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死生日現場又添一員猛將!蛋糕界「海底撈」B輪融資過億
文/ 程俊豪 編輯/ 夏崇
繼海底撈後,大型「社死」慶生現場又多了一個創造者——熊貓不走。
9月28日,烘焙品牌熊貓不走蛋糕(以下簡稱「熊貓不走」)宣布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開拓新城、人才招聘、系統升級。本輪投資方為XVC,凡卓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2017年,熊貓不走蛋糕成立於惠州,其以「線上下單+創意配送」模式,提供生日蛋糕銷售、配送與表演等服務。消費者在微信公眾號、美團、大眾點評等線上平台下單,公司提供「3小時送達」服務,超時免單。
截至目前,熊貓不走已入駐惠州、佛山、廣州、珠海、成都、廈門、長沙、重慶、杭州等24座城市,總用戶數突破2000萬,年營收達8億元。
送蛋糕的儀式感
一次陪朋友改衣服的經歷,讓楊振華將視線轉向了女性市場,他發現,補一件衣服只掙幾元錢的女裁縫,卻願意花600元做頭發。
楊振華在美容行業找到了突破口。2011年,他賣掉餐廳,在惠州開了第一家白雪公主美甲店。「中國有20多萬家美甲店,但大多各自為陣,沒有領先品牌,即使初具規模也沒有較強的管理運營能力,留下了巨大提升空間。」
當時,「體驗式消費」還沒有成為熱詞,白雪公主已將客戶體驗做到行業領先,提供包括免費飲品、絲襪、創口貼等。這讓白雪公主首月就實現盈利。目前,白雪公主在惠州已有7家連鎖店,每年凈利潤近千萬,在華南排名第二。
2014年12月,楊振華趁熱打鐵,結合做餐飲時送貨上門的服務和白雪公主的經營理念,建立了O2O模式的叮當便利店,一年半內在20多個城市開了400多家店,「做便利店的時候,門店多,用戶也多,但只靠供貨給加盟商來賺取差價太難了,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我們沒有優勢。」楊振華曾公開談論道。供應鏈不賺錢,從哪裡盈利?楊振華想到做延伸業務,首先是鮮花、蛋糕和開鎖。
能消化多年積累的寵大客戶,開鎖顯然不算好生意,楊振華決定提前啟動蛋糕業務。
2017年12月,熊貓不走啟航。
楊振華表示:「往常用戶給朋友、家人過生日,蛋糕送上門後,配送人員就走了,沒有後續的服務。行業沒有滿足送蛋糕之後聚會場景的多樣需求,市場商機就在這里。」
熊貓不走為消費者提供後續服務,在蛋糕送達後,由穿著熊貓服裝的配送員在現場進行2分鍾的舞蹈、朗讀、魔術表演或互動 游戲 。激活蛋糕使用場景的同時,讓儀式感更重。
主攻下沉市場
在落地場景上,熊貓不走選擇下沉市場。楊振華表示,北上廣深的廣告宣傳、人工、物流配送等成本高,二三線城市缺少真正的行業龍頭,交通相對便利,為熊貓不走提供了更加肥沃的發展土壤。
楊振華認為,二三線城市二次傳播的效果更優。他表示,由於二三線城市的社交圈層較為固定,通過朋友圈拍照等方式進行二次傳播,觸達率較高。
熊貓不走以此為契機,讓創新上門配送服務成為可供分享的社交貨幣。據楊振華介紹,通過自建流量池,熊貓不走已在小紅書、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沉澱較多私域用戶,其公眾號總粉絲數已超2000萬。
二三線城市的電商和冷鏈物流發展落後於一線城市,影響烘焙食品消費。
對此,熊貓不走自建配送體系,覆蓋美團、微信小程序等銷售渠道。其在每個城市一般通過1個中央工廠和5-8個前置倉完成生產和區域覆蓋。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600億元,同比增長19.9%,預計2023年將達到3069.9億元。
廣闊的市場前景下,熊貓不走能否成為烘焙賽道的「海底撈」受到資本青睞,依然有待市場檢驗。
⑵ 「熊貓不走」再獲融資,問題來了,送一盒蛋糕有多大錢途
財聯社|新消費日報(研究員 梁又勻)訊, 日前,據媒體消息,惠州市熊貓不走烘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不走)獲XVC資本B輪獨家投資一億元。
據悉,熊貓不走品牌成立於2017年,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阿里巴巴、網路、順豐等知名企業管理層,是一家提供蛋糕銷售和上門配送的蛋糕電商品牌。目前,熊貓不走已入駐包括北京、廣州、成都、廈門等24座城市,擁有超2000萬私域用戶,月營收超70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品牌私域營收佔比超60%,復購率超50%。
天眼查數據顯示,在此前的兩年間,熊貓不走已完成2輪融資,每輪金額數千萬人民幣,參與機構IDG資本和頭頭是道投資基金。
想成為社交貨幣的「熊貓不走」
一直以來,烘培品牌創業大都專注於產品口味、包裝和營銷,蛋糕配送人員僅完成送達任務。客戶生日聚會場景中,更多樣化的需求很少被人注意到。
熊貓不走創始人楊振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通過僱傭送餐員在現場舞蹈、魔術表演、互動 游戲 等方式服務顧客,活躍現場氣氛。
「沒有人買生日蛋糕,是為了『吃飽』。過生日的人,想要的是開心;買蛋糕的人,希望傳遞的是祝福;參加聚會的人,期待的是熱鬧。」 在9月的2021CNEF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楊振華這樣描述品牌的賣點。
如果顧客感到滿意,就會反復購買服務,而蛋糕只是一個切入口、一個道具。
在熊貓不走微店中,單層蛋糕價格在100~300之間,舞蹈免費,購買需提前3~5個小時預約。美團的店鋪評價顯示,大部分評論都與孩子過生日、活躍聚會氣氛、提升儀式感有關。
顧客把舞蹈、魔術朋友圈,能吸引更多潛在顧客。熊貓不走迅速衍生出了口口相傳的獲客途徑,微店私域流量遠大於三方外賣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微店的獲客成本僅為1元左右。
有報道顯示,正式運營4個月後,熊貓不走成為了惠州當地的頭部品牌,銷量與訂單把同行蛋糕店甩在身後。開業僅一年多,楊振華就把業務拓展到佛山、東莞、廣州等周邊城市,月營收增速在15%~40%之間,毛利率70%左右。
當其他初創公司還在燒錢做產品時,熊貓不走就已經實現穩定盈利,並快速擴張。如今,熊貓不走在全國24個城市中已擁有超2300名員工,包括700+配送人員和600+生產製作人員。
中央廚房 + 企業文化 = 品牌護城河?
