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
我的屬相是豬。以前,我可討厭自己的屬相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豬是一種笨頭笨腦的每天光知道吃和睡的動物。可是,前段時間,我看了《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後,我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豬都是這樣,我打心底里喜歡上了小豬。
書中的主人公唏哩呼嚕是快樂豬家族中最小的豬,它可是只了不起的小豬。瞧,他被大灰狼抓走了,但他一點都不害怕,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大灰狼;他在八哥小姐的幫助下把想干壞事的月牙熊打跑了,保護了三隻小狼;他為了給媽媽送生日禮物,幫山羊伯伯賣蘿卜,給狐狸掌櫃收拾垃圾……
小豬唏哩呼嚕遇到各種困難都能勇敢面對,想辦法克服。我也要像小豬唏哩呼嚕一樣,做個樂觀堅強、聰明善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2
這本書講的是一隻小豬的經歷。這只小豬名叫唏哩呼嚕,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是因為他吃東西時很響,總是發出唏哩呼嚕,唏哩呼嚕的聲音。唏哩呼嚕當過鵝太太的保鏢,還戰勝了要吃掉小狼的月牙熊,還幫雞太太捉鬼,是一隻又熱心又勇敢的小豬!
小豬唏哩呼嚕有許多優點:開朗熱心,勇敢堅強,足智多謀……當然了他還有兩個很大的缺點:貪吃又貪睡!
讀著這本書,我總會哭笑不得。小豬唏哩呼嚕有時笨笨的,有時又很聰明,但這樣的他是快樂的!所以我想像他一樣,給別人帶去歡笑也給自己帶來快樂!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3
小豬唏哩呼嚕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因為它吃飯的時候,總是唏哩呼嚕,所以才叫這個名字。其實,它小時候不叫唏哩呼嚕,叫小十二。
小豬唏哩呼嚕勇敢、聰明、很堅強。它勇斗大狼先生。當八哥小姐遇到危險時,它奮不顧身地去救八哥小姐,機智地去和月牙熊戰斗,見八哥小姐飛遠了,自己才逃走。當三隻小狼餓的時候,它幫助三隻小狼找吃的,等三隻小狼吃飽了,自己才去吃。結果,八個小姐把白薯吃掉了。小豬唏哩呼嚕很善良。
小朋友咱們一定要學小豬唏哩呼嚕樂於助人、勇敢直前的行為。做一個勇敢的孩子,見到有人欺負幼小就要發揮自己的力量,就像小豬唏哩呼嚕一樣幫助人。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4
看完了《小豬唏哩呼嚕》,我覺得這本書挺好看的。
小豬唏哩呼嚕一直在做象先生的保姆,象先生說:當保姆需要很長很長時間。小豬唏哩呼嚕回答它說:不管多少天,我都能堅持。最後,通過小豬唏哩呼嚕的不斷努力和堅持,到了最後一天,他拿著個梯子,往上爬的時候,把腿摔斷了,象先生說:總之你這次還是通過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做一兩分鍾就不做了,媽媽說,那就是堅持。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5
我今天讀了《小豬賣橘子》。故事是這樣的:小豬想要一輛自行車,但他沒有錢買。於是他想自己會掙錢了,就要自己掙錢。他去集市賣橘子,但他的橘子太酸了,把馬太太的牙都酸掉了,為了給馬太太鑲牙,他又欠了象博士三千叄佰三十三元三角三分,他為了還錢,他給象博士看孩子,擔水、擦地板、擦鞋。他幹了三個月終於還清了錢。他自由了,他又想掙錢買自行車。他開了家「賣東西技術資訊所,他幫鴨太太掙錢,自己也得到了報酬,他終於買到了自己喜歡的自行車。
我看了這個故事,覺得小豬為了買自行車,他努力掙錢、努力幹活,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行車。小豬非常棒!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6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小豬唏哩呼嚕》。
這本書裡面說的是一隻小豬,因為它吃飯的時候總是埋著頭,嘴裡發出唏哩呼嚕的聲音,所以大家都叫它唏哩呼嚕。
