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麼糕點
1、蘿卜糕。
蘿卜糕是中式傳統的糕點,在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漢族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卜糕、肉圓、碗粿時用到。
2、芋頭糕。
芋頭糕是廣東潮汕地區、廣州、陽江、佛山等地漢族特色糕點小吃,也香港和澳門地區茶樓賣的點心,材料有粘米粉、芋頭、蝦米、冬菇、臘腸和臘肉。
3、黃金糕。
黃金糕本名叫蜂窩糕,發源於南洋,是南洋娘惹糕的一種,黃金糕是該糕流傳至廣東之後的別名。此糕的重要原材料就是南洋木薯,成品象蜂窩狀所以叫蜂窩糕,切片後呈魚翅絲狀又叫魚翅糕。
4、倫教糕。
倫教糕的製作起源於廣東順德倫教鎮,是嶺南典型的漢族糕點名吃。由於品質、風味特殊,特別在夏天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目前生產已很普遍。 倫教糕是由秈米粉用酵母發醇,使澱粉質轉變為澱粉和糊精的混合體,再蒸製成型,其透明程度較高。軟韌性則近似用糯米的製品。
❷ 濟南哪裡還有加工雞蛋糕的地方
天橋區礦院附近,就是科技大學那裡的街上有一個常年做的。到附近一打聽就知道了。
❸ 蛋糕怎麼做紅一點,街上賣的雞蛋糕顏色那麼深還不粘模具是怎麼做的呀!拜求
香蕉蛋糕
材料
3至4隻 熟透的香蕉(用匙羹壓爛)
1隻 雞蛋(打散)
1/3 杯 牛油(先行融化)
3/4 杯 糖 (白糖或黃糖都可以。如果喜歡深色些,就用黃糖啦)
1茶匙 雲呢拿香油 (vanilla extract)
1茶匙 蘇打粉(baking soda)
鹽少許
1 1/2杯 麵粉 (plain flour 或中筋粉也可)
牛奶 1/4 杯(或1/2杯,視乎麵糊的濕度而定)
做法
1、先把焗爐預熱到175度C。
2、用木匙羹先把融化了的牛油加入壓爛的香蕉蓉中,混入糖、打散的蛋汁和雲呢拿。
3、先加牛奶 1/4 杯(可在拌入麵粉後,視乎麵糊的濕度再加少許牛奶調節)。
4、灑下蘇打粉和鹽入上述材料中,搞勻。
5、分三次篩入麵粉,拌勻,沒有粒狀物。
6、在4x8英寸的糕盤底部及四周,輕輕掃上少許牛油。
7、把拌好的粉漿倒入糕盤,放入焗爐約1小時。可以用一枝針插入中間部分,拿出的針沒有粉漿黏著的話,即是蛋糕熟了。
8、最後放在鐵架上待涼就可以吃啦!
小訣竅
這個食譜非常簡單,不用打蛋器,只需要一個木匙羹或膠刮。
紅絲絨蛋糕
用料
主料低筋麵粉140克乳酪113克黃油114克
輔料雞蛋1個淡奶油120克蘇打粉半匙
調料食鹽半小匙白糖120克糖粉227克紅曲粉2大匙香草精半匙味霖1大匙
紅絲絨蛋糕的做法
蛋糕體:
1.低粉和小蘇打過篩備用;
2.混合黃油(57克)和糖(120克),打發至非常膨脹。加入蛋,打勻;
3.加入紅曲粉、鹽(半小匙)、香草精(半小匙),打勻;
4.把味淋和淡奶油混合,輪流分次把粉和淡奶油加入3中,切拌均勻,不要攪拌過度;
5.把麵糊分裝在模具中,8分滿,入爐烤制。
乳酪糖霜
6.混合黃油(57克),鹽(一小撮),奶油乳酪,中速打勻;
7.加入糖,打勻。不要攪拌過度,否則糖霜會太硬。待蛋糕全部涼透後再用糖霜裝飾表面,否則會化掉滴
❹ 像麵包一樣的雞蛋糕叫什麼
它的名字就是叫做雞蛋糕,記得小時候街上有很多阿姨在賣,很好吃的。
❺ 美食有哪些是香!!!!港!!!的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車仔面。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低價特色麵食。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內地難民涌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涌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面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面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車仔面
菜全由自己選擇,可選擇的有牛腩、豬紅、豬皮、蘿卜、豉油雞翼以及各種丸類及蔬菜等等,一碗美味的車仔面可說是全由自己選擇出來的,再加上牛腩汁、沙爹汁或咖喱汁,口味真正任由自己調配,很多人都喜歡車仔面的惹味,簡單一碗平價車仔面,就已很飽肚。一般的面底及搭配的菜料已經非常足夠。另外,大家還可選擇簡簡單單的豬扒面,別小看這個簡單的麵食,因為最重要的秘訣是如何烹調出肉質松軟而入味的豬扒。
2. 橋底炒辣蟹。
橋底炒辣蟹是一道香港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把肉蟹宰殺後,清洗干凈,然後在肉蟹上刷一層薄薄的生粉,以保住肉蟹的原汁原味;刷好後將肉蟹放在一邊備用;在鍋內下豆瓣醬、姜、蔥、豆豉、紫天椒等,把這些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炒出香味;把蟹放進鍋內,和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配料炒熟;用油炸蟹,直到蟹的外皮酥脆,然後將料酒、白糖放入,一起炒熟即可。