一直以來,門店都是蛋糕店成本的主要支出項目之一。所以,在供應鏈布局上,熊貓不走採用了另外一種「重資產策略」。
熊貓不走幾乎舍棄了線下蛋糕門店,在每個城市設立一個中央廚房,每個城區建立一個倉儲配送中心,只批量生產蛋糕,不做任何點心或麵包,極力壓縮生產和配送成本。讓顧客線上訂購,再由線下工廠店發貨。
熊貓不走崛起後,當地很快出現了模仿者。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也有類似從創業項目。
對此,在2019年的采訪中,楊振華:「海底撈服務好,為什麼其他品牌做不到?關鍵是背後那套體系,獲客能力、企業文化等。」
楊振華表示,在團隊招聘上,會首先篩選開朗自豪的人入職熊貓配送員,且給予高於地區平均水平近50%的工資待遇,並持續對員工開展關懷活動。他還希望未來品牌的熊貓配送人員,能夠像迪士尼一樣,代表開心、快樂和驚喜。
2020年,熊貓不走的市場運營手冊已超800頁。突出的企業文化,也是吸引IDG資本2020年加入熊貓不走A輪融資的原因之一。
XVC資本也表示,通過產品和服務的疊加,熊貓不走使得買蛋糕這一極難通過廣告獲客、低頻次低單價的服務,獲得規模化的能力。
但如果服務標准不合格,就會使得一年一度的生日變得尷尬,再美味的蛋糕也會顯得掃興。中央廚房更會成為提前背上的包袱,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目前為止,熊貓不走的服務還沒有出現翻車的情況。但現場表演對員工素質要求較高,隨著品牌城市版圖的擴張,員工培訓和管理將會變成熊貓不走最大的難題。
生日驚喜蛋糕可持續嗎?
熊貓不走與海底撈模式有些類似,服務為王。
火鍋行業食材品質、菜品花樣的競爭日趨內卷,想要打出品牌吸引力、提高復購率,高質量的服務讓人印象深刻。時至今日,在海底撈與店員舉著牌子唱齊生日歌,依舊是不少年輕人生日聚會、打卡的首選。
烘培食品的體量與餐飲不相上下。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600.8億元,同比增長19.9%。2020年,我國人均烘培食品消費量僅7.3KG/人,是日本的40%、美國的24%。
有分析師認為,隨著疫情轉好,未來烘培市場規模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率,2023年中國烘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69.9億元。
在現制產品領域,目前較為知名的品牌有好利來、幸福西餅、稻香村等,且品類以麵包、糕點為主。在更為細分的現制蛋糕領域,還沒有一個品牌能真正做到全國出圈,佔有明顯的市場份額。地方蛋糕店也以個體經營、本地連鎖為主,競爭格局分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品質和生活中每種場景下的儀式感的追求逐漸提高,市場的總容量也在不斷擴大,熊貓不走還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楊振華在某次媒體采訪中提到。
除了增加城市布局外,拓展業務場景也已被提上日程。熊貓不走運營總監黃劍鋒曾表示:「接下來, 熊貓不走將為用戶提供下午茶等場景的產品和服務。 」
而在規劃發展藍圖時,楊振華並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稱,未來熊貓不走將打造「中國聚會服務第一品牌」。
報道顯示,熊貓不走未來會將本次融資用於人才招聘、開拓市場和系統升級。
當「蛋糕+服務」在狂奔,「火鍋+服務」卻逐漸走入瓶頸。
進入2021年,靠「神級服務」出圈、並成功上市的海底撈,正在進入火鍋服務行業的後半場。在海底撈過生日、做美甲、花式拉麵、對暗號拿禮物……消費者們的服務「獵奇」熱情,正在隨著線下經濟的發展平緩而逐漸消退。
熊貓不走逐漸突入一線城市,但海底撈卻為了生存,下沉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當一種服務模式火爆後,固然能夠通過不斷進入新地區、觸及更多消費者實現持續增長,但創意服務的新鮮感並不可持續。
營銷聲勢頗高的海底撈固然如此,更拼創意和驚喜的生日聚會,屆時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⑶ 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
簡單說一下我軍吧。
1955年,在懷仁堂舉辦了隆重的授勛授銜儀式。
被授予元帥銜10人,大將10人,上將55人,中將175人,少將802人。
其中上將和中將在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了2名。而少將人數在1965軍銜製取消時,通過晉升補授達到了1360名。到1965年為止,開國將帥總數為1614名。
在這1614名將帥中,原籍省份人數較多的前十名,我們稱之為十大將軍省:
1.江西省(327名):3名上將、38名中將和286名少將
2.湖北省(232名):元帥一名(林帥)、大將2名、上將14名、中將31名、少將184名。
3.湖南省(202名):元帥三名(彭德懷、賀龍和羅榮桓)、大將6名、上將19名、中將45名、少將129名。
4.安徽省(130名):上將2名、中將12、少將116名。
5.河南省(109名):上將1名、中將9名、少將99名。
