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米多粒生日蛋糕
擴展閱讀
如何手工打發奶油做蛋糕 2025-07-09 17:06:13
做蛋糕店店長有什麼用 2025-07-09 16:58:34
深圳生日蛋糕高端 2025-07-09 16:58:08

米多粒生日蛋糕

發布時間: 2023-01-22 10:34:08

Ⅰ 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

通過一些小游戲,可以活躍幼兒園小朋友的課堂。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篇一

一、《敲鈴》目的:1、訓練幼兒聽聲音記數,初步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2、發展幼兒的聽覺系統、 記憶力 及快速反應能力內容:1、在游戲前准備鈴鐺一個。2、教師拍手引起幼兒注意,並問“我拍了幾下”引起幼兒游戲興趣。教師說“好,你注意聽,拍完我要問拍幾下。”幼兒回答正確後教師說“我現在敲鈴”敲一回,問一回。然後讓幼兒敲鈴,並說出自己敲了幾下。指導:1、鈴聲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幼兒的聽覺系統。2、盡量讓幼兒敲鈴,邊敲邊說出敲了幾下,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看誰數得對》目的: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內容:1、准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2、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後,師幼對換角色繼續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 方法 繼續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指導: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

三、《看誰的記憶力強》目的: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內容:1、准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2、將准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後轉,老師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藏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鍾,並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鍾,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指導:1、布置物品時,注意不讓幼兒看見。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並能叫出名字的。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隻筆。4、可以請小朋友在家中同父母、小夥伴玩游戲。

四、《小貓釣魚》目的: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確的判斷力。內容:1、先要准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2、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老師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老師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並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指導:1、幼兒釣魚時,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於釣不到魚的幼兒,可以手把手的幫助。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裡面重新進行。

五、《卡片數字游戲 故事 》目的:1、 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2、 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內容: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後散步時。可以和寶寶開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 “你怎麼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紮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說:“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 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3,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我們怎麼玩呢?(1)四張卡片從小到大排序。(2)四張卡片從大到小排序。(3)添“1”游戲,老師隨機出示卡片,幼兒報出添1後的數字。指導:關於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六、《擺棋子》(分類練習)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材料:塑料 跳棋 或玻璃彈子跳棋內容:(1)將所有彈子取出放在一個盒子里。(2)請幼兒先取一種顏色的彈子,選一個陣腳開始擺棋子,年齡稍大的可以一邊擺一邊唱數1-10。(3)依次將六種顏色全部擺完。(4)可以雙手同時擺,訓練雙手的靈巧性。

七、《小碗、小勺找朋友》(排序練習)目的:學習按大小排序、 配對 材料:形狀和顏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個)內容:(1)隨意將4個碗放在桌子上,並問孩子“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孩子按從大到小排好。(2)老師拿出4個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問。(3)老師說“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請你幫忙找一找”。

八、《數字罐》(計數練習)目的:認識數的實際意義材料:飲料管、吸管內容:(1)在飲料罐外面貼上數字(2)請孩子依照數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邊插邊數手口一致(3)老師也可以先在罐內放入幾枝,讓孩子根據數字看對不對,不夠要加上幾根,多了取走幾根(4)任取2罐,比一比那個多,哪個少

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篇二

一、《小小 蛋糕 師》(比較練習)目的:學習區分厚、薄,練習並列排序材料:彩泥、牙簽或面團(也可用被子或書代替)內容:(1)老師和孩子一起當“蛋糕師”,用彩泥做生日蛋糕。(2)根據顧客(家裡其他成員)的要求,製作出一個三層的和一個一層的。(3)比較2個蛋糕的厚度,學習厚薄概念,並出示字卡。(4)老師畫多個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兒剪下來或手撕下來,按從厚到薄的順序,練習排列。

二、《捏面團》(守恆練習)目的:學習體積的守恆材料:面團(橡皮泥)內容:(1)製作兩塊一樣大小的面團(不必告訴孩子是一樣大的,讓孩子自己觀察),問孩子“這兩塊面團一樣多嗎?”(2)首先把一塊面搓成一個長條形,再與另一塊面團相比“這兩塊面團還一樣多嗎?”(3)再把長條形面團捏成一個小碗,再來比,是否還一樣多?(4)把碗再用棍擀成一個大圓片,再來比較是否還一樣多?(5)讓孩子也來試試,面團的形狀不斷變化為什麼還是一樣多呢?

