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級應包含
1)保護食品 應具備保護食品所需的各項技術性能,如相應的透氣性、透濕性、化學穩定性、物理機械性能、密封性(用密封試驗儀測定)、遮光性、保香性等。
(2)生產工藝的適應性 能適應包裝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工藝的要求,如材料的消毒滅菌、成型、充填(有時是熱填充)和封緘等工序的操作性能,以保證生產效率和包裝質量。
(3)促進銷售 包裝材料和容器應具有良好的銷售外觀和印刷裝潢的適應性,有助於提高食品商品價值,在市場上富有吸引力和競爭能力。
(4)衛生安全 食品包裝材料對於食品不能有任何不利的影響,包括任何的氣味和有害成分的污染,確保食品的衛生安全,同時,包括應使消費者有安全衛生感。
(5)其它 包裝的經濟性、節約資源、能源以及包裝廢棄物的後處理回收利用、環境衛生和生態平衡等長遠性問題。
2. 自己怎麼作奶油呀我想作蛋糕
自製奶油:
材料:食用油一公斤
奶粉/鮮牛奶二公斤
做法:
兌在一起 攪拌
制奶油膏:
將雞蛋、砂糖放入鍋內攪拌,加進牛奶,邊加溫邊用蛋帚攪拌,待燒開後連同白脫油放入打蛋機內打發,再加入朗姆酒即成復制奶油。
http://club.life.sohu.com/read_art_sub.php?b=food&a=341751&NoCache=1這里寫的挺全面的
打發奶油的問題:
我簡單的總結一下偶自己的經驗,不足的地方,請其他姐妹補充哈。
1)將買回的凍奶油,分成幾份,分別放在保鮮膜里冷凍,這樣,每次用的時候,單獨拿出一小塊融化就可以了。
(超級丑瓜備註:我認為,做8寸的蛋糕,用1/4塊奶油就足夠了。我今天用了1/3,太多了,還剩下一些。)
2)將所需的凍奶油(套著保鮮膜),放在冰箱冷藏中,解凍。順便把干凈的,無油無水的大盆和打蛋器的頭部,一起放入冰箱的冷藏。
3)待凍奶油在冷藏室中融化至沒有冰碴,就可以拿出來准備打發了。
4)打之前,要准備一盆冰水,隔冰水打發奶油的效果比較好。
5)用電動打蛋器中速打大約10分鍾的樣子,奶油由粘稠狀,逐漸就變硬了,能輕易拉出尖角且不倒,就差不多了。
(超級丑瓜備註:因為這個奶油本身已經含糖了,所以不用再另外加糖打發了。如果你買的是淡奶油,那麼就要酌情分次放糖打發了。)
打發大全(植物奶油、鮮奶油、蛋白、奶油和全蛋)ZT鮮奶油打發方法
1.將半退冰狀的鮮奶油倒入攪拌缸內,其鮮奶油溫度以0℃~5℃之間為最佳。 〔鮮奶油最佳打發狀態為半退冰狀態,能從罐中輕易的倒出來,乳液中還含有碎冰而能流動狀態為最佳打發時機。〕
2.用網狀攪拌器以快速打發,如鮮奶油乃有碎冰存在時,可先用中速打發至完全退冰再改用快速打發。
3.鮮奶油在打發時會由稀澤狀態,逐漸形成濃稠態而體積也逐漸膨大。
4.繼續攪拌至近完成階段時,可看出打發狀態的鮮奶油有明顯的呈現可塑性花紋,此時即可停止打發。
5.打發完成的鮮奶油,即稱為『泡沫鮮奶油』,應具備光澤而有良好的彈性和可塑性。
6.打發完成的鮮奶油,可換裝容器或連攪拌缸一起存放冷藏庫中備用。其最佳使用狀態是打發完成後40分鍾以內用完為佳,因此以少量多次打發為宜。
7.打發完成時如發現鮮奶油狀態太稀太軟,可立即再次打發至可塑性為止,或者存放冰箱內時間過久而缺乏可塑性時,也同樣可以重新打發或者再參與新的鮮奶油一起打發均可。
8.打發過度的鮮奶油,體積縮少而體質粗糙, 顆粒大有分行狀態而不具彈性和光澤,此時可再加入新的鮮奶油再重新打發,可得應有的可塑性狀態。
9.打發完成的鮮奶油若過時不用或用量過剩時,可存放冷凍保存,留置下次加入新的鮮奶油一起打發均可,不影響狀態及品質。
持久穩固泡沫鮮奶油的方式有二:
1、加入吉利丁方式 :
每一杯的鮮奶油中,可加入一茶匙(5ml)的吉利丁和二大匙(30ml)熱水。
先把吉利丁和熱水攪拌至溶解,待冷卻後備用,須保持液體狀態。鮮奶油打至柔軟聳立時,慢慢的加入吉利丁一起打發至完成階段。
2、加入玉米粉方式:
每一杯鮮奶油中,加入二大匙(30ml)糖粉和一匙(15ml)玉米粉。
先將糖粉和玉米粉拌勻。取1/4杯鮮奶油加熱後加入玉米糖粉攪拌至溶解,待冷卻至室溫備用。
打發其餘 3/4鮮奶油,慢慢的加入玉米糖粉水一起打發至完成階段。
其他關於鮮奶油的常識:
1、1杯鮮奶油=2杯泡沫鮮奶油(即打發完成的鮮奶油)
2、一個八吋或九吋蛋糕需要使用一杯泡沫鮮奶油做為表面霜飾。如是雙層八吋或九吋蛋糕需使用一杯泡沫鮮奶油做為中間夾層,再加一杯泡沫鮮奶油為表面霜飾,總共需3杯泡沫鮮奶油。
3、同理,三層夾層蛋糕需4杯泡沫鮮奶油。
--------------------------------------------------------------------------------
植物奶油(淡奶油):
儲存: 注意事項:
未開盒的奶油,於-18℃可儲存一年 之久,即於2℃-7℃可儲存兩星期。
未打發的奶油儲存中不能反復解凍,冷凍。否則,會影響奶油品質。
已打發的奶油,可於2℃-7℃冷藏 櫃儲存三天。
打發: 注意事項:
將未打發的奶油放於2℃-7℃冷藏櫃內24至48小時以上,待完全解凍後取出。
奶油打發前的溫度不應高於10℃,低於7℃都會影響奶油穩定性和打發量。
輕輕搖勻奶油後,倒入攪拌缸內此液體奶油溫度要求在7℃-10℃,容量在攪拌缸的10%-25 %(將產品打發至攪拌球的球徑最大處)。
室溫過高或過低會影響打發後的奶油品質及穩定性。
用中速或高速打發,(160-260轉/分即可),直至光澤消失,軟峰出現即可。
置於攪拌缸內未打發奶油容量不能低於缸容積的10%,也不能高於缸內容積的25%,否則會影響產品的質量。
室溫過高或過低會影響打發後的奶油品質及穩定性。
用途: 注意事項:
打發後的奶油即可使用,待用已打發的奶油要放在冷藏櫃中加蓋儲存。
打好的奶油用途十分廣泛,不僅僅局限於奶油蛋糕裝飾。
奶油可用於蛋糕夾層,表層和裝飾。
也可用奶油做冷凍奶油果杯和水果沙拉。
成品存放: 注意事項:
裝飾好的奶油蛋糕必須放於冷藏櫃內。
不應放在室溫下。
--------------------------------------------------------------------------------
蛋白的打發
竅門:
選新鮮雞蛋的蛋清,不能沾水、蛋黃和油,冬天用40度左右溫水墊在打蛋盆下,打前滴幾滴白醋,放糖時放1ml玉米澱粉,最好每個蛋清配20克糖,很容易打發。
夏天要把蛋白的溫度保持在23度左右,如果溫度太高,要放冰箱冷藏幾分鍾,再打。
要製作出成功又好吃的蛋糕,除了材料比例要正確,蛋白打發是極為重要的關鍵之一,對於初學者而言,通常只要能打出漂亮的蛋白,這也代表離成功不遠,以下就是蛋白打發的三大關鍵:
打蛋器Whisk/Whipper
攪拌打發或拌勻材料,最常用的有瓜型(直型)、螺旋型及電動打蛋器。瓜型打蛋器用途最廣,可打蛋、拌勻材料及打發奶油、鮮奶油等,鋼圈數愈多愈易打發;螺旋型打蛋器則適合於打蛋及鮮奶油;電動打蛋器最為省時省力。
1.加入砂糖
首先蛋白要置於乾凈無油無水的圓底容器中,利用打蛋器順同一方向攪打,至出現大泡沫時,就可以將砂糖分次加入蛋白中,此時加入砂糖可幫助蛋白起泡打入空氣,增加蛋白泡沫的體積。
2.濕性發泡
蛋白一直攪打,細小泡沫會愈來愈多,直到整個成為如同鮮奶油般的雪白泡沫,此時將打蛋器舉起,蛋白泡沫仍會自打蛋器滴垂下來,此階段稱為「濕性發泡」,適合用於製作天使蛋糕。
3.乾性發泡(或稱硬性發泡)
濕性發泡再繼續打發,至打蛋器舉起後蛋白泡沫不會滴下的程度,為「乾性發泡」,或稱「硬性發泡」,此階段的蛋白糊適合用來製作戚風蛋糕,或者是檸檬派上的裝飾蛋白。
--------------------------------------------------------------------------------
