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魯芝蛋糕是哪裡的
擴展閱讀
6寸翻糖蛋糕賣多少錢 2025-10-02 20:19:54
如何做家庭烤箱芝士蛋糕 2025-10-02 20:18:56

魯芝蛋糕是哪裡的

發布時間: 2022-08-29 01:09:09

⑴ 三國殺菜籃子哪裡

想要菜籃子,可以去捉鬼模式,三關全部過完以後獎勵三個價值連城的菜籃子。


以下是快速通過三關的攻略,可以參考下。


1.平民流派

標劉備+雙頭+魯芝

這個組合相當的平民了,玩法也簡單。站位:一號位劉備、二號位顏良文丑、三號位魯芝之前這個組合一直都是配的曹睿、後來曹睿在這個模式被禁了,魯芝就成為了代替品。他們的站位其實要求不嚴格,不過把顏良文丑放到中間是可以讓他減少受到的傷害。

這個組合的具體操作如下:開局刷一下無懈可擊,防止被樂,劉備把所有手牌仁德給魯芝,魯芝再用技能清忠摸牌,回合結束後會自動把牌還給了劉備。

這樣一輪下來可以存6張牌,迅速存到40張牌左右,劉備再把所有的手牌交給顏良文丑就行了。雙頭直接使用技能,手中最少有20張可以當做決斗去打出傷害,然後輕松過關。當然要注意時間和手速,磨磨唧唧的就別玩了。

2.土豪流派

司馬徽+鮑三娘+劉焉

強度特別的高,不止是捉鬼模式,在平時的軍爭場依舊可以嗨起來的!

先來看站位。一號位:司馬徽、二號位:鮑三娘、三號位:劉焉。(這個站位不能錯了,)

司馬徽開局將龍印給鮑三娘,把鳳印給劉焉之後就可以直接棄牌了,然後接下來基本上就沒有他的事情了。鮑三娘也是直接許身給劉老闆,就也沒她的事情了,就算第二回合直接死了也不用救。

3.磨刀石流派

董白、胡金定

還有一個配個奶或者補牌將都可以

主要利用董白給黑色殺,自己摸兩張,胡金定發動技能把黑色殺還給董白。一個雷殺董白一輪額外摸了四張,胡金定回一血。再利用董白的屯牌特性,第一關養,刷到連弩與足夠殺開始輸出。

4.兵器庫流派

鍾繇、界香、界二張

把鍾繇換成界吳國太也行,主要就是利用裝備。

不過這組合需要一定操作,而且位置要注意,界二張在先鋒,鍾繇(界吳國太)中間,界香最後。主要就是三者相互傳遞裝備,與界香的大過牌量,黑色裝備遞給鍾繇。

5.小黑屋流派

龐德公、神司馬懿

因為曹丕被禁所以利用神司馬懿覺醒後放逐無限翻面,龐德公無限補血或者打神司馬懿翻面。

還有一個將最好猴子,因為輸出高,配合董白也行,董白給黑牌給神司馬懿,然後董白屯爆發,不過怕反饋鬼,鬼發動反饋第一件拿的必定是裝備,董白依賴連弩輸出,不像猴子依賴自身技能輸出不怕被反饋。

⑵ LOLI用來代表什麼

蘿莉:LOLITA,蘿莉塔,簡寫是LOLI,說白了就是"小女孩"的意思.在亞洲地區多指8歲到14歲的女孩(其他地區則各有不同),廣義也指代所有看上去像小女孩的女性.這個詞的詞源是納博科夫的小說<LOLITA>中年有的女主人公的名字.相對的"正太"就是小男孩 "御姐"就是18歲至30歲的未婚成年女性.評判一個LOLI是否經典的標准么...哪個LOLI在網上的同人圖越多 當然就越經典

蘿莉控:LOLICON,狹義指的是對成年女人沒興趣,痴迷於LOLI的人,廣義則是指喜歡小女孩的人群(包括女性).這個"喜歡"和"痴迷"的程度可大可小,所以LOLI控一詞現在也比較中性了.自然,LOLI控的組織就是LOLI控,LOLI控的信仰就是LOLI至上....這個詞是 LOLITA COMPLEX的日式簡寫,從精神分析學的一個術語發展而來,結果叫日本人發揚光大了...

