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宇宙中八大行星的位置都在哪裡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並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為「八大行星」。
從2006年8月24日11起,新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分別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的天文發現不斷使「九大行星」的傳統觀念受到質疑。天文學家先後發現冥王星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處。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就是一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
【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第二小行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但它更重。
公轉軌道: 距太陽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4,880 千米
質量: 3.30e23 千克
在古羅馬神話中水星是商業、旅行和偷竊之神,即古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的神,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蘇美爾時代,人們便發現了水星,古希臘人賦於它兩個名字:當它初現於清晨時稱為阿波羅,當它閃爍於夜空時稱為赫耳墨斯。不過,古希臘天文學家們知道這兩個名字實際上指的是同一顆星星,赫拉克賴脫(公元前5世紀之希臘哲學家)甚至認為水星與金星並非環繞地球,而是環繞著太陽在運行。
僅有水手10號探測器於1973年和1974年三次造訪水星。它僅僅勘測了水星表面的45%(並且很不幸運,由於水星太靠近太陽,以致於哈博望遠鏡無法對它進行安全的攝像)。
水星的軌道偏離正圓程度很大,近日點距太陽僅四千六百萬千米,遠日點卻有7千萬千米,在軌道的近日點它以十分緩慢的速度按歲差圍繞太陽向前運行(歲差:地軸進動引起春分點向西緩慢運行,速度每年0.2",約25800年運行一周,使回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分日歲差和行星歲差兩種,後者是由行星引力產生的黃道面變動引起的。)在十九世紀,天文學家們對水星的軌道半徑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觀察,但無法運用牛頓力學對此作出適當的解釋。存在於實際觀察到的值與預告值之間的細微差異是一個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擾了天文學家們數十年的問題。有人認為在靠近水星的軌道上存在著另一顆行星(有時被稱作Vulcan,「祝融星」),由此來解釋這種差異,結果最終的答案頗有戲劇性: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人們接受認可此理論的早期,水星運行的正確預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陽的引力場而繞其公轉,而太陽引力場極其巨大,據廣義相對論觀點,質量產生引力場,引力場又可看成質量,所以巨引力場可看作質量,產生小引力場,使其公轉軌道偏離。類似於電磁波的發散,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傳向遠方。--譯注)
在1962年前,人們一直認為水星自轉一周與公轉一周的時間是相同的,從而使面對太陽的那一面恆定不變。這與月球總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過多普勒雷達的觀察發現這種理論是錯誤的。現在我們已得知水星在公轉二周的同時自轉三周,水星是太陽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共動比率不是1:1的天體。
水星上的溫差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溫度變化的范圍為90開到700開。相比之下,金星的溫度略高些,但更為穩定。
水星在許多方面與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許多隕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沒有板塊運動。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事實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於萬有引力的壓縮;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將大於地球,這表明水星的鐵質核心比地球的相對要大些,很有可能構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對而言,水星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鹽地幔和地殼。
巨大的鐵質核心半徑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內部的支配者。而硅酸鹽外殼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狀。
事實上水星的大氣很稀薄,由太陽風帶來的被破壞的原子構成。水星溫度如此之高,使得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這樣與地球和金星穩定的大氣相比,水星的大氣頻繁地被補充更換。
水星的表面表現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達到幾百千米長,三千米高。有些橫處於環形山的外環處,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們是受壓縮而形成的。據估計,水星表面收縮了大約0.1%(或在星球半徑上遞減了大約1千米)。
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徵之一是Caloris 盆地,直徑約為1300千米,人們認為它與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於太陽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時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對盆地處奇特的地形。
除了布滿隕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對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許是古代火山運動的結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隕石所形成的噴出物沉積的結果。
水星有一個小型磁場,磁場強度約為地球的1%。
至今未發現水星有衛星。
通常通過雙筒望遠鏡甚至直接用肉眼便可觀察到水星,但它總是十分靠近太陽,在曙暮光中難以看到。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水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星光燦爛」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致的定製。
【金星】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偏差不到1%。
軌道半徑: 距太陽 108,200,000 千米 (0.7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103.6 千米
質量: 4.869e24 千克
金星 (希臘語: 阿佛洛狄特;巴比倫語: Ishtar)是美和愛的女神,之所以會如此命名,也許是對古代人來說,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顆。(也有一些異議,認為金星的命名是因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曉。除了太陽與月亮外,它是最亮的一顆。就像水星,它通常被認為是兩個獨立的星構成的:晨星叫Eosphorus,晚星叫Hesperus,希臘天文學家更了解這一點。
既然金星是一顆內層行星,從地球用望遠鏡觀察它的話,會發現它有位相變化。伽利略對此現象的觀察是贊成哥白尼的有關太陽系的太陽中心說的重要證據。
第一艘訪問金星的飛行器是1962年的水手2號。隨後,它又陸續被其他飛行器:金星先鋒號,蘇聯尊嚴7號(第一艘在其他行星上著陸的飛船)、尊嚴9號(第一次返回金星表面照片[左圖])訪問(迄今已總共至少20次)。最近,美國軌道飛行器Magellan成功地用雷達產生了金星表面地圖。
金星的自轉非常不同尋常,一方面它很慢(金星日相當於243個地球日,比金星年稍長一些),另一方面它是倒轉的。另外,金星自轉周期又與它的軌道周期同步,所以當它與地球達到最近點時,金星朝地球的一面總是固定的。這是不是共鳴效果或只是一個巧合就不得而知了。
金星有時被譽為地球的姐妹星,在有些方面它們非常相像:
-- 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些(95%的地球直徑,80%的地球質量)。
-- 在相對年輕的表面都有一些環形山口。
-- 它們的密度與化學組成都十分類似。
由於這些相似點,有時認為在它厚厚的雲層下面金星可能與地球非常相像,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但是不幸的是,許多有關金星的深層次研究表明,在許多方面金星與地球有本質的不同。
