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部队当兵过生日有蛋糕吗
部队当兵过生日有蛋糕吗
答案是,有的,部队当兵过生日有蛋糕的
㈡ 生日吃蛋糕起源于哪个国家呢
约200年,生日蛋糕起源于德国。人们过去常常在烘焙生日蛋糕时在里面加入纽扣或者是硬币之类的东西,分到含有这些东西蛋糕的人被认为会有好的运气。
今天,很多人相信如果一个人能一口气把生日蛋糕上的所有蜡烛都吹灭的话,他/她就可以许下一个愿望,并且这个愿望能够实现。这种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信仰:人们认为从火上冒出的烟是神的象征,他们通常会对着烟祈祷,希望深能提到他们的心声。
吹蜡烛是一种为生日助兴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月亮女神阿蒂梅斯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烛的蛋糕。于是,古希腊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也插上燃着的蜡烛,并增加了吹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许下一个心愿,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便可以如愿 。
㈢ 希特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德军在西线战役时没有歼灭敦克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反扑的中坚力量。
第二:德国的资源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第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海狮计划的泡汤,致使德国在今后处于和一战时期同样的两线作战的泥潭。
第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一直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觉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唤醒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第五:德国没有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将苏联击败,使德军与苏联陷于长期的拉锯战,苏联国土辽阔有着极大的战略纵身,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德军只有在战争的第一年战胜苏联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第六:如果就算没有在第一年击溃苏联,但是可以迅速攻占莫斯科这个苏维埃政权的心脏,就会对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产生极大动摇。但是由于希特勒对战局的错误指挥,没有听取古德里安的先攻打莫斯科的意见,而是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大军攻打基辅再打莫斯科,使德军浪费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等到德军在回师莫斯科的时候德军的士气以大打折扣,装甲部队也有大量损失,在加上冬季的来到,朱可夫已经在莫斯科正面建立了一道纵身100多公里的防线。使得德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攻占莫斯科的最佳时机,等德军到达莫斯科城下时以是强弩之末。
第七:德国最高统帅部对盟军到底是在诺曼底还是加莱登陆的判断失误,将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成加莱导致对诺曼底地区防守的空虚,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更是与戈培尔所吹嘘的相差甚远,使盟军轻易上岸。
第八:盟军登陆后,由于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致使德军的4个装甲师没有及时赶到诺曼底海滩。
第九: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德军反击的4个装甲师的部署存在严重失误,希特勒将部队部署在距诺曼底海滩数十公里以外的内陆地区,而且这4个师的调动必须得到希特勒的同意。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丧失了最佳的反击机会。
㈣ 二战中美军后勤保障究竟有多逆天
打到弹药,小到可口可乐,你想想。
㈤ 德国战后损失大量领土,他们没有收复失地的想法吗
二战后德国确实失去了大片领土,包括东普鲁士(苏联占领的加里宁格勒)。
当时德国是战败国,军队已经投降,没有发言权。
依靠美国的援助和德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德国经济在战后迅速复苏,并迅速走向繁荣。今天,德国已经崛起,重新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经济总量居世界前五,德国也是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军费开支居世界前列。
这样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如何收复失地?这样不是很好吗?
