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山東,上鍋蒸的麵食不一定都叫饅頭!這7種也很好吃
提起麵食,不得不提山東,山東饅頭的招牌,幾乎立滿了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從 歷史 到現在,山東人將麵食做成了五花八門的樣子,特別是上鍋蒸的,不僅僅只有饅頭這種食品;而且「齊魯豬豬俠」發現,就是饅頭也不一定是統一的叫法。
限於「齊魯豬豬俠」的知識層面和見識面,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海涵,或者留言給「豬豬俠」,普及一下知識。「豬豬俠」很期待哦~
這里的「饅頭」概念,是指和饅頭基本一樣的製作方法。即,圈面 發酵 再圈面 上鍋蒸 吃!在這種做法下,筋道的小麥麵粉和生命之源融合,在有力的一雙大手之下,形成了一個個大小均勻,半圓狀的 美食 。倘若在網上推個十幾年、幾十年,柴火大鍋蒸的時候,有與鍋邊相念的部分會產生一種叫「胡噶扎」的 美食 ,嘎嘣脆,是孩童們的最愛,可惜現在吃不到了!
在「豬豬俠」生活的縣城,饅頭還叫「卷子」「餑餑」。其中「卷子」是長方形的,做法和包水餃的時候一樣,用刀切成長方形。而「餑餑」和「饃饃」是饅頭和卷子的統稱,不知道您那裡是不是有這種叫法呢?
先說說「油卷」吧,有些地方也叫花捲,是和擀餅一樣的做法。只不過是再把整張大餅捲起來,用刀切成合適大小後,捏住兩邊一卷,層次分明的油卷就出來了,擀大餅的過程中,可以抹油、撒鹽和蔥花,這樣層次更分明,口感也更好一些。接下來再說說發面餅,我們這邊一般是在面發酵的不好的時候,或者是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將一大塊發面團子均勻攤厚,有的直接上過蒸,有的還做成千層餅。
重點說說「扒拉兒子」,這個「兒」是個兒化音,和後邊的「子」要讀出一種頓挫感來。在俺縣城,最多見的就是「薺菜扒拉兒子」「老豆角扒拉兒子」和「黃西菜扒拉兒子」。這應該也屬於初步加工吧,菜上蘸水,把面均勻裹在菜上,抹上點蔥油、撒上點鹽,蒸出來,能吃上兩大盤子。
花饃饃,「豬豬俠」覺得膠東地區得很好(因為別地方沒在我們縣城賣,咱也不知道)。老遠一看,和生日蛋糕無異,而且在我們這里,很多老年人過生日,送花饃的還是不少的。甚至有些花饃已經成了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固定的門頭和客源。
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不僅好看,而且好吃。綠色的葉子能吃出菠菜味兒,紫色的雲彩能吃出火龍果味兒……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不知道您吃過沒有。
可以說,山東麵食上鍋蒸的,不僅僅叫饅頭,也不僅僅只是饅頭,還有其他的如年糕之類的,「豬豬俠」就不再贅述了。「豬豬俠」才疏學淺,如有遺漏可不要怪罪哦~歡迎大家給「豬豬俠」普及一下您那裡的知識~
『貳』 過生日吃花饃是哪裡
吃花饃是山西省。
晉陽花饃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型獨特,它是當地生日壽辰、婚喪嫁娶、祈禱祭奠等民俗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品,最具地域特色。
適用於老人過壽、小孩滿月與過歲、婚喪嫁娶、獻奠祖先等場合。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聞喜花饃於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饃簡介
花饃,也稱「面花」,是中國民間麵塑品。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因花式各樣而命名。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歷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
花饃同樣以美味著名。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展出。在2012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創造了四項世界紀錄。
鄉間逢年節都要蒸制花饃。如春節蒸大饅、棗花、元寶人、元寶籃;正月十五做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雞、面豬等;清明節捏面為燕;七巧做巧花(巧餑餑),形如石榴、桃、虎獅、魚等;四月,出嫁女兒給娘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餛飩;寒食節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嬰兒滿月做「囫圇」謂之「龍鳳呈祥」、「猛虎驅邪」;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
『叄』 西安哪裡可以買到周歲的花饃
陝域絲路花饃。位於西安未央區的陝域絲路花饃店,專門售賣周歲的花饃,用來慶祝兒童的周歲,不過要買花饃需要提前預定。花饃,也稱「面花」,是中國民間麵塑品。
『肆』 為什麼花饃中式蛋糕沒有推廣
答為什麼花饃中式蛋糕沒有推廣?
