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摔跤墊子蛋糕圖片
擴展閱讀
撫州開心蛋糕怎麼加盟 2025-08-21 16:11:26

摔跤墊子蛋糕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22 17:42:46

① 過去的奧運會沒有現今的奧運會豐富多樣,古代的奧運會都有哪些比賽項目

古代奧運會是一項綜合性的賽事。奧運會期間,除了運動員的比賽外,哲學家、口才、歷史學家、雕塑家、詩人和其他文藝巨擘都上台爭奪人才。與此同時,政治使節開展外交活動,學者討論學術問題,商人展示和銷售商品。規模宏大,生動活潑。其中,體育比賽最引人注目,觀看人數最多。在體育運動的早期,體育比賽與今天的體育比賽有很大不同。比賽項目簡單,比賽方法原始,比賽時間短。遠不如現代奧運會豐富多彩。

比賽也不按重量分級。摔跤是古代奧運會上最殘酷的項目。運動員不戴任何防護裝備,手也不包皮革。拳擊和摔跤是混合的,非常暴力,有很多受傷事故。此外,還有居羊、四駕馬車比賽(公元前680年)和許多青少年參加的比賽。奧運會的勝利者受到全國人民的尊重,並能得到豐厚的獎勵。他們戴著花圈,名字被刻在一個特別的花名冊上,分布在希臘各地。三位獲獎者還設立了實物獎勵紀念雕像。當他們回到家鄉時,受到了村民們的歡迎。一些城邦甚至設立了凱旋門,並開放圍牆歡迎獲勝者歸來。

② 麥德韋季曾經獲得7次世界摔跤錦標賽冠軍,你知道有關麥德韋季的故事嗎

麥德韋季出生於烏克蘭,麥德韋季的父親是守林人,他最討厭那種游手好閑、膽小怯弱的人,這種性格潛移默化地灌輸到了孩子的品質中。麥德韋季小時候一點兒也不像他父親和爺爺那麼強壯有力,卻很機靈勇敢。他曾好幾次在樹林里碰上熊,都巧妙地擺脫了。雖說長得像根豆芽菜,又細又長,勁兒可不小,能幫家裡打柴、劈柴、擔水。水井離家裡有30多米遠,每天要挑上幾十擔。他在學校是個好學生,嚴守紀律,當班長的時候,還蠻能懾服住別的調皮學生哩!

麥德韋季在多次世界摔跤錦標賽上表現出的百折不回的頑強精神,博得了各國報刊的贊揚。頌揚有如濃郁的佳釀,容易使人陶醉。而麥德韋季卻有脫俗超凡的美德,他不居功自傲,繼續攀登高峰,結果又連續3年坐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當第20屆奧運會臨近時,麥德韋季立志要向人們證明:一個摔跤運動員是能夠三獲奧運冠軍的。

當他第三次榮獲奧運會冠軍時,他興奮得忘掉了極度的疲勞,熱淚盈眶,跪著親吻墊子,向觀眾熱情揮手,以此告別給他極大榮譽的運動員生涯。

③ 摔跤運動有哪些常用專業術語

摔跤 成為深受群眾喜愛的一項民族形式的 體育運動 。但是對於摔跤的很多專業術語來說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由我給您介紹摔跤術語。歡迎閱讀!

摔跤的專業術語
古典式摔跤 Greek-Roman wrestling

摔跤運動員 wrestler

站立摔 standing wrestling

跪撐摔 on-the-ground wrestling

角力橋 bridge

自由式摔跤 free style wrestling

鎖臂纏腿 bar arm with grapevine

抱單腿攔腿摔 double leg lock
摔跤的術語字典
我們在看英文摔角新聞,或者在聽英文摔角解說時都聽到很多摔角術語。作為一個摔角迷,有必要知道一下這些術語的意思,而且我們還可以從這些術語中了解到很多摔角的內在東西。Angle——就是發生在摔角手之間的事件,是劇情的一部分。比如說今年7月Kane攻擊Linda McMahon這件事就是一個Angle,這令在Unforgiven上演Shane McMahon vs. Kane的比賽。

Babyface/Face/Baby——簡單來說,就是“好人”、正派或者受觀眾歡迎的人物。現在RAW和SmackDown的頭號Face是Goldberg和Kurt Angle。

Blading/Blade/Blade Job/Gig/Geek/juice/juicing——就是為了使比賽更加逼真,暴力和刺激,摔角手用刀片割傷自己留血。刀片可以是摔角手自己藏著,也可能是從經理人,甚至裁判身上取得。

Blown up/Blow up——當比賽雙方在體力疲憊時,就會採取某些 方法 使雙方得到短時間的休息,這些方法是:雙方一起出招,然後一起倒下,躺在擂台上休息。又或者用面部鎖等一些關節技鎖著對方。例如在Bret Hart vs.Shawn Michaels的鐵人比賽,你可以看到這種Blown up/Blow up情況。

Booker T——就是在某個摔角組織決定用哪些摔角手,如何用摔角手的人。他們可以決定比賽是由哪一方勝利。大的摔角聯盟不止一個Booker T。譬如ECW就是Paul Heyman和Tommy Dreamer為主要的Booker T。

Boys/The Boys——在某個摔角組織,為了區分一些地位較高的摔角手與其他地位不同的人,把有地位的摔角手稱為Boys/The Boys。

Broadway/Going Broadway——一場比賽在指定的時間里打成平手。

Bump——撞擊,就是摔角手從高處掉下來。比如Mick Foley在Hell in a Cell比賽從籠頂掉下來,就是一個很大的Bump。

Bury——被埋沒,一些摔角手由於在名望、勢力或地位上比不上對手,而被安排輸掉比賽,不能上位。就象在RAW,HHH的對手很多對手是被Bury的。Rob Van Dam長期不能成為頂級明星也是被Bury。

Canned Heat/Heat Machine——就是在賽場里播出預先錄制好的觀眾歡呼聲,使現場更活躍和有氣氛。例如在以前WCW的Worldwide的電視節目中,你會聽到很強烈的觀眾歡呼聲,但在畫面上你看到的是觀眾很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而以前Goldberg的歡呼聲也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Card——指一場表演,包括電視節目和PPV,的比賽對陣形勢。比如說final No Mercy card,意思是No Mercy最終確定的全部比賽。

Clean Finish——比賽是在合法的情形下結束的,就是沒有被其他人干擾,沒有其他作弊行為。

Dark Match——就是在摔角電視節目或者PPV前舉行的比賽。這些比賽的作用是:讓觀眾進入狀態、讓一些新摔角手在眾多觀眾前試打比賽、而且還可以測試攝影和廣播器材。這些比賽一般不被播出。很多摔角手在正式進入RAW和SmackDown之前都要打Dark Match。

Dusty Finish——比賽中原來的裁判被打昏,這時另一裁判跑上來並數了三下,宣布一方獲勝,比賽結束。但當原來被打昏的裁判醒來的時候,他又推翻了賽果。這種結束模式雖然叫Dusty Finish,但不是Dusty Rhodes(Golst的爸爸)發明的,只不過當Dusty Rhodes是WCW的Booker T的時候,他經常安排這種比賽結果,所以就以他命名。

Feud——就是摔角手之間的不和、爭執,包括事件和比賽。通常Feud是有一些angle開始的,最後以比賽或者另一angle的開始而結束。

Gas/on the Gas/Gassed up——是用來描述摔角手使用類固醇令自己更強壯和有更多肌肉。例子有:Hulk Hogan, Scott Steiner Steiner和Triple H。

Gimmick/Gimmicked——gimmick可以是指摔角手的角色,也可以指比賽中使用的的武器和物件。Gimmicked是形容在比賽前做過手腳的物件,比如說一張Gimmicked的桌子就是特製的,在比賽中容易摔成兩半的桌子。

Go Home——指在比賽角手從對手或者裁判身上得到好處,而贏得了比賽。

Green——是用來形容一些 經驗 不足和在比賽中犯了錯誤的摔角手,他們都需要改進。最近La Resistance就顯得Green,因為他們在比賽中失誤,摔Spike時沒把他摔中桌子,使他的頭部撞到桌子邊緣,相當危險。

Gusher——指比賽中用刀片割得很深,並流很多血。這有時是出於失誤,有時卻是故意的。

Hardway——是指並非由於自己用刀片割傷而流血,是比賽中的自然流血,有時這是意外。但很多時候不能避免,比如是一些hardcore的比賽。

Heat——它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觀眾的反應,一般是指喝倒彩。二是指在現實中,摔角手或者其他後台人員之間的不和。

