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下沉的蛋糕圖片
擴展閱讀
芒果慕斯蛋糕懶人做法 2025-07-21 05:17:56
卡通蛋糕烤盤哪個牌子好 2025-07-21 05:13:41

下沉的蛋糕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30 10:39:39

⑴ 自製蛋糕塌陷是什麼原因

1.蛋白打發不到位

如果做6寸戚風,蛋清很少,會全部打發。

做8寸的話蛋清較多,如果不能深度打發,就是打發最下面的蛋清,會在底部留有一定的液態蛋清,影響戚風蛋糕的發脹。還有可能使底部有青黑色沉澱,就會出現如如你的情況。

2.模子的問題

好像是不銹鋼的做戚風邊緣都發不好

也不要弄油紙塗油什麼的

3.攪拌不均勻

如果蛋清過多,攪拌時不能攪開,會有塊狀的蛋清泡存在,預熱後發脹,時間一長就塌了,建議多攪一會。。

蛋糕塌陷的原因:



1、底火不要太高了,可能會導致頂部上縮,出現一個大窟窿,很多專業人事的配方都是上火高於下火

2、蛋白消泡或打發不到位

3、麵粉貯存太久了,已經生蟲或發霉

4、麵粉筋性太強或部分攪拌過久導致出筋

5、泡打粉用量不夠或已經失效

6、底火不夠或不均勻

7、麵粉混合不均勻

8、蛋糕在爐內受到震動

配方里油、水太多,又沒有加適量的泡打粉,和沒有及時倒扣一樣,會被自身重量壓塌。

解決的辦法:調整配



2.麵糊出筋,涼後回縮。



解決的辦法:用低筋麵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澱粉,

在操作時注意:加蛋黃前麵糊不要多攪拌,用蛋抽轉6~7圈就可以了,不均勻不要緊,加蛋黃後在多攪拌一會,至均勻稀糊。蛋黃糊和蛋白糊相拌時也要注意輕拌,上下翻拌,而不是繞圈拌。

3.蛋白消泡:打發不足,或者打發中斷停留一段時間後再打,或者打蛋時間過長,加糖時機不對....都不容易達到乾性發泡,這樣蛋白泡沫不穩定,容易消泡,氣孔減少,使蛋糕糊體積減小,熟後的蛋糕體在涼後還要回縮。消泡後的蛋液容易沉澱,烤中變成布丁層,這也是蛋糕回縮的可能原因。

⑵ 蛋糕是怎樣做的

6寸原味戚風蛋糕】
【原料】:雞蛋2個、純牛40g、白砂糖22g、低筋麵粉40g;

【工具】:手動打蛋器、電動打蛋器、硅膠刮刀、6寸蛋糕模具、烤箱;

【食譜製作過程】:

文章圖片3
步驟1:先把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離,分別放在兩個干凈的容器里。首先處理蛋黃,把兩個蛋黃和牛奶放在一個大碗里;

文章圖片4
步驟2:用手動打蛋器把牛奶和蛋黃攪拌均勻,攪拌好的液體顏色均勻細膩,很是好看;

文章圖片5
步驟3:把低筋麵粉用細篩過篩到牛奶蛋黃液里;

文章圖片6
步驟4:用手動打蛋器快速劃「Z」字,把牛奶蛋黃液和過篩後的低筋麵粉混合成麵糊,因為量少,很快就混合均勻了,放到一邊備用;

文章圖片7
步驟5:再來處理蛋清,兩顆雞蛋的蛋清加上白砂糖放在一個無油無水干凈的打蛋盆里;

文章圖片8
步驟6:用電動打蛋器把蛋清打發至乾性發泡,拉起打蛋頭可看到直立短小的小三角即可,因為蛋清少,打發快,大約90秒左右就能打發了,所以要注意別打發過度;

文章圖片9
步驟7:現在蛋清打發完成,蛋黃麵糊也拌好了,下一步就是把這二者混合在一起了;

文章圖片10
步驟8:先取一半的打發蛋清放到蛋黃麵糊里;

文章圖片11
步驟9:用硅膠刮刀從下往上翻拌均勻;

文章圖片12
步驟10:再把拌好的蛋糊倒進打蛋盆里,和盆里另一半打發蛋清放在一起;

文章圖片13
步驟11:繼續用刮刀從下往上翻拌均勻,拌好的蛋糕糊細膩蓬鬆光滑,但不是流動性的;

