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配料表中哪些属于反式脂肪酸
植物氢化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还有很多黄奶油、蛋糕油、高档奶油等字样,都只是反式脂肪酸的变相说法而已。
反式脂肪酸分两类,
1、一类是食品在经过工业加工后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国外研究和国内的实验已经证明,这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
2、另一类则是乳品里天然含有的、细菌发酵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该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摄入限量主要也是针对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
(1)蛋糕配料上哪些属反式脂肪酸扩展阅读
反式脂肪酸不利于人体代谢,容易导致人发胖或者血脂异常,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反式脂肪酸是人体不必要的营养素,过度的摄入会导致“三高”等疾病,降低了高密度脂蛋白,容易得冠心病,小孩子摄入会影响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是有损害的,会影响生育。
其实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是一个营养问题,就像吃盐太多易得高血压一样,反式脂肪酸也只有在摄入过多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出对健康的危害。
Ⅱ 哪些属于反式脂肪酸
1、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两种情况。
为增加货架期和产品稳定性而添加氢化油的产品中都可以发现反式脂肪酸。包括薄脆饼干、焙烤食品、
谷类食品、面包、快餐如炸薯条、炸鱼、洋葱圈、人造黄油特别是粘性人造黄油。
2、各种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氢化植物油 14.2%~34.3%
起酥油 7.3%~31.7%
硬质黄油1.6%~23.1%
面包和丹麦糕37%
炸鸡和法式油炸薯仔36%
炸薯条 35%
糖果类脂肪27%
一般来说,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就可能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富含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如饼干、巧克力派、蛋黄派、布丁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还有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的食物也常常使用氢化油脂。现制现售的奶茶尤其要注意,因为它“乳化”“滑润”的状态特性需要氢化植物油。
Ⅲ 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哪些
蛋糕糕点饼干面包印度飞饼沙拉酱爆米花巧克力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除油脂氢化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外,油脂在进行精炼脱臭过程中,因高温处理会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烹调时习惯将油加热到冒烟及反复煎炸食物,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会增加。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
蛋糕是一种面食,通常是甜的,典型的蛋糕是以烤的方式制作出来。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面粉、甜味剂(通常是蔗糖)、黏合剂(一般是鸡蛋,素食主义者可用面筋和淀粉代替)、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会以浓缩果汁代替),液体(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发酵剂(例如酵母或者发酵粉)。
蛋糕根据其使用的原料、调混方法和面糊性质一般可分为三大类。①面糊类蛋糕:配方中油脂用量高达面粉的60%左右,用以润滑面糊,使产生柔软的组织,并帮助面糊在搅混过程中融合大量空气以产生膨松作用。一般奶油蛋糕、布丁蛋糕属于此类。
②乳沫类蛋糕:配方特点是主要原料为鸡蛋而不含任何固体油脂。利用蛋液中强韧和变性的蛋白质,在面糊搅混和焙烤过程中使蛋糕膨松。根据所用蛋料又可分为单用蛋白的蛋白类(如天使蛋糕)和使用全蛋的海绵类(如海绵蛋糕)。③戚风类蛋糕:用混合面糊类和乳沫类两种面糊,改变乳沫类蛋糕的组织而成。
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面粉、甜味剂(通常是蔗糖)、黏合剂(一般是鸡蛋,素食主义者可用面筋和淀粉代替)、蛋糕乳化剂、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会以浓缩果汁代替),啫喱粉、液体(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发酵剂(例如酵母或者发酵粉)。
Ⅳ 意林蛋糕含反式脂肪酸么
如果没有特意标注说是天然奶油制作的,一般就是植物奶油。植物奶油不只是植物淡奶油,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奶油蛋糕上摸得那种白色的裱花奶油,植物奶油还包括植物黄油,这个比植物淡奶油用得更多。一般面包里就会用到,蛋挞的挞皮里也会用到,平时吃的那些饼干啊什么的里面也有........只要上面写着什么人造黄油啊,植脂淡奶油啊,片状玛奇琳啊就都是氢化植物油.....想吃安全的.....自己买天然材料自己做吧.........
