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有名的糕点有哪些
这个估计非常多,要知道中国的糕点起源于先秦,迄今为止至少有两千年历史。汉代,糕这个词出现,并且有写人们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这个“蓬饵”疑似早期的重阳糕。
有名的糕点肯定出现在制糕技术水平有所发展之后,在隋唐之后。宋陶谷《清异录》记载的五代一些重要品种“满天星”(用金米做的)、“糁拌”(中间有枣豆)、“花截肚”(里面做花的样子)。
经常在清代宫廷剧看到的“茯苓糕”是有名的,做法也有好几种,因为西方各种风气影响,当时还出现了一种“蒸西洋糕法”(白糖、鸡蛋黄、酒酿),很像现在的鸡蛋糕做法。
糕点不仅是日常食用,有些节日会有特殊的节令糕点,一些参杂药物的有食疗效果。
②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蛋糕
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制作较为随意、简易。讲究些的做成宝塔状、九层,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羊)之俗。有的在重阳糕上插上小彩旗,并点上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则隐喻为茱萸。
③ 重阳糕的配方
重阳糕亦称"花糕",传统重阳节食品,常见于江浙沪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制作时原料一层叠一层,所以也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这种糕点,在南朝时已经出现,用米粉和各种果料制作而成,制作方法和制作工具非常简单。既没有做蛋糕的打发,也没有做面包的出膜,更不用使用烤箱完成,所以是非常值得在家尝试的。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这个重阳节不要再去买重阳糕了,自己动手做一个送给家里的老人,才是对老人最好的祝福。
重阳糕
by:良润烘焙
【食材】
水磨糯米粉300g 粘米粉200g 白砂糖100g 水220-240g 红豆沙300g 蔓越莓适量 提子干适量 桂花适量 红枣适量
【做法】
1/将水磨糯米粉,粘米粉,白砂糖混合均匀;
2/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沙子状面絮;
3/将面絮过筛备用,取出模具,涂抹油或铺上油纸,底部铺上一层面絮,刮至平整,上锅蒸制10分钟;
4/将红豆沙擀制与模具大小一致的形状,放入蒸好的米团上面,涂抹平整;
5/最后再撒上米粉,整理平整盖上保鲜膜及盖子上锅蒸制20分钟即可;
6/表面撒上蔓越莓,红枣,提子干口感风味更丰富
④ 重阳节时家家户户要吃花糕,人们为什么要吃花糕呢
重阳节吃花糕就像中秋节吃月饼是一个道理,在人的生活中是不能缺少的。人们之所以要吃花糕,是因为有寓意,正如“九九”与“久久”谐音一样,“糕”与“高”谐音,所以,人们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要吃一些糕饼之类的东西,第一可以“步步登高”,而且吃糕求“高”,两者皆高,图个吉利。
重阳花糕的“糕”与登高的“高”谐音,因此重阳时节有吃花糕的习俗。
同时花糕还是敬神的祭品,是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食品。
时至今日,人们还保留着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
⑤ 苏州特产最好吃的糕点是什么呀
糖果采芝斋
糖果采芝斋,苏州人老少咸知。其实,采芝斋能名扬四海,不仅是糖果好吃,听说,还能治病呢。传说在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久病不愈,苏州名医曹淹奉旨治病,把采芝斋贝母糖供奉给慈禧太后助药,没想到慈禧太后病情开始好转,也使采芝斋的贝母糖变成“贡糖”,从此采芝斋的名号更是红遍大江南北。采芝斋名牌产品众多,糖果类有松粽糖、玫酱糖、脆松糖、脆桃球、软松糖、薄皮糖、轻松糖、重松糖、轻桃糖、杏仁糖、蛋黄花生、清水山楂糕、玫瑰酱等,炒货类有香草西瓜子、玫瑰西瓜子、椒盐榧子、椒盐胡桃等,清水蜜饯类有白糖杨梅干、九制梅皮、玫瑰半梅、九制陈皮等共一百十多个品种。其中,金黄松脆的脆松糖、洁白清香的轻松糖、甜肥软糯的软松糖,是苏式糖果的代表,内含松子仁有益肺补气功效。香甜松脆的脆桃球,内含去衣核桃仁有润肺止咳作用。鲜红透明的清水山楂糕,有降低血压作用。花香芬芳的玫瑰酱有散瘀止痛作用。甜咸适口的椒盐胡桃,有补气养血作用。