Heel——與face正好相反,它是指壞人和不受觀眾歡迎的人。heel可以令face更加得到觀眾的喜愛。現在RAW和SmackDown的頭號heel分別是Triple H和Brock Lesna。

Highspot——是指比較危險的動作和摔角招式。多用來形容高空動作,例如Moonsaults和450 splashes等。

Hope Spot/False Comeback——當face摔角手挨打的時候,他出現短暫的反攻情況,但一會兒後又繼續被對方控制著比賽。這是用來增強觀眾的情緒。

Hot Tag——形容在雙打比賽中,face摔角手在被heel對手一連串的攻擊後,終於能與自己的拍檔接力。這通常也能調動觀眾的情緒。

House Show——沒有被錄影的巡迴比賽。所以不會出現在電視節目或者PPV。

Hulking up——這是以Hulk Hogan命名的,因為他經常在挨了對手一系列進攻後,突然發狂,不怕對手的攻擊,然後再發起反擊。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摔跤比賽的場地器材
比賽場地

在奧運會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摔聯認可的摔跤墊。墊上有直徑9米的圓圈,沿9米圈內有1米寬的紅色區帶,該區域也是比賽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圈外由1.5米寬的邊緣區所包圍。正式比賽所用墊子如後圖所示。

下列幾個部分構成摔跤墊子的不同區域:

——中心的紅色圓圈為摔跤墊中心區(直徑1米),是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和裁判員宣布勝負的地點。

——紅色帶以內的區域(直徑7米)稱為中心比賽區。

——紅色帶區域(寬1米)稱為紅色區,屬於比賽區邊緣地帶,出紅圈就被視為出界。

——紅色帶以外的邊緣區(寬1.5米)稱為保護區。

比賽時,將墊子放置在搭制的檯子上,但檯子的高度不得超過1.1米。禁止使用柱子和繩子。如果檯子上的墊子以外的自由空間寬度未超過2米,檯子四周的邊要搭成45度斜角。自由空間的顏色應使用不同於墊子的顏色,要用柔軟的物體覆蓋並仔細的固定在檯面上。此外,摔跤墊對角區域的顏色應用與運動員摔跤服顏色一致的紅、藍兩色清晰標明。為保證比賽正常進行,摔跤墊應放置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地方。

比賽器材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

奧動會摔跤比賽器材有電子計時記分牌、銅鑼、秒錶、打分牌、提醒球(拋擲物)、雙音哨、磅秤等。

比賽摔跤服

運動員必須穿著國際摔聯認可的紅色或藍色連體摔跤服上場比賽。摔跤服胸前印有所代表國家或地區的徽記,背後印有最大尺寸為10厘米×10厘米的國家或地區名稱縮寫。運動員摔跤服上不得印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徽記或名稱縮寫。允許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運動員比賽時必須攜帶一塊手帕,在開賽前向場上裁判員出示並接受檢查。

服裝上的 廣告

除採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服裝外,運動員可以穿腿部或後背下部印有贊助商名字的摔跤服。贊助商的名字同時還可出現在運動員所穿浴袍的背部或衣袖部位。贊助商的字母和標記高度不能超過位6厘米。

護耳

運動員佩戴的護耳必須經過國際摔聯批准,不得含有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裁判員可要求頭發過長的運動員佩戴護耳。

跤鞋

運動員必須穿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禁止使用有鞋跟、鞋釘、鞋扣及金屬材料的摔跤鞋。摔跤鞋可以沒有鞋帶,有鞋帶的摔跤鞋應用膠帶包裹起來,避免鞋帶在比賽中鬆散。每位參賽運動員應自備膠帶並保證在出場之前將鞋帶固定好。
摔跤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①膝關節韌帶的牽扯和撕裂;

②肢體和肋骨的脫位和骨折;

③腦震盪以及其他較小的創傷,如挫傷、擦傷和撕裂傷。其中耳殼挫傷(血腫)、軟骨炎及撕裂傷較常見,處理不當常繼發耳殼畸形"菜花耳",需成型手術矯正。這些都是由於摔跤者倒地不當,違反體重等級原則和應用了禁止的手法所致。

在中國式摔跤中,除上述創傷外,脛骨的創傷性骨膜炎(踢拌所致)和手的屈指肌腱腱鞘炎(過長時間的抓住對方的摔跤背心),也較多見。曾有人記載,在患病情況下和剛患過病就參加摔跤比賽,結果死在摔跤墊上,或因在沒有摔跤墊或墊太薄,或在過小的房間內比賽碰在牆上或暖氣管、長凳上等而致傷的情況。

為了預防以上原因所發生的創傷,比賽館內必須用1。5m高的厚墊把牆圍起,運動員應謹慎地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及皮膚,如有擦傷和切裂傷,即須塗上消毒和抗生素葯物。在訓練和比賽後必須洗澡。墊子套應經常換洗。必須按規定,穿上專門的清潔的鞋,才允許在墊上比賽。

④ 中國式摔跤競賽中比賽場地要求有哪些

一.摔跤墊子厚度六至八厘米。

二.墊上鋪黃色人造革蓋單。

三.比賽區為八至十米的正方形。四周多出一米寬的紅色區域為消極區(消極區包括在

比賽區內),界線外有二米寬的蘭藍色區域為保護區。

四、比賽區中間相距三米各標出紅色和藍色比賽開始線。開始線長三十厘米,寬五厘米。

五、場地的相對角標出紅色和藍色區域。

⑤ 摔跤的場地器材

在奧運會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摔聯認可的摔跤墊。墊上有直徑9米的圓圈,沿9米圈內有1米寬的紅色區帶,該區域也是比賽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圈外由1.5米寬的邊緣區所包圍。正式比賽所用墊子如後圖所示。
下列幾個部分構成摔跤墊子的不同區域:
——中心的紅色圓圈為摔跤墊中心區(直徑1米),是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和裁判員宣布勝負的地點。
——紅色帶以內的區域(直徑7米)稱為中心比賽區。
——紅色帶區域(寬1米)稱為紅色區,屬於比賽區邊緣地帶,出紅圈就被視為出界。
——紅色帶以外的邊緣區(寬1.5米)稱為保護區。
比賽時,將墊子放置在搭制的檯子上,但檯子的高度不得超過1.1米。禁止使用柱子和繩子。如果檯子上的墊子以外的自由空間寬度未超過2米,檯子四周的邊要搭成45度斜角。自由空間的顏色應使用不同於墊子的顏色,要用柔軟的物體覆蓋並仔細的固定在檯面上。此外,摔跤墊對角區域的顏色應用與運動員摔跤服顏色一致的紅、藍兩色清晰標明。為保證比賽正常進行,摔跤墊應放置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地方。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有電子計時記分牌、銅鑼、秒錶、打分牌、提醒球(拋擲物)、雙音哨、磅秤等。
比賽摔跤服
運動員必須穿著國際摔聯認可的紅色或藍色連體摔跤服上場比賽。摔跤服胸前印有所代表國家或地區的徽記,背後印有最大尺寸為10厘米×10厘米的國家或地區名稱縮寫。運動員摔跤服上不得印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徽記或名稱縮寫。允許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運動員比賽時必須攜帶一塊手帕,在開賽前向場上裁判員出示並接受檢查。
服裝上的廣告
除採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服裝外,運動員可以穿腿部或後背下部印有贊助商名字的摔跤服。贊助商的名字同時還可出現在運動員所穿浴袍的背部或衣袖部位。贊助商的字母和標記高度不能超過位6厘米。
護耳
運動員佩戴的護耳必須經過國際摔聯批准,不得含有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裁判員可要求頭發過長的運動員佩戴護耳。
跤鞋
運動員必須穿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禁止使用有鞋跟、鞋釘、鞋扣及金屬材料的摔跤鞋。摔跤鞋可以沒有鞋帶,有鞋帶的摔跤鞋應用膠帶包裹起來,避免鞋帶在比賽中鬆散。每位參賽運動員應自備膠帶並保證在出場之前將鞋帶固定好。

⑥ 摔跤的每一種有什麼區別

【摔跤簡介】
摔跤:重競技運動項目之一。是一古老的競技項目,兩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

世界各國都有其民族特點的摔跤形式和方法。中國的摔跤,前蘇聯的桑勃,日本的柔道和相撲,以及古典式角力、自由式角力等均屬摔跤范疇。都有自己形式的摔法和比賽規則。希臘、中國、日本以及埃及等國家的古代文獻中就有相關的文字記裁。

