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蛋糕紙碟子怎麼畫花
畫青花瓷感覺的,就用深藍色馬克筆。畫彩色的就用尼龍筆或者水粉顏料。花紋圖案沒有固定的模式,參考下圖
⑵ 如何辨別手繪青花瓷
辨別手繪青花瓷的方法如下:
1、畫面規整度:如果是貼花瓷(非手繪青花瓷),是會在對稱或相同的圖案上基本保持一致、規整的,拿出兩個用同款貼花紙製作的器物,紋飾圖案也是會一模一樣,但如果是手繪青花瓷,是畫不出完全相同的圖案的;
2、畫面清晰度,線條勻稱度:貼花瓷一般畫面不太清晰且呆板,線條模糊但均勻,尤其是線條的顏色沒有變化,深淺濃淡一樣,但是手繪青花瓷都會有深淺不一的線條,畫面也更為清晰生動。
3、紋飾圖案:如果是貼畫瓷,是需要繞一圈才能形成,所以兩邊相合處會有一條合共線,往往會出現疊交、錯位、接頭缺口等情況,手繪青花瓷的紋飾圖案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的;
4、顏色:貼畫瓷的顏色有時候會有缺色的情況,這是由於貼花紙在轉運過程或操作時弄掉了貼花紙上的部分青花顏料導致,像被蟲咬過;
5、工業特質:貼花是工業化的產品,必然具備一些工業特徵,用貼畫瓷貼上去的話,使用放大鏡看畫面會看到像素點;而手繪瓷直接用筆描繪填塗就不會有像素點。
⑶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篇1
一、合理提供材料,滿足幼兒自主探索的需求。
雖然這是一節美術活動,但是裡面涵蓋的內容也涉及到了科學的領域。顏色混合的秘密,對於我們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新奇的。我在備課的時候就在想,不能只是局限於讓幼兒觀察的層面,而是應該讓幼兒動手探索,這樣才可以增加幼兒對顏色混合的認識。所以,為了更加突出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探索,我在活動的准備中為每組准備了一定的顏料,提供了大小的操作單,並且在過程中也提現出了這些操作材料的利用價值,符合讓幼兒做中學,動手實踐的原則。
二、合理設計環節,讓幼兒逐步操作提升體驗。
本次活動的顏色是三種,而且是三原色。所以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認為有必要讓幼兒認識這三種顏色,這位後來的顏色混合做好了相應的鋪墊。接下來我主要安排的環節是:首先我示範將紅黃顏色混合,幼兒很快就被激發起興趣,了解到顏色的變化。接著,我讓幼兒按照大的顏色記錄單,在我的引導下依次進行其他幾種顏色的混合,了解了變化後的顏色。由於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所以孩子們大膽操作、思維積極,主動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著,分享著這些有趣的東西。整個活動過程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審美情趣,還激發了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同時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進和提高。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篇2
一、本次活動的優點:
(一)根據本班現狀開展活動。
基於對我們班幼兒的現狀分析,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經過深思熟慮後將本學期的抽象畫課題與線描畫(刮畫)結合。本班幼兒對抽象畫和線描畫都有著很大的興趣。加上中班幼兒開始能夠進行有規律的線描創作,所以我開展了本次活動。
(二)課前准備充分。
收集了抽象畫和線描畫的資料。讓幼兒較深入地了解兩種繪畫形式的區別和聯系。同時我也感受到抽象畫、線描畫有助於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如:孩子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想像力都能提高。我們班的孩子在動手能力方面的懸殊很大,能力強的孩子能很流暢的畫出各種圖案,能力弱的孩子連握筆的姿勢也不對,為了讓每位孩子在動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本次活動能夠讓幼兒大膽地作畫。
(三)加入剪紙的技法。
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孩子們在對稱剪法的掌握上有些幼兒掌握的較好,有些幼兒在對折後不是畫到靠近中心線的地方,而是畫在中心線的外面。這樣為後面的剪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有了前二個活動的經驗,從而考慮到孩子會出現這個情況。(完整的樹葉變成了兩片)在活動前我也進行了推敲琢磨,後來想到了利用兒歌的學習幫助幼兒掌握對稱剪法,這樣一來孩子們通過邊念邊剪的,可以幫助大部分幼兒可以更好的掌握,但在畫面的布局中也應該給孩子孩子更多的引導。不然會出現大樹畫得太小,葉子太大了沒有貼幾片就滿了。還引導幼兒添畫出樹葉的葉脈,還有些幼兒通過自己的想像剪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小草,使作品的整體效果得到更高的提升。
二、活動不足:
1.部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不高。
我也發現有些孩子想像力很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對於動手操作能力卻十分的差。有部分幼兒拿剪刀的方法是對了,可是比較不能按輪廓線剪下。幼兒幼兒樹葉是剪好了,可是沒有按規律排序裝飾樹葉。
2.幼兒刮畫技巧較單一。
