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大全 » 兒童屁股蛋糕圖片大全視頻大全視頻
擴展閱讀
一般60歲生日蛋糕買幾層 2025-09-20 06:56:43
奶油和蛋糕胚哪個發胖 2025-09-20 06:55:28

兒童屁股蛋糕圖片大全視頻大全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7-02 04:00:22

⑴ 為什麼孩子屁股不能打

專家是這樣說的: 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常常打其屁股以示教訓。打屁股用力較輕時,雖然不會直接造成肌肉、肢體的損傷,但是疼痛的感覺會通過神經中樞的傳導,使大腦受到刺激,精神上處於緊張、恐懼和壓抑狀態。同時,還會使孩子智力發育遲緩,身高受到影響。若經常打孩子屁股,會使孩子產生不良性格,如孤獨、膽怯等。 打孩子的屁股還容易損傷他們的腎臟。兒童的身體組織比較柔軟嬌嫩,如果臀部遭受重力打擊,造成臀部血管破裂,出現皮下淤血。皮下淤血和壞死的血液經機體吸收代謝後,必須通過腎臟從尿中排出,這不僅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且受傷的肌肉還會分解出一種毒素。這種毒素不僅可以引起微循環障礙,而且還會影響腎小管的吸收和排泄作用,有的還會出現腎功能異常,甚至發生以急性腎功能衰竭為特徵的繼發性外傷性休克。 是不是很可怖?所以能忍則忍,小PP還是不打的好!

⑵ 製作抖臀蛋糕怎麼ang不起來

用料

蛋清 5個

蛋黃 5個

全蛋 1個

油 50克

低筋麵粉 80克

牛奶 80克

細砂糖 80克

鹽 1.5克

檸檬汁或者白醋 數滴

抖臀蛋糕的做法

  • 我用的7寸方形活底模具 外包兩層錫紙(多包層都行,千萬別進水了,不然結果很慘) 裡面用的硅油紙包一圈 把上面太高的部分適量剪掉一節 多


  • 小貼士

    1.蛋清不要打發過了,濕性發泡就可以!
    2.一定要用水浴法
    3.溫度根據自己的烤箱調整
    4.記住打發蛋白的時候,後面都得低速打,低速打,蛋白才會更加穩定,不容易出現問題!!
    5.用新鮮的大洋雞蛋,買之前搖一搖,感覺裡面搖的動的不要選。盡量不要用土雞蛋,蛋清太少了!
    6.熱的時候才會抖動哦,冷卻了以後就不會啦!

⑶ 兒童簡易蛋糕怎麼做

全蛋4個,細砂糖70克,低粉100克,色拉油30克,鮮奶30克。
方法/步驟
1/14 分步閱讀
將全蛋打入不銹鋼盆中打散;
2/14
加入細砂糖和鹽攪拌均勻;
怎麼學做蛋糕2021網上報名火熱進行中
廣告
3/14
用隔水加熱的方式,將2的材料加熱到40度左右離火;(我是一直坐在溫水中打發的)
蛋糕樣式圖片_蛋糕樣式圖片_拼多多_團購優惠
廣告
4/14
用電動打蛋器快速打發,打至蛋糊的體積變成兩倍大;
生日蛋糕圖?就上阿里巴巴
廣告
5/14
將電動打蛋器速度放慢,繼續打到蛋糊變成濃稠狀;
6/14
打好的蛋糊呈現流狀,可垂下2-3厘米,在蛋糊上劃8字不會消失;
7/14
低粉過篩後倒入步驟6的蛋糊中;
8/14
用刮刀輕快的攪拌均勻,直到看不到麵粉顆粒為止;
9/14
取出8中1/3的麵糊,與色拉油攪拌均勻;
10/14
將9與8中剩餘的麵糊混合攪拌均勻;
11/14
加入鮮奶繼續攪拌均勻,即完成麵糊的製作;
12/14
將麵糊倒入烤模中,約7分滿;
13/14
輕輕敲打烤模,震出多餘的氣體;
14/14
​烤箱預熱,160度,倒數第二層,烘焙約20-25分鍾即可。

