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福喜花馍蛋糕做法
扩展阅读
吉林板栗蛋糕的做法 2025-07-08 22:55:21
蛋糕胚做法发酵 2025-07-08 22:55:07

福喜花馍蛋糕做法

发布时间: 2023-03-09 15:10:12

㈠ 临淄花馍馍蛋糕地址

临淄花馍馍蛋糕地址是临淄区中心城区稷下路139号。店名叫麦香村蛋糕,主营:生日蛋糕,饼干、花馍馍等各种糕点。麦香村蛋糕地址在临淄区中心城区稷下路139号。

㈡ 为什么花馍中式蛋糕没有推广

答为什么花馍中式蛋糕没有推广?
因为中国的传统习惯,花馍是在家里面有事情的时候才做,作为摆设,供人欣赏的,所以中华膜和中式蛋糕推广不开的意思就是这样,是一种欣赏价值

㈢ 花馍馍的寿桃做法花样大全

现在人过生日都很喜欢吃蛋糕,蛋糕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我国生日的传统是必吃长寿面和寿桃的,都是象征着长寿的意思,寿桃外观很精致,也不难做。朋友们想知道寿桃怎么做及怎样做寿桃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寿桃的做法。

寿桃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面点,只不过它的形状要做成仙桃的样子,这是要下一番工夫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它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

适量的面粉,红豆,无核小枣,鲜酵母,白糖,桂花糖,抹茶粉,芋香粉。

做法

发面面团制作

1、先用温水将适量的鲜酵母浸泡5分钟,将其搅拌均匀。

2、然后将酵母水加入到适量的面粉中搅拌,再适量加入温水,揉搓均匀,加盖醒发至原体积2倍大。

3、然后准备适量的抹茶粉与八分之一的面团融合,这是用作寿桃叶子的部分。

红豆沙球制作

1、红豆、无核小枣洗净,放入高压锅中,加入红豆3倍的水大火烧开,加盖小火煮30分钟。

2、晾至高压锅内无气时开盖,加白糖、桂花糖,用铲子将红豆和红枣碾碎,再逐个做成豆沙球。

寿桃制作

1、将发好的面团揉匀至面团内无气泡,分割成小剂子,每个剂子用擀面杖擀成皮,放在左手的虎口处呈窝状,包入豆沙球。

2、搓圆,并且在上部搓出一个尖,侧面用餐刀的背面压出桃的纹路,其它依次做好。

桃叶的制作

1、绿色面团揉匀分割成小剂子,用手搓成两头尖的枣核形。

2、将枣核形的面团按扁,擀成叶片状的薄片,用餐刀刻出叶子的叶脉。

寿桃的组装

1、将桃叶没有纹路的一面抹少许清水,由下向上逐个粘在寿桃上即可。

2、做好的寿桃生坯盖湿布醒20分钟。

寿桃的装饰

寿桃有些粉红的颜色才好看。将芋香粉用少许清水化开成稀糊状,用刷子逐个刷在寿桃白色的面团部分,放入凉水蒸锅中。

寿桃的蒸制

将放入寿桃的蒸锅放在炉子上,大火烧开,转小火蒸15分钟即可。小诀窍关键:寿桃蒸制时,炉火不可过大,否则成品不饱满。

做法二

材料

面粉250克,酵母5克,泡打粉3克,糖粉50克,化猪油10克,温水130克,红绿食色少许,豆沙馅莲蓉馅。

做法

1.面粉加酵母,泡打粉,糖粉拌匀,加温水揉成团,加化猪油揉匀,取少许染成浅绿色(制作叶片),淡红色(制作大桃子),粉红色(装饰结)。盖湿毛巾醒面5分钟。

2.白色下剂子,包馅成水滴形,用馅挑(或刀背)压出桃痕。用绿色面团做成叶片装饰成形,装入刷油的笼中(大桃子也是如此,不过多一个红色的装饰结)。

3.醒发约15-20分钟,待发酵成熟,上锅蒸约12分钟。

4.取出,在桃尖部分弹上少许食红色,装入盘中。

做法三

材料

面粉六两,洋醋1茶匙,幼沙糖1杯,猪油固体半汤匙,发粉1茶匙,食用臭粉1茶匙,一寸半方形白纸适量,莲蓉六两分成小粒,食用红色粉1茶匙,牙刷一枝。

做法

1.面粉、发粉筛匀。

2.臭粉加入清水半汤匙拌匀。

3.食用红色粉加清水一汤匙半拌匀。

4.糖、洋醋、臭粉水、猪油同放盆中拌匀,加入清水三安士(用量杯量)拌匀,放入面粉调匀,倒出台面搓成软滑之粉团,用湿手巾盖密待十五分钟,取出搓匀,用湿手巾盖密待发半小时。

