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吐司麵包的烘焙技術
吐司的英文名稱Toast,據說起源於英國,卻在亞洲最受歡迎,應該是最經典的一款甜麵包了。相比其他麵包而言,它那柔軟細膩的口感,又能通過原料變換出各種口味,吃法也是花樣百出,所以它能經得起廣大吃貨群眾的考驗。
話又說回來,往往越是簡單的東西越不容易做好。對於新手而言,戚風蛋糕(附教程鏈接《超詳細零失敗的中空戚風蛋糕教程》),能讓人做到「氣瘋」,我覺得吐司也能讓人做到「吐死」~~~
與吐司一起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可能就是「手套膜」了,也就是將面團揉到完全擴展階段。大部分的日式麵包揉面到9成就可以了,而吐司需要將面團揉到10成,強化麵筋對氣體的包裹能力,才能讓它長的更高。所以如果能熟練掌握吐司的製作,那麼其它的日式麵包分分鍾就能學會了。
現在開始要上干貨了哦,打瞌睡的同學趕緊起來了。此次吐司製作方法為最常見的直接法,兩次發酵,兩次擀卷。想要製作出成功的吐司,這三點很關鍵:
一、原料
1.高筋麵粉的選擇
高筋麵粉又叫麵包粉,製作吐司一般選用蛋白質含量高於13%的,用來製作吐司的麵粉品牌有金像(最受歡迎)、白燕(性價比高)、新良吐司專用(還不錯)、王後吐司專用(品質較好)、金牌(品質較好,但可能添加劑較多)。好的吐司粉不僅麵筋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擁有較高的吸水率。
2.水的烘焙百分比在60%以上
這里的水指的是所有液體材料中水分的含量,常見的液體材料牛奶的含水量90%,淡奶油60%,雞蛋75%。假如一個450克吐司液體材料有50克雞蛋和115克水,那麼含水量就是37+115=152克,用152克除以250克(麵粉重量)等於61%。含水量高的好處在於容易生成麵筋、使吐司更容易膨脹、吐司成品更加柔軟細膩。
二、揉面
揉面生成麵筋程度可以分為6-10成這幾個階段。我們做吐司要懂得判斷擴展階段和完全擴展階段。在擴展階段加入黃油,在完全階段及時停止避免揉面過度。關於揉面我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手工揉面《烘焙基礎之手工揉面與手套膜》,一篇是廚師機揉面《不會用廚師機揉手套膜?看完這篇教程分分鍾的事》,裡面詳細介紹麵筋程度的判斷方法,新手必看。
三、發酵
麵包的發酵一般分為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因為每個人的發酵環境不一樣,所以發酵只看狀態不看時間。不過我還是給出一個參考時間吧,我的室溫28度,濕度70%,一次發酵用了1個小時,二次發酵一個小時二十分鍾。
一次發酵比較適宜的溫度是28度,濕度是75%。一般在室溫25度以上就可以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面團放入容器中,用保鮮膜蓋住防止風干,這樣也方便我們觀察體積。當面團體積膨脹到2倍,用手指沾上乾麵粉插入面團,手指離開後面團既不塌陷也不回彈,說明發酵到位了。如果面團馬上回彈說明還需要再繼續發酵,如果面團塌陷了說明發酵過度了。
二次發酵的環境是溫度38度,濕度85%。沒有發酵箱就用烤箱發酵功能,再放一碗熱水,目的是為了增加濕度,確保烤箱內溫度不超過40度,不然酵母會失去活性。如果烤箱沒有發酵功能,也可以用一個大的密封容器,放一碗熱水進去同樣可以,不過要勤換熱水。如果做不帶蓋的山形吐司就發酵到模具的9分滿,帶蓋的方形吐司就發到8分滿。除了通過體積判斷,還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面團,如果面團有印痕,不回彈或者緩慢回彈,就說明二次發酵到位了。
製作吐司最常見的問題:
一、膨脹不起來的原因
1.揉面不到位
解決方法:要將面團揉到完全擴展階段
2.發酵不到位
解決方法:二次發酵面團一定要到達指定的高度
3.含水量太少
解決方法:增加液體材料,吸水率不行就換麵粉
二、縮腰塌陷的原因
1.烘焙時間不足
解決方法:增加烘烤時間