萌:日文寫法是"萌ぇ",意思是"因對角色產生好感而興奮".但在中文語境下多被理解為形容詞.狹義表示美少女的誘惑力,廣義表示所有能引起愉悅的要素(所有也有"電車萌","蛋糕萌")最通俗的用法就是等同於"卡哇伊".一般認為這個詞是" 燃ぇ"在輸入法變換錯誤後誕生的(比如"版主"變成了"斑竹")

字源:「蘿莉」(Loli)一詞,源自俄國文學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暢銷小說「Lolita」,內容描述一位大學教授愛上一個12歲小女孩的故事;曾改編同名電影《洛麗塔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劇中女孩設定為15歲。此後,凡是帶有劇中女主角特質者,就被稱為「Loli-ta」或「Loli」,也就是「蘿莉」。
至於類似「老男人愛上小女孩」的癖好,就被形容是「Lolicon」,也就是蘿莉情結。所以「Lolicon」一般也有人直譯為「戀女童癖」或「戀少女癖」,意指對外表或實際年紀小的女性特別有好感,且因此容易產生性沖動者。至於「蘿莉」的確切特質,並無明確定義,但一般認為是實際年齡或外表在15歲以內(約為初中以下),生理尚未發育或剛開始、且為可愛型的女生。
Loli從外表特質上看大體有兩類,一種是Sweet Love Loli,多數都是這種的。另一種就是Elegant Gothic Loli(哥特式)。

從年齡上看又有不同,12-15為標准loli,7-12為愛麗斯式loli,7以下為high loli。那些對年齡有嚴格要求的羅莉控也因此而分類,對於好第一類的變叫lolikon,好第二類的為alikon,好第三類的就是haikon了

Loli 蘿莉:簡單地說就是能引起人們(通常是男生)對年紀小或者看起來年紀小的女孩的特殊偏好(不一定是平時所說的「愛」)的女生,或者非常通俗地可以稱為幼女。該詞出自俄國(1955年不是叫俄國吧,不過不深究了……)的Vladimir Nabokov於1955年所作的小說《Lolita》,但是該書當時馬上引起強烈的反響然後成為禁書。解禁了之後先後被拍成數部電影而且頗受好評。其故事主要是講一個年紀頗大的男人和一個14歲的小女孩的感情故事,男主角由於年輕時的一件事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女孩有種特殊的偏愛,女主角則就是名叫 Lolita。由於Lolita的昵稱就是Loli,逐漸地Loli這個詞便成為有比較強的吸引力的小女孩的代稱(看過的電影版本裡面是譯作小妖精 ~~),而在日本的ACG界里就引為「超可愛的小女孩」或者「像小女孩般的女生」,蘿莉則是對Loli的音譯。
一個女生究竟是不是蘿莉,每人的定義都有不同:有以年齡(嚴格生理年齡)來分的,有以氣質(心理年齡、外表年齡)來分的,更嚴格的是兩項標准都要達到的,最後還有自己認為是就當作是的(在下)。不過普遍來說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尚未發育」或者「發育不全」,還有「天真無邪」,不過也有例外。

聲明1:蘿莉不僅可以指ACG中的人物,也可以指現實中的人物。事實上這個詞本來就是源自於現實空間(理論上的立體存在)的「幼女」,而純禁斷在 ACG中的蘿莉一詞的解釋只能算是蘿莉一詞的過度狹義化而已。而事實上現實中的蘿莉控其實還滿多的,當然現實中的蘿莉控也必須「只喜歡」蘿莉。整個蘿莉情結的核心,一般來說在於低齡女孩的天真和發育未完全成熟的特殊中性美。

聲明2:蘿莉控是建立在類似於愛的基礎上的,其中包括有尊重一事——也就是說並非不可「推倒」,而是必須在尊重雙方而且懷有聖潔的愛心的基礎上。這么說是用來區別蘿莉情結的極端進化版:戀童癖。一般蘿莉控的認知里戀童癖者對蘿莉們的愛已經扭曲到不可救葯的地步,甚至施行鬼畜、監禁、調教之類的極端行為來發泄同樣扭曲的慾望,是完全建立在非平等的基礎上的。所以,蘿莉控絕非戀童癖!

