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糕點都有哪些
1、老式雞蛋糕
小時候,加工雞蛋糕風靡一時,每個村子都會有一個加工這種老式雞蛋糕的小作坊,自帶雞蛋、麵粉等食材,只需要給店家付一些加工費即可,剛製作出來的雞蛋糕香甜松軟,很是美味。
2、蜜三刀
以前在農村的集會上,有賣各種甜點的攤位,其中蜜三刀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老式甜點,色澤金黃、口感酥脆,而且它的表面帶有芝麻,咬一口,夾雜著濃郁的芝麻香味,很是美味,不過現在想買一些嘗嘗的話,就只能去一些專賣老式糕點的店裡碰碰運氣了。
3、江米條
江米條是一種特色小食,對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可以算得上最喜愛的甜點之一,一根根金燦燦江米條,表面裹滿白糖,色澤十分誘人,集香、甜、脆於一身,而且它還有一個別名「金箍條」,大概它與孫悟空的金箍棒有些相似,因此而得名。
4、蜜角
這種老果子一種傳統老式糕點,叫蜜角或者果子,曾經是河南過年走親戚必備的禮品,它口感很香甜,咬一口,蜜糖瞬間充滿口腔,而且可以拉絲,不過現在市面上很難買到了。
5、芝麻酥
芝麻酥分為兩種,一種表面沾滿黑芝麻,另一種是白芝麻,兩種芝麻酥的口感沒有什麼不同,芝麻酥的酥脆口感如其名,咬一口,酥脆掉渣很好吃,現在芝麻酥還是比較好買的,一般的老式甜品店都有賣。
6、貴妃酥
貴妃酥很像老婆餅、酥皮月餅,餡料一般為豆沙餡,但是不是我們常見的油豆沙,貴妃酥的豆沙餡比較乾爽,吃起來的口感很沙不膩,而且表皮很多層,每一層外皮都很薄很酥,輕輕一碰就掉渣。
7、桃酥
桃酥跟芝麻酥製作方法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桃酥表面撒的是桃仁或者少量的芝麻,不過現在市面上賣的桃酥一般中間撒上一點芝麻,很少撒桃仁,口感與芝麻酥一樣酥脆、香甜。
『貳』 鄭州河南省胸科醫院附近有超市嗎,有賣優酸乳奶和香蕉雞蛋糕的超市有嗎
有,出門之後坐個計程車都能找到
『叄』 現在是不是沒有賣老式雞蛋糕的了
有啊,只是已經沒有了過去的味道,過去叫槽子糕,現在都不這樣叫了,唉,社會進步啦
『肆』 80年代油紙雞蛋糕哪裡有賣圓的,用一張紙包的,紙上還寫著「雞蛋糕」三個字,還畫著一隻母雞
我1997年在南京吃過一次,現在也很懷念,請問你以前在什麼地方買到的?
『伍』 河南老人買雞蛋糕竟然迷路了,背後的真實原因為何讓網友直呼羨慕
河南老人買雞蛋糕竟然迷路了,背後的真實原因讓網友直呼羨慕,因為據說這位老人是為了買到老伴愛吃的雞蛋糕跑遍了大半個鄭州,之後上錯了公交車,手機沒電了,最後迷路了。在這個燈紅酒綠的時代,年輕人離婚的多,恩愛到老沒有幾個,所以大家才感到羨慕。
看到如此恩愛的老兩口,不免讓很多網友感動。這樣美好單純的感情是十分珍貴的,哪怕你和我都到了七老八十,對方都依舊那麼在乎你,把你捧在手心。試問,有幾個人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還能為老伴跑遍半個城買愛吃的東西?
