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蛋糕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分蛋糕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蛋糕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將五個蛋糕分給兩個小朋友,找出所有的分法。
2.願意與同伴合作,互相分享不同的分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玩具小蛋糕,盤子,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回憶繪本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繪本故事《蛋糕長大啦》,並創設分蛋糕的情境。
教師:繪本里的佳佳上一次蛋糕沒有做成功,可這一次她的蛋糕做成功啦!一共做好了5個小蛋糕。剛好,佳佳的好朋友琳琳和小茂來找佳佳玩,佳佳准備把這五個蛋糕全都分給琳琳和小茂吃,你們能幫助佳佳來分蛋糕嗎?
二、操作實物進行分解
1.幼兒自主分解,記錄自己的分法。
師:請小朋友自己試著將蛋糕分給琳琳和小茂,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2.集體分享自己的分法。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看看大家的分法一樣嗎?
3.比較不同的分法。
師:有的小朋友有兩種分法,有的小朋友有三種分法,那你們是怎麼分的?
三、梳理經驗
1.將所有的分法羅列,請幼兒尋找規律。
2.再思考還可以怎麼分?如何分才不會漏掉?
分蛋糕幼兒園教案2
[活動名稱]:
過生日,分蛋糕。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和諧相處,分享禮物;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增強幼兒想像力,促進幼兒發展創造力。
[活動模式]:
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
四副生日蛋糕模具一套。[活動歌曲]:祝你生日快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准備:
幼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你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嗎?幼兒甲、乙、丙、丁舉手回答自己出生日期。幼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過生日時,要唱什麼歌嗎?幼兒戊、己回答:唱祝你生日快樂!幼師:小朋友,過生日時還要干什麼呢?幼兒庚回答:吃蛋糕。幼師:對。今天,我們就來給小朋友過生日。好不好?幼兒答好。
二、引入活動:
幼師放「祝你生日快樂」歌曲。讓幼兒在快樂的歌曲中參加今天的活動。幼師拿出生日蛋糕模具。幼師:全班分為四組。每組選出一名小朋友,上台參加今天的活動。四名小朋友分別組裝四種不同味道(草莓、檸檬、菠蘿、巧克力)的蛋糕。組裝蛋糕後,插上蠟燭,打開蠟燭開關,放響「祝你生日快樂」歌曲。先讓小朋友評價誰組裝的快、好,推選優勝者。然後,引導小朋友如何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組裝的生日蛋糕(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增強幼兒想像力)。四名小朋友按照自己想法,去分發蛋糕(促進幼兒發展創造力)。
三、活動小結。
1、表揚蛋糕組裝最快、最好的小朋友;
2、引導小朋友會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生日禮物。
3、會創新分發生日蛋糕。
分蛋糕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四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2、產生探究的興趣,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
1、動物卡片四個。
2、畫有蛋糕圖案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若干,剪刀。
活動過程:
一、過生日
1、以小兔過生日的話題,引出活動,今天小兔過生日,媽媽為他准備了大蛋糕,准備招待客人。
2、出示另一個動物小羊,提出切分蛋糕的任務。
二、分兩份
1、請幼兒為小兔、小羊分蛋糕,要求兩份一樣大。
2、幼兒分組嘗試為它們分蛋糕。
3、展示幼兒切分的結果是否分成了兩份,用比較的方法確定兩份是否一樣多。
4、引導幼兒討論有沒有不同的分法。
5、幼兒觀察並思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整個和分開的半個蛋糕哪個多?半個蛋糕又是整個蛋糕中的多少呢?
三、分四份
1、出示另外兩只動物,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朋友。要是四個朋友在一起過生日應該怎樣分蛋糕呢?
2、提出新的活動要求:把不同形狀的蛋糕紙片分給四隻動物,每份一樣多。
3、各組幼兒用剪刀割不同形狀的蛋糕,鼓勵幼兒動腦筋嘗試不同的分法。
4、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結果,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操作方法,找一找有沒有不同的分法。
5、師幼為小兔唱生日歌,結束活動。
2. 生日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生日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日教案 篇1
要求:有興趣地參加情境活動,萌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准備:1、兔媽媽、兔奶奶、兔寶寶、營業員的頭飾
2、生日蛋糕一個、禮物券、青菜、蘿卜、蘑菇圖片若干
3、人手一個小書包
4、場景布置、背景音樂
活動設計:
一、 閱讀來信和禮物券
1、(出示信封)今天早上,媽媽在信箱里發現了一封信,猜猜是誰寫給我們的?
2、猜謎語: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和青菜/走起路來跳呀跳
3、喲,是寫給我們的呀!咦,會是誰給我們寫的信呢?
4、引導幼兒觀察信封右下角的兔奶奶:(老花眼鏡、額頭的皺紋等)
5、兔奶奶寫信給我們,不知道有什麼事,讓我們一起看看,好嗎?
6、師生一起讀信(教師讀信,引導幼兒看圖)
a、(蛋糕)這是什麼呀?什麼時候要吃蛋糕?
B、原來,兔奶奶要生日了,她請我們去干什麼?那你們誰想去?
