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大全 » 蛋糕和蛋撻的大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東區烘焙蛋糕製作多少錢 2025-08-22 09:39:24
常德哪個蛋糕店好 2025-08-22 09:38:42
蜂蜜翻糖蛋糕做法大全 2025-08-22 09:33:25

蛋糕和蛋撻的大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17 02:23:23

❶ 蛋撻是蛋糕還是薯條

蛋撻既不是蛋糕,也不是薯條。

蛋撻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台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然後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葡式蛋撻的做法:

葡式蛋塔即葡式蛋撻。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屬於蛋撻的一種,焦黑的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為其特徵。

蛋撻皮用料:黃油72g,
低筋麵粉120g
,鹽 1g,
細砂糖 2g
,蛋黃7g
,牛奶20g。

1 將室溫黃油用橡皮刮刀拌成乳霜狀

2加入鹽,糖,蛋黃攪拌均勻;然後分幾次加入牛奶攪拌均勻

3 篩入低筋麵粉,用低筋麵粉大致拌勻

4 然後用手整成團後即止(不要過分揉搓),放入保鮮袋,冷藏室靜置1小時

5 冷藏好之後,在板子上擀成約0.3cm厚的片,然後不要動,接著放入冷藏室再15分鍾左右讓麵皮變硬


6 趁麵皮還沒有變的很軟的時候,壓入塔模或者塔圈內,用刀削去多餘麵皮,然後用叉子在底面扎眼,175℃烘烤10分鍾

蛋液用料:
全蛋(中) 2個,
細紗糖 25g
,淡奶油 200ml
,牛奶 100ml
,煉乳 2tsp(10g)。

步驟 1
【准備工作】烤箱提前預熱 240度 ,市售蛋撻皮放在烤盤准備

步驟 2
牛奶,淡奶油,糖,煉乳加熱 攪拌至糖完全溶解



步驟 3
將2中的溶液 稍微冷卻 加入全蛋 攪拌均勻

步驟 4
不需要過篩 直接加到蛋撻皮中 8分滿



步驟 5

可以在蛋液中加入喜歡的配料【果乾、紅薯、栗子、水果等】

步驟 6

220度 烤15-20分鍾 表面上色至喜歡的程度即可

❷ 蛋塔和蛋糕的區別

蛋糕是利用雞蛋打法起泡性質,起泡後氣室構架加熱穩定性質
蛋撻是利用雞蛋的加熱凝固性質
蛋糕是雞蛋和麵粉再加糖等的混和物,蛋撻里雞蛋的成份高尺棗鉛,就放在中間,較好吃.
區別大了,岩碼形狀不一樣陵好,口感不一樣,做法不一樣

❸ 蛋撻的做法大全

蛋撻的做法大全

一,葡式蛋撻

材料
撻皮材料:,中筋麵粉100克,低筋麵粉50克,水80克,黃油22克,黃油125克,撻水材料:,牛奶82克,奶油105克,糖21克,低筋麵粉8克,蛋黃2個,煉乳1勺
做法
1.撻皮做法:加入過篩的麵粉、水混合揉面;
2.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3.加入22克黃油,繼續揉,讓黃油和麵粉充分融合。為了增加韌性和筋度還要摔面。直到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4.蓋上濕毛巾,鬆弛10分鍾左右;
5.10分鍾後,開始擀麵。在案板上撒上乾麵粉,用手壓一下面團,在面團的表面也撒一點麵粉,(防止粘連),把面擀成中間略厚,四邊略薄的圓形;
6.把125克黃油放在中間;
7.把四個邊折起來包住黃油;
8.翻面,壓扁;
9.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形,再翻一面,三折,擀成長方形,之後重復再重復一次;
10.把長方形的面片捲起,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左右,至用刀切不變形即可;
11.將面卷切成約1厘米厚,大小相同的圓片;
12.吧圓片橫切面都沾上麵粉,放入模具中按模具的形狀,用拇指下壓,(粘手可用手指沾乾麵粉)按捏整齊,在撻皮上用牙簽扎幾個眼(為是撻皮和塔水更好的融合)。 撻皮完成;
13.塔水調制:牛奶、奶油、糖,慢速攪拌至融化;
14.加煉乳1勺繼續攪拌;
15.加入蛋黃2個;
16.低筋麵粉8克拌勻 ;
17.烤箱預熱230度 上下火 8分鍾;
18.烤制:倒入撻水,7-8分滿(因為撻水加熱會膨脹,溢出,所以不宜加滿);
19.230度,上下火 中層 15分鍾(具體情況視各人烤箱溫度情況判斷)。