三、《分四份》(幾何圖形)目的:學習分四等份材料:彩色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剪刀,白紙,膠水內容:(1)給孩子提出遊戲的規則、要求(2)准備好的彩色紙,讓幼兒說出都有什麼形狀的紙。請孩子把每張紙都分成四份(3)孩子如果一點都不會,經過嘗試後,老師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張同樣形狀的紙,如正方形。邊做邊引導孩子操作,把它折疊2次,然後按摺痕剪成相等的四份。(4)把剪成的四份圖片再還原成原樣貼在白紙上。(5)用數字表示分了幾分。(6)其他圖形同上。(7)孩子反復操作,加深印象。(8)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辦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四、《對對碰》(辨別方位)目的:學會對稱的方法,掌握對稱的概念,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材料:對稱練習圖,彩筆、彩紙內容:(1)首先要與孩子玩簡單的對稱游戲,讓孩子了解對稱的概念。如:照鏡子、人的身體部位哪些是對稱的?讓孩子觀察出眼睛、耳朵等。(2)玩顏色對稱游戲:在紙上畫對稱,如六個方框分別塗上紅黃藍藍黃紅。(3)玩形狀對稱游戲:在紙上畫對稱圖形,如圓三角方形方形三角圓。(4)玩粘紙游戲:取彩色剪紙剪成各種圖形對折剪開成為兩半,老師一半,孩子一半,找對了粘貼在一起。

五、《畫積木》(幾何圖形)目的: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材料:積木、紙、筆內容:可以與孩子一起畫積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導孩子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1)和孩子一起取來積木、紙筆取出一塊正方形積木,先讓孩子用手觸摸積木感知觀察外形特徵,然後老師示範描畫的方法。方法:把積木放在白紙上,左手壓在積木上,右手握筆沿邊描出,每描一面在積木上貼一個小帖紙做記號。(2)全部拓畫後,老師在每一圖形上寫上數字,看有多少個?(3)用積木的另一個面在其他描畫好的正方形上比,讓孩子觀察6個面是否一樣大。(4)取 其它 形狀的積木來拓畫。長方體有多種樣式,讓幼兒更多的觀察和了解,重點放在比較不同上。(5)讓孩子結合生活,找找有什麼物體和這些相同。

六、《剪貼格紙》(計算練習)目的:體驗數是可分的,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材料:格子紙(可以自己畫),剪刀、紙、膠水內容:以“7”為例(1)預先將格紙剪成一行一條,10條,每條紙為7個格子(2)指導孩子用剪刀把紙條沿格線剪成兩份,然後貼在分合紙上,一直剪貼到發現重復的為止,把重復的拿掉。(3)老師在剪開的每一格紙上寫上數字,表示他有幾個格子。(4)讓孩子看著回答“7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又是7?”

七、《分裙子》(分類練習)目的:學習多角度的分類及類別之間的包含關系材料:在白紙上自製小裙子圖樣,腰上帶蝴蝶結和不帶蝴蝶結2種,每種再分別畫有小圓圖案和橫線圖案、豎線圖案、斜線圖案的裙子各2-3條。合計畫10-20條,根據孩子的水平。內容:(1)指導孩子把有共同特點的裙子放在一起,看看有幾種分法。(2)只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範,孩子分完後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3)分完後回答問題:有蝴蝶結的裙子多還是沒有蝴蝶結的裙子多?為什麼?再問“裙子多還是有蝴蝶結的裙子多?”引出-裙子是一個集合的總概念,有蝴蝶結的裙子是裙子中的一部分。

八、《猜鈕扣》(計數練習)目的:訓練孩子觀察力,掌握數的組成材料:同樣的10個鈕扣(或用 圍棋 子)內容:(1)“猜猜手裡有多少鈕扣?” 手握2-6粒扣子,先攤開手掌讓孩子注意看,很快將手握起問孩子“你看見幾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讓孩子看一次。也可以讓孩子握扣,老師來猜,進行比賽,提高孩子的興趣,扣子數量根據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漸增多。(2)在桌子上分別放10粒以內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別超過5個)分別用左右手蓋住,抬起雙手讓孩子觀察,再迅速蓋上,然後讓孩子說出兩邊分別是幾粒扣子,合起來一共有幾個。(3)拿10以內任一數量的扣子給孩子看,然後把手放在背後分放在兩只手中,並伸出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或是讓孩子先看一眼再猜,猜到後伸出另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扣子。