大部分幼兒都只能夠使用同一刮畫技法,比如在裝飾的過程中全部用粗的線條或者全部用細的線條,沒辦法粗細搭配。在線條的選擇上也是,要麼都是單一的直線,要麼都是單一的曲線。根據幼兒的這些不足,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或者區域活動中,將繼續加強幼兒多種技巧的練習。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篇3
此次活動是主題「你變我變大家變」中的一堂兩課時的美術活動。課時一的重點為:利用不同方向不同種類的線條繪制不規則的格子。課時二的重點是:讓幼兒在認識各種顏色的基礎上感知其色調的不同,學會區別冷色與暖色並選擇顏色進行裝飾。活動過程中,根據與幼兒交流互動所得到的反饋來看,活動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現針對以下幾方面做出反思:
一、核心價值的把握。
教師對於活動目標的定位有所偏差,沒有考慮到藝術活動獨有的核心價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藝術活動的主要目標為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活動中,「感受與欣賞」的'部分明顯缺失。此外,教師主導性過強,對顏色的選擇、塗抹的規律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並重點強調「技能技巧」的運用,從而導致繪畫過程中幼兒無法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在局限幼兒思維的同時也忽略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調整策略:
1、增設「感受與欣賞」環節,以具體的圖畫作為活動導入的媒介,通過欣賞活動,對色彩進行更加直觀的感知,以體驗不同色彩搭配所表現出的效果。
2、利用自由討論(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幼兒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圖畫或某種色彩的理解與感受,盡量讓每位幼兒都有開口的機會,為繪畫活動做鋪墊。
3、繪畫形式可適當變更,讓幼兒通過自由創想畫面、自主選色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高興的、輕松的、暖和的等等),而對於繪畫技巧則不要過分要求,教師可在巡迴指導的過程中以提醒的方式引起幼兒注意。
二、材料准備的適宜性。
教師在選擇幼兒繪畫工具時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用油畫棒塗色既費時又費事。活動中,幼兒必須專注於每一格的塗色,無暇顧及自己的意願與感受,作品的完成率較低。
調整策略:
1、可採用水粉作為繪畫工具,在節省時間的同時也體現了活動的重點是情感表達而非塗色技巧。
2、畫紙的大小可以根據操作台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讓每位幼兒都盡量有足夠的繪畫空間,以較為舒服的姿勢作畫,為活動的開展排除外界干擾。
3、前期的經驗准備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開展前,可以有意識地選擇畫面感反差較大的畫作讓幼兒欣賞,逐步培養幼兒視覺感知的能力。
三、環節設計的科學性。
由於教師時間分配不當,本次活動用時近40分鍾,活動結束,三分之一的幼兒並未完成作品。導入過程佔去的時間過長,幼兒繪畫時間有限,無法充分地表現與創造。
調整策略:
1、導入過程需言簡意賅,旨在為幼兒創造條件以支持其自主表達,而非採用「灌輸」的方式向幼兒教授「冷暖色」的概念。
2、省略不必要的活動環節(如「中間色」的把握等),重點突出幼兒的表達與自主操作。
四、教師語言的兒童性。
教師對課堂的把握能力較強,但語言不夠兒童化,影響幼兒的理解,對於活動的順利開展有一定阻礙。
調整策略:
1、提問的方式需具有藝術性。為孩子創設問題情景,讓他們有話可說(如:「紅紅的太陽散發著金燦燦的光芒,照耀著綠蔥蔥的草地,躺在草地上的你感覺怎麼樣?」)。
2、對於幼兒的回答要做出適當的總結和提升,避免重復回答內容。
本次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顯得十分稚嫩,無論是目標的制定還是活動的准備,都有諸多不足之處。作為一個新進教師,我渴望學習、渴望經驗、渴望督導、渴望創新,有著自己的想法但卻並不適用於此次活動。我本著一顆赤子之心,希望盡快改正教育陋習,少走彎路,我願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細節。在漫長的成長道路上 ,走好每一步。
中班美術活動反思總結 篇4
這段時間,我聽了很多不同老師執教的美術課並且自己也執教了一堂美術課,使我對美術課有了一定的認識。一堂好的美術課,可以很好的激發幼兒的繪畫靈感,使幼兒創造出一幅幅富有想像與童真的美術作品。
本月,自己執教了一堂中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盤》,青花瓷盤是最富有古代中國濃郁氣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調為藍色和白色,圖案有山水,鳥獸,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來源於生活,現如今也還能在很多地方看到青花瓷的身影,而且盤子也是幼兒經常能見到,用到的東西。通過這次活動,要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青花瓷,並且大膽的設計青花瓷花紋,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從前期的收集資料,精心准備教案再到試教,再從試教中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所在,知道了美術課教師的引導講解部分要做到言簡精練,並且要留有充分的時間給幼兒自己創作。通過欣賞青花瓷盤,了解青花瓷盤的花紋特點,幼兒也創造出了一個個漂亮的青花瓷盤,把它們收集在一起在教室的一角進行展示,感覺我們的教室也變得特別美了。
