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生日蛋糕吉首怎麼訂
擴展閱讀
深圳哪裡有抖音抽錢蛋糕 2025-08-03 09:18:13
生日蛋糕吉首怎麼訂 2025-08-03 09:12:27
蔬菜蛋糕做法 2025-08-03 09:10:33

生日蛋糕吉首怎麼訂

發布時間: 2025-08-03 09:12:27

❶ 美麗的里耶寫作文

1. 寫里耶的美景作文

國慶假期,爸媽帶我自駕游去了湘西西南邊陲重要的軍事城堡——里耶古城。

里耶,位於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據秦簡記載,兩千多年前,里耶是洞庭郡下的遷陵縣的縣治。

里耶古城遺址及秦簡的發掘出土是21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並被稱為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我帶著激動的心情漫步在里耶古城。

踏著青石板鋪成的街巷,看看古舊房屋的烽火牆,撫摸龜裂的雕花鋪台;在酉水邊的明清吊腳樓小憩,遙望碼頭上停泊的小帆船,想像民俗節日「紅燈萬盞千人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的景象,感悟那千年歲月的滄桑……接著去參觀古城遺址的三口大井。一號井始建於戰國,井口離地表三米,呈正方形。

一號井出土了36000多枚秦簡,讓我們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秦朝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郵政、天文歷法,具有劃時代意義,因此,一號井被稱譽為「中華第一井」。二號井,從上看方方正正,裡面漆黑黑的,綠得發黑的青苔使其看起來更加古老。

二號井雖然沒有一號井的名譽,卻有自己的獨特:陶拍、大量陶片和青銅箭簇在二號井出土,也將找到打開秦朝歷史文明的「鑰匙」。我最喜歡的就要數三號井了。

三號井是圓形土井,上面一彎,像兩只小耳朵。整個井看起來好似一隻小熊,令人好生喜歡。

專家推測,井內還藏有秦簡牘,所以國家文物局對三號井實行保護,不予再次發掘。接著,我們參觀了里耶博物館。

各種秦簡看得我眼花繚亂。內容豐富,數量眾多,涵括戶口、土地開墾、物產等。

秦簡為我們了解秦代歷史,提供了一個網路全書式的實際記錄,還提供了一個全息式的思維空間。秦簡上密密麻麻的篆字透射出秦朝人的別出心裁,精緻的一筆一劃,反映了古人的耐心與細心,秦簡獨具匠心的製造更是能體現秦人的聰明才智。

啊!秦簡,讓人類進一步了解了秦朝。里耶博物館里,還有一些里耶本地出土的古代樂器呢。

擊打編鍾上面凸出來的小圓頭,發出清脆的聲音;敲擊編磬,發出的聲響則比較渾厚,每次撞擊,迴音都很悠長。「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耳聞不如一見。

古城裡耶,這個秦簡出土之地,展現出歷史那悠遠的歲月,讓我領略了古代軍事城堡的神秘,留給我們後人無限遐想。

2. 我的家鄉里耶4百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裡風景優美,綠樹成陰。

春天,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樹葉更綠了,還去河裡摸魚,那一棵棵樹像一些戰士一般。花兒們也更加芬芳誘人。荷花也開了,荷葉是綠的,荷花是淡粉紅的,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到荷塘采蓮藕吃,一條條魚在水中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一被我們捉上來,就「活蹦亂跳」,看它乞求的樣子,真可憐!

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黃的景象,麥子是黃的,樹葉也是黃的,一片一片的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獨自一人「旅行」。農民伯伯在這個季節可樂了,也很忙,因為他們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麥子成熟了,他們都忙著割麥子呢!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3. 寫一篇關於我們里耶博物館的作文400字

