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蛋糕房裡有哪些種類的產品
蛋糕,麵包,酥點,冷凍點心,飲品等。
蛋糕:戚風卷,重油蛋糕,馬粉蛋糕,慕斯蛋糕等。
麵包:硬麵包,甜軟麵包,各種調理麵包,丹麥麵包等。
酥點:曲奇,各種起酥,糕點等。
冷凍點心:果凍,切塊蛋糕,蛋糕卷,各種慕斯杯等等。
㈡ 蛋糕房裡有哪些種類的產品
蛋糕,麵包,酥點,冷凍點心,飲品等。
蛋糕:戚風卷,重油蛋糕,馬粉蛋糕,慕斯蛋糕等。
麵包:硬麵包,甜軟麵包,各種調理麵包,丹麥麵包等。
酥點:曲奇,各種起酥,糕點等。
冷凍點心:果凍,切塊蛋糕,蛋糕卷,各種慕斯杯等等。
㈢ 蛋糕房裡,烤盤用哪種質量的好有鋁合金的,鍍鋁的,不沾鋁合金的,不沾鍍鋁的,都有哪種差別啊
鋁合金的比較好,在烤制麵包的時候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
自己烤需要烤箱。
不過你要是初次烤……基本會很慘。這東西不是容易成功的。
還有想烤出好利來的效果……烤箱會很貴吧。
微波爐做的蛋糕……只能說湊合,因為不是蛋糕。
電飯鍋可以烤蛋糕,但還是烤箱烤的好吃啊。
給你我的方子,這個是很簡單還很好吃的:
1、水70克+20克砂糖,攪拌均勻,一定要完全融化,看不到砂糖粒為止
2、加入60克色拉油,攪拌成米湯狀的溶液
3、篩入低粉100克,稍微攪拌,這個時候感覺稍微有些粘稠,不過不要緊,即使不勻也沒關系的
4、加入5個蛋黃,攪拌成光滑的蛋黃糊
6、5個蛋白中加入10克澱粉、幾滴白醋、少許鹽、20克砂糖進行第一次打發(我用了中速打發,我用東菱打蛋器,選擇3並加速)
7、打發到起細小泡泡後,加入20克砂糖進行第二次打發,仍舊選擇中速
8、打到濕性發泡後加入最後20克砂糖,打到乾性發泡。
9、取1/3蛋白拌入蛋黃糊,用刮刀以切拌的方式拌勻(不要太著急,盡可能拌勻,動作稍微快一些即可)
10、把拌好的麵糊倒回蛋白中繼續拌勻,倒入8寸的蛋糕模,用力震幾下,進入已經預熱到150度的烤箱,60分鍾,中間不要開櫃門,等到蛋糕恢復到跟模具一樣高,打開櫃門,用手輕拍表面,可以回彈,不留印記就是好了,有輕微的沙沙聲沒關系。
11、出爐後輕震幾下,馬上倒扣,冷卻後脫模。
ps:不知算不算我廢話,如果還看不懂這個方子,建議還是去普及下蛋糕知識。憑我自學烤蛋糕的經驗來說,學了很久啊。一個小差錯,就是不知出在哪,可以困惑你很久。建議完全按照方子的重量做,否則……很慘。
㈤ 大模生日蛋糕坯烤法
准備好所有原料:
以上配方是6寸圓模的份量。
注意:各種原料稱量必須准確,這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在此說明一下製作所需的基本工具:手提電動打蛋器、兩個無水無油的不銹鋼打蛋盆、硅膠刮刀、廚房電子稱、粉篩、圓形活底蛋糕模
分蛋:
將蛋白和蛋黃分離。
注意:雞蛋提前拿出來回溫,更容易打發。分蛋時蛋白中千萬不要混入蛋黃,如果不小心弄砸了,請重新來過,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否則會給蛋白的打發造成很大困難
打蛋白霜:
蛋白霜是戚風蛋糕膨脹的關鍵,能否營造出綢緞般的口感就看這蛋白霜打得到不到家了。
在蛋白中加入3ml白醋。
在大規模生產中會加入塔塔粉(化學合成的蛋白穩定劑)來增加蛋白的穩定性,一般家庭通常都沒有這玩意兒。白醋是最好的替代品,即經濟實惠又安全放心
加入45g砂糖,打發蛋白至硬性發泡。
糖和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結構,包裹無數著細膩均勻的氣泡。
我一開始學著打蛋白的時候都是分次加糖來打;打熟練了之後開始嘗試一次性加入所有的糖,只要注意攪拌時不留死角,一樣可以打出完美的蛋白霜。對自己的技術不自信的同學還是用分次法吧。
一開始用低速把糖和蛋白攪勻了,轉高速畫大圈不停地打,大概需要5分鍾,達到細膩有光澤,提起打蛋器呈短而堅挺的尖峰(如圖)就是硬性發泡了。
加了白醋打發的蛋白霜非常穩定,幾乎不會消泡,但是不能放在室溫很高的地方,如果是夏天,建議放冰箱里待用
製作蛋黃糊:
稱取玉米油和牛奶各25g,放入另一個打蛋盆中。
加入油脂可以降低麵粉的筋性,使蛋糕更蓬鬆、更順滑,選擇玉米油是因為它沒有味道,不會干擾蛋糕的口味,而且口感非常清爽不油膩。牛奶可以用水代替,增加蛋糕的含水量,使其更濕潤
