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种类 » 封开县南丰街有哪些蛋糕店
扩展阅读
常德哪里有动物奶油蛋糕 2025-07-08 21:27:10
原味蛋糕烤箱做法视频 2025-07-08 21:23:06

封开县南丰街有哪些蛋糕店

发布时间: 2022-05-07 09:21:51

① 南丰街6号院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郑州南丰街6号院

城市:郑州

楼盘位置:金水-南阳路-南丰街6号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30%,共0栋楼,停车位暂无数据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乐路南丰街属于什么街道

您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乐路南丰街属于河南
/
郑州
/
金水
/
南阳新村街道,望采纳,谢谢。

③ 封开县南丰镇到贺州八步要多久车票多少

广西罗氏源流考
(1)容县罗氏基祖
容州市境内罗氏基祖,是自宋、元、明间,陆续从广东徒迁入容定居的。目前有不同基祖宗支十多支。分布在容州境内八十多个村落,后发人丁计不少于19000多人,裔衍人口超过2000者有沙棵罗、长河罗、大鹏罗、六王罗、泗关罗等基祖。其它宗支:如黎村罗、菠萝塘罗、三窝水罗、西章罗、绿荫罗裔发人丁累计也有800以上。
沙棵罗氏,先祖从广东嘉应州宁县东厢地迁居罗定东安川心白石社。入容始祖仕旺公于明末崇祯年间到自良圩谋生,于清初移迁顺里太平沙棵垌开居创业。二世显贵,配刘氏,生六子:名威、名亮、名广、明兴、明秀、明发。现黄蟮堂、平坡、中信、旧洲棒射村均属沙棵基祖后裔。台湾、南洋各国亦有仕旺公后裔客居经商。名誉 、名秀、名发子嗣有待查实。仕旺公裔今已衍发至十五代。
松塘、长河、白饭三处罗氏,同属来自粤东韶州英里,信务社黎垌。四世祖时诸兄弟各自谋生,淑仕公由黎垌移居水边鸟石垌。六世祖英玉于清干隆初年由广东到长河街对面香塘入赘黄家江氏。七世祖昌鼎也迁籍容县长河街。昌武公迁至长河冲松塘。八世清汉公由长河街移居白饭口。清洋公居白饭冲肚。从此形成四大房永世长兴。
六王罗氏-远祖始于隋朝末年由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垌葛藤村,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白石社珠玑巷定居。宋淳熙年间,因战乱,吾祖特公,名国器,举家逃至广西梧州府岑邑荔王(即今南渡镇荔王村)沙梨化定居。后裔大经公于明末清初年间,迁容六王镇维村定居。距今已300多年,大经公乃容县六王始祖。后裔分居维村、大公、六位、六槐、谭螺、谭禾、双头、座塘、上垌等村镇。
大鹏罗氏-是洪德公后裔。其分支文享公移居福建漳州,生四子,三子德成、四子德昭迁兴宁铁罗坑开基。数年后德成公迁南雄珠玑巷白石社,配陈氏,生二子:章麟、章恒;章恒长子纪公移籍顺德;次子纲公迁居罗定;三子绩公迁居阳春;四子继公迁居岑溪西乡黄荔花梨地居焉。数年后,继公之次子第元迁居顺里长奇,约于明末移居风水宝地十里大鹏创业。入容至今裔发到十九代,丁旺势强。后裔散居各地,或居台湾、马来西亚等地,民国文官司武将曾称誉容州。
泗关罗氏入容始祖贵仲公,祖籍广东德州合龙村五府社,于明朝天顺七年迁籍容县,先在东华瓜村暂住,后迁泗关雍塘定居。后裔发展到二十三代。莲塘罗、长兴罗、石寨罗、松山罗、县底镇罗、东瓜罗、平山罗、北流小一里塘头罗均源于贵仲公宗派。
(2)贺州地区罗氏
贺州市信都地区包括信都、甫门、仁义、灵峰等乡镇,古称封阳县,为罗姓聚居地,有“无罗不成县”之谓。有罗氏人丁六万多,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
* 十甲始祖为珠系47世孙彦政,于明朝洪武初年因避乱,自金陵(今南京)徙迁广西平乐封阳县芦冈(今贺州甫门三元村)开基,为最早迁居广西桂东地区罗氏开基祖之一。600多年,繁衍25代,七传元绅,开基贺县桂岭白泡罗屋寨,元轸分迁桂岭黄寨,八传辅明移居公庆,健儒占籍贺街,九传万殊分迁大宁杨梅,万兴分居桂岭莲花,启运移迁桂岭平安,元谓移籍门楼等。彦政后裔播迁贺州甫门、信都、仁义、灵峰、步头、贺街、鹅街、桂岭、公会、莲塘、大平、水口、沙田等乡镇、柳州、梧州及广东封开县南丰等地。其班衍诗日:
彦福显荣化,富元焕英昌,祥应泽润色,品超益世扬,义厚渊源久,仁深对誉香。
* 三甲仁义渭河罗氏始祖47世彦邦生四子:仁通、仁祥、仁富、仁贵,分四大房,其后裔57世子茂为仁义渭河开基祖,配黄氏,生子仲回→复诚→宗经→贤重→璧,字东晟,浙江会稽县令,升靖江府事,配张氏,生七子:一龙、一凤、一麒、一麟、一鲲、一鸿、一鹄。
* 一龙,字子云,配卢氏,生三子:大顺、大化、大治;大顺子孙居石龙,分支苍梧沙头横江大片村;大化子孙居渭河;一麒配陈氏,生子大本,后裔居大荣、牛坪头;一麟,字瑞书,配冯氏、祝氏、黎氏、陈氏,生二子:大相、大魁;大相子孙居渭河、大荣、勒竹、西辇、官坡;大魁子孙居渭河、浮莲、百福;一鲲,字云衡,配蒙氏、黎氏,生五子:大观、大焕、大彰、大壮、大霖;大焕子孙居渭河寨荔枝根、旺民寨;大彰子孙居渭寨;大壮之孙显杰自仁义渭河移居新田、獭窝、西辇、双桥、关塘坪、渭河;一鹄,字云隐,生三子:大宾、大卿、大年,后裔居渭河、林洞。
* 48世礼三公,由南京移居三甲仁义村开基。生二子:以良、以才,分二大房,已繁衍25代,传至十六传碧龙

