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漢哪裡有恐龍可以看
來我們學校啊,地大的,我們學校博物館有恐龍可以看啦,與超大的骨架,有恐龍蛋化石,還有很多遠古時期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的化石,還有超級大的地球自轉模型,還有很多天然寶石,有夠你看的,超多了,本校學生拿學生證不要門票,別人去就要花個10快20塊的門票了,也不貴
Ⅱ 恐龍園場景蛋糕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六寸蛋糕胚 2個
奶油(夾層) 250克
奶油(表面) 450克
黃色色素 適量
藍色色素 適量
糖 適量
巧克力 描邊用
恐龍蛋糕的做法
一個六寸做腦袋,一個做身體,如圖進行修剪,修剪下來的蛋糕胚用來做手和腳。
我用剪刀把輪廓修剪了一下,加上這一步做出來後輪廓會圓潤一些,顯得不呆板。
加糖打發250克淡奶油,用來做夾層
牙簽勾畫一下眼睛和嘴巴的位置。巧克力融化後勾出眼睛,嘴巴。
打發450克淡奶油,先加入黃色色素,用來做恐龍肚子,腳趾,尾部。
加入藍色色素,調色的都知道黃加藍就是綠色了,先黃後加藍色這樣避免浪費也更加節約時間。擠綠色部分。擠的時候按照順序,看著會整齊一些。
剩餘的綠色加一點黃色做恐龍身上的斑點。剩餘的細節大家就自己發揮吧。
小貼士
我的菜譜比較簡單,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看到我會回復的。期待大家刷菜譜呢!
如果做6寸的話,切成兩片,一片做頭,一片做身體就好了。
Ⅲ 翻糖恐龍蛋糕怎麼做
翻糖蛋糕--財神小恐龍的做法步驟
1. 蛋黃糊:蛋黃加砂糖,攪拌均勻,分次加玉米油,攪拌均勻後加入牛奶
2. 篩入低粉
3. 攪拌至無乾粉
4. 細砂糖分次加入蛋清,打發至乾性
5. 蛋黃糊加入蛋白中,上下翻攪至均勻
6. 預熱烤箱,上下火,150度。准備球形蛋糕模,將蛋糕液倒入模具。
7. 150度,40分鍾
8. 倒扣放涼脫模
9. 准備奶油霜:200g黃油、65g蛋清(5g砂糖)、30g水、砂糖45g
10. 兩片蛋糕胚整形成恐龍的大致形狀
11. 整個蛋糕胚抹上奶油霜,放冰箱冷藏。
12. 翻糖膏加綠色色素,揉均勻
13. 按恐龍身體切出形狀,輕輕覆蓋上恐龍身體
14. 黃色翻糖膏蓋住恐龍肚子
15. 綠色干佩斯做恐龍手和腳
16. 用紙巾捏出恐龍頭部,包上保鮮膜
17. 模擬頭形上下蓋上綠色干佩斯,陰涼處定形。拿掉紙巾做的模擬頭形,准備一個杯子蛋糕,切個頭形狀,定形好的頭形干佩斯包住頭形蛋糕。
18. 捏幾個小圓錐形,做恐龍的刺。做眼睛,角……裝飾、固定好頭部
19. 用干佩斯做幾個小元寶,塗上金粉。
20. 成品圖--後面
21. 側面
小貼士
輔助工具:牙簽、棒棒糖棒。蛋糕模具:球形蛋糕模
Ⅳ 武漢有哪幾個景點好看
★黃鶴樓公園
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已有1700年的歷史。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素來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以黃鶴樓為主體的整個公園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文明單位。
地址:武昌蛇山西山坡1號
乘車線路:電1、電4、10、11、14、15、18、19、25、61、64、108、222、307、401、402、411、413、503、514、515、519、521、522、529、530、536、537、539、542、554、556、561、572、573、584、590、596、608、703、710、701、715、717、728、804、806路到黃鶴樓或閱馬場站
門票價格:成人50元/人、1.2米以上兒童及大中小學生25元/人,60—70歲之間的老年人25元/人,1.2米以下兒童及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軍人、殘疾人等免費,年票價格為60元/年/人
★辛亥革命博物館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建立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是武漢辛亥首義文化的標志性景觀,被尊崇為「民國之門」,武漢人稱之為紅樓。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乘車線路:電1、電4、10、108、401、402、503、507、515、519、521、536、541、542、554、561、572、573、575、576、590、596、607、608、609、701、703、706、710、715、728、804、806路到「閱馬場」站下。
地址:武昌武珞路1號 門票:免費開放(每周一例行閉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
所轄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武昌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分布在長413米、寬15米的傳統街巷內,歷史氛圍濃郁,是武漢地區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武漢近現代文物、革命文物、黨史文物的歷史類博物館。