二,水果蛋撻

材料
"塔皮的材料如下 9個","奶油 100克","糖粉 50克","麵粉 150克","蛋塔水的材料如下 9個","牛奶 200克","細白糖 100克","雞蛋小型 150克","香草糖粉 1小匙","草莓,奇異果 適量","自製奶油餡 適量"
做法

1: 1、首先烤蛋塔一定要有蛋塔的模具,如圖這種白鐵薄的模具在這里的超市都很容易找到。2、塔皮材料里的糖粉最好不要用白糖來代替,否則烤出的塔皮會比較粗。不如用糖粉來的細致。

2: 將塔皮的材料全部放在一個大碗中,用手充分抓拌成面團,撒上一些麵粉,操作時才不會粘手。將面團平均分成9份,雙手慢慢擠壓面團直到塔皮充滿整個模具。務必厚薄均勻!

3: 1、將蛋塔水材料中的牛奶和糖先放入小鍋中,小火煮到糖化了就關火,旁邊3個蛋打好之後加入牛奶中充分攪勻。2、拌勻後用過濾網將蛋塔水過濾。

4: 將蛋塔水倒入模具中,如圖約9分滿即可。烤箱先預熱10分鍾,將烤盤放入烤箱,180度,中下層,烤25到30分鍾。雞蛋大小不同,最好只倒9分滿,否則會溢出不好脫模,剩下的蛋撻水加些麵粉可以煎雞蛋餅。

5: 冷了以後,用手輕輕一壓,烤出來的蛋塔很容易就可以脫模了!這樣子就可以吃了。這也是我們家最常吃的蛋塔。

6: 如果宴客,只要在蛋塔上加些水果裝飾即可,中間可用鮮奶油或是和我一樣用自製的奶油醬也可,奶油醬可參考德國蛋糕里的內餡做法即可。

❹ 蛋撻小蛋糕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

蛋撻小蛋糕的做法
撻皮:黃油90克、糖粉40克、雞蛋白12克、低筋麵粉170克、全脂淡奶8克
撻水:雞蛋白160克、細砂糖80克、全脂淡奶50克、水210克
邊角料:淡奶油230克、蛋撻水60克、雞蛋白1個洞擾銷、撻皮1小團
添加:粉面125克、細砂糖2.5湯匙、泡打粉2/3湯匙
1.撻皮製作:黃油室溫軟化後加糖攪打至發白,迦納游入蛋液攪拌均勻後再加入淡奶,加入低筋麵粉拌勻,放入冰箱冷藏1個小時,取出擀成薄片,用模具切出圓形,壓入蛋撻模內,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2.撻水的製作:雞蛋打散後和其它材料混合均勻就行,做好的撻水放冰箱冷藏一夜後風味更佳
3.雞蛋白加細砂糖打散,加入剩餘蛋撻液
4.加入高脂淡奶油
5.篩入麵粉和泡打粉的混合粉
6.攪拌均勻以後裝入模具中至8分滿
7.撻皮一小團揪成小顆粒李虧狀灑在表面做裝飾
8.入預熱175℃的烤箱烤25分鍾(宿舍烤箱火力偏低。請根據自家烤箱調整時間)
9.還有一部分麵糊我裝到保鮮袋裡做了些小軟餅,保鮮袋剪一個口子,在油紙上擠出一堆堆圓坨坨
10.同樣用剩下的那一點點撻皮做裝飾
11.烤箱預熱180℃,烤10分鍾左右即可(同樣,時間和溫度請根據自家烤箱調整)

❺ 蛋撻和蛋糕有什麼區別

蛋撻(Egg Tart),台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❻ 簡單的蛋糕(或蛋撻\布丁)製作