全蛋的打發
全蛋因為含有蛋黃的油脂成分,會阻礙蛋白打發,但因為蛋黃除了油脂還含有卵磷脂及膽固醇等乳化劑,在蛋黃與蛋白為1:2比例時,蛋黃的乳化作用增加,並很容易與蛋白與包入的空氣形成黏稠的乳狀泡沫,所以仍舊可以打發出細致的泡沫,是海綿蛋糕的主要作法之一。
1.拌勻加溫
全蛋打發時因為蛋黃含有油脂,所以在速度上不如蛋白打發迅速,若是在打發之前先將蛋液稍微加溫至38~43℃,即可減低蛋黃的稠度,並加速蛋的起泡性。此時要將細砂糖與全蛋混合拌勻,再置於爐火上加溫,加熱時必須不斷以打蛋器攪拌,以防材料受熱不均。
2.泡沫細致
開始用打蛋器不斷快速拌打至蛋液開始泛白,泡沫開始由粗大變得細致,而且蛋液體積也變大,以打蛋器撈起泡沫,泡沫仍會滴流而下。
3.打發完成
慢速再攪打片刻之後,泡沫顏色將呈現泛白乳黃色,且泡沫亦達到均勻細致、光滑穩定的狀態,以打蛋器或橡皮刮刀撈起,泡沫稠度較大而緩緩流下,此時即表示打發完成,可以准備加入過篩麵粉及其他材料拌勻成麵糊。
--------------------------------------------------------------------------------
奶油的打發
奶油的熔點大約在30℃左右,視製作時的不同需求,則有軟化奶油或將奶油完全熔化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如麵糊類蛋糕就必須藉由奶油打發拌入空氣來軟化蛋糕的口感以及膨脹體積;製作餡料時,則大部份都要將奶油熔化,再加入材料中拌勻。
1.奶油回溫:
奶油冷藏或冷凍後,質地都會變硬,退冰軟化的方法,就是取出置放於室溫下待其軟化,至於需要多久時間則不一定,視奶油先前是冷藏或冷凍、份量多寡以及當時的氣溫而定,奶油只要軟化至用手指稍使力按壓,可以輕易被手壓出凹陷的程度就可以了。
2.與糖調勻:
用打蛋器將奶油打發至體積膨大顏色泛白如圖所示,再將糖粉與鹽都加入奶油中,繼續以打蛋器拌勻至糖粉完全融化,麵糊質地光滑。
3.打發完成:
完成後的麵糊應成光滑細致狀,顏色呈淡黃,已以打蛋器將之舉起奶油麵糊不會滴下得程度,就算完成了,這一款的麵糊最成應用於重奶油蛋糕的製作上,加入不同的香料與餡料調配即變成不同口味的澎鬆蛋糕歐。
植脂奶油的操作
1、植脂奶油的解凍
冬天使用,提前三天從冷凍櫃(-18℃)取出放到冷藏櫃(2℃-7℃)去解凍。夏天使用,提前一天從冷凍櫃取出放冷藏櫃解凍。此外還有一些不同的解凍方法,如用自來水浸泡、放室內自然解凍、用溫水浸泡等。而不同的解凍方法有不同的打發量和穩定性,如放冷藏櫃解凍到2℃去打發,打起的起發量就有4.3-4.5倍,放冷藏櫃隔夜後還變化不大,這種解凍的時間就要24小時左右。放室內解凍到2℃去打發,起發量就有4.1-4.3倍,放冷藏櫃過夜後,就稍微有點發泡,攪拌之後還可以裱花,這種解凍方法就要三小時左右。用自來水浸泡去解凍到2℃去打發,起發量就有3.8-4.1倍,放冷藏櫃過夜後稍微有點氣泡,攪拌之後勉強可以裱花,這種解凍方法30分鍾就可以了,由此看出不同的解凍方法就有不同的起發量和穩定性,也就是解凍的時間越短,起發量和穩定性就越差。
2、植脂奶油的打發溫度
奶油的打發溫度和室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室溫在0℃-18℃之間,奶油的打發溫度在4℃-8℃之間最好。如果室溫在18℃-30℃之間,奶油的打發溫度在-4℃-2℃之間,也就是稍微有點冰粒,沒有完全解凍就要去打發,在以上這兩種溫度去打發打起來的植脂奶油溫度一般在13℃-16℃之間。植脂奶油的打發溫度會直接影響奶油的起發量和穩定性、口感等。如果打發時的漿溫太高,在18℃-30℃之間的室溫,漿溫在2℃-6℃之間打發,那起發量就比-4℃-2℃之間的少了0.3倍左右。而將奶油放冷藏櫃到明天後就會有些發泡、變軟,即穩定性稍差。若將植脂奶油的漿溫提到6℃-10℃或以上打發,起發量就更低了,只有3.8倍或以下,放置冷藏櫃隔夜後更有泡了,攪拌後變韌性,不好裱花及其他製作,口感也不好,有漿口的感覺,入口不易化。反過來如果植脂奶油的漿溫很低(在00C-180C的高溫下漿溫去到-40C以下打發)。那打起來的奶油起發量會更高,超過4.3倍以上,但穩定性就很差,奶油很浮弱,沒有支撐力。裱出來的花朵會反花瓣沾合在一起,擠出的動物會向下塌陷,變得又肥又矮的小動物。而且吃在口裡象一陣風一樣,象吃空氣,沒有質感。總之,打發的漿溫是和室溫成反比,室溫越高,漿溫越低;室溫越低,漿溫就較高,但都有限度。
3、植脂奶油的打發速度
如果室溫在0℃-18℃之間打發奶油,因為奶油的漿溫在-4℃-2℃之間會有點冰渣沒有解凍,所要打發的速度是先慢速攪拌裡面的冰渣,再中快速(若是無極變速的機器如廚寶、健伍機等)也就是十個檔的用六檔,若七個檔的用四檔去打發,打到適合使用的程度(也就是軟硬度適中時)就開慢速攪拌半分鍾左右。如果只有三個檔的大機器就先開一檔把冰渣攪拌溶解,再開快速打起來(也就是三檔),然後開慢速(一檔)攪拌半分鍾左右。為什麼要分三種速度去打發奶油呢?原因是如果有冰粒的情況下快速打發,那冰粒和解凍的奶油不斷地磨擦就會把奶油裡面的結構打斷了。那打起來的奶油就穩定性不強,容易發泡變軟。用中快速的原因是液體進入空氣會不斷地膨脹,油膜會裹住膨脹的氣泡,外面並有一層液體包住,而打發進入的空氣到一定的膨脹程度就最適宜。若打發的速度太快,進入的空氣太多,那液體氣泡膨脹的程度會超出並破裂,奶油就容易變粗、發泡,不宜裱花及製作其它用途。最後慢速攪拌就是把液體氣泡膜與膜之間的空氣排掉,令到奶油更光滑,更細膩,穩定性更強。總之,植脂奶油的打發速度要根據自身的機器去確定。因為有些機器用長久了,八檔的速度也沒有好的機器四檔的快。以及有些機器的攪拌球有沒有折斷過鋼絲也有很大的關系。
4、打起來以後植脂奶油的儲存
一般按正常情況下植脂奶油打起來的溫度在13℃-16℃之間,如果室溫是30℃,那奶油在室溫裡面不到半小時就會上升到30℃,這樣奶油就會發泡了。所以打起來的植脂奶油一定要加蓋放冷藏櫃(2℃-7℃)去儲存,把13℃-16℃的溫度降下到2℃-7℃之間。這樣的奶油放一天一夜也變化不大。如果餅店的蛋糕量多,那就要循環不斷地去打發奶油,提早打好放冷藏櫃儲存。在取出來用的時候又打一桶放進冷藏櫃去,這樣植脂奶油在裱花間的使用時間就會長一點。為什麼要加蓋放冷藏櫃呢?因為冷藏櫃有兩種:一種是直冷式的,走管道的,結冰的,蓋上保解紙等會預防水滴進去。另一種是風冷式的,蓋上保解紙等也就預防表面的奶油風干。如果一些餅店的規模較小,每天的生日蛋糕只有一、二個,那就將植脂奶油打好放冷藏櫃儲存,要製作蛋糕時再用一個小盆子裝一點出來做這個蛋糕,不夠用時再從冷藏櫃取出來一點。這樣就不會因做一個蛋糕而影響一大盆奶油的穩定性。
http://club.life.sohu.com/read_art_sub.php?b=food&a=341751&NoCache=1老爸的生日蛋糕,順便看看打發奶油的方法(圖解過程)
Fatty的蛋糕知識
自己打發奶油
簡單的說,需要如下材料和工具:
材料:糖(我用糖粉),生雞蛋的蛋白,heavy cream一盒(在店裡面買,和牛奶放在一起, 屬於冷藏品)
工具:電動攪拌機(必備)
步驟:混合蛋白和heavy cream,注意,因為heavy cream在溫度低的條件下打發的效果比較出色,所以,建議你將heavy cream 和蛋白混合之後,將容器底部浸入冰水裡面(事先准備好冰水),用電動攪拌機高速打發。打發之前可加入少量糖,在打發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加糖,自己體會甜度,合適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這樣不斷打發的奶油會變得越來越硬,直到可以倒立而不下垂即可。抹到蛋糕上,可以吃啦!
