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泡泡瑪特盲盒隱藏編號技巧
泡泡瑪特盲盒隱藏編號技巧為看後四位數的編號。
拉布布花之精靈—山荷花
0213 0217
3993 3994 3996 3997
4732 4739 4936
5444 5445 5660 5600 5786
5826 5851 5852(蒲) 5853 5893
5958 5988 5991
拉布布怪物嘉年華—美人魚
2938
4059 4835 4866 4867
5370 5542 5543 5544(死) 5545(死) 5546
5765(惡魔) 5773(幽靈)
5904
9456
拉布布運動會—游泳
2472 2475
4822 4916(骷髏) 4922 4976 4977
拉布布音樂會—歌唱家
1047 1049 1146(小號)
1147 1158
1550(小號)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8316
拉布布甜品—勺子
3196 3198 3328 3329 3330 3331 3370 3371
3626 3699 3839 4118
4291 4292 4411 (酥皮蛋糕) 4744 4743
公主坐坐—愛麗兒
3481 3538
部分編碼親測會翻車,重要是手感要相符才行。
舉個例子:Labubu盲盒側面鐳射碼上面會有例如H2W20200729。那麼我上面提供的編號就是指的是H2W後面的四位,也就是2020。
❷ 最近泡泡瑪特很火啊還有盲盒什麼的有人解釋一下嗎
很火,有盲盒產品,因為是潮品所以很火。
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發展近十年來,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POP MART泡泡瑪特旨在用「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文化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
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在全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設了136家零售店,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在位於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擁有136家零售店,並在62座城市設有1001家機器人商店。
2020年上半年,天貓旗艦店產生的收益為1.47億元。泡泡瑪特抽盒機於2018年9月推出,2020年上半年收益到達1.62億元。
泡泡瑪特通過國內增長迅猛的線上渠道(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和其他主流電商平台)提供便捷和有趣的購物體驗。
行業監管
2021年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盲盒消費,指出消費者不應過分沉迷引起行業關注。
行業頭部公司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回應每經記者稱,近年來,常見的盲盒、福袋、悶包等營銷手段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但確實也被一部分不良商家利用。
該人士表示,「我們歡迎監管,監管的目的不是扼殺行業,而是為了促進行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POP MART
❸ 你買的「泡泡瑪特」可能是假的!該如何辨別其真假
現在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圈子,這盲盒就是年輕人最受歡迎的圈子之一了,當然這些盲盒的款式是各式各樣啊,但其實它們都是有版權的。所以,當一些盲盒款式火了之後,一些商家就會直接盜取圖案來進行販賣,說俗氣一點就是賣山。
泡泡瑪特是2010年成立的文創店,後來發現盲盒很受歡迎就開始做盲盒了。
那麼如何來辨別盲盒山正呢?
一般來說,山寨盲盒的包裝盒顏色是比正版包裝要深一些的。並且山寨版的組裝也是很松的,但是排除高仿。再者,山寨版盲盒旁側的切痕很明顯,正版也有但是不明顯,下圖是山寨的圖片。
山寨版盲盒脖子的上色也不是很好,盜版的淚痣更靠近眼睛。
對於如何在網路上購買正品,要在專賣店買,如果要上其它平台收二手,這個是很難分辨的。
我個人是很討厭山寨的,雖然我沒有入盲盒這個坑,但是我所在的圈子是被山的不行,甚至還有人覺得買山是很正當的事情,並不是說你不準買山,這買什麼是我們的自由,這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知山買山這就很令人討厭了,我很希望那些人可以尊重下店家和畫手,每一個成品的背後凝聚著很多挫折、汗水,而那些商家只要通過一些手段盜取稿件,再通過劣質生產來販賣,從而獲得盈利。網上對於山正的辯爭我其實很反感,我希望等熱度過了,真心喜歡的留下,其他人走開,這個圈子還是從前那個圈子,乾乾凈凈。
