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明的空城計和木馬計,歷史上真有嗎
空城記是有的,不過不是諸葛亮!
興平二年(195年)春天,緩過氣來的曹操再次親率軍攻打呂布,迫使呂布後退。夏天,呂布反撲,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敗而逃。曹操對呂布首次取得了重大勝利。敗退中的呂布與陳宮部會合,聚集到一萬多部隊,轉身又來戰曹操。曹操大膽的採取了「空城計」虛張聲勢,呂布不敢貿然進攻。曹操連夜調回了大量的部隊。而呂布知道曹操昨天的舉動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第二天一早便主動進攻。結果曹軍伏兵大出,大敗呂布。呂布連夜逃走,放棄了兗州,投奔劉備。在這場戰爭中,曹操的表現非常出色,他在連續失敗中沒有氣餒,屢敗屢戰,以燎原烈火一樣的瘋狂熱情激勵出了全軍的鬥志,雖然身處逆境,但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呂布,最終取得勝利。
在正月十五的《百家講壇》開篇之講中,易中天認為「空城計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發生在諸葛亮的身上,而是發生在曹操的身上。」據易教授介紹,「空城計」其實是曹操在與呂布的一次交戰中,因兵力奇缺而急中生智「發明」的。《三國演義》實行貶抑曹操的方針,這才讓諸葛亮搶了功勞。 還有讀《品三國》覺得易中天的曹操是空城計的首創者,但是我老覺得曹操的空城計也不算是空城計,為什麼呢?兵法中說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就是當時呂布不具備圍之的條件,也不具備攻之的條件-----呂布有一萬兵力,曹操的城中有一千吧,呂布也只會用三千攻城。城中加上女人就可以達到近三千人了,所以也不具備攻之的條件。曹操的兵力都在城裡邊,所以做不到「分之」。這樣當天曹操不出兵應戰,呂布是沒有任何辦法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女人去城上打仗也不一定是嚇唬呂布,因為什麼呢,曹操的隊伍大都去鄉下割麥子去了,這就不會走的太遠,頂多就是二十來里吧,用上一些女人守城能多堅持一會,這樣就爭取了大部隊回來支援的時間。騎著馬兩個時辰割麥子的隊伍就回來了,而呂布未必兩個時辰能拿下城來。所以曹操的空城計也不能算是空城計。就算是最後被呂布攻破了一處到時候再跑也不晚,再說這比起曹操以前經歷的危險也不算什麼,刺殺董卓要比這危險的十倍還多!曹操那時候都不怕,還怕呂布領一萬來人在城外晃悠嗎?
但據一個網友考證,曹操和呂布之戰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伏擊戰」,而並非易教授所說的「空城計」。該網友有《資治通鑒》史料為證:「布復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操兵皆出收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操隱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追至其營而還。」並沒有像易中天說的那樣,曹操把城裡的婦孺都弄的城牆上,製造歌舞昇平的景象,迷惑呂布。該網友據此認為,易教授講座很有「誇大」之嫌。
也有網友認為易教授這種說法實際上就是一知半解而已。
曹操那個是伏兵之計,而且是設於營寨的,最多勉強算是個空營計.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布復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
不過三國是真有空城計的.而且也有比曹操玩的更好的空營計.
空城計是文聘在江夏對孫權玩過一次.
<<三國志.文聘傳>>:「孫權嘗自將數萬眾卒至。時大雨,城柵崩壞,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補治。聘聞權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潛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見,又自卧舍中不起。權果疑之,語其部黨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動,此不有密圖,必當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而空營計則是還有一個就是趙雲漢水對曹操玩過一次.
<<三國志.趙雲傳>>(資補):「魏王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劉備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乃斂眾拒險,終不交鋒。操運米北山下,黃忠引兵欲取之,過期不還。翊軍將軍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值操揚兵大出,雲猝與相遇,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魏兵散而復合,追至營下,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魏兵疑雲有伏,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勁弩於後射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備明旦自來,至雲營,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兩次用計的對象,一個是孫權,一個是曹操,對手可都不差.
