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婆90歲大壽當天離世,蛋糕還沒送來人就走了,算是「喜喪」嗎
80歲高齡無痛離世,這算是喜喪。一位90歲阿婆在生日當天離世,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兒孫們給她訂的生日蛋糕還沒來得及送到,人就已經走了,可以看到場面非常嚴肅,桌子上還擺著一個多層的蛋糕,可見大家對於過手這件事都非常重視。
最後,老人去世雖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家人們也都感到悲傷落寞,但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看,生老病死本身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而老人能夠做到壽終正寢,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與其悲傷,家人還不如高高興興的送老人上路。我國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對於喜喪的標准也會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都不會設置靈堂、放哀樂等等。
2. 給去世的老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1、鮮花祭奠:攜帶一束符合去世的人性格特徵的鮮花或自己去摘花來做成鮮花束去祭奠,將鮮花放到去世人的墓前正中間,自己在墓前靜默3分鍾,內心表達對其的思念以及對其生日的紀念。
2、禮品紀念法:定做一個模型生日蛋糕,插上代表去世人陽間和陰間年齡的生是蠟燭,寫上去世人的姓名,去到去世人墓前進行對去世人的生是紀念,並為去世人小聲唱訟生日快樂歌,紀念完畢後如果允許就將模型蛋糕燒給去世人。
3、酒:如果去世的還喜愛喝點酒,也可以買點他/她生前喜歡喝的酒,帶到墓前,倒入酒杯後再灑到去世人的墓前,一共倒3杯,灑3次,就用酒來祭奠去世人的生日。
4、還可以在隔空對去世人的生日進行祭奠,這種情況就是在去世人生日的當天,在異地搭一個去世人的靈台,同樣擺上相關的生日禮品,進行在心靈上的對去世人的生日紀念和祭奠。
通常在以下日子祭拜已故親人:
與先人相關的日子
1、先人每年的生日(重要祭祀日)
2、先人每年的忌日(重要祭祀日)
3、先人去世後的第七天(頭七,相對重要)
4、先人去世後的第十四天(二七)
5、先人去世後的第二十一天(三七,相對重要)
6、先人去世後的第二十八天(四七)
7、先人去世後的第一個月
8、先人去世後的第三十五天(五七)
9、先人去世後的第四十二天(六七)
10、先人去世後的第四十九天(七七,相對重要)
11、先人去世後的第一百天(百日祭)
傳統祭拜日子
1、農歷年三十,除夕(除夕祭祖,重要祭祀日)
2、農歷年初二(開年祭祖)
3、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祭祖)
4、公歷4月5日,清明節(清明掃墓、最重要祭祀日)
5、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祭祖)
6、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祖先)
7、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祭祖、掃墓,重要祭祀日)
8、農歷十月初一,祭祖節(上墳、祭祖)
9、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祭奠先人)
10、公歷12月22日或23日,冬至(祭祖,重要祭祀日)
11、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祭祖)
3. 老人90歲大壽當天去世,家人圍在蛋糕旁悲痛,他究竟是因何去世的
老人是喜喪,畢竟老人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身體功能也在慢慢的下降,雖然這一次老人沒有親口吃上兒孫們給自己買的蛋糕,但是這樣的感情也讓很多觀眾非常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