④ 南丰街2号院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郑州南丰街2号院

城市:郑州

楼盘位置:金水-南阳路-南丰街2号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0%,共0栋楼,停车位暂无数据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⑤ 封开县的文化

封开留下了无数古遗址和古建筑。黄岩洞古人类遗址和塘角嘴遗址是着名的考古基地,始建于唐代的大梁宫和明代的泰新桥,是古建筑的代表。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罗董镇杨池古村,被誉为“岭南第一村”。
1、封川古城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居委会封川街道。始建年代不详,《封川县志》载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古城背靠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濠堑,东、西、南三面原有护城河。城廓呈长方形,周长约784米,高9.28米,厚7.04米。城墙为青砖砌筑,城砖制作特殊,长34㎝,宽16.5㎝,厚6厘米,侧面阳印“封川城砖”或“封川军造”等字样。城墙上原修筑有城门楼、串楼、角楼、敌楼、望楼、战窗、串屋、更铺等200余间。此外,城墙内原设有县署、教谕署、城守署、典史署、武庙、城隍庙、万寿宫、常平仓、监狱等建筑。封川古城墙原有东、南、西三个城门,现保存最完整的是南城门。城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封川古城墙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封川古城一直作为当地政府驻地。到解放初,封川县人民政府仍设于该城。封川古城墙直到现在仍保存着基本完好的砖城城廓和石砌城门。它为我们研究历代的筑城工艺及官署布局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1985年4月12日,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纯仁李公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村委会三村一队。坐东向西。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建。两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通面阔11.6米,总进深23.5米。明间右侧山墙内部绘壁画“富贵花开满堂长春不老”,落款有“同治癸酉”字样。后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脊为龙舟脊。两侧山墙为镬耳式封火山墙。纯仁李公祠是我县西江岸边保存较完整的祠堂建筑之一,对于研究岭南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封川旧街: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村五村,据《封川县志》记载,该街道建于明代。街道全长191.3米。南北走向。整条街道由七列石条铺砌而成。原来街道两边都是由前店后居俗称竹筒屋的民居组成。由于建设西江河堤,古街的原始环境遭受到较大的破坏,靠近西江河堤一侧的旧建筑绝大部分已经被拆除。靠近古城一侧尚有部分尚存,共29间。靠西江边一侧尚有15间,残11间。封川旧街为研究封川县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依据。
4、封川石街: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村委会三村、四村。据《封川县志》记载,该街道建于明代。大致呈南北走向。现存部分总长约2000米。由数百块长1.67米、宽0.54米、厚0.2米的大块石条和近百块长1.76米、宽0.54米、厚0.2米的小石条砌成。封川石街为研究封川县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依据。
5、井底村古井: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村委会三村村。始建年代不详,按其形制应属明代。系由整块红砂岩石凿成上圆下方的井圈,井圈通高0.37米。井口圆形,外径0.7米,内径0.5米。井口沿高出井台地面0.1米。井壁砖砌。井台呈梯形,面积约13平方米。井水深约5米,水质清冽,仍可饮用。井底村古井对于研究明代古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攀桂坊古街道: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封川村委五村,又名横街。据《封川县志》记载,该古街道建于明代。全长246.5米,宽66.75米。街道路面由青砖铺就,两侧分布着清至现代民居8座,大部分房屋已破损。攀桂坊古街道路面青砖基本完好。是封川古城外围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条砖砌古街。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损坏清代建筑数间。残墙断壁至今可辨。该街道为研究明代古街提供了实物依据。
7、苏家镬耳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丰沙村委会上沙村。始建年代不详,按其形制应属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为两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镬耳式封火山墙。通面阔10.83米,通进深10.83米。占地面积117.2平方米。正脊为龙舟脊。苏家镬耳楼是县城江口镇典型的晚清民居建筑,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古建提供了直观的标本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 封开县通用粤语,而它也是粤语的发源地。 古广信作为岭南的首府长达400年,珠江文化经汉化而形成,起源于古广信。到了唐朝,由于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张九龄开通了粤北大庾岭南北通道,贺江交通水道褪去了辉煌变得相对闭塞起来。 从《切韵》得知,唐代以前,中原汉语是有浊塞音的,浊音清化是汉语各方言演变的规律之一,现代粤语及普通话是欠缺浊塞音的。然而,封开封川-罗董一带却保存了全套浊塞音,可推定其为两汉时期的古汉语的产物,为古粤语的活化石。
封开北部的南丰话与广西的信都话很接近,甚至能互讲,两者起源于同一语种。两汉至唐前,今南丰地区(旧称开建县)与广西贺州的信都同属封阳县,到了唐初才分出开建县并归封州管辖,由此可推断南丰话也是起源于两汉时期。现今讲南丰话及信都话的人口总数很多,光讲南丰话的约二十万,讲信都话的大概也有一、二十万,总加起来有三、四十万,人多有利于语种的稳定,不易于被“洋化”或“土化”。至于南丰话、罗董话、信都话、封川话哪一种更为原汁原味,人口数量最多的南丰话应为首选。
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所标记的“封中”应位于古封阳附近,沿贺江而下,封阳更靠近中原,人口汉化程度更高;罗董汉代属广信,属郡治县范围,罗董话带有古汉语之浊塞音,但讲罗董话的人数相对较少,从罗董镇保留较多南越语地名上看,古时为少数民族的集散地,罗董话则有被严重“土化”的可能;封川话在江口县城一带,受近代广州话的影响较大,已失古味;信都话受壮语影响较大,说什么完了以后都加个“卖-”字。从南丰话与广州话的差异对比可以看出,宋代以后南雄珠玑巷南下人口对广府文化的二次汉化或入迁人口的接受粤化的份量,可以说,宋代以后更强的是入迁人口接受广府文化的粤化,广州话偏离南丰话不是太远,汉时总郡治还在广信时,粤语已基本定型。