地址:武昌紅巷13號。
乘車路線: 漢口、二橋方向:717、607、543;長江大橋方向:542、554;武昌、青山方向804、530、539、515、306、307,在「司門口」或者「漢陽門」下車。
門票:免費開放
二、武昌地區(東湖片)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我國最大的城中湖,毛澤東主席曾44次來東湖,該景區現已開放聽濤、磨山、吹笛、落雁、馬鞍山森林公園五大園區。東湖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受人民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地址:武昌東湖
乘車線路:8路電車、14、108、401、402、411、413、515、537、573、578、605、701、712路到「東湖梨園」、「磨山」、「梅園」等站
門票及相關設施價格:磨山景區:40元。馬鞍山森林公園:10元。落雁景區:10元。東湖沙灘浴場:30元,八一游泳池:20元
★湖北省博物館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於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由編鍾館、楚文化館、綜合館組成,是我省最重要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為一體的公益性文化機構,也是我國首家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博物館。
地址:武昌東湖路156號
乘車路線:14、402、411、552、578、701、709、605、712至省博物館或東庭小院站
門票:免費開放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全國大學唯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內最大的大學博物館,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館藏恐龍化石骨架及珍貴地質標本等3萬余件,其中自然界極其罕見的珍品近2千件。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古生物教育基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武昌魯磨路388號
乘車路線:59、401、709到地質大學站下
門票價格:成人40元,學生、老人、軍人20元,1.2米以下兒童10元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植物展示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圃,以及10多個專類植物園區和園林景觀區。鬱金香花展、沙漠植物展等成為武漢知名花展品牌,是全國青年文明號、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湖北省環境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乘車路線:401、402、709到植物園下
門票價格:成人30元;學生和60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老年人15元;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老年人、軍人、殘疾人、記者免票,帶團導游憑證免票。
★東湖海洋世界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內陸城市為數不多的大型海洋世界主題公園。館內展示海洋魚類千餘種上萬尾,其中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揚子鱷、中華鱘、娃娃魚等10餘種,國外珍稀魚種鴨嘴鱘、海象魚、魟魚、紅尾花貓等100個品種。集科普教育、環保教育、餐飲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觀賞性、和娛樂性。
乘車路線:108、402、411、534、537、573、605、712及電車8路到東湖梨園站下
門票價格:70元,1.2米以下、現役軍人、6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半價優惠。在校學生憑本人學生證50元。
地址:武昌東湖梨園廣場左側
★東湖鳥語林
國家2A級旅遊景區,湖北省唯一獨具特色的大型集鳥類觀賞、鳥藝表演、鳥類救護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園內有各種珍稀鳥類200多種8000餘只,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達20多種約1000多隻,是自然知識和普及鳥類知識的理想活動場所。
乘車路線:108、402、411、534、537、573、605、712、電車8路到東湖梨園站下
門票價格:成人30元、兒童(1米2以下)15元
三、漢陽地區