金星的大氣壓力為90個標准大氣壓(相當於地球海洋深1千米處的壓力),大氣大多由二氧化碳組成,也有幾層由硫酸組成的厚數千米的雲層。這些雲層擋住了我們對金星表面的觀察,使得它看來非常模糊。這稠密的大氣也產生了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上升400度,超過了740開(總以使鉛條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熱,雖然金星比水星離太陽要遠兩倍。
雲層頂端有強風,大約每小時350千米,但表面風速卻很慢,每小時幾千米不到。
【地球】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大地母親)
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它們真是與眾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於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岩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域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2700-2890 D'' layer - D"層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5150-6378 Inner core - 內核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內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據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鐵/鎂硅酸鹽),鈣,鋁構成。我們知道這些金屬都來自於地震;上地幔的樣本到達了地表,就像火山噴出岩漿,但地球的大部分還是難以接近的。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成。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構與物質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內核;水星有一個超大內核(相當於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內核與外核的類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部構造的理論只是適用於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擴大發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湧上來的岩漿形成新地殼時。縮小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大部分印度洋
Nazca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地震經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生。繪成圖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塊邊界。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在50億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學標准),不斷重復著侵蝕與構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生的火山口)。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於39億年。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
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水(雖然在土衛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乙烷與甲烷,木衛二的地下有液態水)。我們知道,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液態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現在板塊構造與生物活動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場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動。大氣中穩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
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境下易和其他物質快速結合。地球大氣中的氧的產生和維持由生物活動完成。沒有生命就沒有充足的氧氣。
地球與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轉每世紀減緩了2毫秒。當前的調查顯示出大約在9億年前,一年有481天又18小時。
【火星】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
公轉軌道: 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6,794 千米
質量: 6.4219e23 千克
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輕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希臘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徵)而三月份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
火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為人類所知。由於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人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說家們的喜愛。但可惜的是那條著名的被Lowell「看見」的「運河」以及其他一些什麼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們一樣是虛構的。
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是由水手4號飛行器在1965年進行的。人們接連又作了幾次嘗試,包括1976年的兩艘海盜號飛行器。此後,經過長達20年的間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號終於成功地登上火星。
火星的軌道是顯著的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3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55℃,-67華氏度),但卻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華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80華氏度)的跨度。盡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種有趣地形的固態表面行星。其中不乏一些壯觀的地形:
- 奧林匹斯山脈: 它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4千米(78000英尺),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山脈。它的基座直徑超過500千米,並由一座高達6千米(20000英尺)的懸崖環繞著;
- Tharsis: 火星表面的一個巨大凸起,有大約4000千米寬,10千米高;
- Valles Marineris: 深2至7千米,長為4000千米的峽谷群;
- Hellas Planitia: 處於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徑為2000千米的沖擊環形山。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環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
在火星的南半球,有著與月球上相似的曲型的環狀高地。相反的,它的北半球大多由新近形成的低平的平原組成。這些平原的形成過程十分復雜。南北邊界上出現幾千米的巨大高度變化。形成南北地勢巨大差異以及邊界地區高度劇變的原因還不得而知(有人推測這是由於火星外層物增加的一瞬間產生的巨大作用力所形成的)。最近,一些科學家開始懷疑那些陡峭的高山是否在它原先的地方。這個疑點將由「火星全球勘測員」來解決。
火星的內部情況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況資料和有關的大量數據來推斷的。一般認為它的核心是半徑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質組成;外包一層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層是一層薄薄的外殼。相對於其他固態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較低,這表明,火星核中的鐵(鎂和硫化鐵)可能含帶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躍的板塊運動;沒有跡象表明火星發生過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皺山系的地殼平移活動。由於沒有橫向的移動,在地殼下的巨熱地帶相對於地面處於靜止狀態。再加之地面的輕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們卻未發現火山最近有過活動的跡象。雖然,火星可能曾發生過很多火山運動,可它看來從未有過任何板塊運動。