⑷ 抖臀蛋糕一時之間大火,你知道用電飯鍋的製作方法嗎

抖臀蛋糕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是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有時候購買卻很困難,要排隊很久,而且一般上班族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購買,那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自己動手就可以做簡單易學的抖臀蛋糕。用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電飯鍋了,只要家中有電飯鍋,那麼你就能做出網友口中的抖臀蛋糕。步驟簡單易學,快來跟著做給家裡人嘗一嘗吧。之後掀開蓋子可以先用筷子從蛋糕的正中間緩緩插下去再拿出來,如果筷子上不會沾有任何的蛋液,那說明蛋糕就可以了。如果發現筷子上沾有沒有乾的蛋液,那麼可以再讓它在鍋中悶一會兒。具體的時間可以自行斟酌。

這個樣子做出來的蛋糕比外面賣的蛋糕口感還是要好一點的,而且非常嫩滑,老人和小孩吃都非常的不錯的,拿起蛋糕來之後整個都是可以抖動的,又好吃又好玩,希望喜歡動手的朋友可以試一試百試百靈不會出錯的。

⑸ 義大利生日蛋糕圖片大全

⑹ 打小孩屁股有什麼危害 如何教育做錯的孩子

做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讓他理解到他為什麼做錯了,這才是根本,讓他從內心接受認可,這是根本,如果還太小,他認識不到,也不要強求,多包容,給他們時間成長。

打小孩的危害有這樣幾個方面:

10個不能用體罰來教育孩子的理由

(本人譯自希爾斯醫生的相關文章)

一、孩子會把打人當作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

有一位母親一直相信打孩子是教育孩子所必須做的。有一天,看到她三歲的女兒打她一歲的兒子。這位母親就質問她女兒,女兒回答說:「向媽媽學習。」盡管這位媽媽之前沒打過那一歲的孩子。孩子們喜歡模仿,特別是模仿他們愛戴和尊重的人。他們意識到他們可以按父母的方式去做事。作為父母的你,請記住,你養育的正是別人的父母,妻子或丈夫。你養育孩子的行為方式是他們最有可能在自己當父母時用在他們子女身上的。家庭是一個教導孩子如何處理沖突的訓練營。研究表明,在棍棒中成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利用暴力來解決沖突。

打小孩的教育方式向孩子表明,一個人是可以打另一個人的,尤其是大人打小孩,強者打弱者。孩子們學習到:當有了問題,暴力是很好的解決方式。孩子一旦學到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可能會把它運用到與兄弟姐妹、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後還會自然而然的應用到配偶和子女的教育上。

但是,你說,「我不會那麼使勁經常的打孩子。大多數時候,我表現出很愛他們,對他們也很溫柔。偶爾打一下不會有什麼的。」這種方式對某些孩子來說是正確的,但對某些孩子也許更多的記得打人的情節而忽略了你表現出的愛。實際上,可能擁抱和打人的比率為100:1,但在孩子的記憶里這個比率卻會低得多,特別是在他受到你表現得非常憤怒並且孩子又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情況下,而這種情況的確是會經常發生。

體罰這一行為可以向孩子表明通過打人來發泄憤怒和改正一個錯誤是可行的。這就是為什麼父母打人時的態度和打人本身一樣的給人印象深刻。如何控制好自己憤怒時的沖動是你該試著教給孩子的事情之一。以打人的方式顯然就是一種自控的失敗。人們通常被告知,不要在憤怒的情況下動手打人。如果這一原則得到忠實地執行,99%的體罰就不會發生了,因為父母一旦平靜下來,就一定能想到一個更合適的矯正孩子的方法。