文章圖片14
步驟12:蛋糕模具擺好,把拌好的蛋糕糊從高處倒入模具中,然後拿起模具,輕輕震動幾下,把蛋糕糊震平,同時也可以把蛋糕糊中的大氣泡震破;蛋糕糊倒入模具中,大約七分滿;

⑶ 剛做好的蛋糕為什麼會塌陷下去啊

蛋糕回縮塌陷,大概是同學們在烘焙過程中最最最常遇到的問題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解決?當然是對症下葯啦!來找你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吧~

原因一
配方里油、水太多,又沒有加適量的泡打粉,和沒有及時倒扣一樣,會被自身重量壓塌。

解決辦法:調整配方。

文章圖片1

原因二
麵糊出筋,涼後回縮。

解決辦法:用低筋麵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澱粉。

在操作時注意:加蛋黃前麵糊不要多攪拌,用蛋抽轉6~7圈就可以了,不均勻不要緊,加蛋黃後在多攪拌一會,至均勻稀糊。蛋黃糊和蛋白糊相拌時也要注意輕拌,上下翻拌,而不是繞圈拌。

文章圖片2

原因三
蛋白消泡:打發不足,或者打發中斷停留一段時間後再打,或者打蛋時間過長,加糖時機不對....都不容易達到乾性發泡,這樣蛋白泡沫不穩定,容易消泡,氣孔減少,使蛋糕糊體積減小,熟後的蛋糕體在涼後還要回縮。消泡後的蛋液容易沉澱,烤中變成布丁層,這也是蛋糕回縮的可能原因。

解決辦法:

a.打蛋頭、打蛋盆要干凈,不能有水和油,最好用銅、不銹鋼打蛋盆;

b.蛋要新鮮,但要經過冷藏,蛋白蛋黃分得干凈 蛋白里不能留有一絲蛋黃.;

c.加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澱粉有幫助打發、穩定泡沫的作用;

d.開始低速打——粗泡後開始加1/3的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澱粉,中速打發,中間加第二第三次糖等,連續攪打,不要中途停留過長再打,直打到乾性發泡。

在操作時注意:這里乾性發泡的程度檢驗:這時打蛋盆傾斜,泡沫都不流動,倒放不掉,提起打蛋頭,見短小直尖角,盆里也見直立不倒的尖角。這時盆邊有少許棉絮狀泡沫組織,是容許的。

檢查蛋白泡有沒有消泡的另外一判斷方法:在分3批和蛋黃糊攪拌過程中,最後看將要和蛋黃糊攪拌的第3個1/3蛋白泡,在盆傾斜時能不能滑動?應該還是不滑動的,否則說明蛋白泡沫還是有消泡,打發的不夠硬,蛋糕後來會有或多或少的回縮。應該不流動才對,否則說明你的蛋白還沒有打夠,下一次還要打更硬才行。但蛋白也不可打太硬,否則口感差,也不好攪拌。

文章圖片3

原因四
蛋黃糊沒有攪拌均勻,油脂沒有充分乳化,或者蛋黃糊和蛋白糊糊相拌不勻,還有前面提到的蛋白糊消泡,這些情況都會因比重大的成分下沉,烤後形成布丁層,蛋糕蓬不起來。

解決辦法:掌握好攪拌要領,動作輕,速度快,但一定要拌勻。

文章圖片4

原因五
所用模子的模壁防粘,或者在模壁上塗油

⑷ 不是戚風蛋糕而是「氣瘋蛋糕」,為什麼發不起來還回縮呢

3、麵粉起筋

使用低筋麵粉

低粉與蛋黃糊混合的時候不能大力攪拌,也不能攪拌太多次。用蛋抽呈「Z」字型拌到無乾粉即可

4、可能選擇了錯誤的模具

千萬不能用不沾模具來做戚風蛋糕!內壁也需要干凈,不能有油,不能有水。戚風蛋糕是需要藉助模具爬升長高的,附著力如果不夠是長不起來的,脫模之後肯定要回縮

5、烤制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烤制不成熟也是回縮的原因之一,一般150度烤45分鍾,但是需要對自家烤箱的脾氣比較熟悉,不同的烤箱可能時間和溫度都不一致~判斷是否熟透,可以觀察蛋糕狀態,會有一個慢慢漲到最高,然後回落的過程,回落之後一般再烤幾分鍾就可以了。也可以拿根竹簽插入內部,如果竹簽沒有帶出來濕的麵糊就熟了。