6.四川省(98名):元帥四名(朱德、劉伯承、陳毅和聶榮臻)、大將1名、上將3名、中將3名、少將87名。
7.山東省(89名):中將3名、少將86名。
8.福建省(84名):上將3名、中將9名、少將72名。
9.河北省(81名):中將2名、少將79名。
10.陝西省(64名):上將3名、中將5名、少將56名。
由此可以看出四川是出元帥較多的省份。
湖南則是出大將、上將、中將較多的省份。
出少將多的省份則是江西省。
紅軍時期征戰,抗日戰爭浴血,解放戰爭馳騁,建國時涌現了1614名將軍,以下十個省最多。
第十名:陝西省。
將軍數量:63人。
上將:李達、張宗遜、閻紅彥。
中將:孔從洲、張達志、閻揆要、張達志、崔田民。
少將:賀晉年、張松平、王扶之,共55人。
籍貫分布:安定縣、子長縣、米脂、長安,36個市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陝北根據地。
第九名:河北省。
將軍數量:80人。
上將:無。
中將:孫毅、韓振紀。
少將:王蘊瑞、劉永源、王猛等,共78人。
籍貫分布:定州、大名、蠡縣,48個市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爆發過起義,部分老紅軍。抗戰時期,老八路,大多數。
第八名:福建省。
將軍數量:83人。
上將:楊成武、葉飛、劉亞樓。
中將:劉忠、 蘇靜、 張南生、 陳仁麒、 羅元發、 羅舜初、 袁子欽、 郭化若、 傅連暲。
少將:王集成、孫克驥、葉青山等,共71人。
籍貫分布:閩西地區,長汀縣、武平縣、上杭縣、永定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閩西暴動和中央蘇區「擴紅」時,參加革命。
第七名:山東省。
將軍數量:90人。
上將:無。
中將:孔慶德、劉興元、孫繼先。
少將:李耀文、仲曦東、劉振華,共87人。
籍貫分布:壽山、榮成、牟平、文登,49個市縣。
革命時期:抗戰時期,老八路,大多數。
第六名:四川省(含重慶市)。
將軍數量:99人。
元帥: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
大將:羅瑞卿。
上將:張愛萍、陳伯鈞、傅鍾。
中將:畢占雲、吳瑞林、賀誠。
少將:任榮、胡炳雲、陳其通,共88人。
籍貫分布:川東地區,宣漢、達縣、平昌、通江、巴中、蒼溪、閬中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參加起義,川陝根據地。
第五名:河南省。
將軍數量:108人。
上將:許世友。
中將:鄭維山、錢鈞、李雪三。
少將:蘇進、曹思明、尤太忠,共98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新縣、商城、光山、固始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抗戰時期,老八路,少數。
第四名:安徽省。
將軍數量:128人。
上將:洪學智、李克農。
中將:皮定均、楊國夫、李耀、張賢約、陳先瑞、林維先、聶鶴亭、徐立清、陶勇、梁從學、曾紹山、滕海清,共12人。
少將:肖全夫、宋承志、查玉升等,共114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新縣、商城、光山、固始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
第三名:湖南省。
將軍數量:202人。
元帥:彭德懷、賀龍、羅榮桓。
大將: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
上將:蕭克、王震、鄧華、甘泗淇、朱良才、蘇振華、李濤、李志民、楊勇、楊得志、宋任窮、宋時輪、陳明仁、鍾期光、唐亮、陶峙岳、傅秋濤、彭紹輝,共18人。
中將:丁秋生、王子峰、方強、方正平、向仲華、湯平、劉志堅等,共45人。
少將:段蘇權、鍾偉、裴周玉等,共129人。
籍貫分布:湖南東部靠湘贛邊界,平江、瀏陽、酸陵、茶陵等縣市。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
第二名:湖北省。
將軍數量:235人。
元帥:林 彪。
大將:徐海東、王樹聲。
上將:韓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純全、陳再道、王宏坤、劉震、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黃永勝、賀炳炎、謝富治、王建安,共14人。
中將:王必成、王近山、王尚榮、田維揚、成鈞、劉飛、劉昌毅、杜義德、楊秀山、李天煥、李成芳、吳先恩、余立金、張才千、張天雲、張仁初、陳康、陳慶先、周希漢、周志堅、胡奇才、饒正錫、秦基偉、聶鳳智、頓星雲、徐深吉、徐斌洲、黃新廷、韓偉、程世才、鮑先志、詹才芳,共33人。
少將:王誠漢、譚友林、唐金龍等,共187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大悟、紅安、麻城、黃陂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南昌起義。
第一名:江西省。
將軍數量:325人。
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