火星上曾有過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十分清楚地證明了許多地方曾受到侵蝕。在過去,火星表面存在過干凈的水,甚至可能有過大湖和海洋。但是這些東西看來只存在很短的時間,而且據估計距今也有大約四十億年了。(Valles 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過而形成的。它是由於外殼的伸展和撞擊,伴隨著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與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樣,火星上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轉化為含碳的岩石。但由於缺少地球的板塊運動,火星無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環到它的大氣中,從而無法產生意義重大的溫室效應。因此,即使把它拉到與地球距太陽同等距離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溫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層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氣壓強僅為大約7毫巴(比地球上的1%還小),但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盆地的最深處可高達9毫巴,而在Olympus Mons的頂端卻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爾整月席捲整顆行星的颶風和大風暴。火星那層薄薄的大氣層雖然也能製造溫室效應,但那些僅能提高其表面5K的溫度,比我們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兩極永久地被固態二氧化碳(乾冰)覆蓋著。這個冰罩的結構是層疊式的,它是由冰層與變化著的二氧化碳層輪流疊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華,留下剩餘的冰水層。由於南部的二氧化碳從沒有完全消失過,所以我們無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層下是否也存在著冰水層。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知道,但或許是由於火星赤道面與其運行軌道之間的夾角的長期變化引起氣候的變化造成的。或許在火星表面下較深處也有水存在。這種因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兩極覆蓋層的變化使火星的氣壓改變了25%左右(由海盜號測量出)。
但是最近通過哈博望遠鏡的觀察卻表明海盜號當時勘測時的環境並非是典型的情況。火星的大氣現在似乎比海盜號勘測出的更冷、更幹了(詳細情況請看來自STScI站點)。
海盜號嘗試過作實驗去決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結果是否定的。但樂觀派們指出,只有兩個小樣本是合格的,並且又並非來自最好的地方。以後的火星探索者們將繼續更多的實驗。
火星的衛星
火星有兩個小型的近地面衛星。
衛星 距離(千米) 半徑(千米) 質量(千克) 發現者 發現日期
火衛一 9000 11 1.08e16 Hall 1877
火衛二 23000 6 1.80e15 Hall 1877
【木星】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公轉軌道: 距太陽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42,984 千米 (赤道)
質量: 1.900e27 千克
木星(a.k.a. Jove; 希臘人稱之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奧林匹斯山的統治者和羅馬國的保護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兒子。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體(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有時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類所知曉。根據伽利略1610年對木星四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現常被稱作伽利略衛星)的觀察,它們是不以地球為中心運轉的第一個發現,也是贊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有關行星運動的主要依據;由於伽利略直言不諱地支持哥白尼的理論而被宗教裁判所逮捕,並被強迫放棄自己的信仰,關在監獄中度過了餘生。
木星在1973年被先鋒10號首次拜訪,後來又陸續被先鋒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和Ulysses號考查。目前,伽利略號飛行器正在環繞木星運行,並將在以後的兩年中不斷發回它的有關數據。
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只是由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我們從它們表面相當於1個大氣壓處開始算它們的半徑和直徑)。我們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
木星由90%的氫和10%的氦(原子數之比, 75/25%的質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頭」組成。這與形成整個太陽系的原始的太陽系星雲的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個類似的組成,但天王星與海王星的組成中,氫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木星可能有一個石質的內核,相當於10-15個地球的質量。
內核上則是大部分的行星物質集結地,以液態金屬氫的形式存在。這些木星上最普通的形式基礎可能只在40億巴壓強下才存在,木星內部就是這種環境(土星也是)。液態金屬氫由離子化的質子與電子組成(類似於太陽的內部,不過溫度低多了)。在木星內部的溫度壓強下,氫氣是液態的,而非氣態,這使它成為了木星磁場的電子指揮者與根源。同樣在這一層也可能含有一些氦和微量的「冰」。
最外層主要由普通的氫氣與氦氣分子組成,它們在內部是液體,而在較外部則氣體化了,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這深邃的一層的較高處。水、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一些簡單氣體分子在此處也有一點兒。
雲層的三個明顯分層中被認為存在著氨冰,銨水硫化物和冰水混合物。然而,來自伽利略號的證明的初步結果表明雲層中這些物質極其稀少(一個儀器看來已檢測了最外層,另一個同時可能已檢測了第二外層)。但這次證明的地表位置十分不同尋常(左圖)--基於地球的望遠鏡觀察及更多的來自伽利略號軌道飛船的最近觀察提示這次證明所選的區域很可能是那時候木星表面最溫暖又是雲層最少的地區。
木星和其他氣態行星表面有高速颶風,並被限制在狹小的緯度范圍內,在連近緯度的風吹的方向又與其相反。這些帶中輕微的化學成分與溫度變化造成了多彩的地表帶,支配著行星的外貌。光亮的表面帶被稱作區(zones),暗的叫作帶(belts)。這些木星上的帶子很早就被人們知道了,但帶子邊界地帶的漩渦則由旅行者號飛船第一次發現。伽利略號飛船發回的數據表明表面風速比預料的快得多(大於400英里每小時),並延伸到根所能觀察到的一樣深的地方,大約向內延伸有數千千米。木星的大氣層也被發現相當紊亂,這表明由於它內部的熱量使得颶風在大部分急速運動,不像地球只從太陽處獲取熱量。
木星表面雲層的多彩可能是由大氣中化學成分的微妙差異及其作用造成的,可能其中混入了硫的混合物,造就了五彩繽紛的視覺效果,但是其詳情仍無法知曉。
色彩的變化與雲層的高度有關:最低處為藍色,跟著是棕色與白色,最高處為紅色。我們通過高處雲層的洞才能看到低處的雲層。
木星表面的大紅斑早在300年前就被地球上的觀察所知曉(這個發現常歸功於卡西尼,或是17世紀的Robert Hooke)。大紅斑是個長25,000千米,跨度12,000千米的橢圓,總以容納兩個地球。其他較小一些的斑點也已被看到了數十年了。紅外線的觀察加上對它自轉趨勢的推導顯示大紅斑是一個高壓區,那裡的雲層頂端比周圍地區特別高,也特別冷。類似的情況在土星和海王星上也有。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類結構能持續那麼長的一段時間。
木星向外輻射能量,比起從太陽處收到的來說要多。木星內部很熱:內核處可能高達20,000開。該熱量的產量是由開爾文-赫爾姆霍茲原理生成的(行星的慢速重力壓縮)。(木星並不是像太陽那樣由核反應產生能量,它太小因而內部溫度不夠引起核反應的條件。)這些內部產生的熱量可能很大地引發了木星液體層的對流,並引起了我們所見到的雲頂的復雜移動過程。土星與海王星在這方面與木星類似,奇怪的是,天王星則不。
木星與氣態行星所能達到的最大直徑一致。如果組成又有所增加,它將因重力而被壓縮,使得全球半徑只稍微增加一點兒。一顆恆星變大隻能是因為內部的熱源(核能)關系,但木星要變成恆星的話,質量起碼要再變大80倍。
木星有一個巨型磁場,比地球的大得多,磁層向外延伸超過6.5e7千米(超過了土星的軌道!)。(小記:木星的磁層並非球狀,它只是朝太陽的方向延伸。)這樣一來木星的衛星便始終處在木星的磁層中,由此產生的一些情況在木衛一上有了部分解釋。不幸的是,對於未來太空行走者及全身心投入旅行者號和伽利略號設計的專家來說,木星的磁場在附近的環境捕獲的高能量粒子將是一個大障礙。這類「輻射」類似於,不?/ca>
『貳』 上海有哪些人氣美食地點
名稱:廣蓮香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塘沽路649號(江西北路口)
電話:(8621)63249007
價格:銀芽辣味炒米粉7元/份、紅豆西米露4元/份......