出爐之後的震盪也非常重要,出爐要馬上摔模,震出熱氣,然後倒扣在晾網上(這也是戚風成長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哦~)

⑸ 蛋糕塌下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蛋糕塌下去有很多原因的:

1、配方不對,干濕不平衡。

2、雞蛋或蛋白打發不夠,或者過頭,這是常見原因之一。

3、混合麵糊時,手法不對,或不符合工藝要求,導致過度消泡。這也是常見原因之一。

4、烘烤時開門次數過多,驟冷驟熱,蛋糕在爐內壓力變化太大,無法持氣。

5、過度烘烤或烘烤不足。

6、出爐後沒有立即震一震排氣,釋放蛋糕內部壓力。

做蛋糕的方法步驟如下:

所需原材料:

1、主料:植物油45克、牛奶50克、細砂糖80克、鹽1克、低粉80克、雞蛋5個。

2、輔料:檸檬汁幾滴。

第一步:分離蛋白和蛋黃,容器要確保無油無水,從冰箱取出的雞蛋要用紙巾擦乾,避免雞蛋表面水汽混入蛋白盆里。

⑹ 慕斯蛋糕脫模之後會塌嗎

  • 第一個回縮原因:沒烤熟。

    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烤制中膨脹還不錯,出爐沒一會就像泄氣的皮球一樣,瞬間癟下去了。仔細觀察蛋糕內部,整體都很濕,黏糊糊的。

  • 第三個回縮原因:操作問題。大家都知道,戚風蛋糕在烤制過程中,不能長時間打開爐門,並且確認烤熟後,出鍋要輕震排氣,再倒扣冷卻。剛出鍋的蛋糕並未完成熟透,倒扣是蛋糕的二次成熟階段,必不可少,倒扣前輕震一下,讓內部多餘水蒸氣,中途檢查麵包成熟過程要快,減少開門時間及幅度。

⑺ 戚風蛋糕飛碟頂的原因

好久沒更新食譜了,主要原因是我有點糾結,一方面我想把泡芙系列寫完,另一方面,泡芙確實不符合我現在的生活狀態。
泡芙要現烤現吃才好吃,而且夾餡幾乎都要冷藏,早上我起不來,公司又沒有冰箱,晚飯要全家人一起吃,周末難得有整塊的時間,都會用來做吐司和披薩。
我工作日只有晚上九點以後,孩子睡了才能烘焙。只能做用時短,好保存,還要能當飯吃的。這使得泡芙很難登場。
而戚風蛋糕就特別適合我現在的生活,連做帶洗一小時內就能搞定,冷藏保存三天沒問題,早飯直接掰一塊就開吃,味道可選餘地大,甚至做成鹹味,還可以低油少糖。
完美︿( ̄︶ ̄)︿

戚風蛋糕系列我打算先從基礎戚風蛋糕開始,分為四個章節:(1)失敗原因(2)製作要點,(3)配方比較,(4)新手竅門。

圖片主要用自《拿手戚風蛋糕》

這篇以基礎戚風蛋糕的失敗原因分析為基礎。

這篇食譜不是最終版本,只是現階段我對戚風蛋糕的理解,可能,以我的腦子,需要上百次(已經達到),甚至上千次地做,才能去理解透徹戚風蛋糕,到那個時候,我才能真正寫出「全解」來吧。——寫在2017年4月

用料

參考書

果子學校 戚風蛋糕和泡芙

青井聰子 自己做職人配方的戚風蛋糕

中島志保 中島老師的烘焙教室

小澤憲子 拿手戚風蛋糕

福田淳子 好吃戚風蛋糕輕松上手

赤堀博美 超Q潤戚風蛋糕

小島喜和 戚風鹹蛋糕&戚風甜蛋糕

中山弘典、木村萬紀子 用科學方式了解糕點的為什麼

基礎戚風蛋糕全解(1)——26個失敗原因匯總的做法

  • 寫在前面:
    這么一篇食譜,寫了我一個多月,前後改了三稿,我一直在試圖用我不太聰明的腦子,去理解戚風蛋糕的製作。我不僅想寫清楚怎麼做,還想寫為什麼這樣做。
    所以,我將失敗解析,放在了製作要點前,先試圖從失敗的蛋糕,去理解成功的蛋糕。

  • 在開始之前,首先我們來理解2個問題?
    1、為什麼會膨脹起來?
    2、為什麼會支撐住?
    膨脹的原因(1)空氣受熱膨脹(2)水蒸氣受熱膨脹
    支撐的原因(1)澱粉糊化(2)蛋白質受熱凝固