書裡面還有小豬怎麼機智勇敢的逃脫了大灰狼的手心,幫助小狼們戰勝了要吃掉小狼的月牙熊的故事。小豬唏哩呼嚕在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它都能一一化解。唏哩呼嚕真是太勇敢了,人們都說豬笨,你看我們的小豬唏哩呼嚕就非常聰明機智,還非常勇敢。我希望自己也要像小豬唏哩呼嚕一樣聰明機智,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7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叫《小豬唏哩呼嚕》的故事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豬媽媽與豬爸爸的孩子的故事,我最喜歡書裡面的小豬唏哩呼嚕了。小豬很勇敢,他幫雞太太捉鬼,幫鴨太太送鴨蛋,幫小兔子玲玲打猩猩老二等等事情。
在生活中我也要向小豬唏哩呼嚕學習,樂於助人、勇敢、聰明、勤勞、勇於承認錯誤的的好習慣。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8
我讀了《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豬唏哩呼嚕為了給媽媽買生日蛋糕,小豬替狐狸掌櫃搬走了一座好像牆一樣高的垃圾山,如果小豬沒有耐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又怎麼能搬走這么高的一個大垃圾堆呢?很多人都會半途而廢,而小豬卻沒有,他靠著堅強的毅力,最後取得了成功。我要向他學習,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9
說小豬唏哩呼嚕是誰?要從豬爸爸和豬媽媽說起,豬爸爸是一頭豬,他娶了個豬太太碰巧也是個豬。有一天,豬太太生了12個小豬。豬爸爸數一直數了十八次才數清楚,豬爸爸說忘數女孩有多少,男孩有多少。他數到第十二個時才是男孩,豬爸爸抱起第十二個小孩說:「我的心肝、我的心肝。」有一天馬小姐剛好從他家經過,馬小姐笑著說:「你們吃飯的'聲音整個村子都聽到了。」十一個女孩和兩個大人都很羞愧,只有第十二個小豬還以為是誇獎他吃的更香了。
馬小姐笑他「唏哩呼嚕、唏哩呼嚕」。從此以後,老十二這個名字就變成了唏哩呼嚕。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0
唏哩呼嚕是一隻小豬的名字,書中的故事講它很老實、肯干、很聰明,但有時也很愚笨。
它被大狼叼走了卻又嚇走了大狼,給大狼的三個孩子拱蚯蚓吃,為了有一輛自行車去賣橘子等等的感人的故事都表現了小豬唏哩呼嚕樂於助人和獨立自主的優點和精神。
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了:作為一名小學生,做事要有獨立性,不依靠別人,養成自強自立的好習慣,長大了才能為建設祖國有所作為。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1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 今天我讀的故事是(三個小傢伙)。故事上說,小豬覺的月牙熊先生,做什麼都很好,但是,他騙八哥小姐很不好呢,這個想法很好。那三個小傢伙還叫,餓呀,我要吃東西,餓死啦,唏哩呼嚕給他們那樣好吃的怪白薯呢,他們還不吃,白弄了嗎?又是把唏哩呼嚕屁股咬痛,又是弄的唏哩呼嚕咯兒咯兒的笑,到最後,唏哩呼嚕才給他們拱出幾只蚯蚓來。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玩,三隻小狼問什麼不早點說它們愛吃蟲子呀?唏哩呼嚕不停的給它們弄吃的,它是一頭很好的小豬。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2
每天夜裡,我都和媽媽一起讀《小豬唏哩呼嚕》,有時候是媽媽給我講,有時候是我給媽媽講,有時候是我們分角色扮演,我經常扮演小豬,我媽媽經常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我們已經把這本書讀完了,這本書里的小豬很誠實也很調皮,它經常會逗的我們哈哈大笑。
讀完這本書,我覺的稀哩呼嚕是一頭聰明的小豬。它喜歡幫助別人,它幫助鴨太太借扁擔還幫助雞太太捉鬼。我覺的小豬非常勇敢,它不怕月牙熊而且還救了大狼的孩子們。小豬還很懂事,它掙錢給媽媽買生日禮物。我很喜歡這本書。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作者是孫幼軍。主要寫了唏哩呼嚕從出生到上小學的故事,比如小豬的生日禮物這一集,唏哩呼嚕把雞蛋放在桌子上,又把背兜里的兩個心裡美蘿卜拿出來擺好,向媽媽說:「這是我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祝媽媽生日快樂!」這段話就表現出了小豬的孝順。我還在書上選了一些好的詞:攝手攝腳,十分小心,撒腿就跑,粗聲粗氣,久仰久仰,渴望。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4