註:剩下的打發奶油可以冷藏,下次接著用。
暫時我就想到這么多,隨時補充吧!
更簡單的做法就是,到店裡面買現成的打發好的奶油,如圖,但是甜度我可不保證你會喜歡。
如果你買了food color(實用色素)的話,可以加入裡面,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圖片中的「草帽」蛋糕是我自己設計的形狀和顏色,照片未用閃光燈,所以顏色偏暗。有了它,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製作自己喜歡的cake了~~:)
1、一般來說,3個蛋的用6寸模具,5個蛋用9寸模具;如果mm使用6寸覺得小的話,下次更換一個稍微大一點的試驗一下。:)
2、所用的應該為左邊的那種打發頭,右邊的感覺是用於攪拌,兩者功能和效果差異很大。打發蛋白目的是用高速將空氣帶進蛋白中,從而實現打發的效果,後者只是攪拌,無法實現打發。(詳細講解見後)
3、如果雞蛋味道比較重的話,在製作蛋糕的攪拌蛋黃,麵粉混合物的步驟中加入--香草精,1--2小滴就足夠,保證你的蛋糕烘烤出來的是迷人的香草味。:)
打發奶油的一個忌諱就是有水,有油。絕對不能加入水分。
3. 關於奶油
鮮奶油、淡奶油,或者簡稱鮮奶、淡奶,就是cream,音譯作忌廉。也是從牛奶中提取的脂肪,打發成漿狀之後可以在蛋糕上裱花,也可以加在咖啡、冰淇淋、水果、點心上,甚至直接食用。但是現在市場上見到的幾乎都是植脂鮮奶。就像麥淇淋是人造黃油一樣,植脂奶油也是人造鮮奶,是將植物油氫化之後加入能產生奶香味的香精來代替鮮奶。買到的植脂鮮奶呈液體,冷凍成塊後可以切成所需要的大小並分塊包好,冷凍保存。使用時,取出一塊凍好的奶油,化成液體之後,隔著冰水用打蛋器攪打,打到體積膨大,能拉出角而且不會軟塌之後就可以進行裱花了。
奶油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代印度人就已掌握了原始的奶油製作方法。把牛奶靜放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層飄浮的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印度人把奶皮撈出裝入皮口袋,掛起來反復拍打、搓揉、奶皮便逐漸變成了奶油。但這種方法頗費時間,而且從牛奶中產出的奶油量也很少。
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人也學會了製作奶油。後來,埃及的奶油製作方法由希臘和羅馬人帶到了歐洲,印度的奶油技術則經過中國,朝鮮傳入了日本,但當時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製作的奶油只有少量是食用,大部分是作為化妝品抹在臉上。
在中世紀時,歐洲出現了手搖攪拌器,提高了從牛奶中提取奶油的效率。1879年,瑞典的德·拉巴爾發明了奶油分離機,這是藉助滾筒產生的離心力,利用奶油與脫脂奶的不同比重,使奶油得到分離。拉巴爾在1882年又發明了由內燃機帶動奶油分離機,進一步提高了分離效率,奶油分離機的誕生,為奶油生產的機械化開辟了道路。
至今西亞的某些山區,居民仍使用著延續了5000多年的製作奶油的方法。將加熱的乳脂放入木桶內,用木棍攪拌和拍打半個小時)
方法1 油相由2%甘油一硬脂酸脂、1%丙二醇硬指酸單甘油酯、5%熔點為50℃的氫化牛油和92%大豆油組成;水相由5.6%、10%發酵乳、3%蔗糖、0.1%古柯豆膠和2%食鹽組成。將18%水相混合到82%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後得人造奶油。測定這種人造奶油的固體脂指數結果,在5~25℃的范圍內為7.2~7.6,把人造奶油品溫調到20℃,將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10分鍾使其含氣,得到食感和攪打奶油十分相似的打稠奶油。
奶油的製作方法:
方法2 油相由3%甘油一硬脂酸酯、5%氫化大豆油(熔點50℃)、92%玉米油組成,水相由18%水、5%全脂奶粉、0.5%蔗糖酯和2%食鹽組成。將25.5%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4.4%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和,製成人造奶油。在5~25℃范圍內,油相的固體脂含量為7.2~7.8%。將這種人造奶油按方法1同樣的方法攪拌含氣,結果相同。
方法3 油相由10%粗奶油、3%氫化牛油(熔點48℃)、83%玉米油、2%甘油一硬脂酸脂和2%丙二醇硬脂酸單甘油酯組成;水相由12%,0.7%蔗糖酯、10%全脂乳、0.1%古柯豆膠、0.1%羧基甲基纖維素和2%食鹽組成。將24.9%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5%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和,得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油相中的固體脂量在5~25℃范圍內為9.2~13%。
將人造奶油品溫調整到25℃,把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使之含氣,即加工成水包油型打稠奶油。
鮮奶油(cream)又稱生奶油,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呈液狀。鮮奶油同樣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鮮奶油。動物性鮮奶油以乳脂或牛奶製成;而植物性鮮奶油的主要成分則是棕櫚油和玉米糖漿,其色澤來自食用色素,其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
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類型:基本上分為動物奶油和植脂奶油。動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獲得的。而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
味道:從口感上說,動物奶油口味更棒一些。植脂奶油就是平常我們能在蛋糕店買到的那種。熱量比一般動物性奶油少一半以上,且飽和脂肪酸較少,不含膽固醇。
購買:動物奶油在麥德龍這樣的超市會有賣的,而且有幾個品牌。植物奶油我是在烘焙市場買的。
3、做西點基本和常用的黃油,還是要用塊狀的黃油。比如多美鮮的盒裝,很多人買來使用就以失敗告終,要買多美鮮的塊狀黃油。(你說的液體的,是不是我在2裡面所說的鮮奶油啊?)
揭開奶油的面紗(圖)
很多人喜歡吃奶油,因為那份香濃的美味;很多人拒絕吃奶油,因為據說它會讓人發胖。但無論愛還是恨,似乎都缺乏根據,因為人們對奶油知之甚少,而且誤解頗多。所以有必要認真了解一下奶油,這樣,你才能公平地愛它或恨它。
什麼樣的奶油要避開?
動物性奶油(butter)是自牛奶中「分化」出來的一種油脂。脂肪含量很高,較不符合現代的健康飲食理念。雖然有口感自然香濃的優點,但還是少吃為宜,以免發胖或使膽固醇增高。
吃奶油不發胖,可能嗎?
無論何種奶油都有高脂高熱的缺點,所以,吃奶油不發胖原則上說不可能。如果你禁不住美味奶油的誘惑,可以選擇植物性奶油(margarine)過把癮。植物性奶油(人造奶油)以植物油脂為原料、完全不含膽固醇,因此倍受注重健康的人士鍾愛。 (但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的優勢僅在於不含膽固醇,植物奶油由植物油脂氫化而成,其中的不飽和鍵已經成為飽和鍵,所以從飽和度來講和動物奶油沒有區別。)
鮮奶油鮮在哪裡?
鮮奶油(cream)又稱生奶油,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呈液狀。鮮奶油同樣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鮮奶油。動物性鮮奶油以乳脂或牛奶製成;而植物性鮮奶油的主要成分則是棕櫚油和玉米糖漿,其色澤來自食用色素,其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
奶油究竟有幾種?
由於劃分的標准不同,所以奶油的種類相當之多。除了上面介紹的動物性奶油、植物性奶油、鮮奶油之外;還可以根據是否添加食鹽,分為無鹽奶油和含鹽奶油;也可以根據奶油中油脂含量的多少來區分,即為高脂奶油和低脂奶油。
天然奶油、人工奶油哪個更健康?
與常規的越天然就越健康的理念相左,天然奶油因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而成為不健康的食品。而人造奶油由於以植物性油脂為原料,所以不含膽固醇,較符合現代的飲食健康標准。但是,植物油脂在氫化過程中產生的脂肪酸為反式脂肪酸(天然脂肪酸為正式脂肪酸),也有其不健康之處。並且無論哪種奶油,所含的熱量都很高,日常食用還是應該有所節制,不宜過量。
奶油能怎麼吃?
動物性奶油用於西式料理,可以起到提味、增香的作用,還能讓點心變得更加鬆脆可口。但是,由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植物性奶油以不含膽固醇且口味與動物性奶油相近等優點成為奶油消費中的主導,多數情況下,幾乎將動物性奶油取而代之。鮮奶油的用途則更為廣泛,可以製作冰淇淋、裝飾蛋糕、烹飪濃湯、以及沖泡咖啡和茶等等。
奶油是葷的還是素的?
