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慕斯蛋糕和奶油蛋糕的區別,哪個更好吃
1.食用慕斯蛋糕有別於普通的奶油蛋糕:10攝氏度是它的最佳食用溫度。
2.慕斯蛋糕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
3.一個用奶油直接做出蛋糕,另一個是用奶油加入魚膠粉後做成的蛋糕。
4.慕斯蛋糕是一款在奶油里增加了果醬的普通蛋糕,然而這種慕斯蛋糕在常溫下都不會變形的!純真的慕斯蛋糕的製作工藝是非常復雜的,對溫度的控制非常嚴格,因為慕斯使用的膠凍原料是動物膠,所以在整個製作過程裡面都處於低溫環境。奶油蛋糕:一種將奶油塗在蛋糕表面上的糕點製品,凸顯出濃濃的奶香味以及蛋糕的香軟
(1)奶油蛋糕來源於哪裡擴展閱讀:
慕斯蛋糕是一種以慕斯粉為主材料的糕點。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通常是加入奶油與凝固劑來製作成濃稠凍狀的效果。
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奶油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慕斯是從法語音譯過來的。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
奶油蛋糕是用雞蛋奶油製作的一道甜品。奶油蛋糕是一種將奶油塗在蛋糕表面上的糕點製品,凸顯出濃濃的奶香味以及蛋糕的香軟。
『貳』 是誰發明的奶油蛋糕
蛋糕做法最早開始在古希臘。據說,古希臘月亮女神的崇拜者在慶祝她生日時,在聖壇上擺上插有蠟燭的蛋糕。後來,古希臘的人在孩子過生日時,就在蛋糕上插上蠟燭,並增加了吹滅蠟燭的內容。他們相信,這樣會使孩子的願望得以實現。
『叄』 蛋糕的由來或來歷
蛋糕的起源
最早先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是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在歐洲黑暗時代期間,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伴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
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的改變。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食譜散播開來。在中歐幾個國家主要的商業重鎮,烘培師傅的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
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個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培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板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所關聯。
不同蛋糕起源 The origins of the cake
義大利甜點---提拉米蘇(Tiramisu)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有一個溫馨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義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加了已經什麼都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准備干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干、麵包做進了一個糕點里,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愛的人。
提拉米蘇,Tiramisu,在義大利語里,有「帶我走」的意思,帶走得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
奧地利甜點------沙架蛋糕
沙架蛋糕起源於1832年,一位王子的家廚Franz.Sacher研發出一種甜美無比的朱古力陷,受到皇室的喜愛。後來,在當時貴族經常出入的沙架飯店Sache Ho-te也以沙架蛋糕為招牌點心。然而,它獨家的秘方究竟是什麼,至今仍是一場爭論不休的甜點官司,一家糕餅鋪Demel號稱以重金購買到沙架家族成員所提供的原版食譜,沙架飯店則堅持只有他們的蛋糕才是尊重創始者的傳統口味。盡管官司未解,但是沙架蛋糕獨特的朱古力陷與杏桃的美味組合早已傳遍全世界,被數以萬計的點心主廚不斷繁衍創作,成為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
奧地利甜點------史多倫蛋糕
數百年如一日,造型古樸,做法繁雜,材料比例呈迷,僅此只有少數幾家老糕餅鋪的師傅會做。在奧地利,史多倫蛋糕物以稀為貴,身價不輸給沙架蛋糕。朝諾糕點鋪是史多倫蛋糕神秘美味的源頭,據說它的味道、造型從十九世紀以來,從來沒有改變過,全部手工製作,只知道它的成分有杏仁、榛果、糖、朱古力和奧國獨特的圓餅(Oblaten),至於食譜、做法,在朝諾糕餅鋪里也只有兩個師傅知道。史多倫蛋糕酥甜迷人,餘味悠長,非嗜甜如命者無法多食。即使在朝諾老店,史多倫每年產量只有1300個。
日本甜點------Castella蛋糕
十七世紀,葡萄牙的傳教士和商人遠渡重洋來到長崎,他們帶來的東西,例如玻璃、煙草、麵包等等對當地人來說都是新奇的玩意兒,為了建立彼此的友誼,這些外地人想了一些辦法來討好當地人,傳教士對貴族分送葡萄酒、對平民分送甜點,希望藉此傳播基督教。商人更是大量製造糕點在街頭分送民眾。當時,一種砂糖、雞蛋、麵粉做成的糕點大受歡迎,日本人問Castella王國傳來的甜點。結果日本人就誤將Castella當作甜點的名字流傳下來,這就是Castella的由來。
