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徒生的資料是......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 麥)
1805——1875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於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聖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共計寫了童話168篇。
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於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
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
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
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1827年,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 上流社會 評論家稱贊,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
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
1830年,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
1831-1834年,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
1835年30歲時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寫出自傳性作品《丑小鴨》。
1846年,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
1867年,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安徒生作品目錄:
長篇小說(6):《即興詩人》(1835),《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25):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年代不明),《羅斯基里達之夜》(年代不明)。
游記(6):《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3):《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詩(4):《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應該是可以做好多的東西,關鍵是在你個人願不願意動手去做,最簡單的做法直接貼上膠子,就是一個儲存盒,你別看它小有用的地方多著呢。
Ⅲ 賣蛋糕是時在盤子上的紙在哪裡能買到
可以去網上買
Ⅳ 蛋糕店都會賣雪媚娘嗎
一般都有賣的,夏天都會有,冬天比較少,因為太冷了,雪媚娘冰的好吃
Ⅳ 切完蛋糕怎樣端起來,才不讓蛋糕倒在盤子里
一邊手用你切的刀托著,一邊手用吃蛋糕的叉子從蛋糕的頭上往下插,然後兩手一起動起來,拿刀的手往上托,拿叉的手住下輕壓,就靠這種壓力把蛋糕夾在中間,往盤子里挪就可以了。真的,這個辦法很好用,然後,放下的時候就先抽出刀子,抽出的同時,叉子還是要輕壓,然後再慢慢地抽出叉子就OK啦~
Ⅵ 安徒生寫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童話故事。寫的是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
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安徒生:(1805,4,2-1875,8,4) ,丹麥童話作家。全名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於於丹麥中部的小城奧登塞.他創作的文學各類很多,但以童話聞名於世界,一生共計寫下168篇童話.正是他,首次將"童話"從幼稚粗糙的民間傳說與故事,發展成為優美的,飽含作者內心情感的文學童話,為後世作家的創作留下經典範文.1954年國際兒童讀書聯盟第三次大會上設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兒童文學大獎--國際安徒生獎,這個獎項至今仍是兒童文學界最高的榮譽 。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
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裡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沒賣掉,誰也沒有給她一個銅板。
她走著走著,在一幢樓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內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喲,屋裡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裡的糖果紙真漂亮。
看著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媽媽和死去的奶奶,傷心地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小女孩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走去。
「賣火柴呀,賣火柴呀!叔叔,阿姨,買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們買完節日禮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誰也沒有聽到她的叫賣聲。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著走著,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嚇得趕快逃開,大拖鞋跑掉了。馬車過去後,她趕緊找鞋。那是媽媽的拖鞋呀,媽媽還躺在床上呢。可是,一隻找不到了,另一隻又被一個男孩當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著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又紅又腫。