動物性奶油的原料是牛奶,對於純粹的素食者而言是葷食,而對於可以飲用牛奶的素食者而言是素食。植物性奶油雖然主要原料是植物油脂,從上面的方法介紹可以看出,有些植物性奶油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氫化牛油或者粗奶油等原料,這些原料的葷素屬性,和動物性奶油是一樣的。所以植物性奶油究竟是葷還是素,視閣下的素食原則及奶油其原料而定。
怎麼保存奶油最好?
奶油的保存方法並不簡單,絕不是隨意放入冰箱中就可以的。最好先用紙將奶油仔細包好,然後放入奶油盒或密封盒中保存,這樣,奶油才不會因水分散發而變硬,也不會沾染冰箱中其他食物的味道。
無論何種奶油,放在冰箱中以2—4度冷藏,都可以保存6—18個月。若是放在冷凍庫中,則可以保存得更久,但缺點是,使用前要提前拿出來解凍。有一種無鹽奶油,極容易腐壞,一旦打開,最好盡早食用。
用奶油做菜容易嗎?
奶油常用於西餐中,所以對於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用奶油做菜並不容易。為此,《GOOD好主婦》特別精選了好吃又簡單的蘑菇奶油湯作為特別推薦,嘗試之後,你會愛上它。
奶油則存在另一個問題。現代人覺得動物性油脂不好,轉而選擇植物奶油,不過市售植物奶油多半經過氫化作用,會形成一種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這種脂肪酸已經被證實和心臟血管疾病有關,經常食用對健康不利。
1)奶油
全脂鮮奶含有4%的脂肪,如將全脂奶靜靜放置,奶中脂肪微粒便浮聚在牛奶的上層,這層略帶淺黃色的奶就是奶油;將牛奶煮沸,離火稍停,奶油就在牛奶上結一層奶皮;將全脂鮮牛奶經離心攪拌器的攪拌,便可使奶油分離出來。
奶油比鮮牛奶含的脂肪高出許多倍。市售的鮮奶油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淡奶油,含脂肪比鮮牛奶的脂肪多5倍,常用它加在咖啡、紅茶等飲料以及西餐紅菜湯里,也用於製作巧克力糖、西式糕點及冰激凌等食品的製作。另外還有一種更濃的奶油,用打蛋器將它打松,可以在蛋糕上擠成奶油花。
奶油因脂肪高,是一種高熱能的食品,維生素A的含量也相應的多,但奶油含的蛋白質、乳糖和礦物質和鈣、磷等則相應的較少。
奶油能怎麼吃?
動物性奶油用於西式料理,可以起到提味、增香的作用,還能讓點心變得更加鬆脆可口。但是,由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植物性奶油以不含膽固醇且口味與動物性奶油相近等優點成為奶油消費中的主導,多數情況下,幾乎將動物性奶油取而代之。鮮奶油的用途則更為廣泛,可以製作冰淇淋、裝飾蛋糕、烹飪濃湯、以及沖泡咖啡和茶等等。
鮮奶油:又稱生奶油。這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用途很廣,像製作牛油,冰淇淋蛋糕,或沖泡咖啡時都用得到。鮮奶油得脂肪含量最高為45%-50%,最低也有25%-35%,沖泡咖啡通常是使用含脂肪量25-35%的鮮奶油。
2)黃油
黃油是從奶油產生的,將奶油進一步用離心器攪拌就得到了黃油,黃油里還有一定的水分,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也極少。
奶油和黃油雖都來自牛奶中的脂肪,但它們和來自牛身上的體脂——牛油是不相同的。奶油的脂肪顆粒很小,而且熔點低、消化率高。另外,奶油、黃油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及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並有卵磷脂,這都是牛油、豬油和羊油等畜類的體脂所沒有的。
黃油根據是否發酵可分為酸性黃油和甜性黃油。生產酸性黃油時,需經過發酵過程。
黃油(butter)就是奶油(butter)的製成品。
奶油是把牛奶經過分離,利用離心力不同,將脂肪分離出來,剩下的就是脫脂奶。奶油通俗意義就是乳中的乳脂肪。
剛剛經過分離出來的奶油稱之為稀奶油(cream),裡面的含脂率在10%左右,然後經過殺菌冷卻,可以做為一種食品的添加劑來使用。一般是食品工廠用,基本都是大桶包裝。
稀奶油經過再次分離或濃縮,將脂肪控制在35%左右,經過殺菌冷卻,就是通常所說的打發稀奶油或者發泡稀奶油(whipping cream),一般用於蛋糕製作時打發奶泡用。市售一般用塑料桶或屋頂包或無菌紙盒包裝。
稀奶油經過低溫成熟,再經過發酵和加鹽(為了提高保存性和提高口味),市面上很多黃油有酸性,甜味,含鹽,脫鹽就是這么來的,再經過調色(添加食用色素,呈現淡黃色,這也就是這種奶油被稱為黃油的原因),再經過摔打(這個過程稱之為壓煉),析出過多水分,使脂肪和水之間聚合緊密,然後裝在模具里成型,冷凍,這就是成品黃油了。至於什麼形狀那是以後分割包裝的不同。市售的黃油一般用紙或鋁箔包裝。
植物奶油主要成分就是氫化植物油,相比普通奶油脂肪含量要低,熱量也要低,但是相對添加劑要多,而且風味沒有奶油好。一般作點心作蛋糕什麼的可以用植物奶油,作菜或者直接塗抹麵包用普通奶油
(1) 發酵的作用
主要有兩點,一是延長保質期,二是產生良好的芳香風味。發酵劑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使黃油的酸度增高,能夠防止其它雜菌尤其是酵母和黴菌的繁殖,從而延長保質期。發酵劑中含有產生乳香的噬檸檬酸鏈球菌和丁二酮乳鏈球菌,能夠產生比不發酵產品更濃郁的芳香風味。
(2) 發酵用的菌種
除了噬檸檬鏈球菌和丁二酮乳鏈球菌,還有乳鏈球菌和乳脂鏈球菌和副噬檸檬鏈球菌。
從用途來講,總體而言酸性黃油的用途要窄一些,更多的用於烘培業;而甜性黃油則適用於各種用途。
人造奶油:
日常生活中的乳製品,除了牛奶和乳酪之外,常見的還有奶油和黃油。很多人並不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營養上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以為,蛋糕房裡用來製作蛋糕的就是奶油,其實是錯誤的。這種「鮮奶油」根本與奶油無關,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奶精,實際上是氫化植物油、澱粉水解物、一些蛋白質成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劑的混合物。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對心臟具有一定的危害,這在國際上已經形成共識,所以平時應盡量少吃。
奶油和黃油都是以全脂鮮奶為原料的。奶油也叫做稀奶油,它是在對全脂奶的分離中得到的。分離的過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奶油中的脂肪含量僅為全脂牛奶的20%—30%,營養價值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平時可用來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
對牛奶或稀奶油進行劇烈的攪動,使乳脂肪球的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便從小球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質的保護後,脂肪和水發生分離,它們慢慢上浮,聚集在一起,變為淡黃色。這時候,分離上層脂肪,加鹽並壓榨除去水分,便成為日常食用的黃油,也叫「白脫」。
乳酪(其中的一類也叫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乳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每公斤乳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就工藝而言,乳酪是發酵的牛奶;就營養而言,乳酪是濃縮的牛奶。
乳酪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它是由游牧民族發明的。他們早先將鮮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幾天後牛奶就發酵變酸。後來他們發現,變酸的牛奶在涼爽濕潤的氣候下經過數日,會結成塊狀,變成極好吃的乳酪,於是這種保存牛奶的方法得以流傳。乳酪也一直是這些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
雖然乳酪比較耐儲藏,但乳酪其實始終處於發酵過程中,所以時間太長了也會變質。盡管這種變化很慢,但是總有一天乳酪會變得無法食用。
現在,乳酪的種類和食用方法越來越豐富。除了製作西式菜餚,乳酪還可以切成小塊,配上紅酒直接食用,也可加在饅頭、麵包、餅干、漢堡包里一起吃,或與色拉、面條拌食。隨著對外交往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乳酪的營養價值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許你吃過麥當勞的吉士漢堡、必勝客的匹薩,這些美食中有一種重要的配料就是乳酪。
[編輯本段]中國的乳酪
乳酪也是中國西北的蒙古族,哈薩克族等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在內蒙古稱為奶豆腐,在新疆俗稱乳餅,完全乾透的乾酪又叫奶疙瘩。
