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布朗尼蛋糕塔在哪裡
擴展閱讀
建黨100周年蛋糕圖片大全 2025-09-14 01:25:49
烤六寸蛋糕用什麼火 2025-09-14 01:25:26

布朗尼蛋糕塔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2-26 06:50:16

① 布朗尼蛋糕 上海哪裡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樓

② 無油無糖的的布朗尼蛋糕,在家應該如何自製

很多朋友認為做麵包特別難,認為自己做不好,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有些麵包特別簡單,不需要揉面,而且配方簡單,材料少,無糖,無油,就是新手也能成功。非常適合忙碌的上班族,需要前一天晚上把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放進冰箱冷藏發酵,第二天早上拿出來整形就可以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怎樣製作無油無糖的的布朗尼蛋糕吧

有時間的可以直接發酵,沒有時間可以前一晚晚餐後大約8、9點左右准備材料,先室溫發酵一小時再放入冰箱冷藏發酵。 第二天晚上6、7點多整形。如果早上出門更早,頭一天就更早些准備。面團含水量比較大,比較濕,比較粘手,整形的時候需要些高粉防粘,但一定不要用多。如果要添加果乾、堅果類的,整形前將要添加的乾果揉到面團里。

③ 在家做布朗尼蛋糕的時候,都需要准備哪些食材

在家裡面做布朗尼蛋糕的時候,需要准備黑巧克力以及高筋麵粉還有黃油等材料。同時牛奶,雞蛋,可可粉,鹽香草精以及細砂糖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准備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據個人的口味來添加也是可以的。首先要准備烤盤,烤盤的邊長大概為14厘米,而且也要是正方形的烤盤,這樣的話能夠做出正規的效果。並且在烤盤上面鋪上錫紙,然後就可以開始做布朗寧蛋糕了。

吸收糖漿&淋巧克力醬

隨後把布朗尼蛋糕放在操作台上刷一些糖漿,在布朗尼的表面在等待兩分鍾後,布朗尼就完全的吸收了糖漿。隨後把巧克力奶油裝到裱花袋中,然後均勻的擠在布朗尼的麵糊上面。最後將另一塊布朗尼蛋糕蓋在奶油上面,在重復這個動作之後,把巧克力醬淋在蛋糕上。然後在巧克力還沒有完全凝固的時候將一些堅果可以切碎放在巧克力醬上面,這樣布朗尼蛋糕就做好了。

④ 輕松簡單的美式布朗尼蛋糕怎麼在家裡製作

黃油110克 黑巧克力140克
雞蛋3個 細砂糖120克
高筋麵粉100克 鹽3克
可可粉5克
美式巧克力布朗尼蛋糕的做法

步驟1
准備好所用的食材備用;

步驟2
把黃油切小塊和黑巧克力一起放入小盆中;

步驟3
隔熱水攪拌,融化成液體;

步驟4
另取一個小盆,放入雞蛋和細砂糖,攪拌均勻;

步驟5
篩入高筋麵粉、可可粉和鹽;

步驟6
攪拌成均勻的麵糊;

步驟7
把麵糊倒入巧克力黃油糊中;

步驟8
用刮刀翻拌成光滑細膩的麵糊;

步驟9
把麵糊倒入鋪了油紙的模具中,表面放一些核桃仁,放入提前預熱好175度的烤箱中層,大約烤20分鍾。

步驟10
取出後放涼切塊;

⑤ 北京那裡有買布朗尼蛋糕的

蛋糕店都有吧、 來草橋這把、去好利來訂、 也近 (給個分 胖子 = =!)

⑥ 國外都有哪些餐飲美食。甜點。比如英式下午茶一類的風俗習慣!

