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勺的做法,我經常在早點小吃吃火勺,但是又漲價了,有哪個會做的,教教我,謝謝
火勺兩人份
1、取一碗(小飯碗)半白面,活成面團,省十分鍾;取一碗底白面,放入倒入涼油的鍋中,慢慢炒成黃色,小火,千萬別糊了,盛至碗中備用(這就是酥)。
2、活餡:去新鮮的牛肉約150g,剁成肉餡,放入洋蔥末(一個洋蔥就行)、薑末、精鹽、料酒、味精、醬油、植物油攪勻,即可。(調料的量根據自己口味調節)
3、將面團擀成餅,要大些,然後將炒好的酥均勻地抹在餅上,然後從一端捲起來,捲成條狀;然後再從條的一段捲成團,不斷地揉,直到酥和面均勻了為止。
4、制火勺:將面團揪成均勻大小的小段(北方叫劑子),用手揉成餅,用擀麵杖擀成圓的麵皮;然後,將肉餡放在麵皮里,包成包子,反放在面岸上,輕微地擀壓一下,大功告成。(對了,並要小,直徑4厘米左右,所以麵皮也要小,注意呀!)
5、煎制:鍋中放底油,要多一些,防止餅粘鍋,放入五六個餅先稍微大點火,讓餅貼鍋的一面變硬後,翻面,也這么做;然後改小火,慢慢煎至到兩面變黃,略微有點黑的程度(北方就是煎到有嘎巴了為止),一定要慢火,不然里層的面和餡不容易熟。
6、搭配:呵呵,現在可以吃了,外酥里嫩,要是買碗羊湯和鹹菜,就完美了!
快試試吧,我做了,很好吃,特別酥!
牛肉火勺
原料:牛肉、麵粉。
和面:
1、差不多用了一斤面,加一袋酵母粉,是5克裝的;
2、然後加溫水和面,水溫以不燙手為限,面活的要軟些,活好後蓋蓋子醒30分鍾。
牛肉餡做法:
1、牛肉餡,大概有一斤三兩,在肉餡里放適量醬油上色,料酒,薑末,十三香&花椒粉去腥味,鹽,食用油,香油和牛腩米粉調味,牛腩米粉是一種調味粉,一般超市有賣的;
2、再加適量水,繞一個方向攪拌,最後拌入蔥花,蔥花一定要多哦,這樣做出來才香呢。
油酥的做法:
1、面醒好後,揉一揉,讓面醒開,擀成一張大餅;
2、然後做油酥,讓做好的油酥可以鋪滿一張餅就可以,大概要用和面用的麵粉的1/3-1/2吧,很容易的,取適量麵粉,放適量鹽,花椒粉和十三香,然後倒入燒熱的油,攪拌均勻就成油酥啦;
3、把做好的油酥均勻的鋪在大餅上,順邊捲起,再擀,再捲起,再擀,再捲起;
4、之後用刀均勻的切成若干小劑子,建議先切一個,然後擀成餅呸,感覺一下大小,覺得可以就按次切開;
5、將劑子壓扁,擀成片即為餅呸後,包入適量肉餡,像包包子那樣包好,反面按扁,整形,再輕輕擀一下,一個小肉餅就出來啦,一定要輕哦;
6、最後就是煎餅了,平底鍋,一定是平底鍋哦!倒入適量油,這是我再一次發現餅很廢油的地方,四個餅要用將近兩勺油。油熱後將小肉餅放進去,等煎至金黃後翻面,再煎會就可以出鍋了。真的好贊呢!