⑶ 這種圖片是什麼風格的或者說是什麼系列的 哪位大哥告訴一下

蘿莉風格,日本傳過來的
蘿莉(ロリ),是洛麗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縮寫,洛麗塔原指美國一部小說《Lolita》,後在日本引伸發展成一種次文化。「蘿莉」或「蘿莉塔」作為名詞用以指稱「女孩子」本身,或指稱「穿著蘿莉裝的女性」。但作為形容詞有時會專指「擁有蘿莉風格」,例如蘿莉裝(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Lolita fashion)。

起源
蘿莉文化相關解釋服飾分類:
「蘿莉」的詞源
蘿莉的來源
蘿莉塔情結
名稱與起源
蘿莉控
心理分析
劃分二次元蘿莉的始祖人物
二次元蘿莉代表人物
類型通俗篇小公主型
家中小妹型:
女王型(注意女王和腹黑是兩回事!):
腹黑(注腳:與女王型所區別)
小惡魔型:
膽怯嬌羞型:
天真爛漫型:
小迷糊型(也稱天然呆):
類成熟型:
8,長不大型(這類比較特殊):
類型專業篇身份:
外表特徵:
性格:
語言
行為
Loli的服裝
蘿莉節
數字代碼
原作《LOLITA》
LOLICON
相關詞彙
相關動畫
Loli的聲優
貼吧相冊 起源
蘿莉文化相關解釋 服飾分類:
「蘿莉」的詞源
蘿莉的來源
蘿莉塔情結
名稱與起源
蘿莉控
心理分析
劃分 二次元蘿莉的始祖人物
二次元蘿莉代表人物
類型通俗篇 小公主型
家中小妹型:
女王型(注意女王和腹黑是兩回事!):
腹黑(注腳:與女王型所區別)
小惡魔型:
膽怯嬌羞型:
天真爛漫型:
小迷糊型(也稱天然呆):
類成熟型:
8,長不大型(這類比較特殊):
類型專業篇 身份:
外表特徵:
性格:
語言
行為
Loli的服裝
蘿莉節
數字代碼原作《LOLITA》LOLICON相關詞彙相關動畫Loli的聲優貼吧相冊