抹茶紅豆
薄薄的一塊蛋糕,分成四層,最上面那層是我很喜歡的抹茶味,就是在奶油里加上抹茶粉,吃起來清新淡雅。接著是蛋糕,蛋糕下面是一層紅豆沙,顏色比我們通常看到的要淡許多,一問才知道紅豆是去皮的,難怪口感特別細膩。紅綠兩種味道的結合恰到好處,清淡中帶點濃厚,而且不是很甜
拿破崙
先說最上面那層黑白相間的巧克力,代替普通拿破崙上面糖粉的作用,好看又好吃。主料P UFF,是一種用一層黃油夾一層麵粉,層層疊疊烤出來的東西,蓬鬆酥脆,吃上去有點像羊角麵包,但更加緊實。 裡面夾的不是普通奶油,而是香草吉士,所謂吉士類似雞蛋牛奶凍,沒有奶油香蕉布丁蛋糕
特別的地方是用布丁取代最上面的那層奶油,而且亮黃色的布丁配以綠色的獼猴桃和紫紅色的提子顯得很鮮艷。 大家還記不記得以前有種叫香蕉先生的冷飲,味道跟這差不多,但是布丁的口感稍微硬了些,不夠滑嫩和有彈性。那麼甜,凝結度更高些,很嫩很滑。
倫巴
這個名字起得很有創意,據說是因為吃起來有種「蛋糕在嘴裡跳舞」的感覺,如倫巴舞般圓滑流暢。 厚厚的奶油有兩種味道,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吃起來香濃潤滑。原以為這款西點就是純奶油,後來才發現最底下有一層薄得幾乎看不見的蛋糕,使它的口味更加豐富。
肉鬆蛋糕
新僑的點心師功夫確實厲害,連肉鬆都能用在西點上。肉鬆的質量相當不錯,入口即化,那樣才能跟奶油的口感協調起來。不過總覺得鹹的肉鬆和甜的奶油一起吃,味道有點怪怪的。
水果撻 之前我對「撻」的了解還基本停留在蛋撻上,現在才知道還有咖啡撻、椰子撻、水果撻等許多品種。這種由紅提、獼猴桃、橙子、青蘋果、紅蘋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種材料組成的水果撻,撻底松軟,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顏色、味道都十分棒。
櫻桃忌士
士蛋糕本身沒什麼特別,很多地方都有賣。關鍵是上面三顆紅艷誘人的櫻桃,讓人一看就不由覺得這塊蛋糕一定很好吃。所以買下來後,迫不及待地先放了顆櫻桃進嘴裡,吃起來軟軟糯糯的,有點酸,這種酸味很能吊人胃口。蛋糕卻有點硬,可能不是當天做的關系。
提拉米蘇
一直聽到提拉米蘇這個名字,卻一直沒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味道,這次終於吃到了。簡單點說它是雙層咖啡蛋糕,表面撒著咖啡粉,也可以說是海綿般柔軟的蛋糕在咖啡糖漿中浸制而成。 兩層軟綿綿的東西其實是芝士,這種芝士來自義大利,跟奶油一樣軟滑,而且比奶油更厚,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普通芝士那種怪味道。
下午茶的由來
從飲茶文化的發源來講,最早於下午喝茶的民族,理應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稱的古代中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下午茶發展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則是英國人。 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始自1661年。當時,一位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ça和英王查理二世結婚,公主把葡萄牙的飲茶習慣帶到英國。
17世紀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都很豐盛,午餐較為簡便,而社交晚餐則一直到晚上 下午茶
八時左右才開始,人們習慣在下午四時左右吃些點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瑪麗亞,每天下午她都會差遣女僕為她准備一壺紅茶和點心,她覺得這種感覺真好,便邀請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起來。 紅茶傳進歐洲時,由於是遙遠東方來的珍品,「喝茶」還只是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後來紅茶在倫敦的咖啡屋、紅茶庭園開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飲茶的場所。紅茶庭園則出現於倫敦郊區,大多數英國人藉此才開始接觸紅茶。18世紀中期以後,茶才真正進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國貴婦人之間風行的時尚便逐漸平民化,下午茶風俗開始盛行於飯店和百貨公司之間。 英國貴族賦予紅茶以優雅的形象及豐富華美的品飲方式。下午茶更被視為社交的入門,時尚的象徵,是英國人招待朋友開辦沙龍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時,英國人喜歡選擇極品紅茶,配以中國瓷器或銀制茶具,擺放在鋪有純白蕾絲花邊桌巾的茶桌上,並且用小推車推出各種各樣的精製茶點。至於音樂和鮮花更是必不可少,並且以古典為美,曲必悠揚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英國人最喜愛的下午茶時間,多集中在下午3時到5時半之間,在優雅的氛圍里往往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心靈的祥和與家庭式的溫暖,從而舒解一天的疲勞。 據說遠在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時光並非如此美妙。那時候,無所事事的貴婦人們利用午後的閑暇時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興奮、有些嫉妒地談論著別人的私生活。幸好,社會的發展解脫了對女人的束縛,生活空間的擴展使得女人們不再局限於狹小的天地,輕松的下午茶時光,真的變成了享受。 如今的女性們越來越注意生活的質量與情趣,那麼,在周末的午後舉行一次小小的下午茶聚會,招待二三知己,既有氣氛又有面子,多好的事啊。