Ⅳ 这种蛋糕里含有反式脂肪酸吗
肯定有1,没有的一般成本价格很高,起码五六百,一个大一点的一层的
Ⅵ 请问中国的食品(比如蛋糕)中有没有加入反式脂肪酸
人造脂肪对身体有害
——欧美立法限制使用 国内企业当成卖点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1日 09:40)
2月11日,美国快餐大王麦当劳被判支付700万美元给美国心脏协会,另外拿出150万美元用于向公众介绍有关人造脂肪的知识,原因是他们未能履行下面的承诺:于2003年2月前改用低脂肪植物油来代替人造脂肪制作食品。
人造脂肪随处可见 名牌产品用得不少
制作糕点时经常会用到人造脂肪
“人造脂肪”到底是什么,竟然让麦当劳付出了850万美元的代价?
据营养学专家介绍,人造脂肪的学名叫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经催化制成饱和脂肪酸,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发生变化,变成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但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会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比如让糕点变得更酥脆。同时,它能固定食品形状,使其看上去比较美观。除了这些,食品行业经常用它来代替天然油脂的原因还有一个:廉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她和研究生刚刚完成的调查,调查地点是北京的几家大型超市。结果发现,很多在我们平常看来美味可口的食品都用了人造脂肪。在同一间超市,95种饼干里有36种含人造脂肪,51种蛋糕点心里有19种含人造脂肪,16种咖啡伴侣全部含人造脂肪,31种麦片里有22种含人造脂肪,面包、糖果、冰淇淋、速冻汤圆等也不能“幸免”,康师傅、旺旺、奥利奥、康元、上好佳、德芙及徐福记等着名品牌都“榜上有名”。记者发现,研究人员在蛋糕点心一类里特别注明:“名牌产品百分之百含有反式脂肪酸。”
在美国,人造脂肪同样用得很多———薯片、沙拉酱、甜点、人造黄油,特别是快餐,生产者为了使快餐食品香脆可口,往往在其中加入人造脂肪。那么,既然使用得这样普遍,为什么麦当劳要弃之不用,甚至因为没兑现承诺而被罚呢?
欧美联合进行研究 各国出台限制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造脂肪来自植物油,不会像动物脂肪那样导致肥胖,多吃无害。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让人们逐渐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安全脂肪”居然会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早在10年前,欧洲8个国家就联合开展了多项有关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德国营养医学协会负责人安德雷·菲格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造脂肪负有极大的责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认知功能。此外,人造脂肪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对胎儿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见记者“反应”不够强烈,菲格教授干脆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油大肉”的浓汁肉排和一盘用人造脂肪做出来的炸薯条之间进行取舍,那么选择前者更有利于健康。
触目惊心的研究结果促使欧美国家纷纷对人造脂肪进行立法限制。在欧洲,菲格教授说,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人造脂肪含量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丹麦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人造脂肪设立法规的国家。此后,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也先后制定了食品中人造脂肪的限量,同时要求食品厂商将人造脂肪的含量添加到营养标签上。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规定,从2006年起,所有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一栏中,都要加上人造脂肪的含量。FDA同时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中国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老年营养室的张坚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普遍认定,膳食中人造脂肪的摄入量小于总热量的1%才是安全的。
国内研究几乎为零 专家呼吁赶快立法
用得多、危害大,我们似乎早该对人造脂肪有所认识甚至是控制,但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后发现,相对于国外对人造脂肪危害的深刻认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
中国农业大学的石阶平老师是国内较早认识到人造脂肪危害的人。他说,以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只是感觉到植物油在转化为人造脂肪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有害物质,造成血脂水平提高。经过多年的研究,国际上对这种危害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而我国对油脂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制造而不是营养上,目前对人造脂肪还处于监控阶段。
