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馬芬蛋糕又叫什麼名字
擴展閱讀
瑞安哪裡有小蛋糕預訂 2025-07-15 17:06:26
米奇蛋糕和好利來哪個好 2025-07-15 17:01:00
戚風蛋糕無麵粉做法 2025-07-15 16:55:11

馬芬蛋糕又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3-07-25 03:55:11

1. 什麼叫馬芬蛋糕

瑪芬蛋糕瑪芬蛋糕(Muffin cake)
西式 松餅是速麵包(Quick Bread)的一種,通常是以泡打粉(Baking Powder)或小蘇打粉(Baking Soda)做為烘焙酵素。不過,英國松餅基本上是麵包類的東西;可以放入烤麵包機烤脆後塗點奶油吃,也可以隨意夾起司、煎蛋或烤肉等等。
巧克力松餅
材料:雞蛋2個、細砂糖140克、蜂蜜20克、牛奶40克、低筋麵粉120克、可可粉20克、泡打粉4克、無鹽黃油120克。
准備:
1、將低粉、泡打粉、可可粉混合篩;
2、將無鹽黃油放入碗中用熱水融化;
3、將烤箱預熱至190度
做法:
1、將雞蛋打入碗中,用打蛋器打散;
2、在雞蛋中加入細砂糖,充分拌勻;
3、加入蜂蜜、牛奶拌勻;
4、加入黃油拌勻;
5、加入低筋麵粉、泡打粉、可可粉,下虎爪拌勻(這招我是從菁制美食那兒偷師的,比用工具攪拌管用多了!)
6、倒入模具中,入烤箱,190度,20-25分鍾(視不同性格的烤箱而定)
7、出爐放涼後,撒上糖粉。
中式高橋松餅
高橋松餅又名細沙千層餅,是上海高橋鎮的著名特色產品之一,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
原料配方:
水油皮面:特製粉8.5千克熟豬油2.5千克溫開水適量
油酥:特製粉5.5千克熟豬油2.5千克
餡料:赤豆5千克白砂糖5千克桂花250克
製作方法:
1.和皮面:先把豬油和溫開水倒入和面機內(油和水的溫度以60℃為宜)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再攪拌,同時適量加些精鹽,以增加麵筋強度。
2.和油酥:把麵粉與熟豬油一起倒入和面機內拌勻擦透即成。油酥的軟硬和皮面要一致。
3.制餡:將赤豆水洗,去除雜質後,入鍋煮爛,先旺火,後文火。然後將煮爛的赤豆舀入取洗機,製取細沙,再經過鋼篩,流入布袋,擠干水分成干沙塊。再把干沙與白砂糖一起放入鍋內用文火炒,待白糖全部溶解及豆沙內水分大部分蒸發,且豆沙自然變黑(用手拍打豆沙不粘手時)即為已炒好。待豆沙有一定稠度,有可塑性時,再加入桂花擦透,備用。
4.包酥:包酥有大包酥和小包酥兩種。
5.民餡:取細沙包入皮酥內即成。封口不要太緊,留出一點小孔隙,以便烤制時吸入空氣,使酥皮起酥。用手將包手的生坯壓在2~3厘米厚的圓形餅坯。將包好的餅坯放在干凈的鐵盤內,行間保持一定距離,然後印上「細沙」、「玫瑰」等字樣的紅戳,以區別品種。
6.烤制:進爐時爐溫應為160~200℃,餅坯進爐烤制2~3分鍾取出,把餅坯翻過來,然後再進爐烤制10分鍾左右(等餅坯的四周邊起白色的氣泡時)即將鐵盤取出,再一次把餅坯翻身後送進爐烤制即可出爐。烤制進要多察看,防止烤焦。松餅出爐後經冷卻就可裝箱或裝盒。
質量標准:
形態:扁圓形,外觀鼓燈形,每千克24隻,塊形整齊均勻,大小一致,不破皮,收口居中呈菊花形。
色澤:表面呈乳黃色,戳記清楚,四周呈乳白色。
組織:切開層次分明,皮薄餡多(皮有36層),不偏皮,無雜質,底部無僵硬感。
口味:無異味。入口松酥,甜糯。

2. 瑪芬蛋糕和馬芬蛋糕有區別嗎 主要是「馬」和「瑪」

只是英譯中的時候,使用了不同的漢字。
比如「吐司」和「土司」,是英文「toast」的音譯,也有叫「多士」的。
瑪芬蛋糕「Muffin cake」就是西式松餅,是速麵包「Quick Bread」的一種,也叫馬芬蛋糕。
芝士是英文「Cheese」的廣東話音譯,即乳酪。也叫起司。

3. 馬芬蛋糕需要打發嗎

瑪芬蛋糕,英文名稱muffin cake,原意是指製作快速的小蛋糕。瑪芬蛋糕無需打發雞蛋,而是使用泡打粉作為膨脹劑,製作起來非常快手,才會因此得名。這款蛋糕採用的是經典的黃油蛋糕做法,那什麼是黃油蛋糕呢?