正統英式維多利亞下午茶基本禮儀
(一)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鍾(就是一般俗稱的Low Tea) 下午茶
(二)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請女傭協助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 中國的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火葯綠茶、傳統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在早期,他們的下午茶都以來自中國的祁門紅茶為主,因為中國運輸茶品至歐洲路途遙遠,價格昂貴,後來慢慢地在印度及斯里蘭卡種植紅茶,並開始由印度及斯里蘭卡輸入紅茶。但作為遙遠東方的中國紅茶,依然是他們的最愛。 (四)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於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最重要是當時因茶幾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難免流露出嚴謹的態度。甚至,為了預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櫃,每當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委由女傭取鑰匙開櫃取茶。
正統英式維多利亞下午茶標准配備器具
瓷器茶壺(兩人壺、四人壺或六人壺..視招待客人的數量而定);濾匙及放篩檢程式的小碟子;杯具組;糖罐;奶盅瓶;三層點心盤;茶匙(茶匙正確的擺法是與杯子成45度角);七吋個人點心盤;茶刀(塗奶油及果醬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一盆鮮花;保溫罩;木頭拖盤(端茶品用)。另蕾絲手工刺綉桌巾或托盤墊是維多利亞下午茶很重要的的配備,因為象徵著維多利亞時代貴族生活的重要家飾物。 下午茶這種簡便的飲食方式很快就成為了英國貴族們打發下午時光的一種絕佳方式。不過下午茶的發展也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在以嚴謹的禮儀要求著稱的英國,下午茶逐漸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禮節要求與習慣。並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中每日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日式下午茶的禮儀
下班後的時間和假日,你都是怎樣替自己安排節目,讓壓抑許久的神經可以舒緩些呢?是慢跑、游泳、 日式下午茶
網球、有氧舞蹈、高爾夫等,或是相約幾個好友小聚喝茶、聊天。 目前,深圳有很多日式餐廳經營日式下午茶。日式下午茶,並不是和台灣的烏龍茶、泡沫紅茶的喝法一樣。日本的下午茶文化是仿製歐洲的禮儀,再加上日本多禮文化下的合成。歐洲人喝下午茶通常是較休閑的,而日本人喝下午茶卻是端莊、優雅,所以在喝法與意境上會有些的不同。 較高級的銀座、涉谷、青山咖啡館里,進出的客人都會有一定的水準,在穿著上需要整齊、清潔,也不能太高聲暢談。通常進入這些地方時,會被四周優雅、高級的氣氛帶動下,自然而然的在坐的姿勢上,會使自己挺起腰、豎起背,展現出自己優雅的氣質來。每一家日式餐廳里,都會有特別為客戶精心調配的咖啡、紅茶或其他飲品,所以在挑選飲品時,不妨可以請教服務人員,推薦其店內的特色或是代表飲品。
列舉典型喝下午茶的國家
英國
英國人喝下午茶的方式豐儉由人,由高貴的正式茶聚(tea party),到可以不喝茶只吃點心的餐飲 英倫下午茶
(high tea),都可以稱為下午茶。 隨著時代發展,英國婦女逐漸擁有自己的事業,部分人視傳統的下午茶為過時的習俗。現在不是所有英國人都一定要喝下午茶的。 時下的英式下午茶一般在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半進行。英式下午茶的專用紅茶為產自英屬殖民地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慣。隨茶而來的還有切成薄片的檸檬及奶罐。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在早期上不得檯面的加味茶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這令下午茶在普通民眾中流傳更為廣泛。 然而喝茶並不是主要的環節,品嘗蛋糕、三文治等各種點心,反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三層架」的形式:第一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文治(tea sandwich),第二層是英國的傳統點心松餅(scone),第三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應先從下往上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被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德國
在德國,下午茶被稱為Kaffee(咖啡)。
世界各地
隨著英國在19世紀末的強盛,下午茶文化從英國本土帶入歐洲和它的殖民地。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標志之一。幾乎在每一家西式餐廳,下午都會有下午茶供應。下午茶業在推廣的時候有了不同的品嘗方式與名稱,如英國下午茶又被香港人習慣稱作Hightea,更昭顯了下午茶文化在世界中的廣泛影響。 另外,在紐西蘭,他們的 Tea time 習慣在早上而非下午,所以他們把「小息」稱作「morning tea time」。