⑥ 南丰过年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封开县内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外出的人纷纷回家团聚。群众过节活动,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陆续开始,大搞室内外清洁卫生、备年货,妇女忙于 裹糍、蒸年糕,迎接新年。年制品以糯米糍为主,有时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 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还有油炸糖环、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实心),解放后还时兴炸角子、做云吞、汤丸等等。 除夕前还有送迎灶君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灶君神位。 迎送灶君要备三牲、酒礼祭拜。传说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主人情况,因此民 间对灶君都很敬重,每逢初一、十五要烧香敬拜,希望灶君上天时为其说几句好话。 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门神,买肉杀鸡,备丝粉、腐竹、针菜、香信及其他祭品 拜神。晚餐,各家吃“团年饭”,酒菜丰盛。农村许多地方,习惯全家大小在厅堂围着火 盆直至天亮,称之为“守年”。炉灶用谷壳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烟火,并点“长明灯”, 以示“长庆”好意。不少地方还习惯留“隔年饭”,以示“年年有余”。 零时开始,放炮竹“接年”。城里人还走上街去转一圈,意是新年“行大运”、“行好 运”。城乡烟花炮竹不断。
年初一早晨,有些地方习惯吃甜汤丸、面条,也有的地方习惯整天吃素不吃肉。老 少首次见面,均敬礼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轻人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分发红包、糖 果。各家备有茶点、香烟、糖果之类,招待宾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 流,一片喜气洋洋。 年初二为开年日,许多地方都习惯杀鸡拜神。年初一吃斋、吃素的,此日即宴丰餐 盛。 此后,各地都习惯相互拜年,走亲戚,访好友,城乡呈现一片节日欢乐气氛。醒狮 队、舞龙队、八音鼓乐队进城串乡贺新年,受贺者要备茶、糖果、香烟,热情接待。还 有舞狮采青、武术表演,放鞭炮、送红包等,观看场面人潮如涌,热闹非常。县境大洲 泗科的陕筋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和采茶戏等民间传统节目,在四乡巡回表演,还到毗邻 广西苍梧县木双等地演出。 年初七为“人日”,一般不出门,不探亲访友。 元宵节 许多地方过元宵习惯吃汤丸,示意新的一年开始“心中有数”。县境内南丰 和金装望高过“元宵节”则比过除夕、年初一还要热闹。渡头城西庙是日举办炮会,许 多商户或居民合伙备金猪(即烧猪)拜菩萨,祈求神灵保钻在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兴旺、人丁安康。炮地内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占卜 县内许多地方(尤其农村),当家人有病时,都习惯到寺庙求签,问凶吉,求神“保 佑”,虽经医生治疗康复,亦多认为是神显灵,其家属要具三牲酒礼祭品“还神”;有的 人家遇大小事务,先找巫婆问吉凶,谓之“问花”、“问米”;遇天旱、虫害、疫病流行, 就到庙宇中祭神,祈求“神灵保始”,消灾灭病;还有人遇生病,即去神前跪拜并取香灰, 谓之“神药”,或叫人用纸“画符”,烧灰服用。若不愈则认为神心不诚。 解放前,因县境地处偏僻,群众文化低,缺乏科学常识,均相信自己一生都由“命 运”、“风水”决定,因而迷信占封、算命、看相、看“风水”,由此引起争坟地或房屋纠 纷的事情屡有发生,甚至导致宗派械斗事件。