起源
源於美籍俄裔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於1955年所作的長篇小說《Lolita》(中文通常譯為洛麗塔,或是羅麗泰,抑或蘿莉塔)。《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戀上12歲女孩Lolita的故事。此書當時一度被禁,但現在已成文學中的經典名著,並被美國蘭登書屋選為20世紀英文小說第四名,還曾被改編為同名電影《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劇中女孩設定為15歲。此後,凡是帶有劇中女主角特質者,就被稱為「Lolita」或「Loli」。 納博科夫生於聖彼得堡,俄國十月革命後流亡德國柏林,並成為享有盛名的蘇聯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學評論界定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散文體大師。1940年舉家移居美國,在韋利斯里學院任教,同時享有哈佛大學的鱗翅目研究基金(納博科夫同時也採集蝴蝶標本)。還翻譯普希金長詩《 葉普蓋尼·奧涅金》,使用直譯法,註解多於翻譯加原著的份量。 第一個公認的loli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里的主角momo公主。《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屬於《魔法少女》系列動畫之一,但《魔法少女》所針對的對象是女生,而且亦不算柔弱,加上當時宣傳條件有限,知曉者不多。《IQ博士》中的小芸從來不是loli;就算是《天地無用》中的莎沙美雖然有類loli特徵,但在故事中她的定位只是亞重霞的妹妹,不但戲份不多,而且製作群也沒去強調其loli特性。 loli在動畫界正式出現,loli熱潮開始席捲整個ACG界(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游戲Game),大量loli角色,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其中最有名又最受歡迎的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綾波麗,之後的《魔法少女砂沙美》的砂沙美、《魔卡少女櫻Card Captor Sakura》中的木之本櫻和《To Heart》中的馬魯芝等等也是LOLI代表。 上述五位角色可以說是主導了自1995年來,ACG界的商業生機與其主流市場。在其之後,幾乎每部作品都得有個loli,甚至是整部作品充斥著loli。這樣子的結果,形成女性角色以往的百花齊放、各展姿態、爭奇斗艷的盛況不再。充斥著可愛,隨波逐流而沒有特色、亦無變化,往往容易單調而乏味。最明顯的就是,以前就算有小女孩的角色,也不等於loli;而現在則是只要是小女孩,那就大概是loli了。 現今具有萌屬性的(屬性曖昧)的少女,無論是動漫(二次元)還是現實,都被稱為蘿莉(loli or lolita)。名不副實者基本為年齡過大者或不具有萌屬性。 字源:「蘿莉」(Loli)一詞,源自俄國文學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暢銷小說「Lolita」,內容描述一位大學教授愛上一個12歲小女孩的故事;曾改編同名電影《洛麗塔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劇中女孩設定為15歲。此後,凡是帶有劇中女主角特質者,就被稱為「Loli-ta」或「Loli」,也就是「蘿莉」。 而帶有這種特質的角色亦被稱為」Lolita」或」Loli」
蘿莉文化相關解釋
蘿莉文化(Gothic Lolita)是一種源自日本的衣著次文化,流行於少眾的青少年,其中以女性佔多。蘿莉式的衣著主要模仿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宮廷式服裝。 一般文化歷史研究指,蘿莉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具強烈性暗示的穿衣文化,利用衣著來刺激起蘿莉愛好者的性慾。
服飾分類:
1。GothicLolita GothicLolita意指歐洲宮廷歌德式的娃娃打扮,以黑白色為主,特色是同樣擁有天使和魔鬼的特質,給人一種冷艷的感覺。由於打扮較成熟,所以最受OL客歡迎。 2。SweetLolita SweetLolita又可稱為BabyLolita,以白色、粉紅色及碎花為主,裙身捆有大量的蕾絲花邊和蝴蝶結,款式非常可愛,穿上身簡直活像一個洋娃娃,勁受靚妹客歡迎! 3。ClassicLolita ClassicLolita同樣以粉色和碎花為主,但款式較簡單,裙身以少蕾絲、多cutting和荷葉褶為主,以表現高貴典雅的風格。對於初玩Lolita的少女,怕丑又怕過分突出,就相當適合!
「蘿莉」的詞源
「蘿莉」源自英語「Lolita」,即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女主角名稱。電影改編自美籍俄裔作家伏拉地米爾·納波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小說《羅莉塔》。Lolita這個詞語傳入日本之後演生成「蘿莉控」(源自羅莉塔情節、Lolita Complex在日語中的組合字),指對未成年少女有特殊喜好的人士。之後這個名詞再傳到了台灣,再產成以「蘿莉」來形容那些樣貌衣著會使「蘿莉控」極端喜愛(日語:萌え)的少女(尤其是ACG的)。 蘿莉式衣著 蘿莉式衣著仿照以上電影女主角的服飾而設計的衣服,與古代的西洋宮廷服類似,都是很華麗的服飾。具體來說,就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服飾的延續,就是一種上身穿上蕾絲緊身上衣、下身襯以傘裙、以及配有超大蝴蝶結的衣飾。不過,蘿莉式的衣著相對來講比較短或不合身,以突顯生長中女性的身材。 蘿莉式的衣著按色彩分成兩類,分別是「光」與「暗」。這亦是日本少女漫畫的一種分類方式。光系列的以粉紅或白為主,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而暗系列的以黑或藍為主,是一種混合哥德式服飾及西方喪服的設計。 時下蘿莉文化追隨者未必完全理解衣著背後的種種歷史,有指這他們只是盲目跟隨時尚、或想嘩眾取寵惹人注目。
