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北地區古生代—新生代復合含油氣系統———改造型實例
這里所說的華北地區,介於太行山隆起和郯廬斷裂之間,包括華北平原、渤海和下遼河平原。該區在中—新元古界和古生界穩定克拉通沉積的基礎之上,疊加了渤海灣和南華北兩個中、新生代盆地。大量的鑽探資料和研究成果證實,華北地區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均有一定的生烴能力。但已證明為工業性油氣聚集提供了油氣的烴源岩主要有兩套,即下第三系湖相泥岩烴源岩和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岩。新生代裂陷階段沉積的下第三系湖相泥岩,是該區的主力烴源岩。古生界烴源岩的早期生烴產物在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過程中散失殆盡,源於古生界的油氣藏幾乎全部為新生代以來「二次生烴」的產物。因而,華北含油氣區主要發育古生代—新生代復合含油氣系統,具有改造型復合含油氣系統的特點。
(一)烴源岩分布
華北地區形成了中—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五套烴源岩。其中下第三系湖相泥岩烴源岩和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岩是兩套區域性分布的主要生烴層系。
1.石炭—二疊系海陸交互相煤系烴源岩
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就已經注意到石炭—二疊系煤成烴的可能性,並發現了蘇橋和文留煤成氣藏。鄂爾多斯盆地與上古生界煤系有關的中部大氣田的發現,使得原本同屬一個聚煤盆地的華北地區愈發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研究表明,華北上古生界煤系以鏡質組為主,惰質組次之,殼質組一般小於 10%,但局部地區可達 15%~30%,其中太原組殼質含量較高,具有良好生烴潛力。除煤層外,華北地區上古生界還沉積厚度 200~400m的暗色泥岩,其有機質豐度較高,一般介於1%~3%之間。華北地區上古生界有機質熱演化程度較高,R0 普遍大於0.7%,在東濮、沾化、惠民、歧口、板橋、滄東-南皮等深凹陷 R0 大於2.0%,因而以生氣為主。生氣強度介於(10~100)×108m3/km2 之間,一般大於50×108 m3/km2 ,因而是華北上古生界有利的生烴層系。分區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黃驊坳陷中部凸起帶是較有利的油氣共生區,可能形成煤成油氣藏;冀中坳陷有利於形成煤成濕氣藏,其中蘇橋-文安地區有機質豐度高、類型較好,可能形成煤成油氣藏;濟陽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岩以生氣為主,有利的生氣區位於坳陷內部的凸起區和北部;臨清
圖6-38 渤海灣盆地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岩生烴條件綜合評價示意圖
坳陷亦以生氣為主,有利生氣區位於濮陽以西地區(圖6-38)。
2.下第三系烴源岩
下第三系形成於快速裂陷沉降的構造背景,形成了厚度很大的優質湖相烴源岩,是渤海灣盆地的主要烴源岩。縱向上,主要生油層段集中分布在下第三系孔二段、沙四段上部—沙三段中下部和沙一段(圖6-39)。這3套湖相泥岩烴源岩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據陸上及灘海地區的生油凹陷統計,有機碳含量0.7%~3.27%,一般高於1%;瀝青「A」含量0.053%~0.35%,一般高於0.1%;總烴含量(374~1905)×10-6 ,一般大於500×10-6。3套烴源岩生烴總量約佔全盆地的 90%。其中,沙四—沙三段烴源岩厚度可達 2000m以上,在全盆地廣泛分布,且埋深適中,總體已成熟,是盆地內最重要的烴源岩,其生成的油氣總量約佔全盆地的70%。沙一段為老第三紀最大湖侵期沉積,在盆地各地區普遍發育厚度100~500m的烴源岩,但由於埋深較淺,成熟度普遍較低,生烴總量居第二位,約佔14%。孔二段烴源岩已成熟,但分布較局限,生烴總量佔5%。平面上,以凹陷為相對獨立的成烴單元,有利生烴區圍繞斷陷湖盆中心呈環帶狀分布。湖盆中心區不僅暗色湖相泥岩烴源岩厚度大,而且中低等水生生物有機質相對富集,有機質含量高,乾酪根以腐泥型或偏腐泥型的混合型為主,構成生烴中心。湖盆邊緣區陸源有機質摻入較多,乾酪根偏腐殖型,生烴條件變差。
圖6-39 渤海灣盆地第三系沉積層序與生儲蓋組合綜合圖
(二)烴源岩成烴演化
1.石炭—二疊系烴源岩的成烴演化