『陸』 鄭州哪有賣好的「蜜三刀」
在鐵英街有一家叫聯大老式雞蛋糕的店 做的蜜三刀味道還不錯 她家招牌是雞蛋糕 做了好多年了 每到下班時就有好多人在排隊買她家的點心 都是些老式的點心 味道不錯 可以試試
『柒』 鄭州沒有水分比較乾的雞蛋糕是那家,容易存放的
對於雞蛋糕的口感及儲存期來說,水分的多少有很多關系,水分多的話,不會發脆,水分太少,容易有掉渣,水分影響水分活度,進而也影響了存放時間,
SFY-6型雞蛋糕水分快速測定儀,同事可測麵包、蛋糕、餅乾等食品的水分含量,快速准確,操作簡單無耗材、
『捌』 我看到路邊賣一種小型雞蛋糕,那模子是專門的嗎還有那個模子叫什麼
我可能知道你說的那種!是上下兩層的,兩邊相同的凹槽,就是到些雞蛋和麵粉汁再烤上一會兒就出來很多一個一個的小蛋糕可以做不同口味的!那可是有專用的模具,叫什麼我就不知道了!抱歉不能幫上忙
『玖』 我的奶奶
昨夜我夢到了奶奶,好清晰,好真切。
奶奶坐在那把老椅子上,一如往常,笑眯眯地望向我。
依然是我最熟悉的身影,瘦瘦的,小小的,穿著她最喜歡的藍粗布斜對襟上衣,扎著綁腿,頭上戴著深藍色的頭巾,她就安安靜靜地坐在門前。還是那熟悉的位置,那最熟悉的慈愛的眼神。
我睜開眼,眼淚還在止不住地往下流……
奶奶離開我已經二十一個年頭了。
奶奶走那年我剛滿15歲,那年我考取了離家幾百公里外的省會一所學校。
鄭州,那是我在爸爸口中經常聽過的城市,二七紀念塔,少林寺,黃河游覽區,干凈如洗的馬路,高聳入雲的樓房,擺滿琳琅商品的亞細亞商場,還有無數好吃的好玩的, 新奇的玩意……那是我從小就心心念念的城市。我開心,我憧憬,我歡呼雀躍地奔向外面的世界,可誰知那一去,我與奶奶竟成永別……
臨行前幾天,奶奶幫我收拾行李,一包包一件件,拆拆裝裝,總說著缺這少那,再也收拾不完。她摸著新給我做的棉花被子,摸來摸去,總說著太薄。可明明已經很厚了呀!而且學校通知不是說了冬天有暖氣嘛!凍不著的,您放心吧!我跟奶奶說道。
我像往常一樣,趴在奶奶的膝蓋上,聽著她一句一句的嘮叨,叮囑,還有她不時傳來的陣陣輕咳聲。暖暖的午後,陽光灑進來,風兒微微吹過,奶奶用她滿是皺紋的大手輕拂著我的頭發。很多年後,這溫暖的一幕還不時的在我的眼前出現。
奶奶一生辛苦操勞,命運多舛,十幾歲遇到天災,一家人逃荒要飯,從河南許昌一路南下,飢寒交迫,風餐露宿,走到南陽時一家人已經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奶奶。
奶奶說她的命是爺爺給的。
爺爺救起了奶奶,奶奶嫁給了爺爺,兩顆孤獨善良的心靈緊緊連在了一起。
這就是上天安排的緣分。
第二年,奶奶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大姑姑,接著二姑姑,再接著,是我爸。
多年以後,爸爸回憶說,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快又要強的女人。在那個掙工分的年代,她一個女人每天起早貪黑,兩手兩肩磨的滿是血泡,但她卻從不說苦不說累,絕不輸給村裡的任何男人。
奶奶和爺爺兩人靠著勤勞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先後送三個孩子進了學堂,日子雖苦卻很溫暖幸福。
但生活和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就在大姑姑剛結婚那年,十幾歲的爸爸還在上初中,噩耗在某一天下午傳來,正在田裡幹活的爺爺突發急症,一頭栽倒再也沒有起來……
奶奶當時是怎樣的境況,可想而知。
從那以後,開朗愛笑的奶奶就很少再笑過。她把苦難埋在心底,每天更加起早貪黑地下地幹活,掙工分,晚上熬夜幫人家做針線,納鞋底,用自己瘦弱的肩頭撐起這個風雨漂搖的家。
時光一點一滴流逝,轉眼幾年過去了,二姑姑也結了婚做了媽媽,爸爸作為我們村裡唯一的一個高中畢業生也被市裡一個單位直接招走,成了正經「吃商品糧」的國家人。
從那以後,日子一天天好轉,奶奶的笑容又漸漸多了起來。