[編輯本段]乳酪種類
A.新鮮乳酪:不經過成熟加工處理,直接將牛乳凝固後,去除部分水分而成。質感柔軟濕潤,散發著清新的奶香與淡淡的酸味,十分爽口。但儲存期很短,要盡快食用。
B.白黴乳酪:表皮覆蓋著白色的真菌絨毛,食用時可以保持表皮的霉、菌,也可以根據口味去除。質地十分柔軟,奶香濃郁。一般這種乳酪不用於做菜。
C.藍紋乳酪:在青黴素的作用下形成大理石花紋般的藍綠色紋路,味道比起白黴乳酪來顯得辛香濃烈,很刺激。
乳酪D.水洗軟質乳酪:成熟期需要以鹽水或當地特產酒頻繁擦洗,表皮呈橙紅色,內部柔軟,口感醇厚,香氣濃郁。
E.硬質未熟乳酪:製造過程中強力加壓並去除部分水分。口感溫和順口,容易被一般人接受。由於它的質地易於溶解,因此常被大量用於菜餚烹調上。
F.硬質成熟乳酪:製作時需要擠壓和煮,質地堅硬,香氣甘美,耐人尋味。可以長時間運送與保存。
G.山羊乳酪:最經典的山羊乳酪的製法與新鮮乳酪製法相同,可新鮮食用,或去水後食用。體積小巧,形狀多樣,味道略酸。
H融化乳酪:一種以上經過擠壓的乳酪團,經融化後加入牛奶、奶油或黃油後製成。不同產品可以添加不同成分,如香草、堅果等。味道不濃烈,可以長期保存。
一些乳酪的英文對照:
一、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一種未成熟全脂乳酪,經加工後,其脂肪含量可超過50%,質地細膩口味柔和。
二、比然乳酪(Brie Cheese),法國最著名的乳酪之一,因產於中央省的比然地區而得名。有許多品種,一般色澤由淡白到淡黃,質軟味咸,奶香濃郁。呈圓碟狀,直徑18-35cm,重量1.5-2kg,含乳脂45%。比然乳酪最早制於17世紀,1918年被稱為「乳酪之王」,響譽全世界。比然乳酪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在切開的那一面放上一塊干凈的硬紙板(這樣可以阻止乳酪流動),再把它儲存在陰涼的地方或放在冰箱里。
三、莫索里拉乳酪(mozzarella cheese),義大利坎帕尼亞那布勒斯地方產的一種淡味乳酪,由水牛乳製成成,色澤淡黃,重0.5-1kg,含乳脂50%。此乳酪是製作PIZZA重要原料之一。
四、車達乳酪(Cheddar cheese),英國索莫塞特郡車達地方產的一種硬質全脂牛乳乳酪,歷史悠久。色澤白或金黃,組織細膩,口味柔和,重30-35kg,含乳脂45%。
五、帕爾瑪乳酪(Parmesan Cheese):一種義大利硬乳酪,經多年陳熟乾燥而成,色淡黃,具有強烈的水果味道,一般超市中有盒裝或鐵罐裝的粉末狀帕爾瑪乳酪出售。帕爾瑪乳酪用途非常廣泛,不僅可以擦成碎屑,作為意式麵食、湯及其他菜餚的調味品,還能製成精美的甜食。義大利人常把大塊的帕爾瑪乳酪同無花果和梨一起食用,或把它掰成小塊,配以開胃酒,當作餐前小點。又因其成熟期較長,所以比其他乳酪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現已成為世界上最佳的乳酪品種之一。
六、提拉米蘇使用的是產自義大利的Mascarpone cheese(馬士卡彭乳酪),是屬於鮮乳酪的一種。乳酪、酸奶和牛奶的營養價值比較表(均以100克記)。
4. 怎麼做過生日的蛋糕生日蛋糕怎麼做
1、玉米油和牛奶攪拌至乳化,篩入低筋麵粉用手動打蛋器畫「Z」字形攪拌均勻。
2、加入蛋黃同樣畫「Z」字形攪拌均勻,蛋白加幾滴白醋,分三次加入細砂糖打發至尖角狀態。
3、取三分之一蛋白糊加入到蛋黃糊中翻拌均勻,再與剩下的三分之二蛋白糊混合翻拌均勻。
4、把蛋糕糊倒入6寸模具中,震幾下,把大氣泡震出來。烤箱150度預熱10分鍾後放入,烤50分鍾。
5、出爐震一下模具,馬上倒扣。徹底涼透脫模。
6、淡奶油加入糖粉打發。
7、把蛋糕胚從中間切成兩片,取一片放在轉台上抹上一層奶油,再把另一片放上對齊。
8、抹面完成後,取一點打好的淡奶油加一點點粉紅色色素,將粉紅色的淡奶油不規則的擠在蛋糕的四周。然後再用抹刀把蛋糕抹光滑。
9、上面的淋面是用抹面剩下的淡奶油加入少許沒打發的淡奶油拌勻(狀態跟巧克力淋面的狀態差不多,調好之後可以在抹刀上試一下,幹了就加未打發的淡奶油,稀了就加點打發的淡奶油)淋在蛋糕上,上面擺上奧利奧餅乾和菇娘果,插旗就OK了。
5. 做生日蛋糕的工具有哪些
做生日蛋糕的工具:手動打蛋器1個、電動打蛋器1個、刮刀1個、裱花台1個、CuisinAid抹刀2把(大小各1把)、 CuisinAid麵包刀1把、裱花袋1個、花嘴1個。
蛋糕做法:
准備食材:
蛋糕食材:雞蛋5個、低筋麵粉100g、白砂糖80g、色拉油60g、牛奶60g、食鹽1g、白醋幾滴
裝飾食材:水果夾心少許、冰糖適量、淡奶油150g、糖粉15g、草莓6~8個,藍莓適量、車厘子2個
使用工具:
手動打蛋器1個、電動打蛋器1個、刮刀1個、裱花台1個、CuisinAid抹刀2把(大小各1把)、 CuisinAid麵包刀1把、裱花袋1個、花嘴1個
製作方法:
1、 牛奶、色拉油、鹽裝入干凈盆中
2、用手動打蛋器攪拌至表面無大片油花狀態,分次加入蛋白與蛋黃分離後的蛋黃攪拌均勻
3、篩入低筋麵粉,用手動打蛋器輕輕翻拌均勻
4、 蛋白中加入幾滴白醋低速打成粗泡泡,分三次加入白砂糖攪打,打發至提起打蛋器蛋白能拉出直直的小尖角(蛋白打發過程中開始低速,中途高速,後期繼續低速)
5、取1/3蛋白倒入蛋黃糊中,用橡皮刮刀輕輕翻拌均勻
6、將拌好的蛋黃糊全部倒入蛋白盆中,用同樣的手法翻拌均勻
7、拌好的蛋糕糊倒入6寸蛋糕模具中,用手端住蛋糕模具輕輕震動幾下
8、烤箱150度預熱10分鍾,將蛋糕模具放入烤箱第二層(中上層), 上下火烤35分鍾,出爐後端起模具震動幾下,倒扣冷卻後脫模
9、脫模後的蛋糕用CuisinAid麵包刀輕輕去掉蛋糕底部、頂部及四周深色部分,再從中間橫切一刀
10、淡奶油和糖粉裝入干凈無油無水的盆中
11、用打蛋器發打發至出現紋路,提取打蛋器出現直立的勾時即可(裱花需要打發至更立挺狀態)
12、取一片蛋糕放裱花台上,用CuisinAid抹刀抹上淡奶油
13、撒上一層水果夾心
14、放上另一片蛋糕
15、蛋糕頂部和側面分別加入淡奶油,用CuisinAid抹刀抹平
16、剩餘的淡奶油裝入裱花袋中,用花嘴在四周隨意擠出花型,再在蛋糕底部邊緣擠一圈,最後擺上藍莓、草莓、車厘子等
6. 怎樣從轉台取下做好的蛋糕
第一步是收邊,用抹刀呈30度角與轉盤表面,貼住蛋糕底邊,轉動轉盤,同時回慢慢回握抹刀,收掉蛋糕底部外邊緊貼轉盤表面的一圈奶油。這樣子當後面把蛋糕撬起的時候底邊外部才不會全是毛刺狀。
第二步,刮離,把抹刀緊貼著轉盤表面插到蛋糕底部,再轉動轉盤一圈,把蛋糕底部奶油刮離轉盤表面。
第三步,撬起。用抹刀把蛋糕撬起到三公分左右,把另一手掌可以放入蛋糕底部托起蛋糕。
第四步,轉移,用手掌和抹刀托著蛋糕離開轉盤,放到墊子上。
第五步,抽離,先把手掌拿出蛋糕底部。再抹刀尖下壓,邊壓邊抽出抹刀。
第六步,修飾,這步也沒有辦法,不然蛋糕的底部外邊總有點兒毛邊的感覺。所以要在底部作一圈圍邊才好。
7. 純奶油的蛋糕比較健康吧 網上能買到嗎
團購網可以買得到。不過蛋糕奶油可不是健康的,全是熱量
人造奶油
日常生活中的乳製品,除了牛奶和乳酪之外,常見的還有奶油和黃油。很多
蛋糕
人並不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營養上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以為,蛋糕房裡用來製作蛋糕的就是奶油,其實是錯誤的。這種「鮮奶油」根本與奶油無關,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奶精,實際上是氫化植物油、澱粉水解物、一些蛋白質成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劑的混合物。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對心臟具有一定的危害,這在國際上已經形成共識,所以平時應盡量少吃。
奶油和黃油都是以全脂鮮奶為原料的。奶油也叫做稀奶油,它是在對全脂奶的分離中得到的。分離的過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奶油中的脂肪含量僅為全脂牛奶的20%—30%,營養價值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平時可用來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
對牛奶或稀奶油進行劇烈的攪動,使乳脂肪球的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便從小球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質的保護後,脂肪和水發生分離,它們慢慢上浮,聚集在一起,變為淡黃色。這時候,分離上層脂肪,加鹽並壓榨除去水分,便成為日常食用的黃
8. 資溪麵包「史記」
星火燎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資溪麵包產業經過初創階段的發展與積累,發展動能不斷蓄積,在全國市場經濟大潮的推動下,迎來了產業「井噴」行情,其勢如星火燎原,迅速「燃」遍全國。