㈥ 战火中的成长浴赏析好东西和神秘礼物两个词语
战火中的成年浴
奥列格是二战时苏军的一位大尉,1942年4月的一天,他奉命带领一个排,向伏尔加河左岸的一小股纳粹德军发起突围反攻。可遗憾的是,反攻最终失败了,他和另外3名幸存下来的士兵,被德军围困在一栋3层高的房子里,进退两难。
更让奥列格没想到的是,这栋易守难攻的房子里居然还住着一个人——17岁的美丽少女莉娜。莉娜的家人全死于德军的炮火,无依无靠的她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孤单和绝望中。
奥列格等人的到来,让莉娜感到了一丝安慰,但同时也让自己处于德军的包围和监视之中,就连到屋外取水,也要小心被德军击中。
但这一切并没有吓倒莉娜,她和奥列格等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几个男人也像父亲、兄长一般呵护莉娜。在没有任务时,他们还会轮流教莉娜使用枪支,在炮火纷飞的险境如何自保……莉娜也会替他们烧开水、缝补衣物,甚至为他们唱歌。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家。
围困依然在持续,10天后的一个偶然机会,奥列格得知两天后,将是莉娜18岁的生日。
18岁,对于一个女孩来说非同寻常,意味着她已成年。因此,奥列格等人想为莉娜举行一个“成人仪式”,为她送上一份像样的成年生日礼物。
可是,他们除了几袋压缩饼干外,一无所有。直到奥列格从望远镜里,发现对面房子里有一个难得的“好东西”。几个人经过商议后,决定一起将其弄回来,送给莉娜。
可这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德军的机枪随时会扫射到他们,但几个男人顾不了这些,他们一边还击,一边左躲右闪地朝对面房子里猛冲。那是他们自被围困以来进行的一次最艰难、最激烈的战斗,子弹几乎都打光了。
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4个人合力将那个“神秘礼物”扛了回来。
生日的那天晚上,在吃完了用压缩饼干做成的“生日蛋糕”后,莉娜被男人们绅士般地邀请到二层的里屋。之后,奥列格拉开了一个布帘子,一个冒着热气,盛满了热水的大浴缸瞬间出现在莉娜的面前!
不错,奥列格等人要送给莉娜的生日礼物就是这个大浴缸!由于战争以及德军长久以来的封锁,莉娜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洗过澡了,更别说在浴缸里泡澡了。于是,他们想着无论如何得让她洗一回澡,干干净净地迎来自己的18岁!
莉娜不知道的还有,当弄回了那个浴缸后,几个人将它洗了又洗,擦了又擦,直到洁净如新,生怕里面有一丝的污垢沾染到女孩的身上,然后又冒险拎回了一桶桶水……
莉娜羞涩、激动地走向那个浴缸,男人们立即转过身去拉上布帘,随后整齐地将手中的钢枪子弹上膛——他们要为纯洁的莉娜站岗,不让任何人打扰这位苦难少女的“成年浴”!
几天后,德军知道奥列格等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子弹了,于是对这栋房子发起了总攻,奥列格等人拼死将莉娜护送了出去,而他们却全部牺牲了。
“哪个花季少女不爱干净呢?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里!是他们用生命成全了我,给了我一份最好、最珍贵的生日礼物。”2014年年初,在接受俄罗斯媒体记者采访时,快90岁高龄的莉娜,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这段往事。
㈦ 美国为什么在几十个国家都有驻军美国他想做什么俄罗斯在别国有驻军吗,德国不是被苏联打败得吗,为什
美国及其盟国的世界网络布防,本土只设北方司令部20万部队,其余110万美军及其将近200万的盟军部队,分散在世界各地。其中最出名的一只就是中东的中央司令部,发动了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编制大概70万,只有40%是美军。其次是总部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司令部,其部在台湾、菲律宾、日本都有分基地。欧洲司令部可能是北约最强的一只部队,拥有向来战术素养极高的德军和英军的联合编制以及数百万的预备役。南美司令部主要是缉毒和为此中南美地区局势稳定,非洲司令部是最后一只美军驻扎在海外的营地,主要负责非洲维和。
驱逐俄国人出德国,是德国人的选择。俄罗斯也是法西斯,统治非常恐怖,当德国分为东、西德的时候,由于西柏林的用水要在东柏林引入,所以斯大林下令停止对西德供水,并且取消约定的粮食供给。还开玩笑说,饿死200万人西德就回归了。斯大林清洗人清洗惯了,认为弄死200万人就是给德国人一个教训。但是美国人不这么看,美国开始免费向西德空运粮食和物质,每天在西德机场起落的飞机高达3000架次,几乎每分钟4架飞机降落,最后没什么运的了运生日蛋糕。
柏林墙倒坍之后,俄、美都撤出了德国,只不过现在德、美贸易比较密切,少部分美军驻扎在德国。现在美军的欧洲军区和北美军区,911以前就是大西洋军区司令部,911以后才分开的,所以欧洲军区总部虽然在欧洲,但是人员没有太多,主要都是管理层和后勤。美国将近130万的编制部队,主站部队只有30万,十个师。哪打仗这30万人去哪,据说全球反应速度48小时。所以美国在德国驻扎的多数为后勤部队。
㈧ 频频打仗却伤亡甚微,为何美军在战争中的伤亡率如此的低
美国自从建国以来90%以上的时间都在打仗,倘若美国把精力都放在如何发展国家经济上,恐怕美国的经济要比今天要发达的多。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伤亡非常惨重。伊拉克派驻科威特的36万精锐部队,基本被歼灭。也有说法为认为伊拉克军队死亡接近20万人。而美军伤亡非常轻微,因战事身亡的有148人,非战事身亡的145人,总数只有283人!