橋底炒辣蟹
這道菜來源於香港的港仔灣,那裡曾經有一戶人家在橋底出售炒辣蟹,由於他家的味道特別香美,成為香港最有名的炒辣蟹吃處,所以香港人就將這道菜稱為橋底炒辣蟹。這個菜做出來顏色很好看,紅紅的辣椒綠綠的蔥,會讓人食慾大增。尤其是它的香味濃烈,經常會刺激得人沒幾分鍾就把里邊的調料先吃得一干二凈。蟹肉入味很濃,口感很好,吃的時候最好配上紅酒。這道菜在冬天吃可以驅寒暖胃。
3. 碗仔翅。
碗仔翅是一款常見於香港街頭的仿魚翅湯羹,其材料以粉絲為主,以澱粉將湯煮至濃稠,並加入老抽和生抽弄成棕色,佐以麻油、浙醋、白鬍椒粉、辣椒油等。
碗仔翅
碗仔翅本身沒有魚翅成份,但其外觀與高湯魚翅相近,並以小碗盛載,因而叫作「碗仔翅」。約1960年代起,香港街頭涌現一批小販專門出售這類平民仿翅,同時兼售生菜鯪魚肉湯,後者以魚肉混入澱粉打成魚肉漿,再以類似刀削麵的手法削進湯里煮成長條狀的魚肉條,不少人賣碗仔翅時,喜歡加魚肉同吃。一些小販亦會出售碗仔翅拌通心粉,增加果腹感,但這吃法近年已漸漸式微。
4. 雞蛋仔。
雞蛋仔是香港獨有的傳統街頭小食 ,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是華夫餅的一種變體。台灣稱雞蛋糕,又稱雞蛋餅。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
雞蛋仔
去過香港的話,會看到有一種小吃店的門前永遠都是大排長龍,人們不知疲倦地等候一種小吃新鮮出爐,往往等上一兩個小時也毫無怨言!這種小吃就是雞蛋仔!雞蛋仔在五十年代出現在香港,憑借酥脆香甜的口感很快就征服了人們,已經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火爆至今。
5. 辣魚蛋。
辣魚蛋,是香港知名小吃,將魚蛋穿成串後放入油鍋炸熟後刷上特製的辣醬汁即可。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辣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面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辣魚蛋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曬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6. 菠蘿包。
菠蘿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麵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有好多種劃分,台式的,港式的,廣式的等等,大致相同,名字也叫法不一,香港叫菠蘿油,台灣叫菠蘿包,還有的叫冰火菠蘿包,星動力冰火菠蘿旺等等。
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亦沒有餡料。菠蘿包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麵包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菠蘿包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包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以熱食為佳。
菠蘿包
菠蘿油是從菠蘿包發展而來的食品,是將菠蘿包橫向切開夾著一塊厚切的牛油(或奶油)所組成。菠蘿油最好的吃法是將新鮮出爐的菠蘿包夾上冰冷的牛油,這樣牛油就會被菠蘿包的熱力影響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間位置,包身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而食用時菠蘿油與菠蘿包不同之處是能夠吃出濃厚的牛油的香味。但由於加上了牛油,所以菠蘿油比菠蘿包的脂肪與膽固醇含量更要高一些。香港大多數茶餐廳都會供應這種食品搭配港式奶茶作為下午茶餐或早餐。不少香港電影、電視劇中也有菠蘿包及菠蘿油的出現。
7. 香港雲吞面。
雲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雲吞就是餛飩,最早雲吞以全豬肉制,所以稱做「凈肉雲吞」。古代雲吞很講究,要肥三瘦七,弄成肉糜,正宗的且先切後剁。現今我們平常吃的雲吞面多數是以鮮蝦雲吞製成,雲吞材料有雲吞皮、鮮蝦、豬肉。
雲吞面