2008年10月,坐落在吉首大學沙子坳校區風雨湖畔的黃永玉藝術博物館迎來了開館兩周年紀念日。

說起吉首大學,也許很多人不曾耳聞;可提起黃永玉,上至黃發,下至垂髫,無人不曉。就是在這所偏於湖南湘西一隅的地方大學里,建起了一座堪稱「中國第一」的博物館。

黃永玉12歲離鄉,游歷世界,卻有一處無法代替、不能更改的情愫,那就是他的家鄉。他的個性、才情、悲喜,他的一切都和家鄉有關。

幾年前,當黃永玉在為自己收藏的百件文物琢磨歸宿時,他的朋友、美國著名博物館學家哈維·韋斯特建議說,捐給學術機構吧,不僅可以保值,甚至可以增值。黃永玉撫掌稱贊,「這個主意把我變得聰明起來了,看來,這真是『很有搞頭的』。」

黃老最終選定了吉首大學——家鄉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是一個『愛屋及烏』的決定。」吉首大學張建永教授說。2003年7月,黃永玉在哈維·韋斯特夫婦的陪同下來到吉首大學。他表示,願把自己收藏的全部文物捐獻給吉大,並協助吉大建立黃永玉藝術博物館,無償捐獻自己的部分畫作、文字手稿等。

2006年10月1日,一座聲名隆隆的博物館——黃永玉藝術博物館開館。青磚、青瓦、木窗楞,依山傍水。這幢充滿湘西風情的建築,由著名建築設計專家張永和領銜設計,既不失巍峨大氣,又透著婉約柔情,一如黃永玉的畫,驚艷中滲著恬淡,這氣質是與湘西完全契合的。

5層樓、4200平方米的展廳,共收納了200多件文物、100多件美術作品。每一件的價值都難以估算。如陳列在一樓大廳的一段灰黑色的陰沉木,重約8噸,在長江三峽水底沉睡了1.5萬年之久。此外還有陶器、銅塑等,上至仰韶,下迄明清。黃老的藝術作品,如畫作、雕塑、書法等也在其中,皆珍貴至極。

4. 湖南里耶燕子洞作文

燕子洞

我的家鄉在建水,那裡有許多名勝古跡。如:文廟、十七孔橋、燕子洞、朱家花園、東門樓等等,其中,我覺得最美麗的就是燕子洞了。

燕子洞的周圍被綠樹環繞著,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四季如春,中間有一座閣樓,叫三清閣。到燕子洞的人,總是要到三清閣求香佛拜。三清閣的下邊就是燕子洞的洞口。洞口上高高地懸掛著許多牌坊。

燕子洞的春天,洞口到處可以見到許多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穿著烏黑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剪刀似的小尾巴,真是太可愛了,聽爸爸說,他們是從東南亞飛來的白腰雨燕。

洞下,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向洞內流去。洞里的奇景全都是天然的鍾乳石形成的,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射下,顯得更加美麗。有大生日蛋糕,讓人看後直流口水,有葡萄林,一顆顆葡萄晶瑩剔透,讓人看後想摘一顆嘗嘗它的味道。有兩只嬉戲打鬧的大象,鼻子剛好碰在一起。還有一幅栩栩如生的醉卧羅漢圖……噢!忘了告訴你們,燕子洞里還藏著東海龍王的寶貝——定海神針呢!

真美呀,燕子洞!多麼希望有更多的中外遊客來觀賞天然美麗的它

5. 贊美湘西的文章

里耶古鎮 邂逅里耶,是一個偶然的緣分,也許正是這種偶然,才有著一種意外的驚喜。

從長沙到吉首,如果去里耶,距離會要近些,可我們的目的地不是里耶,而是龍山縣城。翻過逶迤連綿的盤山公路到達一片寬闊的高原平地,在這個湘西北邊陲的武陵山脈腹地,連荊楚而挽巴蜀,鄂湘渝三省交界之處,建有兩個縣城——湖南龍山縣和湖北來鳳縣,兩個縣城的交界處就是一座幾十米長的橋。

在這座美麗的縣城龍山縣工作完成後,本來是要直接回長沙的,可有人提出來去里耶看看,去看那個與王村、浦市、茶峒並稱為湘西四大古鎮的里耶古鎮。龍山縣城在龍山的最北端,而里耶在龍山的最南端。

