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蛋糕店蛋撻真實圖片
擴展閱讀
蛋糕攪拌顆粒怎麼做 2025-08-25 06:53:03
兩磅的慕斯蛋糕要多少錢 2025-08-25 06:46:46
訂百歲生日蛋糕多少錢 2025-08-25 06:30:18

蛋糕店蛋撻真實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03 22:33:05

㈠ 蛋撻的餡料該如何做才好吃呢

蛋撻是一個老人和孩子都喜歡吃的甜點,也是非常的香的,所以我們經常也是可以在家裡面去做,這個蛋糕店賣的蛋撻一個也是比較貴的,但是但它的成本也不是太高,所以我們在家裡面也是可以簡單的做一些家常蛋撻。蛋撻的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的,我們可以准備雞蛋,牛奶還有淡奶油,白砂糖。

蛋撻也是非常的適合做早餐的,早餐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蛋撻,然後再給孩子准備一杯牛奶,這樣一個豐盛的早餐就做好了,孩子們也是非常的喜歡。所以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在家自己學著去做。

㈡ 問問大家,正宗的港式蛋撻是什麼樣子的

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有什麼區別,雞蛋是一種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吃的食物。雞蛋也可以做成蛋糕或者蛋撻。不同地方做蛋撻的方法有些不同。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的區別。港式蛋撻和普通蛋撻差別很大。首先,他們的皮膚不同,他們的餡餅有不同的心。港式蛋撻的皮是餅干,普通蛋撻的皮比較密,不容易被咬下來。

蛋撻是廣東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蝦餃蒸蒸叉燒包蛋撻。蛋撻在台灣省被稱為蛋撻,意思是露出餡料的餡餅。蛋撻是以蛋漿為餡的撻。烤好的蛋撻外層是酥脆的外皮,內層是甜黃色的凝固蛋漿。廣式蛋撻大約在年出現在廣州。香港的一些蛋撻店大約在年開始賣蛋撻,年逐漸引入廣式早茶。蛋撻的特點蛋撻有兩種一種是糕點,是一種咬下去會濺起水花的蛋撻另一種是黃油酥皮,在英語中被稱為酥皮糕點。

它需要很多黃油所以有餅乾的味道。起初香港只有糕點。後來泰昌蛋糕店香港有名的蛋撻店用餅乾麵團做蛋撻大獲成功。現在香港蛋撻做得很好,一個是泰昌蛋糕店,一個是檀島蛋糕店。太常主要做酥皮,檀島主要做糕點。

㈢ 椰撻和蛋撻哪個味道更美味呢

相信絕大多數的小夥伴都吃過蛋撻,蛋撻是一種很常見的甜品,在任何一家蛋糕店當中都可以買到,而且自己在家中製作蛋撻也是非常容易的。不過吃過椰撻的人卻很少,當椰撻和蛋撻這倆個甜食放在一起時,小編是更喜歡吃蛋撻的。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實際上蛋撻和椰撻同樣美味,並且製作方式以及使用的材料都是差不多的。

椰撻的製作方法

椰撻和蛋撻的不同之處就是在製作材料裡面加上椰蓉,喜歡吃椰蓉的小夥伴可以多加一點,不喜歡吃可以少加一點。除了加入椰蓉以外,還可以放一些葡萄乾和藍莓干,這樣在吃起來的時候口味就更加多樣化了。蛋撻和椰撻都很適合小孩子吃,家長們學會以後就能夠自己在家做,這樣孩子再也不用吵著去外面吃了。

㈣ 一個蛋撻的成本是多少

像一般蛋糕店賣2.5元的蛋撻,一般成本在1.2元左右。蛋塔做法一

1、材料:
A.塔皮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B.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3、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4、案板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5、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6、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這是第一次四折。
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再次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擀開成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7、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壁紙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
8、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
9、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進行鬆弛。
10、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1、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里。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然後在模內塗上油後裝模。
12、蛋塔水的做法:1.將鮮奶油、牛奶和煉乳、砂糖放在小鍋里,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至砂糖溶化時離火,略放涼;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
13、最後將蛋塔水澆入模中,烤制。
==========================================
蛋塔做法二