其他迷信禁忌的陋习有: “立春”、“惊蛰”时节忌舂米。 正月初二开年,杏花、罗董等地禁忌小孩用脚踩上大门口门槛。 新郎到岳父家接新娘,进大门口忌用脚踩上门槛,违者,则要饮洗米水(意是像 “愚牛”)或烧炮仗,表示道歉。杏花等地则将新郎穿的鞋斩断。 孕妇禁忌剪头发,不准动床,不准动土,更不准建筑,以免犯“胎神”。 孕妇忌参加别人的婚丧事。 产妇忌水、火,忌见父母,食不能与家人同桌,碗碟另设,衫裤另处洗晒,忌“月 胎风”。 身死异地者,只能停棺于村边,不准进入住宅。 船民开船忌洗鞍、洗头,用膳时,忌筷子往饭桌上柱齐,桌上汤匙忌背底朝天。以 免行船搁浅滩或遭遇其他意外。 眼眉跳动,视为不吉利,有人要用小片红纸贴到眼皮处。 首次吃新米饭,忌用汤或水渗饭吃,期望天气晴好,不沤坏新谷。
菩萨出游打醮 是为神庙、社坛做道事,说是使菩萨、神像显灵,为百姓“消灾灭祸”、风调 雨顺保平安。县有神庙、社坛的地方,至民国时期均有打醮习俗。一般是三年或五年打 一次酿。搭竹棚,立“大山士”,设醮坛,择定良辰吉日,请道士多人闹三天三夜(最少 也有一昼夜)。经过哺斋,念经,搞“水陆道场”,悬嫁接榜,请会气功的人舞弄上刀山、 蹈火海(炭)、“打砂”、“放灯河”等法术。其开支,有的从其神庙、社坛所占有的山林 场地、水旱田地公尝收入(或炮会费)中解决,也有从各村寨祖宗公尝中筹集。 菩萨出游 多在秋收结束,初冬农闲,神庙诞日前后举行。时间为三至五年一次不 等。设有筹备机构。菩萨出游前,先将神像彩油一新,庙内陈设亦作一番修聋。出游路 线走向、八音锣鼓乐队、罗伞彩旗、醒狮队随行,以及到哪个村寨摆设“迓圣”等等,都 有一番周密部署安排。民国时期,县境内一些地方抢菩萨出游,一般为一天,走地方多 的,亦加两至三天。游期到来,会友聚集宴饮,第一天为入席日,第二天为诞日,第三 天为散席日。菩萨出游所到村寨摆设的“迓圣”,由当地村民组合承办,其“迓圣”摆设 有金猪、鸡、猪肉、海昧、果晶、糕点、油橙、香烛等。菩萨被抬到“迓圣”前停下,即 由人们跪拜、敬酒、焚烧香烛、鸣烧火药炮或鞭炮等等。 解放前,开建县渡头城西庙菩萨出游在冬季。因神庙在贺江西岸,到县城南丰,菩 萨过江不乘船,要由人凫水抢着过。下水前每人饮上一碗酒热身,登岸后即备有火堆取 暖,无论天气多冷,亦要按例进行。城西庙的菩萨出游为县境内民间习俗中所喜闻乐见, 由于组织有庞大的八音鼓乐队、罗伞彩旗队、舞龙队、醒狮队,还有飘色队跟随,气氛 热烈,所到之处,都吸引成千上万人观看。 解放后,菩萨出游活动消失,多数庙宇和神像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拆除,被焚烧。80 年代以后,许多神庙,神像重新建立,但无菩萨出游活动。
庙会炮会县境内的庙宇、神坛,经考证多建于明清,少数在民国时期重建。知名的神庙有:封 川附城的北帝庙、东狱庙、华光庙、关帝庙,渔涝河儿口锣鼓岗的华伦庙,莲都清水的 圣堂庙,杏花斑石山下的圣妃宫,其它区域的蓬莱宫、留星宫、镇东宫、呈本富、广寒 宫、青山宫;开建县城的城隍庙、北帝庙、关帝庙、华光庙、七圣庙、盘古庙、龙母庙 和宝月宫、天后宫、太微宫、新福社、归天社,西岸洲的城西庙、渡头莲塘庙、金装庙, 赤黎的灵胜庙、灵田庙,大玉口的龙门庙,都平的永胜宫,南丰平滩的城都庙,簕竹的 石鼓庙,时学的张仙奶庙,开明的双福寺,侯村的金山寺,汾塘的正明寺,江贝的大同 寺、文昌寺、宝胜庙,小洞的东江庙等等。 各个庙寺神社有各自的诞辰,其诞辰日就是庙会期,庙会活动,按庙而异,有每年 一次的,也有相隔2—3年或4—5年一次的。 炮会是民间在各个神庙涎期举行的带传统的群众性活动,四乡群众云集。炮会设有 头炮、二炮,还有三炮和四炮的,各炮获得者则负责庙会事宜,包括动员组织一方群众 筹款、祈祷神灵保佑诸事如意吉祥。炮会放炮期,先由上届承办单位(或个人)将炮屏 (称之谓菩萨的象征、化身)由八音鼓乐队、醒狮队、彩旗罗伞仗仪队护送到放炮地点, 称之“还炮”。在炮地用竹木材料搭起高台,安设一门六七厘米口径的火药钢炮筒,炮口 上放上一只“炮圈”(直径五六厘米,周边用红线或红绸布条缠绕着)。各村寨为得到炮, 均事先组织好一帮青壮年上阵,放炮开始,炮圈坠落,即时你抢我夺,热闹非常。得炮 者就成为炮首和下届炮会的承办者,还可获得炮会奖金。