天漸漸黑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小女孩一個人了。街邊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燈光,窗子里還傳出了笑聲。食品鋪里飄出了烤鵝的香味,小女孩餓得肚子咕股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沒賣掉一根火柴,她那什麼錢去給媽媽買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了,她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她用小手搓著又紅又腫的小腳,一會兒,小手也凍僵了。真冷啊,要是點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在牆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來。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麼美麗,多麼溫暖呀!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那裡面火燒得多旺啊。小女孩剛想伸出腳暖和一下,火苗熄滅了,火爐不見了,只剩下燒過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牆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彷彿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隻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麵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牆。
小女孩捨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凍得渾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吃!一朵光明的火焰花開了出來。嘩!多麼美麗的聖誕樹呀,這是她見過的最大最美的聖誕樹。聖誕樹上掛著許多彩色的聖誕卡,那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畫。樹上還點著幾千支蠟燭,一閃一閃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問好。小姑娘把手伸過去,唉,火柴又熄滅了,周圍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燭光升了起來,變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火絲。所有的星星也跟著落下來了,就像彩虹一樣從天上一直掛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現了。奶奶朝著她微笑著,那麼溫柔,那麼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進了奶奶的懷抱。
「奶奶,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滅,你就會不見了!」小女孩把手裡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還要亮。奶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美麗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
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起來了。她們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風小了,太陽升起來了,照得大地金燦燦的。大人們來到街上,大家祝賀著新年快樂。小孩們著新衣,愉快地打著雪仗。
這時,人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凍死在牆角,她臉上放著光彩,嘴邊露著微笑。在她周圍撒滿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還捏著一根火柴。
------------------------------------------------------------------------
中文名稱: 賣火柴的小女孩
外文名稱: The Match Girl
類別: 芭蕾舞劇
劇情介紹
聖誕節之夜,貧窮的小佩蒂冒著風雪,沿街叫賣火柴,但沒有一個人來買。乘馬車赴宴的富豪們過來了,小佩蒂求他們買一包火柴,老爺們摧馬揚鞭,將她撞倒在雪地里。天越來越黑,風雪越來越大,飢寒交迫的小佩蒂實在支持不住了,她想:「我怎樣才能暖和暖和身子呢?」這時,她想到了手中的火柴。那怕是一根火柴的光和熱,對她也是溫暖的。火柴燃起來了。在那溫暖明亮的火光里,她看到了多麼奇異的景象啊!一群火焰姑娘圍著她,溫暖著她的身心;三個小侍者給她送來了噴香的烤雞和節日蛋糕;媽媽給她帶來了聖誕禮物……但凜冽的北風吹滅了她擦燃的根根火柴,美好的幻景一個個地消逝了。晨曦中,教堂的鍾聲響起來了,可是蜷縮在路燈下的小佩蒂已經停止了呼吸。
責任者
演出單位: 北京舞蹈學校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劇:張敦意。舞劇編導:鄔福康、黃伯虹。作曲:黃安侖。舞美設計:鄭捷克(景)、李克瑜(服裝)。
演出者主要演員:陳冰、陳立娥(飾小女孩A、B),於秋華(飾母親),張華芳(飾火焰領舞),曹錦榮(飾魔影)。樂隊:中央歌劇團管弦樂隊。指揮:鄭小瑛。
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本劇根據世界名著、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曾赴港澳公演。上海舞校、沈陽、濟南等藝術團也先後排演。英國的著名國際芭蕾巨星瑪戈·芳廷觀看後,決定把該劇片斷收在她的自傳影片中。1989年編導應香港芭蕾學會邀請赴港、澳,為當地排練演出。
評論擷萃
評論擷萃感人至深的舞劇
《安徒生童話》中譯者、著名翻譯家葉君健以這個同名故事改編的芭蕾舞,在表達了安徒生對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和他希望通過這篇童話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的同時,也表達了他想表達而又未能明確地表達出來的一個主題:這個小女孩在極端苦難的條件下仍然追求幸福——當然不是通過上帝!她和火焰姑娘的那兩場舞蹈,她見到媽媽時那幾次熱情的擁抱,實在感人至深,這和她在大雪紛飛中兜售火柴而又一無所得的情景相對照,更襯托出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舊的社會制度下所遭受的苦難的深重。這提醒我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又有多少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解放我們自己,我們還要解放全人類。
點燈老人的出現,是原作所沒有的。他的出場和退場不僅明確地點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加強了典型環境的烘托,更重要的是,他的那幾個動作雖然簡單,卻著重表達出了窮苦人之間所存在的深厚的階級感情。這說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這個無情的世界上並不是完全孤獨的。至於她和那個富豪(幻影)的一場激烈的搏鬥,表達了她對命運的反抗。這些增添都有助於提高原作的思想性,同時又表達了原作者當時所希望表達但由於時代局限所不能表達的內容。《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節目好
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名譽院長、著名芭蕾巨星瑪戈·芳廷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節目,跳得很好,我決定在我的自傳片中增拍它開始的一段。我的自傳片從法國凡爾賽宮中路易十四用的那面鏡子前開始講我從事的芭蕾舞,種下的種子,生根、發芽,到有重點的劇目,一直到中國人這里。你們的女演員戴著黃發頭套,觀眾會誤以為她們不是中國人,是否可以不戴黃發套?