材料:
A.塔撻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B.蛋撻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蛋撻水的奶味會更香濃。沒有鮮奶油可用100克吉士粉加480克水及少量糖混合後代替)
製作撻皮:
1、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2、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擀麵棍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
3、案板上灑一層麵粉,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4、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
5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這是第一次四折。
6、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如上圖的方向),再次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擀開成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7.將鬆弛好的面片開口向外,用壓面棍輕輕敲打,擀長成長方形,然後三折。
8.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壁紙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
9.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
10.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進行鬆弛。 (冬天不用放冷藏)
11.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2.將(11)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里。用手將其捏成撻模形狀。
13.在捏好的撻皮里裝上蛋撻水(裝七八分滿即可),放入烤箱烘烤。烘烤溫度為220攝氏度左右,烤15-20分鍾
==========================================
蛋塔做法三
葡式蛋撻

油皮材料:
高筋麵粉 45g (註:蛋白質 Eiweiss 大於11為高筋 反之為低筋)
低筋麵粉 45g
酥油(豬油)Schmalz 2大勺
糖粉 Zucker Pulver 少許
水 40cc

油酥材料:
低筋麵粉 130g (註:可用普通麵粉加玉米面Maismehl代替!)
酥油 3。5大勺

蛋撻水材料:
牛奶 180g
水 180g
雞蛋 三個大的,再另拿兩只取其蛋黃,混和、攪勻。
小鍋煮開,加糖攪拌。加入雞蛋,拌勻。

『做法』
1.將油皮、油酥材料分別和好,切成均勻的小塊(各約12個),滾圓、略微壓平,呈長橢圓型。
2.各取一片疊放一起,用擀麵杖擀壓。
3.對折。重復上述動作。
4.最後將其擀成圓形。放入模具內,沿其形狀壓實。(事先在模子內壁塗上少許油--防粘連!)
5.倒入蛋撻水材料,放入烤箱烘烤既可。
======================================
蛋塔做法四
小麥草蛋撻

小麥草是天然植物,它含有100種以上的各種營養成分,幾乎是人類生命所需的物質它都有。通常人們是將小麥草加入湯里,也有人攪汁喝,你可知道小麥草也可製成美味可口的甜品?「小麥草蛋撻」登場了! 用小麥草製成的美味甜品「小麥草蛋撻」。

蛋撻皮用料:
牛油250克 白糖140克 麵粉480克(篩過) 雞蛋1個 小麥草粉10克(篩過)

皮做法:
①將牛油、白糖、小麥草粉,麵粉倒進食物攪拌機中,以低速混合均勻;
②接著加入雞蛋,把所有混合物攪打成面團;
③將面團放入模型中,壓出多個圓模面團,待用。

餡用料:
水450毫升 白糖175克 青色素少許(可加可不加) 雞蛋5個 鮮奶60毫升 新鮮小麥草汁50毫升

餡做法:
①先將水和白糖一起煮滾,熄火後,加入青色素及小麥草汁,拌勻,待涼;
②輕輕地將雞蛋打散,加入鮮奶,攪打均勻,再加入已涼了的小麥草汁,拌勻,過濾後,放進冰箱中冷卻;
③將冷卻了的小麥草混合物倒入已備好的圓模面團中,以200攝氏度烘30分鍾即成。

㈤ 香酥鬆脆的蛋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

「第一次吃蛋撻,是肯德基 蛋撻 。」

「濃香誘人,咬下去,酥脆柔滑,當時覺得好好吃。但因為肯德基是快餐嘛,總感覺味道不正。」

「2010年,我跟女友去澳門旅遊,在大三巴牌坊的路上,終於吃到心心念的正宗葡式蛋撻,有名的瑪嘉烈蛋撻。」

「好吃到連吃了四個,那美味可口的感覺,卻又似曾相識。」

「後來才知道,肯德基蛋撻配方用的是,瑪嘉烈蛋撻的,難怪感覺有相似。」

前幾天,在杭州一家烘焙蛋糕店,我邊吃著蛋撻,邊跟女老闆徐姐碎碎念。

徐姐是個紅酒愛好者,來參加過鄭小塔我的葡萄酒活動,一來二去,大家也就熟了。

她在烘焙業待了好多年,聽著我說起蛋撻,馬上滔滔不絕起來。

蛋撻 Egg Tart,是香港、澳門的一種音譯叫法,台灣人又叫做蛋塔。

蛋撻的起源地,是在葡萄牙。

世界上第一家賣蛋撻的店,就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這家蛋撻店,到現在還有,叫Pastéis de Belém 貝倫蛋撻店,如下圖,是全世界蛋撻的鼻祖。

據說,蛋撻是由里斯本一家修道院的修女們發明的,是在18世紀的時候。

發明的原因也很簡單,副產品嘛!