於是,只好沿著湘渝交界的公路從北往南走。顛簸的山路,5-6個小時的車程,穿行在烏龍山大峽谷之中。

有人提出疑問,跑這么遠的山路專程去看那麼一個小鎮值不值得。而在我心中認為是很值的。

且不說古鎮的風景會怎樣,光是穿行在烏龍山峽谷中,那迷人的景象就令人流連。《烏龍山剿匪記》中那片神秘美麗的地方一直只是在夢中縈繞,如今已經悄然真真切切的穿行在神秘的烏龍山大峽谷中了,那種心情自然是格外興奮。

路的兩邊高處是莽莽蒼蒼、蜿蜒秀麗的山石險峰,路的下邊是如玉帶盤纏繞的清澈的河流,有時是懸崖峭壁,險象環生,有時是曲徑通幽,鬱郁蔥蔥的高丘林蔭,可見到小塊的梯田,散居在山中的苗家木屋。頭上是白雲悠悠,山中是鳥語花香,令人忘記了山路顛簸的辛苦。

5個多小時的翻山越嶺,視野豁然開朗起來,寬曠的平原上,金色的秋陽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稻浪滾滾,瓜菜連畦,讓人忘記這是在湘西了。路邊的房屋也漸漸多了,直覺告訴我,里耶到了。

但首先進入我們視線的,是一片現代的房屋建築,三四層高的樓房,有的已經完工,有的正在施工,而有的是已經停工,沒人居住,也沒完全建好。難道這就是古鎮?同行的龍山的朋友說,這是里耶的新城開發區,劃出這片地對外招商,但是招商的效果並不好,有的成了半拉子工程。

幾分鍾的車程後,我們終於進入了古鎮。這才是我想像中的古鎮,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土家風格的民清建築,雕花欄桿的古老木屋,古風盪漾的商號招牌,讓人沉醉在厚重的歷史中。

然而這里沒有象鳳凰古城那樣的遊人的喧囂,沒有急匆匆趕路的人群,只見斑駁的老屋前,悠閑得坐著幾位老人,或品茶或叼著煙袋閑聊,有的在老屋裡悠閑的做著自己的家事。大凡稱之為古鎮,往往是在歷史的塵煙中蟄伏太久,在散發淡淡的時代氣息的同時,更多的是彌漫著濃郁的原始風味。

漫步在里耶的青石板路上,我的感覺是,里耶在歷史的塵煙中蟄伏得太久太久,她一直還沉睡在明清小說的意境里,如果還這樣沉睡下去,以致若干年後會慢慢的讓人遺忘。然而,2002年的初夏,一口古井的發現,一下驚醒了一個2000多年的夢,激發出了這個養在深閨隱山居水的湘西古鎮的 *** 。

這是一口古井,是一口會說話的井,一口能訴說兩千多年前歷史的井。2002年,里耶古城的發掘中,這口古井一次性出土秦代簡牘近3.6萬枚,遠遠超過中國歷次出土的秦簡總和,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井」,其簡文有10餘萬字,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郵遞、軍備、算術、記事等。

簡牘的時代皆屬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時期,紀年由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10年),一年不少。里耶秦簡是繼1975年、1989年雲夢秦簡、1979年青川郝家坪戰國秦簡、1986年放馬灘秦簡、1993年王家台秦簡發現後最重要的、數量最龐大的一批秦簡(上個世紀發現秦簡的總量不過2000枚),由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秦朝的歷史記載只有隻字片言,里耶秦簡極大彌補了秦史空白,復活了秦朝歷史。

同時的挖掘中,里耶數百座古墓葬群與這座古城同時重見天日。古城鄰江而建,緊靠酉水,佔地1萬多平方米,有夯土城牆、護城河、房屋建築遺址、排水設施,多座古井規則地分布在古城內外,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統。

「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考古專家們的一致共識,使里耶——這個鮮為人知的小鎮,一躍成為「中華第一古鎮」,「湘西歷史上不是蠻荒之地」。

行走在里耶,是一種天馬行空的心靈漫步。不時感受她勃發的歷史氣息,你可以浮想聯翩,你可以尋覓那歲月封塵的記憶。

「里耶」的含義是土家語「闢地」的意思。相傳開發之初,土家先民從漁獵轉入農耕,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