這本書讓我學會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必須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在思想上要學好樣不學壞樣,積極追求上進;在學習上刻苦努力,學有所用;在學校里要團結友愛,尊敬師長、講文明守紀律。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好好地學習知識,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成為老師的好學生,父母的好孩子。
《小豬唏哩呼嚕》讀後感15
唏哩呼嚕和它的好朋友丁丁一起去電子游戲廳,一玩他們兩都入了迷。輸完了自己的錢之後,唏哩呼嚕還去把他爸爸的錢偷來,把爸爸的錢也給輸光了,一分錢都沒剩下。還到丁丁家把保險櫃給打開,准備把裡面的拿來。最後,被丁丁的爸爸發現,沒有讓唏哩呼嚕和丁丁陷得更深。
我覺得唏哩呼嚕和丁丁的做法是不對的,不應該小小年紀就去游戲廳,不應該偷父母的錢,不應該拿別人家的東西。
❷ 觀看《小豬佩奇》,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小豬佩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7mnn8dXkaeln8vIkUioQQ
佩奇(海莉·博德HarleyBird配音)是一隻可愛的粉紅色小豬,她有一個名叫喬治(OliverMay配音)的弟弟,喬治不喜歡吃蔬菜,最喜歡的東西是巧克力蛋糕和恐龍。豬爸爸(理查德萊丁斯RichardRidings配音)有著一個胖胖的大肚子,在一家繪圖公司上班,他的上司兔先生(布耐恩·布萊塞得BrianBlessed飾)的女兒和佩奇同在一間幼兒園上學。
❸ 《小豬佩奇》動畫片全集98中豬爸爸是個怎麼樣的角色
《小豬佩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MeufoA-K9GPX42cp8bjbQ
佩奇(海莉·博德HarleyBird配音)是一隻可愛的粉紅色小豬,她有一個名叫喬治(OliverMay配音)的弟弟,喬治不喜歡吃蔬菜,最喜歡的東西是巧克力蛋糕和恐龍。豬爸爸(理查德萊丁斯RichardRidings配音)有著一個胖胖的大肚子,在一家繪圖公司上班,他的上司兔先生(布耐恩·布萊塞得BrianBlessed飾)的女兒和佩奇同在一間幼兒園上學。
❹ 小豬佩奇是什麼梗有什麼含義
小豬佩奇是社會人的意思---主要源於「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句話。一開始主要是有人在快手上傳了把小豬佩奇印在手臂上的視頻,並配上這句金句,從此大火。市場上開始流傳各種小豬佩奇的周邊。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的兒童動漫片,適合學前孩子和成人觀看。故事圍繞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
❺ 應該支持孩子看《小豬佩琪》嗎
《小豬佩琪》為什麼能如此受到大人和孩子的喜愛呢?我想,原因有四:1. 畫面簡單,人物簡單,生活氣息強《小豬佩琪》每一集只有五分鍾,短小輕松,不會讓人感到疲勞,而且比起那些畫面沖擊感強的超能力、變身等對抗類的動畫,它的畫面干凈簡單,每一集都圍繞佩琪一家的生活來展開,特別接地氣。更重要的是,在《小豬佩琪》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正面而積極的形象,每個人都是友好和快樂的,最大限度的貼近了孩子們那個美好而單純的世界。
❻ 孩子為什麼喜歡看小豬佩奇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這是一個十分好的事情,當然,我也建議廣大的家長看一下《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在小豬佩奇的世界裡沒有中國這種所謂的學習式教育方式,在小豬佩奇的幼兒園世界裡沒有學習,而是在生活中言傳身教式的學習,沒有中國家長的超前觀念「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什麼都想要孩子們學,使孩子們失去天真無邪的童年,這是不可取的」。這是我們孩子多麼嚮往的童年啊!