2.出爐不震熱氣
解決方法:出爐馬上在桌子上用力震兩下,然後馬上脫模,以便熱氣散出
3.麵筋不足
解決方法:充分揉到完全階段,使面團產生足夠麵筋才能支撐起吐司
三、皮太厚或者吐司太乾的原因
1.烘烤溫度太低而時間太長
解決方法:一般用180度左右烘烤35分鍾,烤箱有溫差的自己要適當調整
此次吐司製作方法為最常見的直接法,兩次發酵,兩次擀卷。
原料
高筋麵粉250克,細砂糖30克,鹽3克,無鹽黃油20克,高活性乾酵母3克,雞蛋50克(1個),奶粉10克,水115克(冷藏)
准備原料
步驟1
攪拌盆中加入乾性材料,用打蛋器混合均勻。
混合乾性材料
步驟2
將水和雞蛋混合均勻,可以留出5%的水做調整,後面視面團軟硬程度添加。
混合濕性材料
步驟3
將濕性材料加入乾性材料,然後用刮刀攪拌成面塊。
刮刀攪拌成面塊
步驟4
開廚師機一檔低速混合成團。
開一檔攪拌
步驟5
成團後廚師機轉三到四檔中速攪拌,當面團離開盆底拍打盆壁,能拉出很薄的膜,破洞口有鋸齒,此時為擴展階段。
成團後轉三檔
面團離開盆底
拉薄膜破裂口呈鋸齒狀
步驟6
加入黃油,先用低速攪拌成團。
加入黃油
開一檔低速攪拌
步驟7
直到面團再次離開盆底拍打盆壁,抬起廚師機面團完全掛在攪拌鉤上,能拉出均勻而有韌性的薄膜,破洞口非常圓滑,可以拉出又長又細的面條,此時為完全擴展階段。
加入黃油成團後轉三檔
面團拍打盆壁
面團掛攪拌鉤
拉薄膜
拉麵條
步驟8
將面團揉圓,光滑面朝上放入抹油的發酵盆,蓋上保鮮膜進行一次發酵。
揉圓放發酵盆
蓋保鮮膜
步驟9
當面團體積發酵到兩倍大,手指沾麵粉插入面團,面團既不塌陷又不回彈,說明發酵好了。此時移出面團進行按壓排氣,由中間向四周進行高強度的排氣(相對歐包而言)。
手指沾麵粉插入
按壓排氣
步驟10
將面團分割成三等分,大約160克一個,揉圓靜置15分鍾,要蓋保鮮膜防止風干。
分割面團
揉圓手法
蓋保鮮膜靜置
步驟11
將面團進行兩次擀卷,第一次擀卷後要鬆弛10分鍾,擀壓的時候可以用手掌將邊緣的氣泡排出。
第一次擀壓
第一次捲起
第二次擀壓
按壓邊緣排氣
第二次捲起
步驟12
卷好後大概有2-3圈這樣,然後同一螺旋方向放入吐司盒進行二次發酵。我用的發酵箱,如果沒有可以用烤箱發酵功能,放入一碗熱水(溫度大概80-100度都行),中間要換一次熱水。
放入模具
放入發酵箱進行二次發酵
步驟13
提前預熱烤箱,當面團發酵到9分(帶蓋8分)滿時,取出用食指輕輕按壓面團表面,會有印痕緩慢回彈(或者不回彈),則說明發酵好了。吐司輕輕刷上一層蛋液,注意不要刷太多流到側面,不然烤出來的側面會巨丑,哈哈~
預熱烤箱
二次發酵到9分滿
刷蛋液
步驟14
如果是帶蓋吐司上下火180度35分鍾,不帶蓋上火170下火180度37分鍾,入爐後10分鍾左右後要蓋錫紙防止頂部烤焦。
放入烤箱
蓋錫紙
步驟15
出爐後用力震出熱氣,側著在晾網上冷卻,至少需要1小時。
震出熱氣
晾網冷卻
步驟16
完全冷卻後密封保存,吃之前再切防止水分流失,常溫能保存3天,冷凍保存時間更長,但是不要冷藏,會加速麵包老化。
柔軟細膩
拉絲效果
配上果醬完美
本
② 低筋麵粉能做麵包嗎
低筋麵粉能做麵包。低筋麵包烤好後掰開,裡面沒有拉絲現象,綿軟更好消化。低筋麵包適合老人、兒童等食用。但如果要做口感勁道的吐司,一定要選用蛋白質含量更高的高筋麵粉。
低筋麵粉、高筋麵粉的區別:
1、低筋麵粉別名:低粉、蛋糕粉、薄力粉(日本)蛋白質含量最低(6.5%~9.5%),顆粒細小、麩質也較少,因此筋性低、延展性小,製作出的成品松軟化口,多用於製作甜點,像是中式糕點,或是海綿蛋糕、戚風蛋糕、松餅、餅干及派皮等精緻西點。
2、高筋麵粉別名:高粉、麵包粉、強力粉(日本)蛋白質含量約在11.5~13.5%左右,加水攪拌後會出筋,黏性、韌性和延展性都比以上兩種大,完成的料理具有彈性,咀嚼的口感較明顯,適合用來製作吐司、麵包、面條和披薩皮這類會經過發酵的食品。
③ 西點中蛋糕,餅干,麵包,各有什麼品種
西點中蛋糕的品種:
如果按做法可分為:
(1)海綿蛋糕 主要是利用雞蛋打進空氣,經過烘焙使空氣受熱膨脹而把蛋糕撐大。這類蛋糕可以不加油脂質地柔軟故又稱清蛋糕,是最早出現的蛋糕.常溫:冬季可保存3天,夏季可保存1天.最好溫 冷藏.
