告語中大肆宣傳。

記者觀察

注重食品安全

嚴把產品質量關

無論食品工藝如何先進,科技如何發展,食品安全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了解,相關部門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但回顧2016年的食品行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食品安全問題仍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食品也屢上「黑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業沒有嚴格把關產品質量,導致旗下產品頻頻「沖紅線」;另一方面,現有相關產品標准尚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據了解,目前我國登記使用的600多種農葯成分中,除去豁免殘留限量的30餘種,尚有近200種無限量指標;而批准使用的300多種獸葯中,也尚有40多種無限量指標。另外,雖然部分食品安全標准規定了限量值,但仍缺乏配套檢驗方法。

因此,要真正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一方面需要行業企業擔起社會責任,注重食品安全,嚴格把關產品質量,創造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場;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應加大監管力度,完善標準的制訂,讓食品安全問題無處可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