★歸元禪寺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以500羅漢堂聞名,是香火興旺、佛事昌隆、朝拜者雲集的聖地。由大雄寶殿、羅漢堂、藏經樓、雙面觀音等15處主要建築組成。是漢族地區全國佛教重點寺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漢陽翠薇橫街20號
乘車路線:42、45、24、401、524、532、535、541、559、579、704、705、710、720、726、727、728、803路到歸元寺或鍾家村
門票價格:1、平日10元/人;2、元旦(3天)、清明(1天)、五一(3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十一(7天)、春節期間(15天)白天門票價格20元/人
★晴川閣
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形成「對江樓閣相參差」的壯觀勝景。晴川閣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奇特難識的禹碑、背負無字碑的贔屓、數百年前的武漢三鎮圖等構成了景區豐富的文化內涵。晴川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
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
地址:漢陽洗馬長街86號
乘車線路:30、45、108、561、553、535、532、559、803路
★武漢動物園
全國八大城市動物園之一,青少年科教基地。全省唯一大型綜合性動物園。建有動物展館、園林野生動物園、陸生動物表演館、海獅表演館、郢趣園等,集籠苑展出、場館表演、野生散養為一體。共展出動物400餘種、4000餘只。動物園為墨水湖三面環抱,景色優美,並有游樂設施。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動物園路特1號
乘車路線:7(電)、42、58、79、412、553、582、711、808路動物園站;516、528、531、533、535、537、541、556、562、568、579、585、596、607、705、707、710、716、803路五里新村站
門票價格:20元,兒童1.2-1.4米15元,1.2米以下免費
四、漢口地區
★武漢市博物館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市級綜合類博物館,共有藏品10萬余件。常年展出《武漢古代歷史》和《武漢近現代歷史陳列》,以及《歷代文物珍藏》、《古代陶瓷藝術》、《明清書畫藝術》專題藝術陳列;其中《武漢古代歷史陳列》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
國十大陳列精品獎。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市漢口青年路373號
乘車路線:10、38、79、411、509、536、542、603路至武漢博物館站下車
門票: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9:00—5:00(法定節假日不休息),每周五閉館維護。
五、江夏區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以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中山艦命名的專題性、紀念性博物館。館藏中山艦及其相關歷史文物、資料近萬余件。中山艦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
地址:江夏區金口鎮(未正式對外開放)
六、黃陂區
★木蘭古門風景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配套設施齊全,分接待區、觀光區和別墅度假區。游覽觀光區分為:東線峽谷瀑布區、西線奇石山脈區、北面高峽沙灘平湖區和南面湖泊半島區。是旅遊度假、休閑娛樂、商務會談的理想場所。
地址:黃陂區姚集鎮
自駕游線路:武漢城區—竹葉山—岱黃高速—黃陂城區—長嶺—姚集大橋—古門景區
門票價格:40元/人
★木蘭天池風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分為風景游覽區和休閑度假區。風景游覽區主要由山水浪漫園區、高峽風情園區組成。休閑度假區主要由天池賓館、別墅樓、小木樓、綜合辦公樓及一次能容納500人進餐的酒店構成。
地址:黃陂區長嶺鎮石門鄉
乘車路線:武漢港——木蘭天池直通車
門票價格:60元/人
★木蘭山風景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集宗教、生態、休閑與科普旅遊於一體,武漢市唯一國家級地質公園。木蘭山是有1500餘年歷史的宗教名山,最大特色是道、佛兩教共存。是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曾獲省「最具魅力旅遊景區」稱號。
地址:黃陂木蘭山
乘車路線:1、漢口新華路、竹葉山乘專線巴士可直達;2、武漢港乘市郊一日游專線車可直達;3、漢口火車站乘292路公汽黃陂客運站轉乘專線巴士可達。
門票價格:50元/人,一票制;索道:20元/人
★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已建成農業科技示範、農事農活體驗、百果觀賞採摘、度假會務健身等12個功能區和45個自然人文景點。園內鄉野風光秀美,農耕文化特色獨具,農耕年華,洋溢萬般農情。