味美可口的白糖杨梅干、九制梅皮、九制陈皮等,有健胃消食作用。其它着名产品如炒货品种粒粒凤眼,壳薄仁厚的玫瑰、奶油西瓜子,都以"净、小、香"着称,有生津润肠作用。 松子万年代代传,芝麻开花节节高,花生落地长生果,核桃和合百年好。采芝斋就用"制造甜蜜"的传统苏式糖果,为善良的人们虔诚地祈福……糕团黄天源 苏州人嗜吃甜糯食物,而且逢年过节都要互赠吉祥喜庆礼品,表示祝贺之意,创设于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的黄天源糕团,就是相当受到欢迎的礼品。这两年,黄天源除了做足老苏州的风味之外,也从西方的蛋糕造型引发灵感,设计许多西式的糕团,现在,黄天源供应的糕团达200多种,每天提供60余种新鲜的食品,分店遍及北京、上海、南京、安徽、新疆等地区。黄天源的糕团种类繁多,若按季节,一年四季都有适时花色品种推出,如正月初一供应糖年糕、猪油年糕、糕汤圆子,正月十五供应糖汤圆子,二月初二供应油煎年糕,三月清明节供应青团子,四月十四供应神仙糕,五月初五供应各色粽子,六月供应绿豆糕、薄荷糕、米枫糕,七月十五供应豇豆糕,八月十五供应糖芋艿、糖油山芋、焐熟藕,九月初九供应重阳糕,十月供应番瓜团子,十一月冬至节供应冬至团子,十二月供应各式年糕。 除按时令节气的变化供应各种品种外,黄天源还按苏州人的风俗习惯推出适销品种,供应老年人做寿的有寿团、寿糕,姑娘出嫁有蜜糕、铺床团子,小孩满月和周岁生日有剃头团子和周岁团子,入学有扁团子,新屋上梁和乔迁之喜有定胜糕等。
⑥ 重阳节的传统饮食都有哪些分别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重阳节我在我国承传许久的传统佳节日,是中国老百姓十分重视的一个节日。重阳节也像很多节日一样竹贵日当日要吃的特色美食,那样重阳节要吃什么传统食物?重阳节的价值和寓意你清楚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吃柿子风俗习惯,在中国民俗还有一种传奇。据《奇园奇所奇》中详细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出城私访,这一天恰逢重阳节。他已一天未食,觉得挨饿口干,当行到剩柴村时,只看见家家户户墙倒树凋,均是兵火所烧,朱元璋暗暗哀叹,一望环顾,只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收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饥饿感,又寂寥时间一长而走。
⑦ 重阳节到哪里
一、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
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三、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四、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五、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六、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⑧ 怎么做重阳糕
重阳节被称为“登高节”,与登高相联系,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吃糕称为很多地方的习俗,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在重阳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上这份精制的糕点。
准备食材:
粘米粉、糯米粉、糖、豆沙、桂花蜜、红枣、坚果
1、粉和糖混合,分次加水,再搅拌到没有干粉;
2、将粉过筛,放入模具中,先取一半上锅蒸5分钟;
3、加入豆沙,抹平整;
4、加入桂花蜜,抹平整;
5、再放入剩下的粉,铺满;
6、将红枣、坚果、葡萄干之类的东西放在上层,点缀一下;
7、最后蒸上20分钟即可完成。。
⑨ 历史上有名的糕点有哪些
宋代,做法更精致,市井之中糕点创作很多。北宋汴京市场上就有用“粉面”蒸成的重阳糕,糕上面插有小旗及参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并用粉做狮子形状放在糕上面,谓之“狮蛮”。《武林旧事》所记南宋临安市场上的糕点则有糖糕、蜜糕、枣糕、栗糕、麦糕、花糕、糍糕、豆糕、蜂糕、乳糕、重阳糕等十九种,原材料涉及糯米粉、黄米粉、粳米粉、麦面、豆面。
重阳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