因為中國的傳統習慣,花饃是在家裡面有事情的時候才做,作為擺設,供人欣賞的,所以中華膜和中式蛋糕推廣不開的意思就是這樣,是一種欣賞價值
『伍』 西安哪裡賣花饃壽桃
好像是西安灞橋西航花園的陝域花饃坊
『陸』 花饃饃的壽桃做法花樣大全
現在人過生日都很喜歡吃蛋糕,蛋糕是從西方流傳過來的,我國生日的傳統是必吃長壽面和壽桃的,都是象徵著長壽的意思,壽桃外觀很精緻,也不難做。朋友們想知道壽桃怎麼做及怎樣做壽桃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壽桃的做法。
壽桃其實就是很簡單的面點,只不過它的形狀要做成仙桃的樣子,這是要下一番工夫的,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它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
適量的麵粉,紅豆,無核小棗,鮮酵母,白糖,桂花糖,抹茶粉,芋香粉。
做法
發面面團製作
1、先用溫水將適量的鮮酵母浸泡5分鍾,將其攪拌均勻。
2、然後將酵母水加入到適量的麵粉中攪拌,再適量加入溫水,揉搓均勻,加蓋醒發至原體積2倍大。
3、然後准備適量的抹茶粉與八分之一的面團融合,這是用作壽桃葉子的部分。
紅豆沙球製作
1、紅豆、無核小棗洗凈,放入高壓鍋中,加入紅豆3倍的水大火燒開,加蓋小火煮30分鍾。
2、晾至高壓鍋內無氣時開蓋,加白糖、桂花糖,用鏟子將紅豆和紅棗碾碎,再逐個做成豆沙球。
壽桃製作
1、將發好的面團揉勻至面團內無氣泡,分割成小劑子,每個劑子用擀麵杖擀成皮,放在左手的虎口處呈窩狀,包入豆沙球。
2、搓圓,並且在上部搓出一個尖,側面用餐刀的背面壓出桃的紋路,其它依次做好。
桃葉的製作
1、綠色面團揉勻分割成小劑子,用手搓成兩頭尖的棗核形。
2、將棗核形的面團按扁,擀成葉片狀的薄片,用餐刀刻出葉子的葉脈。
壽桃的組裝
1、將桃葉沒有紋路的一面抹少許清水,由下向上逐個粘在壽桃上即可。
2、做好的壽桃生坯蓋濕布醒20分鍾。
壽桃的裝飾
壽桃有些粉紅的顏色才好看。將芋香粉用少許清水化開成稀糊狀,用刷子逐個刷在壽桃白色的面團部分,放入涼水蒸鍋中。
壽桃的蒸制
將放入壽桃的蒸鍋放在爐子上,大火燒開,轉小火蒸15分鍾即可。小訣竅關鍵:壽桃蒸制時,爐火不可過大,否則成品不飽滿。
做法二
材料
麵粉250克,酵母5克,泡打粉3克,糖粉50克,化豬油10克,溫水130克,紅綠食色少許,豆沙餡蓮蓉餡。
做法
1.麵粉加酵母,泡打粉,糖粉拌勻,加溫水揉成團,加化豬油揉勻,取少許染成淺綠色(製作葉片),淡紅色(製作大桃子),粉紅色(裝飾結)。蓋濕毛巾醒面5分鍾。
2.白色下劑子,包餡成水滴形,用餡挑(或刀背)壓出桃痕。用綠色面團做成葉片裝飾成形,裝入刷油的籠中(大桃子也是如此,不過多一個紅色的裝飾結)。
3.醒發約15-20分鍾,待發酵成熟,上鍋蒸約12分鍾。
4.取出,在桃尖部分彈上少許食紅色,裝入盤中。
做法三
材料
麵粉六兩,洋醋1茶匙,幼沙糖1杯,豬油固體半湯匙,發粉1茶匙,食用臭粉1茶匙,一寸半方形白紙適量,蓮蓉六兩分成小粒,食用紅色粉1茶匙,牙刷一枝。
做法
1.麵粉、發粉篩勻。
2.臭粉加入清水半湯匙拌勻。
3.食用紅色粉加清水一湯匙半拌勻。
4.糖、洋醋、臭粉水、豬油同放盆中拌勻,加入清水三安士(用量杯量)拌勻,放入麵粉調勻,倒出檯面搓成軟滑之粉團,用濕手巾蓋密待十五分鍾,取出搓勻,用濕手巾蓋密待發半小時。
5.把粉團搓成長條,分成小粉團,捏成窩開,放入蓮蓉包密搓圓,在包底貼上白紙,排在蒸麓內,包輿包之間要有一寸距雕,大火蒸十分鍾即熟。
6.用一餐刀背壓在熟包上,使其有一坑紋
像桃之形狀,然後用牙刷蘸些顏色水,用餐刀背刮動牙刷,使紅色水灑在包上即成。
提示
要趁包仍熟就用刀背壓,如包冷後壓下又會回復原形。
做法四
材料
適量的白糖、雪花粉、蘇打粉、發酵粉、豆沙、菠菜葉(榨汁)、不銹鋼勺。
做法
1、雪花粉加發酵粉加蘇打粉攪勻(喜歡甜的可自放白糖),用溫水和面揉成光滑面團,放溫暖處發酵。
2、發酵好後,揪成小面團,擀成面餅包進豆沙餡,揉成圓形,頂部捏尖,用鋼勺壓出桃子的溝溝,菠菜葉榨汁和面揉成綠色面團,揪適量搓成兩頭尖的面棍,用擀麵杖擀成綠葉狀,沾水貼在桃子底部。
3、冷水上蒸籠,大火三十分鍾左右,關火開鍋。
做法五
主料
麵粉、豆沙、水、乾酵母、泡打粉、白糖、豬油、食用色素(紅色)。
做法
1、麵粉加入酵母、泡打粉、糖、豬油及水調成面團,經軋面機軋制。
2、面團搓條下劑,包入豆沙餡心,捏成桃形,放入籠中醒制。
3、醒好的面桃上籠蒸熟,取少許紅色素加水調好,用牙刷將色素水刷在蒸好的「桃」的頂端即可。
4、食用時,上籠再蒸一下即可裝盤。
小訣竅
包入餡心後,收口向下,壓出桃中間的紋路,不宜太深,以免破餡。
蒸出的桃如紋路不明顯,可趁熱再壓一下。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壽桃的做法的內容。現在大家都知道怎樣製作壽桃了吧,這款面點是我國以前人過生日必吃的美食,寓意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文章中介紹的方法都很簡單,感興趣的朋友可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