青花瓷還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本月我還聽了其他三位老師的美術課《青花瓷》,她們分別引導幼兒將青花畫在白紙上,再通過折,剪,黏的方式製成青花花燈,一個個青花花燈整齊的放在桌子上,特別的立體,非常好看。還有的畫在鏤空的蛋糕紙上,蛋糕紙上的鏤空花紋與幼兒畫的青花花紋相呼應,顯得特別的美麗。還有老師引導幼兒將青花花紋畫在瓶子上,但這個瓶子不是普通的玻璃瓶,而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塑造的紙泥,這又是一個富有創意的表現手法,課前教師就與幼兒用紙泥共同塑造了各式各樣的瓶子,課上幼兒將青花花紋畫在自己塑造的紙泥瓶上,創造出了許多獨具一格的青花瓷瓶,在自己的青花瓶上插一朵之花,整齊的放在教師的窗檯上,給我們的教室增添了不少的生氣。
本月,我還在新多藝術幼兒園傾聽了一堂中班的美術活動《我的環保袋》,環保袋又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教師選擇在環保袋上作畫,又給美術活動增添了少的樂趣。記得教師是讓幼兒在環保袋上畫各種菊花來美化自己的環保袋,教師先請幼兒整體觀察菊花的形態,再局部觀察菊花的形態,引導幼兒發現菊花的花瓣是呈放射狀展開的,幼兒還可將菊花畫在環保袋的各種不同的位置上,教師有效的引導,使幼兒創造出來的作品,富有想像與特有的美,每個幼兒都高興的拎著自己設計畫的環保袋給在場的老師看,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們拎著自己的環保袋出去買東西,就一定會自豪的跟別人說,這是我自己設計的環保袋!這也從側面提高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突然發現,自己所聽的這幾堂美術課,取材都來源於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物品,但這些卻能夠經過幼兒之手,變成如此不平凡的東西,而且不僅美化了我們周圍的環境,還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不得不感嘆,美術讓我們生活變得更精彩。
;⑷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1
活動目標:
1、感知青花瓷瓶的外形特徵,嘗試在橢球體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建構表現青花瓷瓶。
2、能大方地用語言描述青花瓷瓶的外觀,感受青花瓷的美。
3、能積極地參與建構活動,體驗自己與同伴共同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ppt、雪花片、半成品、展台、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各樣的青花瓷,感知青花瓷瓶的外形特徵
1、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
師:最近我們開展了青花瓷韻的主題活動,我們共同收集了許多青花瓷瓶。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青花瓷瓶,它們的外形是什麼樣的?你最喜歡哪一款?
(幼兒觀察講述,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從瓶口、瓶頸、瓶肚、瓶底來觀察。)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青花瓷瓶是藍白相間的,上面有許多的花紋裝飾。有的瓶口圓圓的小小的、像圓柱體,瓶頸有的是細長的,像長方體,有的瓶身肚子大大的,像個橢球體,有的瓶底像半球體,造型非常美,千姿百態。
2、拓展幼兒的思維
教師:前段時間我們還去了瓷器城參觀,你還見過哪些獨特的青花瓷?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二)幼兒建構,教師觀察指導
1、師:今天我們都來做巧手匠,用雪花片來建構一個青花瓷瓶,比比看誰最有創意,能建構出造型非常美的青花瓷瓶。
2、師:你想建構一個什麼樣的青花瓷瓶呢?(鼓勵幼兒自由說一說)
3、幼兒自主建構,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添加青花瓷瓶的把子、底座等部位。
(三)活動評價
1、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今天我們都是能工巧匠,建構出了造型不一,非常漂亮的青花瓷瓶,真棒!你插的青花瓷瓶是什麼樣的?
延伸:鼓勵幼兒在區域中繼續建構造型不一的青花瓷壺等。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點及發展史。
2.喜歡青花瓷,激發對國粹藝術的贊美之情。
3.能用不同的圖案創作己喜歡的青花圖案。
活動准備:
1、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見的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器的圖片。
2、多媒體課件《青花瓷》的發展歷史。
3、記號筆及自製的帽子,圍巾,扇子,小包。(幼兒操作材料)4、《青花瓷》背景音樂。時裝表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李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的英文單詞是什麼嗎?(CHINA)師:這個CHINA大寫時是表示,單方它小寫時他還有一個意思,你們知道嗎?