在《小豬佩奇》中佩奇的媽媽教育豬寶寶的方式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的,就是,不管在豬哥哥佩奇犯錯誤的時候,豬媽媽她永遠都是面帶微笑,也不生氣,說話也是張弛有度、不慌不忙,從來也不對豬寶寶們大聲呵斥,其實,我們也看到小豬佩奇犯錯的時候,也會主動的承認錯誤,也告訴豬媽媽那裡做錯了,並能吸取教訓,而且,豬媽媽也一定會原諒小豬佩奇的。
❼ 看《小豬佩奇》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我經常陪著我5歲的女兒一起看,我喜歡佩佩的理由:
1.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棒的親子關系和人際關系動畫片!裡面有很多情景是都是媽咪豬、爸比豬、奶奶豬、爺爺豬和佩奇、喬治、還有他們的好朋友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景,這裡面呈現出來的都是快樂、笑語、很充滿童真的游戲!給家長一個警鍾,要抽出時間多陪孩子做做游戲,多陪伴孩子!2.這裡面的音樂節奏很好!歡快、簡短!孩子一學就會!對孩子學習英文歌也很有幫助!3.這裡面情景大多數都呈現出互相幫忙、父母正面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體驗!尤其是孩子面對困難時爸比豬對孩子的引導,孩子自己動手解決而不是父母直接給方法!還有就是家長的語言魅力。
❽ 為什麼現在家長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看《小豬佩奇》
溫和的媽媽、寬厚的爸爸,父母很相愛。
先說溫和的媽媽。
佩奇的媽媽絕對值得我們大多數媽媽學習。她從來不生氣,永遠和顏悅色,不慌不忙,就算不高興也只是一小會兒,甚至從來不大聲講話。
佩奇喜歡在泥坑裡跳來跳去,把渾身都弄臟了,豬媽媽會說「只是些泥而已」;佩奇無意中犯了錯誤,她也只是說:「佩奇,你不該……」
因為從來不生氣,所以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佩奇幾乎都會馬上認錯,也會很快得到原諒。
在育兒這件事上,豬媽媽能堅持原則(比如小豬佩奇和喬治永遠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但偶爾也會允許寶寶們打破規則。
有一天,佩奇睡覺前很想看星星,豬爸爸想起豬爺爺有一架天文望遠鏡,但是怕豬媽媽反對,猶豫地說現在太晚了。作為家裡的「領導」,豬媽媽說了一句「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就和豬爸爸一起,帶著佩奇和喬治來到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看星星。
旁白里說,這是佩奇和喬治第一次在晚上外出。作為孩子,他們一定覺得很新奇很開心,這註定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正是這種偶爾打破規則的小插曲,才會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帶來驚喜。
若是換了中國的家長,有幾個會允許寶寶為了「看星星」這樣「不是正事兒」的事耽誤睡覺呢?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寶寶童年最大的幸運。
再說寬厚的爸爸。
豬爸爸作為《小豬佩奇》里的搞笑擔當,承擔了80%的笑點。最經典的一集《豬爸爸掛照片》,每次都把我和小羽逗得前仰後合。