受到言語和情感的雙重打擊

虐待孩子指的不僅僅只是身體上的傷害。我們知道,打人的時候往往會有粗暴的語言謾罵孩子,使孩子在精神上和情感上一同受到傷害。長時間的斥責和謾罵可以傷害一個孩子的心理。情感傷害可以是非常微妙的,甚至是自己都不會覺得。為了脅迫孩子甚至可能說出孩子最害怕聽到的「遺棄」兩個字。(「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甚至還會採取讓她知道你在收回你對她的愛,拒絕跟她說話,或者如果她繼續得罪你,你會說「不喜歡她了」這些方式來肋迫孩子就範,但這些方式卻會讓孩子理解成你不想跟她在一起,或者在感情上你要拋棄她。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心靈上的傷疤可能比身體上的傷疤更大。

二、打孩子會貶低孩子

孩子的自我意識始於別人如何看待他——尤其是他的父母——即使在大多數時候都充滿愛的家庭里。被父母打給了他一個混亂的信息,特別當孩子太小的時候,他們理解不了他們被打的原因。父母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自家孩子感覺到他們被重視、有價值。這時,孩子打碎了一個杯子,你就打了他,他立即就會覺得,「我一定是壞孩子。」

甚至在被打後大人給孩子一個安慰的擁抱也不能除去孩子心中的傷痛。孩子們很可能在那擁抱後的很長時間內仍會感受到被打的不好的感受。處於這種情況下的大多數孩子都會請求擁抱後求饒。「如果我抱他,爸爸就不會打我了。」當被反復體罰的時候,孩子就會形成這樣一個觀念,「我是軟弱和無助的。」

瓊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她真誠地認為,要把孩子培養得聽話,打孩子是父母的權利和責任。她覺得打孩子是「為孩子自己好」。經過幾個月打罵方式的管教,她的孩子變得孤僻起來。發現孩子現在獨自一人在角落裡玩耍,對玩伴不感興趣,避免與母親的目光接觸。他失去了先前眼中的閃光。從外表上看,他是個「好孩子」,內心裡,斯賓塞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他覺得自己感覺不好,行為也不好。被比他強大的大人經常敲打,讓他感覺自己越來越弱小。

關於打手

打那些可愛的小手是多麼誘人啊!許多父母不假思索地會做這件事。瑪麗亞.蒙台梭利是最早反對打孩子手的人士之一,他認為,孩子的手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孩子天生好奇心的延伸。手被打會傳遞出非常大的負面信息。敏感的家長們在接受采訪時都同意體罰時不應打手。研究結果也支持這一觀點。心理學家研究了一群14個月大小的和母親一起玩耍的幼兒。當一組幼兒試圖抓住一個被禁止的物體時,他們的手會被打一巴掌;另一組幼兒沒有受到體罰。在對這些孩子進行七個月的追蹤研究後,被打手的幼兒被發現對環境的探索能力較差。最好的做法是把那些不讓碰的物體從孩子那裡拿得遠遠的,或者監督他的行動,使讓他的小手不要受傷。

三、打孩子會讓家長氣餒

那些要通過打罵來管教孩子的家長常常感覺到氣急敗壞,因為他們也不覺得自己該這么做。他們常常在絕望中打孩子(或喊叫),因為他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隨後,他們發現這種方式依然沒有效果時,他們常常有一種無力感。一位母親放棄了打人教育這一方式,說道:「我雖然可以贏得一場戰役,但輸掉了這場戰爭。我的孩子現在的確是怕我了,但我發覺丟掉了一些珍貴的東西。」

打人也貶低了父母的角色。作為一個權威人物意味著你受到信任和尊重,但並不是由於別人的畏懼。持久的權威不能建立在恐懼之上。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反復打罵來管制孩子會陷入一種兩敗俱傷的狀態。孩子不僅會失去對父母的尊敬,而且父母也會因為他們養成了以打人方式管教孩子的習慣而不再去尋找更好的管教方式。這樣孩子的不當行為會越來越多,挨的打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孩子就沒被教導好去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打孩子會損害親子關系。體罰會拉大受罰者和處罰者之間的距離。這種距離在家庭關系可能已經緊張的家庭環境中尤其麻煩,例如單親家庭或混合家庭。內心足夠寬容的一些孩子,能夠使得自己在身心上都不會受到影響並得到較好的恢復。但其他孩子讓他們去愛打他們的人是很困難的。