(2)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是乳沫類和麵糊類蛋糕改良綜合而成的。製作時蛋白、蛋黃須分開,分別打發,最後才混勻。其組織最為膨鬆,水分多而味道清淡不膩,十分受人歡迎。 常溫:冬季可保存3天,夏季可保存1天.最好低溫冷藏.
(3)布丁蛋糕 主要是採用黃油、雞蛋、白糖、牛奶為主要原料配以各式輔料,通過冷藏或烤制而成的一種歐式蛋糕。夏季要低溫冷藏,冬季無需冷藏可保存3-5天.
(4)慕思蛋糕 是用明膠凝結乳酪及鮮奶油而成,不必烘烤即可食用。是現今高級蛋糕的代表。夏季要低溫 冷藏,冬季無需冷藏可保存3-5天.
(5)天使蛋糕 屬於乳沫類蛋糕,只用無油脂成分的蛋白部分,毫不油膩而且有彈性,非常爽口,其成品清爽雪白,彷彿安琪兒的食物,故稱之為「天使蛋糕」。因為它不含油脂與膽固醇,特別適合於怕胖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一種健康點心。.常溫:冬季可保存3天,夏季可保存1天.最好低溫冷藏.
(6)芝士蛋糕 主要是採用多量的乳酪做成的高級蛋糕。是現今高級蛋糕的代表,亦是美食家的新寵。市面售價非常昂貴。 需低溫冷藏.
(7)麵糊類蛋糕 主要是採用大量的固體油脂,,故又稱油蛋糕.又分基本奶油蛋糕和重奶油蛋糕.
餅乾的品種
(1) 硬類餅干 顧名思義,這種餅干在配料上是低檔的,在配料上利用中力粉,比起其它類餅干少用了油和糖,產品質地硬而有光澤。烤制過程中為了避免餅干表面的膨脹帶有若干穿透性氣孔。此類餅干因堅硬所以保存性良好,可用於儲存食品。
(2) 韌性餅干 此類餅干利用薄力粉而且比硬類餅干多加糖及油脂。餅干表面無光澤但刻有陽文,餅體鬆脆爽口,香味淡雅。
(3) 高檔類餅干 多加雞蛋、砂糖而配製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在表面添加裝飾的高檔類餅干,品質很柔和而且很甜。 另外曲奇也是餅干類的一種,比普通餅干類多加了黃油,曲奇是美國人的叫法。 美國式的基本方法是在黃油或起酥油中加砂糖後攪拌成奶油狀,然後加雞蛋攪拌,最後加麵粉、發酵粉、香料一起和後擀成薄餅,用曲奇模子壓出後用烤箱烤出來的。 跟著和面在鐵板上用軟管擠出來或者用勺舀出來(或者放入冰箱凝固後切的很薄後在烤,此外在餅干表面掛巧克力或夾果醬及奶油等加工的品種也很多。
麵包的品種:基本上分三種:
(1)發酵麵包 發酵麵包中含有氣孔,而發酵的效果是由製作麵包的酵母產生的。例如葡萄乾麵包和全麥麵包就是發酵麵包。比薩餅和漢堡也屬於發酵麵包。
(2)速食麵包 製作速食麵包所花的時間比發酵麵包要少。它們發酵的效果是由發酵粉,而不是酵母引起的。例如玉米麵包、甜甜圈、松餅和薄餅都屬於速食麵包。
(3)平麵包 這種麵包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平的。平麵包包括了墨西哥玉米餅皮、印度薄餅和中東皮塔餅。通常,它們都有用來填充餡和調味料的空隙。
白吐司 :傳統的主食麵包,較偏鹹味,多用於塗抹果醬或夾心蔬菜類食用。
菠蘿吐司:類屬於甜味類的麵包產品,表麵包裹的菠蘿皮口感香甜鬆脆,麵包中夾心的提子乾會令口感酸甜適中。
芋泥吐司:添加芋頭醬,帶有濃郁的芋頭香,夾心的提子乾會令麵包口感酸甜適中。
全麥吐司:是帶鹹味的麵包,吐司中含有麥片,比較有營養並有助於消化。
招牌吐司:吐司上面是沾有椰蓉,口感香甜,吃完後口齒間還留有奶油的香味。
丹麥吐司:外層酥脆,內層綿軟,帶有濃郁的奶油香,多層的酥皮紋路令外觀精美。
豆沙麵包:麵包內夾有純正的豆沙,口感細膩,甜而不膩而且價格適中。