名稱:雲南過橋米線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293號(山東中路口)
電話:(8621)63225877
價格:炸豬排4元/份、過橋米線6元/元......
名稱:小辣椒面館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馬當路500號(近建國路)
價格:炸豬排4元、爆蔥膳絲面11元......
名稱:伊斯蘭餐廳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2035號(近山陰路)
電話:(8621)56710430、(8621)56660045
價格:牛肉鍋貼3元/客(4隻)......
名稱:富民面館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太倉路78號(順昌路口)
電話:(8621)63877264
價格:炒素麵6元、辣肉面6元、炸豬排5元......
名稱:靜安小亭麻辣燙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愚園路68號(常德路口)
電話:(8621)62155209
名稱:三林塘餛飩店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江西中路416號(北京東路口)
價格:大餛飩4元/碗(10個)
名稱:蜀千新概念味城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吳江路66號
電話:(8621)29848556
名稱:香港永祥餐廳
長寧店地址:長寧區定西路1271號(近安化路)
電話:(8621)62267279
虹口店地址:虹口區乍浦路423號(海寧路口)
電話:(8621)63077078
價格:燒鴨叉燒雙拼飯19元......
名稱:修記燒烤
東昌店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乳山路72號(東昌路地鐵2號出口)
德平店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德平路(近浦東大道)
價格:牛羊肉5毛/串、脆骨1元/串、雞翅4元(兩個)......
名稱:遊子老鴨粉絲湯
武昌路店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武昌路579號(近江西北路)
天鑰橋路店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71弄口
七寶店地址:上海市閔行區七寶老街
山西路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山西南路喬家柵斜對面(近漢口路)
價格:老鴨粉絲6-7元/碗......
名稱:秋茗山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斜塗路595號2樓(近麗園路)
電話:(8621)53029377
價格:燒烤資助:午市58元、夜市88元;日本料理:午市88元、夜市108元......
名稱:文廟菜飯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文廟路282號(中華路口)
招牌菜:菜飯1元/兩、骨頭湯2.5元/碗、腐乳肉3元/塊......
人均消費:RMB7元
名稱:湘味川土菜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西藏南路、西凌家宅路交匯處
招牌菜:烏溪烤魚68元/份、干鍋農家臭干32元/份、火煸龍蝦28元、枸杞南瓜露16元......
名稱:老地方面館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襄陽南路233號(復興中路永康路間)
電話:(8621)64710556
人均消費:RMB9元
名稱:真吳記麻辣火鍋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路768號(近威寧路)
電話:(8621)62625941、(8621)62618485
招牌菜:頂級牛小排68元、綜合手工丸40元......
人均消費:RMB70元
名稱:喜多屋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西路168號正大廣場7樓
電話:(8621)50470761
招牌菜:海鮮自助餐:午餐180元/人、晚餐200元/人......
名稱:久久丫鴨頸王
地址:上海地區所有加盟店地址查詢http://www.51991.com/network/show.asp?AreaID=1
外賣電話:(8621)8008208991
招牌菜:鴨頸21.8元/斤、鴨掌28.8元/斤、亞翅2元/個......
名稱:綠楊村酒家
石門店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763號(近石門一路)
電話:(8621)62581842、(8621)62584422
江寧店地址: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77號美琪大戲院對面(近奉賢路)
電話:(8621)62186767
招牌菜:素包1.2元/個、各類糕點1.0-1.5元/個......
名稱:皇城根兒涮羊肉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華山路1607號(近淮海中路)
電話:(8621)62807170、(8621)53069151
招牌菜:傳統鍋底15元、內蒙古羔羊肉22元、玉米茶10元......
人均消費:RMB60元
名稱:七寶老街湯團店
地址:上海市七寶古鎮南大街26號
電話:暫無
招牌菜:鮮肉、黑洋酥、豆沙、棗泥、菜肉與花生;每種口味的售價都一樣,0.6元/個......
人均消費:RMB3元
名稱:王婆麻辣燙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3700弄13號(曹家巷小區內)
電話:暫無
招牌菜:素菜0.5元、葷菜1元(外賣10:00-23:30,近程:5元起送、遠程:20元起)......
人均消費:RMB7元
名稱:隆興面館
浙江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浙江中路441號(寧波路口)
電話:(8621)63618456
外灘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四川中路156號(近福州路)
電話:(8621)63231018
招牌菜:手抓中龍蝦28元、老鴨湯面12元......
人均消費:RMB30元
名稱:滿記甜品
靜安寺店地址:上海市靜安區萬航渡路72號九百世紀食品城旁(近北京西路)
電話:(8621)62561921
中福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浙江中路229號123、125室(近福州路)
電話:(8621)63505727
正大廣場店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西路168號正大廣場5樓
電話:(8621)50470048
豫園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百翎路3號(近舊校場路)
電話:(8621)63551041
浦東店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999號新梅聯合大廈112單元(近商城路)
電話:(8621)51341012
外灘店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外馬路19號4#景觀台(近東門路)
電話:(8621)63733540
招牌菜:生磨黑芝麻核桃露12元、白雪黑珍珠24元......
人均消費:RMB25元
名稱:兄弟壽司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西體育會路(中山北一路口)
電話:暫無
招牌菜:石鍋拌飯18元/份、韓式炒年糕12元/份......
人均消費:RMB30元
名稱:鮮點子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常熟路115號(近長樂路)
電話:(8621)54030705
招牌菜:商務簡餐28元/份、商務套餐35元/份......
人均消費:RMB80元
名稱:甜蜜蜜串皇吳江一店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吳江路88號(吳江路小吃街東段)
電話:(8621)62538533
招牌菜:蒟弱芒果冰沙20元/杯......