  • 戚風蛋糕的製作,簡單了說,分為四個部分,1、蛋黃糊,2、蛋白霜,3、混合入模,4、烘烤。
    簡單說來就是(1)使澱粉吸收水分成為糊狀(2)打發使其飽含空氣,糖使這些氣泡不易破裂(3)澱粉里的蛋白質形成麩素,覆蓋在氣泡周圍,成為立體的網狀結構(4)空氣、水蒸氣受熱膨脹,雞蛋的氣泡膜受熱後開始凝固,澱粉受熱糊化後柔軟地伸展並逐漸凝固,澱粉中的麩素凝固後支撐起結構,成為蛋糕的骨幹,隨著加熱的持續,多餘的水蒸氣散發掉。

  • 接下來,看一看這個看似簡單的操作過程中,都能出現什麼樣的差錯,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分這四個部分,來看看失敗的蛋糕。

  • 3、表面裂開
    3、蛋糕長不高
    原因之一:蛋黃糊的比例有問題。
    (1)蛋黃太多,蛋黃受熱凝固的溫度更低。學會控制蛋黃的用量,是追求理想高度和口感的秘訣之一。
    (2)麵粉太多。高麵粉含量的戚風蛋糕口感更傾向於扎實,高度受限。

  • 原因之二:麵糊攪拌過度,面起筋了,膨脹受限

  • 4、蛋糕顏色奇怪
    原因:一般是加入顏色鮮艷的材料後,卻變成了灰色,藍色,紫色等奇怪的顏色。
    (1)花青素變色,和鹼性的蛋白結合後變色,或者受熱變色。新鮮雞蛋的蛋白PH值約為7.5,接近中性,但是放置了幾天之後,PH值上升至9.5,呈鹼性。
    (2)食材氧化,比如,加入抹茶(綠茶)粉後,顏色發暗,不夠翠綠;香蕉,放置在空氣中時間太長,顏色變暗。

  • 5、味道奇怪
    (1)蛋腥味重。1)最大的可能是雞蛋不新鮮,2)對蛋腥味比較敏感,可以加香草精或利口酒
    (2)油味重。1)油存放時間長,存放溫度偏高,沒避光,2)油本身味道大,可以改用其他品類的油

  • 6、成品口感發粘
    原因之一:蛋黃糊太稀。(1)水分材料太多(2)加入麵粉後,沒有攪拌到適當的筋度

  • 小結:
    撇開食材不談,單說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蛋黃糊一般會出現的問題就是2個:(1)乳化(2)面的筋度(麩素)
    (1) 乳化不佳,水和油不能充分的結合。在加入麵粉後,水和油與麵粉結合的速度不同,導致麵粉不能充分的包裹,而且,水和麵粉結合後,會產生麩素,也就是麵筋。油可以切斷麵筋的作用,從而使得蛋糕松軟。但是,沒能充分乳化的油脂,暴露出來,接觸到後續加入的蛋白霜,就會導致蛋白霜迅速的消泡。
    (2) 我們經常說的是,蛋黃糊不要過度攪拌,應該避免面起筋。這很好理解,因為過強的麩素會導致麵糊的受熱膨脹。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蛋黃糊是需要適度的筋度的,用以成為後續支撐蛋糕的骨幹。

⑻ 戚風蛋糕為什麼會回縮

有這樣幾種可能:


1.配方里油、水太多,又沒有加適量的泡打粉,和沒有及時倒扣一樣,會被自身重量壓塌

解決的辦法:


調整配方。


2.麵糊出筋,涼後回縮。


解決的辦法:


用低筋麵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澱粉。


在操作時注意:加蛋黃前麵糊不要多攪拌,用蛋抽轉6~7圈就可以了,不均勻不要緊,加蛋
黃後在多攪拌一會,至均勻稀糊。蛋黃糊和蛋白糊相拌時也要注意輕拌,上下翻拌,而不是
繞圈拌。


3.蛋白消泡:打發不足,或者打發中斷停留一段時間後再打,或者打蛋時間過長,加糖時
機不對。

都不容易達到乾性發泡,這樣蛋白泡沫不穩定,容易消泡,氣孔減少,使蛋糕糊

體積減小,熟後的蛋糕體在涼後還要回縮。消泡後的蛋液容易沉澱,烤中變成布丁層,這也
是蛋糕回縮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