這個節目,故事情節、表演很清楚。你們得到這樣一位作曲家寫曲子是很幸運的,他創作出了非常非常好的音樂。
給孩子們創作一些適合於他們的節目,是很重要的。搞得越多越好。老是跳那些古典的幾百年前搞的東西,是不夠的,它只是個基礎。我們是生活在現代,要不斷地創造新的東西,像人生活那樣,要不斷地呼吸。不僅給女孩子編節目,也要為男孩子編,不能讓他們老是演過去的王子。
舞美設計很好,我特別喜歡街景。燈光也非常好,我去過很多國家,沒有看到過這樣好的燈光;雪景很漂亮。
Ⅶ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裡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沒賣掉,誰也沒有給她一個銅板。
她走著走著,在一幢樓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內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喲,屋裡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裡的糖果紙真漂亮。
看著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媽媽和死去的奶奶,傷心地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小女孩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走去。
「賣火柴呀,賣火柴呀!叔叔,阿姨,買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們買完節日禮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誰也沒有聽到她的叫賣聲。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著走著,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嚇得趕快逃開,大拖鞋跑掉了。馬車過去後,她趕緊找鞋。那是媽媽的拖鞋呀,媽媽還躺在床上呢。可是,一隻找不到了,另一隻又被一個男孩當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著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又紅又腫。
天漸漸黑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小女孩一個人了。街邊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燈光,窗子里還傳出了笑聲。食品鋪里飄出了烤鵝的香味,小女孩餓得肚子咕股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沒賣掉一根火柴,她那什麼錢去給媽媽買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了,她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她用小手搓著又紅又腫的小腳,一會兒,小手也凍僵了。真冷啊,要是點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在牆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來。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麼美麗,多麼溫暖呀!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那裡面火燒得多旺啊。小女孩剛想伸出腳暖和一下,火苗熄滅了,火爐不見了,只剩下燒過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牆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彷彿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隻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麵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牆。
小女孩捨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凍得渾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吃!一朵光明的火焰花開了出來。嘩!多麼美麗的聖誕樹呀,這是她見過的最大最美的聖誕樹。聖誕樹上掛著許多彩色的聖誕卡,那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畫。樹上還點著幾千支蠟燭,一閃一閃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問好。小姑娘把手伸過去,唉,火柴又熄滅了,周圍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燭光升了起來,變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火絲。所有的星星也跟著落下來了,就像彩虹一樣從天上一直掛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現了。奶奶朝著她微笑著,那麼溫柔,那麼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進了奶奶的懷抱。
「奶奶,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滅,你就會不見了!」小女孩把手裡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還要亮。奶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美麗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
