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
芝士蛋糕坯
1個
輔料
淡奶油
250g
水果
適量
糖粉
適量
巧克力
適量
可可戚風蛋糕坯
2個
步驟
1.芝士蛋糕脫模具待加奶油
2.淡奶油加入糖粉打發,抹面於蛋糕表面上。
3.可可戚風蛋糕切片切成球狀,加入水果夾心再加淡奶油抹面。
4.直接把球狀鏟在蛋糕表面組成美女的胸部,另加內衣
5.在內衣上裝一翻
6.最後在蛋糕邊緣上占上草莓裝飾即可
7.性感女郎就此誕生!
小貼士
內衣的設計要與蛋糕的大小相符合,否則非常難看
Ⅱ 熊黛林生日曬大閘蟹「生日蛋糕」,她有著怎樣的演繹經歷
熊黛林是一代人心中的女神,擁有優秀的外貌條件,五官立體,擁有一雙大美腿。最重要的是,還有她的經典作品,也給觀眾朋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來,熊黛林開啟自己的演藝生涯。比如主演青春喜劇片《我的野蠻女友2》,還和梁朝偉、金城武合作愛情喜劇片《擺渡人》,還有主演的電影《滅狐行動》,還有主演的港風家族劇《家族榮耀》。這些影視作品中都展示了熊黛林的實力,不僅顏值高,而且有實力,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她。
Ⅲ 45歲過氣女星淪落賣蛋糕,打零工時太凄苦,曾是有名的晶女郎,她是誰
梁敏儀曾經是TVB旗下有名的女星,而且她還被大家稱為晶女郎,顏值氣質出眾的她,演技也極佳,所以自出道以來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香港的演藝事業也一直都不景氣,據悉,梁敏儀在疫情之前一直靠商演吸金,但是如今因為疫情的緣故也接不到工作了,所以她便去商場的蛋糕店打工,甚至還時常會碰到粉絲和一些熟識她的網友。
生涯雖然她們的人生已經走到了一半,但還剩下太多美好的時光。樂了冷知識希望她們能吸取,犧牲事業所獲得的成熟與經驗,讓餘生更快樂一些。據悉,在最開始時,梁敏儀也感到很尷尬,但隨著她在蛋糕店打工了一年的時間,也慢慢都習慣了,畢竟,明星在接不到工作的情況下總不能坐吃等死,所以憑自己的勞動賺取生活費,倒也沒什麼丟人的。
Ⅳ 幕斯,乳酪,乳酪,起士,芝士各有什麼特點
慕斯蛋糕是一種以慕斯粉為主材料的糕點。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cream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慕斯是從法語音譯過來的。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
乳酪英文是「cheese」,法國人喚它為「fromage」,德國人稱它為「kaese",義大利人稱它為「formaggio」。在英語中,cheesecake也常用來形容清涼的海報女郎(pin-up girls)。
乳酪(其中的一類也叫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乳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每公斤乳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就工藝而言,乳酪是發酵的牛奶;就營養而言,乳酪是濃縮的牛奶。
乳酪也是中國西北的蒙古族,哈薩克族等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在內蒙古稱為奶豆腐,在新疆俗稱乳餅,完全乾透的乾酪又叫奶疙瘩。荷蘭是世界出口乳酪最多的國家。
起士蛋糕是以奶油起士、玉米粉、細砂糖為原料製成的糕點。
芝士 cheese (乳酪,有時也會叫成起司,通常這種蛋糕比較甜,奶味也很濃,但和西餐里用的芝士完全是兩種味道,據說這種蛋糕是想保持身材的mm的大敵)
芝士又名乳酪、乾酪,指動物乳經乳酸菌發酵或加酶後凝固,並除去乳清製成的濃縮乳製品。芝士本身主要由蛋白質、脂類等營養成分組成,除同牛奶一樣,含有豐富的鈣、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與B2外,還因其是經過發酵作用製成而使這些養份更易被人體吸收
芝士又名乳酪、乾酪,也直譯作起司,指動物乳經乳酸菌發酵或加酶後凝固,並除去乳清製成的濃縮乳製品。
芝士本身主要由蛋白質、脂類等營養成分組成,除同牛奶一樣,含有豐富的鈣、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與B2外,還因其是經過發酵作用製成而使這些養份更易被人體吸收。
芝士是Cheese(乾酪)的一種音譯,在美國有Cheesecake(酪餅-由乾酪,蛋和糖等混合後焙制而成)。香港人把Cheese叫做芝士,這就像是美國人把豆腐叫做Toufu一樣。在美國的華人很多,美國人又比較隨和,就跟著華人叫了。美國文化是強勢文化,對待外來文化比較寬容,能夠兼容並蓄。
芝士通常分為加工芝士和天然芝士。天然芝士(Cheese)就是以牛奶、或羊奶作為原料,加入乳酸菌及凝乳酵素後凝固、濾除水分後浸於鹽水中三天,然後再經過四到六個月的發酵而成。加工芝士則是將幾種天然芝士打碎、加熱溶解,再冷卻凝固。兩者的不同是,天然芝士中的乳酸菌是活的,而加工芝士中的乳酸菌是死的。另外,加工芝士中的水分較高,營養略為稀薄,但磷的含量較高;優點是品質穩定、易保存,也由於氣味已在加工過程中消失,口感較佳,沒有那種令人難以接受的怪味。但事實上,芝士的味道越怪,價錢越貴。其實芝士品種成百上千,取決於所用的菌類和模子、奶脂量的多少,發酵的時間長短及不同的加工方式,能夠產出不同外形和口味的芝士。
不過無論是哪種芝士,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它們是牛奶「濃縮」後的產物,所以牛奶的營養一樣也不少。芝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群、鈣質;同時也是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此外,天然芝士中的乳酸菌對腸胃有益。芝士中的蛋白質因為被乳酸菌分解,所以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在食物互換表中,芝士被歸於乳製品類,兩薄片的芝士(45克),相當於一杯(240CC)全脂牛奶的營養。