黃油蛋糕是指原料中含有較高比例黃油的蛋糕,比如像磅蛋糕、瑪德琳、費南雪等,這些蛋糕的麵糊中都加入了大量的黃油(通常與麵粉等量),所以它們富有濃郁的黃油香味,還有比較扎實的口感。瑪芬蛋糕雖然也屬於黃油蛋糕,但是它使用的黃油量不如以上幾款蛋糕那麼多,而且加入的牛奶比較多,因此它的口感是介於海綿蛋糕和磅蛋糕之間的。

正宗的瑪芬蛋糕應該擁有一個大爆頭,豎切面就像蘑菇一樣,在表面撒上豐富多彩的堅果和乾果,非常的誘人。一口下去就能體驗到那外酥里嫩的口感,還有黃油蛋糕那特有的香氣。看到這種造型的蛋糕是不是讓你想起了某師傅的妙芙?當年一口所能吃下三個妙芙的我,現在回想有點後怕,因為配料表上的添加劑實在太多,而且他們使用的油脂...你懂的。

由於瑪芬蛋糕一般帶著紙杯模具來烘烤,有些人會認為瑪芬蛋糕就是紙杯蛋糕,其實這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紙杯蛋糕英文名稱cup cake,一般指用紙杯模具來製作的蛋糕,人們通常還會在上面擠上一層奶油裱花。你將帶紙模的瑪芬蛋糕稱為紙杯蛋糕也沒錯,如果你用戚風蛋糕麵糊或者海綿蛋糕麵糊裝在紙杯模具中烘烤,同樣可以叫它們為紙杯蛋糕。

瑪芬蛋糕的用料很簡單,只要麵粉、雞蛋、牛奶、黃油、糖加上泡打粉就可以了。由於瑪芬蛋糕麵糊比較厚重,不像戚風蛋糕麵糊需要注意消泡問題,所以它能在麵糊中加入種類更多的輔料。比如各種水果、果乾、堅果,只要控制好比例即可。傳統的瑪芬蛋糕還會用到酥粒,撒在蛋糕的頂部,使蛋糕的口感更加有豐富。

製作麵糊時對黃油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融化成液體,然後再分別與雞蛋、麵粉混合,這種做法你會在PH大師的配方中經常看到。另一種做法是打發黃油(打發黃油教程烘焙基礎之打發黃油),然後再與雞蛋打發,最後和麵粉混合均勻,這種做法常見於日本的烘焙書中。不管哪一種做法,對最後的成品影響其實不大。不過我更傾向於採用打發黃油這種作法,對於新手而言,不讓黃油完全融化更好地避免油水分離。如果沒有黃油也可以用植物油代替,只不過蛋糕的奶香就會略顯不足,畢竟黃油那獨特的香味是其它油脂無法取代的。

要想讓瑪芬蛋糕擁有一個大爆頭,就需要用到瑪芬蛋糕模具來製作,而且加入麵糊的量要與模具表面平齊,差不多是10分滿這樣。雖然瑪芬模具是不粘的,但最好還是要在模具中加入紙模,這樣更加方便脫模。如果沒有瑪芬模具直接用紙杯也是可以的,但是麵糊只能加到8分滿,不然容易溢出來。金屬連模具的優點在於導熱速度更快,這樣能讓蛋糕的外表更加酥脆,產生的膨脹效果更明顯。

雖然這款蛋糕簡單易做,但還是有幾個關鍵地方需要注意一下:

一、雞蛋與牛奶要先回溫,由於雞蛋與黃油的比例相當,所以雞蛋要分三次加入黃油,每次充分攪拌均勻,不然非常容易油水分離(親身體會)。

二、由於加入的牛奶量比較多,所以要採用多次交替加入麵粉與牛奶的方法,目的有兩個,一是防止麵糊油水分離,二是使麵粉在合適的黏稠度中更容易攪拌均勻。

三、要想烤出高聳入雲的蘑菇頭,一定要將麵糊倒入模具10分滿,這樣它的體積才能身外擴張,當然前提是用瑪芬連模,不然麵糊就漏下去了。

常見問題

一、蛋糕長不高

可能原因:泡打粉份量不足;泡打粉失效

解決方法:精確稱量泡打粉,並且要先與乾麵粉混合均勻;更換失效的泡打粉

二、蛋糕不夠松軟,組織不細膩

可能原因:麵糊油水分離;麵糊攪拌不均勻

解決方法:根據上文幾個關鍵點注意避免油水分離;要將麵糊充分攪拌均勻至無乾粉狀態


視頻教程

星巴克熱銷的爆頭瑪芬蛋糕


食譜信息

烘烤:預熱溫度210度,烘烤溫度上下火180度,時長25分鍾,要根據你的烤箱溫差和模具大小來靈活調整

模具:瑪芬12連模7cm*3cm

份量:6個,2-4人食用

保存:冷藏密封保存5天

原料

低筋麵粉200克,雞蛋100克,無鹽黃油90克,糖粉90克,鹽1克,牛奶90克,泡打粉8克,耐高溫巧克力豆18克

准備原料


步驟1

黃油切塊加速軟化,雞蛋打散回溫。

黃油切塊


內部組織細膩


小貼士

1.蛋糕麵糊比較黏稠,用裱花袋比用刮刀更容易擠入模具中。

2.瑪芬模具底部墊紙模更方便脫模。

3.檢測泡打粉是否有效的方法是將適量泡打粉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後查看是否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比其他的黃油蛋糕,瑪芬蛋糕的油糖比例比較低,非常符合健康的理念。如果將瑪芬蛋糕做成咸口味,加入水果和蔬菜,還可以拿來當作主食來享用。這款蛋糕雖然簡單,但是有人能將它做出幾十上百種花樣來,甚至寫出了一本書,足以證明它的可玩性有多高。因此不要忽視任何一款基礎甜點,要將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我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打磨。

4. 馬芬和司康跟磅蛋糕的區別

你好,從含油量來說磅蛋糕最重,馬芬其次,司康最少,口感上來說司康的口感沒有磅蛋糕和馬芬細膩,三者用的模具也不一樣,而且司康是揉出來的面,屬於固體,磅蛋糕和馬芬屬於麵糊

5. 瑪芬蛋糕和馬芬蛋糕有區別嗎

瑪芬蛋糕和馬芬蛋糕是同樣的蛋糕品種,只是英譯中的時候使用了不同的漢字。在我國寶島台灣地區是叫馬芬蛋糕(繁體字),我們大陸地區統一稱為瑪芬蛋糕。

瑪芬蛋糕的英文是Muffin cake,是速麵包(Quick Bread)的一種,通常是以泡打粉(Baking Powder)或小蘇打粉(Baking Soda)做為烘焙酵素。瑪芬蛋糕也是紙杯蛋糕中的常見品種。

6. 瑪芬蛋糕製作比較簡單,具體需要如何製作

Mafin蛋糕,英語名字松餅蛋糕,是原創性的,是指生產快速小蛋糕。 MAF蛋糕不需要發送雞蛋,但使用鯛魚作為擴展劑來使其非常快,將被命名。這塊蛋糕使用經典的黃油蛋糕練習,什麼是黃油蛋糕?

黃油蛋糕是指含有更高比例的黃油的蛋糕,如磅蛋糕,madeleine,定影雪等,這些蛋糕加入了大量的黃油(通常用麵粉等同物),所以它們豐富的富含脂肪的味道,味道濃郁。 MAFC蛋糕也是黃油蛋糕,但它不如彩色蛋糕的數量好,還有更多的加入牛奶,所以它的味道就在海綿蛋糕和磅蛋糕之間。

正宗的MAFC蛋糕應該有一個大頭,如蘑菇,撒上彩色螺母和表面乾果。很有魅力。我可以體驗剝皮思想的味道,以及黃油蛋糕的獨特香氣。你覺得這種蛋糕讓你想起了miaofu大師嗎?我可以在今年吃三個虐待,我害怕現在,因為成分桌上的添加劑太多了,他們使用油.你知道。

7. 瑪芬蛋糕是什麼蛋糕歐米奇可以學嗎

馬芬蛋糕是最簡單的蛋糕,自己依靠網上視頻就可以自學,不需要報學校。

或者叫松餅蛋糕也可以,是一種介於松餅與蛋糕之間的甜點。基本是依靠泡打粉等化學成分進行打發的。

名詞解釋。

馬芬蛋糕(Muffin cake)是西式松餅麵包(Quick Bread)的一種,製作原料主要有低筋麵粉、色拉油、泡打粉、可可粉等。通常是以泡打粉(Baking Powder)或小蘇打粉(Baking Soda)做為烘焙酵素。

馬芬的用料

雞蛋 1個低面 100g油 35g泡打粉 5g細砂糖 55g牛奶 30g芝麻 若干

馬芬的做法

1,提前准備好材料

2,混合一起,裝進裱花袋

3,擠到紙杯里。

4,烤箱提前熱好,烤160℃十分鍾的樣子就好了。

8. 怎麼做巧克力瑪芬蛋糕呢

美食背後的故事
瑪芬也叫麥芬,是Muffin的音譯。Muffin是甜的小蛋糕,特點是製作非常快速,把液體材料和固體材料分別混合好,然後混在一起烤制就可以了,烤出來的成品松軟濕潤,可以烤成不同的口味,藍莓、蜂蜜、肉桂、巧克力口味……
小貼士