幾千年前,這個隱居大山之中的古城,又遭受過怎樣的戰火洗禮?從古城出土的建築材料、陶片、青銅兵器以及生活堆積物來看,里耶古城是戰國時期楚國修築的軍事城堡,用來開疆闢土和抵禦秦國的進攻。戰國末年,秦國大軍從烏江流域攻入酉水流域,楚軍被迫東遷,這座古城就被放棄了。

那麼,又是什麼時候,是誰把那麼多完整的秦簡沉埋在一口井裡。這口井出土的洋洋數萬卷秦簡是遷陵縣的縣丞所留下的官方文書。

查閱資料中知道,保靖縣在古時候一直叫做遷陵縣,今天的保靖縣城關鎮仍然叫做遷陵鎮,這個名字能從兩千多年前一直沿用至今,自有她厚重的歷史底蘊。而現在屬龍山縣的里耶鎮的南邊是酉水河,酉。

6. 描寫湖南吉首作文400字

我的學校在吉首市乾州,從人民路往南行,在大約距吉首城區7公里處的東南方向,有一所歷史悠久的中學,它就是湘西人民引以為豪的省重點學校,我親愛的母校--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學,它是孕育了無數人才的搖籃。

學校的建築面積達160多畝,建於1836年,目前正在大規模地擴建中。 學校的大門是精心設計的現代化建築,別具特色,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敞的平地,由別致小巧的白色、粉紅色小瓷磚鋪墊而成,它是同學們的一處活動場,左側有一個小小報刊亭,供同學們隨心所欲地選擇課內外書籍。

平地的正前方是一個小花壇,呈半圓形,精雕細琢的花壇圍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另外,多座名人的雕像整齊地排列在花壇里,庄嚴肅穆,有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學識淵博的教育家孔子等。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激勵我們學習。

穿過平地向左拐是運動場的正門,這是一個多功能的橢圓形運動場,400米跑道環繞著寬闊的足球場,綠茵茵的草皮受學校的特殊管理,男同學們在球場上大顯身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運動會等大型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站在運動場的中央,按平面圖方向,抬頭向西望去,兩幢樓房佇立在多級台階以上,這里是學校的靈魂中心--教學大樓,左邊的一幢共有5層,右邊的共有8層,教室的分布按照年級化分,便於管理,教室高約3米,寬約6米,長為11米,明亮的玻璃窗,嶄新的桌椅,給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向東望去是高六層的逸夫科技大樓,這里有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以及高科技技術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大家都認真的完成每一次任務。 科技樓的後面,是美名為桂花園的小園子,桂子花開,十里飄香在這兒體現地淋漓盡致,高大的樹木,青青的綠草,再配上典雅的石桌石凳,好一幅優美的圖畫,幽靜的環境吸引很多同學來此晨讀等,在樹叢茂密處是藝術人類的天地,鋼琴、古箏、吉它……這兒應有盡有,美妙的樂聲傳遍整個桂花園。

學生宿舍緊挨著桂花園,一共有七棟,結構各有不同,女生宿舍的右邊是通往食堂的小路,有我們自己的詩牆,很有文學氣息;還有幾塊小草坪,由鵝卵石鋪成的小道穿插在其中,羅盛教塑像挺立在正中央,我們將永遠記住這位 偉大的戰士…… 草坪的正前方是新修建而成的食堂,大樓共三層,頭兩層是學生食堂,第三層則是供老師使用的,設施等還算完善。 當然,以上只介紹了學校的一部分,卻足以體現學校的合理布置,我相信在這片土地上會誕生更多的棟梁之才。

7. 美麗的景色作文怎麼

當我們發現她時,她已經在開始裝點大地了。

湖岸邊,各種鮮艷的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舞動著它那美麗的翅膀,也想看看這美麗的景色,也悄悄地鑽出了大地媽媽的懷抱,梳理著美麗的秀發,各種五顏六色的花,探出嫩綠色的小腦袋,楊柳姑娘也抽出了新芽,因為它讓我感到了快樂。

有點少。

你看:「一年之計在於春冬天過去了,充滿活力,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讓整個人間充滿生機,它們並且很親熱的落在人們身上。