人均消費:RMB25元
名稱:新疆燒烤王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廣靈二路31-33,40號(近廣靈一路)
電話:暫無
招牌菜:羊肉2元/串、羊脆骨2元、刀豆1元、烤饅頭1元、香菇1元......
人均消費:RMB15-30元
名稱:平平餐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壽寧路21號
電話:(8621)63113596
招牌菜:鹽烤蟹18元/只......
人均消費:RMB50元
名稱:滴水洞
仙霞店地址: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路626號(近水城路)
電話:(8621)32070213
東平店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東平路5號B座(近岳陽路)
電話:(8621)64159448
茂名南路店地址:上海市盧灣區茂名南路56號2樓(近長樂路)
電話:(8621)62532689
招牌菜:梓元排骨、湘味小龍蝦、火爆鱸魚、粉蒸肉、吊鍋紅燒肉......
人均消費:RMB70元
上海最新人氣美食
1.庄氏隆興面館(浙江店)口味 24 環境 10 服務 11 人均 ¥37
地址:上海黃浦區浙江中路441號(寧波路口)
2.豆撈坊(天鑰橋路店)口味 22 環境 22 服務 20 人均 ¥86
地址:上海徐匯區天鑰橋路323號3樓(近南丹東路)
3.港麗餐廳(來福士店)口味 21 環境 18 服務 16 人均 ¥78
地址:上海黃浦區西藏中路268號來福士廣場6樓(近福州路)
4.麻辣風暴(浦東南路店)口味 20 環境 18 服務 15 人均 ¥60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4樓(近商城路)
5.渝信川菜(招商局店)口味 25 環境 21 服務 18 人均 ¥89
地址:上海靜安區成都北路333號招商局廣場3樓(近威海路)
6.攬香川菜館口味 23 環境 22 服務 18 人均 ¥81
地址:上海盧灣區淮海中路138號無限度廣場4樓
7.小南國日式燒烤(盧灣店)口味 26 環境 22 服務 21 人均 ¥197
地址:上海盧灣區長樂路161號新錦江3樓(近瑞金一路)
8.福1039口味 25 環境 26 服務 20 人均 ¥216
地址:上海長寧區愚園路1039號(近江蘇路)
9.蘇浙匯(盧灣店)口味 23 環境 23 服務 20 人均 ¥171
地址:上海盧灣區茂名南路127號(近淮海中路)
10.辛香匯(西藏中路店)口味 24 環境 18 服務 15 人均 ¥63
地址:上海黃浦區金陵東路500號亞龍國際廣場4樓(近西藏中路)
11.小楊生煎(吳江路店)口味 24 環境 7 服務 10 人均 ¥10
地址:上海靜安區吳江路54-60號(近南京西路)
12.Pankoo釜山料理(來福士店)口味 21 環境 17 服務 17 人均 ¥72
地址:上海黃浦區西藏中路268號來福士廣場6樓
13.避風塘(展覽館店)口味 - 環境 - 服務 - 人均 -
地址: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1333號(近銅仁路)
14.多利川菜館(海怡店)口味 17 環境 13 服務 12 人均 ¥71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張楊路1211號(近松林路)
15.鷺鷺酒家(靜安店)口味 19 環境 14 服務 14 人均 ¥108
地址:上海靜安區愚園路161號(近華山路)
16.衡山小館(華山路店)口味 20 環境 22 服務 21 人均 ¥102
地址:上海長寧區華山路1417號(近湖南路)
17.海之幸(騰飛大廈一店)口味 19 環境 16 服務 13 人均 ¥153
地址:上海徐匯區天鑰橋路333號騰飛大廈4樓左側(近南丹東路)
18.名豪魚翅海鮮(長寧店)口味 25 環境 27 服務 26 人均 ¥610
地址:上海長寧區虹梅北路3883號(近延安西路)
19.巴國布衣(定西路店)口味 20 環境 20 服務 16 人均 ¥88
地址:上海長寧區定西路1018號(寧夏賓館旁)
『叄』 《鬼谷八荒》裡面的暴風山谷在哪裡,這個地方去哪找
暴風山谷是游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因為這里可以產出我們煉制一品金丹所需的風靈珠。由於每個人的地圖都不同,所以無法給出確定的坐標,需要自己去找才可以。最簡單的找法就是用尋靈符掃,多掃幾次就能找到了。地區的尋寶圖坊市就有賣,你在州就買尋寶圖即可。很多時候系統公告會說某鎮旁邊的暴風山谷出現了妖怪,這樣去鎮找就行了。
目前天道築基只看NPC的身上有沒有玩家缺的靈氣,或者地道築基即可。以上就是關於鬼谷八荒暴風山谷找不到 暴風山谷出現位置一覽的分享,祝大家游戲愉快玩家在探索城鎮周圍時有概率找到任意秘境,風暴山谷就有可能被玩家找到。如果沒被找到,玩家也可以往上面走一走,去邊界探索一遍。