从与专家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人造脂肪的立法规定甚至是检测标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对食品中人造脂肪的含量及危害进行检测。
张坚主任认为,国内首先应该健全食品标签制度,让含人造脂肪的食物都能被一眼分辨出来,以便于老百姓选择。其次,目前国内受人造脂肪影响的高危人群是青少年,他们平时吃含人造脂肪的煎炸或烤制食品较多,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关注的。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对记者说,政府部门、尤其是卫生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比如确定检测的标准,告诉大家食物中有多少人造脂肪就是有害的。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营养评价室主任杨月欣也表示,我国应该像欧美那样,对此事提起重视,最好能进行立法限制。不过她也承认,中国真要对人造脂肪立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企业缺乏科学认识 宣传方式误导民众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徐筠在谈到人造脂肪的问题时对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学者在内,都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专家都这样,老百姓知道的就更少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食品提供者的生产厂商应该对人造脂肪的问题负起一定的责任。
记者打电话到某食品公司询问有关人造脂肪的事情,一位企划部的工作人员说:“大家都在用,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添加的。”当记者问到是什么标准时,却没有得到正面回答。张坚主任告诉记者,2003年他们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还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标明含有人造脂肪的面包,但现在到面包店里一看,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食品。他认为,这主要是和人造脂肪价格比较便宜有关,包括很多大公司在内的众多食品企业对人造脂肪的危害也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毫无所知,导致人造脂肪“到处都是”。记者在超市里问了几名消费者,当他们听到人造脂肪来自植物油时,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植物的不是健康吗?”也许正是为了“配合”这种认识,不少厂家在广告中打出“植物奶油”的宣传语来,有意无意地迎合大众“只要是植物的就健康”的观念,误导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外企业认准了欧美掀起的“反人造脂肪风”,纷纷推出代替人造脂肪的新产品。如芬兰一家食品公司开发出一种生产含高植物固醇的植物黄油的新方法,瑞典的人造奶油生产商则成功研制出了人造脂肪替代物———新型脂肪酶,去掉了含有人造脂肪的成分。在美国,立顿、雀巢等公司也已经在一些食品中减少甚至去掉了人造脂肪。这些厂家表示,虽然并没有法令规定他们必须这样做,但消费者的健康高于一切。
虽然目前国内企业缺乏认识,相关立法也需要时间,但石阶平老师表示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中国人和欧美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黄油等食物吃得较少,因此人造脂肪的摄入量不会过大。张坚主任也表示,人造脂肪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人们只要注意避免购买标签上注明含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或“起酥油”的食品,同时少吃大量使用人造脂肪的煎炸烘烤食品就行。另外,欧洲人普遍选择用天然植物油制作的食物,也值得借鉴
Ⅶ 孩子很喜欢吃蛋糕但是听说蛋糕有反式脂肪酸还是什么
孩子尽量不要吃这些反式脂肪酸的点心。反式脂肪酸又名反式脂肪,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少吃无妨,但常吃或养成习惯天天吃这类食品是不利健康的。
Ⅷ 我喜欢吃蛋糕,但是听说现在的蛋糕都有什么反式脂肪酸,那到底有没有不含这些的,健康点的呢
有啊,我就吃过一次,就是不含反式脂肪酸,在网上找到的叫谷果蛋糕,我是在网上团购的,挺好的。
Ⅸ 含反式脂肪酸食品有哪些
蛋糕
糕点
饼干
面包
印度飞饼
沙拉酱
爆米花
巧克力
(9)蛋糕配料上哪些属反式脂肪酸扩展阅读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除油脂氢化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外,油脂在进行精炼脱臭过程中,因高温处理会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烹调时习惯将油加热到冒烟及反复煎炸食物,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会增加。
Ⅹ 速发蛋糕油属于反式脂肪酸吗
速发蛋糕油一般情况下来说,属于反式脂肪酸的类型,所以平时对不同材料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的用量和烹饪的方式,才能够达到更理想的烹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