上面的太復雜啦 我教你一個做布丁的最簡單的方法 准備一袋QQ糖 放到微波爐里完全融化 加入100ML牛奶 攪拌均勻 放入冰箱冷卻 就OK啦

喜歡什麼味道就買什麼味道 反正不貴 喜歡巧克力的可以把巧克力放到微波爐里融化後加在布丁里一起冷卻

喜歡果肉的還可以加各種果肉進去 橘子 蘋果 菠蘿 等等 都可以的

❼ 問問大家,正宗的港式蛋撻是什麼樣子的

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有什麼區別,雞蛋是一種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吃的食物。雞蛋也可以做成蛋糕或者蛋撻。不同地方做蛋撻的方法有些不同。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的區別。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差別很大。首先,他們的皮膚不同,他們的餡餅有不同的心。港式蛋撻的皮是餅干,普通蛋撻的皮比較密,不容易被咬下來。

蛋撻是廣東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蝦餃蒸蒸叉燒包蛋撻。蛋撻在台灣省被稱為蛋撻,意思是露出餡料的餡餅。蛋撻是以蛋漿為餡的撻。烤好的蛋撻外層是酥脆的外皮,內層是甜黃色的凝固蛋漿。廣式蛋撻大約在年出現在廣州。香港的一些蛋撻店大約在年開始賣蛋撻,年逐漸引入廣式早茶。蛋撻的特點蛋撻有兩種一種是糕點,是一種咬下去會濺起水花的蛋撻另一種是黃油酥皮,在英語中被稱為酥皮糕點。

它需要很多黃油所以有餅乾的味道。起初香港只有糕點。後來泰昌蛋糕店香港有名的蛋撻店用餅乾麵團做蛋撻大獲成功。現在香港蛋撻做得很好,一個是泰昌蛋糕店,一個是檀島蛋糕店。太常主要做酥皮,檀島主要做糕點。

❽ 蛋撻與蛋糕有什麼區別

蛋撻屬於麵包類還是蛋糕類
蛋撻一般歸類到清酥類。屬於有層次的酥性甜點。
蛋塔和蛋撻什麽麽不一樣
香港、澳門稱為蛋撻(Egg Tart),台灣稱為蛋塔

其實是同樣的東西,只是不同地方叫法不同罷了

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

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雖然不同地方做法可能稍有不同,比如蛋撻經常就分葡式蛋撻和中式蛋撻,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網路

ke./view/48397
無淡奶油和有淡奶油的蛋撻有什麼區別
淡奶油一般都指可以打發裱花用的動物奶油,脂肪含量一般在30%~36%,打發成固體狀後就是蛋糕上面裝飾的奶油了。相對於植物奶油更健康,動物淡奶油本身不含糖,所以打發的時候要加糖。用法跟植物性奶油基本一樣,但是溶點比植物奶油要低一些,可用來製作奶油蛋糕、冰淇淋、慕斯蛋糕、提拉米蘇等,如果做麵包的時候加一些,也會讓麵包更加松軟。

部分蛋糕房及酒店用的奶油為植脂奶油。植脂奶油為淡奶油的替代品,主要是以氫化植物油來取代乳脂肪,1945年由美國維益先生發明,其優點為成本低(不足動物奶油的一半)、保質期長、不含膽固醇、口感好。優點眾多但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另外氫化油對身體危害較大,可以被人體吸收,但無法被代謝出去。美國目前已經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氫化植物油。
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做出來的蛋撻有什麼區別
植物奶油就是氫化植物油,含對人體心血管系統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對人的身體很不好的

動物奶油從緩閉牛奶里提出來的,我聽說10公斤牛奶才能提取1公斤奶油。味道很香醇。但也可以想像是很貴的了。

我買的安佳動物淡奶油一瓶40元(紐西蘭的牌子)/1L

個人曾經去考察過淡奶油,發現植物淡奶油市場價格在10-20左右/1L

所以一般店鋪都不會用動物淡奶油

想必PP都想的出是為什麼吧!

奶油對身體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有人會用對身體有害的植物奶油。因為它不好打發,因為它打發後裱花容易軟下來。。。不好成型。而且不好起酥,聞起來沒有那麼香,保質期也不夠長。

但是如果仔細品嘗的話,動物奶油的味道比植物奶油要醇香的多。。。植物奶油第一口感很好,但是很膩,吃一點就吃不下了。動物奶油就不是,吃很多也不會難受。

據我所知,現在國內大部分的蛋糕店都是在使用植物奶油,價格不便宜,做奶油花的樣子也比動物奶油好看。還不容易壞。。。

所以我現在我們家都自己做蛋糕的,我女兒更是不會買外面的蛋糕給她吃,辛苦自己做給她吃。

反式脂肪是女生身材的天敵啊,很多人不是說自己喝水都胖嗎,那就是典型的反式脂肪太多啊。。。吃下去的好脂肪都變成反式脂肪了,當然會越來越胖啊!!!(這樣的女生一般和岩都是愛吃麵包店的麵包和蛋糕)

對心血管系統傷害也是很大的!!!