要是玩家在反復探索後都無法找到風暴山谷的位置,那可能是出現了BUG,風暴山谷卡在其他地方無法被玩家看見。遇到這種情況玩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地道築基放棄風暴山谷的靈氣和天材地寶。
『肆』 魔獸世界戰場獎勵在哪裡換
各戰場門口,alx在阿拉希高地那裡,戰歌在灰谷,奧山在奧特蘭山脈那裡,就丘陵上面,或奧山裡面也有,風暴沒有裝備,至於榮譽裝還是老地方,傳說大廳和榮譽大廳~
『伍』 誰知道《鬼谷八荒》里的風靈珠在哪裡風靈珠位置分享
風靈珠在暴風山谷。
如果找不到暴風山谷,就是自己地圖沒探全。
在商店買5張尋靈符,然後把華封州掃個遍。
你可能是探了風暴的一個角,沒完全照亮的話地圖上不會出現標記。
築基那個東西叫靈氣,100碎片也是合靈氣,珠子是過了雷澤到了新地圖的新地方刷的叫珠子,結晶上金丹用的。
以上就是篝火營地關於鬼谷八荒風靈珠位置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陸』 《鬼谷八荒》如何去暴風山谷
鬼谷八荒,提升整個境界的方法,獲取築基材料,結晶金丹的方法,境界突破詳解。鬼谷八荒中包括天道基金會、一品華景丹、一品金典、一品華林達、天道袁穎等材料的獲取方式。《鬼谷八荒》是一款開放世界的修仙沙盒游戲。本書將修仙體系與《山海經》的文化背景相結合,讓玩家一步步體驗從凡人成長為強者的過程。你將在《山海經》中與各種妖魔鬼怪作斗爭,堅守內心,與困難作斗爭。游戲修煉體系完善,玩法豐富多樣,可反復玩。這個策略會引導玩家從入門到精通一步步由易到難。
『柒』 霍迪爾之子的聲望日常有幾個在哪裡接
霍迪爾之子一開始是不在你的聲望列表裡的,玩家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才能開啟這個聲望——開始的時候聲望會是仇恨2萬多,然後做個任務直接到友好,然後靠日常和可以反復完成的任務沖到尊敬甚至更高。
進入風暴群山後往右邊走很快會看到一個哥布爾營地——K3,我們的任務首先會從這里開始,選擇在這里開始的另外一個原因是K3會開始一個系列任務,最後會帶你開喕個聲望——霍迪爾之子——巫妖王之怒里唯一提供肩膀附魔的聲望,同時這個聲望無法通過戰袍打副本提升。
*達拉然會有一個任務把你指引到這里 。
0、豪華的體驗!——達拉然的 林·多克塔(31,49)要你與風暴群山,K3的 基爾·斯巴索克(41,86)對話。(也可以跳過這任務直接過來一樣有下面的任務)
1、她們把男人都抓走了! —— 格萊奇·菲茲巴克 (房子里,41,86)要你前往希弗列爾達村並拯救6個地精囚犯。(希弗列爾達村 40, 74 注意救人需要冷鐵鑰匙,殺死哪裡的小怪可以掉落)
2、一個地精也不能少 ——格萊奇·菲茲巴克 (房子里,41,86) 要你在希弗列爾達村的北部找出荒棄礦洞的入口,然後找出關於西弗·菲茲巴克所在位置的線索。(荒棄礦洞入口在42, 69,進入與女巫洛莉拉談話獲得線索)
3、女巫的交易——荒棄礦洞的女巫洛莉拉(42, 69)要你從監督者希爾拉手上把 伊克芬符文 拿回來。(監督者希爾拉在礦坑內巡邏,就在79精英下面等既可44,70)
4、殘酷的米爾德蕾 ——荒棄礦洞的女巫洛莉拉(42, 69)要你與殘酷的米爾德蕾(44,69)交談,她就在荒棄礦洞里。
5、訓誡 ——荒棄礦洞的殘酷的米爾德蕾(44,69)要你對6個筋疲力盡的維庫人使用訓誡之杖。(筋疲力盡的維庫人礦洞里有,不聽話的話可以幹掉他)
6、殺一儆百——荒棄礦洞的殘酷的米爾德蕾(44,69)要你殺死 加哈爾(就在前面很簡單就能找到他旁邊的2個怪不打是不會幫忙45,69)。
7、特殊的囚犯 ——拿著米爾德蕾的鑰匙去荒棄礦洞找女巫洛莉拉(43,69)。
8、改頭換面 ——到布倫希爾達村與女巫洛莉拉會合。(布倫希爾達村 47, 69)
*這里打怪能掉落奧杜爾聖物,留著以後有用。(可以用每10個來換取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從這里開始任務地點轉移到布倫希爾達村(47, 69)。
9 、這是你的地精嗎? ——挑戰安格妮塔·泰斯多達爾(48,70)以拯救西弗·菲茲巴克。成功之後回去找布倫希爾達村的女巫洛莉拉(47, 69)。
10、海德比武會 ——聆聽女巫洛莉拉的計劃。(與女巫洛莉拉對話)
11、迎接挑戰者 ——布倫希爾達村的女巫洛莉拉,要求你擊敗六個挑戰者。(48,70 50,67 59,69與凱旋的挑戰者對話可以開始)
*這個任務結束後成為日常,由仲裁者格蕾塔(51,66)給你任務。(送包包 海德尼爾禮品 可以開出北極熊坐騎@@ 白色北極熊的韁繩)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衛冕戰 風暴峭壁 仲裁者格蕾塔 7金40銀
經驗獎勵: 22050 XP ( 或者獲得 13金23銀 @ 等級80 )
海德尼爾禮品
77
12、你需要一頭熊 ——與布倫希爾達村外的 布莉亞娜(53,66)對話。(在村子的外面往東走,當時轉了半天才找到@@)
13、騎熊作戰 ——布倫希爾達村的布莉亞娜(53,66),要你騎上冰牙到遠古寒冬山谷射擊7隻冰霜座狼以及15個冰霜巨人。