椰蓉麵包:椰蓉餡料經烘烤後散發出椰絲的清香,淡淡的黃色誘人食慾,添加的提子乾令口感好。
椰絲: 麵包上有椰絲口感比較甜,價格適中,適合作為早餐。蛋糕麵包:麵包皮里夾有蛋糕,滿足了既想吃蛋糕又想吃麵包的人。
肉鬆麵包:麵包內夾有上等的肉鬆,屬於鹹味的麵包,麵包的表面撒有芝麻,吃起來有芝麻的香味。
恐龍蛋: 表面的酥皮塊狀紋路令產品有一種化石的感覺,麵包充滿一種淡淡的咖啡香,夾心的紅豆粒令口感較甜。
拿破崙: 多層的酥皮,口感鬆脆,夾層的天使蛋糕口感綿軟,食用時淡淡的甜味令人回味。
羅宋: 硬質麵包類,口感緊密,組織成絲狀細膩,細嚼時才能體會到真正的麥香味和淡淡的鹹味。
毛毛蟲: 表面泡芙畫出的紋路營造出毛毛蟲的外形,同時散發出濃郁的奶油香,綿軟的麵包夾層奶油令口感甜而不膩
④ 低筋麵粉能做麵包嗎
低筋麵粉適用於製作麵包,尤其是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製作出的低筋麵包在烤好後掰開,內部沒有拉絲現象,呈現出綿軟、易消化的特點。然而,若想要製作口感勁道的吐司,則應選擇蛋白質含量更高的高筋麵粉。
低筋麵粉與高筋麵粉在特性上有所不同。低筋麵粉,又稱低粉或蛋糕粉,其蛋白質含量較低(6.5%~9.5%),顆粒細小且麩質較少,因此筋性低、延展性小。這種麵粉製作出的成品通常呈現出松軟化口的特性,廣泛用於製作甜點,如中式糕點、海綿蛋糕、戚風蛋糕、松餅、餅干及派皮等精緻西點。
相比之下,高筋麵粉,又稱高粉或麵包粉,其蛋白質含量較高,約在11.5~13.5%左右。在加水攪拌後,高筋麵粉會呈現出明顯的筋性,其黏性、韌性和延展性都優於低筋麵粉。這種麵粉製作出的料理具有彈性,咀嚼的口感較明顯,非常適合用來製作吐司、麵包、面條和披薩皮這類需要發酵的食品。
⑤ 吐司和戚風蛋糕的區別
海綿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
1.從原材料的角度
海綿:蛋,糖,粉,融化的黃油
戚風:蛋,糖,粉,植物油,水或牛奶
所以原材料的根本區別是含水量不同。
2.從操作手法上
海綿:①全蛋打發-加粉-加融化的黃油
②打發蛋黃-加粉-打發蛋白-混合攪 拌-加融化的黃油
戚風:蛋黃,糖,水,油混合乳化-加粉-打發蛋白-混合攪拌
所以操作上主要區別是是否打發蛋黃。
3.從口感和用途上
海綿:①全蛋打發的海綿因為全蛋的發泡程度較低,所以沒有分蛋和戚風類的蛋糕漲的高,因此口感扎實,綿軟,濕潤,同時有蛋黃和黃油的香氣。多用於蛋糕底,適合和淡奶油搭配食用。
②分蛋打發的海綿蛋糕因為充分利用了蛋白和蛋黃的發泡性,所以麵糊含氣量大,整體呈現比較濃稠的狀態,因此可以放在裱花袋中做成各種造型烤制。可以用於蛋糕卷麵糊,慕斯底,慕斯圍邊。
戚風:只靠蛋白的發泡性膨脹起來,因此整體比較輕盈,原料中用植物油代替黃油,因此口味上也比較清淡。但是承重性一般,因此多用於中空模具,空口吃,搭配各種果醬或者淡奶油。
註:以上區別只針對傳統海綿蛋糕和戚風蛋糕,近年來各種在海綿中加入牛奶,蜂蜜,在戚風中加入酸奶,乳酪等等的改良配方也很多,雖然配方可能變化,但是根本的區別不會變化。
⑥ 戚風蛋糕和土司的區別是什麼
1、戚風蛋糕用的是低筋麵粉,而吐司用的是高筋麵粉;
2、戚風蛋糕是用的蛋液,而吐司麵粉加有40%左右的水用以調制。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蛋糕用蛋液達到蓬鬆的效果,而吐司則需要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