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篇三

一、《量米》(守恆練習)目的:體驗容積概念,精細動作鍛煉材料:塑料漏斗,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塑料瓶)4-5蓋,小碗一隻,米若干內容:同孩子做買米的游戲,老師做顧客買米,孩子扮演售貨員(1)老師先提議拿一個瓶子去孩子處買米,要求是買平的一碗米,要求孩子必須在瓶子上放一漏斗,用碗裝米(要平),再慢慢的導入漏斗流入瓶中,盡量不外撒。(2)老師不斷去買米,每次所用瓶子都與前面一個有較大區別。(3)買米結束將所有瓶子展示,讓孩子觀察,哪個瓶子的米多?為什麼?(4)提示孩子回憶,每次都買一平碗米,米是一樣多的,為什麼裝在瓶中看起來就不一樣了呢?鼓勵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二、《出牌配對》(計數練習)目的:練習數的不同組合形式為學習10以內的計算做准備材料:撲克牌一副內容:以“8”為例(1)老師與孩子一起把撲克牌中的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種1-7牌取出來,共28張。(2)老師用一張白紙寫上數字8擺在一邊,交待今天的玩法是湊8。(3)將28(1-7各4張)張牌洗好,然後從中任意抽出一張扣放在8的標志旁邊。兩人協商好先後開始抓牌。(4)各自將手中的牌進行整理,從中選出可以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5)數手中所剩牌的數量,誰剩的牌多誰先出牌。(6)抽取對方的一張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與所抽取的牌合起來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7)輪流抽牌,誰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誰為勝利者。

三、《小 魔術 師》(守恆練習)目的:(1)體會數的守恆(2)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材料:正方形硬紙片,每個孩子5個內容:以5為例(1)老師給孩子一疊正方形紙片,讓孩子點數有多少個?(2)“請你和我一起當魔術師,看誰把5個正方形擺出來的花樣多?“老師和孩子一起擺,每擺一個圖形取5個正方形紙片,鼓勵孩子大膽想像創造,並將孩子所擺圖形,教孩子用筆畫下來。(3)老師開始可以提示一些方法,比如水平擺、豎直擺等,以後讓孩子自由創作。(4)3-4歲可以掌握到5以內,4-5歲可以掌握10以內的守恆。

四、《尋寶貝》(分類練習)目的:學習按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2歲,根據成人的示範進行分類3歲,根據成人的指令性語言進行分類4歲,根據物品的種類自己分類,並說出名稱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籃子內容:(1)老師帶領孩子散步或戶外活動時,預先帶上小塑料袋,來到戶外或公園里提示幼兒揀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老師可以同孩子一起揀,如不同形狀的樹葉,花朵或花瓣,小石頭等,很多孩子都會喜歡這些寶貝的(2)開始展示自己的寶貝,指導或提示孩子將物品進行分類,並說出名字。(3)老師可以以此講些故事給孩子聽。(4)回班注意洗手,告訴孩子講衛生的原因。(5)也可以用班裡的物品進行練習。

五、《排排隊》(排序練習)目的:學習有規律排序的方法材料:彩色串珠數個,或是幾何圖形的積木數內容:方法一,掌握兩種物體的排序(1)同是圓形串珠,一個紅色,一個綠色,引導孩子進行紅、綠、紅、綠……排序;(2)可以進行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木的排序。方法二,掌握3種物體有規律的排序(1)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排序。(2)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排序。無論哪種方法,老師都要先示範給孩子看,一是激發孩子參與創作的興趣,二是便於孩子模仿理解。孩子操作後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鼓勵孩子用和老師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排隊,培養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

六、《哪個長哪個短》(比較練習)目的:學習按長度排列物體的順序材料:五根不同長度的吸管,直尺一把內容:此游戲要在孩子能分辨長短的基礎上進行。(1)取出5根吸管,讓孩子觀察他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2)取出最長的,與最短的比一比,問問孩子。再任意取兩根比一比哪個長哪個短?(3)小吸管要從最長的到最短的排個隊,請孩子來幫忙,取出直尺縱向放在左側,吸管一端要頂住尺子橫向放。(4)鼓勵孩子大膽嘗試著放,成功了要表揚。(5)如果孩子排序有困難,老師可以先示範。讓孩子按照示範擺,逐步到自己獨立擺好。(6)把直尺橫向放,縱向放吸管,讓孩子再次嘗試。

Ⅱ 想起個帶米字的生日蛋糕店名字,請萬能的百度給參謀一下吧

米琪,米老鼠,

Ⅲ 怎樣學好數學

學好數學是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准確;②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理解的標準是「准確」、「簡單」和「全面」。「准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你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麼?標准方程是什麼?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保證數量就是①選准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②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一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你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保證質量就是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元歸一。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③復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一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扎扎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就一定能把數學學好。

Ⅳ 昆明哪有可以自製生日禮物的DIY小店

大觀商業城後門那邊有家自製蛋糕的小店 文林街師大附小斜對面也有家DIY生日蛋糕的地方 昆都有DIY巧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