筱筱火勺的做法
筱筱火勺,又稱「叉子火勺」,選細嫩牛肉、大蔥、鮮姜、香油和餡,用稍有顆粒的沙子面做皮,出鍋的火勺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聞則香味撲鼻,食之肥而不膩,是吉林傳統的地方風味。
主料:小麥麵粉400克
輔料:牛肉(肥瘦)600克,白菜260克,大蔥110克
調料:花生油50克,醬油30克,鹽2克,味精1克
做法:
1. 牛肉絞過後加醬油、鹽、味精調味;白菜洗凈,切成細末。
2. 麵粉用冷水和勻,揉搓3~5分鍾,再抹花生油少許,揉勻,靜置10~20分鍾。
3. 將面團分成直徑2厘米的小段若干,按扁後用擀麵棍擀成直徑6厘米的
皮。
4. 包時先將牛肉、白菜、蔥拌勻,舀2.5大匙,包入皮中,捏合成餡餅。
5. 平底鍋以大火燒熱,下餡餅入鍋略按扁烘一會兒,即倒入適量的花生油,煎成兩面金黃,香味四齣,即可盛出供食。
鹵湯的做法 :
八角、桂皮、花椒、姜、蔥、香葉、黃酒、生抽、老抽、干山楂 . 干辣椒用大火燒開,並在火上小火煮著 , 准備鹵腸
材料不用切的很細,主要是為要湯味兒!(早上煮上晚上吃,那才叫味兒足)
火燒的做法 :火燒要是大約 ---- 直徑 10 厘米 , 厚度 2 厘米左右的死面餅 , 層不用太多 , 和面時稍微硬一些 , 低溫烙透 , 這是我做好的火燒 .( 寧要硬一些也不能軟 , 因為軟的一泡就發了不好吃 , 燒餅沒嚼頭了 ) 擀成平皮,點上油周圍沾勻後順著向上捲起切成勻小塊再搓成長條,並轉壓成小餅狀,就上鍋烙了行拉,出鍋了
主料的准備 :
1, 豬腸 , 豬肚用鹽、黃酒、醋反復抓洗(內壁、外壁都要洗用溫水沖洗干凈) , 然後在鍋中放清水,將豬腸放進去焯水 , 一定要涼水下鍋 .( 小腸要煮至爛軟,可別跟橡皮筋似的嚼不爛、吞不下 )
2, 鹵好的豬腸切小段 , 肚切成片備用
3,腰子一定要把裡面的白筋切掉,只要邊緣的紅肉部分,切好後用熱水燙熟備用
4,將豆腐上火炸成小塊備用 ( 外硬里軟最好 ).
左是切下不用的白色內部,右邊留下 左是片下不用的內部白油,右是留下的腸全部整理好的肚腸腰炸好切好的豆腐
配料的准備 :
蒜汁 ( 蒜加少許鹽搗成汁加點涼水 ) 、醬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 , 小蔥末
鹵煮的做法 :
1 將鍋中放少許油,煸炒郫縣豆瓣,出香味兒後 , 將上面鹵湯回鍋燒開,加清水,少量的鹽、冰糖、黃酒煮開。
2, 放入豬肚 , 豬腸,腰子及炸豆腐燉開
3 八成時再加入火燒煮開.
4 等到腸、腰鹵透,火燒煮透又不脫形的時候撈出, 火燒最好要煮到吸足鹵湯,切開後沒有」白碴兒」和」硬心兒」 , 但表層與內層又沒有分離脫落為妙 ,多做幾次很好掌握.這是開鍋後放入火燒 這是煮好切開時,嘿,剛剛好!
鹵煮火燒的吃法 :
1, 將小腸,肚、腰子,炸豆腐盛到一個大碗里 , 上面是切成塊的火燒 ( 一定是不能一種主料特別的多 , 而其它的主料沒有 , 盡量做到平均最好 , 聽說有經驗的大師傅 , 一勺子下去 , 就能是幾塊腸 , 幾塊肚幾塊豆腐的 , 可准了 !!) ,
2, 澆鹵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就 OK 了。
濰坊三鮮酥皮肉火燒
主料:麵粉1斤(最後是天然粉),豬後肘肉1斤(要到大超市買,堅決不要注水肉).花生油3兩
配料:水發海米1兩,蒸好的雞蛋糕1兩半,泡好的花椒水,
香油,鹽.味精,醬油適量.
製作
方法:1.將豬肉剁成餡最好切成小丁,海米剁碎,雞蛋糕切成小丁,待用。2 把配料放到盆內加花椒水先漿一會,然後順一個方向攪拌成餡,3 用半斤面加2兩半花生油和成酥油麵。4 用半斤面加剩下的花生油(半兩),加溫水和好,面要稍微軟些,擀成餅狀,把油酥面放到上面捲起來,搓成長條,做成10-12個面劑子,用手壓成面餅,放上餡子包起來,用電餅鐺烙!幾分鍾就可以吃了.