摔交在公元前708年的古代奧運會上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了。目前國際式摔交比賽形式有古典式和自由式兩種,比賽時按體重分級進行。古典式摔交在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就被列為比賽項目,自由式摔交則是在1904年正式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摔跤初成為現代奧運項目時,沒有體重分級和限制。於1900年的第二屆奧運取消,4年後重新加入,並加入了自由式角力直到現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新增了女子項目。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大會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摔跤服用蒙古語叫做"昭德格"。

【起源沿革】

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希臘、埃及、中國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記載。古代奧運會在公元前776年誕生之時,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項比賽,而且一直是歷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摔跤的區分

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基本區別在於: 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對手腰以下部位、做絆腿動作以及主動用腿使用動作。

自由式摔跤:允許抱握對手的腿、做絆腿動作,允許積極地用腿使用動作。 雙腋下握頸動作禁止在女子摔跤中使用。

摔跤規則

摔跤比賽程序 稱量體重:各級別比賽前一天稱量體重,時間持續30分鍾。

抽簽:運動員稱量體重,離開磅稱時自己抽簽號,並依此為基礎編排配對。

最初的排列順序:如果有一名或數名運動員未參加稱量體重或者超重,稱量體重結束後,依據從小號到大號的原則重新排列運動員的序號。

編排:依據運動員所抽的簽號進行分組配對。按抽簽的順序進行排列,如:1對2,3對4,5對6,依次進行配對。

比賽的淘汰:比賽按參賽的人數分兩大組進行淘汰賽,直到各組產生最後一名獲勝者,他們將進行冠亞軍的決賽。除在比賽中負於2名進行決賽運動員而參加爭奪3~8名復活賽(Repechage)的運動員外,其他比賽中的負方將被淘汰,其最終名次將根據所獲名次排列。

【摔跤計分】
[編輯本段]

摔跤比賽中一方將另一方摔成不同的狀態所獲得的技術分值不一樣,摔跤的技術分值有:「1分、2分、3分和5分。」

1分分值

(1)通過轉移到對手的後面將其摔倒在墊上,並控制住對手,使其三點著地(二手和一膝或二膝和一手);

(2)站立或跪撐時,使用正確的動作但未使對手處於危險狀態(肩背同時著地);

(3)轉移到對手的後面並控制住對手;

(4)將對手阻止在背朝墊子、一手或雙手支撐墊子狀態;

(5)使用動作時對手犯規,但動作仍然成功;

(6)對手逃出界外、逃避抓握、拒絕正確的開始姿勢、使用犯規動作或有不道德行為;

(7)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達5秒或5秒以上;

(8)對手一隻腳踏入保護區;

(9)對手故意拒絕摟抱;

(10)對手因傷暫停比賽,但沒有出現流血現象。

2分分值

(1)跪撐摔時,運動員使用正確的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或瞬間雙肩著地;

(2)使對手雙肩滾動;

(3)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時,為脫離控制逃出界外;

(4)防守方使用犯規動作,以阻止進攻運動員某一個動作或雙肩著地動作的完成;

(5)進攻運動員使用動作時,出現瞬間雙肩著地或者雙肩滾動;

(6)防守運動員在站立時,使用反攻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

3分分值

(1)站立時,運動員使用動作將對手直接摔至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

(2)所有將對手從墊上抱起,並使其立即處於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的動作。即使進攻者的一膝或雙膝跪在墊上;

(3)運動員使用大幅度動作,但未使對手直接或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注意:使用動作時,如防守運動員的一隻手保持同墊子的接觸,隨後立即被處於危險狀態,這種情況進攻運動員應獲得3分。

5分分值

(1)所有站立狀態下使用的大幅度動作,並使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2)跪撐狀態時,進攻隊員將對手抱提離墊面,並使用大幅度動作將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1.6.獲勝方式 (1)摔跤比賽分為三局,採用三局兩勝制。每局2分鍾,局間休息30秒。教練可以坐在比賽墊子紅方、藍方對角旁邊的椅子上指揮比賽。

(2)每一局比賽中比分多的選手將獲得局回合比賽的勝利。如果前兩局摔平,那麼將進行第三局決勝局的比賽,決勝局獲勝的選手將獲得整場比賽的勝利。

(3)如果一局比賽結束,比分相同,獲得大技術分值的運動員獲勝;如雙方技術分值都相同,則判後得分者獲勝。

(4)古典式摔跤在每一局的比賽進行到1分鍾時,將進行跪撐提反抱軀干,由裁判員拋牌決定哪一方先進攻。30秒之後進行交換,原防守的一方成為進攻方,直至時間到,由比分的多少判定勝負。

(5)自由式摔跤在每一局比賽結束時,如果比分為0∶0,將進行摟抱。由裁判員拋牌決定哪一方進攻。在30秒之內進攻方一旦得分,比賽結束,判進攻方獲勝;如果30秒鍾進攻方沒有得分,比賽結束,給對方1分,判防守方獲勝。

特殊獲勝方式

技術優勢獲勝

一局比賽中雙方的比分相差6分,不管本局的比賽時間是否已到,本局比賽馬上結束,判定分值高的選手獲勝。

高分值技術獲勝

為了鼓勵運動員使用高分值的技術動作,摔跤規則規定:「在一局比賽中使用動作一方得到一個5分分值的技術分,或得到兩個3分分值的技術分,不管一局的比賽時間是否已到,本局比賽都要結束,判定得高分的運動員獲勝。」

雙肩著地獲勝

比賽中任意一方將另一方摔成肩背著地,並控制住對方使其雙肩著地達1秒鍾,控制者獲得整場比賽的勝利。

比賽場地

在奧運會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摔聯認可的摔跤墊。墊上有直徑9米的圓圈,沿9米圈內有1米寬的紅色區帶,該區域也是比賽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圈外由1.5米寬的邊緣區所包圍。正式比賽所用墊子如後圖所示。

下列幾個部分構成摔跤墊子的不同區域:

——中心的紅色圓圈為摔跤墊中心區(直徑1米),是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和裁判員宣布勝負的地點。

——紅色帶以內的區域(直徑7米)稱為中心比賽區。

——紅色帶區域(寬1米)稱為紅色區,屬於比賽區邊緣地帶,出紅圈就被視為出界。

——紅色帶以外的邊緣區(寬1.5米)稱為保護區。

比賽時,將墊子放置在搭制的檯子上,但檯子的高度不得超過1.1米。禁止使用柱子和繩子。如果檯子上的墊子以外的自由空間寬度未超過2米,檯子四周的邊要搭成45度斜角。自由空間的顏色應使用不同於墊子的顏色,要用柔軟的物體覆蓋並仔細的固定在檯面上。此外,摔跤墊對角區域的顏色應用與運動員摔跤服顏色一致的紅、藍兩色清晰標明。為保證比賽正常進行,摔跤墊應放置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地方。

比賽器材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

奧動會摔跤比賽器材有電子計時記分牌、銅鑼、秒錶、打分牌、提醒球(拋擲物)、雙音哨、磅秤等。

比賽摔跤服

運動員必須穿著國際摔聯認可的紅色或藍色連體摔跤服上場比賽。摔跤服胸前印有所代表國家或地區的徽記,背後印有最大尺寸為10厘米×10厘米的國家或地區名稱縮寫。運動員摔跤服上不得印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徽記或名稱縮寫。允許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運動員比賽時必須攜帶一塊手帕,在開賽前向場上裁判員出示並接受檢查。

服裝上的廣告

除採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服裝外,運動員可以穿腿部或後背下部印有贊助商名字的摔跤服。贊助商的名字同時還可出現在運動員所穿浴袍的背部或衣袖部位。贊助商的字母和標記高度不能超過位6厘米。

護 耳

運動員佩戴的護耳必須經過國際摔聯批准,不得含有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裁判員可要求頭發過長的運動員佩戴護耳。

跤 鞋

運動員必須穿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禁止使用有鞋跟、鞋釘、鞋扣及金屬材料的摔跤鞋。摔跤鞋可以沒有鞋帶,有鞋帶的摔跤鞋應用膠帶包裹起來,避免鞋帶在比賽中鬆散。每位參賽運動員應自備膠帶並保證在出場之前將鞋帶固定好。

【項目分類】
[編輯本段]

古典式摔跤

比賽時,運動員手臂抱對方的頭、頸、軀乾和上肢,將對方摔倒後並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比賽時不得抓衣服和不允許進攻對方的下肢,

自由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可以手足並用,用抱頭、抱頸、抱軀干、抱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動作將對方摔倒並使其雙肩觸墊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比賽時但不許抓衣服和使用反關節、窒息動作。

摔跤靠的是健壯的身體和靈敏的反映

【觀賽禮儀】
[編輯本段]