將油和奶打至融合,成乳液狀
在乳液中加入3顆蛋黃和5ml白蘭地。
蛋黃是原味戚風蛋糕蛋香味的來源,也塑造了戚風蛋糕最原始的本味。白蘭地可以去除蛋腥味,增加香氣
將混合物打勻成蛋黃液
在蛋黃液中篩入50g低粉,用硅膠刮刀翻拌均勻,成為蛋黃糊。
麵粉包裹住空氣,給予蛋糕體支撐,是戚風蛋糕的「骨骼」。
如果手邊只有普通麵粉(一般都是中筋粉),可以將普通麵粉和玉米澱粉以4:1的比例(即普通麵粉40g+玉米澱粉10g)混合得到低筋麵粉,對成品的效果沒有任何影響。
注意翻拌的手法要正確,以防麵粉起筋,初學的同學可以在網上找視頻好好學習一下。拌好的蛋黃糊應該均勻細膩無顆粒
製作戚風糊:
1.先將1/2的蛋白霜拌入蛋黃糊中,充分拌勻,開始比較難拌,需要一點耐心。
因為蛋黃糊比較稠,蛋白霜卻很輕盈,大量的蛋白霜很難在短時間內與蛋黃糊充分拌勻,先拌入一半的蛋白霜是為了稀釋蛋黃糊,方便後面的操作。
2.拌勻後再將混合物倒回剩餘的1/2蛋白霜中充分拌勻,成為戚風糊,這次就很容易拌勻了。
還是採用翻拌的手法,一是防止起筋,二是防止消泡,拌好的戚風糊應該細膩濃稠,有流動性。判斷是否消泡的依據是戚風糊的體積,如果打好的蛋白霜原來有半盆那麼高,那麼拌完的戚風糊也應該至少有半盆那麼高,如果拌好的戚風糊只有小半盆高了,那肯定就是消泡了。這樣的話,即使烤熟了也是「戚風蛋餅」。
3.將戚風糊倒入6寸圓形活底蛋糕模中,在桌案上摔幾下,震出大氣泡並挑破。一定要用這種鋁制的模具,不要塗油也不要墊油紙,戚風蛋糕要通過附著在模具四壁才能爬升起來,所以千萬不要耿直的用不沾模具來烤制啊!
烤制:
烤箱預熱10分鍾,150度,上下火,將模具放入烤箱最下層,時間設定為45分鍾。
一般的家用烤箱都是分3層的,一定要放在最下層,以防蛋糕的上表面離加熱管太近,開裂甚至烤糊都有可能
烤到25分鍾的時候蛋糕已經膨脹到最大了,比模具還高出一些,大概高出2厘米。此時蛋糕的表面應該還是完整無裂紋的或者有很小的裂紋也是可以接受的。
為什麼會開裂?1.蛋白霜打過頭了;2.爐溫太高,導致上表面過早硬化;3.蛋白霜沒有充分拌勻,導致膨脹不均勻。
繼續烤20分鍾。
在此期間要注意觀察蛋糕高度的變化,這是判斷蛋糕是否烤熟的關鍵階段。
具體方法是:當蛋糕膨脹到極限之後會很緩慢的回縮。當觀察到蛋糕的高度降到比模具稍高,大概只高出0.5厘米,並不再繼續回縮,那蛋糕就已經烤熟了,此時45分鍾應該也快到了。
這個方法是我自己總結的,比之前用什麼插牙簽、聽沙沙聲等等靠譜多了,而且不用開烤箱,非常方便。
㈥ 台灣人開的古早味蛋糕店,都是當天現烤現賣,品種不多蛋糕只有幾種口味,店面也不大,但是生意好到需要經
現在網上有很多教的,比如說君之的微博,很多東西是一樣的,我媳婦開微店,做的蛋糕不比店裡賣的差
㈦ 蛋糕店有一種烤的很脆的切片是什麼
如果是方包切片蘸糖,85里有,叫楓糖方塊
如果是橢圓形的片就是乳香片,用法棍麵包做的
㈧ 蛋糕店常見的糕點
1、漿皮類
用糖漿和面,經包心成型烘烤而成者,均屬此類。如月餅、什錦糕、雞仔餅、菊花餅等。
2、酥皮類
用筋性面團包油酥的製品屬此類。烘烤後為多層薄片狀,入口酥軟,如千層酥。
3、油炸類
凡和面(或其它澱粉)成型後,經油炸而成的'產品,均屬此類。這類製品有空洞的(如油條、麻通)、包心的(如煎堆)、上糖的(如茶果、蘭花根)、粘結的(如薩其馬、米花糖)、還有實心的(如開口棗)等。
4、酥類
油、糖、面加少量水混合一起,印製、切塊成型的烤製品,屬此類。此類多為無包心料,只在表面掃蛋或粘上某些果仁。如花生酥餅、杏仁酥餅、核桃酥餅等。
5、肥面類
此類系經酵母發酵,加料的麵包製品,質地松軟、咸甜皆宜。如包子、發糕、麵包、小籠包、花捲、饅頭等。
6、蛋糕類
凡用蛋加糖及面攪打成糊,澆模烘烤或蒸制的糕點屬此類。如生日蛋糕、蛋卷等。
7、糕餅類
凡用糕粉(即用糯米經炒熟打成的粉)加糖漿或糖粉印製壓實成型的糕點屬此類。如雲片糕、沙糕、硬功餅、米禮餅等。
8、餅干類
用糖、油、面(或澱粉)加水混合在一起,桿片成型烘烤的製品屬此類,其特點是香甜酥脆。如餅干、牛耳餅、白糖餅、大福餅等。
9、其它類
凡配料、加工、熟制方法不同前八類的,歸屬其它類。如湯園、馬蹄糕、糯米粽、水糕、水餃、雲吞、糍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