1980年,我的哥哥出生了,1983年,我來到這個世界。我與哥哥相差三歲,兩張嗷嗷待哺的嘴催促著爸媽更加努力勤奮的工作,他們把我和哥哥留在了老家。
我和哥哥的童年是在奶奶的懷抱中長大的。
從我記事起,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奶奶。白天是奶奶的小跟屁蟲,奶奶走到哪,我就跟到哪,晚上也必須要奶奶摟著才能睡。躺在奶奶溫暖的懷抱里,聞著奶奶身上特有的芳香,伴著偶爾傳來的一聲輕咳,在她的輕拍下甜甜睡去。有時睡不著,奶奶就給我講故事,「老猴精」,大灰狼,這都是奶奶經常講給我聽的,但每次她都能講出不同的花樣來,吸引我每次聽到朦朦朧朧昏昏欲睡又捨不得睡,一定要聽出個結果來才肯罷休。
稍大些,我和哥哥都上學了,奶奶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悄悄起床,給我們做好飯蓋在鍋里,再來叫我們起床。當我磨磨蹭蹭的不想起時,奶奶總對我說:你們都趕上好時候了,不愁吃不愁穿,還能進學堂,可不能偷懶,要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有知識的人。
我的奶奶
奶奶一生沒進過學堂,大字不識一個,但她身上那種中國女性的勤勞,善良,通透,堅韌永遠值得我去學習。還記得小時但凡遇到有上門要飯的,奶奶總是給實實在在的盛上一大碗飯,外加兩個大饅頭,我不理解,明明別家都是只給一點點,為什麼我們要給那麼多。奶奶慈愛的跟我說:奶奶這是在還願呢,奶奶從小一路吃百家飯才沒被餓死,才能有現在吃飽飯的好日子,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奶奶老了,奶奶只能給他們一碗飯,我的大孫女可要好好學習,將來有知識有文化,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奶奶沒有什麼大道理,她用她的身體力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著我們。 鄉村的早晨,霧氣朦朧,上學路上奶奶總是很不放心,一直把我和哥哥送過橋頭,送到大路上,一路走一路叮囑,每每等我倆都走出老遠了,一回頭,隱隱約約的,奶奶還站在那裡。她就站在橋頭那棵有些歪斜的老槐樹下,穿著她最喜歡的藍粗布斜對襟褂子,扎著綁腿,帶著頭巾,遠遠的,向著我們的背影張望……
我記憶里的飯菜味道總是屬於奶奶的。
奶奶有一雙巧手,無論什麼簡單的食材在她手裡都能做出美味的飯菜來。麵疙瘩雞蛋湯、玉米紅薯窩窩、蒸槐花、蒸榆錢、五香雞蛋蒸糕……太多太多,數不清的回憶。奶奶最擅長做各種餅,蔥花餅,雞蛋餅,鍋盔,甜的,鹹的……還有各種我說不出名來的餅。
我尤其喜歡一種叫「油旋」的小油餅。老家有句話「一頓一個小油旋,給個神仙都不換」,說的就是這個。每每撅著嘴撒嬌說「不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的時候,奶奶就給我烙油旋,一半涼水一半開水和面,里邊放上蔥花、芝麻、油鹽香料,揉成團再擀開,一個圓圓的大餅,在油鍋里滋滋作響,我和哥哥就站在旁邊咽著口水等著。火紅的灶火映著奶奶滿是皺紋的臉堂,她慈愛地看著我們,甜甜地笑著,總是把第一口餅塞進我的嘴裡。那焦焦的,香香軟軟的味道是我永遠忘不了的記憶。這么多年,輾轉多地,吃過各種美食,卻始終沒有哪一樣能與奶奶做的味道相媲美。到我成家後,我曾嘗試自己動手去做,終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找到了一絲絲「奶奶的味道」。
我想,這也許就是一種生命的傳承,是真正幸福的味道,是我終生難以忘卻的「家」的味道……
記憶里童年最興奮的一件事是我的姑姑回娘家。兩個姑姑都嫁的不遠,離我家三四里地的樣子。每每看到姑姑,我都開心的蹦跳著喊「奶奶,姑姑來了,姑姑來了」。奶奶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說,「傻孩子,又忘了,要說姑姑回來了,這里也是姑姑的家」。