四、打孩子可能演變成虐童

懲罰升級。一旦你開始想輕輕的懲罰孩子一下,你會在哪裡收手呢?一個幼兒去拿一個不許拿的杯子。你輕輕拍一下他的小手以示警告。他又伸手去拿,你對他的手又用力打一下。在短暫地回撤過後,他又一次出擊,去抓取奶奶貴重的花瓶。你再一次加重了打手的力度。你開始了一個沒有誰會贏的游戲。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是你還是孩子的手更堅強,而不是拿花瓶這件事了。現在你該怎麼做呢?打得越來越厲害,直到孩子再也不能忍受疼痛為止。體罰的危險之處在於你越來越感覺到需要更強大的武器來阻止他的行為。從最初的手掌,變成拳頭,然後帶子,然後折疊的報紙,再然後就是木勺了,現在己經從最初不經意的行為變成了虐童了。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父母沒有找到一個有效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五、打孩子不會改善行為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我們越打孩子越不聽話。」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會導致行為更糟,而不是更好。這是為什麼。記住引導孩子行為的基礎是:思想對了行為才會對。打孩子意味著這樣一種原則。孩子並不認為他做錯了,他的行為當然不會被糾正。他錯誤的行為做得越多,挨的打就越多,他更覺得受到不公正的處罰。這種惡性循環就會持續下去。我們得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他做錯了,並感到反悔,同時也相信他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惡性循環

規范行為的目標之一就是立即中止不良行為,打的方式也許能達到這一目的。其實讓孩子從內心形成不再願意去犯這種錯誤的信念更為重要(比如:自我控制好過外力的強迫)。打孩子對於提升孩子自我約束顯得無效的根本原因是,當孩子被打後,他會更關注於他受到不公正對待這事本身,而不去關心被打的原因。其實父母可以這樣做,坐下來跟他談談,讓孩子真正意識到他被打的原因,不管是在你打了孩子後還是不打算打他。有好多替代不打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採用,這些方式卻更有利於喚醒孩子的道德感和內在反省的力量,但要做這些父母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好多父母更傾向於選擇打孩子的原因,因為這樣做更省事。

六、打孩子不是聖經的教導

不要用聖經作為可以打孩子的借口。對於信仰猶太教的人來說思想上會有些困惑,那些通過聖經來尋找培養後代的方法的人會認為聖經裡面有讓他們可以打孩子的命令。他們嚴格遵行「吝惜你的棍棒(rod)會寵壞你的孩子」這樣的教導,害怕如果他們不打孩子會招致不管孩子的罪。在我們的咨詢經驗中,我們發現這些父母是非常虔誠的父母,他們愛上帝,也愛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誤解了聖經中棍棒(rod)這個詞的意思。

棍棒(rod)-它們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以下是聖經中造成最大的困惑的相關句子:

22:15兒童本性接近愚昧,用責打(the rod of discipline)可以改變他們。

13:24不懲戒(spares the rod)兒子就是不愛他;疼愛兒子必勤加管教。

23:13要認真管教兒童(punish him with the rod);責打不至於喪命,

23:14反而是救他生命。

29:15鞭打(The rod of correction)管教可增智慧;放縱的孩子使母親羞慚。

乍看之下,這些詩句聽起來是支持打孩子的。但你可能會考慮對這些教義的不同解釋。「棒」(rod)意味著聖經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東西。希伯來語詞典給出這個詞的各種含義:棍棒(rod)(用於懲罰、寫作、戰斗、統治、行走等)。棍棒(rod)可以用來打擊,更多的時候是經常用來引導流浪羊。牧羊人不用棍棒(rod)打羊,孩子當然比羊更有價值。正如菲利普·凱勒在《A Shepherd Looks At Psalm 23》書中教導的一樣,牧羊人的杖(rod)被用來擊退獵物,而牧羊人的桿被用來溫柔地引導羊沿著正確的路線行走。(「你的杖、你的竿,都能安慰我。」–詩篇23:4)。