(1)為了賽場安全,觀眾不得妨礙或拒絕配合賽場的安檢工作。

(2)在觀看比賽時,不要把自己當成是專家,對比賽形勢和隊員表現指指點點、喋喋不休,影響他人觀賽。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表現不滿意便亂喊謾罵,這是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不尊重。

(3)加油助威時,要使用文明的語言,同時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激動就出言不遜。看摔跤比賽時,首先要了解規則,可以通過裁判的手勢盡快投入觀看比賽。

(4)服裝儀容要整潔,不能光膀子。帶進場館的食品包裝、紙殼等等,放到指定的垃圾箱,或看完比賽後打包帶出場館,妥善處理。

(5)摔跤比賽都在室內進行,所以場館內不允許吸煙;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

(6)有的觀眾喜歡在看比賽時起身張望,或揮大旗,這些行為會影響後面的觀眾。

(7)在介紹運動員的時候,觀眾應該給予掌聲鼓勵。

(8)在升比賽雙方的國旗、奏其國歌時,應該庄嚴肅靜,全體起立。

觀看摔跤比賽的限制並不是很嚴格,很多時候觀眾和場上運動員會有互動,這也是摔跤運動特殊的魅力。我們是東道主,又是有著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國,堂堂中華,禮儀之邦,在觀看比賽的同時,要知道你並不只是一名普通的觀眾,你的言行、舉止代表著中國。

【中國摔跤】
[編輯本段]
根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生存,在與自然界進行斗爭中,在部落之間的沖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進行自衛,從而產生了古代的摔跤。

據南朝人任昉著的《述異記》中記載:「奏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樂名蚩尤戲,其兩兩三三,頭戴牛角以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這種「蚩尤戲」就是我國古代摔跤的雛形。

由此說,我國古代摔跤始於黃帝時代。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摔跤作為練兵的一項軍事科目出現。據《禮記.月令》中記載:「孟冬之月,……天子 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由於當時兵器差,射箭、駕車、角力都是軍隊操練的主要科目。

春秋戰國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列強對峙,互相攻伐,戰爭頻繁,作為軍事訓練的摔較活動也 得到廣泛的開展。《公羊傳》中記載,宋閔公手下有一員大 將叫長萬,是當時聞名於世的大力士,由於宋閔公揭露長萬曾被魯師所俘,故「萬怒,搏閔公,絕其脰。」結果,宋閔 公被長萬摔死。

秦漢時期,摔跤不僅作為重要的一種軍事訓練手段,也是節日和宮廷內表演項目。秦統一六國後,進行了「車同軌、 書同文」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時也統一了摔跤的名稱為「角 抵」。

1975年在湖北江陵縣鳳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木蓖曾有古代摔跤的畫面。這是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公元 前208年)的有關古代摔跤的史料。圖案上三名男子,他們 在進行摔跤比賽,氣氛緊張熱烈。左邊立者為裁判。上邊懸 掛的帷幕,表示在舞台上進行的比賽。按畫面的排場看,似在宮廷內舉行的。由此可見,秦統一六國後,把掉跤列為宮廷的一種娛樂項目,並在民間也有一定的開展。 從秦末到漢景帝的半個世紀中,摔跤活動曾處於低潮。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時,摔跤活動又盛行起來。據《漢書. 武帝記》中記載,規模最大的有兩次,一次是元封「三年 春,作角抵戲,三百里皆來 觀」;一次是元封六年「夏,京師民觀角抵戲於上林平樂館。」河南省密縣打虎亭2號東漢墓中的一幅壁畫, 描寫了當時摔跤表演的一個場面,陝西省長安客省庄漢墓出土的銅牌上也刻有摔跤圖,畫面上是兩位農民打扮的男子在樹蔭下對摔。此圖足以說明,漢代摔較活動已較普遍地開展,田間地頭也成了摔 跤的場所。由於漢代重視摔跤活動,摔跤的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三百里皆來觀」。同時,摔膠比賽勝負有裁判員來判 決。山東省臨沂地區金雀山漢墓中出土的絹畫上有一對健壯的摔跤手,挽袖對視,准備決一雌雄,並有一名裁 判員在旁拱手而言,以判勝負。

三國鼎足之後,曹操曾大力提倡摔跤活動,除把摔跤作為訓練士兵的手段外,還列入百戲之內。在河南省南陽市出 土的大塊漢磚上刻有角抵戲。

唐朝歷經貞觀、開元之治,國富民強,太宗皇帝李世民 以隋亡為戒,選賢任能、虛心納諫,社會經濟很快得到發 展,而講武、習武的風氣不懈,故摔跤活動在唐代的歷史上 蜚噪一時,就連帝王也要上場助威,鼓勵士氣。據史料記 載,唐朝時,每逢元宵節和七月十五的中無節均舉行摔跤比賽,許多帝王不僅愛看,而且有的還是摔跤能手。唐朝末年,朝廷還建立了官辦的相撲棚,收羅和訓練摔跤能手,入選者稱為相撲人,每當朝會、宴聚、祭祀之時,相撲人專門 進行摔跤表演。 秦漢以來,摔跤的主要技術是較力量,並可以拳打腳 踢,用擒拿方法扭斷手臂、腿腳,直至把對方摔死。

明朝萬曆年間出版的《萬法寶全》一書中,就有古摔跤圖樣。當時把摔膠列為六御之內,作為軍隊作戰訓練的重要手段。據《明史.江彬傳》中 記述,御史喬白岩和應天府丞冠天敘還很注重選材和採用針對性的訓練(別教法勢)方法,在戰術上注意到以矮制長, 這些,無疑是對摔膠在選材、訓練以及戰術運用上的一大貢 獻。 公元1638年,明朝官員陳元斌,為了復興明朝的天下, 東渡日本,求援兵於德川幕府,結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 這樣陳元斌就把中國武術和摔跤傳到了日本,後經日本改革和發展,成為日本現在的相撲和柔道。

清朝用武力起家,入主中原,一直保持著尚武崇戰的風 氣,加之清朝歷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運動,因而「布庫」之戲得以廣泛傳播。

總之,摔膠運動由於清代皇帝的大力提倡,滿族、蒙族 和漢族跤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摔跤技術不斷提高、不 斷完善,最終發展成近代中國式摔膠,所以說,中國式摔跤 是我國各族跤手共同創造和發展起來的。

中國摔跤運動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民族形式的體育項目,也是中國文化遺產之一,根據有關史料和文物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已有摔跤運動。當發展至清末時,中國跤術已達到較高水平。當時食俸祿的布庫叫官跤,又叫官腿;民間消遣的個人稱私跤或私練。此時,這項活動的名稱繁多,如摜跤、爭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稱摔跤。

辛亥革命後,摔跤運動日趨衰落,只是在民間流傳,比較有名的如北京的寶善林、魏德海、陳德祿、張文山、沈友三、熊德山、張寶忠、單士俊;天津的張奎元、張連生、張洪玉、張大力、閻士鳳、王海兆;沈陽的徐俊青;上海、南京的宋振埔、田玉榮;濟南的佟順祿及張家口的洪立厚等人。

摔跤要練習扎實的基本功,特別要加強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靈活性練習。還要注意動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眼似閃電,腰如盤蛇,腳似鑽。」「動作要象打閃紉針」。這都說明摔跤必須要以快取勝。因為快可使動作突然,使對方猝不勝防,從而爭得主動。

摔跤還強調手腳動作要密切配合。上邊用兩手把對方捆住,下面再用腳和腿使絆。

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和身體素質等條件都不同,因此應選擇適於自己練習和使用的技術動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術,形成自己的特點。例如身材矮小、動作比較靈活的人,可著重選練小得合、撈、磨、端踢、掐撮、躺刀、入、穿檔靠、蹩、掏、耙、刀勾、豁、揣、捆等技術動作;身高、體重、力氣大的人,可重點練勾、別、纏、踢、掰、叉、涮、擰、鋟、拄、撮、肘、拍、撴、裝、錯、披以及大得合等技術動作。

俗話說:「摔跤要有一把主手。」有了一把得意的底手,就能便於應付對方的快攻。反過來說,輸跤者首先輸了手,因為一旦被對方抓著一把適於他的袖帶,往往就會陷於被動。當然,有經驗的運動員也可以借對方的揪袖和夾脖作為一種誘招。例如在對方使別或勾時,可在後面扒腰、按腿來橫削對方唯一的張樁,這樣就可以轉危為安,反敗為勝。

身材高大的人與身材矮小的人對摔時,身材高大的人應發揮臂長、身長、腿長的特點,爭取先抓住對方而不要讓對方先靠近自己。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爭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盡量限制對方的長處。如對方身體較胖、體力較差時,可設法扯著對方轉動,消耗他的體力,然後再借機進攻。