豬爸爸是一個上班族,愛吹牛說自己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只要他指路,從來都把地圖拿倒。但豬爸爸運動細胞強大,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長跑、游泳、跳水、滑冰樣樣精通。豬爸爸還擅長音樂,手風琴拉得有模有樣,還會打架子鼓。
作為爸爸,還是要有讓孩子崇拜的才能。
豬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特別好。他幫助喬治找恐龍的時候,自己先發現了恐龍但沒有說,而是引導佩奇自己去發現,然後大方地稱贊:「幹得好,佩奇!你真是個出色的偵探小姐!」
有時候父母不要表現得比孩子聰明,而是要讓他們去「贏」,這種勝利的喜悅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
教小豬佩奇滑冰的時候,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沮喪地說「我再也不滑冰了」,豬爸爸這時候沒有說教告訴佩奇要勇敢之類,而是用自己的摔倒來告訴佩奇,大人也會摔跤,摔跤並不可怕,重新站起來就好。
為了滿足佩奇喂鴨子的願望,貪吃的豬爸爸把僅剩的蛋糕貢獻出來並毫無怨言,也會偷偷在超市把不在購物清單上的巧克力蛋糕放進購物車(豬媽媽在這里對豬爸爸也表現出了寬容)。
這個有缺點的豬爸爸經常被佩奇嘲笑:「糊塗的爸爸!」但他又是特別聰明的爸爸。
小豬佩奇學騎自行車這一集,可能會喚起很多大人童年的經歷。佩奇學騎兩輪自行車,知道後面有豬爸爸扶著,所以不再害怕,等到豬爸爸適時放手,佩奇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騎車。雖然佩奇最後撞碎了豬爸爸心愛的南瓜,但豬爸爸說的是:「佩奇,你沒事就好。」
這就是非常真實的父愛,平凡中帶著感動的力量。
最後說說父母相愛的力量
《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和豬媽媽的互動為我們展示了父母的相愛對孩子的重要性。
豬媽媽的生日,豬爸爸給豬媽媽放假一天,和孩子一起為媽媽准備生日驚喜,又是准備早餐,又是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豬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是兩個人的單獨約會。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核心就是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愛媽媽,會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
溫和的豬媽媽不僅對寶寶們和顏悅色,對自己有點懶、愛犯傻、愛逞強的老公也從不批評指責,而總是用一種非常溫柔的態度來對待他。
有一天周末,豬爸爸想什麼都不做,就坐在院子里看報紙,豬媽媽說花園里「亂七八糟的」,爸爸警惕的問:「這句話什麼意思?」豬媽媽笑著告訴他該割草了,但犯懶的豬爸爸說喜歡這種原始的感覺,沒有動。豬媽媽什麼也沒說,就在一旁靜靜地等待。直到佩奇的球滾進草叢找不到了,豬爸爸才真的要去割草。
試問豬媽媽的這份耐心和好脾氣,有幾位媽媽能做到?估計很多媽媽早就咆哮了。
到了豬爸爸的生日這天,豬媽媽和孩子給爸爸送上了一雙靴子和一個自製的大泥坑,豬爸爸像孩子一樣開心。
幸福的婚姻有一個「孩子定律」:
1.孩子永遠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2.當你的丈夫引起你的不滿時,請讀一遍第一條。
上面這兩句話送給所有的媽媽共勉。
豬爸爸和豬媽媽從來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表達愛。有一次,豬媽媽被困藍莓灌木叢,豬爸爸化身「王子」救出了「公主」豬媽媽,他們在孩子面前甜蜜的一吻。
