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年初一以后的习俗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吃斋、饮屠苏酒、吃年糕、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喝“元宝茶”、喝鸡汤、给压岁钱、不杀生,不扫除。
拓展资料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14、不杀生,不扫除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❷ 大年初一晚上可以吃蛋糕吗
大年初一晚上怎么就不可以吃蛋糕?蛋糕又没规定什么时候可以吃,什么时候不能吃。只要你想吃,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他又不是特定的一种食物。蛋糕又没有明确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反正就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❸ 大年初一有哪些习俗及禁忌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鞭炮、拜神、吃斋吃素、饮屠苏酒、吃年糕;大年初一的禁忌是不能说不好的话,不能动扫帚和倒垃圾,不能洗头洗澡洗衣服。
一、大年初一的习俗:
1、放鞭炮
初一,开门先放爆竹,这叫做“开门炮仗”。放三个鞭炮叫“连中三元”;放四个鞭炮叫“福禄寿禧”;放五个鞭炮叫“五福临门”;放六个鞭炮叫“六六大顺”。
2、拜神
正月初一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3、吃斋吃素
初一当天的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4、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二、大年初一的禁忌
1、不能说不好的话
大年初一一早都会去拜年,放鞭炮,见到人肯定要说吉利话,“新年好”,做买卖的“生意兴隆”等等,有些人平常会开玩笑说一些不好的话,在这一天也不要说。
2、不能动扫帚和倒垃圾
大年初一是不能动扫帚的,也不能倒垃圾,扫帚和垃圾被认为是“霉”,动扫帚和倒垃圾被认为是“触霉”和“倒霉”,如果家里实在太脏,那么也要撑到下午。
3、不能洗头,洗澡,洗衣服
在初一这一天不能洗头,洗澡,洗衣服的,说是会洗掉一年的好运。
❹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是吃什么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北方人的饺子中有的里馅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南方人除夕时吃饺子外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泡茶敬客是南方人必被品,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
❺ 大年初一风俗是什么
大年初一风俗是串门拜年、放开门炮、穿新衣、吃饺子和汤圆。
1、串门拜年
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年,并且要说吉祥话。
拜年一般先从家里开始,晚辈给长辈问候,接着再向左右邻居以及亲朋好友等登门拜访,说吉祥话。
传统的拜年礼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叩拜,家里的未成年人给家族中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通常会行叩拜大礼;
第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双手抱拳,左手握右手,举至齐眉高,作揖鞠躬问候;
第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之间的问候。男子是右手握拳,左手包住右手。而女子则相反,但并不抱拳。
2、放开门炮
传统在大年初一这天,要先放鞭炮,俗称“开门炮”,爆竹燃放后会留下一地红色的碎屑,寓意为“满堂红”。但是随着近些年对烟花爆竹的管控,很多地方已经不让再放鞭炮了,于是电子鞭炮开始走俏,通过声音以及灯光的闪烁来模拟放鞭炮时的声响和发出的光亮,据说在一些地方也很受欢迎。
3、穿新衣
大年初一讲究要穿新衣、新鞋,代表着万象更新,新年有新面貌。一些地方还讲究内衣都要穿上红色,寓意着“鸿运当头”。这个习俗尤其小孩子们最喜欢,因为每到过年就会有新衣服穿,在很多地方被保留了下来。
4、吃饺子和汤圆
在中国大部分的节日中,饺子的出席率是最高的。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这天尤其是北方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因为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俗言有言“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大年初一的饺子与除夕晚上的饺子还不太一样,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到子时吃,年岁交替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大年初一吃饺子则寓意着一年都要交好运。
饺子形状像元宝,因此古人们认为春节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北方吃饺子,南方更多是吃汤圆。大年初一吃汤圆寓意着事事如意,团圆美满。
春节简介: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❻ 大年初一过生日是什么体验
这倒巧了,虽然我的生日不是大年初一,但是我爸过生日却正好是大年初一。
在这种时候过生日呢,其实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像在过生日。因为就算你不过生日,大年初一仍旧会准备一桌子菜,你怎么吃都吃不完,而且周围是不是会放爆竹,热闹的过年气氛把过生日的气氛全掩盖住了。
我家过的是大年夜,那天的菜准备的很多,第二天其实吃的基本上都是剩菜,顶多因为我爸生日,会做馄饨或者团子全家一起吃。我老爸年纪也不小了,当然不会为了过个生日而提什么要求,他甚至觉得不过也行。但是我觉得吧,生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虽然跟大年初一重叠了,但是总归要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特地帮他做一碗长寿面啊什么的,或者全家人跟他说生日快乐什么的。但是我家都基本上不会重视这一点,一般都是吃完晚饭,然后出去玩一圈,因为过年就是要出去玩的,然后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种过法,跟流水账似的。如果是我,我估计会不开心了。其实我对过生日也没什么要求,不要求生日礼物,不要生日蛋糕,不要做很多菜,就只需要大家都记得这天是我的生日,而不是大年初一。因为我想要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在家里很受重视,永远是家里第一位的存在,其实我图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啦,毕竟生日一年只有一次。
我爸的生日每年其实都是一样,不是馄饨就是团子,但是去年的生日,我爸应该会印象比较深刻,因为那天,我表姐正好过来串门,还提了一个蛋糕过来,因为她记得那天是我爸的生日,特地亲手做的。在那一刹那,我其实是被比下去了,所以我当时就想了,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一定也要亲手帮我爸做一个生日蛋糕,因为那天不止是大年初一,还是他的生日。
❼ 求几张过生日吃蛋糕的照片。要照片不要图片。
这个也可以有?
❽ 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各种习俗礼节自然少不了。经过历史的沉淀,中国人民在春节的习俗上可有很多讲究!
大年三十过了就是正月,正月初一到十五都不可以拿锋利的东西,如菜刀、剪刀、针等,还不可以剪头发、剪指甲,这些事情都要尽量在大年三十之前完成哦!下面具体来说一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哪些讲究?
初一
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习俗讲究开门炮仗。人们起早,先放一挂大炮仗,好一个满堂红!然后要去亲戚邻居家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期盼来年大吉。注意了,这一天不要动扫帚、不要倒垃圾、不要开火煮饭!开年第一天,不要把福气、财气带走啦!
初六
初六是马日,这天人们开始真正的耕作和经商。商店开门、人们开始复工。过去,人们在这天还要祭拜厕所神明,打扫厕所,清楚污秽,因此称为“挹肥”。
初七
初七又称为“人日”,人人都在这天过生日,万物复苏。这天有吃春卷的习俗,同时搭配七宝羹,驱除邪气,暖心养胃。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而且随着地域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入乡随俗,尊重习俗也是一种爱家爱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