資溪麵包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大環境的助推。1992年2月,鄧小平南巡講話,指出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大膽試、大膽闖。9月,中共中央召開了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資溪老百姓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以「做麵包」為契機,在全縣掀起了全民創業的熱潮,不但農民、工人做麵包,行政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教師也紛紛停薪留職甚至辭職做麵包,全縣市場經濟活力充分顯現。跨入21世紀,資溪麵包達到了第一個發展高潮,從業人數和開店數量成倍增加。同時,由於經營方式的優化和工藝技術的進步,麵包產業整體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說麵包,忙麵包,人人出去做麵包。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資溪城鄉的一幅生活場景。在此後的十年裡,資溪麵包在以下幾個方面獲得快速發展。
經營方式門店化。資溪麵包人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漸意識到到,「送貨上門」的經營方式不適合麵包作為大眾生活快消品這種特性。麵包作為一種快消品,產品周轉期短,進入市場的通道直接且寬泛,顧客消費便利。消費者對麵包產品的新鮮度、質量和消費服務敏感性強。
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但「麵包就怕巷子深」。大概從1996年開始,資溪人的麵包店逐步從「巷子」里搬到了「正街」上,基本告別了「送貨上門」作坊式粗放經營模式,全面轉向「門店化」直銷經營。從當時所處的經濟大環境來看,資溪麵包人經營方式的轉變是市場因素和設備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經過10多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老百姓收入增加,消費水平逐年提高,麵包已經進入平常百姓家,麵包消費市場進入了一個快速擴張通道;另一方面,得益於麵包加工設備的更新換代。從1997年以後,麵包加工設備已有兩相、三相兩種電源選擇,開店選「點」,不再需要考慮電源問題,而只需考慮「點」選得好不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變化就是企業生產的「風向標」。資溪「麵包大軍」的崛起,客觀上推動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麵包市場的快速興起和發展。圍繞「麵包」而形成的配套產業如食品加工設備製造業、食品包裝產品與包裝材料製造業等在同一時期獲得較快發展,尤其是食品加工設備製造業,加速了產品更新換代,提升了設備技術等級。加工設備技術等級的提升,反過來又推動了麵包製作工藝技術的進步。伴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麵包原料和食品添加劑產品日益豐富,所有這些為麵包產品的系列開發打開了巨大空間,開辟了巨大市場。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實行門店經營,門店「點」的選擇至關重要。麵包人常說:「點」選准了,就等著「撿錢」,「點」選准了,就不怕投資。資溪麵包人選「點」,學問大、名堂多。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要在宏觀上了解該地經濟發展水平,區位優勢,交通狀況,人口總量與密度,商業發達程度,大眾消費水平等。其次,摸清當地麵包產業、糕點行業總體現狀、門店布局、經營水平。再次,弄清楚當地主導產業構成,有哪些重要(大型)工礦企業,分布區域如何。第四,深入城市各區域實地考察,進行消費體驗,盡可能精準確定城市(城鎮)繁華商業區、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次繁華街區的大概位置。第五,鎖定選「點」街區和重點地段,並著重了解選「點」地段周邊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學校、商業設施、居民小區等分布情況。同時運用商業統計手段,開展微觀調查,在選「點」地段,採取典型調查與實地觀察方法,統計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周日各主要時段(早中晚及晚飯後兩小時),每小時步行(騎車)通過該地段的人數,分析人員結構(性別比例、年齡結構、職業構成等)。最後,在相中的街區(地段)「蹲點」。通過餐飲消費、購物等手段,慢慢與該地段商家建立聯系,取得信任,進而掌握該地段商家大概經營收益情況,然後選擇經營效益不佳的商家有目的地與其接觸、洽談,通過套近乎、利益誘導等各種辦法,加之「軟磨硬泡」,促其轉讓門店,從而達到最終目的——選「點」開店。
從事門店經營,由於要對門店進行必要的裝修,加之設備檔次提高,購置成本增加,因此,投資比過去翻了一番甚至翻幾番,一般都在五萬元以上。
在與資溪麵包人的接觸中,我們發現,有一些人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禮」、錘煉,已經具備職業經理人特質。他們在投資理念與選「點」思路上有著很獨到的見解和心得。對比門店經營與「送貨上門」的經營方式,他們認為,以前做「送貨上門」生意,生意很難做,有的人借一萬塊本錢,要還幾年才還清。雖然「送貨」生意投資不大,但生意也很難做大,財富聚集效應不強。大多數人生意都是千把左右,像「溫水煮青蛙」,把人「熬」死。而門店生意雖然投資較大,但其上升空間大,一旦「點」選准了,當營業額超過盈虧平衡臨界值時,往往會迎來一個「爆發點」,從而達到一個財富快速聚集經營區域。做生意常常是這樣,當你還不起五萬時,一萬、兩萬你也還不起,因為你沒賺到錢。有時即使是一千元,也可能把你難住。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就是這個道理。而當你能還一萬、兩萬時,五萬、六萬你也還得起,因為你在賺錢,只要生意在,不怕欠外債。所以與其借一萬做「送貨」生意,不如借五萬開門店。讓時間又回到1996年,這時候資溪麵包經過近10年的發展,農民兄弟口袋裡的「現金」多了,資金池裡有「水」了,加之當時政府有扶持政策,金融部門開展了針對「麵包戶」的放貸業務,做麵包借錢的渠道多了,資源更充分了,借錢比以前更容易、更方便。在這種「天時」、「人和」的條件下,資溪麵包人開始全面轉軌「門店經營」。只要選「點」得當,抓住了「地利」優勢,賺錢就水到渠成。
門店經營實際上就是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其最鮮明的特色就是「現烤現賣、現訂現做」,營銷上的看點就是新鮮、便利。在經營中與顧客零距離接觸,產品品質與消費服務對提升門店形象和提高回頭率至關重要。經營效益有一定的季節性,一年當中,春、秋兩季要好於冬、夏兩季,以夏季效益最次。與初創階段相比,加工生產的品種日趨豐富。新增加品種主要有:吐司(枕形)麵包、肉鬆麵包、丹麥麵包、羊角麵包、戚風蛋糕、虎皮蛋糕、黑森林蛋糕、脆皮蛋糕、抹茶蛋糕、蛋撻、鮮奶裱花生日蛋糕、水果生日蛋糕等。這一時期的麵包製作工藝仍然以一次發酵為技術特點,也有人採用二次發酵技術。產品質量全靠師傅的手藝和烘焙經驗。加工設備以機械化為主,功能更全面,操作更輕便。
門店經營效益。根據對揚州、鹽城、重慶、簡陽、上饒、廣豐、杭州、紹興以及資溪當地30家麵包店的抽樣調查,經營面積80平方米以上的麵包店有5家,月均營業額15-18萬元;場地面積在40-80平方米的麵包店有20家,月均營業額大致分布在5-8萬元之間;40平方米以下的麵包店5家,月均營業額最低約3萬左右,最高的有5萬多。洪祖,石峽鄉彭田村圳上人。18歲那年到別人麵包店當學徒。用一年多時間學會了做麵包,並且能嘗試開發新品。21歲那年洪祖有了自己的第一個麵包店。他非常勤奮,每天做麵包、烤麵包,起早貪黑,堅持做了3年,掙到了一些錢。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麵包店開始轉型,轉向門店生意。而洪祖依然在「送貨」,沒有和別人一道與時俱進,接下來不到一年時間里,麵包店開始虧損。為尋求生機,洪祖開始做市場調查,四處考察別人麵包店的經營模式,學習新品製作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探索,洪祖將自己的麵包店搬到了繁華地段,並對門店進行設計裝修,讓門店煥然一新,同時推出新產品。在他的一番運作下,麵包店「起死回生」。如今洪祖的麵包店每年營業額有120多萬元。