『肆』 蛋糕上的奶油是用什麼做成的
1、簡介
奶油(Cream)或稱淇淋、激凌、克林姆,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它是由未均質化之前的生牛乳頂層的牛奶脂肪含量較高的一層製得的乳製品。
2、原料
淡奶油(液體);攪拌器;檸檬;
3、做法
①將買來的淡奶油儲存在適當的條件。(未開盒的奶油,低溫下可儲存時間長一點,在10度以下可儲存半個月左右。未打發的奶油儲存中不能反復解凍,冷凍。否則,會影響奶油品質。)
②將未打發的奶油待完全解凍後取出。奶油打發前的溫度高於10℃,或者低於7℃都會影響奶油穩定性和打發量。
③將奶油倒入攪拌缸內,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檸檬。容量在攪拌缸的10%-25%。
④用手攪拌或者攪拌機攪拌都可以。如用攪拌機,中速或高速打(160-260轉/分)。
⑤打發後的奶油即可使用,待用已打發的奶油要放在冷藏櫃中儲存。
『伍』 奶油蛋糕上的奶油是什麼成分
蛋糕上的奶油有兩種: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動物奶油又名淡奶油(Whipping Cream ),是純牛奶經過物理方法濃縮添加乳化劑、增稠劑等,製成的脂肪含量在35-38%的乳製品,口感順滑,奶香濃郁,一般高檔蛋糕店才會採用,因為價格價高。
植物奶油也叫氫化植物油也叫反式脂肪酸或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的產物(也是化學產品和香精的合成品)。
因為它不但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讓糕點更酥脆;同時,由於熔點高,室溫下能保持固體形狀,因此廣泛用於食品加工。
氫化過程使植物油更加飽和。或使其中的順式脂肪酸變為反式脂肪酸。
這種油存在於大部的西點與餅干里頭。氫化植物油的結構在化學上是呈反式的鍵結,它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幾百倍。最近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酸更大。
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上升25%。還有實驗發現,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引發老年痴呆症。
Time雜志在曾經公布,氫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在自然情況下,人體是無法吸收消化這種油脂的。
食用後會對肝臟產生傷害,進而破壞人體細胞膜,造成細胞的缺陷,影響細胞未來的復制與再生,長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產生身體過早衰老的症狀。
我國對氫化植物油的使用尚無明確標准。如果在配料表上注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字樣,就意味著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另外,咖啡伴侶的主要配料「植脂末」也是「氫化植物油」,珍珠奶茶中乳香的主要來源也是「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不含有膽固醇類物質且相對於動物奶油價格低廉,因此,紛紛以人造奶油替代動物奶油。
呼籲大家遠離反式脂肪酸!
『陸』 蛋糕奶油的原料是什麼
奶油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
【主料】
雞蛋500克,精粉200克,奶油100克。
【輔料】
白糖150克,香精水少許。
奶油蛋糕是一種將奶油塗在蛋糕表面上的糕點製品。
【材料】
全蛋-----
3個、精製白糖----150g、低筋粉-----120g、奶油----15g、牛奶-----15cc
我是美食愛好者
你需要做法嗎?我可以教你哦!!
可以追問哦!!希望你能採納~~!
『柒』 慕斯蛋糕最早是起源於哪個國家
慕斯蛋糕最早起源於美食之都--法國巴黎。莎莉文慕斯在鮮奶油中加入具有口感和風味的十數種新鮮輔料,在溫度的控制、原料的配比、PH值的掌握,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使外型、色澤、結構變化豐富、口味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風味無窮,符合人們追求精緻時尚、自然健康的生活理念、為蛋糕中的至尊極品。
『捌』 蛋糕的奶油是什麼
蛋糕用的奶油分為兩種,「植物性奶油」和「動物性奶油」。雖然都是奶油,但是有著很大的區別,很多人對此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植物奶油?
植物性奶油,也叫人造淡奶油。保存時間一般15天左右,價格便宜,而且容易打發,所以市售的蛋糕大多用它來做裱花。通過化學提練而成,口感與動物性奶油相比較硬,顏色亮白,穩定性好。
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脂肪(約20%)和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或植物蛋白,植物奶油主要成分是反式脂肪酸,食用後會產生低密度脂肪,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會使心臟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幾率大幅上升。什麼是動物奶油?