我喜歡這美麗的景色,有的去種樹,一日之計在於晨。

花園里,青的草。

趕著這美好的季節,小燕子也匆匆忙忙從南方飛了過來,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俗話說,對著美麗的湖面,有的則是急著工作,綠的葉,人們有的去郊遊。」

我希望這美麗的景色能永駐人間,來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地上不起眼的小草,春姑娘帶著五彩的光環來到我們人間

❷ 關於張家界自助游

寒假還沒開始之前,單位一小群同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出遊慾望,忙完假期手頭的雜事,同事和朋友商量決定5個人用春節前的寶貴時間去鳳凰張家界自助游一番,我義不容辭的承擔起領隊與策劃工作,於是開始多方搜集攻略。此前已經去過鳳凰,但是對張家界的情況卻沒有多大把握,所以決定找個當地的導游,經過對比聯繫到了土家族的導游瓶子,立即加Q聊了幾次,覺得人很實在,對我們關心的問題回答都讓我覺得比較滿意,落實了路線、景點、吃住以及返程車票的問題,於是跟票務公司訂好了火車票,胸有成竹地出發。

2月7日星期三

第二天清晨到達吉首,火車站廣場到處是舉著「鳳凰」牌子攬客的中巴車服務員,呵呵先不理他們的吆喝,我們自己出了車站左拐100米走到吉首鐵路中學對面一家米粉店,每人來了一大碗酸辣粉(好象也叫鴉片粉,至於裡面有沒有罌粟殼那就不得而知啦哈),這家粉店的生意的確很好,店面不大,當時正是早上准備上班的時間,來吃米粉的人絡繹不絕,灶台煮著好幾個大鍋,裝著各種配菜,燙粉的老闆娘把粉燙好,讓你自己把你要的配菜(什麼肉絲、排骨、牛肉等)舀到你的碗里,就把碗給擱在灶台上,自己添加醬油、醋、蔥、蒜、味精、辣椒、香菜等配料,端到一邊去吃。

填飽了肚子,當即攔下兩輛計程車前往鳳凰,四人一車,每車100元,其實可以講價到90,車程約一個小時,平均每個人不到25元跟15塊慢吞吞的中巴車相比還是劃算的。路上經過吉首大學,雖說以前也聽說過,但真看到時還是感慨這么偏僻的地方都有一所大學,而且從外面看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不錯的。到了鳳凰的南華門下車,一路沿著江邊走到古城,挑選了臨江的老哨營客棧住下,50元一間,當天客棧的住客幾乎就是我們這八個人,晚上我們可以獨享客棧二樓的客廳,一邊慶祝生日一邊看電視,還可以麻將、玩拖拉機,一直開心到深夜呵!在我看來,鳳凰就是一個古城,沒讀過沈從文的《邊城》,無法將大師筆下的湘西傳奇和眼前寧靜的小鎮聯系起來,只能獃獃地欣賞清清的沱江、搖動的水草、迷朦的晨霧,還有居民在岸邊洗衣服的情景――愜意和自在,不理人事滄桑,不理過客的嬉笑,就這樣低著頭撩著清涼的河水,甩動著粗布做的衣裳,那情景彷彿在告訴人們:生活就是這樣,古來如此,將來亦然,流動的是人,不變的是風情。跟去年一樣,輕車熟路地重復著潘長江餐館的血耙鴨、生日蛋糕和煙花,相比於這些重復,傍晚的一場大雨給了我更多的享受,讓我們領略了「煙雨沱江、燈火鳳凰」的景緻,兩次來鳳凰,就已經讓我滿足了。

2月8日星期四

今天更多的時間是在路上。早晨一個小小的懶覺起來,同事去買了當地的甜酒回來當作早餐,然後去昨天沒有經過的萬名塔拍照,中午便告別了古城,從鳳凰縣城正在新建的臨時客運站乘車到吉首(15元/人),繼續買了車票趕往張家界(快巴三個半小時票價48),瓶子的同事安排我們在汽車站附近的教苑賓館入住,標間100二星配置還算干凈整潔,安頓好之後已經是飢腸轆轆,我們兩個大男人自己到樓下大排擋點了當地的三下鍋大快朵頤,50大洋吃到快撐了滿足的回房休息。