中將:王宗槐、王恩茂、王道邦、王輝球、鄺任農、匡裕民、朱明、朱輝照、劉西元、劉浩天、杜平、李作鵬、曠伏兆、吳克華、吳法憲、吳富善、邱會作、余秋里、張國華、周彪、周赤萍、周貫五、鍾漢華、饒守坤、袁昇平、黃火星、黃志勇、蕭望東、康志強、梁必業、梁興初、彭林、彭嘉慶、溫玉成、曾思玉、謝有法、蔡順禮、廖容標,38人。
少將:王誠漢、譚友林、唐金龍等,共187人。
籍貫分布:贛西南,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南昌起義、紅一方面軍。
⑷ 金柱綠城旁邊的點心兒糕點好吃嗎
金柱綠城旁邊的點心兒糕點好吃
⑸ 我國開國時候各有多少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十大元帥: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開國大將(共十人):
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開國中將(共175人):
徐立清、肖向榮、張經武、張震、劉志堅、閻揆要、鍾赤兵、唐天際、譚希林、莫文驊、劉道生、陶勇、吳法憲、成鈞、程世才、李天煥、廖漢生、郭化若、唐延傑、張南生、杜義德、王必成、
王近山、萬毅、王諍、孫毅、朱明、王宗槐、蔡順禮、邱會作、張令彬、饒正錫、倪志亮、梁必業、李作鵬、趙啟民、方強、羅舜初、王秉璋、羅元發、聶鳳智、曹里懷、周赤萍、邱創成、
匡裕民、向仲華、譚家述李壽軒、崔田民、歐陽毅、冼恆漢、王恩茂、張國華、蕭望東、丁秋生、賴毅、鄺任農、林維先、周貫五、劉先勝、劉培善、彭嘉慶、黃火星、劉興元、文年生、詹才芳、
梁興初、吳克華、畢占雲、陳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漢、曾思玉、鄭維山、王尚榮、蘇靜、劉少文、劉西元、孔石泉、袁子欽、傅連暲、韓振紀、李耀、鄧逸凡、湯平、余秋里、
陳慶先、劉忠、孫繼先、張藩、徐斌洲、韋傑、滕海清、莊田、劉浩天、楊秀山、周希漢、頓星雲、周仁傑、康志強、方正平、饒守坤、王輝球、常乾坤、曾國華、朱輝照、余立金、吳富善
黃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劉昌毅、韓練成、張賢約、郭鵬、劉金軒、張達志、鍾漢華、秦基偉、孔從洲、范朝利、譚冠三、李成芳、陳康、張才千、張翼翔、覃健、鮑先志、皮定鈞
周志堅、張祖諒、廖容標、劉飛、梁從學、錢鈞、張仁初、饒子健、陳仁麒、楊國夫、晏福生、吳瑞林、楊梅生、田維揚、歐陽文、張池明、劉轉連、孔慶德、譚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韓偉
袁昇平、王道邦、王紫峰、趙鎔、蕭新槐、吳信泉、周玉成、曾澤生、溫玉成、曾紹山、陳先瑞、曠伏兆、李雪三、謝有法、張天雲、盧勝、黃新廷、吳先恩、賽福鼎·艾則孜、阿沛·阿旺晉美
朵噶·彭錯饒傑
開國少將(共1360人):
丁盛、丁世方、丁先國、丁武選、丁榮昌、丁萊夫、卜萬科、於權伸、萬振西、馬龍、馬輝、馬衛華、馬文波、馬白山、馬忠全、馬澤迎、馬琮璜、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王直、王勝、王屏
王謙、王力生、王才貴、王之平、王義勛、王六生、王文介、王文軒、王文模、王雲霖、王平水、王東保、王永浚、王蘭麟、王再興、王光華、王全國、王兆相、王興綱、王遠芬、王啟明
王良太、王若傑、王英高、王其梅、王奇才、王明坤、王明貴、王學清、王誠漢、王紹南、王政柱、王奎先、王貴德、王振祥、王振乾、王建青、王效明、王智濤、王集成、王蘊瑞、王德貴
王耀南、車敏瞧、韋祖珍、尤太忠、牛書申、方正、方槐、方之中、方子翼、方升普、方國華、方國安、方國南、鄧岳、鄧少東、鄧東哲、鄧龍翔、鄧仕俊、鄧兆祥、鄧克明、鄧家泰、孔飛
孔令甫、孔俊彪、甘思和、甘祖昌、石志本、石忠漢、石新安、宗可、左齊、龍潛、龍飛虎、龍開富、龍書金、龍道權、龍福才、帥榮、葉明、葉長庚、葉運高、葉青山、葉蔭庭、葉建民
葉楚屏、盧克、盧仁燦、盧紹武、盧南樵、田厚儀、史可全、白志文、白壽康、吉合、成少甫、匡斌、廷懋、喬信明、朱光、朱軍、朱雲謙、朱火華、朱聲達、朱紹田、朱紹清、朱虛之、朱耀華
伍瑞卿、仲曦東、任榮、任昌輝、買買提伊敏·伊敏諾夫、向守志、劉義、劉豐、劉何、劉昌、劉昂、劉放、劉春、劉涌、劉彬、劉鵬、劉子雲、劉子奇、劉少卿、劉中華、劉文學、劉玉堂
劉永生、劉永源、劉有光、劉華香、劉華清、劉興隆、劉亨雲、劉其人、劉賢權、劉居英、劉紹文、劉秉彥、劉顯宜、劉振國、劉振球、劉健挺、劉清明、劉輝山、劉祿長、劉錦平、劉新權
劉福勝、劉毓標、劉德海、劉鶴孔、劉懋功、齊勇、齊釘根、江文、江擁輝、江勇為、江騰蛟、江燮元、湯池、湯光恢、安東、安志敏、關盛志、興中、阮賢榜、孫三、孫光、孫文采、孫儀之
孫克驥、孫潤華、孫超群、孫端夫、杜文達、杜國平、嚴光、嚴政、嚴俊、嚴慶堤、蘇進、蘇魯、蘇鰲、蘇啟勝、蘇煥清、李元、李平、李發、李貞、李治、李勃、李信、李覺、李真、李基
李銓、李震、李毅、李人林、李士才、李夫克、李開湘、李木生、李少元、李中權、李化民、李長暐、李文清、李水清、李書全、李書茂、李丙令、李世安、李世焱、李布德、李光輝、李兆炳
李慶柳、李泛山、李赤然、李呈瑞、李佐玉、李伯秋、李迎希、李良漢、李國厚、李荊璞、李鍾奇、李儉珠、李桂林、李振聲、李致遠、李建良、李家益、李資平、李繼開、李彬山、李曼村