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起來了。她們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風小了,太陽升起來了,照得大地金燦燦的。大人們來到街上,大家祝賀著新年快樂。小孩們著新衣,愉快地打著雪仗。
這時,人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凍死在牆角,她臉上放著光彩,嘴邊露著微笑。在她周圍撒滿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還捏著一根火柴。
Ⅷ 「賣女孩的小火柴」是哪本小說里的人物
同意樓上的說法:是郭敬明小說《夢里花落知多少》里的一個人物——火柴。
現在小說已被拍成電視劇,個人認為還是書好看些。以下為電視簡介,有空可看看。
電視劇《夢里花落知多少》
電視介紹:
孫晶晶——林 嵐
張峻寧——顧小北
賈一平——陸 敘
王雅捷——微 微
張 超——白 松
王媛可——聞 婧
張 儷——姚姍姍
王 璇——火 柴
李艷冰——李茉莉
何賽飛——林 母
朱 鐵——武長城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有友情、愛情和夢想,這也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有痛苦、傷痕和磨難。總之,這是一個關於年輕人的故事,是一段你曾經經歷卻又曾經遺忘但最終還是選擇珍藏的如夢歲月。
青澀卻又充滿朝氣的大學時代,是林嵐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在這里,這個漂亮、豪爽卻又不乏痴情的女孩,終於成功地「撞」到了她的「白馬王子」——顧小北。時間是大一這一年,為了追求那個喜歡穿白襯衣、騎著山地車從校園里飄然而過的顧小北,在死黨微微和聞婧的策劃下,林嵐導演了一起「自行車相撞事件」,結果是假戲真做——她真的撞斷了腿,顧小北真的送她去了醫院,然後這個帥氣卻又有些憂郁的男孩真的成為了她的男朋友。到大學快畢業的時候,這段愛情發展到了近乎完美,完美得近乎成為「豐碑」的地步。
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白松是林嵐的好友、發小兼追求者。他的追求攻勢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了,不過直到大學畢業的時候,白松才明白,只要有顧小北在,他就永遠得不到林嵐。為了結束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情追逐游戲,一天夜晚,在林嵐家的樓下,白松緊緊地擁抱了林嵐。不巧的是,這段激情的擁抱恰好被暗中的顧小北看見,愛情悲劇從此刻起拉開了帷幕。
因為被愛,驕傲的林嵐不能忍受被誤解後的委屈,草率之下提出分手。因為愛,憂郁的顧小北草率地同意了分手。一段原本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因為年輕、因為沖動而就此分崩離析。
很快顧小北的身邊有了姚姍姍,一個美麗、妖艷、有心計、善耍手段的女人。顧小北對姚姍姍的愛憐讓林嵐心酸,而更讓她心寒的是,有一天,當林嵐與姚姍姍發生矛盾的時候,顧小北竟然拉住了林嵐反抗的手,眼睜睜的看著姚姍姍兩個響亮的耳光甩到了林嵐臉上,緊接著是一杯滾燙的咖啡潑上來。
當咖啡像淚水一樣從林嵐臉上滴落的時候,林嵐徹底死心了,她知道那個曾經死心塌地的屬於她的小北,現在確確實實已經屬於別的女人,雖然她並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時候,陸敘出現了。如果說顧小北曾經是林嵐的白馬王子,那麼陸敘則更像是她的天使。陸敘走進咖啡館,把狼狽不堪的林嵐帶走,並把她抱在懷中,任憑她的眼淚鼻涕把自己昂貴的阿曼尼西裝塗得一塌糊塗。
陸敘是廣告界的精英,白松最欣賞的公司管理者,同時也是林嵐的上司兼同事,就是在這樣復雜的關系下,陸敘和林嵐漸漸在「戰斗」般的工作中,產生了同志般的友情,他們成為了好朋友。這份寶貴的友情支撐著林嵐走過了愛情的低谷,但隨後卻給她帶來了更大的傷害——陸敘竟然就是聞婧那個傳說中的男朋友,而此時的陸敘顯然已經愛上了林嵐。
事情發生在顧小北的生日宴會上。在姚姍姍當眾甩了林嵐兩個耳光之後不久,顧小北的生日到了,他如往年一樣邀請了林嵐和聞婧。為了不讓姚姍姍顯得過於囂張,林嵐和聞婧決定都帶一個男伴,聞婧這邊自然是她的神秘男友,而林嵐那邊則是她的魔鬼上司。
一切發展得都很順利——當顧小北發現林嵐送的禮物只是一個紅包的時候,林嵐注意到了他臉上表情的變化,因為往年林嵐都會准備一份最精心的禮物,但她今年沒有。林嵐知道顧小北臉上這瞬間的驚異泄漏了他內心的秘密,他還是愛自己的,至少還是有感情的。
但是當陸敘出現的時候,所有的美好都被打破了。這個時候聞婧才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搶走了自己深愛的男友。痛苦的聞婧從宴會上飛奔而出,跟著追出來的除了林嵐,還有陸敘和顧小北。
林嵐從來沒想過要傷害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她最終還是傷害了。愛情與友情的雙重缺失讓林嵐對北京這個城市喪失了希望,所以她決定離開,決定去大連。她想在那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尋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全新的生活。
不過有時候挫折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在這次「生日宴會事件」之後,除了傷害,林嵐和聞婧都有了新的收獲。林嵐收獲的是友情,她終於證明了自己與聞婧的友情是多麼堅固,因為聞婧告訴她:「從小你就喜歡和我搶,從小我就讓你,所以這次我也讓你。」而聞婧收獲的則是愛情,在顧小北的生日宴會上,她認識了武長城,這個憨厚、真誠並且會在日後深愛著她的好男人。
選擇去大連是為了逃避,但顯然生活的哲理就是這樣——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果然,在這里,林嵐又遇到了陸敘、姚姍姍還有聞婧。另外,她還碰到了自己兒時的好友——火柴。似乎是前世註定的一般,林嵐和陸敘、姚姍姍又成為了同事,陸敘依然是她的上司,而姚姍姍則依然是那個要把林嵐排擠走的人。最終,林嵐依然選擇了逃避,她決定回北京,和陸敘、火柴一起回北京。
這段在大連的時光,留下的最珍貴的回憶就是林嵐和陸敘的「同居」生活。在「同居」這段日子裡,陸敘深深地愛上了林嵐,但林嵐卻依舊沉睡在顧小北的回憶中不願醒來。