在孩子面前展現父母的相愛,恰恰是教給他們學習如何去愛的最好方式。
除了上面這幾點,《小豬佩奇》里,佩奇幸福的童年還有很多讓人羨慕的地方。
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佩奇的家庭是個「二胎家庭」。如果說小豬佩奇是本劇當之無愧的「女主」,那麼佩奇的弟弟「喬治」應該算本劇的「男主」。很多很多篇幅都是在展示兩個寶寶之間的互動的。
佩奇有時是照顧弟弟的姐姐,有時是弟弟的榜樣,有時他們像好朋友一樣在一起玩,偶爾佩奇還會「欺負」一下弟弟。姐弟之間有競爭,有關愛,描繪得特別真實,也特別讓人羨慕
父母的愛無法取代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可現實對我們而言,多一個孩子可能意味著生活質量的下降。對於很多沒有條件要二胎的家庭,我們只有羨慕的份兒。
爺爺奶奶成為寶寶們的第二照顧者
《小豬佩奇》里,豬爺爺和豬奶奶的戲非常多。
說句題外話:其實豬爺爺和豬奶奶並不是「爺爺奶奶」。有一集佩奇和喬治住在了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豬爺爺說這是豬媽媽小時候的房間,由此推斷,豬爺爺和豬奶奶其實應該是佩奇的姥姥和姥爺,這算是一個BUG吧!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遇到困難豬媽媽總想打給豬爺爺,而豬爸爸總是不太願意接受豬爺爺的幫助,可能是怕在「老丈人」面前丟臉吧。
說回來:爺爺和奶奶有個很大的菜園子,種了很多蔬菜,還養了一些小動物。豬爺爺喜歡開船,喜歡修東西,佩奇和喬治經常去爺爺奶奶家玩,爺爺奶奶還會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一些活動,比如尋寶等。
豬爸爸豬媽媽有事外出的時候,也會把寶寶們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聖誕節,佩奇一家會到爺爺奶奶家一起過節。佩奇和喬治有時還會跟爺爺奶奶一起出海,一起渡假。
跟我們很多家庭把孩子交給長輩不同,豬爸爸豬媽媽始終都是孩子們的第一照顧者。豬爸爸是個上班族,豬媽媽也有工作,是在家SOHO,照管孩子的同時還要工作,這對他們來說是很辛苦的。於是爺爺奶奶提供了很多幫助。
這不得不說是個更科學的養育方式,既能讓老兩口的生活增添更多樂趣,又不會讓他們太累,也能讓豬爸爸和豬媽媽有了更多喘息的時間。
有人說跟父母之間最理想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就是不要離得太遠也不要太近,如果你做好一碗熱湯,送到對方手裡的時候喝起來溫度剛好,那麼這就是最適合的距離。
佩奇的生活里沒有學習
佩奇是個四歲的小豬,已經上幼兒園了,但《小豬佩奇》里沒有一集是講學習的,幼兒園教的數數也不過是從一數到十而已。
但幼兒園里學的東西一點也不少,畫畫、體育、樂器、演話劇,還會帶孩子們去露營。
佩奇在家也從來不學習,她不是去跳泥坑,就是變著法玩各種游戲:「沙丁魚罐頭」、「是」或「不是」,「中間的小豬」等等。
這些游戲看起來很有意思,又能鍛煉思維。這個年齡的孩子本來就應該在玩中學,應該無憂無慮毫無壓力,但我們的幼兒園幾乎都在教小學的內容。小羽三歲半就要開始學習寫數字,手還拿不住筆呢。
據說現在我們的小學里普遍存在一種「三年級現象」,很多小時候很優秀的孩子到了三年級突然學習下降了。這似乎跟我們太早的學前教育有關。
有人會說國內的競爭壓力跟國外不一樣,我們不可能在別的孩子拚命的時候讓自己孩子什麼都不會。但我真的希望家長們能把更多時間還給孩子。
我們回首童年,不會不記得童年的時光有多寶貴。將來他會面對很多壓力,學習、工作、愛情……如果他童年內心沒有積攢足夠的快樂,他將來拿什麼去面對遇到的那些困難?
現在,就讓他多玩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