已有研究成果證實,前新生代烴源岩早期生烴產物所形成的油氣聚集在印支—燕山期抬升過程中遭受嚴重破壞,只有在新生代地層沉積覆蓋厚度較大烴源岩再次埋藏過程中的「二次生烴」產物才具有實際意義。
有實際意義的二次成烴作用主要與喜馬拉雅期的有機質演化有關。喜馬拉雅期有機質演化對其前期演化的「掩覆」特別重要,在鏡質體反射率 R0 與埋深關系曲線上,新生界R0 值與上古生界 R0 值呈不間斷的連續變化是確定二次深成變質系統存在的主要地質依據,它比埋藏曲線反映二次生烴作用更直觀可靠。只有新生代以來再次埋藏過程中有機質熱演化程度超過前新生代各個時期,才具備現實的二次生烴條件,可以稱之為二次成烴作用的充分條件。
根據對各區塊沉積-構造發育史和古地熱史的分析,可以大致確定華北地區石炭—二疊紀煤的有利二次生烴范圍,主要分布於新生代沉積厚度較大且原始成熟度較低的地區,如渤海灣盆地黃驊坳陷、冀中坳陷文安地區、臨清坳陷東濮和丘縣凹陷及南華北盆地濟源-黃口凹陷帶等(圖6-40)。
圖6-40 華北地區石炭—二疊系有利二次生烴區分布示意圖
2.下第三系烴源岩成烴演化過程
渤海灣盆地老第三紀經歷了三次裂陷作用,裂陷中心自盆地外帶向渤中方向遷移,與此同時,盆地外帶裂陷作用相應減弱,部分地區甚至擠壓抬升。由於這一演化特點,自盆地外帶向盆地中心,分別形成了早斷早衰型、繼承發育型和晚斷晚衰型三種類型凹陷。不同類型凹陷裂陷歷史的差異,造成主力烴源岩和成烴演化歷史的差異。
早斷早衰型凹陷分布於大型隆起區的邊緣,總體構造成盆地的外部環帶。這類凹陷老第三紀早期裂陷作用強烈,中、後期裂陷作用衰減或擠壓抬升,並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改造,以下第三系下部孔二段或沙四段上部為主要烴源岩。較早進入主要生烴期,一般以始新世為生烴高峰期。如大民屯凹陷、滄東-南皮凹陷、廊固凹陷、濰北凹陷等。
繼承發育型凹陷老第三紀三期裂陷幕均有重要影響,地層層序比較完整,每一套層序最大厚度一般2000~3000m,第三系總厚度可達8000m以上。發育多套生儲蓋組合,其中沙四—沙三期為老第三紀的主要成湖期和主力烴源岩發育期。總體上構成盆地的第二個環帶,如東營凹陷、遼河西部凹陷、饒陽凹陷、板橋凹陷等。繼承發育型凹陷一般以漸新世為主要生烴期。
晚斷晚衰型凹陷位於渤海海域及鄰區的歧口凹陷和沾化凹陷等,裂陷作用開始較晚。多數凹陷在孔店期尚處於隆起狀態,從沙四—沙三期開始強烈裂陷,沙二—東營期為盆地的沉降中心。但裂陷作用衰退比較晚,不少地區新第三紀主要邊界斷裂仍有明顯活動,上第三系底界斷距可達300m以上。晚斷晚衰型凹陷一般以新第三紀為主要生烴期。
(三)古生代—新生代含油氣系統的復合特徵
1.平面上展布范圍受新生代構造格局控制
華北地區現今隆坳相間和凸凹相間的構造格局定型於新生代老第三紀斷陷期,老第三紀凹陷不僅控制了新生界有效烴源岩的展布范圍,同時也控制了前新生界「二次生烴」有效烴源岩的范圍,各時代烴源岩所生成的油氣均分布於新生代凹陷內部或臨近的凸起或隆起區。因而,新生代多斷陷、多凸起的構造格局,決定了該盆地多含油氣系統的形成和展布,存在新生界和前新生界多套烴源岩地區,一個凹陷就可形成一個多時代的復合含油氣系統。如霸縣凹陷、東濮凹陷主要烴源岩均為下第三系沙河街組,構成了這兩個凹陷主要油田的油源層,與此同時,石炭—二疊系煤系也已證實具有生氣條件,霸縣凹陷文安斜坡帶的蘇橋氣田和東濮凹陷的文留氣田,同位素分析證明具有煤成氣的特點。黃驊坳陷南區除了孔店組生油並聚集成孔店和棗園兩個億噸級大油田外,石炭—二疊系煤層和奧陶系峰峰組已證實具有生烴條件,在烏馬營和孔店凸起鑽探發現了源自這兩個生烴層系的烏深1高產氣井和孔古3井油藏。
2.油氣穿層分布,形成多時代的油氣聚集
華北地區多期盆地發育,造成多時代的有利儲層,從太古宇至新生界均有工業油氣聚集。油氣多層系分布主要是由於新生代斷裂活動強烈,為油氣充注各時代地層提供了良好的運移通道條件。同時,由於下第三系沙三段和沙一段是兩套全盆地分布的湖侵泥岩區域蓋層,它們不僅是下第三系本身油氣聚集的主要區域蓋層,也是前新生界「新生古儲」油氣藏的主要蓋層;明化鎮組沼澤相泥岩在渤海灣及臨近的歧口凹陷和沾化凹陷分布穩定,是該區上第三系形成大量油氣聚集的重要因素。
3.平面上普遍存在多含油氣系統交叉復合現象
在華北地區的新生代凹陷內部往往發育多個生油窪陷,凹陷內部和凹陷之間的基岩凸起帶成為多個生油凹陷或窪陷生成油氣的共同運移指向,從而形成多個生烴灶油氣混合聚集的潛山-披覆背斜油氣聚集帶,相鄰含油氣系統普遍存在交叉復合是渤海灣盆地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2. 南皮縣多少個屯多少個卜
截止2011年9月,南皮縣轄6鎮3鄉:南皮鎮、馮家口鎮、寨子鎮、鮑官屯鎮、王寺鎮、烏馬營鎮、大浪淀鄉、劉八里鄉、潞灌鄉;312個行政村。
3. 各個地方的身份證開頭數字是什麼
各個地方的身份證開頭數字是表明居民地址的數字地址碼,具體如下:
1、華北地區:北京市 110000,天津市 120000,河北省 130000,山西省 140000,內蒙古自治區 150000。