芝士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烹飪,單吃或者加其他的原料。加熱後,多數會溶化變成棕色,有些芝士軟軟的化掉,特別是放入酸或澱粉後。芝士配餅干是一些西方人充飢解饞的選擇,芝士與葡萄酒,是法式餐食主菜之後、甜食之前的一道,燒義大利菜亦離不開乳酪,做意式麵食和比薩餅都需要芝士,希臘人用生菜、橄欖和芝士涼拌,傳統的瑞士芝士火鍋(fon)是當地冬季的暖身美食。
添加一個 cheese + wine 減肥的方法,聽說有點效果的。具體就是晚上睡覺前半個鍾吃,一片乳酪加半杯紅酒
Ⅳ 黎姿生日月不斷收到蛋糕和祝福,曬照感謝大家愛惜,她在圈內有哪些好友
近日,黎姿在微博曬出生日照並發文感謝好友的祝福。照片中黎姿依舊風采不減,美艷的她更多幾分成熟和端莊。黎姿的美貌,即使在90年代美女如雲的港圈也是十分出眾的。雖然她早早的退出了演藝圈,但是她和圈內的好友依然保持著長久的友誼。現在就來盤點下,黎姿圈內的好友吧。
張柏芝是“星女郎”出道,憑借青春秀美的容貌和出色的演技迅速走紅後就一直在電影界奮斗。黎姿主要活躍在電視劇中,就是這樣兩個不同發展之路的藝人宿命般地相識相知,成為了至交好友。黎姿說,她第一次見到張柏芝就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而張柏芝也被黎姿所吸引,這可能就是美女之間的惺惺相惜吧。而且以美貌出名的張柏芝,在采訪中只承認黎姿比她長得好看。張柏芝的弟弟也曾經當著很多人的面贊黎姿:“我家姐很尊敬你“。 可見,兩人的相處是互相欣賞互相尊敬的。
Ⅵ 起士蛋糕是什麼東西
起士蛋糕 (Cheesecake)
起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起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他的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起士蛋糕通常都以餅乾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起士蛋糕,巧克力起士蛋糕等,至於表層加上的裝飾,常常是草莓或藍莓。
有時起士蛋糕看起來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較像派的一種。
簡史 起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早的希臘,在前 776 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起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在 19 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名店 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於布魯克林。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吃吃看」。
另一種起士蛋糕 在英語中,cheesecake也常用來形容清涼的海報女郎(pin-up girls
Ⅶ 摩卡,卡布奇諾,瑪奇朵,拿鐵的區別
一、製作方法不同
1、摩卡咖啡: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的一種古老的咖啡。
2、卡布奇諾:卡布奇諾是一種加入以同量的義大利特濃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義大利咖啡。
3、瑪奇朵咖啡:是奶咖啡的一種,牛奶和香草糖漿、奶沫、咖啡的混合物。
4、拿鐵: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與牛奶的經典混。
二、喝的特點不同
1、摩卡咖啡:可以用湯匙吃奶油,但不要用它喝咖啡。
2、卡布奇諾:先喝奶泡後再加糖,一杯好的卡布奇諾奶泡細膩持久,口感香醇。
3、瑪奇朵咖啡:不需要攪拌,瑪奇朵口味豐富,層次細膩,攪拌會破壞它的層次感。
4、拿鐵:傳統的拿鐵不會加糖,因為牛奶多咖啡少,再加糖會沖淡咖啡的風味。
三、主要原料不同
1、摩卡咖啡: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
2、卡布奇諾:義大利特濃咖啡,蒸汽泡沫牛奶。
3、瑪奇朵咖啡:牛奶,香草糖漿,咖啡。
4、拿鐵:濃縮咖啡,鮮奶。
Ⅷ 向華強花費百萬請楊鈺瑩吃飯,賴文峰沖進去說:她是我的女人,發生了什麼
楊鈺瑩在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向華勝花了300萬請她吃飯,賴文峰突然出現,看到向華勝的表情決絕,拉著楊鈺瑩的手對向華勝說:「她是我的女人,你別想泡她。」向華勝不在乎,直接扇他耳光,賴文峰不擅長找人打他。
賴文峰和楊鈺瑩的感情節目組描述楊鈺瑩,「再次激活你的聲音」,讓網友「感覺自己像個春風,沉迷其中,得一寶」。歲月攢了楊鈺瑩,但歌聲還是那麼動聽。剛開始的時候很喜歡,現在很樂意為自己而活。你喜歡聽楊鈺瑩的歌嗎?
Ⅸ 西式甜點名稱有哪些
提拉米蘇代表「帶我走」
芝士蛋糕:含義是「甜蜜的愛情」。
卡布奇諾:等待
瑪奇朵:印記 拿破崙蛋糕 < Napoleon cake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我倒覺得它比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餅便應聲裂開,發出清脆的聲音,每吃一口,都像敲響一個音符。