那就是瓷器。
你們見過瓷器嗎?在那見過?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樣,你們想不想看?
二.初步欣賞青花瓷器,交流、討論了解青花瓷器。
1.展示實物青花瓷器。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碗、盤子、勺子、花盆)這些都是我們在平時經常能看到了。它們有稱生活用瓷。
2.展示青花瓷瓶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麼?(瓶,盤子)這些瓶子,盤子上面的花紋很漂亮,大多用來給人們觀看,欣賞,因此有叫觀賞用瓷。
提問:這些瓷器都是什麼顏色的?底色是什麼樣的?
誰知道它們叫什麼嗎?(青花瓷)三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青花瓷的發展史師:青花瓷上的藍色是用一種天然然料配成顏料用毛筆描畫在做成形狀的瓷坯上,再塗上一層能起到保護作用的透明的釉,經過1300多度約高溫燒制而成的,變成現在這些美麗的青花藍色,所以這些瓷器的名稱叫做青花瓷器。
提問:看到青花瓷裝飾的瓷器有什麼感覺?(漂亮、美麗)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青花瓷器。
提問:青花瓷器上的花紋、圖案都一樣嗎?你能找出一些圖案來嗎?
青花瓷器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教師:青花瓷上精美的圖案,有龍、鳥、花、山、水、魚等,都是人們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及自己的想像描畫上去的,另外還利用傳統的花邊對瓷瓶進行整齊的,有規則的裝飾,一般在瓶口、瓶頸、底部裝飾花邊,中間描畫主要圖案。
五擴展性教學,青花圖案還可以裝飾在什麼東西上面?
勤勞、智慧的人很早就創造出了這么美麗的青花瓷器,你們喜歡青花瓷器嗎?(喜歡)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工藝品,現在的人們也很了不起,他們把青花圖案運用到各種裝飾中去。(我們一看吧!)欣賞青花運用到的各種物品的裝飾。
六幼兒設計青花瓷器今天我還請來幾位神秘嘉賓(幼兒手拿畫好的扇子,小包,圍巾,帽子隨音樂時裝表演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我們小朋友也很棒,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青花瓷器,下面,請你們來大顯身手,用漂亮的圖案,整齊的花紋也來設計一個自己的青花瓷器吧。
(1)介紹工具(2)幼兒開始作畫。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幼兒隨音樂展示自己的作品。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3
【內容與要求】
1.知道青花瓷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大膽裝飾白底花瓶。
2.感受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美,有進一步探索青花瓷的興趣。
活動重點:感受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美,有進一步探索青花瓷的興趣。
活動難點:大膽裝飾白底花瓶。
【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准備:幼兒對青花瓷器有豐富的觀察感知經驗,並有過利用勾線筆、水筆等描繪青花瓷器上的各種花紋的經驗。
2.材料准備:ppt、青花瓷器、青花瓷圖片、白底花瓶、藍色記號筆。
3.音樂准備:純音樂《青花瓷》。
【活動過程】
一、 再次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進一步了解青花瓷。
孩子自由觀看,集中進入主題談話
主要提問:哪一種顏色最能代表中國?
在世界上,還有一種能代表中國的顏色,我們叫它「中國藍」。而這個名稱,主要是來源於我們看到的這些物品。(青花瓷)
小結:這些瓷器它們只有白底和藍色,這種白底藍色的瓷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青花瓷。在古代,人們把藍色叫做青,他們又覺得這種瓷器像花兒一樣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瓷器,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上面的裝飾圖案清新、淡雅、干凈、簡潔,非常美麗。
二、 理解青花瓷的裝飾特點,進一步感受它的構圖美。
1. ppt整體欣賞青花瓷。(觀看幻燈片)
主要提問:每一件青花瓷上的圖案都是一幅畫,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青花瓷上主要畫了些什麼?
小結:青花瓷上的圖案有的來自於人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一些東西:動物、人物、山水風景、花卉植物,也有的是人們創造和想像出來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和祝福:傳說中的動物、神話傳說等。這些瓷器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具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主要提問:剛剛看到的這些圖案,它們通常出現在青花瓷器的哪個部位?(瓶身)
2.ppt感知青花瓷的花紋圖樣美以及排列的主要特點。
主要提問:許多青花瓷除了有美麗的圖案之外,還有一層一層美麗的花紋,都有哪些花紋?
小結:回型紋、蕉葉紋、卷草紋、海浪紋、蓮瓣紋等。
主要提問:這些美麗的花紋通常出現在青花瓷器的哪些部位?(瓶口、瓶頸、瓶底)
三、大膽創新,裝飾青花瓷瓶。
1.幼兒變身青花瓷設計師
幼兒可以自己設計,也可以參考教師提供的青花瓷花紋和圖案,或者變一變,大膽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美麗的青花瓷!