⑦ 西點的歷史

西點經過長期發展,在世界各國不斷被創新,逐漸出現了以地域為特點的不同種類。例如:法國點心屬於西點中的現代派。

西點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發展起來的。地中海東西長4000公里,南北最寬處1800公里,海域面積250多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一片歐亞非交界的邊緣地帶(地中海北面是歐洲大陸、南邊是非洲大陸,冬面是亞洲的中東地區),在古代,這片被稱作「富饒的月牙」的土地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

(7)布朗尼蛋糕塔在哪裡擴展閱讀:

製作西點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黃油、牛奶、香草粉、椰子絲等。由於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因而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西式糕點主要分小點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氣古五類。

從外國傳入中國的糕點的統稱,具有西方民族風格和特色。如德式、法式、英式、俄式等。

蛋糕佔西式糕點主要地位,大概分類奶油蛋糕、水果蛋糕、冰淇淋蛋糕。

⑧ 蛋糕的起源的地方

「西點」是中國人對西式甜點的統稱。它同中華烹飪一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古埃及有一幅繪畫,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話中可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場景,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統計,在古埃及帝國中,麵包和蛋糕品種達16種之多。據說,古希臘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古希臘人曾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古羅馬人則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名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稀臘。

今天,世界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種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時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派和起酥相繼出現。早期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起酥時,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再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製作奠定了基礎。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有人推測首先有西班牙人創造。

上世紀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它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甜點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上世紀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工業食品工業的支柱之一。西點的禮儀西點,在西餐中被稱為甜品,在我們生活中西餐的禮儀常常會被小資們津津樂道。西點作為西餐中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有人比如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甜點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順序為:

1、頭盤,稱為開胃品。通常有冷盤和熱盤之分。

2、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素菜湯和冷燙等4類。

3、副菜,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為副菜。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成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7、咖啡、飲咖啡的時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吃甜點也有講究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冰淇淋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是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如果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從另一頭漏出。

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西點製作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製作。古埃及的一幅繪畫,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從畫中可以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情景,說明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說,普通市民用做成動物形狀的麵包和蛋糕來祭神,這樣就不必用活的動物了。一些富人還捐款作為基金,以獎勵那些在烘焙品種方面有所創新的人。據統計,在這個古老的帝國中,麵包和蛋糕的品種達16種之多。

現在人們知道的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稱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希臘,其表面裝飾的12個杏仁球代表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今天歐洲有的地方仍用它來慶祝復活節。據稱,古希臘是是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特別是在蜂蜜產區。古希臘人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還製作了一種裝有葡萄和杏仁的塔,這也許是最早的食物塔。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過各種烘焙製作。

古羅馬人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迄今,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古羅馬的節日一度十分奢侈豪華,以至公元前186年羅馬參議院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令,禁止人們在節日中過分放縱和奢華。這以後,烘焙糕點成了婦女日常烹飪的一部分,而從事烘焙業則是男人們一項受尊重的職業。據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

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種也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排和起酥點心相繼出現。1350年一本關於烘焙的書記載了排的5種配方,同時還介紹了用雞蛋、麵粉和酒調製成能擀開的面團,並用其來製作排。

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排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在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17世紀,起酥點心的製作方法進一步完善,並開始在歐洲流行。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哥本哈根以生產丹麥包而著稱。可松麵包通常做成角狀或彎月狀,這種麵包在歐洲有的地方稱為「維也納麵包」。傳說,大約在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城,一位烘焙師製作了一種月牙麵包,把它掛在教堂前,嘲笑土耳其國旗上的月牙標志。可松麵包更早的文學記載見於有關德國復活節的糕點介紹,它被作為山羊角的象徵。

據說,可松包是從德國傳到維也納以及西班牙,並將它作為一種早點的。西班牙人似乎發揮了他們如同在文化藝術上的想像力,將起酥點心和可松包做得十分完美。另外據推測,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也是首先由西班牙人創造的。

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到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他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糕點的現代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維我利亞時代是歐洲西點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一方面,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點、特別是裝飾大蛋糕的製作上;另一方面,西點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的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⑨ 全球出名的點心都有哪些

全球出名的點心:

一、提拉米蘇 Tiramisu – 義大利

馬卡龍,又稱作瑪卡龍、法式小圓餅,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製作,並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的法式甜點。口感豐富,外脆內柔,外觀五彩繽紛,精緻小巧。

馬卡龍層次感分明,外酥內軟。咬一口,首先嘗到的是很薄但酥脆的外殼,接著是又軟又綿密的內層。和奶油的質感不同,杏仁餅的韌勁將餡料撐起,又給軟膩的餡料增加了嚼勁。

一枚完美的馬卡龍,表面光滑,無坑疤,在燈光照射下泛著淡淡光澤,餅身下緣還會出現一圈漂亮的蕾絲裙邊。由於不同裝飾材料,如抹茶粉、水果粉的加入,使得馬卡龍呈現出繽紛的顏色。

製作餅身大概需要75克白砂糖以及90克的糖粉,而在製作內餡過程中還添加60克左右的白砂糖進去,因此許多人認為馬卡龍口感過甜。

馬卡龍之所以日趨流行、招人喜歡,很重要一個原因就在於五彩繽紛,十分漂亮的外觀。但這些漂亮的外觀其實都是食用色素的功勞。也有人嘗試把各種天然粉末加到麵糊中去,比如抹茶粉、巧克力粉等等,情況稍有改觀。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小怡】,么么噠~

⑩ 做蛋糕需要什麼設備

做蛋糕需要准備打蛋器、電子秤、溫度計、計時器、烤箱以及磨具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