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復,師傅要把搓好的麵皮不斷重復對摺,這樣焗出來的酥皮才夠松化。
拿破崙蛋糕配上鮮果是最理想的組合,不少師傅愛在酥皮之間加上新鮮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令味道更加豐富而清甜,甚至有人會用忌廉代替吉士醬,口感同樣不俗。
吉士蛋糕
Cheesecake
吉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吉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它的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吉士蛋糕通常都以餅干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吉士蛋糕,巧克力吉士蛋糕等,至於表層加上的裝飾,常常是草莓或藍莓。
有時吉士蛋糕看起來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較像派的一種。
簡史
吉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早的希臘,在前 776 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吉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在 19 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名店
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於布魯克林。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吃吃看」。
另一種吉士蛋糕
在英語中,cheesecake也常用來形容清涼的海報女郎(pin-up girls)。
黑森林蛋糕
其實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若翻譯成「黑森林櫻桃奶油蛋糕」應該是較恰當吧。因為德文全名里的Schwarzwaelder即為黑森林,而Kirschtorte也就是櫻桃奶油蛋糕的意思。仔細研究研究,黑森林說穿了,真的只是一種「沒有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雖然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還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哦!以前德國曾出現消費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櫻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國政府對這種國寶級黑森林,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櫻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喔!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黑森林區。今天即使來到黑森林,並不見得到處都能幸運地嘗到沒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過有機會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時,不妨細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櫻桃,讓自己重新認識黑森林外,別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於味蕾深處的新鮮感哦!
蛋撻
Egg Tart
蛋撻,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種用牛奶雞蛋和糖做成的凍,中國人稱其為蛋,tart則取其音。這種蛋撻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不過看上去跟現在的蛋撻會很不一樣。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做蛋撻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紀糖很貴,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於外面的殼則給窮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國人知道蛋撻這個東西是在香港被割讓後,英國人的蛋撻傳到了香港,香港人便開始仿製,甚至比英國人做得更好。蛋撻店除了蛋撻外還賣另外兩樣東西:奶茶和咖啡。那時候的蛋撻要比現在的蛋撻大兩三倍,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個大蛋撻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標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漸富裕起來,香港人開始在蛋撻里加燕窩鮑魚之類,「大補」;但過了幾年這種蛋撻又沒有了。有人說蛋撻可以反映香港的經濟。按照英國傳統做法,蛋撻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歡吃這種有點辛辣味的蛋撻,所以現在香港茶樓里蛋撻都比較清淡。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