技術培訓產業化。門店經營將麵包行業帶入一個完全(自由)競爭時代。那麼,靠什麼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當然靠品質,而品質又來自於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隨著消費者對烘焙產品需求日益多樣化,如何開發更多花色品種,為顧客提供口感與品味俱佳的麵包、蛋糕產品,成為資溪麵包人在激烈競爭中必須面對的課題。創業無邊界,技術無止境。資溪麵包人在創業中深刻認識到過去那種「口口相傳、師徒相授」的局限性,由於缺乏理性認識,只能「人雲我雲」,沒有創新能力,做不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經不起市場「風吹雨打」,最後只能被淘汰出局。為此,很多資溪麵包人在經營之餘,自費到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參加中高級烘焙技術培訓班,學習、吸收韓國、日本、台灣及西方國家烘焙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了解一些前沿產品的製作方法與理論知識。麵包人對技術的不斷追求,催生了巨大的技術培訓市場,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並因勢利導開辦麵包、蛋糕製作技術培訓學校,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資溪麵包人開辟了一個新領域、新產業。徐全龍,原資溪縣水泥廠下崗工人,1970年出生。1993年下崗後在杭州開過4家麵包店。1998年春,在經營過程中,徐全龍發現台灣等海外品牌烘焙店開始登陸中國市場,為中國烘焙市場帶來許多新工藝、新產品,尤其是那些千姿百態的精美裱花蛋糕深受國內消費者歡迎。他突然敏銳地感覺到來自市場的壓力,如果不抓緊學習新東西,很快就會在市場中失去立足之地。於是,徐全龍千方百計接近台灣來的裱花技師,並逐漸和他成為朋友。此後徐全龍師從台灣技師學習裱花技藝。為使自己裱花技藝更加嫻熟、更有底蘊,徐全龍又先後到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烘焙學校進修。幾年時間他「雲游四方」,到處拜師學藝。經過不斷地學習與實踐,徐全龍的裱花技藝很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融中西技法為一體,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特色。先後四次參加全國蛋糕裱花大賽,四次奪得桂冠。2002年8月回鄉創辦江西省首家專業性麵包培訓學校。至今已培訓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近4萬人,引導幫扶一大批學員走上麵包創業之路。鑒於徐全龍在麵包技術培訓產業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其個人先後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再就業優秀個人、全國創業之星、全國青年致富帶頭人、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周建生,高田鄉龍英村人。1998年在資溪職業中學畢業後,周建生像資溪許多年輕人一樣,踏上了「麵包」打工路,呼和浩特、重慶、鄭州等地都留下了他「做麵包」的足跡。在此過程中,他沉醉於烘焙技術的學習,多次進上海、跑廣州參加培訓,進修課程,有時聽一個課時就要7000元。他總在心中向自己默默承諾「要做就做最好的」。經過刻苦學習,他熟練掌握了蛋糕裱花、麵包及西點製作技術。學成之後,周建生投資8萬元在浙江溫嶺開了一個麵包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麵包店生意異常「火爆」,每天營業收入高達5000多元。如此引來資溪許多同行朋友來店裡參觀學藝。這也使他深深體會到技術對經營麵包店的重要性。同時感覺到麵包技術培訓的市場需求巨大。 於是,他決定賣掉麵包店,創辦麵包技術培訓機構。2003年7月,「資溪縣建生藝術蛋糕培訓中心」在資溪縣職業中學正式開業。至2008年,培訓中心累計培訓學員1萬多人次,遍布國內400多個城市。培訓結業的學員創辦的麵包店有600多家。「資溪建生藝術蛋糕培訓中心」因此被確定為資溪縣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移民實用技術培訓基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農村扶貧實用技術培訓基地等。2017年周建生在杭州開辦「墨涵西點學院」,從事線上線下烘焙技術培訓和烘焙產品銷售,收獲頗豐。
門店經營連鎖化。直營連鎖能夠提高門店運營效率,實現管理規范化。許多資溪麵包人在門店優質優化的基礎上,積極推行門店直營連鎖,以增強其門店品牌影響力,同時擴大市場佔有份額,並取得更大規模效應。為此,他們主要從三個方面推動直營連鎖。首先,重視門店名片化包裝。過去那種低端化的「××麵包房」的麵包店名稱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是各種個性化的品牌名稱,如:麥香村、麥香人家、開口樂、麥香園、亞麥、瑞德西點等,達到了樹立良好門店形象的目的。其次,強化門店視覺上的影響。處在市場化條件下的麵包行業,任何時候都是買方市場。麵包是視覺化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時很容易受到賣場氣氛和自己視覺的影響。因此,如何吸引顧客,成為日常經營中關鍵所在。反映在實際營銷過程中,每個麵包店都會採取多種形式的廣告宣傳手段,利用色彩、圖像和文字等營造視覺沖擊效應,以吸引消費者和潛在顧客對自己麵包店經營特色和特色產品加以關注,激發顧客購買慾望直至發生購買行為,進而提升產品銷量,增強店鋪吸引力。第三,擴大連鎖經營規模。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千方百計搶占城市最佳開店「碼頭」(位置)。一般以城市主要商業圈(街)為中心(據點),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占據要道,力爭做到直營連鎖布局最優,市場網格最強。
經過市場「大浪淘沙」,資溪麵包人創辦的一些門店品牌在當地市場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並通過連鎖經營擴大了市場佔有份額,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有的品牌已成長為區域知名連鎖品牌。盧方亮,資溪麵包突出人物,鶴城鎮三江村人。現為江西省麵包商會會長,江西省資溪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常委,揚州企業家公益聯盟核心發起人。1993年4月,盧方亮懷揣創業夢想,到浙江龍游縣跟資溪人學做麵包。主要工作為麵包店送貨,每天要騎行80公里。早上吃稀粥,中午吃面條,晚上才有一頓米飯吃。由於生活飲食不習慣,幹了不長時間返回資溪。後來又分別在上海、南京賣過皮帶、炸過肉串,還做過跑運輸、賣香菇、賣木材等營生,都沒有賺到錢。1998年盧方亮再走「麵包」路,在重慶長壽區開一家麵包店,但只做了兩個月,便轉讓他人。接著到北碚歇馬鎮再開店,以此店為標志,算是麵包事業的真正起步。此後盧方亮又先後到四川瀘州、湖南彬州、陝西咸陽、湖南衡陽等地做過麵包。其中以衡陽最久,做了3年,生意也最好。2003年2月到江蘇省江都市,開啟其麵包人生新篇章。盧方亮在江都邵伯古鎮開設第一家品牌麵包店,取名為「麥香人家」。他的想法很簡單:用最好的麥子,做最好的麵粉;用最好的麵粉,做最好的麵包,給千家萬戶送去健康、暖心的美味。麵包店不大,但產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廉,特變是麵包做出了特色,打響了品牌,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同年4月,盧方亮創辦揚州麥香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在此後的幾年內,相繼在江都市城區引江路、工農路、人民路和真武鎮、嘶馬鎮等地設點開店,公司旗下麵包店發展到10家。公司實行連鎖經營,所有麵包店統一店招,統一製作,統一配送。「麥香人家」麵包品牌在揚州市烘焙業一時名聲鶴起,市場份額迅速擴大。項瑞平,嵩市鎮撫地村人。崑山喜米璐麵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1980年嵩市中學高中畢業回鄉務農,後跟著師傅學油漆手藝。1994年,跟隨堂兄到崑山尋覓商機,在崑山市郊開辦自己第一家麵包店。由於缺乏經驗與技術,麵包品種過於單一,品質不過硬,開了不到一年,虧了2萬多。面對第一次失敗,項瑞平沒有灰心,經過認真反思,他認為生意不好主要在於麵包品質沒有競爭力。於是,一門心思到南京、杭州等地學技術、學經營,還到上海接受相關烘焙業務知識培訓,從麵包、蛋糕製作技藝到門店經營管理進行全方位的研學。1995年重新回到崑山,在市區選「點」開店,由於麵包質量好,經營得當,實現盈利。後創立「喜米璐」麵包品牌,通過連鎖經營,在崑山有麵包門店22家,在泰州有連鎖店28家。
資溪麵包代表性連鎖經營企業:
崑山三益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直營店20餘家,覆蓋江蘇崑山市,年產值近3500萬元;
金壇麥香園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直營店15家,覆蓋江蘇金壇縣,年產值近2600萬元;
上饒頂好來來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直營店,20餘家,覆蓋上饒市區,年產值3000多萬元;
林記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直營店20家,分布在撫州市區、東鄉、南城、崇仁、廣昌、黎川等縣區,年產值3300萬元;
簡陽林家餅屋,成立於1998年4月,總經理林發生,直營連鎖店20家,企業員工200餘人,覆蓋資陽、簡陽、樂至、安岳,年產值達4500萬元。
到2006年,資溪縣已成為了全國聞名的「麵包之鄉」。2007年全縣12萬人當中有3萬人從事麵包產業,占總人口的25%,年產值約30億。中國麵包市場「十分天下有其一」。