李逸民、李輝高、李景瑞、李道之、李福澤、李德生、李耀文、楊大易、楊中行、楊世明、楊漢林、楊永松、楊尚高、楊尚儒、楊樹根、楊俊生、楊銀聲、楊煥民、楊植亭、楊嘉瑞、肖前
肖元禮、肖文玖、肖永正、肖永銀、肖全夫、肖遠久、肖應棠、肖學林、肖思明、肖新春、吳西、吳忠、吳岱、吳烈、吳濤、吳習智、吳子傑、吳世安、吳華奪、吳自立、吳林煥、吳泳湘
吳宗先、吳誠忠、吳榮正、吳保山、吳瑞山、吳嘉民、吳融鋒、何輝、何以祥、何正文、何光宇、何廷一、何運洪、何克希、何志遠、何柱成、何濟林、何振亞、何能彬、何維忠、何敬之
何輝燕、何德慶、邱蔚、邱子明、邱先通、邱會魁、邱國光、邱相田、佘積德、余非、餘明、余成斌、餘光茂、余克勤、余述生、余品軒、余洪遠、谷廣善、谷景生、鄒衍、鄒國厚、鄒善芳
閔學勝、閔鴻友、況開田、況玉純、汪易、汪乃貴、汪少川、汪東興、汪克明、汪洪清、汪家道、沙克、沈啟賢、宋文、宋玉琳、宋慶生、宋承志、宋維栻、宋景華、宋獻璋、張忠、張和、張雄
張瑞、張萬春、張廣才、張雲龍、張元培、張開荊、張開基、張太生、張日清、張文舟、張文碧、張書祥、張平凱、張正光、張世珍、張漢丞、張吉厚、張西三、張百春、張光華、張廷發
張廷楨、張闖初、張汝光、張步峰、張秀川、張秀龍、張希才、張希欽、張松平、張英輝、張明遠、張國傳、張宗勝、張學思、張駕伍、張春森、張樹芝、張貽祥、張濟民、張遜之、張海棠
張培榮、張梓楨、張崇文、張銍秀、張新華、張雍耿、張竭誠、張震東、張潮夫、陳力、陳沂、陳宏、陳奇、陳波、陳欽、陳浩、陳熙、陳德、陳士法、陳雲開、陳仁洪、陳文彪、陳外歐
陳發洪、陳坊仁、陳華堂、陳遠波、陳志彬、陳伯祿、陳茂輝、陳明義、陳忠梅、陳金鈺、陳宗坤、陳宜貴、陳信忠、陳美福、陳美藻、陳挽瀾、陳鐵君、陳海涵、陳銳霆、陳福初、陳德先
陳鶴橋、林偉、林浩、林彬、林遵、林忠照、林接標、范明、范子瑜、范陽春、范忠祥、幸元林、歐陽平、歐陽家祥、歐致富、易耀彩、羅雲、羅通、羅章、羅斌、羅仁全、羅文坊、羅成德
羅華生、羅亦經、羅應懷、羅坤山、羅若遐、羅桂華、羅野崗、羅維道、羅湘濤、金世柏、金如柏、金忠藩、金紹山、周彬、周維、周文在、周長庚、周長勝、周世忠、周發田、周志剛
周純麟、周明國、周學義、鄭三生、鄭大林、鄭國仲、鄭效峰、官宗禮、孟慶山、胡大榮、胡正平、胡華居、胡備文、胡定千、胡榮貴、胡炳雲、胡繼成、胡登高、封永順、查玉升、查國楨
趙傑、趙俊、趙一萍、趙文進、趙正洪、趙東寰、趙蘭田、趙國泰、趙承金、趙冠英、趙章成、鍾偉、鍾輝、鍾人仿、鍾元輝、鍾文法、鍾生溢、鍾發宗、鍾國楚、鍾明彪、鍾炳昌、鍾輝琨
侯世奎、段蘇權、段煥競、段德彰、洪水、宮乃泉、姜齊賢、姜茂生、祖農·太也夫、祝世鳳、胥光義、胥治中、姚運良、姚國民、姚醒吾、賀健、賀大增、賀東生、賀吉祥、賀光華、賀慶積
賀晉年、賀振新、賀盛桂、秦化龍、桂紹彬、索立波、袁光、袁淵、袁也烈、袁克服、袁佩爵、袁學凱、栗在山、賈陶、賈若瑜、夏耀堂、錢江、錢信忠、倪南山、徐斌、徐文烈、徐光華
徐體山、徐其孝、徐其海、徐國夫、徐國賢、徐國珍、徐紹華、徐德操、殷希彭、翁祥初、郭奇、郭成柱、郭林祥、郭卓辛、郭金林、郭寶珊、郭炳坤、郭維城、高存信、高志榮、高體乾
高厚良、高朗亭、高維嵩、唐凱、唐鐸、唐子安、唐青山、唐金龍、唐哲明、唐健如、唐健伯、塗則生、塗錫道、資鳳、陶漢章、陶國清、梅嘉生、黃遠、黃霖、黃一平、黃仁廷、黃文明
黃正清、黃玉昆、黃玉庭、黃立清、黃有鳳、黃光霞、黃連秋、黃作珍、黃忠學、黃忠誠、黃徑琛、黃煒華、黃榮海、黃思沛、黃勝明、黃振棠、黃曹龍、黃朝天、黃惠良、黃新友、黃德魁
曹廣化、曹丹輝、曹玉清、曹達諾夫·扎義爾、曹光琳、曹傳贊、曹思明、曹德連、盛治華、常玉清、崔建功、符確堅、康健民、閻捷三、梁仁芥、梁玉振、梁達三、韓衛民、韓東山、彭盛
彭龍飛、彭壽生、彭顯倫、彭勝標、彭清雲、彭富九、彭德清、董永清、董洪國、蔣克誠、覃士冕、覃國翰、喻新華、喻縵雲、程世清、程業棠、程悅長、程儒珍、傅傳作、傅紹甫、傅春早
傅家選、傅繼澤、傅崇碧、舒行、魯加漢、魯瑞林、童陸生、童國貴、童炎生、游好揚、游勝華、曾生、曾征、曾威、曾美、曾滌、曾光明、曾旭清、曾如清、曾克林、曾育生、曾保堂、曾憲池
曾祥煌、曾敬凡、曾雍雅、謝良、謝明、謝銳、謝斌、謝雲暉、謝正榮、謝立全、謝甫生、謝錫玉、謝勝坤、謝振華、謝家祥、謝福林、謝鏜忠、賴光勛、賴春風、雷震、雷永通、雷紹康
解方、詹大南、詹化雨、闕中一、蔡永、蔡長元、蔡長風、蔡炳臣、蔡愛卿、裴志耕、裴周玉、管松濤、廖成美、廖運周、廖述雲、廖政國、廖冠賢、廖海光、廖鼎祥、廖鼎琳、漆遠渥、譚開雲
譚友夫、譚友林、譚文邦、譚右銘、譚知耕、譚善和、熊飛、熊奎、熊挺、熊晃、熊兆仁、熊作芳、熊伯濤、熊應堂、黎光、黎化南、黎東漢、黎有章、黎錫福、樊學文、樊哲祥、顏東山
顏金生、顏德明、潘峰、潘焱、潘世征、潘壽才、潘振武、薛少卿、戴文彬、戴正華、戴潤生、魏鎮、魏天祿、魏傳統、魏洪亮周子禎、慕生忠、凱墨·索南旺堆、黃鵠顯、白雲、王鳳梧、王赤軍
桑頗·才旺仁增、丁甘如、丁本淳、於笑虹、馬冠三、王文、王亢、王曉、王大華、王全珍、王慶生、王作堯、王泮清、王定烈、王學武、王紹淵、王硯泉、王煥如、王黎生、方中鐸、鄧可運
鄧忠仁、孔峭凡、尹明亮、左愛、龍炳初、龍振彪、葉超、葉泰清、葉道友、盧文新、史進前、史景班、馮仁恩、馮丕成、馮維精、藍庭輝、邊疆、呂清、呂仁禮、呂炳安、呂黎平、朱士煥
朱春和、朱家勝、任思忠、鄔蘭亭、劉克、劉林、劉瑄、劉鎮、劉大煜、劉月生、劉發秀、劉國柱、劉善福、劉靜海、劉耀宗、江波、江峰、江鴻海、許培仁、祁開仁、阮漢清、孫正、孫干卿
孫繼爭、杜屏、杜西書、杜瑜華、來光祖、李彬、李靜、李長如、李永悌、李發應、李君彥、李際泰、李國良、李定灼、李振邦、李梓斌、李懋之、楊力、楊卓、楊文安、楊世榮、楊懷珠