2.交流欣賞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為最美的作品,美在哪裡?
三、 延伸:
在生活中青花不僅可以運用在瓶子上,還可以運用到很多生活用品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青花帶給我們的美吧!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4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點及發展史。
2、喜歡青花瓷,激發對中國國粹藝術的贊美之情。
活動准備:
1、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見的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器的圖片。
2、多媒體課件《青花瓷》的發展歷史。
3、記號筆及自製的帽子,圍巾,扇子,小包。(幼兒操作材料)
4、《青花瓷》背景音樂。時裝表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李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中國的英文單詞是什麼嗎?(CHINA)
師:這個CHINA大寫時是表示中國,單方它小寫時他還有一個意思,你們知道嗎?
那就是瓷器。
你們見過瓷器嗎?在那見過?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樣,你們想不想看?
二、初步欣賞青花瓷器,交流、討論了解青花瓷器。
1、展示收集的實物青花瓷器。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碗、盤子、勺子、花盆)這些都是我們在平時經常能看到了。它們有稱生活用瓷。
2、展示青花瓷瓶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麼?(瓶,盤子)這些瓶子,盤子上面的花紋很漂亮,大多用來給人們觀看,欣賞,因此有叫觀賞用瓷。
提問:這些瓷器都是什麼顏色的?底色是什麼樣的?
誰知道它們叫什麼嗎?(青花瓷)
三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青花瓷的發展史師:青花瓷上的藍色是用一種天然然料配成顏料用毛筆描畫在做成形狀的瓷坯上,再塗上一層能起到保護作用的透明的釉,經過1300多度約高溫燒制而成的,變成現在這些美麗的青花藍色,所以這些瓷器的名稱叫做青花瓷器。
提問:看到青花瓷裝飾的瓷器有什麼感覺?(漂亮、美麗)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青花瓷器。
提問:青花瓷器上的花紋、圖案都一樣嗎?你能找出一些圖案來嗎?
青花瓷器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教師:青花瓷上精美的圖案,有龍、鳥、花、山、水、魚等,都是人們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及自己的想像描畫上去的,另外還利用傳統的花邊對瓷瓶進行整齊的,有規則的裝飾,一般在瓶口、瓶頸、底部裝飾花邊,中間描畫主要圖案。
五擴展性教學,青花圖案還可以裝飾在什麼東西上面?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很早就創造出了這么美麗的青花瓷器,你們喜歡青花瓷器嗎?(喜歡)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工藝品,現在的人們也很了不起,他們把青花圖案運用到各種裝飾中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欣賞青花運用到的各種物品的裝飾。
六幼兒設計青花瓷器今天我還請來幾位神秘嘉賓(幼兒手拿畫好的扇子,小包,圍巾,帽子隨音樂時裝表演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我們小朋友也很棒,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青花瓷器,下面,請你們來大顯身手,用漂亮的圖案,整齊的花紋也來設計一個自己的青花瓷器吧。
(1)介紹工具
(2)幼兒開始作畫。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幼兒隨音樂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青花瓷作為中國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我結合本次活動主題「中國風、中國夢」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並發展了此次活動。
《指南》中對於幼兒藝術領域的解讀中,提出了支持幼兒藝術表現的途徑和方法,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豐富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第一個環節中,我出示青花瓷的碗、瓷杯和瓷盤等實物,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青花瓷的花瓶,了解青花瓷的顏色特點。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利用課件出示了更多漂亮的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感受青花瓷的美。並用語言表述他們對青花瓷美的感受。
在第三個環節中,我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支持幼兒進行藝術的創作,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我積極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去挖掘、去發現孩子活動中的閃光點。
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了青花瓷展示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藝術展示的機會。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5
活動目標
欣賞青花瓷作品,了解青花瓷的傳說。
嘗試根據青花瓷花紋、圖案的特點進行裝飾。
活動准備
課件准備:「青花瓷」組圖;《青花瓷的傳說》故事音頻及圖片。
紙面教具:《青花瓷器》。
材料准備:藍色勾線筆。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青花瓷」,引導幼兒認識青花瓷,導入活動主題。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這些瓷器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小結:這種白底藍花的瓷器叫做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藍、白兩種顏色,上面的裝飾花紋干凈、簡潔,非常漂亮。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青花瓷的傳說》,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關於青花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一段。
——青花為什麼要進山?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二段。
——破窯里的人是誰?
——青花在哪裡?她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三段。
——青花怎麼了?
——她找到畫瓷的料石了嗎?