14、冰冷的心 ——布倫希爾達村東邊的布莉亞娜(53,66)要求你,飛去丹尼芬雷,救出三個被俘虜的始祖幼龍和九位布倫希爾達囚犯。(65,59天上解救一隻始祖幼龍, 然後對著地上的被俘虜的始祖幼龍使用技能,注意必須很靠近使用,這樣才能讓被俘虜的始祖幼龍獲釋後騎上你的始祖幼龍,或者被始祖幼龍抓住,這樣當你救了3名囚犯後,往西邊飛行離開丹尼芬雷,始祖幼龍就會自己飛回布倫希爾達村,請勿一次救太多囚犯——一次3個最多了,始祖幼龍會承受不了這么多重量而掉到地上來@@)
15、證明價值 —— 布莉亞娜 要你前往布倫希爾達村,並與 艾絲崔·約利塔爾(50,72房子里)對話。
16、製造挽具 ——布倫希爾達村的艾絲崔·約利塔爾(50,72)要你取得3塊冰鬃雪人的毛皮。(47,74一帶得,就在村子的南邊的山崖上)
*完成上面這個任務後可以接到下面兩個任務:最後一頭和滑溜的黑暗。
17、黑暗的冰蟲 ——艾絲崔·約利塔爾(50,72)要你到布倫希爾達村東邊的冬眠洞穴殺死8隻 飢餓的冰蟲 。
18、最後的母熊 ——布倫希爾達村的艾絲崔·約利塔爾(50,72),要你拯救一頭冬眠洞穴的冰喉母熊。
*以上兩個任務在冬眠洞穴做,坐標56, 64,受傷的冰喉母熊在洞窟里,坐標55,60。
受傷的冰喉母熊
19、熱身賽 ——布倫希爾達村的艾絲崔·約利塔爾要你用冰喉族母韁繩來擊敗基加拉格(51,67)。
20、進入利齒之坑 ——布倫希爾達村的艾絲崔·約利塔爾要求你,在利齒之坑裡使用用冰喉族母韁繩,擊敗6頭海德比武會戰熊。(利齒之坑 49, 69)
21、為榮耀而戰 ——與布倫希爾達村的女巫洛莉拉(47,69)交談。
22、洛莉拉的離別贈禮 ——與布倫希爾達村的仲裁者格蕾塔(51,66)交談。
23、馭龍賽 ——用海迪尼爾魚叉打敗10個風暴神殿的海德比武會龍騎士(點住別的始祖幼龍使用魚叉,你就飛到另一支始祖幼龍上然後用技能吧上面的怪殺死後在去鉤另外一隻始祖幼龍.)使用海德尼爾魚叉,以離開海德尼爾試煉。(風暴神殿柱子上有可以讓你到達風暴神殿的鉤子,不是很顯眼,但在石柱上),並於成功後,和托里姆對話。(在風暴神殿 33, 58找到托里姆交任務)
托里姆
24、骨肉相殘 ——托里姆( 33, 58)要你聆聽他的故事。
25、彌補關系 ——使用托里姆的大地符咒,可以召喚出小弟為你作戰,必須准備弗約恩之砧附近所產的花崗岩石。(花崗岩石在霜原湖 71, 60附近地上撿到。)我曾經沒用石頭就在那裡硬砍真是蠢@@
特別小心!很多人都是卡在這一步,因為沒有注意到自己包包里有激活任務的物品!殺死 雷鑄鐵巨人獲得 熔渣包裹的金屬,觸發下面這個任務。以前解這個任務聲望一直卡在仇恨2萬@@後來清包包才發現原來沒有做這個任務@@
26、精煉之火 ——你必須從霜原湖的火熱的亡魂身上收集10個狂怒火花,然後在弗約恩之砧使用它們。(斐雍和弗約恩之砧都是在77,63)
*至此,你獲得霍迪爾之子的聲望,可以達到尊敬。從此開始漫長的刷聲望之旅。
*這個時候丹尼芬雷 (63, 61)與你的聲望是友善,你可以在這里接到各種任務和使用飛行點。
27、重鑄盟約 ——托里姆( 33, 58)要你去丹尼芬雷,請求約庫姆王允許重鑄托里姆的護甲。完成他的任務之後,你要去找丹尼芬雷的亞米爾德談話。(約庫姆王65,60)
28、你不會找不到他 ——丹尼芬雷的約庫姆國王(65,60)要你去弗約恩之砧找亞米爾德(75,64)。
29、元素之戰 ——亞米爾德(75,64)要你陪伴斯諾雷到弗約恩之砧去,並幫助他10個火熱的亡魂。(斯諾雷在亞米爾德左手邊,雪球在附近的雪地上)(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組隊做沒有效果@@必須自己一個一個的丟@@
30、新的開始 ——亞米爾德(63,63)要你把 重鑄的風暴之王鎧甲 帶去風暴神殿給托里姆( 33, 58)。
31、維拉努斯 ——風暴神殿的托里姆( 33, 58),要求你從布倫希爾達村附近的峭壁,帶回五個小型始祖龍卵。(44,68 45,67 52,73 52,75 53,75)
32、侵犯領土 ——將 偷來的始祖龍卵 放在母龍之巢(39,65)的頂部,然後返回風暴神殿,與托里姆會面( 33, 58)。
33、科洛米爾,風暴之錘 ——托里姆( 33, 58)要你與丹尼芬雷的約庫姆王(65,60)談話,並了解他對科洛米爾知道多少。(霍迪爾之子聲望+350)
34、造物者聖台 ——到造物者聖台的東南邊緣找托里姆(56,51),造物者聖台就在丹尼芬雷的西北方。
35、土靈的誓言 ——造物者聖台的托里姆要你用群山號角召來土靈,擊敗20個鐵矮人與7個鐵哨兵。(造物者聖台 52, 51)
36、洛肯的副官 ——托里姆要求你殺死塑造者之廳里的伊森法斯,還有造物者聖台里的風之哈勒弗尼爾(49,46)、 符文巨人杜洛恩(45,38)。(注意用群山號角召來土靈協助你,塑造者之廳入口在58, 44 進入馬上可以看到伊森法斯)
37、清算之戰 ——和托里姆在智慧神殿附近(36,31)碰頭。向丹尼芬雷的約庫姆(65,60)報告戰斗的結果。
38、不惜代價! ——丹尼芬雷的約庫姆王要求你,進入閃電大廳並擊敗洛肯。帶回洛肯之舌給約庫姆。
39、勢不兩立 ——丹尼芬雷的約庫姆王要求你,前往閃電大廳,並擊敗沃爾坎。