那時,修女袍這些服裝漿紗,需要用到雞蛋的蛋清,於是,剩下大量蛋黃。

修女們怕浪費,有空時就用這些雞蛋黃做些甜品,這樣就出現了蛋撻。

1820年,葡萄牙鬧革命,關閉所有修道院。

這些修女們為生機所迫,開始賣蛋撻、甜品為生,沒想到一賣,大家都還很喜歡吃。

於是,就正式開店出售,如下圖的貝倫蛋撻 Pastéis de Belém 。

後來,蛋撻傳入葡萄牙的各個殖民地,也傳入澳門,接著,又傳入香港、台灣和大陸,風靡整個世界。

幾百年下來,全世界出現好多種蛋撻。

在我們中國最有名氣的,當屬葡式蛋撻、港式蛋撻。

葡式蛋撻,是我們最常見的,包括肯德基賣的也是葡式蛋撻。

雖然叫葡式蛋撻,但其實是澳門改良版,因為真正的葡萄牙蛋撻,實在太甜了,中國人不喜歡吃。

這得感謝一個在澳門的英國人,安德魯·斯托 Andrew Stow 。

他把葡萄牙蛋撻和英式蛋撻融為一體,使用英式奶黃餡,還大大減少了糖的用量。

這種新的葡式蛋撻,如下圖,在澳門一經推出,廣受歡迎,成了澳門的特色美食。

接著,安德魯·斯托創辦了安德魯蛋撻鋪,賣安德魯葡式蛋撻。

而他太太瑪嘉烈,跟他離婚後,也開了一家葡式蛋撻店,同樣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叫瑪嘉烈葡式蛋撻,如下圖。

這對離婚夫妻的蛋撻,在澳門是最有名的,下次你如果去澳門旅遊,一定得嘗嘗。

港式蛋撻,又叫廣式蛋撻。

蛋撻是香港人日常地道食物之一,吃一個蛋撻,喝一口咖啡或絲襪奶茶,對於香港人來說,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關於絲襪奶茶,可以看這篇《 絲襪奶茶,跟「絲襪」到底是什麼關系? 》)

上世紀20年代,廣州餐飲業競爭激烈,有餐廳推出廣式蛋撻(英式蛋撻的改良版),受到市民歡迎。

接著傳入香港,出現有名的香港檀島港式蛋撻,如下圖。

在國內,我們常吃的蛋撻,分為酥皮蛋撻和牛油蛋撻兩種。

這是按照蛋撻皮來區分的。

撻皮是酥皮,看上去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類似千層酥,層次分明,酥皮層數最多的記錄達380層。