雲吞面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雲吞面依然深得人心。據說,此食品在唐宋時即已傳入廣東。據《群居解頤》一書記載:「嶺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餛飩,往往稍喧,食須用扇」。至於廣東何時用「雲吞」二字取代餛飩之稱,則無從考證。
雲吞面不僅深受港人的喜愛,就連許多香港的影視歌壇紅星對雲吞面都情有獨鍾,如:周潤發、譚詠麟、成龍、周星馳、羅嘉良等眾多明星,翻開他們的個人資料你會發現他們的最愛都是雲吞面。發哥稱:因為工作沒有辦法,出埠前往加拿大拍西片,一去便數個月,唔知(為什麼)點解出埠一久就好想食香港的魚蛋粉與雲吞面」。羅嘉良在一次拍片現場憨厚地說:「我完全不懂煮菜,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吃雲吞面,一周要吃五六次」。
8. 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是香港獨有飲品,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復雜,經過撞茶(拉茶)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後來人們稱之"香港老街ST0RY"奶茶。之所以"港式奶茶"能聲名鵲起,而在內地卻不能像"台灣奶茶"普及,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所用的原材料。(當然奶就不多解釋了)得益於香港獨天得厚和貿易自由優勢,港式奶茶中的紅茶都是從斯里蘭卡大量進口的。斯里蘭卡獨特的雨水充沛的熱帶氣候讓這里出產的紅茶香味濃郁。
港式奶茶
英國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傳入香港後奶茶檸檬茶統稱"西茶",以別於傳統喝法的"唐茶"。英式奶茶在香港由於口味清淡,香港人並不喜歡,於是有茶餐廳老闆靈機一動,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製出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入口的感覺是先苦澀後甘甜,最後是滿口留香。茶味濃郁,奶香悠久。入口幼滑如絲,不會一飲而瀉,而是延綿細蜜,有奶油的口感。
❻ 請問市場上賣的稱斤的雞蛋糕怎麼做的,還有配方
場上賣的稱斤的雞蛋糕就是老式蛋糕。
烘焙原料:
雞蛋2個(去殼130克),低筋麵粉130克,糖130克, 泡打粉1克,花生油28克。
准備工作:
1. 低筋麵粉和泡打粉混合過篩。
2. 將模具內壁刷油。
製作過程:
1.將雞蛋打入盆中,倒入糖,隔熱水,用電動打蛋器高速打至全發。
2.篩入粉類,倒入油,用電打繼續低速攪勻成稠滑狀。
3.裝入裱花袋中,擠入模具中。
4.烤箱190度預熱,中層,10分鍾左右(根據麵糊多少而定),均勻上色即可。
烘焙提示:
1.雞蛋和麵粉的量是一樣的,糖的量如果怕太甜,可以減少1/3。
2.雞蛋要打發到完全膨發,體積增加五六倍,蛋糊濃稠。
3.打蛋頭會有2-3厘米的蛋液不會輕易掉下來.然後,再加麵粉,這樣,蛋糕會達到最大膨發。
4.此款蛋糕適合全程用電動打蛋器攪拌,混合麵粉和油的步驟如果用手拌和,烘焙出來的組織孔洞會比較大。
❼ 微波爐能熱買來的雞蛋糕嗎用什麼紙墊著
塑料飯盒即可,不要扣蓋。
❽ 我想在大同開一家蛋糕店,如啤斯,好利來......如何加盟謝謝啦!
問問經理或者老董還有個就是人事部的
❾ 鴨蛋和雞蛋膽固醇哪個高
雞蛋和鴨蛋的營養成分大同小異,論膽固醇的話,鴨蛋的膽固醇比雞蛋稍低一些。鴨蛋中100g有565mg膽固醇,雞蛋中100g有585mg膽固醇,不過僅僅也只是低了一點,因此,也不用太過於糾結早晨是吃鴨蛋好還是雞蛋好。就雞蛋和鴨蛋的營養成分來看,鴨蛋的熱量、脂肪含量更多一些,磷的含量較多,而其他的成分基本上大同小異。不過,日常選擇蛋類的話可以食用雞蛋,因為雞蛋性價比更高,更實惠,而營養成分也不會落下。
很多朋友擔心,蛋類中的膽固醇這么高,那真的還能吃嗎。其實並不用過於擔心蛋類中膽固醇的問題,膽固醇其實也是人體所必須的物質,我們身體所有的膜結構基本上都是膽固醇構建的,缺乏膽固醇人根本就無法存在,只不過,我們要預防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這需要三餐清淡飲食,少攝入高油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另外,人體的總膽固醇是內源性膽固醇+外源性膽固醇,內源性膽固醇佔70~80%,外源性只佔少部分,外源性膽固醇也就是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它還會隨著攝入量的增加不斷減少吸收量,因此,適當蛋類中的膽固醇對人體的影響不會太大。高血脂、高血壓較為嚴重的朋友可以選擇一周吃3~4次蛋類。
❿ 小時候吃過一種雞蛋糕,上面印了一隻雞的那種,是什麼
應該就是以前雞蛋糕吧,那種現在外面菜場賣的,圓圓的一塊,只不過現在沒有這種包裝紙了,我好像也吃過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