4.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四段。
——青花瓷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為什麼把它叫做「青花瓷」?
小結:青花想找到一種適合畫瓷的顏料來代替雕刻,就跟著舅舅進山找料石。最終,青花找到了料石但也凍死在了山頂上,小寶把青花找到的料石磨成粉末,配成顏料,用筆畫在瓷坯上,通過燒制,瓷器上出現了美麗的藍色花紋,這就是青花瓷。因為畫瓷器的顏料是青花找到的,大家為了紀念青花就把青花瓷上的藍花叫做「青花」。
出示組圖「青花瓷」,引導幼兒了解青花瓷花紋及圖案的裝飾特點。
——聽了青花瓷的故事,你們想自己設計青花瓷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青花瓷上的花紋和圖案是什麼樣的。
——青花瓷上都有什麼樣的花紋和圖案?
——它們分別分布在瓷器的什麼位置?
小結:青花瓷的邊緣,如青花瓷瓶的瓶口、瓶底位置裝飾著有規律排列的花紋,叫做花邊紋。青花瓷的中間會裝飾著較大的圖案,一般人們會選擇生活中常見的花、草、動物等圖案進行裝飾。
發放紙面教具《青花瓷器》及繪畫工具,鼓勵幼兒大膽裝飾。
1.介紹裝飾材料。
——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兩種不同的青花瓷器,一種是青花瓷瓶,一種是青花瓷盤,你們可以自己選擇想要裝飾的青花瓷器,根據青花瓷的特點用藍色記號筆進行裝飾。
2.幼兒自主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展示並交流自己的作品。
——你設計的青花瓷是什麼樣的?
——用了哪些花紋和圖案?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術區,投放青花瓷的圖片、紙面教具《青花瓷》以及藍色勾線筆,引導幼兒繼續欣賞青花瓷並進行裝飾。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6
活動目標:
1.欣賞青花瓷盤的花紋及其獨特的色彩搭配,感受白底藍花的美。
2.嘗試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裝飾圓盤,體驗創作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課件一套,自製青花瓷盤一個。
2.一次性盤子、紙杯人手一個。
3.藍色水彩筆或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1.出示紙盤問:這是什麼?(一次性紙盤)你在吃什麼的時候用過這紙盤?(吃蛋糕的時候)吃過蛋糕我們就把這紙盤扔了,老師覺得有點可惜。於是,我用它做了一隻漂亮的花盤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二、欣賞自製青花瓷盤。
1.出示盤子:看,這只盤子上有些什麼花紋?(孔雀、花、蝴蝶)在中間的是什麼?(孔雀)孔雀在中間,我們稱它就是一個中心。它的周圍又有什麼花紋?(花、蝴蝶)教師指著蝴蝶說:這是一隻蝴蝶,在哪裡也有這個花紋?(在對面)教師用兩只手指分別指出兩只蝴蝶說:「這兩只蝴蝶是圍繞這個中心面對面排列的」。
小結:唉!象這種以中間的圖形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面對面用一樣的圖形來裝飾的方法叫中心對稱。引導幼兒一起說:「中心對稱」。
2.請個別幼兒操作:那這盤子上還有哪裡是中心對稱的花紋,誰來指給老師看看(個別幼兒上去指)師:接下來我們繼續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這個盤子,(師在盤子上貼上一個菱形,請幼兒來貼中心對稱的菱形)。師:對!裝飾中心對稱的花紋,就是要這樣面對面一對一對圖形來裝飾。你們會嗎?(會)
三、欣賞課件青花瓷盤。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漂亮的盤子,它們就是用這種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的,想不想看看?(想)
(1)播放第一張盤子圖片問:它的中心是什麼花紋(一條魚),中心對稱的又是哪些花紋?(幼兒答)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就把中心對稱的花紋找出來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盤子。
(2)播放第二張盤子圖片問:它的中心是什麼花紋?(5朵由線條組成的花朵),中心對稱的花紋有什麼特點(全是一樣的花朵)。
教師小結:原來在中心外面的中心對稱的花紋可以是不一樣的,也可以是一樣的。再看看這個盤子。
(3)播放第三張盤子圖片:它的中心是什麼花紋?(線條和花)在中心外面有幾圈?(兩圈)
教師小結:原來設計盤子的時候,在中心外面還不止可以設計一圈,還可以設計兩圈、三圈能?師:盤子這么漂亮,還想看嗎?(想)這次我們可要快速的、默默地來看一看,把自己喜歡的中心對稱的`花紋記在心裡。播放輕音樂,幼兒欣賞。
小結:剛才我們看了這些多的盤子,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是由幾種顏色裝飾而成的?(都是蘭色和白色)對,這些盤子都是在雪白的盤子上用一種特殊的材料——青釉裝飾成的,這種盤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青花瓷盤。(幼兒重復:青花瓷盤)青花瓷盤在我國很早就有了,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別的國家是沒有的。
四、明確要求,幼兒開始操作。
1.你們喜歡青花瓷盤嗎?(喜歡)那就請你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來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青花瓷盤?