地址:黃陂區武湖農場漢施公路旁
乘車路線:293路、1121路公汽。經陽邏
大橋、天興洲大橋、漢施公路、漢英公路、巨龍大道,皆可通達
門票價格:50元/人
★木蘭清涼寨旅遊風景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森林覆蓋面積達97.5%,是武漢市海拔最高、方位最北、水體最優、空氣最新、植被最好、資源最豐、村寨最古、民風最淳的原始生態休閑最佳去處。已開發景點55個,住宿、餐飲、會議、娛樂設施齊全,可一次性接待500餘人,停車位近600個。
地址:黃陂區蔡店鄉,距武漢城區85公里
自駕游線路:武漢城區—竹葉山—岱黃高速—黃陂城區—長嶺—姚集大橋—清涼寨景區
門票價格:40元
★木蘭草原景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華中地區唯一以草原風情為主,集商務、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景區。主要項目有:滑草、滑索、悠波球、拓展、騎馬、射箭、山地車、水上蹦船、蹦極和蒙古歌舞表演等。
地址:黃陂區王家河街,距武漢市中心城區38公里
乘車方式:漢口火車站:長堰、王家河長途客車—黃陂—彭崗轉—木蘭草原;漢口火站:292公交車—黃陂轉—彭崗—木蘭草原;專線車:宏基—付家坡—金家墩—木蘭草原
門票價格:50元/人
Ⅳ 鄖縣恐龍化石是什麼樣的,有哪位大蝦知道的介紹下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只能插入一張圖片--!給你附一張圖看看吧)
20世紀90年代,鄖縣柳陂青龍山「石」現天驚的考古大發現——中生代白堊紀古生脊椎動物恐龍蛋化石群的出現,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繼之「石」現天驚的是鄖縣梅鋪鎮東南的李家溝實施平整土地施工過程中出露恐龍骨骼化石群。
自然界里的生物要形成化石,須具備幾個條件,一是需被深層掩埋,二是需要含碳酸鈣的水浸蝕,再是石化時段最低需萬年以上。柳陂鎮青龍山出露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即是在這種地質環境下形成的,這些蛋化石成為化石後又經過地殼內外營力的作用,出露在淺地表層里。
一
鄖縣柳陂鎮青龍山李家溝村、賀家溝村一帶,面積達2平方公里,涉及二座山五道梁子的區域內地層中出露極為豐富的恐龍蛋化石群。
1994年秋冬,河南西峽桔子商人到鄖縣柳陂青龍山買桔子,車行至青龍山山腰,車陷落路坑之中,在撿石頭墊車時發現路旁不遠處溝內有圓形「石蛋」,與他們西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極相似,於是不動聲色的揀了兩個「石蛋」裝入車中。回去後不久,桔子商人便託人在青龍山以幾角錢的價格進行「石蛋」收購。這一收購便引起青龍山居民的好奇與疑問,自然把眼光亦放到了自己的房前屋後以及周圍山坡裸露的「石蛋」上。
青龍山「石蛋」能賣錢的消息不脛迅速傳開。1995年4月,引起縣領導的重視,且由從中國地質大學下派到的科技副縣長將「石蛋」標本帶回地質大學鑒定。並責成縣文化局和縣博物館進行現場調查,並將信息傳遞匯報到十堰市文化主管部門。
市文化局領導、畢業於廈門大學考古專業的陳河清和時任十堰市博物館長的我亦隨即來到青龍山現場踏勘調查,並在淺地表層上採集到整體或半整體的「石蛋」標本20餘件,有的標本上附著的蛋殼明晰可見,且具有出露地層淺、層位多、面積廣、化石群埋藏豐富等特點。認定屬恐龍蛋無疑。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對送鑒的蛋化石標本進行鑒定後,認為是白堊紀恐龍蛋化石,並來到青龍山實地察勘並確認。
市委、市政府於1995年5月18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正式透露了這一重大發現。之後,媒體相繼廣泛報道。
二
我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省份有十幾個。發現的究竟有多少恐龍蛋化石呢?1980年代《化石》雜志刊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蛋專家趙資奎先生的文章說,當時我國的恐龍蛋化石完好的估計有360多枚,到1980年代後期在廣東始興出土了量多的恐龍蛋化石,保存完好的有200多枚。到1990年代河南三縣(內鄉、西峽、淅川)發現了大量恐龍蛋,僅西峽一號坑就挖出5000枚。而鄖縣青龍山一帶恐龍蛋化石群,僅裸露在地表的恐龍蛋即有數千枚。
隨著對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產地保護工作的進展,已顯露出的蛋化石埋藏多,層位豐富、窩狀堆積迭壓富聚,每窩數量由數枚十幾枚、乃至最多的達六十一枚。如此富聚的恐龍蛋化石群可謂舉世罕見,堪稱世界之最,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奇跡。
地質專家稱:「這一罕見的地質遺跡,是地球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海外報刊驚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全球最完好,規模超西峽」。