楊國宇、楊思祿、楊輝圖、肖平、肖森、肖鋒、肖大荃、肖榮昌、肖德明、吳罡、吳克之、吳釗統、吳純仁、吳樹聲、吳振挺、何家產、余潛、汪祖美、宋學飛、張華、張英、張明、張鈞
張衍、張乃更、張力雄、張子明、張如三、張懷忠、張宜愛、張樹才、張顯揚、張緝光、張蘊鈺、張震寰、陳挺、陳祥、陳彬、陳中民、陳亞夫、陳其通、林真、林茂源、范保順、歐陽奕
羅厚福、羅洪標、周涌、周則盛、周家美、鄭友生、鄭旭煜、鄭貴卿、相煒、胡煒、胡雲生、胡友之、胡立聲、胡秉權、胡鵬飛、趙匯川、趙易亞、趙承豐、趙炳倫、趙曉舟、趙遵康、鍾發生
侯正果、段思英、姜鍾、姚克佑、賀俊偵、桂紹忠、耿錫祥、袁彬、袁福生、柴成文、徐明、徐介藩、徐光友、殷國洪、郭廷萬、郭延林、高銳、高立忠、高德西、席舒民、唐明、梅盛偉、黃厚
黃經耀、曹中南、曹燦章、崔文斌、符先輝、康莊、康林、梁軍、梁金華、梁輯卿、韓庄、彭方復、彭施魯、董超、董志常、董啟強、程明、程啟文、程登志、溫先星、曾凡有、曾慶良
曾新泮、謝正浩、謝忠良、賴達元、靳虎、蒲大義、雷欽、雷英夫、雷起雲、訾修林、路揚、鮑啟祥、鮑奇辰、詹少聯、廖仲符、黎同新、顏伏、薛克忠、魏國運、餘光文、張挺、宋烈、鄭漢濤
嚴家安、羅斌、劉福、王元和、李士懷、寧賢文、羅有榮、張世蓋、吳傑、王闌西、劉西堯丁釗、於俠、於敬山、馬寧、馬傑、馬洪山、王展、王猛、王新、王德、王璞、王萬金、王子修
王文英、王世仁、王扶之、王希克、王良恩、王茂全、王香雄、王振東、王海廷、王海清、王銀山、王淮湘、王道全、王毓淮、王靜敏、韋統泰、毛少先、毛會義、毛和發、牛化東、牛明智
文擊、方銘、方震、方明勝、方毅華、鄧經緯、孔瑞雲、石瑛、石一宸、石敬平、葉松盛、盧燕秋、田維新、申涵、冉澤、叢蓉滋、白雲、白辛夫、白崇友、司中峰、邢榮傑、畢慶堂、呂義山
呂士英、呂作松、曲竟濟、朱玉學、朱玉庭、朱兆林、朱啟祥、朱直光、朱家璧、朱致平、朱鶴雲、伍生榮、伍國仲、任茂如、伊文、華楠、劉漢、劉蘇、劉忍、劉友光、劉世昌、劉世洪
劉世湘、劉光濤、劉光裕、劉華春、劉自雙、劉國輔、劉佩榮、劉春山、劉振華、劉善本、劉瑞方、劉德才、江潮、江民風、江含章、江學彬、許誠、許志奮、陽自碧、孫俊人、紀亭榭、杜彪
杜海林、扶廷修、蘇克之、蘇宏道、蘇錦章、李元、李偉、李改、李明、李大同、李大清、李大磊、李元明、李文一、李孔亮、李丕功、李東野、李光軍、李仲麟、李克忠、李忠信、李樹榮
李宏茂、李鐵砧、李雪炎、李道之、李福堯、李鏡如、楊棄、楊恬、楊森、楊廣立、楊介人、楊以山、楊有山、楊克武、楊虎臣、楊明山、楊家保、楊斯德、肖友明、肖志賢、肖選進、肖劍飛
別祖後、吳肅、吳愷、吳彪、吳仕宏、吳永光、吳效閔、何雲峰、何友發、邱崗、余致泉、余嗣貴、辛國治、汪洋、汪運祖、沙風、沈鴻林、宋治民、張午、張英、張政、張峰、張翼、張子珍
張天恕、張少虹、張中如、張水發、張玉華、張加洛、張西鼎、張行忠、張向善、張志勇、張志毅、張伯祥、張英明、張賢良、張宜步、張實傑、張榮森、張柱國、張曉冰、張清化、張強生
張獻奎、張雷平、張德貴、張耀祠、陳雲中、陳興疇、陳克功、陳青山、陳炎清、陳紹昆、陳福章、林毅、林乃清、林勝國、范朝福、范普權、范富山、郁文、羅文、羅平、羅傑、羅元炘
羅文華、國林之、金振鍾、周九銀、周吉一、周慶鳴、周志飛、周時源、周建平、周浣白、鄭國、鄭本炎、宗鳳洲、官俊亭、胡立信、胡賢才、胡尚禮、郝盛旺、南萍、茹夫一、趙峰、趙北源
趙華青、趙復興、趙鶴亭、鍾池、鍾賢文、段士楷、段志清、姜林東、賀明、秦光遠、桂生芳、耿道明、袁意奮、莫春和、聶濟峰、栗彬成、賈乾瑞、顧鴻、夏伯勛、柴書林、柴啟琨、錢春華
徐瑛、徐信、徐文禮、徐立行、徐明德、殷承禎、郭強、郭玉峰、高林、高文智、高占傑、高先貴、塗學忠、塗通今、黃烽、黃萍、曹誠、曹宇光、曹孟朴、龔興業、龔興貴、戚先初、常勇
常仲連、常樹人、康烈功、麻志皓、梁天喜、梁中玉、彭飛、董家龍、蔣潤觀、程坤源、智生元、焦玉山、曾傳芳、曾昭墟、曾鑒修、謝國儀、靳來川、路遐、解長林、慕湘、裴宗澄、廖明
廖步雲、廖昌金、譚天哲、翟毅東、熊夢飛、黎原、黎新民、顏文斌、顏吉連、顏青雲、戴克林、戴克明、戴金川、魏佑鑄、瞿道文、、李如洪、巫金峰、呂展
【參考資料】
人民網-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
人民網-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⑹ 振華三部曲是哪三部(振華三部曲最難之作)
《暗戀橘生淮南》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鏡像娛樂
由胡一天、胡冰卿主演的《暗戀橘生淮南》豆瓣開分5.3分,導演李木戈因此在微博發文質疑豆瓣的打分標准,一石激起千層浪,評論中有人附和,也有一些負面的聲音。
圖源微博
《暗戀橘生淮南》作為振華三部曲之一,有著強大的原著粉基礎,藉助青春校園暗戀題材獨樹一幟,加上主演自帶的熱度和流量,還未上線便被萬眾期待。
1月20日,《暗戀橘生淮南》播出第一天,觀劇熱潮一浪接一浪,#暗戀橘生淮南#等相關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超30億。播出首日,該劇在貓眼熱度榜上位列前三,同時位列騰訊視頻及芒果TV網劇熱度榜榜首。但《暗戀橘生淮南》聲勢浩大的背後,口碑並不被叫好。豆瓣評分里,超一萬人給出了兩星以下的評分,低分比例超一半。
大熱IP《暗戀橘生淮南》本握一手好牌,何以至此?