當然還有添加劑的問題,這個就不說了,我也不知道裡面加了什麼,反正你也可以想到那不是什麼有益身心的東東⊙﹏⊙b汗

動物脂肪的膽固醇完全沒有高到需要擔心的程度,只要不天天那奶油當飯吃。。。

反而是植物奶油真的是對身體沒一點好處的東西啊。。。膽固醇也高的嚇人。。。

恩。。。簡單的說你可以把植物奶油和食用油等價起來

植物奶油=食用油+人工添加劑

這樣就可以理解吃一層那樣的奶油是吃進去多少脂肪了。。。

吃一個蛋糕就相當於拿你家油壺子往嘴裡灌吧~~~~(>_<)~~~~

油炸啊,什麼的不是老說是垃圾食品嘛,擾棚裂就是因為反式脂肪的關系

我剛接觸烘焙的時候才第一次吃到了真的動物奶油。。。

我那時候不知道奶油還分這個,就很奇怪,怎麼吃不膩呢。我一家人吃掉了一整個奶油蛋糕

平常家裡人是基本不愛吃奶油蛋糕的。

那個奶油做的花放一會就軟趴趴的不好看,但是吃起來才知道,要美味的多。

(最近有個MM告訴俺動物淡奶油加點女兒吃的奶粉就會很好打發很好定型,這是真的,很好用的辦法)

印象是很深刻的

如果是一點點裱花的需要,或者是裝飾,用植物奶油也沒有關系,看上去會好看一點。用一點點還不至於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但是如果就是要自己吃的話,一定一定要用動物奶油啊!!!

還有蛋撻,蛋撻水也是要加淡奶油的 (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

這樣算的話蛋撻水的成本用動物淡奶油8+牛奶2+糖+0.5+蛋2=12.5

這樣大概能做10個蛋撻,還沒有包括蛋撻皮哦!

如果蛋撻一個1元錢,只能說買多少虧多少,那麼商家會做這樣虧本的生意嗎?

這樣的分析相信明眼人都看的懂他到底用了什麼淡奶油了吧!

不是針對誰,只是我覺得中國的食品令人堪憂,

都是吃進肚子的東西,

為什麼不能用好的材料!

就連龍巖知名點的品牌,你們也一樣是不能讓人省心啊!

只是感慨……沒別的意思!

轉自:網路...
在家怎麼自製蛋糕,蛋撻?需要什麼工具和材料?
一、准備 1、撻皮:製成蛋撻外面酥皮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家庭中製作可以選用普通的中筋麵粉,例如「富強粉」、「餃子粉」等。在和面時,加入少許的黃油可以令面團既光潔又不黏手。制皮時,包入的大量黃油可以令蛋撻外皮酥脆多層。

2、撻水:蛋黃、淡奶油、白砂糖、全脂牛奶是製作蛋撻內餡必不可少的原料,這樣烤出的蛋撻味道才會軟嫩細膩、蛋香飄萬里。

3、工具:烹調所用的烤箱需要有上、下賜教加熱烘烤的功能,只有單獨上端或下端1組加熱管的烤箱都不適合用來製作蛋撻。西式滾輪型的擀麵杖與普通的擀麵杖相比,操作更加方便,手掌上的力量可以均勻地壓落在面團上,令擀成的面片薄厚均勻。使用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在捏制撻皮時不會變形,非常方便操作,而且還可多次重復使用。此外,製作蛋撻時還會用到保鮮膜、烤盤、量杯、小秤和隔熱手套等工具。

二、和面 1、預先取250g黃油,用保鮮膜包裹好,入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軟化。