蘿莉的來源
美籍小說家納博科夫(Nabokov,Vladimir 1899-1977) 所寫的作品 – Lolita, 書中形容Lolita是九到十四歲, 就快要成熟, 帶著純真無邪致命的吸引力; 但卻狡猾,有著邪惡本質的性感少女, 那就是後來Lolita Gothic 的本質. 而簡單來說, Lolita Gothic 就是Fashion Style 的一種, 像牛仔褲加T-shirt你們會叫這個是Casual Wear 一樣 而Lolita在衣著的表現大都離不開黑白色的娃娃裝. Lolita Gothic 服裝品牌Moi-meme-moitie的老闆MANA 所提出Elegant Lolita Gothic 的意思是優雅的歌德式娃娃, 同時擁有天使與惡魔的特質; 給人死亡的感覺, 但又不是完全的死亡, 而是在靜止的狀態下存活著. Lolita 也分為好幾類: Sweet Love Lolita Lolita 是指誘人的少女, 而Sweet Love Lolita 意思就是指甜美可愛的小女孩, 顏色上以粉色系為主, 再用上大量的蕾絲, 皺折來做出的洋服來表現出可愛的洋娃娃形象. 代表的有Baby The Stars Shine Bright 和 Metamorphose teamps de fille Gothic Lolita 以黑色系為主, 比Sweet Love Lolita 少了童真, 多了恐怖感的優雅和淑女的氣質. 代表的有Moi-meme-moitie 等. Classical Lolita 像貴族少女、小公主般的高貴, 看起來有點像Sweet Love Lolita 但比Sweet Love Lolita 更講氣質, 用料上是更精緻的質料和手功, 可以用豪華來形容 而色系的選擇也相對的多, 例如顯出貴族高貴的紅酒色和墨綠色, 而黑白色是永遠的. 代表的有Victorian Maiden 和 Mary Magdalene 等. Punk Lolita 把Punk加進了Lolita, 偶覺得這是不完全的Lolita <以上屬個人意見> 蘿莉控——蘿莉塔情結 蘿莉塔情結(維基網路版)
蘿莉塔情結
劃分
一個女生究竟是不是蘿莉,每人的定義都有不同:有以年齡(嚴格生理年齡)來分的,有以氣質(心理年齡、外表年齡)來分的,更嚴格的是兩項標准都要達到的,最後還有自己認為是就當作是的。不過普遍來說,必要的特徵就是「未發育完全」(或者尚未發育)以及萌。 Lolita書中對於Loli年齡的定義是12-13歲,既正在成長中,馬上就要成熟但還沒有成熟的少女(不是兒童)。這一點上,劃分根據。因英國20世紀30年代間(1933-1936?)曾推出法典對少女的年齡進行定義: 8歲以下:女童 8-12歲:幼女 13-18歲 少女 18歲以上:成年女性 動漫蘿莉這種劃分方法,界於成熟與幼稚之間,更能體現Loli的魅力 。 但這都是前話,現在經過演變定義也比較模糊,有很多人喜歡更低齡型,即8歲以前的,超低齡型Loli,也有人喜歡,已進入青春期的,即將成熟的,即14-16歲的,即成熟型Loli。各有所愛,各隨其變. 從年齡上,12-15為標准Loli,7-12為愛麗斯式Loli,7以下為High Loli。那些對年齡有嚴格要求的羅莉控也因此而分類,對於好第一類的變叫lolikon,好第二類的為alikon,好第三類的就是haikon了。 Loli的服裝
典型sweet lolita裝束現在洛麗塔(lolita)已經成為愛美少女的一種可愛服飾風格。比如說《下妻物語》裡面的MOMOKO就是LOLITA的死忠FAN。 較為普及的Lolita有三大系: Classic Lolita(古典洛麗塔):以簡單,少Lace而多cutting為主,裙身多荷葉折,透過碎花和粉色表現出清雅品味,而黑色及白色多是單獨出場。 Sweet Love Lolita(甜美洛麗塔):以粉色為主,再用上大量的Lace,以及造出的皺摺裙,可表現出可愛洋娃娃的形象。非常的可愛,甜蜜,凸顯如兒童般的純真。 Gothic Lolita(哥特洛麗塔):特徵是採用中世紀歐洲的神秘、怪誕、恐怖、凄涼的陰暗氣氛。以黑白色為主,與Sweet Love Lolita相比少了點童真,多了彌漫死亡氣息的恐怖與優雅。穿者多塗上黑色指甲油和配戴十字架等銀飾,甜蜜之中營造出幾分詭秘。
相關動畫
《薔薇少女》《夢色蛋糕師》《東方Project》《人形電腦天使心》《瓶詰妖精》《機動戰士高達ZZ》《機動戰艦撫子》《阿茲漫畫大王》《備長炭》《AIR》 《CLANNAD》《草莓100%》《草莓棉花糖》《DI·GI·CHARAT》《地獄少女》《寒蟬鳴泣之時系列》《機神咆哮》《涼宮春日的憂郁》《零之使魔》《蘿莉的時間》《妹妹公主》《萌單》《美鳥日記》 《迷糊天使》 《魔法護士小麥》 《魔法少女奈葉》《魔卡少女櫻》《魔力女管家》 《南家三姐妹》《七色糖果》 《雙子星公主》《水果籃子》《愛麗絲學園》《我的主人愛作怪》 《小小雪天使》 《幸運星》《旋風管家》《學美向前沖!》《增血鬼果林》 《灼眼的夏娜》 《Strike Witchs強襲魔女》《武器種族傳說》《魔法使借貸》《撲殺天使小骷髏》《向陽的素描》《蛋黃醬女孩》《竹刀少女》《不可思議的教室》《KANON》《染紅的街道》《魔法禁書目錄》《空罐少女》《CHAOS;HEAD》《黑神》《藍蘭島漂流記》《妖精的旋律》《Toheart2》《天才麻將少女》《輕音(K-ON!)》《真實之淚 》《school days》《龍與虎》《魔力充電娘》《大正野球娘》《化物語》《機巧魔神》《神曲奏界》《浪漫追星社》《怪盜聖少女》 《公主假日》《summer days》《Oshiete RE Maid 女僕》《加奈日記》《蟲之歌》《學生會的一己之見》《紅_kure-nai》《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柯賽特的肖像》《天降之物》《十字架與吸血鬼》《小魔女doermi》《守護甜心》《CodeGeass反叛的魯路修》《吸血鬼同盟》《潘朵拉之心》《fate stay night》《花丸幼稚園》《真珠美人魚》《東京貓貓》《名偵探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