7、喲,都想去看看奶奶,天氣冷了,不知道奶奶有沒有多准備一些食物好過冬。這樣,媽媽正好有一些禮物券,我給你們每人一張,你們可以用它到小兔食品店去買紅紅的胡蘿卜、綠綠的青菜和大大的鮮蘑菇,好嗎?那你們趕快想一想,你要去買什麼送給兔奶奶,想好了就到媽媽這兒來拿。
8、幼兒拿券後回座位:
a、**寶寶,你想送什麼給兔奶奶?
b、**寶寶,你給兔奶奶選了什麼好吃的?
c、還有哪些寶寶也想送青菜(蘿卜)給兔奶奶的?
d、這張禮物券可以買幾個胡蘿卜?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e、小結:禮物券上有幾個胡蘿卜,你就可以買幾個胡蘿卜。
9、背上小書包,准備去購物。
二、 購物
1、引導幼兒觀察三個購物點,選擇相應的購物點購物
2、指導幼兒用「你好,我要買*個**」進行購物
3、幫助幼兒將物品放入書包內
三、 去兔奶奶家的路上
1、向幼兒介紹一路上會經過哪些地方並提出相應要求
2、幼兒越過各種障礙物去奶奶家
四、 為兔奶奶過生日
1、逐個有禮貌地敲門,進屋入坐
2、送禮物給兔奶奶,祝兔奶奶生日快樂。學慣用「奶奶,我送你*個**」進行表達
3、為兔奶奶唱生日歌,兔奶奶吹蠟燭
五、 延伸活動:分享生日蛋糕。
生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及雄壯有力的特點。
2、學習根據故事情節,角色和音樂性質用富有個性和表現力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作品的內容和形象,並能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3、體驗神氣、害怕、高興三種情緒,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前欣賞故事《有趣的生日晚會》。
2、《獅王進行曲》音樂。
3、獅王頭飾一個,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情節,創編神氣、害怕、高興三種個性化動作。
(1)昨天老師給大家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故事中誰過生日?
(2)獅子是森林之王,它長得怎麼樣?誰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獅王神氣的樣子?
(3)小動物聽到獅王的吼叫聲,心裡感到怎樣?它們會做哪些害怕的表情和動作?
(4)獅王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們了,小動物聽了心裡感到怎麼樣?做什麼樣的表情和動作可以讓人看出來你很高興?
2、完整欣賞音樂,能根據故事情節理解音樂性質。
老師這兒有一段音樂也講了《有趣的生日晚會》的故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
聽什麼時候是樂隊出來了?什麼時候是獅王在走路?什麼時候是獅王在吼叫?什麼時候是小動物在表演?
3、分段欣賞,會根據故事情節和音樂性質創編動作。
(1)創編各種樂隊表演動作。
A、聽這是什麼聲音?
B、樂隊是怎麼表演的?大家試一試。
(2)用動作表現獅王走路的樣子。
A、你們聽,這是誰來了?你是怎麼聽出來的?
B、什麼樣的動作和表情能夠把獅王神氣威猛的走路樣子表現出來?
(3)用動作表現獅王吼叫和小動物害怕的樣子。
A、你們聽獅王這是在干什麼?
B、誰會用動作來表演獅王吼叫的樣子?
C、聽到獅王的吼叫聲,小動物心裡感到怎麼樣?什麼樣的動作和表情使人一看就知道你很害怕?
D、獅王的吼叫一聲比一聲響亮,動作該有什麼變化?小動物越聽越害怕,動作該怎樣變化?
(4)把自己想像成某一種小動物,創編不同的舞蹈動作。
A、小動物聽到獅王說我不吃你們了,心裡感到怎麼樣?聽一聽它們在干什麼呢?
B、森林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會表演什麼節目呢?
C、把自己想像成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為獅王表演一個節目。
D、獅王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高興極了,忍不住大吼一聲,這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4、學習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賞,邊聽邊用動作來講這個故事。
(2)聽音樂合拍地表演,注意不和別人碰撞。
5、玩音樂游戲。
(1)請一名幼兒扮演獅王,其他幼兒戴上頭飾隨音樂即興表演。
(2)表揚動作合拍,有創造性表現的幼兒。
6、小結。
表揚遵守紀律,愛動腦筋,敢於創新的幼兒,激發下次再玩這個游戲的願望。
生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不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認識2個偏旁「飠、牛」。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從故事中感受母女間的情感。
【 教學重點】
識字讀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從故事中感受母女間的情感。
【教學思考】
一、識字:貫穿整個課堂教學
1、讀文前正音。
2、在讀文中熟悉。
3、讀文後通過擴詞加深印象,並學習運用。
二、朗讀課文
1、培養學生主動讀書思考,探究發現的習慣。
2、要有從讀正確到讀懂的過程。
三、寫字
注重老師的范寫和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板書:借生日
二、學文識字,朗讀感悟
1、讀准字音:
⑴ 大聲、自由地讀生字,對自己認為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⑵ 小老師帶讀。
⑶ 教師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正音。並引導齊讀一次。
2、讀懂課文:
⑴ 自由讀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⑵ 檢測:
逐段讀課文,指導讀正確。
⑶ 自由讀書,看看能從課文里發現什麼。
⑷ 學生交流:我從課文里發現……
(教師相機引導感悟小雲和媽媽之間的情感,並指導朗讀。)
⑸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⑹ 拓展:
你打算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
課間律動──《好媽媽》。
3、生字再現:
⑴ 去掉拼音讀生字。
⑵ 交換生字位置再讀。
⑶ 認識新偏旁:食字旁、牛字旁。
⑷ 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⑸ 比賽:看誰說得多。
① 學習小夥伴擴詞。
② 在四人小組里一人選一個字擴詞,看誰組的詞最多。
③ 請個別學生說。
三、學習寫字
比賽:看誰寫得好。
1、請學生觀察要寫的四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
2、教師范寫,邊寫邊講關鍵筆畫。學生跟著老師書空。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評講。
生日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生 日
教學內容:
課本第90頁。
教學目的:
1、結合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願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2、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音樂情境,提出問題。(播放生日快樂歌)
師:同學們今天是淘氣的生日,我們一起來為他唱首生日歌慶祝慶祝好嗎?(學生立即興奮起來,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起來)淘氣說他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出生的。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是在哪個月份出生的?屬於哪個季節?
生1:我的生日是在6月,是夏季出生。
生2:我的生日是12月,是冬季出生。
生3:我的生日是4月,是冬季出生。
師:到底你們說對了嗎?請看掛圖: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師: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是在哪個季節出生的嗎?在小組里和你的夥伴說說。
師:看來,有的同學生日在春季,有的同學生日在夏季,有的同學生日在秋季或者冬季。 到底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呢?(教師表情疑惑)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意見)
師:大家的意見不統一,可難壞了老師,要想准確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麼辦呢?(學生各抒已見,想法不一,學生體會到需要統計大家的意見。)板書:生日——統計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准備
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用統計的方法來調查我們每個大組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
師:下面我們就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調查。你們想怎樣去調查?