當前對恐龍蛋蛋科的研究是通過切片排列規則分為圓形蛋、樹枝蛋、蜂窩蛋等……國際上共發現8種,中國發現7種蛋科,而鄖縣青龍山蛋殼的切片研究,即發現有5種。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產地以其獨特之處,為國內外地質和古生物學界研究恐龍生活習性、繁殖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與地質資料。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以及探討恐龍蛋化石的系列分類與演化,對探索地球上恐龍大批死亡滅絕的原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三
恐龍,這支龐大的古生脊椎動物群曾稱霸地球。自1822年英國青年鄉村醫生曼特爾發現首枚恐龍牙齒化石以來,這類動物的化石愈來愈多地被發掘出來。
這類古生動物很不一般,它們身上有些特徵是爬行動物所共有的,而另外一些特徵卻完全是它們獨有的。它們是蜥蜴型爬行動物但又決不是大型的蜥蜴類。為恐龍命名的查理德歐文亦是英國人,同曼特爾一樣也是位醫生,他後來放棄醫學成為一位專業的解剖學家。恐龍的命名是用拉丁文寫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後來被日本學者在翻譯時筆下生花被譯為「恐龍」。恐龍的稱謂就這樣叫響了。但這種稱謂與叫法只是在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歐洲國家仍稱為「恐怖的蜥蜴」。
1992年7月,鄖縣梅鋪鎮東南李家溝實施炸山平整土地,在施工過程中幾位農民挖出了一根動物腿骨形狀的「石頭」,長約45厘米,一端直徑有10厘米,另一端有15厘米。緊接著在毗鄰的15米遠的兩處,又挖出兩根腿骨和幾件脊椎狀「石頭」,這些「石頭」都比骨頭要重許多。
這幾位農民誰也沒想到這些「石頭」的出現,引發了「石」現天驚的「龍、蛋」共生地的考古大發現。
7月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兩位教授聞訊後來到梅鋪,經過兩天的調查試掘和標本取樣,除獲取有動物化石外,還採集到恐龍活動地質時期的沼澤湖相泥沉積化石。他們認為出土的動物化石系恐龍骨骼化石,地質時代為6500萬年至1億4千萬年的白堊紀。且認為梅鋪化石分布范圍達3平方公里左右。
8月,中科院趙喜進教授(恐龍研究專家)和黃萬波教授(古人類學專家)來到梅鋪鎮,對化石產出地進行實地踏勘以及對地層堆積狀況進行調查,並對集中的化石進行分類鑒定,確認梅鋪鎮化石產出地的化石里有至少一大兩小的恐龍的部分骨骸化石,並確認為是鳥腳類恐龍骨骸化石。
而後,受鄖縣博物館的邀請,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館、鄖縣博物館三家考古單位對李家溝恐龍化石產地進行了為時一個多星期的科學發掘,又獲取肢骨、肋骨、腳骨、脊椎骨、脛骨、肩胛骨等化石60餘件。後因縣里依據地礦部門意見,認為該化石產地屬地質遺跡,應移交給地質部門來進行發掘工作。
三家聯合發掘工作終止後,將化石標本留在鎮政府集中以利匯集整理。此後,發掘匯集的化石,經整理、研究、歸類,梅鋪鎮恐龍化石產地的化石修復了三個個體的恐龍骨架,李家溝西坡1號采坑出有兩個個體:一個是以鄖縣命名的「鄖縣龍」,以示對鄖縣恐龍化石產地的紀念。
這是出土的第一具較完好的恐龍骨骼化石,屬於蜥臀類恐龍中的蜥腳亞目巨龍科,是一種植食性恐龍;另一個個體是單棘龍,長6m,寬1m,高3.5m,屬於鳥臀類禽龍亞目肉食類恐龍,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有一個個體巴克龍,出自李家溝村東坡4號化石點,它屬於鳥臀類恐龍中的禽龍亞目鴨嘴龍科巴克龍屬。成年的巴克龍體長一般在8米左右,體重1—2噸,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是一種植食性的恐龍。
四
再結合20世紀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在鄖縣梅鋪緊毗李家溝化石產地的草廟嶺一帶調查發現恐龍蛋3枚,鄖縣博物館存留有一枚。即鄖縣梅鋪鎮成為恐龍與恐龍蛋集於一地的化石產地。這一龍、蛋共存的地質遺跡是極其罕見的,如在我國盛產恐龍骨骼化石和足跡化石的四川自貢市大山鋪,埋藏有大量的侏羅紀中期的恐龍化石,已發掘面積數千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已發掘出大小恐龍個體200餘具,被譽為「世界奇觀」的恐龍公墓里卻一直沒發現恐龍蛋化石。鄖縣梅鋪龍蛋化石共存的現象可謂湖北省首見,國內罕見,國外少見。
恐龍的研究內容很多,他們的形態和構造特徵、生活習性和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起源和演化及滅絕原因要研究;它們的生活環境和屍骨的埋藏環境也要研究,此外還要弄清楚他們在動物學中的位置等。恐龍是一種古生物,科學家研究古生物有兩大目的;一是為生物學服務;一是為地質服務。從古生物學角度看,研究古生物可以使人們了解生物進化的歷程,從而深入地了解地球歷史的真面貌;從為地質服務角度看,古生物可以幫助人們正確地劃分地層,進行地層對比和確定地層時代且為找礦提供重要線索。同時古生物還是地質學家研究古地理、氣象學家研究古氣候的重要依據。毋庸置疑,鄖縣梅鋪龍、蛋共存化石產地提供了見證古地理古地史以及古生物實物資料依據,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與價值。擴展閱讀:www.dkp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