【摔跤,摔交,摔角的區別】
[編輯本段]

摔跤是一項世界上最古老而引人入勝的競技項目。早在古時代就產生了最簡單的角力方法。它的產生和發展是和人類的各種勞動形式相互聯系的,與其它運動項目如球類等有所不同,例如球類中的籃球、足球、手球的產生是在某地區、某國家,而摔跤幾乎是產生在世界民族之中,因為在原始社會,世界上各族人民為了取得生存,在與自然界的斗爭中,都有自己的自衛和取得生存的手段的方法,摔跤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發展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靈活的技巧及增強力量,使之能更迅速地戰勝對手取得勝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族人民按照本民族、本地區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獲勝方法和訓練手段,建立了豐富的摔跤技術、理論和比賽規則。 從許多歷史文物的考察中證實,古代的奴隸制國家就有摔跤形式的出現。在尼羅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民卡散陵墓里,墓穴中的壁畫上就會有射箭、投擲標槍、舉重和角力的士兵,這說明角力很早以前就用於軍隊的訓練和作戰中了。同時,角力又作為一種競技游戲,供奴隸主階級觀賞娛樂。 公元前十二世紀至公元前八世紀、在古希臘的奧林匹亞競技會上,已有角力的競賽。獎品為:勝者得一巨大的銅三腳祭壇,它的價值等於十二條牡牛;敗者得一個擅長手工的美麗的女奴。當時,角力比賽的方法很簡單,但非常吃力,誰把對方摔倒三次,即為勝利。 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後,終於在公元前776年誕生了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摔跤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那時比賽雖嚴格地按規則進行,但比賽不按運動員體重分級,摔跤分兩種形式進行。一種是可以用腿足勾絆進攻,也可以抓握對手身體各部分,好似現在的自由式摔跤;另一種形式是兩個運動員角斗時,直到一個人完全精疲力竭,兩肩著地為止,這又好似現在的古典式摔跤。 到中世紀,角力運動在各國更為普及,隨著文化教育的發展,許多國家已出現了體育教育制度,當時角力也作為一個身體基本訓練項目而列入教學。十六世紀中葉,世界各國流行了一批角力方面的專著,角力運動在技術上邁進了一大步,並在人民群眾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 摔跤被列為世界性的比賽項目,是距最後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千五百零三年後的1898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的。第一屆僅舉行了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未按體重分級,均作為重量級。自由式摔跤則是在1904年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才正式列為比賽項目。隨著參加摔跤比賽的人數的增加,摔跤技術的日益豐富、日趨完善,等級越分越細,直至1972年第二十屆奧運會開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均按運動員體重、年齡各分成十個等級進行比賽。摔跤運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摔跤的特點是兩個人徒手較量,把對方身體某一部位摔到地上或是制服對手。兩人對摔要求運動員手、腰、腿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既要有勁,又要會用勁,善於抓住時機,積極主動地進攻。從事摔跤運動能促進人體全面發展,對培養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有積極作用,摔跤的形式很多,有中國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希臘羅馬式摔跤)、自由式摔跤、柔道、相撲等。

職業摔角

職業摔角是一種由受薪摔角選手參與的運動。大部份職業摔角比賽,尤其是美國與加拿大的,實際比賽結果都是事先計劃決定好,僅可能在表演過程中偶爾發生一些突發意外而已。職業摔角這個術語都是用來定義這類預先決定賽果的比賽。現時的職業摔角都加入了打擊技等元素,讓比賽更加豐富精采和具備觀賞性。

現代職業摔角是一種在擂台上,以競技方式進行的表演藝術。而比賽的真實感也因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而有所不同。大致上可分為三類:日本職業摔角是最富真實感,他們的比賽前,賽後都有認真的頒獎議式,而他們的招式也以打倒對手為主,主攻他們一擊即中的地方,如頭部,這種摔角例子有新日本職業摔角。墨西哥摔角就比較有娛樂性,他們以華麗的空中殺法為主,配以摔角選手面具的造型,這種摔角的最佳例子是 CMLL。而美國摔角著重比賽的故事趣味性,比賽中途其他選手亂入並突然改變比賽發展趨勢,賽前賽後都有摔角選手的訪問、對話甚至互相偷襲,總之極力塑造運動員們所扮演的特殊人物形象以及相互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這種比賽的代表者正是現時全球最大的摔角組織,世界摔角娛樂(WWE)。

職業摔角雖然表演娛樂為主,但是危險性很高,普通觀眾不可因好奇而模仿,而即使經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不時也會發生事故意外甚至生命危險,這也令這項運動具有極高的觀賞刺激性。

⑦ 國際式摔跤的比賽場地與器材要求是怎樣的呢

國際式摔跤是一項緊張激烈的運動項目,那麼國際式摔跤的比賽場地與器材要求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2、墊子必須固定好,以免出縫、造成主動扭傷,比賽墊子要整潔、平滑,中心區為青藍色,消極區為紅色,整個比賽墊子設計是彩色鮮艷協調,像美麗的圓形花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給觀眾一種美的享受,便於電視傳播。

⑧ 有誰知道摔跤的基本功嗎

摔跤: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兩人相抱運用力氣和技巧,以摔倒對方為勝。
【起源】

根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生存,在與自然界進行斗爭中,在部落之間的沖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進行自衛,從而產生了古代的摔跤。摔跤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競技運動,在出土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的牆壁上就已經出現了摔跤的圖案。兩千年之後,當古代奧運會在公元前776年舉行的時候,摔跤自然成為了其中的比賽項目,此後,摔跤便一直是奧運會中的主要的比賽項目之一。據南朝人任昉著的《述異記》中記載:「奏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樂名蚩尤戲,其兩兩三三,頭戴牛角以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這種「蚩尤戲」就是我國古代摔跤的雛形。

【發展】

古代奧運會就有摔跤比賽。隨著社的進步和發展,人們逐漸制定了比賽規則,摔跤變得文明起來。在1896年第1屆奧運會上,古典式摔跤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04年第3屆奧運會上,自由式摔跤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以後每年舉行一次世界國際式摔跤錦標賽,逢奧運會摔跤比賽作為當年的世界錦標賽。此外,還舉行單項的和青少年的世界錦標賽。1912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成立。現在女子摔跤也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1985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摔跤錦標賽上,女子摔跤運動員為觀眾作了精彩表演。我國開展國際式摔跤較晚。1954年才開始著手初步探索和研究。

【規則與知識】

中國式摔跤根據使用動作的質量和倒地的情況得分標准有4種,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分: 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的過程,並使其軀千或頭著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勢。如被摔倒的運動員倒地後不鬆手,把對方拉倒,仍可判勝者得3分。2分: (一)將對方摔倒使之軀千著地,但無騰空過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過程,使之軀千或頭著地,自己雖然站立,但用手撐在對方身體上。(三)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並使其軀干著地,自己上體仍保持平衡,即對方倒地後,自己手不扶地,上體未趴 在對方身上。 1分: (一)將對方摔成手、肘、膝著地。(二)將對方摔倒,自己也隨著倒地。 (三)雙方同時倒地,軀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對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雙方倒地後,分不出先後和上下,則判互不得分。

【中國式摔跤競賽規則】

第一章 通識

第一條:競賽性質
一:個人競賽:以個人在所屬級別內競賽所得的成績,確定個人名次。
二:團體競賽:以每個團體所有被錄取名次的運動員的成績總和確定團體名次。

第二條:競賽制度
一:單敗淘汰賽
二:雙敗淘汰賽
三:循環制

第三條:年齡組別及體重級別
一、年齡組別:根據運動員的年齡分為青年組和成年組。
1、青年組:15周歲~18周歲。
2、成年組:19周歲以上。
3、青年組運動員一般不允許參加成年組競賽,但具有一定訓練水平的經教練申請和主辦單位同意,也可參加成年組比賽。
二、體重級別
1、青年組:
(1)不超過46KG級別
(2)46~49KG級別
(3)49~52KG級別
(4)52~56KG級別
(5)56~61KG級別
(6)61~66KG級別
(7)66~72KG級別
(8)72~80KG級別
(9)80~90KG級別
(10)90KG以上級
2、成年組:
(1)不超過48KG級別
(2)48~52KG級別
(3)52~57KG級別
(4)57~62KG級別
(5)62~68KG級別
(6)68~74KG級別
(7)74~82KG級別
(8)82~90KG級別
(9)90~100KG級別
(10)100KG以上級
3、女子組:
(1)不超過44KG級別
(2) 44~47KG級別
(3) 47~50KG級別
(4) 50~54KG級別
(5) 54~58KG級別
(6) 58~63KG級別
(7) 63~68KG級別
(8) 68~74KG級別
(9) 74~82KG級別
(10) 82KG以上級