40、熱與冷——你要前往霜原湖殺死易怒的亡魂,然後在弗約恩之砧對著悶燒的垃圾使用寒冰精華。接著你必須收集5個冰凍碎鐵塊並回到丹尼芬雷的弗約恩之砧。(日常任務,在63,63弗約恩之砧接到)(在霜原湖 69, 61打脆弱的亡魂獲得寒冰精華,冒煙的碎片,地上的一個小黑點,冒著煙,不是很顯眼——因為那條路面也很黑,需要花點力氣去找。)(霍迪爾之子聲望+250)(日常任務,在友善後就可以接到了)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熱與冷 風暴峭壁 弗約恩之砧 7金40銀
經驗獎勵: 22050 XP ( 或者獲得 13金23銀@ 等級80 )
聲望獎勵: + 250 霍迪爾之子 聲望
77
41、回首往事 ——丹尼芬雷的約庫姆國王(65,60)要求你,去落雷谷收集8個號角碎片。(落雷谷地上71, 49)(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42 、亡者的紀念碑——約庫姆王(65,60)要你把霍迪爾號角碎片送去給丹尼芬雷的亞米爾德(63,63)。(霍迪爾之子聲望+75)
43、雷鑄之眼 ——丹尼芬雷的亞米爾德(63,63)要你去霜原湖,在死亡的鐵巨人身上使用鑽石尖鋤,收集8個雷鑄之眼之後帶回去給他。(霜原湖 69, 58)(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44、霍迪爾之盔 ——亞米爾德要你飛到丹尼芬雷北邊冰柱的頂端,並使用宣告石板。(霍迪爾之子聲望+150)
*頭盔掛好後,可以接到下面這個日常任務。
45、擦亮霍迪爾的頭盔——你要進入丹尼芬雷西方的冬眠洞穴(56, 64 ),並收集5份粘性油。然後回到丹尼芬雷屚使用在霍迪爾之盔上。(山洞裡殼性油)(霍迪爾之子聲望+250)(日常任務)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擦亮霍迪爾的頭盔 風暴峭壁 霍迪爾之盔 7金40銀
經驗獎勵: 22050 XP ( 或者獲得 13金23銀 @ 等級80 )
聲望獎勵: + 250 霍迪爾之子 聲望
77
46、肥胖的尤姆塔爾 ——丹尼芬雷的約庫姆王要你去冬眠洞穴(入口56,64),對死亡的冰喉熊使用永凍刀片,取得一塊冰喉熊腰肉。然後冰喉熊腰肉放在靠近洞後面的坑處(55,61),當尤姆塔爾爬出地面的時候殺掉她。(這個任務需要霍迪爾之子聲望友好才能接。)(霍迪爾之子聲望+75)
47、吹響霍迪爾的號角——你要去落雷谷(72,49)擊敗5個尼芬雷先祖與5個永不疲倦的霜脈矮人。在他們的屍體上吹響霍迪爾的號角,然後帶著號角回到丹尼芬雷。(日常任務,在64,65接)(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在友善到尊敬之間,你在做完全部可以接的任務後,基本上只能到友好多一點,剩餘的聲望只能靠每天3個日常任務來獲得,即每天750聲望,這三個日常分別是「打磨頭盔」「吹響霍迪爾號角」「熱與冷」。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吹響霍迪爾的號角 風暴峭壁 霍迪爾的號角 7金40銀
經驗獎勵: 22050 XP ( 或者獲得 13金23銀 @ 等級80 )
聲望獎勵: + 250 霍迪爾之子 聲望
77
*通過以上三個日常任務把聲望提升到尊敬後,會再開放兩個個日常任務,如下:
48、霍迪爾之矛——丹尼芬雷的博學者蘭德維爾(65,59)要你從冬眠洞穴的深處(55,61)收集3個永凍碎片,以及從上古寒冬山谷的堅韌猛獁象(上古寒冬山谷 57, 62一帶)身上取得3個堅韌猛獁象的毛皮。(霍迪爾之子聲望+250)
*這個任務完成後成為日常任務,接任務的地點為(65,61)霍迪爾之矛。
49、投擲霍迪爾的長矛 ——你要用霍迪爾之矛在遠古寒冬山穀穀挑戰一頭野生巨龍。一旦與它接觸,你就得與之奮戰,至死方休。(霍迪爾之子聲望+500)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投擲霍迪爾的長矛 風暴峭壁 霍迪爾之矛 14金80銀
經驗獎勵: 27550 XP ( 或者獲得 16金53銀 @ 等級80 )
聲望獎勵: + 500 霍迪爾之子 聲望
77
50、獵殺間諜 ——丹尼芬雷找冰霜座狼母獸(63,60)要你在座狼的屍體(上古寒冬山谷 57, 64)旁使用靈體座狼之牙可以召喚一頭靈體冰霜座狼使隱藏的敵人暴露行蹤。(霍迪爾之子聲望+350)
任務名稱 地區 任務開始 物品獎勵 聲望獎勵 可接任務等級
[日常] 獵殺間諜 風暴峭壁 冰霜座狼母獸 7金40銀
經驗獎勵: 22050 XP ( 或者獲得 13金23銀 @ 等級80 )
聲望獎勵: + 350 霍迪爾之子 聲望
77
51、永凍之冰——返回丹尼芬雷,向卡爾德67,61)詢問關於永凍之冰的事。(。(丹尼芬雷一帶地上有黑色小碎片,拾取後隨機獲得永凍薄片觸發這個任務。)(霍迪爾之子聲望+350)
這個任務完成後可以反復做,不限次數——只要你能在地上找到永霜屑片。(每交一次霍迪爾之子聲望+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