重新回到北京,生活還是那麼平穩地向前發展:聞婧戀愛了,男朋友就是姚姍姍的表哥武長城。顧小北更加憂郁了,看林嵐的眼光里總帶著些更深的東西。白松也戀愛了,和他那清純的小茉莉愛得死去活來。而陸敘依然不屈不撓地陪在林嵐身邊。但是很快,這種平靜就被打破。
好友兼大姐大,廣告界和酒吧界大小通吃的微微姐用一大包昂貴的化妝品和鈔票成功地俘獲了林嵐和聞婧,讓這兩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替自己出面談判,目的就是要用精神和氣質來籠絡這個大客戶,把生意接下來。但很快林嵐和聞婧就著了「唐先生」的道,眼看著兩人身處危險、快被強奸的時候,陸敘趕來了。一番搏鬥之後,林嵐和聞婧獲救,陸敘卻住進了醫院。而更可怕的事情是,趕過來救援的火柴事後發現,這個禽獸不如的「唐先生」竟然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得知了林嵐差點出意外被陸敘所救之事,顧小北更加沉默。在外人面前他對姚姍姍永遠關懷備至,永遠金童玉女,但沒有人知道他心裡其實只愛過一個女人,那就是林嵐,而且他會永遠愛她。但這番話,他不能說出口,因為他必須對姚姍姍負責任——在一次醉酒之後他和姚姍姍發生了關系,姚姍姍因此而懷孕,並且做了流產手術。對於顧小北來說,這是一份不能逃避的責任,姚姍姍愛他,要他做她的男朋友,那麼他只能同意。好在現在林嵐的身邊有陸敘在照顧,雖然看見他們在一起,自己會傷心,但至少不會擔心。
一次在微微的酒吧里,林嵐終於從白鬆口裡聽說了顧小北與姚姍姍的事。這讓林嵐再次受到傷害,她和顧小北相愛了那麼多年,而姚姍姍卻在一夜之間就把這個男人奪走了。林嵐大醉之後,回到學校,在那根熟悉的長椅背後,她看到了當年刻下的熟悉的字跡:「顧小北永遠愛他的老婆大人林嵐!」。在這行字跡的旁邊,還有一句新刻上去的話「老婆大人回家吧!」,顯然,剛才顧小北來過這里。林嵐就這么醉倒在了長椅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林嵐與顧小北的愛情糾葛還沒有結果,聞婧那邊出事了。起因是緣自火柴與小茉莉。火柴是個小雞頭,經常昂首挺胸地帶著她的姐妹們到處沖鋒陷陣。但是有一天,她卻告訴了大家一個驚人的消息,白松身邊這位清純如水、處處可憐的小茉莉其實和她一樣,也是個雞頭,而且還去醫院做過流產手術。
這樣一個消息沒有傷害到白松,卻傷害到了小茉莉。在白松看來,只要相愛,一切他都可以原諒,他相信他的小茉莉。但在小茉莉這邊,受到傷害的卻是她作人的尊嚴。火柴與小茉莉幾次三番來回的教訓與報復之後,牽扯進來的無辜者也越來越多,最終,有一天晚上,林嵐和聞婧被幾個陌生人堵在了胡同口。為了保護林嵐,聞婧被強奸了。
從此之後,整個世界都改變了,那段原本輕鬆快樂的歲月多了些沉重和磨難。
聞婧出事後不久,顧小北與姚姍姍訂婚了。林嵐的愛情與友情再次陷入雙重傷害,其實林嵐從來就沒對顧小北死心過。不過,經歷這么多事之後,林嵐成熟了很多,現在她學會了不輕易流淚。
出院之後,聞婧跟隨武長城離開了北京,去到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安靜生活。對於林嵐來說,聞婧的離開並不是壞事,只要她能快樂、幸福,其他的都變得不重要。真正讓她難以接受的,是陸敘的出事。
也許在陸敘出事的前一天,林嵐都不會承認她早已愛上了這個陽光得像天使一樣的男人。但是這一天,陸敘出車禍了——當時是林嵐開的車,車禍之後,林嵐只是輕傷,而陸敘卻已生命垂危。站在重症監護室之外,看著病床上臉色慘白、毫無生機的陸敘,林嵐才猛然意識到,其實自己真正愛的人是陸敘。醫生的病危通知書把林嵐打入了地獄,她找到真愛的這一天竟然就是失去真愛的這一天。這是因為年輕、因為不懂珍惜,而受到的懲法。
在林嵐最絕望的時候,顧小北回到了她身邊。顧小北告訴林嵐,自己從沒愛過姚姍姍。曾經很多次,林嵐都夢想著有一天能等到顧小北的這句話,現在她終於等到了,可是林嵐卻拒絕了,因為她終於明白,生活的意義在於珍惜眼前。林嵐告訴顧小北,自己會永遠等著陸敘。
顧小北默默離開……
陸敘的病床前,顧小北請求陸敘早點醒來……
病房外的林嵐看著眼前這兩個男人,淚流滿面……
夢里,看見一片充滿快樂氣息的地方。走著,帶著希望找尋到快樂。走過,才發現那是鏡花水月。一切都已消逝,留下的只有臉上的痕,枕邊的淚……
Ⅸ 安徒生童話台詞
《賣火柴的小女孩》,童話故事。寫的是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
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安徒生:(1805,4,2-1875,8,4) ,丹麥童話作家。全名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於於丹麥中部的小城奧登塞.他創作的文學各類很多,但以童話聞名於世界,一生共計寫下168篇童話.正是他,首次將"童話"從幼稚粗糙的民間傳說與故事,發展成為優美的,飽含作者內心情感的文學童話,為後世作家的創作留下經典範文.1954年國際兒童讀書聯盟第三次大會上設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兒童文學大獎--國際安徒生獎,這個獎項至今仍是兒童文學界最高的榮譽 。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
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裡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沒賣掉,誰也沒有給她一個銅板。
她走著走著,在一幢樓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內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喲,屋裡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裡的糖果紙真漂亮。
看著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媽媽和死去的奶奶,傷心地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小女孩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走去。