第四條:稱量體重和抽簽
一、運動員比賽前1天進行稱量體重,稱量時間在1小時內完成。
二、由裁判長一人,裁判員數人,記錄員和醫生組成稱量體重組,另聘請教練代表監督進行。
三、運動員稱量體重時,男子應穿短褲或赤身,女子應穿短褲和T恤衫。如運動員體重低於或超過原屬級別,並在規定時間內不能達到原屬級別,則按全部棄權論處。
四、運動員可在規定時間內依次重復稱量體重。
五、運動員稱量體重後,由本人抽簽,根據抽簽結果進行編排。

第五條:比賽場數
運動員在一天內的競賽場數原則上不超過四場,如有特殊情況可賽五場,但場與場之間至少休息15分鍾。

第六條:競賽通則
一、比賽禮節:
比賽開始前和結束後,雙方運動員應站在比賽開始線互相抱拳致意,並對場上裁判和觀眾抱拳致意,如不執行該條規定將受到警告處罰。
二、比賽局數和時間:
1、 每場比賽三局,每局兩分鍾,局間休息30秒。
2、 比賽中,一切暫停時間均應扣除(如:場上裁判的叫停,宣告運動員得分、判罰及受傷處理等情況)。
3、 比賽進行中,因特殊情況有場上裁判員發令中止比賽時,雙方的比分和已用時間均予保留,以便比賽繼續進行。
三、比賽中的信號
1、 每局比賽均由場上裁判員發令開始。
2、 每局比賽結束均由記時員鳴哨或鳴鑼示意。
3、 比賽進行中,場上裁判員發出停止口令後,雙方運動員應立即停止比賽。
四、比賽服裝
1、 運動員必須穿規定顏色及標準的比賽服裝,相同顏色的運動褲及軟底高腰鞋。
2、 運動員上場之前,必須穿好跤衣,紮好腰帶(腰帶由腹前繞到背後,再繞回腹前打扁結,松緊要適度,以手能插入為標准),以免妨礙比賽。
3、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必須經場上裁判員指令,才能整理服裝。
五、比賽中的規定
1、 每局比賽結束時,運動員應到指定地點休息,不得擅自離場。全場比賽結束後雙方運動員站在比賽開始線,待場上裁判宣布比賽結果,雙方運動員相互抱拳致意,並同場上裁判員及場下觀眾抱拳致意後,方可離場。
2、每局比賽中間休息時,本方教練員、助手、醫生(不超過兩人)可以向運動員進行指導或放鬆,但在比賽中不得進行上述活動。
3、比賽進行中,教練員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員工作,如有異議,可向仲裁委員會以書面形式提出,裁判員不受理任何異議。
4、每局比賽中如運動員比分相差5分,則判得分多者勝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條:得分標准
比賽進行中,除兩腳外的身體其他任何部位先著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後,根據倒地的情況,判對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將對手摔倒至頭、軀干著地(肩、背、胸腹、體側),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時將對手摔倒,使之軀干著地,自己保持穩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數)不成功,雖然膝部著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將對手摔倒至軀干著地後因對手未鬆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將對手摔倒,僅使其手、肘、膝、臀部著地者。
2、將對手摔倒,自己也隨之倒地者。
3、雙方同時著地,軀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對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對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雙方運動員同時倒地,或者雙方同時出界,或不分先後、上下時,互不得分。

第八條:進攻有效與無效
一、在比賽區域內使用動作將對方摔倒在保護區,判進攻有效。
二、在比賽區域內將對方摔倒後,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進攻有效;對方倒地與進攻方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將對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失分。
三、兩名運動員有一隻腳踏入保護區,裁判員及時叫停,判出界者失分,雙方運動員回到場中央重新開始,進攻者在比賽區,對方在保護區被摔倒,判進攻有效。
四、踩著對手的腳或松開對手的腳後立即進攻,判進攻無效。
五、抓住對手的褲子使用動作,判進攻無效。
六、場上裁判叫停後仍然進攻,判進攻無效。
七、將對手摔倒與記時員鳴哨或鳴鑼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摔倒尚未著地(至空中)記時員鳴哨或鳴鑼之後倒地,判進攻無效。

第九條:犯規
一、侵人犯規
1、使用反關節動作有意傷害對手者。
2、以手、肘、膝、頭撞擊對方或抓對方生殖器官者。
3、用腳尖踢對手或用腳蹬踹對手者。
4、用腳踢、彈對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對手頭發者。
6、雙手摟抱對手頭、頸者。
7、已將對手摔倒、還故意壓砸對方者。
8、將對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將對方頭朝下垂直下摔,有意傷害對手者。
註:輕微撞擊對手,或抬腳稍高輕踢、彈對方而無惡意傷害者,場上裁判應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規。
二、技術犯規
1、場上裁判發出開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後,仍然進攻者。
2、比賽進行中,作為教練員、助手干擾比賽或進入場地者。
3、比賽進行中,自行停止比賽者。
4、比賽中故意抓對手褲子者。
5、將小袖和直門連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蘆)者。
6、比賽中佩帶飾物或堅硬護具者。
7、比賽進行中,跤衣帶、跤靴帶松開者。

第十條:消極
運動員在比賽中不積極主動進攻,有意拖延比賽時間為消極,以下為消極比賽具體表現:
一、比賽進行中,一直不讓對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對手,故意後退無進攻意圖者。
二、比賽進行中,不主動抓握,被對手抓握後又多次逃脫,逃脫後不積極抓握進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賽進行中,雙手抓住對手,但不使用動作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四、比賽進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對方而不主動進攻者。
五、比賽進行中,用頭頂住對方,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六、比賽進行中,僅使用假進攻動作而無真正進攻意圖者。

第十一條:罰則
一、 比賽前三分鍾,三次點名未到,或點名報到後未經請假擅自離場,不能按時上場比賽者,按全部棄權處理。
二、 凡犯有第九條第一款「侵人犯規」之一者,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勸告、警告或取消該場比賽資格處理。
三、 凡犯有第九條第二款「技術犯規」之一者,裁判員應及時給予勸告。若勸告、警告無效,則出示紅牌將其驅逐出比賽場地。並上報處理意見。
四、 雙方運動員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規,如對犯規者有利時,應立即停止比賽,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對犯規者不利時,則不停止比賽,等該進攻動作結束後再叫停,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犯規者將對手摔倒則不得分,如犯規者被對手摔倒,則判對手得分)
五、 因一方運動員犯規使對手受傷,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裁判員可根據情節輕重,取消犯規者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的資格,並判受傷者獲得該場比賽勝利。
六、 兩單位運動員為擠掉其他運動員或其他比賽隊伍名次,有計劃地進行非競爭性比賽,應取消一方或雙方運動員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資格。
七、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採取消極態度逃避比賽時,場上裁判員可中止比賽,對消極運動員(一方或雙方)進行教育、勸告,經對教育、勸告無效者給予警告處理。
八、 運動員消極比賽累計達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後,進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給予勸告。
九、 比賽中如一方運動員受到一次警告,則判對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則取消該場比賽資格,判對方獲勝,並取消被罰者的技術分。

第十二條:運動員受傷處理
一:比賽期間,經大會醫生認為一方運動員因身體情況不宜繼續參加比賽,則判對手獲勝,該隊員再參加比賽仍須有大會醫生證明,否則不準參加比賽。
二、比賽進行中,因一方犯規致使對手受傷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時,則判受傷者獲勝。
三、比賽進行中,一方運動員因受傷(不因對手犯規致使)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時,場上裁判員可宣布比賽暫停,但暫停時間不可超過2分鍾,如果受傷者仍不能繼續進行比賽,則判受傷運動員棄權。