2.提出要求:
(1)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個白色的一次性紙盤,請小朋友們在紙盤上用蘭色裝飾。
(1)你在裝飾的時候先要想好在盤子的中心准備裝飾什麼花紋?在盤子的周圍又准備怎樣裝飾中心對稱的花紋?」
(2)裝飾時,一定要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一對一對來裝飾,盤子上的花紋要裝飾得多一點。
3.幼兒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好了,小小設計師們,可以開工了。幼兒裝飾,教師指導。
五、評價作品。
你最喜歡哪個盤子?它是怎麼裝飾的?中心是什麼?中心對稱花紋是什麼。
六、盤子秀
師說:你們的盤子設計得這么漂亮,最後,我們來向客人老師秀一秀我們親手製作的青花瓷盤吧!(幼兒手拿自己的作品排好隊,放音樂走台步)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精緻盤子,走進了家家戶戶。而那些富有傳統文化的青花盤,被越來越少的人所青睞。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獨特的色彩美和對稱美,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美麗的青花瓷盤》。
在整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首先,我用淺顯、易懂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了「中心對稱」的作畫方式,突出了重點。我特意自製了一個「中心對稱」圖案非常明顯的青花瓷盤,讓幼兒先認准「中心」,接著用「找一樣的圖案」的方法,讓幼兒逐漸理解「中心對稱」的方法就是:以中間的圖形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面對面用一樣的圖形來裝飾的方法叫中心對稱。在幼兒初步理解中心對稱的基礎上,我還給幼兒上來操作的機會,一方面檢驗幼兒掌握中心對稱的情況,另一方面,起到給幼兒示範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現的方式上,我考慮了色彩與內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現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藍花,我給幼兒准備的課件、盤子插座都是「白底藍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來是呈現在嵌體板上的,我考慮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會更具美感、整體效果會更好。最後,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環保意識,環保行為習慣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知道一次性的盤子還能變廢為寶製作「青花瓷盤」呢。
同時,在活動中,我也發現還存在不少的問題:1.在給幼兒介紹磁碟花紋的時候,沒有用簡淺易懂的語言,解釋不是很到位。2.幼兒在裝飾過程中,還有個別幼兒圍繞中心進行裝飾,不能很好的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有規律的進行裝飾盤子;3.在幼兒相互欣賞作品時,太隨意,沒有提出明確要求。
大班教案《美麗的青花瓷》7
【內容與要求】:
1、感受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美,嘗試用傳統紋樣裝飾自己心目中的青花瓷瓶。
2、知道青花瓷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有進一步探索青花瓷的興趣。
【活動重點】:感受了解青花瓷瓶的花紋和圖案的古樸簡約美。
【活動難點】:用傳統紋樣裝飾青花瓷瓶。
【活動准備】:
青花瓷瓶圖片、傳統花紋圖卡、幼兒操作材料(不同形狀的白瓶紙、藍色水筆、展示版。)
【活動流程】
感知色彩美——感受構圖美——裝飾青花瓷——欣賞青花美
【活動過程】
一、背景音樂引入
孩子們,你們知道這好聽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嗎?
你見過青花瓷嗎?
小結:青花瓷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瓷器,它產生於唐代。青花瓷只有青、白兩種顏色,上面的裝飾花紋干凈、簡潔,非常美麗。
二、欣賞青花瓷瓶的花紋和圖案,了解其紋樣裝飾特點。
沈老師還帶了好多的青花瓷瓶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在看的時候請你們仔細觀察它上面的花紋、圖案。
主要提問:你覺得它美嗎?美在哪裡?
(幼兒分組觀察討論)
小結提升:這些美麗的花紋都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花紋,都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是中國獨有的花紋,所以它具有收藏和欣賞的價值。青花瓷的花紋圖案有的來自於大自然,如花瓣、枝條、葉子圖案;也有的是人們創造和想像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願望的吉祥物,青花瓷瓶最主要、最美的部位就是在它的瓶身上,如山水風景、傳說故事、花卉動物等。為了讓瓶子更好看,在瓶口、瓶頸、瓶底部位也都有花紋的。
主要提問:那麼在瓶口、瓶頸、瓶底的部位都會有哪些花紋呢?
瓶口:小花紋重復出現,比如傳統紋樣水紋、回紋、蓮瓣紋
瓶頸:傳統紋樣焦葉紋、回紋
瓶身:大的圖案,有的是山水風景、傳說故事、花卉動物。
瓶底:線條與小圖案構成,雲紋、水紋、蓮瓣紋。
主要提問:你們發現這些花紋都是怎麼排列的呢?
