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②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有哪些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
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③ 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目标
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
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医学检查和健康资料,及时掌握健康状况、了解疾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以便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征象,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达到保护目标人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属于职业病第二级预防。同时,职业健康监护也是《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之一,是实现劳动者健康权利的重要保障,是落实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的前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减少劳动者健康损害和企业经济损失,减少社会负担。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 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
6、评价预防及干预措施效果;
7、为制定和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用人单位需要做的工作:
因此,用人单位必须严格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及时安排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新录用劳动者(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劳动者)和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应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出现特殊情况时,应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30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同时,用人单位还应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④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什么内容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卫生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机构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⑤ 职业卫生监护主要内容是什么
职业卫生监护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
1)、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用人单位应对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进行定期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并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地使用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了解从业人员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
2)、职业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主要包括:
①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②接触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
③离岗时健康检查;
④用人单位发生分合、解散、破产时,应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①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
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④职业病诊疗等有关健康资料。
4)、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制度,有利于早期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对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⑥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这句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这句话是错误的。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是针对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的档案。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是企业针对员工职业健康开展监护的档案(包括诊断、评价、监测、教育等)。
(6)职业卫生监护蛋糕图片扩展阅读:
(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职业危害申报材料;
2、公司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的的委托书;
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结果、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4、、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5、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评价报告书;
6、对职业病(疑似)患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救治诊疗资料;
7、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8、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告知的相关证明材料、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的相关资料;
9、其他相关资料。
(二)公司建立接触职业危害员工个人职业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⑦ 职业卫生档案与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区别是什么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3.职业病报告卡;4.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二、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4.1.11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含临时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名册应按照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分别建立存档。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况;—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⑧ 什么是职业健康监护
(一)健康监护定义 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二)健康监护的目的意义 健康监护基本属于第二级预防,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接触效应(反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并为制订、修订卫生标准及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三)健康监护的内容 传统的健康监护是指医学监护(medical surveillance),它以健康检查为主要手段,包括检出新病例、鉴定疾病等。但由于职业性危害的病因是外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因此,仅发现职业病患者不能达到控制病因和消除职业性疾病的目的。所以,职业性健康监护应该包括作业环境(前讲过)和机体两个方面,后者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运用、健康状况分析及劳动能力鉴定。 1.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可分为就业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情况。就业前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获得受检者的基础健康资料。 定期检查是按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程度,每个一定时间,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目的在于草其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时诊断和处理职业病,检出易感人群。属第二级防,是健康检和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利用生产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资料,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病诊断、职业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3.健康状况分析 对会地的健康监护资料,不仅是存档,更要及时整理、分析、评价和反馈,使之为职业卫生工作服务,为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的采取和评价提供依据。
⑨ 做裱花、蛋糕、面包师傅有哪些职业病
追求完美,而且也比较细致细心而且有耐心。我觉得这都是他们做甜品师面点师的一些通病。因为做这些都是需要有耐心与细致的,如果稍微没有占据其中一项是做不好这些事的。
⑩ 职业卫生检测中如何正确布点
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8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