高配置高期待 換來低口碑
《暗戀橘生淮南》改編自青春文學作家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於1月20日在芒果TV和騰訊視頻播出,由李木戈執導,胡一天、胡冰卿主演。該劇與小說《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組成「振華三部曲」,因小說主角們均就讀於「振華中學」而得名。
三部曲之中的前兩部作品,均由愛奇藝出品,出自製作公司小糖人文化之手。《最好的我們》豆瓣評分8.9,超過28萬豆瓣用戶參與評分;《你好,舊時光》則超18萬豆瓣用戶打分,評分8.7,口碑與熱度兼得。
對出品方來說,「振華三部曲」為後來愛奇藝的青春劇招牌做足了鋪墊;對小糖人文化而言,前兩部的熱播也為其系列IP製作打響了招牌;而出演《最好的我們》的劉昊然、譚松韻,以及《你好,舊時光》的主演張新成、李蘭迪,也因這個大熱IP一炮而紅。
基於「振華三部曲」的IP效應,加上之前兩部劇集熱播帶來的粉絲聯動,《暗戀橘生淮南》未播之前便集結了大量的原著粉,其官宣、殺青、定檔,每一個動作都會引發原著粉和劇迷們的一陣熱潮。
《暗戀橘生淮南》小說被原著粉譽為「最好的暗戀文」,其將「暗戀」作為人物的底色和劇情的發端,以個體視角延展至群像敘事,在校園向社會過渡的時間背景下,講述兼具真實與夢幻的故事。
與霸屏一時的甜寵劇、瑪麗蘇劇不同,《暗戀橘生淮南》小說故事突破「純甜」、「高糖」的套路,反之著重筆墨在愛情的窗戶紙「破與不破」之間,暈染更多女主失落、羞澀的情緒,呈現既酸甜,又略帶虐感的校園戀愛。另外,鑒於男女主學霸的設定,高知層面的智慧較量和你來我往的高手過招也成為該劇的一大看點。
演員方面,飾演盛淮南的胡一天曾以《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腹黑學霸江辰一角走紅,其清新的氣質和俊朗的外形與盛淮南謙謙君子設定符合。女主角飾演者胡冰卿同樣因青春劇出圈,清純恬淡的氣質也與原著里女主的形象較為契合。
配置方面,導演李木戈曾執導過《我的青春遇見你》、《東宮》等劇,在現實主義的創作上得心應手,IP劇的落地改編也有涉及;製作人趙文靖的代表作品則有《秦時麗人明月心》《我的青春遇見你》等。
對比2016年的《最好的我們》和2017年的《你好,舊時光》大面積啟用新人,劇版《暗戀橘生淮南》如今的演員陣容和創作班底較為成熟。
作為振華三部曲之一,《暗戀橘生淮南》憑借熱門IP和主演的流量加持,擁有天然的爆紅基因。
播出之後,《暗戀橘生淮南》的播放量和討論度一路飆升,迅速登陸德塔文待播劇景氣指數榜TOP1,#暗戀橘生淮南#、#暗戀是一個人的狂歡#、#胡一天盛淮南本南#、#胡冰卿演的洛枳#等十餘個關鍵詞相繼登陸微博、B站和抖音熱搜榜。
然而後續播放量下滑趨勢明顯,評分也開始走低。網路指數顯示,上線第一天《暗戀橘生淮南》搜索指數高達15萬,而截至1月26日,搜索指數下滑至 6萬。與此同時,這版飽含觀眾期待的《暗戀橘生淮南》口碑上並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豆瓣開分5.3分,不少觀眾表示「有點失望」。
「去其精華,自創糟粕」?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橘和枳雖同屬於一個科目,但卻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暗戀橘生淮南》巧取了南橘北枳的概念,藉此講述一段青春暗戀的故事。劇中,洛枳(胡冰卿 飾)自小便欽慕盛淮南(胡一天 飾),15年的時間一直悄悄注視著對方,但正如無法生在淮南的枳註定苦澀,洛枳與盛淮南的感情也因種種因素,想要靠近卻不得章法,劇情酸中帶澀。
文本上,原著的敘事視角是從女主出發,且採用大量的內心獨白和心理描寫,因此在心理刻畫方面,《暗戀橘生淮南》被搬上熒幕並不容易。
如何用影像呈現出人物克制而沉默、隱蔽而盛大的情愫,讓觀者直觀地窺見洛枳的內心活動,將內在的細微情緒「可視化」,將縹緲的個人心事描繪成群體共情,是《暗戀橘生淮南》影視化的難點。影視劇中對「暗戀」的呈現方式各有不同,辛辣苦痛如《名利場》,隱秘純粹如《情書》,也有懵懂青澀的《初戀這件小事》。而《暗戀橘生淮南》劇版則採用了原著粉排斥度最高的改編:直觀轉化卻不得其法,因而被嘲「去其精華,自創糟粕。」
編排上,劇版採用了大量的幻想作為女主內心獨白的視覺補充。但女主原本是理智沉穩的學霸人設,動不動便切換幻想模式的人物設定自相矛盾,觀眾難以信服。從前幾集來看,劇里幻想成分略高,淡化了女主暗戀有自卑但也有傲氣、剋製冷靜的閃光點。
正如原著粉對洛枳的評價:「人物的張力來源於暗戀的自卑與自身的優秀之間的撕扯」,一旦這種撕扯的平衡被打破,洛枳的高傲和隱忍不再,《暗戀橘生淮南》便難以動人,徒剩一個卑微的單箭頭了。
另一方面,相比《你好,舊時光》、《最好的我們》的明媚陽光,原著《暗戀橘生淮南》整體基調與當下青春校園的甜愛風並不相符。從劇情上可以窺見,劇版的《暗戀橘生淮南》為迎合當下的甜愛風,在男女主的故事線上進行了改動,弱化了暗戀的晦澀、孤獨和壓抑。
原著里,洛枳對盛淮南的情愫緣起幼年時期,目睹家人卑躬屈膝的樣子被刺痛自尊,因此把出身優異的盛淮南當作追趕的目標,在時間的催化下慢慢放下執念轉換成暗戀的情感。
