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② 職業健康監護的種類有哪些
職業健康監護的種類
崗前檢查、在崗期間定期檢查、離崗時檢查、離崗後醫學隨訪和應急健康檢查五類。
③ 職業健康監護的主要目標
職業健康監護的定義:
職業健康監護是以預防為目的,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和評價有關醫學檢查和健康資料,及時掌握健康狀況、了解疾病的分布和發展趨勢,以便早期發現健康損害的徵象,及早採取預防控制措施,達到保護目標人群和促進健康的目的,屬於職業病第二級預防。同時,職業健康監護也是《職業病防治法》賦予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之一,是實現勞動者健康權利的重要保障,是落實職業病診斷鑒定製度的前提,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它有利於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減少勞動者健康損害和企業經濟損失,減少社會負擔。
職業健康監護的目的:
1、早期發現職業病、職業健康損害和職業禁忌證;
2、跟蹤觀察職業病及職業健康損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分布情況;
3、評價職業健康損害與作業環境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關系及危害程度;
4、識別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5、進行目標干預,包括改善作業環境,改革生產工藝,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對職業病 患者及疑似職業病和有職業禁忌人員的處理與安置等;
6、評價預防及干預措施效果;
7、為制定和修訂衛生政策和職業病防治對策服務。
用人單位需要做的工作:
因此,用人單位必須嚴格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及時安排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新錄用勞動者(包括轉崗到該作業崗位的勞動者)和擬從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業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應根據勞動者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勞動者進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出現特殊情況時,應立即組織有關勞動者進行應急職業健康檢查;對准備脫離所從事的職業病危害作業或者崗位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離崗前30日內組織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同時,用人單位還應為勞動者個人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有關規定妥善保管。
④ 職業健康監護包括什麼內容
為了規范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管理,保護勞動者健康,衛生部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制定了《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保證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的落實。用人單位應當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應當視同正常出勤。
職業健康檢查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應當客觀、真實,體檢機構對健康檢查結果承擔責任。
⑤ 職業衛生監護主要內容是什麼
職業衛生監護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點:
1)、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
用人單位應對從業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進行定期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培訓,使他們了解並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地使用防護設備、個人防護用品等,了解從業人員依法享有的職業衛生權利。
2)、職業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主要包括:
①上崗前的健康檢查;
②接觸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定期健康檢查;
③離崗時健康檢查;
④用人單位發生分合、解散、破產時,應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工人進行健康檢查。
3)、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用人單位應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①從業人員職業史、既往史;
②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③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④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健康資料。
4)、職業健康監護信息管理
健全的職業健康監護信息管理制度,有利於早期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對保護從業人員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⑥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就是職業衛生檔案這句話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就是職業衛生檔案,這句話是錯誤的。
職業衛生檔案主要是針對企業開展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的檔案。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主要是企業針對員工職業健康開展監護的檔案(包括診斷、評價、監測、教育等)。
(6)職業衛生監護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一)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的基本內容包括:
1、職業危害申報材料;
2、公司對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出具的的委託書;
3、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檢測結果、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
4、、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計劃;
5、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的評價報告書;
6、對職業病(疑似)患者、健康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救治診療資料;
7、對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者處理和安置的記錄;
8、在職業健康監護中提供從業人員體檢結果告知的相關證明材料、需要提供的其他資料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記錄的相關資料;
9、其他相關資料。
(二)公司建立接觸職業危害員工個人職業健康檔案,做到一人一檔」,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
1、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2、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4、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
⑦ 職業衛生檔案與從業人員健康監護檔案的區別是什麼
一、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1.職業健康監護委託書;2.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評價報告;3.職業病報告卡;4.對職業病患者、患有職業禁忌證者和已出現職業相關健康損害從業人員的處理和安置記錄。二、GBZ/T225—2010《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指南》4.1.11建立、健全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應為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含臨時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勞動者名冊應按照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分別建立存檔。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勞動者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況;—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事;—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⑧ 什麼是職業健康監護
(一)健康監護定義 健康監護(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過各種檢查和分析,評價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接觸者健康的影響及其程度,掌握職工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健康損害徵象,以便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發生和發展。 (二)健康監護的目的意義 健康監護基本屬於第二級預防,結合生產環境監測和職業流行病學分析,可以研究職業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在人群中發生、發展規律,接觸效應(反應)關系;評價防護措施的效果,並為制訂、修訂衛生標准及採取進一步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達到一級預防的目的。 (三)健康監護的內容 傳統的健康監護是指醫學監護(medical surveillance),它以健康檢查為主要手段,包括檢出新病例、鑒定疾病等。但由於職業性危害的病因是外在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因此,僅發現職業病患者不能達到控制病因和消除職業性疾病的目的。所以,職業性健康監護應該包括作業環境(前講過)和機體兩個方面,後者基本內容包括健康檢查、健康檔案的建立和運用、健康狀況分析及勞動能力鑒定。 1.健康檢查健康檢查可分為就業前檢查和定期檢查兩種情況。就業前檢查的目的在於發現職業禁忌證和獲得受檢者的基礎健康資料。 定期檢查是按接觸職業有害因素的性質、程度,每個一定時間,對作業工人健康狀況進行有針對性內容的檢查。目的在於草其發現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及時診斷和處理職業病,檢出易感人群。屬第二級防,是健康檢和的重要內容。 2.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利用生產環境監測和健康檢查資料,建立職工健康監護檔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為職業有害因素的評價、職業病診斷、職業流行病學研究等提供寶貴的資料。 3.健康狀況分析 對會地的健康監護資料,不僅是存檔,更要及時整理、分析、評價和反饋,使之為職業衛生工作服務,為職業有害因素控制措施的採取和評價提供依據。
⑨ 做裱花、蛋糕、麵包師傅有哪些職業病
追求完美,而且也比較細致細心而且有耐心。我覺得這都是他們做甜品師面點師的一些通病。因為做這些都是需要有耐心與細致的,如果稍微沒有占據其中一項是做不好這些事的。
⑩ 職業衛生檢測中如何正確布點
可以參考下列標准:
GBZ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
GBZ189—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
GBZ192—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