生1:可以讓在春季過生日的同學站在一排,在夏季過生日的同學站在另一排……
生2:讓在春季過生日的同學舉手,數一數有多少個?再讓在夏季過生日的同學舉手……
生3:讓每個同學在什麼季節過生日寫在紙上,交給組長進行統計。
生4:讓在春季過生日的伸出一個手指,在夏季過生日的伸出兩個手指,在秋季過生日的伸出三個手指,在冬季過生日的伸出四個手指。
師:看來同學們的方法還有很多。調查前,請小組成員先商量你們打算如何分工調查?
師: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不重復、不遺漏)強調安靜。
2、小組合作調查,繪制統計圖
教師重點關注需要幫助的或有不同記錄方法的學生,並進行評比。
3、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都調查完了,哪個小組願意派代表,說說你們小組是怎樣調查的?結果怎樣?
師提出要求:其他同學仔細傾聽,聽調查的結果和小組里的人數是否一樣。
師:其它小組的同學和他們的這一小組調查的結果一樣嗎?
大家一起數數統計的人數是否有遺漏。
(各小組依次匯報)生匯報的時候,老師將每個大組的春、夏、秋、冬出生的人數統計在大表格中
三、驗證數據
師:這是剛才大家每個大組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你們的統計繪制出這張班級統計圖。請小朋友們先來數一數在春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夏季、秋季、冬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呢?
師:那你們算一算,我們一共統計了多少名同學? 再看一看,今天來這里上課的同學有多少人?說明在統計時有沒有多餘的?有沒有遺漏的?看來,同學們在統計時非常認真。
四、分析統計結果,解決問題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生1:我知道了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
生2:我知道了春季過生日的比夏季過生日的多8人。
師:如果××同學也來參加我們的統計活動,同學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出生?為什麼?
五、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這是笑笑給我們二年段春季出生的同學做的統計表,你們能根據這個表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請你們在小組里交流,提出最經典的一個問題考考其它小組。
師:在我們二年段中,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數排名第二多,請你們猜猜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數可能有幾個?為什麼?
六、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今天這一節課,我們要調查我們班哪個季節出生的人最多的問題解決了嗎?是怎麼解決的?
生:……
師:對,是大家通過親自調查,得出數據,再整理製成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分析得到解決的,也就是統計出來的。
師: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
生1:要想知道在上次考試中,哪一個分數段的人數最多?
生2:要想知道我們小組每個同學每個星期的零花錢是多少,也要用到統計。
生3:要知道全校哪個班級的人數最多,也要進行統計。
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能把統計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
點評: 今天這一節課,哪個小組表現的突出?
教後反思: 能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融入其中。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完整的情境,圍繞"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同學們情緒高漲,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情境的創設者、知識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而參與、體驗、主動獲得知識的是學生自己,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思想。但在小組調查時教師指導的不夠到位,小組內同學合作得不夠理想。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在學生合作等方面加強指導,注意平時的培養與提高。
生日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初步懂得「使別人快樂的人自己也快樂」的道理。
2.理解詞語:邊----邊----、誘人。
3.能大膽想像,學習創編故事結尾。
4.能簡單復述故事。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活動准備:
1.「生日快樂」的音樂。
2.《會唱歌的生日蛋糕》PPT。
活動過程:
一、 欣賞歌曲導入。
播放一段「生日快樂」的音樂。
提問:
1.這是一首什麼歌?(生日歌)
2.我們除了唱生日歌來慶祝自己的生日,還可以怎麼來慶祝生日呢?
小朋友講的真棒,這里有孩子說可以吃蛋糕來慶祝自己的生日。
二、 完整復述故事。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會唱歌的生日蛋糕》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生日蛋糕會唱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完整復述故事。
提問:故事裡有誰?他們在干什麼呢?
三、 分段欣賞。
提問:為什麼要做生日蛋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1..聽故事1——2段。
小熊是怎麼做生日蛋糕的?(邊---邊----)
烤箱里飄出了「誘人」的香味中的誘人是什麼意思,誰來做一做誘人的樣子。
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那接下來小熊是怎麼做的,我們來聽一聽。
2.聽故事第三段。
小熊是怎麼做的?
吃蛋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引導幼兒共同復述。
太神奇了,小熊很高興,他又什麼想法?
這個蛋糕里裝著許多歌是送給誰的?
外婆收到這個大蛋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3.最後講結尾。
我們來聽聽故事裡是怎麼說的?