❹ 泡泡瑪特賣「盲盒冰淇淋」了,是不是既有顏值又很美味
不是既有顏值又很美味,泡泡瑪特賣這種盲盒冰淇淋,其實我覺得並不意外,因為現在有許多種商品的形式都已經轉變成盲盒的形式了,比如說像鞋,在一些電商平台上就有這種形式,直接通過電商平台,然後買這個盲盒。盲盒內的鞋都是可以看到的,也就是說我們會知道盲盒裡面會有哪些鞋?然後我們會去選擇到購買盲盒,具體是哪一雙鞋,這就是不確定的。可能是最好的那一雙鞋,也可能是最差的那一雙鞋,這個完全就看個人的運氣程度了。
❺ 315曝:800元娃娃盲盒成本僅30元,泡泡瑪特對此消息作何態度
泡泡瑪特的回應是:暫停定製盲盒業務。
千萬不要沖動消費
有些人買了106盲盒就花了一萬塊錢,如果有人是富婆,一點都不在乎這一萬塊錢,那完全可以買。如果人們在存錢,他們只是想試著感覺良好。不管怎麼樣,人家願意出這個錢,只要他覺得這個行為對自己有利,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那都沒問題。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的話,就不應該碰。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❻ 如何看待泡泡瑪特產品如此受歡迎
「創造潮流,傳遞美好」,這是盲盒一哥泡泡瑪特的品牌口號。
然而誰又能想到,主力用戶畫像接近78%集中在18-35歲人群,且女性佔比為75%的泡泡瑪特,前幾天竟因為一則招聘廣告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泡泡瑪特在面試時,要求女性填寫近期是否有生育計劃」「應聘者如實填寫,如有虛報,公司立即解僱並不會有任何的經濟補償」如此涉嫌歧視女性的條款,一經在社交平台曝光,就立刻引起熱議。
盡管泡泡瑪特隨後對此事進行了道歉,稱上述情況是個別分公司未按總公司要求調整所為,但依然沒能消弭負面輿論帶來的影響。
然而批評聲還言猶在耳,這邊泡泡瑪特卻又因為一款全新的聯名手辦再次引發爭議。
原來,相較於幾十元或者幾百元的價格,這次泡泡瑪特的新手辦竟然達到了千元級別,最貴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關!
按照官方給出的說法,這是旨在打造國內「年輕人的第一件收藏品」,將盲盒玩具過渡到藝術藏品級別。
不過,這番言論卻並沒有得到網友們的認同,有關「智商稅」的指責依然甚囂塵上,甚至又再次激發了對泡泡瑪特品控糟糕、售後不佳等等的吐槽。
面對一系列爭議,這個創造潮流的新物種,如今似乎也陷入了被「潮流反噬」的尷尬境地。
01
IP+盲盒,泡泡瑪特開啟暴走模式
「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記。」這是去年12月份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時創始人王寧敲鍾時的一段發言。
聚光燈下,這個85後和他締造出的龐大盲盒帝國泡泡瑪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此之前,盲盒原本是個小圈子的生意,很多個人設計師或品牌服務的人群其實一直都非常特定、小眾。在2016年之前,泡泡瑪特也是個默默無聞的零售玩具店。
那麼,短短幾年,泡泡瑪特是如何「飛上枝頭邊鳳凰」的呢?
其實泡泡瑪特公司在2010年10月成立之後的三年,雖然主要經營也是潮流玩具,但卻連續虧損了三年。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2016年,這一年泡泡瑪特成功推出了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4秒200套被搶購一空,泡泡瑪特為Molly帶來了二次新生,Molly也讓泡泡瑪特這一品牌和盲盒這一形式,龍卷風一般席捲開來。
抖音up主每天花一兩千塊開盲盒,二手交易市場上隱藏款盲盒甚至被賣出了高於原價幾十倍的價格。憑借經典IP+盲盒的雙劍組合,泡泡瑪特也因而被推進了發展的快車道。
反饋到盈利層面,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
在吃到了市場紅利給予的大蛋糕之後,泡泡瑪特也加大了IP的開發,截止至2020 年6 月30 日,其運營的IP 數量就達到了93 個,並與超過350 名藝術家保持緊密聯系。
正是抓住潮玩盲盒市場紅利,泡泡瑪特成了目前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營收增速甚至一度超過了200%。天貓白皮書的數據還顯示,盲盒市場規模30億,泡泡瑪特就佔了半壁江山。
恰如雷軍所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品牌成功的關鍵在於順勢而為。泡泡瑪特的飛躍,也恰恰是踩中了潮玩盲盒市場爆發的紅利期。
02
智商稅?年輕人玩盲盒究竟玩的是什麼
年輕人對盲盒究竟有多瘋狂?