麻醬火燒的家庭做法
做法:
1. 和面:用熱水,盡量軟些。這樣後面擀的時候就容易,而且烙出的口感佳。
2. 面和好醒30分鍾左右。同時可以准備好:芝麻醬、椒鹽、一小碗白糖水、白芝麻。
3. 這次把醒好的大面團分成了6小塊。先取出一塊再揉,然後擀成薄薄的大長方形面片。(因為面和的軟,所以很容易擀好)
4. 在面片上均勻塗芝麻醬和油,然後再撒一層椒鹽。
5. 再把塗好的麵皮捲起來,成長棒狀。然後切成小段面卷,盤成小團。(如圖)
6. 另擀出包子大小薄麵皮,像包包子一樣,包好小面團,然後褶皺面朝下,壓扁它,成面餅。(如圖)(其實這一步是個笨方法,就是怕芝麻醬和油外溢,才給它裹了一層薄衣裳。不過,很有效的辦法!高手別笑^^)
7. 在面餅的光滑一面擦上白糖水,然後把沾糖水面扣到芝麻堆里,很容易就沾上滿臉芝麻,而且不會掉。(記住一定要糖水!)
8. 准備好平底鍋,擦好油中小火。煎的時候先褶皺面,有芝麻的一面後烙。兩面都呈金黃色即可。
9. 然後把煎好的燒餅放入180度的烤箱中15-20分鍾即可。(千萬不要烤太長,不然最外層會變硬)
10.從烤箱取出後,稍涼1分鍾再吃。又香又脆!
夾著牛肉、煎蛋;就著砂鍋,亂燉,泡在湯里...... 犇兒香的說!
北京小吃糖火燒
是以發酵麵皮裹夾芝麻醬、紅糖製成餅,烤烙而成。香甜味厚,綿軟不粘。以大順齋的最為有名。我也試做了一下,味道還是不錯的。我的按大順齋的方子做的,盡量做到神似吧。
原料:
麵粉500克、酵母粉5克、溫水350ML、芝麻醬500克、醬油少許,鹽、乾麵15克、油30克。
(這里的餡料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燒也就用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醬,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吧
做法:
1、麵粉加酵母粉,放入10克油,倒入溫水和成面團,餳30分鍾。
2、把麵粉炒成微黃,倒出放涼備用。
3、先把麻醬用油卸開。與醬油拌勻,做成餡料(如果咸了就不放鹽)。
4、將案板抹油,把面團擀成長方形,均勻塗上麻醬,捲起。
5、把捲起來的卷子,兩頭對折,然後拉長,象擰鏍釘一樣稍微擰轉,像搓麻花,再對折,搓麻花反復三次,就成為坯子。
5、切成一個個小劑,兩邊向內收口,捏緊做成圓餅。
6、烤箱預熱180度烤約20分鍾。
椒鹽芝麻燒餅的家庭做法
原料:
麵粉300克、乾酵母10克、芝麻醬30克、白芝麻20克、花椒粉15克、鹽10克、雞蛋1杖。
做法:
1、把250克溫水(不超過35度)溶化乾酵母,然後加入到麵粉如並攪拌均勻,我是放進麵包機里,直接選擇的發面功能,一個半小時後就發好了。
2、把芝麻醬里放鹽和花椒面,然後用水調好後備用。
3、把發好的面拿出來,放在案板上夾扁,然後壓成大片,再把調好的麻醬抹在上面,然後從一面開始捲起。捲成一條。
4、用刀把卷好的面,切成小塊,接著抓緊兩邊,重新卷一下,做成圓餅。
5、在烤盤里抹油,放入面餅,在面餅上刷一層雞蛋液,再撒上白芝麻。
6、烤箱預熱170度10分鍾後,把烤盤放入,烤20分鍾就好了。烤出來的芝麻餅真的很好吃,就是有點咸喲。下次改一下方子,少放點鹽一定會更好吃。
芝麻燒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600克
輔料:酵母15克,芝麻100克
調料:鹽10克,冰糖25克,花椒2克,茴香籽[小茴香籽]1克,芝麻醬60克,鹼1克,花生油50克
芝麻燒餅的特色:
此餅外脆內軟,香鮮可口。
芝麻燒餅的做法:
1.將麵粉放入盆內,加入酵母和水,拌和均勻,調成面團,蓋上擰乾的濕潔
布,靜置發酵至面團稍稍發起成嫩酵面。
2.將花椒,小茴香用鍋炒香、碾碎,加入芝麻醬、精鹽、花生油攪勻,備用。
3.將面團放在案板上,放入食鹼,揉勻揉透,分成小塊,揉成長方形,擀
開,用手甩成長片,抹上炒過的芝麻醬,捲成筒形,按扁,刷上糖色,沾上芝麻,即成燒餅生坯。
4.將燒餅生坯均勻地碼入烤盤內,放進烤爐或烤箱中,烤至表面呈金黃色,內瓤柔軟熟透時,即可食用。
『貳』 全國特色面條有哪些
面條本來是北方的主食,但現在成為了全國各地日常都喜愛的美食之一,全國各地的面條種類有一千兩百多種,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各個省份的特色面條,到了當地去旅遊也不要錯過不同風味的當地特色面條。
1·西藏藏式面條
藏式面條是一款西藏特有的面點,連湯都是用氂牛肉骨頭熬制的。主要材料是鹼水和面,也可以用青稞面。藏式面條用較濃鹼水煮麵,煮熟後盛碗,加入適量骨湯、熟菜油、牛(羊)肉丁、酸蘿卜,拌勻食用。藏式面條口感清淡、味道濃郁、製作方式簡單,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食用。主要食材有面條、鹼水、骨湯、油菜、牛肉丁。
西藏其他面條也就是牛肉麵,雞雜面,素麵,西紅柿雞蛋面,拉麵等,就比較平常了。
2·新疆拉條子,也叫新疆拌面
拉條子可以說是新疆麵食界的一大招牌!