中秋节,封开人俗称“八月十五”或“月光节”。根据周代《礼记》祭礼一书中关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之句即春天拜太阳、秋天祭月亮、因为秋字从“禾”及“火”寓意庄稼成熟之意。有好收成,自然要多谢月亮了。流传到民间,就有赏花灯、制饼果、宰鸡鹅、吃团圆饭、拜月、祭月、赏月等贺中秋的文化习俗。俗语云:“冬唔饱,年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可见,中秋节饮食的重要。旧时,封开地区中秋的节日气氛特别浓烈。在封川古城旧街,早在节前十天,各茶楼饼家就开展节前筹备:门前扎作彩绘、披红挂绿、搞出各式月饼的美点、挂上宫灯、走马灯之类。
在县衙内举行“唐宣宗游月宫”,东山河畔游“八仙过海”;在北山顶搞“大闹天宫”,在学宫举办“貂蝉拜月”;在攀桂坊搞“吴刚伐挂”;“ 在贺江两岸搞山歌对唱”;在封川沙滩搞“放孔明灯”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大型活动,一派节日景象。
家家户户还举办“祭月”仪式,家有天台的在天台,没有天台的在自家门前,摆开八仙桌,备上贡品,由妇女主持拜祭之礼,家人朝月祝祷,焚香礼拜,少年儿童则在旁唱:“月光光,月娘娘,打开房门嫁衣裳……”或做各种游戏。拜月的贡品除月饼之外、还有封开油栗,沙田柚、杨桃、柿子等时果和吮田螺,眼睛更明亮之意。此外,还有“追月”,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八月十五,兴狂未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要在八月十六夜再过一次,名为追月。是夜,邀约亲朋好友、到内景优雅的地方赏月,封川街的一些商家还专门举办“追月”茶会之类,招待顾客。

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哪里可以领养狗狗

圩日在街上就有得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