2月9日星期五

今天第一件事情就是趁著大家早餐的時間,我跟瓶子趕到市區的火車票售票點,買好了返程火車票,盡管是春運期間,但這個時間畢竟屬於張家界的旅遊相對淡季,排隊買票的人並不是太多,5分鍾就搞定,可以安心地向森林公園景區進發。張家界客運站有直達森林公園的公共汽車,每人10元,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一路盤旋而上,薄霧朦朦,猶如穿過仙境,超值。接下來就由瓶子帶路了,到了公園門口,一陣小雨剛過,氣溫8度,午餐暖了肚子,把行李交給挑夫(八大件,兩個挑夫,包上下山總共120大洋),按照事先跟瓶子商量好的470元包干(含門票保險248元,五正兩早,住宿兩晚)開始了張家界之旅。

進了公園我們就開始走金鞭溪,至於黃石寨,是每個旅行團必經的第一景點,沒什麼新鮮感,所以省略不去。金鞭溪沿途主要景點有:母子情深-神鷹護鞭-師徒取經-劈山救母- -雙龜探溪-秀才藏書-千里相會等等,都是當年西遊記拍攝的外景地。我們走的這段金鞭溪大概有6公里,一個半小時後到了千里相會,從旁邊岔道的亂竄坡上袁家界,由此開始理解了什麼叫山高路陡,大家心情不由興奮起來,瓶子不得不提醒我們注意控制爬山的速度以逐步適應。半個小時爬到袁家界,游覽後花園、迷魂台、天下第一橋,臨近傍晚陰冷天氣下的迷魂台,所有景色彷彿都失去了層次感,拍出來的照片真的如同水墨畫一般,怎一個美字了得。才5點半,天色就開始暗了下來,寒氣也越來越重,趕到袁家界的家庭旅館,又是一頓狼吞虎咽把所有飯菜掃光……

2月10日星期六

上午:大觀台―仙人橋―天子座―神雞啄食―一步難行。

借鑒昨天的經驗,把短袖穿在裡面,只穿一條長褲,爬山熱了就直接把外套脫了。上午的爬山前半段山路坡度不大,人煙稀少,方圓幾里就我們這一撥遊人,呵呵深切感受到淡季來旅遊的好處。來到仙人橋的時候一時大膽,一個人越過護欄走到狹窄的橋面上,腳下萬丈深淵,趕緊擺上幾個POSE一通狂拍。天子座觀景台實際上是一塊延伸而出的只有幾米寬的岩壁,從這里望出去,不由感嘆景緻太壯觀了,壁立千仞,神氣無限。

下午:一步登天―空中走廊―烏龍寨―天波府

午飯後我們還抽空睡了個午覺,因為瓶子說下午要穿越雜亂的木叢,那是旅行社無法走的線路。果然一路上幾乎彎腰匍匐前進,抄近路來到一步登天,爬上天梯一陣狂拍,對面的景色栩栩如生,有的石頭好似母雞孵蛋,有的又像一塊冰淇淋甜筒,讓人垂涎欲滴。到了空中走廊,瓶子趕緊提醒我拿出長焦鏡頭,眺望遠處,可以看見十里畫廊的鐵軌電車,那可是明天下山後必經的景點。到了烏龍寨,這里屬於楊家界景區,遊人逐漸增多,烏龍寨是以前土匪居住而留下的寨子。地勢極險峻。到了烏龍寨頂爬到一個獨立的石柱上面就可以看到天波府了。石柱有成90度的舷梯,爬上去可要一番的勇氣,膽大的朋友都體驗了一下在天波府的鏈橋和舷梯上拍照的感覺。但是真正爬上去了,就會被周圍的景色所驚呆,可以說,天波府是整個張家界景區能俯視角度最大最陡峭的景點。站在天波府的傘台上向下俯拍人像,很有感覺哦。從烏龍寨出來的時候竟然還偶遇了老同學單位集體出遊,當我們告訴他我們是從一步登天和空中走廊一路過來的時候,旅行團的導游只能無奈的解釋……恩,再次得意的自我滿足一下,還是自助游的好哈!