四、 看視頻。
教師:那我們一起來完整欣賞一下故事。
提問:你喜歡故事裡的小熊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小熊把蛋糕分給小夥伴,好吃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他把歌聲做到蛋糕里,把快樂帶給了小夥伴,帶給了外婆,別人快樂了自己也快樂。
活動延伸:
做蛋糕。
教師:那我們也去做一個會唱歌的生日蛋糕給小熊的外婆送去,希望她生日快樂。
教學反思:
孩子對於生日總是很感興趣,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活動開始,我讓孩子們聽生日快樂的音樂導入活動,一下子就把孩子帶入了過生日的活動氛圍中。接下來完整欣賞故事,讓孩子對童話有初步理解。然後我用木偶邊表演邊再次講述童話,讓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並進一步掌握故事的內容。接著,我請幾位幼兒手拿木偶,進行表演。最後,進行談話活動,延伸生活經驗。
整個活動進行下來我發現,小朋友們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快地記憶故事的內容。我反復思索:自己是不是在講述故事時語言不夠生動,沒有把各種動物的聲音特點表現出來,導致小朋友注意力沒有更好的吸引過來。又或許是不是我提的問題不夠多,不夠深入,沒有很好的激發幼兒的`情感和想像力。經過這次活動,我深深地感覺到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能很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對整節課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准備每次活動時,不僅做好課前活動教具認真分析教材外,還要設置好每個環節的細節,這樣才會有更好的展示。
小網路:生日蛋糕是一道美食,是過生日的必需品,它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
生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9以內的數量。
2.知道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大,前面一個數比後面一個數小)。
3.能按要求進行操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課件快樂的瓢蟲
2.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導入:幼兒聽音樂,學小兔子蹦蹦跳跳入場。
一、正確判斷9以內的數量。
1、看課件p1:
(1)今天草地上真熱鬧,你聽是什麼聲音?(播放生日歌)是誰過生日呢?放大鏡,猜一猜。
(2)這么多小兔子一起過生日,有幾只小兔子?看這些小兔子長的都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2、引導幼兒觀察兔子手裡的點子,幼兒一一準確地說出點子的數目。
3、教師出示房子,引導幼兒觀察。
(1)這些房子就是小兔子的家,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
(2)一個幼兒說說其中一個小兔子的家,提問:你怎麼知道這是它的家。理解點子和數字匹配起來。
(3)教師引導幼兒把幫助其他兔子按胸口的點數尋找相應的家。提問:為什麼ⅹ號房子是這只兔子的家。幼兒闡述自己的理由。(運用路徑設計,讓兔子回家)
二、理解相鄰兩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花環、小鳥:今天是兔子們過集體的生日,小鳥們准備了許多的大花環送給它們,請一個孩子送一個花環給隨便一隻兔子。(運用包含的操作,發現花環彈回來了)
2、教師說:你送錯了,我要比氣球上的點子少一(多一)的號碼。
3、提問:剛才兔子說了什麼?再請幼兒送一送
4、聽其他兔子的要求,分別把"少一"和"多一"的花環送一送。教師請幼兒闡述自己的想法,並說明理由。(運用包含的操作)小結:5個點子添上一個點子是6個點子,有6個點子的小兔子住在6號家,所以花環應該送給6號家的兔子。其他數字依次類推。
三、幼兒操作:給兔子送賀卡。
1、講解操作規則:兔子的朋友們知道今天小兔子過生日寄來了許多賀卡,可粗心的朋友寫錯了門牌號碼,請小朋友幫忙把錯的改過來,讓每個信封上的點子和數字一樣多,然後在信和兔子之間連線表示。
2、講評: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演示。
3、結束:一起為兔子唱生日歌,幼兒拍手唱生日歌。
生日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能從影子的部分輪廓來猜測物品,體驗成功後的喜悅。
2、願意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准備
繪畫本,禮物及禮物影子,烏龜毛絨玩具,袋子一個
三、教學過程
一、請出小烏龜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有趣的動物朋友,它呢就躲在這個袋子裡面呢!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啊?(想)
2、那誰願意上來,把小手伸進去摸摸看,猜猜是誰呢?(某某上來試試,小手伸進去輕輕地摸摸,你覺得是誰?)
3、那到底是誰呢?我們從3數到1,把它請出來好嗎?(好)《邊數邊把小烏龜從袋子里拿出來!》哈哈,我是一隻小烏龜,小朋友們都愛我,讓我先來親親你,請你做我的好朋友,讓我先來抱抱你,請你做我的好朋友!還有誰願意和小烏龜做朋友呢?
4、哇,這么多小朋友願意和小烏龜做朋友呀,那我們一起來跟小烏龜打聲招呼吧(小烏龜你好!)
5、小朋友們真熱情,你看小烏龜的嘴巴笑眯眯的,他也很喜歡你們!那今天呢,小烏龜也有一件事情讓它感到特別的開心!猜猜,小烏龜遇到什麼事情了這么開心!(幼兒大膽想像發言!)
二、 小烏龜的開心事情
1、小朋友說的都很棒,那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小烏龜這么開心呢!我們還是先來看一幅圖片吧!(出示圖片)看到了嘛?你們來說說,是什麼事情讓小烏龜這么開心!(小烏龜過生日了)哦,原來今天是小烏龜的生日,那誰來告訴我今天是小烏龜幾歲的生日呢?(五歲的生日)今天是小烏龜五歲的生日,難怪他會這么開心!
2、那小朋友們過過生日嘛?你們過生日的時候,什麼事情讓你們感到最開心?(有好吃的,還有禮物,還有生日蛋糕)是呀,生日的時候,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大堆,當然開心了!)
三、閱讀故事書
1、那小烏龜的生日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好看的故事書,看!哇,好漂亮的封面呀!看呀,封面上還寫著故事的名字呢!叫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說說吧!(小烏龜的生日)你們說的真好聽!
2、現在,我們一起打開故事書,看看!(講述第一幅圖意:小烏龜在開心的等著它的朋友來給他過生日呢,天黑了,月亮也出來, 小烏龜還在等著他的朋友們,看著漂亮的生日蛋糕,小烏龜真開心!)
3、繼續翻故事書。(呀!怎麼啦,怎麼啦,怎麼突然變的黑漆漆的呢!小朋友們這是怎麼啦!)《停電啦》哦,是停電啦,咦,那黑漆漆的房間里怎麼會有兩個圓溜溜的東西呀?這是什麼呀?(小烏龜的眼睛)是呀,小烏龜的眼睛在黑漆漆的地方就會很亮。
4、哎呀,現在停電了,什麼都看不見了,小烏龜的生日聚會怎麼辦呀??? 別擔心,別擔心,小烏龜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去看看他想了什麼辦法吧!(繼續翻書本)看到了嘛?小烏龜想了什麼辦法呀?(找來了手電筒)嗯,對呀,找來了手電筒,(出示手電筒)打開手電筒,黑漆漆的房間就會變得怎麼樣呢?(變得亮起來了)
5、瞧瞧,這就是手電筒,那你們用過手電筒嘛?我們一起打開手電筒,去小烏龜的房間看看,找找他的房間里有什麼好玩的東西!來,照一照,咦這是什麼呀?(一個櫃子)打開來,看看,裡面有什麼!(是3個蘋果)再找找,呀,這又是什麼呀!一張床,看看床底下有什麼(一雙漂亮的拖鞋)再找找,這里還有一個櫃子呢!裡面是什麼呢?請小朋友上來打開看看!(是三頂漂亮的帽子)趕緊關回來。現在可好了,有了手電筒,黑漆漆的屋子裡變亮起來了!小烏龜開心了,覺得自己真了不起!哈哈!