2、用小秤稱出300g中筋麵粉,倒在案板上,將中間的麵粉堆向四周,使麵粉堆成類似火山口的形狀。

3、用量杯取150ml冷水,徐徐地倒入中空的麵粉中,並不停地將麵粉與冷水混合。

4、最後將麵粉與冷水完全混合均勻,和成一個完整的面團。

5、取20g自然軟化的黃油放入面團中,用手不停地按壓揉搓,直到黃油完全滲透入面團中(起初用水和好的面團質地較硬,但均川揉入黃油後就會變得綿軟而不黏手)。

6、取少許和好的面團放在手中,按成小餅狀,再用雙手拉開,如果小面餅可以抻得很薄、很長而且不破,面團就算和好了。

三、擀皮 1、將和好的面團按成餅狀,再將餘下的自然軟化黃油(230g)放在面餅中間,並用保鮮膜將黃油表面按壓平呈餅狀。

2、將保鮮膜揭下,再用底下的面餅將中間的黃油完全包裹住,並將上口封嚴。

3、把包好黃油的面團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10分鍾。

4、在案板上撒少許薄面,將冷藏過的面團用手小心地按成餅狀,注意不要將麵皮按破,使中間的黃油露出來。

5、用擀麵杖將面餅擀開擀薄,製成1張厚約1cm的長圓形麵皮。

6、將擀好的長圓開薄餅均分成3折,再將左右兩段向內摺疊,接著用手輕輕壓實。

7、繼續將面餅擀壓開,擀成1張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麵皮,注意適時地在麵皮上撒些薄面,避免案板或擀麵杖與麵皮粘黏。

8、接著將長方形麵皮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摺疊,並用手輕輕壓實,將面片疊成一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9、將疊好的長方形面餅用保鮮包裹好,放入冰箱中冷藏30分鍾。

10、將面餅從冰箱中取出,揭去保鮮膜,再次用擀麵杖擀壓開,擀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麵皮,並再次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摺疊,疊成一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11、最後將長方形面餅擀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麵皮,再從較窄的一邊開始捲起,注意一定要將麵皮卷緊實。

12、待將面卷直徑卷至約5cm時,用刀將麵皮斜切斷,再將麵皮邊緣壓實,並用保鮮膜將面卷包裹好,再放入冰箱中冷凍1小時。

13、然後繼續將餘下的麵皮用同樣的方法捲成面卷,放入冰箱冷凍。

四、捏皮 1、將凍硬的面卷從冰箱中取出,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解凍,用手輕捏面卷,感覺面卷回軟,可以捏動即可。把面卷外的保鮮膜揭開,用刀切成長約4cm的小段,每段約25g。(因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大小型號略有不同,所以在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面卷小段的大小,一般每段掌握在25g-30g左右比較適宜。)

2、將面卷小段立放在蛋撻模中,用大拇指向四周捻按開。......
這個也是蛋撻嘛?和平常的蛋撻有啥區別。 20分
味道會不同
蛋撻液可以做蛋糕么
應該是不行的,因為蛋撻液那麼少,蛋糕的配料比例和蛋撻的是有區別的。
焦糖布丁和蛋撻有什麼區別
蛋撻是介樣的