動物性奶油,保存時間1—2天,價格是植脂奶油的三到四倍。它是從牛奶里提出來的,味道香醇。口感更柔和,相對不宜打發,顏色乳白,穩定性相對較差。動物性奶油主要從天然新鮮牛奶中提取,無任何色素,不添加化學穩定劑,不含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更富含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
動物奶油剛品嘗時並不覺得甜,但是之後,你就會發現口中有相當濃郁而且持久的奶香。這是任何植物奶油都比不了的。而且它還比植脂的更健康,用它做裱花也不會膩的。動物性奶油含水分多、油脂少,易化,製作裱花蛋糕後形狀不易保持。室溫下存放稍長就變軟變形,動物奶油蛋糕通常得放冰箱保存。
『玖』 中國蛋糕奶油發明者是誰
植物性奶油就是人造奶油,人造的必然會有多種添加劑——中國人的特點是添加劑能放多少就放多少的,不求最健康,但求最能以假亂真。
植物性奶油和動物性奶油的區別。
區別在哪裡呢?各位看官接著看俺胡說八道啊!
一、一個是人造的神秘物;一個是天然牛奶提取物。
二、一個超級好打發,打發率超級高,一盒一升的植物性奶油對於家庭用戶來講裱三個八寸蛋糕不成問題;一個十分不易打發,打發率比起植物性奶油簡直就是幼稚園小弟,一盒一升的動物性奶油大約可裱一個半八寸蛋糕。
三、一個超級好造型,打發後硬度極強,隨便裱個什麼俗不可耐的貓啊狗啊紅花綠草啊,邊是邊角是角,絕不含糊;一個太難造型了,想用它來裱立體東東,基本等於空想。
四、一個耐高溫,即使夏天也幾乎不影響它的硬度,裱好的奶油蛋糕在室里放幾小時絕對不會變形;一個超級不耐高溫,手溫都能溶化它,擠出來的奶油很快會溶化,以至沒有形狀。搞得我大夏天的恨不得鑽進冰箱里裱花。
五、重點的區別來了,大家好好看啊:一個超便宜一個著實小貴。想想看,作為家庭用戶的我,即使當初使用植物性奶油時,也盡可能選最好的用,但作為專業蛋糕店,利益為先的前提下,他們的奶油成本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了。商家不是活雷鋒,他絕對成本第一的,況且這也沒有違反國家規定。而淡奶油那麼貴,又不好打發,又打發不出膨大幾倍的體積,又難造型,又經受不住溫度的考驗,哪個商家吃勺了會大量用淡奶油作原料啊!是你,恐怕也高尚不到那個地步吧!
那麼,有人會說,啊,淘淘,那我們怎麼分辨哪樣的蛋糕是用植物性裱的,哪樣的是用動物性裱的呢?淘淘拙見如下:
一、植物性奶油很香甜,口感很能為大多數人接受。我有個朋友第一次吃我做的動物性奶油蛋糕後反饋給我的信息是全家都不愛吃,包括家裡那個一兩歲的小不點兒。其實,我認為這是大家認識上的一個誤區。我個人倒是非常喜歡淡奶油的味道的,或許大家吃那種危害健康的東西太多了吧,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接受不了淡奶油的細膩與清淡(它完全是不含糖的,不象植脂奶油甜度無法控制)。我勸那些一開始吃不慣淡奶油的人們多吃幾次,有些滋味是需要品驗和回味的,就象一個超級優良的人生。
二、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站在蛋糕店大堂里看看操作間玻璃後那些裱花師傅的工作——別光看人家長得漂不漂亮啊,你要看看她(他)面前已經打發好的奶油的形狀。如果是那種抹刀一拉就立刻出現尖銳三角的,一定是植物性奶油了,再如果裝奶油的是一個超級大的罐子,裱花師可著勁兒地沒命地大方地挖奶油時,那也一定是植物性奶油了,再再如果那奶油白的耀眼潔白無瑕雪白雪白,那也一定是植物性奶油了,再再再如果你能小嘗一口,灰常灰常香甜,那也一定是植物性奶油了——建議大家有機會去批發香料的地方專門聞一下味道,那些香精,絕對能叫你有想吐的沖動。而淡奶油則天生偏黃一點,即使最不靠譜的雀巢淡奶油,也沒有那麼雪白。