呃,好吧!小孩子是不管這些的,因為早就被姑姑帶的好吃的吸引了去。糖果啊,果丹皮啊,甘蔗啊,在奶奶那「別吃多了,蟲吃牙了」的聲音中裝了滿滿一兜,才嬉笑著跑遠。在姑姑回來的日子,飯食總是要比平時豐盛些的,吃的肚子溜圓,鑽進奶奶給我暖好的被窩里,聽奶奶和姑姑說話。她們聊著家長里短,莊稼,孩子……
姑姑走後的幾天里,奶奶總像變戲法一樣給我們和哥哥拿出麵包,雞蛋糕,麥乳精,罐頭這些稀罕物來,我後來知道那都是姑姑孝敬奶奶的,她卻一口都不捨得吃,全都給了我和哥哥。
春去秋來,轉眼間我和哥哥長大了,奶奶也漸漸老去,她一生瘦而挺的背一天比一天佝僂,走起路來也有點步履蹣跚了。但她還是那麼忙碌,每天都在小菜地里轉來轉去,澆水拔草,一點也不閑著。她仍是喜歡穿著那種藍粗布斜對襟褂子,扎著綁腿,頭上搭著頭巾。姑姑和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雖然款式很新,很好看,但她總是不穿,她說沒有她身上的衣服穿著舒服。我跟奶奶說,等我長大掙錢了我要給您買好多新衣服,新鞋,保管您喜歡。奶奶笑著說,喜歡,喜歡,我肯定喜歡。
都長成大姑娘了,但是我仍舊跟奶奶睡一個床,不同的是我換到了奶奶腳頭睡,因為奶奶的懷抱再也摟不下我了,我比奶奶還高了一個頭。
冬天的夜裡,奶奶總說我是個小火爐,摟著我的腳就暖暖和和的。我是奶奶的小火爐,這讓我很開心,我對奶奶說:「那我就當奶奶一輩子的小火爐,給奶奶暖被窩。」奶奶開心地笑啊笑啊,抱著我的腳往懷里使勁樓。奶說,「我就等著享俺大孫女的福了。」我咯咯地笑著,冰涼的雙腳在奶奶的懷里一點點變暖。
我沉沉地進入夢鄉,睡夢中隱約聽到奶奶日漸急促的咳嗽聲。
終於到了我出發遠行的那一天。
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奶奶仍是一大早就起了床,坐在那熟悉的位置,熟悉的那把老椅子上。我跟奶奶說您多睡一會,昨晚聽見您又咳嗽了半夜。奶奶笑眯眯地看著我說,「沒事,老毛病了。今天我大孫女要出遠門去上學了,奶奶一定要送你的。」我趴在奶奶的膝蓋上,聞著奶奶身上那特有的味道,有興奮,有不舍。奶奶用她那滿是皺紋的手輕拍著我的頭發:「去吧!好好學習,在外邊好好照顧自己,奶奶還等著享我大孫女的福呢!」
奶奶已經不能好好走路了,她柱著那根爸爸給她做的木頭拐杖,在媽媽的攙扶下,一步一咳,緩緩地挪動著雙腳,堅持把我和爸爸送過橋頭,送到大路上,一如小時候送我和哥哥去上學那樣。走出了好遠,一回頭,奶奶還在,依舊是站在橋頭那棵歪斜的老槐樹下。依舊穿著她最喜歡的那件藍粗布斜對襟褂子,扎著綁腿,戴著那個深藍色的頭巾,在媽媽的攙扶下,盡量挺直她佝僂的背,遠遠地朝我們張望著,張望著……
爸爸帶著我來到了學校所在的城市——省會鄭州,我見到了爸爸多次描述過的干凈如洗的馬路,高聳入雲的樓房,商店裡琳琅滿目新鮮的各種商品,這每一樣都讓我感到新奇,每一天都讓我充滿了新鮮感。我記住奶奶的話,認真學習,好好吃飯,跟同學門開心地玩鬧,像一隻出籠的小鳥在廣闊的天空中遨遊。
但是每當到了寂靜的夜晚就特別想家,想奶奶,想奶奶慈愛的笑容,滿是皺紋的手,想奶奶溫暖的懷里特有的芳香,以及她像催眠曲般的咳嗽聲。想著想著就哭了起來,一個人蒙在被子里悄悄的哭。
我開始往家裡寫信,說生活,說學習,說我的各種所見所聞。我告訴奶奶:學校的飯很好吃,各種各樣的,我都長胖了。我還告訴奶奶,學校里有一種像奶奶做的雞蛋羹,但是卻沒奶奶做的鮮嫩。早餐有各種各樣的餅,但都比不上奶奶烙的小油旋,不信有機會奶奶來我的學校嘗一嘗。我還告訴奶奶,這里的商店賣的有各種各樣松軟的蛋糕,牛奶,這倒是比小時候吃的雞蛋糕,麥乳精好吃好喝多了,等我回去買給您吃。
很快爸爸回信告訴我,信已念給奶奶聽,奶奶特別開心,等著我放假回家給她帶好吃的呢!爸又說奶奶叮囑我要好好學習,好好吃飯,不要節省等等。
幾番書信往來,已到假期,我迫不及待地買票回家,當然還有給奶奶帶的松軟的麵包和香甜的牛奶。
我進門大喊著:「奶奶……奶奶!您的『小火爐』回來了,給您帶好吃的回來了!」
熟悉的位置,熟悉的椅子,卻沒有看到熟悉的人。
我急了,沖進奶奶奶房間,急切地問爸爸,問媽媽:我奶奶呢!?