小結:一個花紋圖樣重復出現,有規則地排列的。
三、幼兒嘗試作畫
1、今天沈老師請你們來做一名青花瓷設計師,老師為你們准備了各種形狀的花瓶,還有一些青花瓷傳統紋樣的圖卡,你可以參考,設計的時候可以把你覺得最美的、最喜歡的東西加入進去,也可以在圖畫裡面裝上你自己的小心願。
2、幼兒創作
3、相互欣賞作品。
四、延伸
青花瓷的花紋這么美,你除了在瓶子上看到過這美麗的青花花紋,還在什麼東西上見過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明天來告訴沈老師好嗎?
⑸ 青花瓷蛋糕是怎麼做的
食材
主料
6寸戚風蛋糕
1個
輔料
淡奶油
400毫升
糖粉
50克
橙子
適量
奶油霜
適量
食用色素
適量
步驟
11.最後完工
小貼士
製作這種手繪花紋蛋糕需要提前做好圖紙,心目中有圖樣,製作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也許是經驗的不足,每次做蛋糕最後都會跟著感覺走,有時即興發揮也很重要,呵呵,這條是我自己的習慣。(收起)
向你推薦:6寸戚風蛋糕的做法
⑹ 手工青花瓷紙盤怎樣做
1、先准備好所需的材料:紙盤、鉛筆、彩色筆、橡皮擦;
⑺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青花瓷盤》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青花瓷盤》,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青花瓷盤》1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花紋的青花瓷盤,感受藍白相間的圖案美。
2、利用棉簽蘸色,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青花盤子。
3、體驗作品成功後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情緒。
活動准備 :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為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人手2根棉簽。
4、每組一個調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裡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麼花紋。(為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化規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從中心往外發散的'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
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4、命名"青花瓷盤"。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人發明的。
(本環節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範作畫,也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像空間。因為在平時,教師示範後,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範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隻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里,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里。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律,大膽發揮想像力與創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麼?(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青花瓷盤》2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花紋的青花瓷盤,感受藍白相間的圖案美。
2、利用棉簽蘸色,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青花盤子。
3、體驗作品成功後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情緒。
活動准備: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為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人手2根棉簽。
4、每組一個調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裡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麼花紋。(為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化規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從中心往外發散的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
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4、總結命名"青花瓷盤"。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總結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總結: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本環節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範作畫,也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像空間。因為在平時,教師示範後,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範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隻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里,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里。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律,大膽發揮想像力與創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評價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麼?(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
⑻ 青花瓷簡筆畫圖片大全
素描青花瓷瓶圖片
圖片多、難度大,有民風、有水平的選題;附圖見後文: 素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
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
小學四年級素描紙畫青花瓷
要是沒有專門學過素描,可以找圖片臨摹來畫,
1、第一步是常規的構圖定位,在這一步驟中,畫者要把青花瓷瓶合理的安排在畫面之中。
2、步驟的第二步是畫青花瓷瓶大的外部形狀和主要結構,在這個步驟中畫者要運用較輕的線條把青花瓷瓶的外形和主要結構畫出來。
3、青花瓷瓶的表現步驟的第三步是鋪設大的明暗色調,在這個步驟中,畫者要把青花瓷瓶的背光部分均勻平塗一層鉛筆顏色。
4、表現步驟的第四步是深入刻畫,深入刻畫是把青花瓷瓶亮面、灰面的微妙變化和暗面的反光仔細的表現出來。
5、步驟的最後一步是調整和完成畫面。
如何用ps畫出青花瓷上的圖案
1.先動手整第一個圖層,以下截圖參數,僅供參考,不不一定要完全一樣,根據自己的感覺即可。
先使用形狀工具,畫出一個圓角矩形,大小自定,這里畫的是512*512的,圓角半徑為70 2.在圖層效果中,設置漸變疊加,添加一點點淺藍色到白色的漸變效果。 3.繼續設置,內陰影,添加比之前的藍色稍微深一點的,藍色作為陰影。
4.這樣,圓角矩形的主體部分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做一個文字,選一個古色古香的字體,打上自己想要的文字。用的是毛筆行書字體。
6.設置好之後,文字部分也就完成了,文字的效果如下: 。
⑼ 青花瓷瓶怎麼畫
一、第一種方法:可以通過搜索青花瓷的圖片和歷史資料,來掌握青花瓷的樣子,可以進行臨摹。其中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所以可以著重搜索揚州的青花瓷進行臨摹。
二、如果是畫簡筆畫的話,可以通過下面步驟:
1、首先我們在紙上邊畫出一個小點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