第三章 評定勝負和記分方法

第十三條:評定勝負
一、採用三局二勝制,一場比賽分三局,勝兩局者獲該場勝利,如果三局中有兩局是平局,則另一局勝者獲該場勝利。
二、每局比賽2分鍾,比分多者勝。
三、 若一局比賽中雙方得分相等,則判為平局。
四、三局比賽結束後,如雙方出現平局時,則比較三局得分總和,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得2 分次數,次數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技術分,技術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得技術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受處罰者負(勸告或警告);如還相同,則比較個人體重(原始體重),體重輕者勝。如還相同,進圈決定勝負(設 3 米為直徑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為負)。
五、 採用循環制時,每場結束後勝者計 2 分,負者計0分。因對方棄權獲勝時,計2分棄權者為0分,其技術(小分)為0:0(不算優勢勝利)。如果比賽進行中一方棄權,已有技術分,則按場上的技術分記錄。
確定名次(循環制)
(一) 確定個人名次:
1 、全部比賽結束後,按積分(即計分的總和)的多少確定個人名次,積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後。
2、如兩人積分相等,則按兩人在比賽中的勝負確定名次,勝者名次列前。
3、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則以他們之間的比賽勝負確定名次。
4、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又為循環互勝,則按下列程序確定名次:
(1)獲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賽中受處罰少者名次列前(勸告或警告);
(3)預賽或決賽中凈得分數多者名次列前;
(4)預賽或決賽,體重輕者名次列前。
5、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不到一半者,成績全部作廢,不計名次,曾與他比賽的對方成績均於注銷。
6、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已達到或超出一半時(如應賽六場,已賽完三場或三場以上)應按其積分確定名次,其餘未進行比賽的場次,均按棄權論處。
(二) 確定團體名次:
1、按各單位運動員在各級比賽中被錄取名次的總和確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後。
2、如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團體積分相等,則判獲得第一名多的單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則判獲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
註:每個級別錄取幾名及每個名次各得幾分,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

第四章 裁判人員及其職責

第十四條:裁判人員的人數
一、總裁判長一人、副總裁判長一至二人。
二、每組裁判長一人,裁判員六至八名,記錄員、計時員、掛分員和檢錄員各一人。
三、編排記錄組:組長一人,組員三至四人。
四、宣告員一人。
五、醫務人員若幹人。
註:根據比賽規則可酌情增減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的人數。

第十五條:裁判員人員的職責
一、總裁判長:
(一)解釋規則
(二)領導裁判人員,負責裁判組的組織工作。
(三)比賽前對場地器材和設備進行總的檢查。
(四)當裁判員的判定不一致時,可做最後的決定。
(五)裁判員或運動員不稱職或發生嚴重錯誤時,可建議大會作適當的處理,必要時可停止裁判員職務,取消裁判員及運動員的比賽資格。
(六)如遇特殊情況(大風、大雨等)影響比賽時,可決定是否繼續進行比賽。
(七)審定、簽署和宣布比賽成績。
(八)比賽結束後及時作出書面總結。
二、副總裁判長:
協助總裁判長領導裁判組的工作
三、裁判長:
(一)領導一個裁判組的工作。
(二)比賽前檢查本場地比賽的用具和比賽場地。比賽結束後負責收集記錄表並審核和簽署「摔跤記分表」。
(三)遇裁判工作發生疑難問題時,可提出意見並與裁判員研究,及時作出決定。
四、場上裁判員:
(一)檢查運動員的服裝。
(二)每場比賽中,指導運動員在場上的行動,並指令比賽的開始、終止或暫停。
(三)在比賽中判定運動員得分、犯規、消極和警告處罰。
(四)宣布該場比賽勝負,簽署本場的「摔跤記分表」。
(五)參加稱量體重。
五、側面裁判員:
(一)對比賽中每一跤的勝負情況,表示自己的意見。
(二)觀察運動員在場上的行為,如出現消極和犯規情況,應及時向場上裁判員示意。
六、記錄員:
(一) 稱量體重時負責記錄工作。
(二) 臨場記錄運動員比賽中的得分、犯規等情況,並整理出該場比賽的結果。
(三) 每場比賽結束後,整理好記分表,並向場上裁判員報告比賽的結果。
七、計時員:
(一)根據場上裁判員發出的開始和暫停的口令計時。
(二)用鑼聲或哨聲報告每局終了的時間。
(三)每局比賽開始前5秒鍾,發出准備開始的信號。
(四)遇有傷病等情況時,根據場上裁判員的指示計時。
八、掛分員:
(一)根據場上裁判員每次宣布的得分,進行掛分工作。
(二)每局、每場比賽結束後,與記錄員核對比賽成績。
九、檢錄員:
(一)比賽前10分鍾,召集運動員點名,指定雙方運動員穿好規定顏色的摔跤服(前面的或上面的運動員穿紅色摔跤服,後面的或下面的運動員穿藍色摔跤服),並檢查運動員比賽的場地。
(二)通知運動員入場,並檢查運動員的指甲及服裝等情況。
(三)向裁判長和宣告員報告出場比賽或棄權的運動員姓名。
十、編排記錄組:
(一)審查運動員的報名單。
(二)負責比賽前的編排,比賽進行中的成績登記和比賽結束後的整理工作。
(三)准備好競賽用的記錄表格,審查比賽成績,排列名次。
(四)登記各級別被錄取的運動員姓名,並協助大會准備好獎品。
註:編排記錄組組長在總裁判長的領導下負責編排記錄組的工作。
十一、宣告員
(一)摘要介紹競賽規程和規則。
(二)介紹運動員的單位、姓名和級別,報告每場比賽的結果。
(三)負責臨場的宣傳教育工作,介紹大會期間的好人好事。
十二、醫務人員
(一)審核運動員的「體格檢查表」。
(二)參加稱量體重工作。
(三)負責競賽中的急救工作,並決定受傷運動員能否繼續參加比賽。

第五章 裁判人員的分工和手勢

第十六條:裁判員的分工
一、每場比賽應有一名場上裁判員在場上執行裁判工作,兩名側面裁判員分別坐在對角,協助場上裁判員進行工作。
二、比賽中每摔一跤,場上裁判員應喊「停」,兩個側面裁判員應根據運動員的倒地情況迅速表示自己的意見。場上裁判員根據兩個側面裁判員的意見作出最後的決定,並及時用手勢判定某方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三、兩個側面裁判員與場上裁判員的意見有分歧或有疑難問題時,應請示裁判長,研究後作出決定。
四.兩個側面裁判員中有一個認為某運動員有消極或犯規行為時,應及時舉起與該運動員服裝顏色相同的牌子,向場上裁判員示意。如場上裁判員同意側面裁判員的意見;應進行判定。
五.場上裁判員認為某運動員有消極或犯規行為時,在徵求某一側面裁判員的同意後,即可判定。

第十七條:裁判員手勢
一.場上裁判員手勢:
(一) 比賽開始前,兩臂向兩側舉,手心向前,將場上雙方運動員分開,並呼「預備」,然後兩臂(內旋)在體前交叉擺動,同時發出「開始」的口令。
(二) 比賽中暫停:一臂(右臂或左臂)向前伸直,指向運動員(拇指在上,五指並攏), 同時發出「停」的口令。
(三) 得分:一臂平舉(右手或左手)指向得分的運動員,而後屈肘,前臂上舉,並以手指示分,得1分伸出食指,得2分伸出食指和中指。
(四) 平跤:兩臂體前斜下舉,手心向後,左右交叉擺動。
(五) 徵求判罰消極意見:一臂側舉,五指並攏反復屈肘擺動,手心向上表示紅方運動員消極,手心向下表示藍方運動員消極。
(六) 勸告:一臂屈肘側上舉,五指並攏,靠近消極的運動員。
(七) 警告:一臂屈肘上舉,握拳,靠近受警告的運動員。
(八) 出界:一臂向前伸直(拇指在上,五指並攏),在體側前後擺動二至三次。
(九) 全場比賽終了,判定勝負:場上裁判員在中間,運動員分別在兩側,場上裁判員獲勝運動員的一手向上舉起。
二.側面裁判員手勢:
(一) 得分:比賽中運動員的得分情況用示分牌公開打分。
(二) 平跤:兩手在胸前交叉。
(三) 消極:舉起與該運動員服裝顏色相一致的牌子。
(四) 發現必要暫停的情況時,應舉白牌向場上裁判員示意。如場上裁判員沒有看到則可起立。
(五) 舉牌子時,一臂前平舉,牌子直立。
三.記錄符號:
(一) 得分:「1」表示得1分;「2」表示得2分。
(二) 勸告:用「√」符號表示。
(三) 警告:用「×」符號表示。
(四) 先得技術分或先受得處罰:用「○」符號表示。

第六章 比賽場地及服裝

第十八條:比賽場地
一.摔跤墊子厚度六至八厘米。
二.墊上鋪黃色人造革蓋單。
三.比賽區為八至十米的正方形。四周多出一米寬的紅色區域為消極區(消極區包括在
比賽區內),界線外有二米寬的蘭藍色區域為保護區。
四、比賽區中間相距三米各標出紅色和藍色比賽開始線。開始線長三十厘米,寬五厘米。
五、場地的相對角標出紅色和藍色區域。