我們采訪過的猶太家庭,他們嚴格遵守聖經中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准則,不對孩子們進行「棍棒教育」,因為他們不認可文本中的翻譯。

「箴言」是詩歌之一。寫作者想去使用一個眾所周知的一個形象化的關於權杖的比喻就採用了這個意味著權杖的詞(rod)。我們相信這與聖經裡面(rod)本來所要代表的意思是一致的,即父母有管理自己孩子的職責。你重新再去讀有關之前翻譯作棍棒(rod)的詩篇的時候,你把棍棒(rod)理解成權杖會覺得更合適的。

雖然基督徒和猶太人相信舊約是上帝的啟示詞,但它也是一個歷史文本,在許多世紀里被以多種方式解釋,有時是錯誤的,以支持時代的信仰。這些「棍棒」(rod)經文背負著支持人類思想的體罰解釋。聖經的其他部分,特別是新約聖經,表明尊重、權威和溫柔應該是信仰者對兒童首要的態度。

在新約中,讓敵人打另一邊臉的方式代替了以眼還眼舊約的方式來購築正義體系。基督的溫柔、愛和包容似乎反對權杖(rod)的粗暴使用,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4:21所說「你們願意怎麼樣呢?是願意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保羅接著教父親們不要惹孩子們的氣的重要性(這個氣就就是小孩在被打常常產生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和「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歌羅西書3:21)。

在我們看來,聖經中沒有說作為一個虔誠的父母必須打孩子。

限制管教孩子的權杖(rod)!

有些父母本就不該打孩子而且孩子們本就不該被打。你過去的經歷、性格以及和孩子的關系是否會讓你有虐待孩子的危險?你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會讓責打變得不明智的嗎?

你小時候被虐待過嗎?

你的脾氣很容易失控嗎?

你發覺打得越多,對孩子起的效果越小嗎?

你打得用勁嗎?

打人管用嗎?

你有一個要求很高的孩子嗎?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孩子嗎?

你的孩子非常敏感嗎?

你和孩子的關系已經疏遠了嗎?

現狀有沒有讓你生氣,比如經濟困難、婚姻困難或者最近的失業?有沒有自信心受到打擊的因素?

如果以上任何一點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得下決心不要打孩子了,並盡力去找到一套不需體罰的各種備選方案,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找能幫你的人出出主意。

七、打孩子增強相互之間的憤怒

孩子們常常認為懲罰是不公平的。他們更有可能反抗體罰而不是其他的管教方法。兒童不像成年人那樣理智地思考,但他們也有關於公正的思考,雖然公正的標准會與成人不一樣。就因為這樣,你的處罰往往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通常情況下,不公平感會升級為羞辱感。當懲罰羞辱到孩子的時候,他們要麼反抗要麼退縮。當打人造成孩子恐懼,孩子因恐懼而不再去做錯事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可能會造成孩子害怕打他的人。

在我們自己以及許多對體罰有深入研究的人士的經驗中,對孩子的體罰,在嬰兒和兒童時期他們可能會表現出表面上順從,但內心卻充滿怒火。他們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侵犯,他們把自己從那個他們認為對自己不公的世界分離開來。他們發現很難信任外面的世界,並且對外面的世界表現出一種冷漠,就跟他們曾感受到的那個世界曾對他們冷漠一樣。

對於打孩子後還能自我審視的父母,往往會發現打孩子給他們帶來的收獲只是憤怒得到了發泄。這種憤怒的釋放方式往往還會上癮,並且在孩子的行為規范方面毫無效果,卻被重復著發生。我們發現,要預防沖動行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擁有兩個信念:1。我們不會打自己的孩子。2。我們可以懲罰他們。既然我們已經決定不再打孩子,我們必須尋找更好的方案。