瑪芬蛋糕烘烤的溫度需要高一點,這樣可以保持組織的濕潤,即便涼後也很松軟,不至於干硬。


如果選擇黑巧克力是口感比較苦的,細白砂糖的含量可以適當增加。如果是口感比較香甜柔和的,可以適當降低糖的用量。

材料

香蕉3隻,黃油100克,全蛋1隻,香草粉0.25茶匙,核桃碎100克,低筋粉200克,牛奶125克,紅糖100克,小蘇打0.5茶匙,泡打粉2茶匙,可可粉3串,鹽少許,肉桂粉少許

做法

1.黃油隔熱水化成液體,加入紅糖,用蛋抽子打至紅糖全部溶解。

2.核桃碎、香蕉擦成茸、加進糖油混合物中拌勻。

3.低筋粉、小蘇打、泡打粉、可可粉、香草粉、鹽、肉桂粉過篩拌勻,倒入香蕉混合物中輕輕拌勻。

4.烤箱160度預熱,准備12個中號耐高溫紙杯,把材料放進紙杯至7分滿,烤30分鍾後即可。

小訣竅

1、表面可放乾果作裝飾 2、放進粉類後,攪拌一定要輕,避免出筋。 3、因為有香蕉茸,口感會有些粘軟,加了新鮮水果的瑪芬類蛋糕與我們外面買的「妙芙」口感不一樣,比較特別。 4、"瑪芬"還有一種叫法是「松餅」,指重油重糖類的紙杯蛋糕,這種蛋糕冷藏保質期可達10天左右。 5、用微波爐熱一下,口感松軟,香氣撲鼻。

材料
低筋麵粉100g可可粉25g泡打粉3g無鹽奶油50g砂糖65g蛋1顆牛奶60g巧克力豆30g
做法
step11
先把奶油攪拌至變稠狀~~
step22
接著將砂糖加入奶油一起打勻至泛白~~
step33
把蛋也加進去~~拌一拌!!!
step44
把過篩的粉類倒入~~~牛奶分3次倒入攪拌!!!
step55
攪拌至無粉狀!!!變的濃稠狀態喔~~^^
step66
巧克力豆也加進去拌一拌^^"
step77
把麵糊倒入紙模中!!!大約8分滿...上頭在灑上一些些巧克力豆:)放入預熱180度的烤箱烤約15分鍾!!
step88
完成羅~~濃情巧克力瑪芬大成功>///
step99
里頭還有溶化的巧克力呢~~不會太甜的巧克力瑪芬^^

9. 哈雷蛋糕和瑪芬蛋糕的區別,妙芙蛋糕是哪種啊

1、裝飾不同:哈雷蛋糕上面有沙拉醬裝飾,就想個十字架,瑪芬蛋糕上面則是一些小物品裝飾,或者沒有,哈雷蛋糕上面的那層沙拉醬烤之後仔細觀察會有紋印

2、類別不同:哈雷蛋糕因外形像哈雷彗星而得名,瑪芬蛋糕是速麵包的一種,可以放入烤麵包機烤脆後塗點奶油吃,也可以隨意夾起司、煎蛋或烤肉等。

3、原料不同:妙芙蛋糕和前兩種從形態上沒區別,但妙芙蛋糕原料用的是純蛋黃,所以在口感上會有區別。

(9)馬芬蛋糕又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麥芬就是瑪芬,馬芬,妙芙蛋糕,通常成品呈杯狀也稱杯狀蛋糕,是由一種英式松餅流傳而來。這一款椰絲麥芬蛋糕,做法簡單,半個多小時就能出爐。

這個蛋糕因了椰絲和牛奶的加入,烤出來色澤金黃,香氣濃郁。陽光明媚的午後,喝一杯咖啡或清茶,吃一塊香濃的麥芬蛋糕,享受美好的休閑時光。

10. 瑪德琳和瑪芬蛋糕區別

瑪德琳蛋糕是一種法國風味的小甜點,又叫貝殼蛋糕。由黃油、低粉等主料,糖、泡粉、全蛋等配料組合製作而成。原本用於家庭烹制。

馬芬蛋糕(Muffin cake)是西式松餅麵包(Quick Bread)的一種,製作原料主要有低筋麵粉、色拉油、泡打粉、可可粉等。通常是以泡打粉(Baking Powder)或小蘇打粉(Baking Soda)做為烘焙酵素。

兩者起源,配料,做法等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