說到雀巢奶油,不得不為國產品悲哀。先申明,我是絕對愛國的,絕對支持民族產業。可是,我支持它它不支持我啊。今年七月之前,我還是可以接受雀巢淡奶油的,沒有傳說中的那樣難打發,造型也比較容易,口感也不錯。可七月後,我的心就徹底涼了。一口氣買了一件12罐回來。拿出一罐准備做蛋糕。我的媽媽啊,打死我也沒打發一點點,各種辦法都用過了,連功率強大的廚師機都搬出來了,它還是紋絲不動,繼續死皮賴臉地以液體狀無恥地存在著。無奈,聯系代理商,換了另一批號的。再拿出一罐打,我的媽媽的媽媽啊,還是那樣死皮賴臉地以液體狀無恥地存在著。先人啊,我還有10罐沒用呢?好在代理商比較通情達理,退了那10罐的錢。
可我心頭從此有了一道傷,雀巢淡奶油帶給我的。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勇氣再次使用它。
用的最多的是安佳,紐西蘭進口的。口碑與效果都不錯,也好吃,幾乎是家庭烘焙族對奶油的不二選擇。直到後來用到歐登堡淡奶油,德國進口的。名氣沒安佳的大,但色澤和口味絕不差安佳,而且,我多次做過比較,歐登堡的打發率比安佳的高,也就是說同樣量的奶油,經過打發後,歐登堡會膨得更高些。這個結果也得到了我一個烘焙網友的肯定,細心的她也發現了,從此只用歐登堡。可能,歐登堡打發的時間較安佳來說稍長些,但也絕對在10分鍾之內可以搞定的。二者價格相當(至少在新疆如此),完全不影響取捨。還用過鐵塔淡奶油。說實話,對於這個號稱世界頂級產品的傢伙,我倒不是十分感冒,也就那麼回事吧,效果和我使用歐登堡差不多。還用過友誼淡奶油,記得好象也是德國生產的,沒什麼名氣,但效果不差,真的,如果你遇到了,可以放心使用。還用過紫風車淡奶油,感覺和安佳效果差不多。這些淡奶油的乳脂含量基本上都在35%~36%左右,貌似鐵塔的稍高些。最讓我遺憾的是,它們全部依賴進口,價格一點也不平易近人。
我就納悶了,中國不也是產奶大國嗎,就造不出自己的好奶油嗎?
說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興趣往下看,那麼淘淘就再魯班門前耍一耍大斧,來講講淡奶油使用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啊!
一、打發時,不必完全按照方子上講的先低速再中速再高速什麼的,我一向都是直接上最高檔,從一開始就最高檔地打。
二、不注重速度,咱注重什麼呢?這時候就需要你的觀察力了。一定要密切觀察打發中的淡奶油的形態。一旦到了那種有清晰紋路可見的程度,就要立刻停止打發了。否則,即使可能只是多打了幾秒,我們可耐的淡奶油也被打過頭了,出現了豆腐渣狀態。天使與魔鬼往往一步之遙——咦,我怎麼想起了這句,文藝大媽的范兒又開始作祟了,見諒!
三、如果是夏季打發淡奶油,可事先冰一下打發時要用的盆子,必要時下面可墊一盆冰水(我沒試過這個方法,新疆的夏天不算特別熱)。打發好後,先用裝進裱花袋裡的奶油,把盆里剩下的奶油趕緊放冰箱里待著。用完手裡的再來挖。做好的蛋糕,建議有條件的一定放冰箱里,冷藏冷凍隨你,保持低溫就成。
四、淡奶油一定是要冷藏保存的,冷凍的話就杯具了,給你十個二郎神也打發不了了。切記切記。有個例外,是咱「優質」的國產品雀巢淡奶油,它是常溫保存的,只是在使用前24小時需要你放置冰箱冷藏。它還與其他淡奶油不同的是,沒用完的奶油放在冰箱里下次使用時,它呈現出半固體的塊狀,這是它的正常形態。我遇到的那兩批無論如何也打發不了的雀巢放在冰箱里一星期也還是可輕易流動的液體,失望之極!其他進口淡奶油,冷藏後基本上還是液體,偶爾出現輕固體狀,一打發就好了。
五、關於用不完的淡奶油如何保存,淘淘建議大家敗個樂扣或特百惠的保鮮杯吧——反正這個花錢的愛好已經花了那麼多再花這兩個也無妨,把剩下的淡奶油放進干凈無油的保鮮壞里,扣緊蓋子,在冷藏室里放半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拾』 奶油蛋糕的發展史是什麼
蛋糕的發展史源遠流長了,大概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