不過,也總讓人覺得一碰就會碎,吃起來一個不小心,面渣四濺。

牛油蛋撻,撻皮是牛油皮,牛油做的,表面光滑完整,就像是花盆型的餅干。

吃起來感覺是曲奇餅干,不過不會掉渣,也沒有層次。

葡式蛋撻,是酥皮蛋撻,口感清脆酥口,或者你買個肯德基蛋撻,感受下它的鬆脆。

港式蛋撻呢,酥皮蛋撻和牛油蛋撻,兩種類型都有。

港式酥皮蛋撻,著名的是香港檀島咖啡餅店。

也就是《月滿軒尼詩》電影里,湯唯和張學友吃著192層酥皮蛋撻,談情說愛的地方,不過,現在已經停業了。

港式牛油蛋撻,最好的是香港泰昌,如下圖。

因為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愛吃而聞名。

要我說,葡式蛋撻跟港式酥皮蛋撻,口感上其實是差不多的味道。

但最大的區別是,它們的內餡——蛋撻液。

葡式蛋撻製作時,會在蛋撻液中加入奶油。

同時,也因加入焦糖,烤制後表面會有斑駁的焦糖色花紋。

這個是葡式蛋撻與港式酥皮蛋撻最大的不同。

我曾經在杭州西湖邊上的寫字樓上班,就在西湖大道邊上的。

公司里幾個女同事,時不時會叫個下午茶,樓下的葡式蛋撻是必點的。

打開盒子,剛剛新鮮出爐的蛋撻,一股奶油和雞蛋的濃郁香氣,撲鼻而來,隨之彌漫在辦公室里。

金黃色的蛋撻表面,水嫩嫩的,點綴著琥珀般的焦糖色花紋。

一口咬下去,酥皮鬆脆香酥,內餡里的鮮奶、雞蛋、淡奶油,流入口中,會微微燙到舌頭。

輕吸口氣,撫平燙熱,繼續感受香甜柔滑的蛋撻液,和那濃烈的黃油香氣。

這些豐富的味覺感受,會讓人回味連綿,絲絲難忘。

有時吃一個不過癮,必須吃三個才停地下嘴。

不過,姑娘們也不敢多吃,一個蛋撻的熱量,相當於一碗米飯的熱量。

三個蛋撻剛剛好,還能給自己留有些想頭,不然下班得走樓梯了,那可是十幾層的樓呀!

徐姐慢條斯理講完這些故事,我忽然想到,

「肯德基有蛋撻,為什麼麥當勞不賣蛋撻?有肯德基的地方,必定會有麥當勞呀!」

老闆瞄了我一眼,說道,

「鄭小塔,你老關注葡萄酒的英文信息,也多留意美食的英文嘛。」

接著,繼續用慢悠悠的語氣講道。

西式餡餅中有兩樣,一個是 「Tart」,一個是「Pie」。

「Tart」是餡料外露的餡餅,「Pie」是餡料被餅皮密封的餡餅。

那麼,翻譯過來,「Tart」是蛋撻,「Pie」就是…

「Pie,就是派,麥當勞有紅豆派、香芋派」,我搶話道。

「對嘛,肯德基有蛋撻,麥當勞有派,這不,針鋒相對,又幹上了!」

㈥ 檸檬蛋糕撻的做法步驟圖,檸檬蛋糕撻怎麼

用料

檸檬 2/3個

黃油 50克

低筋麵粉 50克

細砂糖 30克

泡打粉 2克

雞蛋 1個

蛋撻皮 7個

檸檬蛋糕撻的做法

  • 用鹽將檸檬搓一到兩遍,洗凈。取檸檬皮屑,切記不能切到白色部分,只需黃皮部分。

㈦ 蛋糕店常見的糕點

蛋糕店常見的糕點有:雞蛋糕,蛋撻,桃酥餅,奶油麵包,肉鬆餅,奶訥酥等。

㈧ 蛋撻烤多長時間多少溫度

  • 准備好材料

㈨ 蛋糕店裡的蛋撻是怎麼做的

用料

全蛋(中) 2個

細紗糖 25g

淡奶油 200ml

牛奶 100ml

煉乳 2tsp(10g)

葡式蛋撻【全蛋版】的做法

  • 【准備工作】烤箱預熱 240度 市售蛋撻皮放在烤盤即可

  • 牛奶,淡奶油,糖,煉乳加熱 攪拌至糖完全溶解

  • 將2中的溶液 稍微冷卻 加入全蛋 攪拌均勻

  • 不需要過篩 直接加到蛋撻皮中 8分滿

  • 可以在蛋液中加入喜歡的配料【果乾、紅薯、栗子、水果等】

  • 小貼士

    1.不需要加低粉 不需要分蛋 不需要過篩 絕對簡單好次!

    2.可以用自己做的皮 市售的皮我一直不喜歡次 所以我都是挖著吃!

    3.雞蛋用中等大小的,草雞蛋亦可。(土雞蛋、草雞蛋的蛋黃比較深,想要蛋撻顏色金黃的話,就用草雞蛋/土雞蛋)

    4.可以不用加熱 在全蛋里加入糖 攪拌至溶解也可 其餘的都往裡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