2月11日星期日

今天起了個大早,趕在日出之前步行到望橋台,眺望「天下第一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一塊厚約5米的天然石板,橫空"架"在兩座山峰之上,把東西兩峰連接。高度、跨度和驚險均為天下罕見,故稱"天下第一橋"。接著回到旅館吃完早餐,收拾行李,沿著天子山索道方向一路遊玩了賀龍公園―雲青岩―畫中游―御筆峰―天女散花,在天女散花觀景台遇見了好多韓國遊客,看來張良作為大韓民族的祖先確實魅力不小哈。今天艷陽高照,溫度也逐漸上升,我們是一路走一路脫,臨近午飯時間,乘索道下到十里畫廊入口,這里已經位於索溪峪景區,該景區內的旅遊精華,在這條長達十餘里的山谷兩側,聽說以前十里畫廊有水,但是我們去的時候據說由於河床抬高,水流已經乾涸。十里畫廊建有小火車,對於年輕人而言,邊走邊看才是最佳選擇。左顧右盼之間可謂十步一景,猴王嘹哨、食指峰,還有那著名的采葯老人和三姐妹峰,明知道這數不盡的美景還等著我們去享望,可惜時間有限,只能帶著依戀的心情……期待下次再來。從武陵源門票站回到張家界火車站,時間只留給那些女同事半個小時到附近的超市滿足了一下購物的慾望,呵呵,我負責在候車室看行李,隨後上車、昏睡、回味……

小結:

1、這次旅遊的線路主要集中在袁家界和楊家界景區,要游完張家界,估計應該留夠一周的時間才行。據說神堂灣和點將台等景點也很壯觀(算是留個遺憾),當然傳說中張家界的雲海有另一番的美(據說很難遇到),希望下次能有機會欣賞到這些勝景。

2、對於我們這些常見山的廣西人來說,有些景點是不怎樣,但是還是有值得看的地方。個人認為金鞭溪、烏龍寨、袁家界很漂亮,如果要有漸入佳境的效果, 看山最好是武陵源十里畫廊--天子山--袁家界--烏龍寨,金鞭溪是不同性質的景觀,什麼時候看都比較漂亮。

3、如果是自助游,還是建議住在張家界的農家旅館比較好,那種自然的安靜與新鮮的空氣,確實是一種享受。而同樣在景區中的商業酒店,不時會聽見車輛的轟鳴聲,你會覺得心底靜謐的氛圍被破壞得支離破碎……。

4、去張家界還是淡季出遊的好,據說每年五一等旺季期間,外國遊客超多,住宿床位緊張,不得不依靠每個房間搭設臨時床位來解決,各項費用也隨之高漲。

5、張家界景區極大,而且很多景點不容易找。找個可靠的地陪,是旅行開心的重要基礎,除了能帶去那些鮮為人知的景點,還能省卻不少麻煩。瓶子為人憨厚實在,雖然話不多,但一路上對我們的疑問和要求都能盡量解答並滿足,在張家界市區還不忘提醒我們注意小偷。感覺他稍有些內向,也比較低調,不像很多精明的導游在眾多論壇上到處給自己打廣告。推薦大家以後可以聯系瓶子做地陪,一定能獲得踏實而開心的旅程,再次強烈推薦網上評價較好的瓶子給大家做導游。

❸ 湖北春節特色

武漢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❹ 最適合女生報考的十大專業都是哪些

師范專業、會計專業、外語專業都很適合女生報考。

01、師范專業

師范專業以後大概率是進入學校當老師,所以報考師范專業,就意味著能夠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未來。而且目前的很多地方招教師根本招不滿,所以競爭力相對小一點。對於女孩子來說,大學期間考到教師資格證,大學畢業後進入學校當老師,確實是一條順暢的路。外語專業的發展前景也比較不錯,畢業之後可以去外貿公司工作,做辦公室白領;也可以繼續考研、讀博,畢業之後去做翻譯,都是很合適的。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女生也沒必要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去限制自己的專業選擇,還是應該多角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