易中天教授回應———「我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有史料根據的,決不會瞎說。」易中天向記者保證。易教授告訴記者,他講「三國」主要依據《三國志》和《世說新語》,對《資治通鑒》研究很少,因為「此書有許多地方不可信」。盡管如此,易教授仍然表示,會去查相關史料,給挑刺聽眾一個說法。
木馬計:[編輯本段]魯國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據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魯國木匠名師魯班就為其老母巧工製作過一台木車馬,且「機關具備,一驅不還。」
三國木牛流馬
也許是否受了魯班木車馬的啟發,約1700年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用其在崎嶇的棧道上運送軍糧,且「人不大勞,牛不飲食」。與王充記載魯班木車馬的寥寥數語相比,《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記述可算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極為詳盡了。但不知為什麼,陳壽和羅貫中等對木牛流馬的製作原理和工藝卻不提一字。
《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其中描寫諸葛亮六齣祁山,七擒孟獲,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這種工具比現在的還先進,不用能源,不會造成能源危機。
造木牛之法雲:「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雲:「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用來運送糧草。木牛流馬是什麼樣子,自古以來,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可是沒有一種說法比較符合原狀,我想其中的原因,在於搞歷史的不通機械,而搞機械的又沒有考證這些的習慣。
孔明只有木馬計,是他的!空城計是別人的!老羅為了給咱們孔明樹立個超級形象,套了個他人的,還有火燒新野之類也不是孔明的!
❷ 旋轉木馬 蛋糕怎麼做
用料
6寸海綿或戚風 1個
4寸海綿或戚風 1個
翻糖或Gum Paste 200克
淡奶油 約400毫升
旋轉木馬蛋糕的做法
翻糖或Gum Paste用食用色素弄成不同的顏色,揉好備用。
木馬:用馬型餅干模刻出。有耐心的可以用色素筆再上色。竹簽削到合適的長度,把木馬粘到竹簽上,放平晾乾直到變硬。
頂棚:擀開糖皮,取8寸活底蛋糕模的底部作為大小參照,把糖皮修剪成8寸大小。再把修剪好的糖皮分成六等份,在糖皮邊緣做標記,兩個標記間用小刀刻出弧形即可。把糖皮放入6寸蛋糕模中,整形,晾乾直到變硬。
頂棚完成:用不同顏色的翻糖搓成小球,粘在晾乾的頂棚上,可以用一些糖粉加水作為粘合劑。
蛋糕:奶油打發。6寸蛋糕體分片,抹奶油抹面,裝飾。4寸蛋糕體分片,抹奶油抹面然後放到6寸蛋糕中心。如果沒有4寸模子,可以做個6寸蛋糕然後在家找個合適的圓形模子壓個印然後用刀切出圓形即可。弄好後裝飾表面。
完成:插上木馬,扣上頂棚。完成。
❸ 黃曉明婚禮用的哪一家的蛋糕
婚禮的主題是fairy tale,2.5米高的主蛋糕花了一個月才做好。除了baby欽定的旋轉木馬蛋糕,還有旋轉木馬的甜品。馬卡龍、杯子蛋糕等甜點也充斥著會場。
❹ 漢川的蒸雞蛋糕如何做
主料
雞蛋
1個
低筋麵粉
20g
輔料
白糖
適量
食用油
適量
清水
適量
玉米面
適量
泡打粉
1/4小勺
枸杞
適量
步驟
1.將雞蛋,白糖,食用油,清水放入盆中
2.用打蛋器一檔打勻
3.將低筋麵粉,玉米面,泡打粉過篩
4.將混合粉慢慢篩入打好的混合液中,左右翻拌均勻
5.灑入適量枸杞翻拌均勻
6.耐高溫的容器壁上抹油,將蛋糕糊倒入容器中,上面用適量枸杞裝飾
7.上鍋蓋蓋蒸10分鍾即可
❺ 漢川市有仟吉蛋糕嗎
沒有。沒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