「賣火柴呀,賣火柴呀!叔叔,阿姨,買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們買完節日禮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誰也沒有聽到她的叫賣聲。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著走著,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嚇得趕快逃開,大拖鞋跑掉了。馬車過去後,她趕緊找鞋。那是媽媽的拖鞋呀,媽媽還躺在床上呢。可是,一隻找不到了,另一隻又被一個男孩當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著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又紅又腫。
天漸漸黑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小女孩一個人了。街邊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燈光,窗子里還傳出了笑聲。食品鋪里飄出了烤鵝的香味,小女孩餓得肚子咕股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沒賣掉一根火柴,她那什麼錢去給媽媽買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了,她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她用小手搓著又紅又腫的小腳,一會兒,小手也凍僵了。真冷啊,要是點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在牆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來。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麼美麗,多麼溫暖呀!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那裡面火燒得多旺啊。小女孩剛想伸出腳暖和一下,火苗熄滅了,火爐不見了,只剩下燒過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牆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彷彿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隻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麵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牆。
小女孩捨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凍得渾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吃!一朵光明的火焰花開了出來。嘩!多麼美麗的聖誕樹呀,這是她見過的最大最美的聖誕樹。聖誕樹上掛著許多彩色的聖誕卡,那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畫。樹上還點著幾千支蠟燭,一閃一閃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問好。小姑娘把手伸過去,唉,火柴又熄滅了,周圍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燭光升了起來,變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火絲。所有的星星也跟著落下來了,就像彩虹一樣從天上一直掛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現了。奶奶朝著她微笑著,那麼溫柔,那麼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進了奶奶的懷抱。
「奶奶,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滅,你就會不見了!」小女孩把手裡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還要亮。奶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美麗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
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起來了。她們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風小了,太陽升起來了,照得大地金燦燦的。大人們來到街上,大家祝賀著新年快樂。小孩們著新衣,愉快地打著雪仗。
這時,人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凍死在牆角,她臉上放著光彩,嘴邊露著微笑。在她周圍撒滿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還捏著一根火柴。
------------------------------------------------------------------------
中文名稱: 賣火柴的小女孩
外文名稱: The Match Girl
類別: 芭蕾舞劇
劇情介紹
聖誕節之夜,貧窮的小佩蒂冒著風雪,沿街叫賣火柴,但沒有一個人來買。乘馬車赴宴的富豪們過來了,小佩蒂求他們買一包火柴,老爺們摧馬揚鞭,將她撞倒在雪地里。天越來越黑,風雪越來越大,飢寒交迫的小佩蒂實在支持不住了,她想:「我怎樣才能暖和暖和身子呢?」這時,她想到了手中的火柴。那怕是一根火柴的光和熱,對她也是溫暖的。火柴燃起來了。在那溫暖明亮的火光里,她看到了多麼奇異的景象啊!一群火焰姑娘圍著她,溫暖著她的身心;三個小侍者給她送來了噴香的烤雞和節日蛋糕;媽媽給她帶來了聖誕禮物……但凜冽的北風吹滅了她擦燃的根根火柴,美好的幻景一個個地消逝了。晨曦中,教堂的鍾聲響起來了,可是蜷縮在路燈下的小佩蒂已經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