中國盲盒行業研究報告指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盲盒手辦排在第一位。
此前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也顯示,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看到這些數據,不禁要問,小小的盒子憑什麼那麼大魔力讓年輕人掏空錢包?
其實盲盒爆火背後,是潮玩圈層經濟效應的拉動,每一個圈層背後都有獨特的圈層消費文化作為支撐。
尤其是盲盒內本身的潮玩IP,除了欣賞價值之外,還有情感價值和社交價值等,這與潮玩圈層年輕群體的訴求恰恰不謀而合。
另外,盲盒的爆火與其背後令人成癮的賭性也不無關系。因為與一般玩具相比,盲盒最大的刺激就在於其「盲」,在沒打開之前,消費者並不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
泡泡瑪特的盲盒,更是分了普通款和隱藏款。以Molly為例,普通款有12個不同的常規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為1/144;隱藏款只有1個造型,抽中率為1/720。
要想集齊一套,要麼不停地購買,要麼就要以高價在其他平台收購。在閑魚上,就能看到不少溢價數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轉賣隱藏款的情況。
但即使選擇不停的購買,也並非就能得償所願。比如,2020年12月,就有多個網友表示買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是被拆封過的「二次銷售」。
雖然泡泡瑪特官方後來承認並致歉了此事,但卻把這背後的亂象問題拋出水面。實際上,這也只是盲盒問題的一角,溢價炒作之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如此,隨著泡泡瑪特銷量暴增以後,品控、售後也能明顯感受到在下滑。對這些問題的吐槽,更是充斥在微博等社交平台。
讓喜歡盲盒的年輕人感到不樂觀的而且,還有泡泡瑪特的漲價問題。盡管泡泡瑪特聲稱漲價是由於成本上漲,但更多的觀點卻認為,其目的是為了提振公司業績。
凡此種種,雖然泡泡瑪特依然爆火,然而其引起的爭議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03
盲盒營銷泛濫失控
下一批「韭菜」在哪
對新鮮感的追逐讓盲盒在年輕人中大行其道,由此也讓泡泡瑪特開啟的這種營銷模式,泛濫於各大消費領域。
什麼萌寵盲盒,機票盲盒,美妝盲盒,甚至市面上還出現了考古盲盒,帶動了各行各業對盲盒的大比拼,彷彿讓人感覺進入了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
不過,在一些人對盲盒陷入瘋狂迷戀的同時,另一部分人卻表現出了相反的態度。
21網調實驗室此前發起過一次投票調查,當時有超過6成的網友選擇「沒有(買過盲盒),一看就是智商稅」。
原因也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部分盲盒被爆炒溢價高,存在泡沫之嫌;二是盲盒不外乎是商家套路,誘導消費或拉新;三是帶有賭博性質,不確定性容易被「割韭菜」。
前不久,售賣萌寵等的 「寵物盲盒」更是激起大眾對於盲盒未來發展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還有,當盲盒經濟在市場大肆橫行之時,開啟盲盒營銷的泡泡瑪特,頭上的光環似乎卻沒之前那麼耀眼了。
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雖然泡泡瑪特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其營收增速卻出現了嚴重下滑。
最新年報顯示,2020年,泡泡瑪特營收2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3%。而過去三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增長卻都在200%以上。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會員總數雖然也在大幅增長,但相應的每位會員給公司的貢獻卻少了。也就是說,會員人數多了好幾倍,貢獻的銷售額卻沒怎麼增長。
面對這樣的尷尬,所以前不久泡泡瑪特就迎來了一波漲價。而除了漲價之外,還進行了一個更大的嘗試——挖掘更大的客單價。
果然,前不久泡泡瑪特就發布了一款千元級別的新手辦,最貴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關,把目標人群直接瞄準了 「不差錢」的高端潮玩家。
4999元一個盲盒,這樣的價格對於工薪族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然而,從泡泡瑪特 「將盲盒玩具過渡到藝術藏品級別」的官方表態來看,這種價格級別的產品或許並不會只有一款,未來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說不定也會出現。
不過,面對價格不斷走高的盲盒,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種營銷炒作催生的泡沫,並不具備可持續性,當熱度過去之時就是泡沫破碎之日。
究竟4999元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是會成為潛力巨大的新市場,還是會淪為「智商稅」的存在,不妨拭目以待。
但是話說回來,作為普通消費者,4999元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你會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