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大年初一吃蛋糕圖片
擴展閱讀
多少個蛋黃適合做蛋糕 2025-08-13 21:09:16
燕麥麩蛋糕的做法 2025-08-13 18:18:11

大年初一吃蛋糕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2 02:05:06

❶ 大年初一以後的習俗

大年初一的習俗是放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吃齋、飲屠蘇酒、吃年糕、吃餃子、吃湯圓、吃面條、喝「元寶茶」、喝雞湯、給壓歲錢、不殺生,不掃除。

拓展資料

1、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14、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過年,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❷ 大年初一晚上可以吃蛋糕嗎

大年初一晚上怎麼就不可以吃蛋糕?蛋糕又沒規定什麼時候可以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只要你想吃,什麼時候都可以吃,他又不是特定的一種食物。蛋糕又沒有明確什麼時候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反正就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❸ 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及禁忌

大年初一的習俗是放鞭炮、拜神、吃齋吃素、飲屠蘇酒、吃年糕;大年初一的禁忌是不能說不好的話,不能動掃帚和倒垃圾,不能洗頭洗澡洗衣服。

一、大年初一的習俗:

1、放鞭炮

初一,開門先放爆竹,這叫做「開門炮仗」。放三個鞭炮叫「連中三元」;放四個鞭炮叫「福祿壽禧」;放五個鞭炮叫「五福臨門」;放六個鞭炮叫「六六大順」。

2、拜神

正月初一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3、吃齋吃素

初一當天的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4、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葯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二、大年初一的禁忌

1、不能說不好的話

大年初一一早都會去拜年,放鞭炮,見到人肯定要說吉利話,「新年好」,做買賣的「生意興隆」等等,有些人平常會開玩笑說一些不好的話,在這一天也不要說。

2、不能動掃帚和倒垃圾

大年初一是不能動掃帚的,也不能倒垃圾,掃帚和垃圾被認為是「霉」,動掃帚和倒垃圾被認為是「觸霉」和「倒霉」,如果家裡實在太臟,那麼也要撐到下午。

3、不能洗頭,洗澡,洗衣服

在初一這一天不能洗頭,洗澡,洗衣服的,說是會洗掉一年的好運。

❹ 正月初一是什麼節日是吃什麼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北方人的餃子中有的里餡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面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南方人除夕時吃餃子外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余)」。 泡茶敬客是南方人必被品,茶盤里或碗蓋上放兩只橄欖,稱為「無寶茶」。

❺ 大年初一風俗是什麼

大年初一風俗是串門拜年、放開門炮、穿新衣、吃餃子和湯圓。

1、串門拜年

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年,並且要說吉祥話。

拜年一般先從家裡開始,晚輩給長輩問候,接著再向左右鄰居以及親朋好友等登門拜訪,說吉祥話。

傳統的拜年禮主要分為三種:

一是叩拜,家裡的未成年人給家族中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通常會行叩拜大禮;

第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雙手抱拳,左手握右手,舉至齊眉高,作揖鞠躬問候;

第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之間的問候。男子是右手握拳,左手包住右手。而女子則相反,但並不抱拳。

2、放開門炮

傳統在大年初一這天,要先放鞭炮,俗稱「開門炮」,爆竹燃放後會留下一地紅色的碎屑,寓意為「滿堂紅」。但是隨著近些年對煙花爆竹的管控,很多地方已經不讓再放鞭炮了,於是電子鞭炮開始走俏,通過聲音以及燈光的閃爍來模擬放鞭炮時的聲響和發出的光亮,據說在一些地方也很受歡迎。

3、穿新衣

大年初一講究要穿新衣、新鞋,代表著萬象更新,新年有新面貌。一些地方還講究內衣都要穿上紅色,寓意著「鴻運當頭」。這個習俗尤其小孩子們最喜歡,因為每到過年就會有新衣服穿,在很多地方被保留了下來。

4、吃餃子和湯圓

在中國大部分的節日中,餃子的出席率是最高的。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尤其是北方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

因為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俗言有言「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大年初一的餃子與除夕晚上的餃子還不太一樣,除夕晚上包好餃子到子時吃,年歲交替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大年初一吃餃子則寓意著一年都要交好運。

餃子形狀像元寶,因此古人們認為春節吃餃子也有「招財進寶」之意。

北方吃餃子,南方更多是吃湯圓。大年初一吃湯圓寓意著事事如意,團圓美滿。

春節簡介: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❻ 大年初一過生日是什麼體驗

這倒巧了,雖然我的生日不是大年初一,但是我爸過生日卻正好是大年初一。

在這種時候過生日呢,其實最大的感覺就是不像在過生日。因為就算你不過生日,大年初一仍舊會准備一桌子菜,你怎麼吃都吃不完,而且周圍是不是會放爆竹,熱鬧的過年氣氛把過生日的氣氛全掩蓋住了。

我家過的是大年夜,那天的菜准備的很多,第二天其實吃的基本上都是剩菜,頂多因為我爸生日,會做餛飩或者團子全家一起吃。我老爸年紀也不小了,當然不會為了過個生日而提什麼要求,他甚至覺得不過也行。但是我覺得吧,生日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雖然跟大年初一重疊了,但是總歸要有一些特別的地方,比如特地幫他做一碗長壽面啊什麼的,或者全家人跟他說生日快樂什麼的。但是我家都基本上不會重視這一點,一般都是吃完晚飯,然後出去玩一圈,因為過年就是要出去玩的,然後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這種過法,跟流水賬似的。如果是我,我估計會不開心了。其實我對過生日也沒什麼要求,不要求生日禮物,不要生日蛋糕,不要做很多菜,就只需要大家都記得這天是我的生日,而不是大年初一。因為我想要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在家裡很受重視,永遠是家裡第一位的存在,其實我圖的就是這么一種感覺啦,畢竟生日一年只有一次。

我爸的生日每年其實都是一樣,不是餛飩就是團子,但是去年的生日,我爸應該會印象比較深刻,因為那天,我表姐正好過來串門,還提了一個蛋糕過來,因為她記得那天是我爸的生日,特地親手做的。在那一剎那,我其實是被比下去了,所以我當時就想了,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一定也要親手幫我爸做一個生日蛋糕,因為那天不止是大年初一,還是他的生日。

❼ 求幾張過生日吃蛋糕的照片。要照片不要圖片。

這個也可以有?

❽ 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中國本來就是禮儀之邦,各種習俗禮節自然少不了。經過歷史的沉澱,中國人民在春節的習俗上可有很多講究!

大年三十過了就是正月,正月初一到十五都不可以拿鋒利的東西,如菜刀、剪刀、針等,還不可以剪頭發、剪指甲,這些事情都要盡量在大年三十之前完成哦!下面具體來說一說,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哪些講究?

初一

正月初一是春節的第一天,習俗講究開門炮仗。人們起早,先放一掛大炮仗,好一個滿堂紅!然後要去親戚鄰居家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期盼來年大吉。注意了,這一天不要動掃帚、不要倒垃圾、不要開火煮飯!開年第一天,不要把福氣、財氣帶走啦!

初六

初六是馬日,這天人們開始真正的耕作和經商。商店開門、人們開始復工。過去,人們在這天還要祭拜廁所神明,打掃廁所,清楚污穢,因此稱為「挹肥」。

初七

初七又稱為「人日」,人人都在這天過生日,萬物復甦。這天有吃春卷的習俗,同時搭配七寶羹,驅除邪氣,暖心養胃。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而且隨著地域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入鄉隨俗,尊重習俗也是一種愛家愛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