第十九條:服裝
一、摔跤衣
(一) 摔跤衣用六層布製成,在領襟、胸襟、小袖抓握部位要縫的比後背部位稍密。
(二) 示意圖為中號規格尺寸。大號和小號跤衣規格尺寸較中號增減4厘米,袖口增減2厘米。特號跤衣比中號跤衣的尺寸增加8厘米,袖口增加6厘米。小叉10厘米。
(三) 顏色:摔跤衣分為大紅和天藍兩種顏色。前襟、下口及袖口的邊要有寬3厘米的花邊。顏色美觀、大方、協調,應有民族特色、
(四) 摔跤帶用六層布製成,顏色同摔跤衣。特號長4.40米;大號長3.70米;中號長3.40米;小號長3米;帶子寬2.5厘米。
(五) 表演摔跤衣尺寸同比賽摔跤衣,但外層用綢緞。
(六) 運動員著摔跤衣後屈臂90度,袖口要有一拳的空隙。
二、摔跤褲
(一)燈籠褲
(一) 顏色與摔跤服相同
(二) 褲腿底部與脛骨下段距14厘米
三、摔跤靴
(一) 軟底高腰靴
四、裁判服(略)
五、裁判鞋(略)

⑨ 摔跤所有招式名稱有哪些

摔跤 (Wrestling)是重競技運動項目之一,指兩人徒 手相 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 方法 摔倒對手,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 體育運動 。下面是我專門為您整理好的:摔跤招式名稱。

摔跤招式名稱
摔法是在競技里的格鬥中作巧妙的技法使對手倒地的方法,在格鬥中,用摔法必須做到快速果斷因為是競技里的格鬥,所以不能給對留下點喘息的機會,才能保護自己的有效 措施 。

抱雙腿前頂摔:當抱住對雙腿被對方下壓時,迅速屈肘,兩手用力回拉,同時用左肩前頂對方髖腹部,將對摔倒。

抱雙腿過胸摔:上前迅速上左步,屈膝弓腰,兩手由外向內抱住對方腿根部,左邊前頂其髖腹部,隨即向前上右步,蹬腰腿抬頭將對方向後摔落。

抱單腿拉腿摔:當抱對方單腿時,被對方下壓防守迅速右手屈肘,回拉對方小腿下邊,同時用左肩下壓其腿根部,將其摔出。

抱單別腿摔:抱對方前腿後,左手迅速前伸,別其後支撐腿,同時右手後拉左邊前頂對方將對拉倒。

夾頸過背摔:右屈臂夾對方頸部,背向對方,兩腿屈膝用右側髖部緊貼對方前身,然後兩腿蹲深向下,弓腰低頭,將對方背起後摔倒。

抱腰過背摔:右屈臂抱對方腰部背向對方,兩腿屈膝,用右側髖部緊貼對方前身,然後兩腿深蹲,向下弓腰低頭,將對方背起後摔倒。

接腿轉壓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上左步。左手抄抱膝弓窩處,右手抓其小腿下端,隨即撤右步,上體前俯並右轉,同時右手向內搬壓將其摔倒。

接腿別腿摔:當對用右側彈腿踢擊時,用右手抄抱其弓窩,左手抓其小腿下端,隨即上右腳,至對左腿後,向右轉體,右腿別其支撐腿將其摔倒。

接腿勾腿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左手抄抱其小腿,右手由對方右肩上穿過,下壓其頸部,同時左手上抬,右腳向前上方向踢其支撐腿將對方摔倒。

接腿涮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雙手抓握對方右腳,雙手向左拉其右腳,隨即向下,向右上方成弧形擺盪將其摔出。

接腿上托摔:當對方用右正蹬腿踢擊時,兩手抓握其小腿下端,隨即屈臂上抬。兩手挾托其腳後,同時上右步,向前上方推展將其摔倒。

切摔:左臂由對方右肩上穿過,向前下壓,切壓其頸部,將其摔倒。
摔跤的比賽場地器材
比賽場地

在奧運會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摔聯認可的摔跤墊。墊上有直徑9米的圓圈,沿9米圈內有1米寬的紅色區帶,該區域也是比賽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圈外由1.5米寬的邊緣區所包圍。正式比賽所用墊子如後圖所示。

下列幾個部分構成摔跤墊子的不同區域:

——中心的紅色圓圈為摔跤墊中心區(直徑1米),是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和裁判員宣布勝負的地點。

——紅色帶以內的區域(直徑7米)稱為中心比賽區。

——紅色帶區域(寬1米)稱為紅色區,屬於比賽區邊緣地帶,出紅圈就被視為出界。

——紅色帶以外的邊緣區(寬1.5米)稱為保護區。

比賽時,將墊子放置在搭制的檯子上,但檯子的高度不得超過1.1米。禁止使用柱子和繩子。如果檯子上的墊子以外的自由空間寬度未超過2米,檯子四周的邊要搭成45度斜角。自由空間的顏色應使用不同於墊子的顏色,要用柔軟的物體覆蓋並仔細的固定在檯面上。此外,摔跤墊對角區域的顏色應用與運動員摔跤服顏色一致的紅、藍兩色清晰標明。為保證比賽正常進行,摔跤墊應放置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地方。

比賽器材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

奧動會摔跤比賽器材有電子計時記分牌、銅鑼、秒錶、打分牌、提醒球(拋擲物)、雙音哨、磅秤等。

比賽摔跤服

運動員必須穿著國際摔聯認可的紅色或藍色連體摔跤服上場比賽。摔跤服胸前印有所代表國家或地區的徽記,背後印有最大尺寸為10厘米×10厘米的國家或地區名稱縮寫。運動員摔跤服上不得印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徽記或名稱縮寫。允許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運動員比賽時必須攜帶一塊手帕,在開賽前向場上裁判員出示並接受檢查。

服裝上的 廣告

除採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服裝外,運動員可以穿腿部或後背下部印有贊助商名字的摔跤服。贊助商的名字同時還可出現在運動員所穿浴袍的背部或衣袖部位。贊助商的字母和標記高度不能超過位6厘米。

護耳

運動員佩戴的護耳必須經過國際摔聯批准,不得含有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裁判員可要求頭發過長的運動員佩戴護耳。

跤鞋

運動員必須穿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禁止使用有鞋跟、鞋釘、鞋扣及金屬材料的摔跤鞋。摔跤鞋可以沒有鞋帶,有鞋帶的摔跤鞋應用膠帶包裹起來,避免鞋帶在比賽中鬆散。每位參賽運動員應自備膠帶並保證在出場之前將鞋帶固定好。
摔跤的主要項目分類
古典式摔跤

比賽時,運動員手臂抱對方的頭、頸、軀乾和上肢,將對方摔倒後並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比賽時不得抓衣服和不允許進攻對方的下肢,

自由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可以手足並用,用抱頭、抱頸、抱軀干、抱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動作將對方摔倒並使其雙肩觸墊者為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則按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比賽時但不許抓衣服和使用反關節、窒息動作。
摔跤的觀賽禮儀
⑴為了賽場安全,觀眾不得妨礙或拒絕配合賽場的安檢工作。

⑵在觀看比賽時,不要把自己當成是專家,對比賽形勢和隊員表現指指點點、喋喋不休,影響他人觀賽。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表現不滿意便亂喊謾罵,這是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不尊重。

⑶加油助威時,要使用文明的語言,同時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激動就出言不遜。看摔跤比賽時,首先要了解規則,可以通過裁判的手勢盡快投入觀看比賽。

⑷服裝儀容要整潔,不能光膀子。帶進場館的食品包裝、紙殼等等,放到指定的垃圾箱,或看完比賽後打包帶出場館,妥善處理。

⑸摔跤比賽都在室內進行,所以場館內不允許吸煙;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

⑹有的觀眾喜歡在看比賽時起身張望,或揮大旗,這些行為會影響後面的觀眾。

⑺在介紹運動員的時候,觀眾應該給予掌聲鼓勵。

⑻在升比賽雙方的國旗、奏其國歌時,應該庄嚴肅靜,全體起立。

觀看摔跤比賽的限制並不是很嚴格,很多時候觀眾和場上運動員會有互動,這也是摔跤運動特殊的魅力。我們是東道主,又是有著悠久 文化 的文明古國,堂堂中華,禮儀之邦,在觀看比賽的同時,要知道你並不只是一名普通的觀眾,你的言行、舉止代表著中國。

猜你喜歡:

1. 國際式摔跤精彩動作圖片

2. 柔道教學視頻

3. 綜合格鬥的介紹

4. 速度與激情8什麼時候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