5.把粉团搓成长条,分成小粉团,捏成窝开,放入莲蓉包密搓圆,在包底贴上白纸,排在蒸麓内,包舆包之间要有一寸距雕,大火蒸十分钟即熟。

6.用一餐刀背压在熟包上,使其有一坑纹

像桃之形状,然后用牙刷蘸些颜色水,用餐刀背刮动牙刷,使红色水洒在包上即成。

提示

要趁包仍熟就用刀背压,如包冷后压下又会回复原形。

做法四

材料

适量的白糖、雪花粉、苏打粉、发酵粉、豆沙、菠菜叶(榨汁)、不锈钢勺。

做法

1、雪花粉加发酵粉加苏打粉搅匀(喜欢甜的可自放白糖),用温水和面揉成光滑面团,放温暖处发酵。

2、发酵好后,揪成小面团,擀成面饼包进豆沙馅,揉成圆形,顶部捏尖,用钢勺压出桃子的沟沟,菠菜叶榨汁和面揉成绿色面团,揪适量搓成两头尖的面棍,用擀面杖擀成绿叶状,沾水贴在桃子底部。

3、冷水上蒸笼,大火三十分钟左右,关火开锅。

做法五

主料

面粉、豆沙、水、干酵母、泡打粉、白糖、猪油、食用色素(红色)。

做法

1、面粉加入酵母、泡打粉、糖、猪油及水调成面团,经轧面机轧制。

2、面团搓条下剂,包入豆沙馅心,捏成桃形,放入笼中醒制。

3、醒好的面桃上笼蒸熟,取少许红色素加水调好,用牙刷将色素水刷在蒸好的“桃”的顶端即可。

4、食用时,上笼再蒸一下即可装盘。

小诀窍

包入馅心后,收口向下,压出桃中间的纹路,不宜太深,以免破馅。

蒸出的桃如纹路不明显,可趁热再压一下。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寿桃的做法的内容。现在大家都知道怎样制作寿桃了吧,这款面点是我国以前人过生日必吃的美食,寓意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文章中介绍的方法都很简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

㈣ 花馍艺术—来自千年前的蛋糕!

花馍,又称为“面花,面塑”,不仅仅可食,更是一种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们的心灵手巧和艺术想象力。

花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它起源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花馍的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

花馍在民间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黄河两岸,它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从过事上讲:有红事花馍(婚庆专用),白事花馍(殡丧专用),各种节日花馍,从形式上讲:有动物、有植物、有人物、有传承着的各种敬仰物花馍等,黄河两岸的人们很早很早就用花馍语言文化有声无声的传奇着一种真情。

在人们生活日益兴盛的现代化时代,花馍这一传承中国文明的形式,慢慢的将被历史悄然无声的淹没,但在乡间的花馍仍然存在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中,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等,都有各类造型和不同用途,花馍作为我国珍贵的民间艺术,被评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馍的制作从麦子筛选、晾晒、加工开始:

1.首先选用今年刚收获的新麦,新麦干燥,潮气少,而且磨成面粉后,更加劲道有柔劲。不会在蒸熟时发生剧烈形变,导致成型失败。

而且新麦也是迎接新喜,除旧迎新的意思。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迎来了新的收获,家家有余粮。

2.其次经过凝水、箩面、制酵、发面的步骤。

这几步是花馍与普通面食最大的区别点。和面的水中,要加入些许食盐,这样和出来的面,会更加劲道,有利于形状的呈现。

发酵过程也极为的重要,要根据花馍的体积与各个部分不同的形态,软硬程度,发出最适合的面团出来。

3.捏形的步骤。

捏形是花馍艺术最为精彩的部分。不同寓意的作品,不只在每位巧妇手中一点点的捏出,更是首先出现在她们脑海的记忆里,这种千百年的文化传承,经过一代代母传女,姊传妹,使得民俗艺术不断发展,巩固,变化。

每位巧妇,对于这不同寓意的花馍,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这往往会在逢年过节,花馍制作的日子里,出现了无声无息的比赛。在比赛中,心灵手巧的大姐,会受到家族德高望重的前辈的表扬,同时这也造就了民俗文化在乡民的口耳中相传至今。

4.蒸制、成型的步骤。

花馍的蒸制与普通的面点有所不同。花馍更加注意火候,注意成型时,要软硬均衡。不仅要好看,还要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可食性。

5.着色、插面花的步骤。

这是花馍最后的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巧妇们将蒸熟的作品,进行一定时间的放凉,然后将五颜六色的食用色素,各式各样的食物性装饰品与花馍本体之间,进行最后的着色,点缀。

本来只有形状,棱角,样子的白面馍馍,经过人为的食用性的“化妆”,将其所代表的民俗寓意,从自己的脑海里,呈现给各个宾客。

艺术本来就源自于生活中。每一位从早忙到晚,全心全意为了亲手制作的花馍作品的巧妇们,她们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者。

艺术的本质是丰富生活,是为了祈祷上天,保佑族群的平安。而今天,花馍艺术正是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的心声。

  【虎娃】过周岁送给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