焦糖布丁是介樣的
除了蛋撻蛋卷蛋糕還有什麼甜點是帶蛋字的
名字有蛋嗎?還是含雞蛋?含雞蛋的太多太多了。

名字的話,蛋酥,雞蛋慕斯,蛋黃派,蛋蜜汁,雞蛋布丁。雙皮奶(蛋白皮) 香茅脆糖燉蛋

❾ 請問有人知道這種小蛋糕嗎 圓形的 上面有奶油 小小個的 大概如下圖

奶油杯子蛋糕,或者是韓裱小蛋糕。這些在西點中很常見。

❿ 怎麼製作蛋撻.蛋糕

1、准備材料(大約可以做12個蛋撻,剛好裝滿一隻烤盤) 塔皮材料: A低筋麵粉90克,高筋麵粉10克,酥油15克,水適量 B片狀馬琪琳85克, 蛋塔水材料:鮮奶油70克,牛奶55克,低筋麵粉5克,細砂糖20克,蛋黃2個,煉乳(根據口味適量增減) Ps:如果沒有低筋麵粉可以用普通麵粉(不要餃子粉)加玉米澱粉4:1混合而成,我就是這么乾的,低粉不太好買的說。高粉可以使用麵包粉,酥油bear沒有,使用了熟油+酸奶的秘密配方。鮮奶油液體的應該會更好,我用固體奶油融化的,蛋撻水有點粘稠。 2、和面團:將撻皮材料A的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醒20分鍾。(這張保鮮膜不要扔,還有用的) 3、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塑料薄膜用大號的保鮮膜,最好是上下各一張),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bear沒有這種先進武器,就用小擀麵棍了),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 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4、用走棰敲打。 5、擀薄的馬琪琳。 6、案板上施薄粉,將醒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再次看到這張圖時才醒悟,為什麼我不可能擀出這樣的面片了,呵呵,人家高人是用直尺比著切的,原來如此。不過bear認為差不多方就可以了,剩下的邊角還要處理,扔了又浪費) 7、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看,好像可以稍微靠一個邊,這樣給擀馬琪琳留出了一些空間) 8、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 9、從捏死的這一端(就是留空小的那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這是第一次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到原來那麼大的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醒20分鍾。(看,第2步中的保鮮膜有用了吧,用完別扔的說) 10、把四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那些邊角可以一些微型酥點哦,因為已經有馬琪琳可以分層了) 11、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 12、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太長了,我吧它整成U字型放進去的,好的,這張保鮮膜這次用完後終於可以光榮下崗了) 13、趁著這個時間,准備蛋撻水。不用忙,時間非常充裕。將鮮奶油、牛奶和煉乳、砂糖放在小鍋里,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至砂糖溶化時離火,(小心糊底)略放涼;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應該是黃色的呀,可能是奶油不太一樣的緣故吧) 14、醒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5、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里。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經過製作我發現,這一點很重要,直接決定了酥皮分層的方向,所以我建議:把切好的片兩頭沾一點點麵粉,然後放在手上,從中間開始往外沿捏,捏到形狀比蛋撻模上沿大一點點的時候,放進去,稍微向下整好形狀即可,一會兒,告訴您好處) 巨大的裝模工程,圖中這種形狀出來一定非常棒 16、在捏好的塔皮里裝上蛋塔水(裝七八分滿即可),放入烤箱烘烤。烘烤溫度為220攝氏度左右,烤約十五分鍾。 (我的芒果蛋撻和椰蓉蛋撻:就是在裝蛋撻水後將鮮芒果切粒放進蛋撻水裡,以蛋撻水沒過果粒為好這樣的果粒更飽滿,另外還剩了一個蛋清,把它打發後放一些放蛋黃之前的蛋撻水,再加一些椰蓉攪勻注入撻皮,上面那張圖白白的顏色就很像我的椰撻) 因為到裝模這步時手很油,就沒法照那麼多相,簡單照了幾張,(其實還是攝影技術不佳)。雖然是第一次做,卻也積累了很多的想法和經驗,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小小的成就和大大的喜悅吧。 首先就是蛋黃,我把教程的量按照比例做了減少,不然我的烤箱可一次放不下那麼多的。算出來,我樂了——1.333循環個蛋黃,我暈,這怎麼分?算1個好了,我挑了一隻最大的蛋,結果挖……哈哈哈~~~~~~~~ 瞧,真正的雙黃蛋耶!這種運氣不高興還等什麼,(稍等~bear先去角落裡樂一會,呵呵) 所以我把教程改成了兩個蛋黃,事實證明,兩個剛好。 第二個就是裝模的工作,我沒有全按照教程里的弄,開始弄了兩個,覺得不太對,就自己摸索了一種方法,烤出來看,果然裝模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蛋撻酥皮的走向,方法上面15步的括弧里說過了,好處就是從中間開始漸漸往外使撻皮的油層像花朵一樣保持向上的方向,非常漂亮,而且明顯比我之前按在模子里的要好,那些有點像游泳圈,所以即便要直接在模中壓也要從中心開始一定是垂直模壁壓,千萬不要亂推!!!再有就是您自己也會發現的,捏好放進去的更好脫模,模子也更好刷。我用的是小蛋糕模,所以會顯得有點高,而且蛋撻水的流動性差了點,強烈推薦使用液體的鮮奶油。 還有就是火候,教程中是220度15分,也有很多其他教程是200度20分,由於我用過很多次200度烤肉,所以試了一下不一樣的。也提醒大家:第一次烤,一定要經常的觀察裡面的食物狀況,照片上這盤是靠近上管的,本來還烤了一些紙杯裝的小點心,所以把紙杯那盤放在下面一層,怕紙杯離上層太近會著火,烤到15分鍾時發現上面這些已經膨脹的剛好了,下面的還差點,所以把上下層換了位置利用余溫又烤了一會,建議大家使用200度20分鍾的方案再根據原料和工具的差異做出微量的調整,這樣面團來得及發的很好,火候也不會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