一盤拉條子,肉、菜和面都有了,營養豐富,常吃不膩。滴一點醋,就幾瓣生蒜,美美的一頓拌面吃上,肚飽嘴香!
製作時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製成,加入了各種蔬菜和牛羊肉,看了都會流口水。
大盤雞皮帶面、新疆炒麵、撥魚子、納仁、豆豆面等都是新疆各地有名的特色面條。
3·青海指甲面片,也叫尕面片
是青海人最喜愛的麵食之一,製造也很方便,先將面揉好,再醒20分鍾左右,切成短條,兩手將短條面壓開,拉長,一手拿面條,一手將面條揪成方塊下到鍋里。面條大小就和大拇指頭的指甲蓋一樣大,可以加清湯的,也可以加菜炒制。
竹升打面就是由老師傅坐在粗竹竿上,反反覆覆打壓2小時左右,使得面團極有韌性,然後加入全蛋,面條細如銀絲卻彈性十足,入口時蛋香粘齒。傳統的吃法是煮成乾麵,撒上蝦卵和香辛配料,倒上一碗濃厚又鮮美的蝦湯,絕對是完美的搭配。蝦湯可單獨喝,也可做面湯拌入面里。
雖然澳門面條種類不是很多,但都是精打細做的。六記粥面、蝦子撈面、鮮蝦雲吞面等都是美食精品,讓人不忍割捨。
『叄』 雞蛋糕製作工具
1.電動打蛋器
排名第一的工具,黃油、奶油、全蛋或蛋白的打發,全都要靠它~~ 用手打根本是妄想~~
2.廚房電子稱 (精確到克)
排名第二的東東,烘焙要求材料精準,不可估摸,也無法估摸。一定要電子的,並可以在加材料時分次歸零。
3.量杯
主要用來量水。好的量杯上有很多不同的刻度,比如水、麵粉、糖、油、葡萄乾等。但如果有了秤,這些基本用不太到。
4.量勺
絕大部分的方子都用「湯匙」和「茶匙」來做標注。究竟這一匙,或者二分之一匙該有多大,一組量勺都能告訴你。便宜的話可買一組。
5.橡皮刀
面積夠大,材質軟,混合攪拌時省事。用一般的勺子會手抽筋的~
6.麵粉篩
篩麵粉是個重要步驟,蛋糕的蓬鬆度可由它決定。如果很講究,就買個。
7.隔熱手套
抹布啥的不夠用,燙死個人的。越厚越好,用的時候最好還加上幾層抹布一塊用。
8.烤模
最好是可脫的,好脫模。建議買6寸的,成功率較高。
9.小刷子
建議買兩把。一把刷油一把刷蛋~ 如果只烤蛋糕可以不用買。
10.擀麵杖
不是擀餃子皮的那種,是用來擀成一大塊平整的麵皮的。烤餅干或做麵包卷時可用。
11.打蛋盆
一個很大很深的碗,最好是不銹鋼的,因為如果做戚風蛋糕,打發蛋白的時候不允許一滴水或油,如用塑料碗,會有油水的殘留。
如果不用分蛋法來做,用一般的塑料大碗就行了。要夠大夠深,不然打黃油的時候會四處飛濺。
12.裱花袋
用於蛋糕裝飾,也可以用來做黃油餅干。
當然你還需要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