6、咦,什麼聲音?(叮咚,叮咚)原來是門鈴響了,哎呀,朋友們終於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都來了那些客人吧 !把你們看到的放在心裡等會兒再告訴我,好嗎?(連續翻閱書本)好啦,你們看仔細了嘛?小烏龜家來了哪些客人呢?(引導幼兒根據影子猜出動物)《小兔子,有長長的耳朵,小猴子的卷卷,長長的尾巴,小刺蝟尖尖的刺—)
7真熱鬧,小烏龜家來了幾位客人呀?(三位)我們來數數,1,2,3.再加上主人小烏龜一共四個位,看小烏龜開心的,嘴巴笑的都合不攏啦!
8、客人們還給小烏龜帶來了禮物呢,誰來猜猜,小兔子,小猴子,小刺蝟給小烏龜帶什麼了?
9、你們說的可真棒,那客人們到底給小烏龜帶什麼啦!禮物都躲在後面呢,讓我先來瞧瞧。哇好多的禮物呀!想不想看呢?
10、因為小烏龜家今天停電了,所以這么多的禮物都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影子,小烏龜想請小朋友們幫幫忙,把禮物找回來,現在每個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都有一份禮物,請你們看仔細,找跟禮物一樣形狀的影子。
11、呀,收到這么的禮物,小烏龜開心死了,現在我們一起唱一首生日歌送給小烏龜,祝他生日快樂,好嗎?
12、共同演唱生日歌,結束!
3. 切蛋糕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切蛋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切蛋糕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和正方形進行二等分。
2、能積極動手嘗試,探索分蛋糕的多種方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學習將圓和正方形進行二等分;探索分蛋糕的多種方法。
活動准備:
圓形、正方形操作紙若干,剪刀若干,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兩天為小朋友過生日時的情景。
1、前兩天小朋友過生日時我們一起品嘗到了什麼呀?
2、這些蛋糕是怎麼分的呢?
二、學習圓和正方形的二等分。
1、要把圓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份,該怎麼切呢?請個別幼兒上來試一試。剪開以後,教師示範將兩個半圓重疊在一起,進行驗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切開的兩部分是否一樣大。
2、把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份,該怎麼切?請個別幼兒上來分,再請另一位幼兒用重疊的方式進行驗證。將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等分,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三、幼兒操作練習。
在圓形和正方形的紙上進行二等分。
小網路: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切蛋糕教案2
一、以故事導入,初步接觸二等分。
1、欣賞故事《笨熊新傳》。
2、教師:「如果狗熊哥倆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會怎麼分呢?現在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3、教師小結。
教師:「原來把形狀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嘗試分正方形。
教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該怎樣分成相等的兩分呢?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正方形試一試,剪一剪。」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三、二等分長方形。
1、嘗試分長方形。
教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長方形蛋糕,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呢,請你們試一試?」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共同驗證。
(1)教師:「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看看他是怎樣分的?」
(2)教師:「怎樣才能分成相等的兩份,只要把它沿著摺痕剪下來,把兩部分比一下,看看一不一樣大?」(教師邊講邊操作)
(1)教師:「誰來講講你是怎麼分的?那怎樣知道這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呢?」(剪一剪,比一比)
(2)教師:「原來正方形有兩種分法,對邊分和對角分。」(邊講邊出示圖示)
切蛋糕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體驗切蛋糕方法的多樣性及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布娃娃4個。
2.學具:按小組准備,油泥製成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蛋糕若干(可在前一天和幼兒共同准備好)。人手一把泥工刀,畫有蛋糕圖案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回形針若干,人手一把剪刀。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丑,現在請小丑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
2.教師:小丑要為布娃娃分蛋糕了,請仔細看好。
(二)為生日的布娃娃分蛋糕。
1.教師出示一個蛋糕和4個布娃娃,請幼兒說說有幾個娃娃過生日。
教師:4個娃娃過生日,分一個蛋糕,小丑是怎麼樣分的呢?
教師:小丑分出的4份蛋糕是不是一樣多?怎樣證明4份是一樣多的?
2.同伴間相互交流自己的證明方法。
(三)教師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蛋糕請幼兒幫助小丑二等分、四等分。
1.教師出示不同形狀的蛋糕2.教師向幼兒提出活動要求。
教師:請幫助小丑把不同形狀的蛋糕分給4個娃娃,每份一樣大。分好後,想個辦法證明自己分出的4份一樣大。
3.幼兒分組切分蛋糕。
4.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形狀的蛋糕的等分。
比較等分後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後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四)交流分享,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1.請個別幼兒展示等分蛋糕的方法,介紹操作方法。
2.共同驗證是否等分成4份,4份是否一樣大。
教師:怎樣知道4份一樣大?分開的1份和整個蛋糕比哪個大,哪個小?為什麼?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各種形狀的蛋糕投放在數學活動區,請幼兒探索長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方法將相同形狀的蛋糕等分成4份。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 提供等分的機會讓幼兒練習。
活動目標:
1.主動探索,嘗將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分成二份、四份,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嘗試用說說、折折、剪剪的辦法找出各種圖形的二等分、四等分。
3.幼兒運用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材料紙:圓形、心形、樹形、正方形、長方形。
2.課件製作:笨熊新傳、部分與整體關系圖。
活動過程:
一、初步接觸二等分。
1.設置情境。
森林裡住著一對可愛的雙胞胎,(操作)他們是小黑和小紅,今天,是他們兄弟倆的生日,瞧!他們收到了好多禮物呢(操作)(桔子、飲料、蛋糕、綢帶)小紅小黑吵著說:"我要""我要"媽媽說:"寶貝,別著急,想要禮物有個要求,你們要把這些東西分成兩份,讓兩份一樣多。"兩只小熊遇到了困難,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們和旁邊小朋友商量一下,幫幫他們兄弟。
2.操作演示。
桔子。(操作)
教師:假如請你幫忙,你會怎麼分這些桔子?請你上來試一試
教師 小結:我們可以用數一數的辦法把這些桔子分成一樣多的兩份。
3.飲料。
教師:那飲料我們又怎麼分呢?