美国确实常年打仗,但是美军出现的伤亡如此之小,似乎不像是打了这么多次战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和战术等的优势,还有美军刻意避免伤亡。
在这些需要地面作战尤其是近距离战斗,以及类似阿富汗那种特殊山地地形的情况下,美军技术优势被极大抵消,其伤亡数量也就开始攀升了。这说明美国人不是神,他们只不过是用技术优势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伤亡而已。
此外,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淡化战争伤亡对公众的影响。 例如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每一次战斗中都取得了战术胜利,但在总体战略上彻底失败。当时的美军缺乏战地新闻管制,大量战场视频在美国国内无限制的播出,美国媒体肆无忌惮的报道战争的血腥画面,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死亡充斥着美国新闻界,给民众巨大震撼,血腥画面导致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军在海湾战争至今就严格吸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严控媒体的战争宣传,尤其是对血腥战场和死伤军人的宣传,哪怕是英雄烈士,也要尽量低调。
㈨ 斯大林格勒玛莎死的时候在多少分钟
斯大林格勒玛莎死的时候在第92分钟。
影片的开头是德国刚刚从北非战争中撤出军队,返回意大利度假,但由于苏德的东线战场急需人力攻占斯大林格勒,突击部队就派到第六集团军,在保卢斯元帅的指挥下负责推进任务。然而,苏军的坚韧却出乎德军的想象。
400人的编队,经过一场巷战冲锋,为了守住阵地,只剩下62人,前一刻他们还在喝酒谈天说地,下一刻他们就和苏军争夺一块面包一块肉。
因为战友在就位过程中受伤,用枪威胁军医救他们,却被剥夺了军职,战友没有救,还派了一批人去扫雷在战场上工作。然后为了恢复原来的岗位,他不得不用反坦克炮对付一个苏联坦克步兵营,此时,战友只有十人。
影片中卡佳十九岁生日那天,两名士兵冒着危险出去帮她找礼物,终于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浴缸。那天晚上,几个人找了些点心当生日蛋糕,点了蜡烛,然后给卡佳泡了热水,最后让她洗澡。在战场上,最简单的生活需求就是奢华。这样的生活细节,不仅让人感动,也让人感到无尽的悲伤。
德国的军官卡恩不理会上司的命令,不顾一切的将玛莎留在了身边。在大楼被抓获的前一天,他把玛莎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正要走的时候,玛莎跑出来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就在这时,玛莎被躲在远处的狙击手击中身亡。
那一时,卡恩瞪大眼睛,无尽的伤感、愤怒,看着最想要,保护的人死在了他的面前。然后他领着大炮,准备轰炸大楼。大楼内的俄军士兵还给伏尔加河对岸的军队发了电报,要求他们在德军进入大楼时轰炸整座大楼。此时,加贺因为被安全转移而活了下来,其他人都在战场上化为灰烬。
㈩ 这个是什么小说啊 初中做过的一篇阅读
原文:"The Birthday Cake"
作者: Daniel Lyons
出自199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The Last Good Man》。
中文译文出自《生日故事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丹尼尔·莱昂斯/ 生日蛋糕
书评:
像是丹尼尔•莱昂斯的《生日蛋糕》里,一个女孩的母亲千方百计想要从一个老妇人手里买下蛋糕店的最后一块蛋糕,来给自己的女儿过生日,却遭到了拒绝。没有蛋糕的生日或许不会开心,可得到了最后一块蛋糕的老妇人,自己却同样处在无尽的苦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