但是,迎面是空空盪盪的床……
我心中突然有了不好的念頭,我的奶奶呢?我的奶奶去哪兒了?我奶奶的床鋪怎麼沒了?我奶奶到底去哪了???
我發瘋般地哭喊著,號叫著……
在我的哭喊聲中,爸爸紅著雙眼告訴我了實情:奶奶由於長年操勞,身體早已不如之前,這幾年咳嗽越來越歷害,每次要帶她去大醫院徹底檢查檢查,她總說是老毛病了,吃點草葯就行了,去大醫院折騰啥。待到爸媽硬帶著奶奶去醫院檢查時,已是肺癌晚期。
這個結果是在我剛去上學後的沒幾天查出來的,但是奶奶千叮嚀萬囑咐,交代爸爸媽媽,說我剛去上學,一定不要告訴我,要讓我心無掛念的好好學習。奶奶直到最後彌留之際都不讓任何人告訴我,一直迷迷糊糊地念叨著她沒事,大孫女在大城市讀書呢!大孫女說了放假回來給她帶特別好吃的蛋糕和牛奶呢!
啊啊啊!我的世界瞬間崩塌了,我最最親愛的奶奶離我而去了!我的心撕裂般的一陣疼痛……
我什麼也不知道了……
當我醒來的時候,爸爸他們都守候在我的身旁,勸我說奶奶已經走了,再難過也回不來了。但我的心一直空落落的,不吃不喝,抱著奶奶的相片默默流淚……發呆。
整整一個假期,我都沉浸在奶奶離去的悲痛中。
我埋怨,我惱爸媽,你們為什麼不告訴我實情?為什麼不讓我回來看奶奶最後一眼?
我恨,恨自己天天睡在奶奶身邊,與奶奶心連著心,卻絲毫沒有覺察到她的病情這么嚴重,為什麼沒有早讓她去醫院檢查。如果早一點,哪怕是一點點,是不是就會是另一個結果?
奶奶:您還沒有享一天的福呢!您怎麼捨得離去呢?
奶奶:你說過還要等著享你大孫女的福呢!可您連我買的麵包和牛奶還沒吃到呢!您怎麼就捨得離開?我還要接您來嘗嘗我們學校的飯,到底是不是真的沒您做的好吃。您還沒嘗呢!您怎麼捨得就這么走了呢?
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間二十一年過去了,但奶奶的形象卻隨著時光的流逝在我的腦海里越來越清晰。曾經多少次夢醒時分淚灑衣襟,又多少次手起筆落,想給您寫信。
奶奶,天堂能收到我的來信嗎?
奶奶:我聽您的話了,我一直在好好學習,好好吃飯。我去了爸爸說的少林寺,二七塔,黃河游覽區,我好想帶您一起去看看啊!您聽到了嗎?
奶奶:我畢業了,我工作了,我掙錢了,我要給您買很多好吃的蛋糕,甜點,您想吃多少都行,我還要給您買很多新衣服新鞋,您喜歡的樣式,給您私人定製,行嗎?
奶奶:我現在已經成家了,我過得很好,您的孫女婿是個特別優秀的小伙,對我很好,您的重孫子今年九歲了,上三年級了,他也很愛吃我做的雞蛋疙瘩湯和烙「油旋」。他總說這是「媽媽的味道」,比外邊賣的好吃。他還像我小時候一樣喜歡聽故事,我也給他講「老猴精」,大灰狼的故事,他說很好聽。
奶奶,您都看到了嗎?您該放心了吧?
奶奶:你還記得好多個夏天的夜晚,你領著我們在院子里納涼,指著天空跟我們說,哪一顆是北斗星,哪一顆是牛郎星,哪一顆是織女星。
現在,我總喜歡在寂靜的夜晚,一個人仰望星空,我看到璀璨的星空中總有最亮的一顆在閃閃發光,我想那是不是您在遙遠的地方看著我們,保佑著我們,一如您當年那雙慈愛的眼睛。
我最最親愛的奶奶,孫女很想你……
『拾』 鄭州哪有加工雞蛋糕的地方急急急!!
不知道你家在哪
一般的菜場不是太多了
隴海菜場B區那應該用
鳳凰路那個菜場好像也有個
加油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