瞧!這里有兩只一樣的杯子,現在,兩只杯子里的飲料一樣多。
4.蛋糕
教師:蛋糕怎麼分,我請小朋友來分一分。
5.綢帶
教師:綢帶又有什麼好辦法來分一分呢?請你來試一試。(先要怎麼樣?就這樣剪嗎?)
教師 小結:原來,一根綢帶找到中線,從中間剪開,兩段重疊在一起,把物體分成了一模一樣的兩份,這就是二等分,等分後的部分比整體小。
剛才,小朋友用了數一數、折一折,剪一剪、倒一倒、量一量,切一切的辦法把這些禮物分成了一摸一樣的兩份,進行了二等分,這也讓小熊順利的拿到了禮物,他們太開心啦!謝謝小朋友!
二、用不同方法對圓形、心形、樹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二等分、四等分。
第一關闖關。教師講解操作要求並講解
(操作)教師:"好大好大的禮盒呀,送禮物的客人要想考考這對雙包胎,要想拿到這個禮物,我們要通過三關,先來看看第一關,(操作)請把這些材料分成二等分。雙胞胎兄弟又犯難了,怎樣才能把這些圖形分成二等分呢?
教師 小結:我們可以對角折,對邊折,折的時候可要細心了,要讓兩個面重合。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對長方形進行了二等分,請你上來介紹一下你的好辦法(操作)
教師 小結:剛才,我們動腦筋,想辦法,把這些形狀都分成了同樣大小的兩個部分,你們順利的闖過了第一關,真不錯!我們有信心幫助雙胞胎闖入第二關嗎?
(三)第二關闖關
教師:"第二關,可是有點難哦,請你用三種方法把長方形進行二等分,看,這里就是三張長方形,我們要用三種不同的方法為這三個長方形進行二等分,(拿著操作卡講)我們可以先折一折、再剪一剪,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示範)先做完的小朋友看看是不是能夠重合在一起。
教師:做完的小朋友趕快回到位置上來說說你們的好辦法。
教師 小結:原來,長方形有這樣三種等分的辦法,剛才小朋友發現剪下來的部分要比原來的怎麼樣?剪下來的兩個拼起來就和原來的一樣了
(四)第三關闖關
教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雙包胎兄弟終於闖到了第三關,你們有沒有信心幫助他們贏得最後的勝利?給圖形四等分。剛剛我們學會了二等分,這里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那如果請你們幫這些圖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你們願意幫忙嗎?請你選一個圖形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
小結:這些把圖形分成了相等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五)結束部分
第三關也闖關成功啦,你們真是了不起了,看兩只小熊收到禮物多開心啊!
活動延伸:
1.在數學區將其他形狀的圖形進行等分。
2.幫助一些實物或液體進行等分。
切蛋糕教案4
設計意圖: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將一個實物或一個幾何圖形分割成若干塊的問題,如將一條線分割成兩段、一個蛋糕分成四份等,而這些分出來的部分是小於整體的.,為了讓幼兒認識整體大於任一部分,任一部分小於整體,我通過設計《切蛋糕》這個活動,讓幼兒初步接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並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培養動手能力。
一、活動目標:
1、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知道部分少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3、學習對比觀察的方法。
二、活動准備:
生日蛋糕、選擇一個小朋友的生日時組織此活動。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學習對比觀察的方法。
2、活動難點:知道部分少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四、活動過程:
1、與幼兒討論,今天是×××小朋友的生日,該如何慶祝。(與小朋友共同分享蛋糕。)
2、教師取出蛋糕,引導幼兒發現蛋糕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是一個完整的圓。)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要將蛋糕分一半給男孩子,一半給女孩子,應該怎樣做(啟發幼兒發現切一半的方法。)
4、教師將蛋糕切一半,然後讓幼兒觀察切開的蛋糕是什麼樣子的。和原來的蛋糕有什麼區別(引導幼兒發現,蛋糕切一半成了兩個半圓,每塊都比以前的小了。)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蛋糕如何分給每個小朋友(教師好幼兒共同為每個小朋友切蛋糕。)
6、每塊蛋糕切好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每塊蛋糕和以前比,有什麼不同?(更小了)
7、教師小結:圓圓的蛋糕是一個整體,切開的蛋糕都是一個部分,部分都會比整體小。
8、小朋友分吃蛋糕。
五、活動評價:
1、能認真對比觀察。
2、知道整體大於部分。
3、能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切蛋糕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2、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大膽嘗試,探索二等分的多種方法。
3、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激發幼兒對二等分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導入,初步接觸二等分。
1、欣賞故事《笨熊新傳》。
2、師:「如果狗熊哥倆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會怎麼分呢?現在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3、教師小結。
師:「原來把形狀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嘗試分正方形。
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該怎樣分成相等的兩分呢?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正方形試一試,剪一剪。」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三、二等分長方形。
1、嘗試分長方形。
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長方形蛋糕,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呢,請你們試一試?」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共同驗證。
(1)師:「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看看他是怎樣分的?」
(2)師:「怎樣才能分成相等的兩份,只要把它沿著摺痕剪下來,把兩部分比一下,看看一不一樣大?」(教師邊講邊操作)
(3)師:「誰來講講你是怎麼分的?那怎樣知道這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呢?」(剪一剪,比一比)
(4)師:「原來正方形有兩種分法,對邊分和對角分。」(邊講邊出示圖示)
4. 幼兒園教案《會唱歌的生日蛋糕》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理解童話《會唱歌的生日蛋糕》的內容,把握作品展示的神奇情節,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和歡快積極的情感基調。
2、幫助幼兒認識「使別人快樂的人自己也快樂」的道理,學習為別人著想和嘗試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培養幼兒尊敬長輩、同伴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與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並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教具:投影儀、故事幻燈片、錄音機、錄象機、錄音帶、錄象帶。