劇版則將大刀闊斧改編了童年的橋段,換成女主因為小時候救過男主,便喜歡上對方,並且暗戀了十五年,而男主也始終惦記著這個小女孩。如此一來不僅使情節落入俗套,同時還削弱了女主角人設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物成長和階級差異等暗線的編排。
例如盛淮南室友的張明瑞,原本是個討喜的大男孩,仗義熱情、幽默有趣。當得知洛枳是因為想靠近盛淮南而有目的的接近他時,他沒有怪罪,反而選擇成全對方,並極力助攻洛枳的愛情。而在劇中卻被刻畫成了一個喜歡洛枳的普通室友,人物的掙扎和大「義」被忽略了。
人設略顯矛盾的主角、被臉譜化的配角和落入俗套的部分情節,劇版《暗戀橘生淮南》在影視化的改編上,顯然並未抓住原著中最為觸動的讀者的亮點——人物性格上的閃光點,引發共鳴、符合邏輯的情節設定和暗戀中的隱忍情愫。
IP影視化尋求最優解
作為經典IP系列作品,《暗戀橘生淮南》大受熱捧,前後共被翻拍了三個版本,前有網路劇的朱顏曼滋、趙順然版本,後有電視劇的胡一天、胡冰卿版本,以及暫未播出的張雪迎、辛雲來主演的電影版。
其一,原著粉嚴苛的還原度考量。自帶流量是IP影視化的優勢所在,也是其創作時的難點。IP影視化的作品不僅要接受普通觀眾的審視,更重要的是通過原著粉絲的高標准。
還原度是原著粉絲衡量影視化作品的重要指標之一,當讀者看到曾經青春記憶里的人物被影視化改編以後,並非是理想中的模樣時,便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感。例如劇版《暗戀橘生淮南》將經典畫面的改編舍棄「原汁原味」,便不可避免地觸碰了部分原著粉的雷區。
其二,影視化的改編相較原著文字版而言,優勢在於對故事可視化地呈現,沖擊力度更大。難點在於一旦劇中經典場面難以重現,僅靠對白支撐劇情卻失去原著氛圍,便會遭到觀眾的詬病與吐槽。
其三,IP影視化需要高度契合原著的改編技巧。珠玉在前,一旦IP影視化作品強取IP的名號,內容和設定卻不相符便會帶來巨大的反噬效果。
正如豆瓣網友的評論:「這部劇普通觀眾來看還行,對原著粉來說就是不及格。」吃了熱門IP的紅利,便要接受IP衍生出的各種考量。劇版《暗戀橘生淮南》甜度有餘,還原度和契合度不夠,難免失了口碑。
實際上,近幾年也有不少優質的IP影視化作品,例如熱度和口碑齊飛的《琅琊榜》、《慶余年》等,再如與《暗戀橘生淮南》同系列的《你好,舊時光》和《最好的我們》,也深受普通觀眾和原著粉絲的喜愛。由此可見,只有聚焦內容本身,按照內容創作的規律踏實製作,打造故事本身而不是一昧地揣摩受眾、迎合受眾,方能將IP影視化作品做優做強,成功落地出圈。
⑺ 兩個爸爸溫蒂走失的是哪一集
兩個爸爸溫蒂走失的是第26集。
溫蒂找回來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靜竹一家也很擔心。晚上翔希跟靜竹打電話,說溫蒂已經睡下了,沒事了,大家這才放心。靜竹和爸爸媽媽正在說話,飛竹回來了。
天,溫蒂起來,沒人給她吖綁頭發,振華這才過來給溫蒂綁頭發,振華囑咐溫蒂以後不要再亂跑了,不然他們會很擔心的,溫蒂就一直跟振華道歉,振華看到溫蒂這么乖,就蹲下來抱住溫蒂,三人這才和好了。好溫馨的場面啊。
劇情介紹:
翔希在公司把邀請函分給辦公室的同事們,可是他桌子上還有一個是送給爸爸的,這是溫蒂的要求,說自己喜歡樹上的人一個都不能少。
他為難了,不知道要怎麼交給爸爸。溫蒂中午和芭比把生日蛋糕吃了,晚上回到家裡,翔希就問溫蒂要蛋糕吃,兩人笑鬧。溫蒂就進屋裡,問翔希黑子和爺爺的邀請函發出去了沒有?振華就為翔希說話。
靜竹把溫蒂的邀請函交給爸爸,爸爸要求溫蒂生日大家都要到場,特別是飛竹很期盼跟應帆的相見。這天,大家都來了,可是溫蒂卻因為吳潔茹沒有來不高興,幸好,大家來了,溫蒂很開心。
⑻ 中國振華公司好嗎
嗯。不錯的。央企。福利很好。有貴陽和深圳兩大基地。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八三基地)前身繫上世紀六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貴州建立的軍工電子基地,曾先後更名為「貴州省第四機械工業局」和「電子工業部貴州管理局」,一直沿用○八三基地名稱,現屬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和國家520家重點企業之一。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電子軍工企業之一。
⑼ 橘生淮南|「振華系列」收官作來襲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暗戀橘生淮南][2019][全集][國產劇] [暗戀橘生淮南][2019][全集][國產劇] 最好的我們 (2019)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暗戀橘生淮南][2019]
鏈接: https://pan..com/s/12Z7VWehUVW8fb3osSHE1KQ
提取碼: ersy最好的我們 (2019)
鏈接: https://pan..com/s/1SPfjuwWRK8EX3hsxhzL-Gw
提取碼: 5b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