資溪麵包人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智慧和敢闖天下的精神,不斷做大做強麵包產業,把7000多家麵包店開至全國近千個城鎮,資溪麵包人的足跡遍布全國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自治區,並走出國門,涉足到馬來西亞、越南、俄羅斯、緬甸等國家。曾楠,高阜鎮高阜村人。2016年,資溪高阜人曾楠與一位馬來西亞人合作在馬來西亞開麵包店。目前該店在馬來西亞有直營連鎖店8家,員工150多人。2017年,與邱俊坤聯合創辦馬來西亞烘焙品牌DELIGHT GO,獲馬來西亞CIG咖啡師職稱。
2007年3月11日,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做客央視兩會特別節目《小崔會客》。在節目訪談環節,孟建柱笑著問小崔:「中國麵包之鄉在哪裡,你知道嗎?」,「在江西的資溪。」沒等小崔應答,他自己說出了答案。在節目面對面交流中,代表資溪麵包人參加節目的是王信文一家人。通過現場采訪和面對面交談,這個節目讓全國許多觀眾第一次對資溪麵包有了一個直觀了解。書記一時成了資溪麵包的代言人。2007年藉助央視節目的巨大流量,「資溪麵包」聲名鶴起。
在資溪麵包人當中,有一類人「角色」很特殊,就是大家稱之為專「倒」麵包店的人。由於開麵包店第一大難關是「找店」,有人就從中覓到「商機」而成為麵包店的「倒客」。這類人開麵包店的目的不是「長期持有」,而是做「短線」,追求短平快。每個店一開張,一旦穩定下來,「倒客」就會第一時間在資溪麵包人的商圈發布「賣店」信息,接著是討價還價,付款交接。資溪周邊的金溪、南城兩縣也有不少人做麵包,其中許多人的第一個麵包店都是從資溪「倒客」手上買的。通常情況下,「倒客」一年一般要倒騰2-3個麵包店,少的時候一個店,個別人曾經一年最多賣過4個麵包店。做過麵包的人都知道,要賺錢,就必須做「長線」,靠長期「守」店,才有「收成」。所以,麵包「倒客」一年到頭看似手上的現金流比較大,但倒來倒去,進進出出,實際落到自己「荷包」里的並不多。比方說,「倒」三個店,一個店賺錢四、五萬,一個店可能只賺一、二萬,還有一個店可能虧萬把塊。「倒客」自己也常說,倒騰來倒騰去都是為別人做「嫁衣裳」,最終是成就一幫麵包人,自己卻被遺忘在「江湖」。
在資溪麵包人群體中,也曾出現過一些消極現象。最初做麵包賺到錢的某些農民,一下子手握「重金」,恍惚中感覺「換了人間」,亦或是在心裡對當「富人」的准備不足,彈冠相慶之時,變得忘乎所以,滋生了「暴發戶」心態,行一些「為富不仁」之事。於是,尋找刺激,追求畸形消費,醉生夢死,歌舞昇平,成為這些人一時生活的常態。吃喝嫖賭,雨露均沾,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為了找回失去的青春年華。以致年年賺錢不見錢,年年回到「起跑線」。不過,多年後,歷經「滄海桑田」,這些人也慢慢清醒,自我修為也有所提高。可是,茫然幾年後,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被曾經的同伴「甩下幾條街」。
資溪麵包對資溪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貢獻。
繁榮了資溪經濟,帶旺了消費市場。2008年資溪縣儲蓄余額人均12910元,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一半來源於麵包戶存款。資溪麵包人的巨大購買力客觀上刺激了當地消費,也助漲了資溪商品價格「異化」。資溪縣經濟體量在撫州市十一個縣區排名最後,但其商品房價格卻排名各縣區前列,人稱撫州「小香港」。資溪縣城建設路向西延伸段有一段街道叫「高田街」,顧名思義,就是這條街的房產主要由高田鄉做麵包的人購買。資溪縣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也高於全市各地,尤其是餐飲服務和服裝商品價格甚至蓋過了撫州和南昌。每當節假日期間,平時比較清靜的街道就變得異常熱鬧,車水馬龍,城鄉消費市場購銷兩旺。服裝類商家說道,過年一個月的營業額等於平時五個月營業收入的總和。
富裕了一方百姓,干出了一番事業。2008年資溪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724元,其中60%來自麵包收入。據統計,資溪麵包從業人員中,資產在100萬元以上的麵包大戶有3000多戶,1000萬元以上有200多戶,有10多戶資產超億元。許多返鄉創業的資溪麵包人,圍繞餐飲、休閑食品、食品加工、商品批發、房地產等項目投資興業,特別是充分利用資溪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大做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的文章,有機草莓、葡萄、白茶、苗木種植以及農家樂、賓館、酒店、旅遊工藝品廠、生態觀光園等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保護了生態資源,成就了純凈資溪。就林業資源而言,3萬人的「麵包大軍」,意味著幾萬農民放下了砍樹斧頭。麵包業的興起,改變了資溪農民「靠山吃山」的生產生活方式,資溪林木資源得以休養生息,「十年麵包」等於「十年樹木」,成效顯著,資溪山林木竹蓄積量大幅上升,山場林相改善明顯。常聽村民講,過去砍柴要到幾公里以外的大山上,才有柴可砍,現在村邊山頭上林木蔥郁。資溪縣森林覆蓋率從1990年62%上升到現在的87.3%,生態環境質量和空氣質量有了質的飛躍,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值達3萬個,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列中部地區第一位、全國第七位,純凈資溪之美悄然已現。
促進了鄉村建設,改變了農村面貌。許多資溪麵包人致富不忘本,捐錢出力修路造橋,積極參與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改善家鄉基礎設施條件作出了貢獻。農村麵包人不僅在城裡買房,在村裡也蓋起了小洋樓。走進資溪農村,幾乎每一個村落都是紅瓦白牆。遇上天氣晴朗,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山巒層林盡染,村舍田園有致,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幅秀美山村畫卷。
相關閱讀
精彩視頻
熱門推薦
搞笑趣圖
9. 生日蛋糕店需要什麼設備
需要如下設備:
1.蛋糕攪拌機,價格一般兩千多一點。
和面機(一般小店選擇和8公斤麵粉那種)好象也是兩千多一點。
2.烤箱,先可以買一層兩盤那種,一千多,以後再添烤箱。如果資金足,可以安裝動力電,買兩層四盤,或者三層六盤那種烤爐。
3.麵包醒發櫃,12盤那種,一千左右。
4.鮮奶攪拌機大約一千到一千五左右。
5.裱花間需要的物品:打奶機,繪畫噴槍,轉台,保鮮櫃,空調各一台。
6.然後是烘焙間的:烤箱,打蛋機,醒發室,電子稱,台車,各一台烤盤做麵包不是很多的話20個就夠用的了。
7.不銹鋼操作台一個。這是比較的大物件。
8.還有一些小的:量杯,走錘,擀麵杖,抽子(打蛋用的),刮板,各種原材料等。
(9)機械化生日蛋糕擴展閱讀
蛋糕店選址
家庭人口及收入水平
家庭狀況是影響消費需求的基本因素。家庭特點包括:人口、家庭成員年齡、收人狀況等。如每戶家庭的平均收入和家庭收人的分配,會明顯地影響未來商店的銷售。如所在地區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則會增加家庭對選購商品數量、質量和檔次的要求。
人口密度
一個地區的人口密度,可以用每平方公里的人數或戶數來確定。一個地區人口密度越高,則選址商店的規模可相應擴大。要計算一個地區的白天人口,即戶藉中除去幼兒的人口數加上該地區上班、上學的人口數,減去到外地上班、上學的人口數。部分隨機流入的客流人數不在考察數之內。
購買力
商圈內家庭和人口的消費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決定的,因此,商圈人口收入水平對地理條件有決定性的影響。家庭人均收入可通過入戶抽樣調查獲取。比如北京西郊某商廈在立地之初,就對周圍商圈一至二公里半徑的居民按照分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出家庭樣本2000個。
10. 如何製作立體蛋糕賀卡
材料准備:
彩色A4大小卡紙2張(既然要做一個高級作品就一定要用好紙 不要讓材料成為作品的硬傷 另外建議一張彩色卡紙一張白色卡紙)
刻刀(要夠鋒利)
固體膠(膠水會把紙弄皺的)
列印機(如果沒有的話就找朋友幫忙列印吧)
直尺(後期裁切用)
小鑷子(折疊助手 也可不用)
製作步驟:
1.將圖案列印在白色卡紙背面
2.用刻刀將圖上的紅色部分刻掉 紅線全部刻開(注意看清楚哪裡要刻哪裡要留 不要太興奮一刀子下去把折疊部分也刻開了 曲線處一定要慢)
3.用刻刀在藍線上劃一道印便於折疊 折疊的方向大家參考我的成品圖(由於有很多細小部分不好操作 建議先折疊卡紙中間那道橫線 然後讓卡保持90°狀態再折其他部分)
4.把刻好的白色卡紙折疊壓實 用刀子把3個邊修整齊 裁的比彩色卡紙小一圈
5.在彩色卡紙上畫上封面 或者你有喜歡圖案可以列印上去
6.將兩張紙粘在一起 可以用字典之類的東西夾一段時間
7.將賀卡合起來 用刻刀修整3個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