八、被打的孩子會有不好的回憶

孩子被打的情景會結痂,而快樂成長的情景則不會。。人們更容易回憶起創傷性事件而不是愉快的事件。我成長在一個非常有教養的家庭,但我偶爾也會挨打。我清晰地記得打我的柳枝。我做了錯事後,爺爺會把我送到我的房間,告訴我將受到責打。我記得我看著窗外,看到他走過草坪,從樹上取一枝柳條,回到我的房間,抽打我的屁股。柳枝似乎是一種有效的打人工具,它打痛了我,生理上和精神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記得在一個充滿愛的家長大,但我不記得那些特別有趣的場景。我一直認為,作為父母,我們的目標之一是讓孩子的記憶充滿成百上千個美好的景象。令人驚訝的是,不愉快的回憶可以阻止那些積極的記憶。

打罵在長時間內都會有不良影響

研究表明,孩子被打可能會留下更深更持續的傷疤,而不僅僅是紅紅的屁股很快就好了。下面是對體罰長期影響研究後的結論:

·在一項跨越19年的前瞻性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有很多體罰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表現出更多的反社會和自我為中心的狀況,當他們在青少年和成年的時候,對別人身體上的暴力成為他們認可的行為准則。

·如果大學生在他們原來的成長過程中,表揚少、責罵多、體罰多、辱罵多,他們會表現出更多的心理障礙。

·對679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那些能回憶起被父母打過的學生認為今後為人父母時也會採取這種方式教育孩子。而那些沒被打過的學生大多不認可這種教育方式。被打過的學生還記得他們被打時父母的憤怒。

·打孩子似乎有最為負面的長期影響,特別是在打罵代替了與在孩子積極溝通的情形下。如果在關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打孩子長期影響較小。

·一項關於體罰對兒童日後攻擊行為影響的研究表明,體罰兒童的頻率越高,他就越有可能對其他家庭成員和同齡人採取過激行為。如果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並且總是能給孩子關於為什麼被打一個合理的解釋中長大的孩子有較少的攻擊性。

·一項關於拍打幼兒手的懲罰方式是否會形成長期影響的調查研究顯示,這種處罰方式會在七個月後延遲幼兒探索性發展。

·在青少年時期受到大量體罰的成年人毆打配偶的概率是沒被體罰過的四倍。

·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丈夫比非暴力家庭長大的丈夫打妻子的可能性高出六倍。

·在暴力家庭長大的父母中有超過4分之1的人具有對他們自己的小孩造成嚴重傷害的風險。

·對在服刑人員研究顯示大多數暴力犯罪人員是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

·那些臭名昭著的、暴力犯罪分子、殺人犯、搶劫犯、強奸犯等人的童年生活大多有嚴重的家暴史。

不能打孩子的證據是壓倒性的。數以百計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結論:

1.孩子受到的體罰越多,他或她就會變得越有侵略性。

2.孩子被打得越多,長大後他們更有可能虐待自己的子女。

3.打孩子會播下暴力的種子。

4.打孩子是沒有用的。

十、打孩子是沒有用的

許多研究表明,打人作為一種懲戒技巧是徒勞的,但沒有一種方法顯示出它的有效性。在過去三十年的兒科實踐中,我們觀察到成千上萬的家庭試圖打小孩,卻發現它不起作用。我們的總的印象是,父母隨著教養小孩的經驗增加,小孩就會越來越少挨打。打小孩對孩子、父母或社會都不起作用。打小孩並不能促進良好的行為,它會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也會導致暴力社會。依賴懲罰作為他們主要管教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養育水會不會得到增長。這阻擋了他們去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而這些更好的方式將有助於他們了解自己的孩子,建立更好的關系。

在撫養我們自己的八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得出結論:打小孩不會起作用。我們發現自己的打孩子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我們的經驗和孩子的數量都增加了。在我們的家裡,我們已經決定不再打人,並在我們的孩子那裡表達了這一態度,並在家裡營造一種不需要打人的氛圍。既然打人不是一種選擇,我們不得不想出更好的選擇。這不僅使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而且從長遠來看,我們相信它培養出了更加善解人意的和行為端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