2、東北地區:遼寧省 210000,吉林省 220000,黑龍江省 230000。
3、華東地區:上海市 310000,江蘇省 320000,浙江省 330000,安徽省 340000,福建省 350000,江西省 360000,山東省 370000。
4、華中地區:河南省 410000,湖北省 420000,湖南省 430000。
5、華南地區:廣東省 440000,廣西壯族自治區 450000,海南省 460000。
6、西南地區:四川省 510000,貴州省 520000,雲南省 530000,西藏自治區 540000,重慶市 500000。
(3)南皮縣烏馬營鎮哪裡賣蛋糕擴展閱讀:
關於身份證上的數字:
1、前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代碼; 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碼; 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2、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也有的說是個人信息碼,一般是隨計算機的隨機產生, 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有時也用x表示。
3、地址碼(前六位數),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4、號碼的結構,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4. 南皮縣有哪些磚窯電話分別是多少
南皮縣第二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王寺鎮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潞灌鄉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祁家窪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大七撥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穆三撥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張旗屯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烏馬營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黑龍村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
後屯磚廠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鐧懼害鍦板浘
5. 南皮縣有哪些集市是哪號
南皮:3、6、9(數字所指都是陰歷——以下同)
烏馬營:5、10
寨子:1、6
黑龍村:2、7
王寺:3、8
劉夫青:4、9
6. 南皮縣郵編
滄州市南皮縣的郵政區碼:061500。
南皮縣是河北省滄州市的下轄縣,
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天津。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部,南運河畔。總面積794平方千米。南皮縣區位優勢明顯,北距北京250公里、天津l60公里,南距濟南200公里,東距天津港180公里、黃驊港80公里,西距石家莊220公里。
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發達,來則通,去則暢,是一片投資開發的熱土。
南皮縣轄6個鎮、3個鄉:南皮鎮、馮家口鎮、寨子鎮、鮑官屯鎮、王寺鎮、烏馬營鎮、大浪淀鄉、劉八里鄉、潞灌鄉。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南皮縣轄六鎮三鄉,總面積790平方公里,待開發土地22萬畝,人口34萬。
南皮縣農業以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而著稱,先後被國家列為糧、棉基地縣。林果生產跨入省市先進行列,鴨梨、蘋果、金絲小棗等干鮮果品蜚聲中外,年產超億斤。
畜牧產品種類齊全,已形成規模優勢,大牲畜年存欄20.5萬頭,羊存欄14.7萬只,豬存欄12.7萬頭,家禽520萬只,肉類、禽蛋產量逐年遞增。露地蔬菜和設施蔬菜種植面積5萬畝,總產量10萬噸。 農業開發和建設正在大規模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