2、自製會唱歌的生日蛋糕、小動物頭飾、小蛋糕模型3個、彩筆、圖畫紙、蠟光紙、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熊和小狗拿著會唱歌的生日蛋糕去外婆家的情景表演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二、幫助幼兒從文學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理解故事發展的線索及人物的.性格,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1、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故事,並通過動作表情表現故事內容,讓幼兒熟悉故事。 2、讓幼兒邊看投影儀放映故事幻燈片邊聽故事錄音,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提問「會唱歌的生日蛋糕是怎麼做出來的?」了解故事的線索。
3、讓幼兒展開討論「你們喜歡小熊和小動物們嗎?為什麼?」
4、教師小結幼兒討論,激發幼兒尊敬長輩、同伴之間互相關心、共享快樂、互相幫助的情感。
三、遷移作品的經驗,把故事中的情景在現實生活中反映出來。
1、通過讓幼兒看過生日的錄象,讓幼兒討論如何為小熊的外婆過生日及如何讓禮物會唱歌的方法。
2、幼兒分組製作生日禮物,進一步體驗作品的神奇情節和歡快積極的情感基調。
3、開展為小熊的外婆過生日快樂情景。
四、以小熊的外婆邀請小朋友到她家做客、吃蛋糕的情景表演結束活動。
5.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切蛋糕,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和正方形進行二等分。
2、能積極動手嘗試,探索分蛋糕的多種方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學習將圓和正方形進行二等分;探索分蛋糕的多種方法。
活動准備:
圓形、正方形操作紙若干,剪刀若干,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兩天為小朋友過生日時的情景。
1、前兩天小朋友過生日時我們一起品嘗到了什麼呀?
2、這些蛋糕是怎麼分的呢?
二、學習圓和正方形的二等分。
1、要把圓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份,該怎麼切呢?請個別幼兒上來試一試。剪開以後,教師示範將兩個半圓重疊在一起,進行驗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切開的兩部分是否一樣大。
2、把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份,該怎麼切?請個別幼兒上來分,再請另一位幼兒用重疊的方式進行驗證。將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兩等分,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三、幼兒操作練習。
在圓形和正方形的紙上進行二等分。
小網路: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篇2
一、以故事導入,初步接觸二等分。
1、欣賞故事《笨熊新傳》。
2、教師:「如果狗熊哥倆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會怎麼分呢?現在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3、教師小結。
教師:「原來把形狀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嘗試分正方形。
教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該怎樣分成相等的兩分呢?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正方形試一試,剪一剪。」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三、二等分長方形。
1、嘗試分長方形。
教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長方形蛋糕,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呢,請你們試一試?」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共同驗證。
(1)教師:「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看看他是怎樣分的?」
(2)教師:「怎樣才能分成相等的兩份,只要把它沿著摺痕剪下來,把兩部分比一下,看看一不一樣大?」(教師邊講邊操作)
(1)教師:「誰來講講你是怎麼分的?那怎樣知道這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呢?」(剪一剪,比一比)
(2)教師:「原來正方形有兩種分法,對邊分和對角分。」(邊講邊出示圖示)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體驗切蛋糕方法的多樣性及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布娃娃4個。
2.學具:按小組准備,油泥製成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蛋糕若干(可在前一天和幼兒共同准備好)。人手一把泥工刀,畫有蛋糕圖案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回形針若干,人手一把剪刀。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丑,現在請小丑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
2.教師:小丑要為布娃娃分蛋糕了,請仔細看好。
(二)為生日的布娃娃分蛋糕。
1.教師出示一個蛋糕和4個布娃娃,請幼兒說說有幾個娃娃過生日。
教師:4個娃娃過生日,分一個蛋糕,小丑是怎麼樣分的呢?
教師:小丑分出的4份蛋糕是不是一樣多?怎樣證明4份是一樣多的?
2.同伴間相互交流自己的證明方法。
(三)教師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蛋糕請幼兒幫助小丑二等分、四等分。
1.教師出示不同形狀的.蛋糕2.教師向幼兒提出活動要求。
教師:請幫助小丑把不同形狀的蛋糕分給4個娃娃,每份一樣大。分好後,想個辦法證明自己分出的4份一樣大。
3.幼兒分組切分蛋糕。
4.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形狀的蛋糕的等分。
比較等分後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後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四)交流分享,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1.請個別幼兒展示等分蛋糕的方法,介紹操作方法。
2.共同驗證是否等分成4份,4份是否一樣大。
教師:怎樣知道4份一樣大?分開的1份和整個蛋糕比哪個大,哪個小?為什麼?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各種形狀的蛋糕投放在數學活動區,請幼兒探索長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方法將相同形狀的蛋糕等分成4份。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提供等分的機會讓幼兒練習。
活動目標:
1.主動探索,嘗將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分成二份、四份,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嘗試用說說、折折、剪剪的辦法找出各種圖形的二等分、四等分。
3.幼兒運用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材料紙:圓形、心形、樹形、正方形、長方形。
2.課件製作:笨熊新傳、部分與整體關系圖。
活動過程:
一、初步接觸二等分。
1.設置情境。
森林裡住著一對可愛的雙胞胎,(操作)他們是小黑和小紅,今天,是他們兄弟倆的生日,瞧!他們收到了好多禮物呢(操作)(桔子、飲料、蛋糕、綢帶)小紅小黑吵著說:"我要""我要"媽媽說:"寶貝,別著急,想要禮物有個要求,你們要把這些東西分成兩份,讓兩份一樣多。"兩只小熊遇到了困難,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們和旁邊小朋友商量一下,幫幫他們兄弟。
2.操作演示。
桔子。(操作)
教師:假如請你幫忙,你會怎麼分這些桔子?請你上來試一試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數一數的辦法把這些桔子分成一樣多的兩份。
3.飲料。
教師:那飲料我們又怎麼分呢?
瞧!這里有兩只一樣的杯子,現在,兩只杯子里的飲料一樣多。
4.蛋糕
教師:蛋糕怎麼分,我請小朋友來分一分。
5.綢帶
教師:綢帶又有什麼好辦法來分一分呢?請你來試一試。(先要怎麼樣?就這樣剪嗎?)
教師小結:原來,一根綢帶找到中線,從中間剪開,兩段重疊在一起,把物體分成了一模一樣的兩份,這就是二等分,等分後的部分比整體小。
剛才,小朋友用了數一數、折一折,剪一剪、倒一倒、量一量,切一切的辦法把這些禮物分成了一摸一樣的兩份,進行了二等分,這也讓小熊順利的拿到了禮物,他們太開心啦!謝謝小朋友!
二、用不同方法對圓形、心形、樹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二等分、四等分。
第一關闖關。教師講解操作要求並講解
(操作)教師:"好大好大的禮盒呀,送禮物的客人要想考考這對雙包胎,要想拿到這個禮物,我們要通過三關,先來看看第一關,(操作)請把這些材料分成二等分。雙胞胎兄弟又犯難了,怎樣才能把這些圖形分成二等分呢?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對角折,對邊折,折的時候可要細心了,要讓兩個面重合。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對長方形進行了二等分,請你上來介紹一下你的好辦法(操作)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動腦筋,想辦法,把這些形狀都分成了同樣大小的兩個部分,你們順利的闖過了第一關,真不錯!我們有信心幫助雙胞胎闖入第二關嗎?
(三)第二關闖關
教師:"第二關,可是有點難哦,請你用三種方法把長方形進行二等分,看,這里就是三張長方形,我們要用三種不同的方法為這三個長方形進行二等分,(拿著操作卡講)我們可以先折一折、再剪一剪,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示範)先做完的小朋友看看是不是能夠重合在一起。
教師:做完的小朋友趕快回到位置上來說說你們的好辦法。
教師小結:原來,長方形有這樣三種等分的辦法,剛才小朋友發現剪下來的部分要比原來的怎麼樣?剪下來的兩個拼起來就和原來的一樣了
(四)第三關闖關
教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雙包胎兄弟終於闖到了第三關,你們有沒有信心幫助他們贏得最後的勝利?給圖形四等分。剛剛我們學會了二等分,這里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那如果請你們幫這些圖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你們願意幫忙嗎?請你選一個圖形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
小結:這些把圖形分成了相等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五)結束部分
第三關也闖關成功啦,你們真是了不起了,看兩只小熊收到禮物多開心啊!
活動延伸:
1.在數學區將其他形狀的圖形進行等分。
2.幫助一些實物或液體進行等分。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2、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大膽嘗試,探索二等分的多種方法。
3、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激發幼兒對二等分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導入,初步接觸二等分。
1、欣賞故事《笨熊新傳》。
2、師:「如果狗熊哥倆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會怎麼分呢?現在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3、教師小結。
師:「原來把形狀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叫做二等分。」
二、二等分正方形。
1、嘗試分正方形。
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正方形蛋糕,又該怎樣分成相等的兩分呢?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正方形試一試,剪一剪。」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三、二等分長方形。
1、嘗試分長方形。
師:「如果狗熊哥倆撿到的是長方形蛋糕,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呢,請你們試一試?」
2、幼兒練習並交流。
3、教師小結。
共同驗證。
(1)師:「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看看他是怎樣分的?」
(2)師:「怎樣才能分成相等的兩份,只要把它沿著摺痕剪下來,把兩部分比一下,看看一不一樣大?」(教師邊講邊操作)
(3)師:「誰來講講你是怎麼分的?那怎樣知道這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呢?」(剪一剪,比一比)
(4)師:「原來正方形有兩種分法,對邊分和對角分。」(邊講邊出示圖示)
幼兒園教案切蛋糕 篇5
設計意圖: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將一個實物或一個幾何圖形分割成若干塊的問題,如將一條線分割成兩段、一個蛋糕分成四份等,而這些分出來的部分是小於整體的,為了讓幼兒認識整體大於任一部分,任一部分小於整體,我通過設計《切蛋糕》這個活動,讓幼兒初步接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並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培養動手能力。
一、活動目標:
1、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知道部分少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3、學習對比觀察的方法。
二、活動准備:
生日蛋糕、選擇一個小朋友的生日時組織此活動。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學習對比觀察的方法。
2、活動難點:知道部分少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四、活動過程:
1、與幼兒討論,今天是×××小朋友的生日,該如何慶祝。(與小朋友共同分享蛋糕。)
2、教師取出蛋糕,引導幼兒發現蛋糕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是一個完整的圓。)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要將蛋糕分一半給男孩子,一半給女孩子,應該怎樣做(啟發幼兒發現切一半的方法。)
4、教師將蛋糕切一半,然後讓幼兒觀察切開的蛋糕是什麼樣子的。和原來的蛋糕有什麼區別(引導幼兒發現,蛋糕切一半成了兩個半圓,每塊都比以前的小了。)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蛋糕如何分給每個小朋友(教師好幼兒共同為每個小朋友切蛋糕。)
6、每塊蛋糕切好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每塊蛋糕和以前比,有什麼不同?(更小了)
7、教師小結:圓圓的蛋糕是一個整體,切開的蛋糕都是一個部分,部分都會比整體小。
8、小朋友分吃蛋糕。
五、活動評價:
1、能認真對比觀察。
2、知道整體大於部分。
3、能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