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蛋糕大白鯊圖片
擴展閱讀
自做烤箱蛋糕如何濕軟 2025-08-28 09:47:52
哪個少數民族不能吃蛋糕 2025-08-28 09:41:44

蛋糕大白鯊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0-16 10:18:40

① 關於鯊魚的圖片,請指出是什麼鯊魚

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最兇猛的魚類。目前分為以下幾類:

1、六鰓鯊目(Hexanchiformes):軟骨魚綱的1目。只有六鰓鯊科1科3屬約4種。中國

六鰓鯊

有3屬3種。結構原始。鰓孔6~7個。眼無瞬膜或瞬褶。有噴水孔。背鰭1個,無硬棘,後位,具臀鰭;胸鰭的中軸骨伸達鰭的前緣,前鰭軟骨無輻狀鰭條。脊椎分節不完全,但椎體多少鈣化,脊索部分或不縊縮。吻軟骨1個。

更多內容請詳查。

② 大白鯊魚是什麼魚圖片

大白鯊最大個體體長可達25英尺,重4噸。有記載的最大個體是40年代中期,在古巴附近海域捕獲的一條大白鯊,它有21英尺長,重達7302磅,約合3.3噸。大白鯊牙銳利,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大鰓孔5個,寬大,皆位於胸鰭前方。背鰭2個,第一背鰭非常大;第二背鰭很小,其基底後端與臀鰭起點相對。尾柄扁,具側突。尾基上下方各有一凹溝。尾鰭寬大,叉形。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有時可潛入深海。性兇猛,游泳迅速。有襲擊漁船和噬人的記錄。

大白鯊的主要食物是鰭足類動物,包括海豹﹑海獅和海象等,但它們也吃魚類﹑企鵝﹑海豚﹑海龜和其他比它們小的鯊魚。一條長16英尺的成年大白鯊可以一口吞下一隻500磅重的海豹。大白鯊一旦選定了獵物,行動異常迅猛,往往是獵物還沒反應過來,它已經出現在獵物背後。大白鯊很少與獵物拚死搏鬥,而是把對手咬得鮮血直流,繼而馬上鬆口,讓其漫漫流血,然後瞅准機會再去咬一口。這樣反復進行幾次,直到獵物流血過多動彈不得時才去慢慢吞食獵物。大白鯊的狡猾還表現在捕獵食物時採取欺騙的手法。它們總是漫不經心地游向獵物,然後假裝毫無興趣地離開,待獵物放鬆警惕時,它迅速出現在獵物背後,使獵物措手不及,只好束手待斃。對人為投放的誘餌或者海中的漂浮物大白鯊並不急於吞食,而是繞圈觀察,小心冀翼地接近目標,覺得萬無一失時,才迅速沖向目標。

科學家最近在對大白鯊的遺傳基因進行研究後發現,這種兇猛異常的海洋生物有著非常強烈的「戀家」情結,它們自出生到死亡,一般很少遠離家族居住區。在全世界,大白鯊則按照基因的不同,嚴格地分為兩大家族:「大西洋大白鯊」和「太平洋大白鯊」,相互間絕不混雜。

大白鯊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主要在澳大利亞及南非,我國在南海和黃海曾有捕獲。

③ 大白鯊短文向我們介紹了大白鯊的什麼,在生物鏈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識

想到大白鯊,大家都會想到它猛殘無比,的確,大白鯊可以稱得上是「海中霸王」,對於這稱號它是當之無愧 。大白鯊是個「游泳冠軍」。他全身肌肉發達,因此,它的泳速最高可達每小時43英里,合計每小時69千米!

它的這個速度 相當與奧運百米冠軍速度的85倍!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科學家曾經在加州海邊跟隨一條鯊魚直到夏威夷,行程2400英里(3862千米)——僅僅用了40天?所以,鯊魚的游泳本領是不容質疑的。

當然,成為「海中霸王」,也需要擁有強大的「武器」,這一點,不用說,肯定穩居第一 。具了解:成年大白鯊體長23英尺(英尺=0.305米),體重達到了7500磅,雙額咬合力更加驚人,則達1700磅!

它那好似鋸齒般的65顆牙齒分為7排,能毫不費力地切割任何肉類。只要咬住獵狗後左右甩動,就像鋸子 一樣把肉切割下來,所以我們稱它為「巨型絞肉機」。

大白鯊的牙齒也是「先進裝備」,如果有一顆牙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補充進來,所以大白鯊沒拔牙的擔憂。鯊魚早在恐龍出現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與地球上,算得上是「老祖」了,戴維、鮑德里奇說過:「大白鯊是一種綜合的武器系統。」「用大白鯊的皮膚來摩擦人的肌肉無異於銼刀來銼蛋糕的一個角。」

在目前,最大的鯊魚是1984年與澳大利亞海岸捕捉到的,它的體長19.5英尺(約5.9米)!和最小的鯊魚就相差大了,最小的就是侏懦角鯊,小的可以放在手上,它長約6寸到8寸,重還不到一磅!

不過,大白鯊也有溫柔的一面。潛水專家阿莫斯——拿喬母最近帶領一隊勇敢的潛水員。在深入海底與這些魚類接觸時一條鯊魚竟然朝著他們微笑,而潛水員們也不失時機的拍下了這神奇的一刻,原來,平時在我們心裡兇殘無比的這個巨獸——鯊魚也會微笑呀!

啊!大白鯊原來也有這么多「背景文化」和情感呀!

④ 噬人鯊的科學研究

1989年1月28日,在洛杉磯北部加利福尼亞溫特海岸的洋面上,人們發現了一具無名女屍。這具女屍身上傷痕累累,特別是她腿部肌肉上的一個創面寬達13英寸(約33厘米)。人們很快便證實了她的身份:塔曼娜·麥坎尼斯特,24歲,她和她的男朋友羅伊傑佛里·斯托達德均為洛杉礬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4天前,他們乘橡皮艇從一個名叫「馬萊」的港口出海,隨後便失蹤了。人們找到了這兩艘橡皮艇,可是斯托達德仍下落不明。
根據受害者身上傷口的大小和遇難地點,生物學家認為塔曼娜是遇上了噬人鯊。
偶然發生的事件,極大地觸發了人們對噬人鯊根深蒂固的恐懼心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噬人鯊是海洋里的一種極為兇殘的龐然大物。這種巨大的食肉動物在大洋深處徘徊,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威脅。然而,動物學家卻認為,這種恐懼心理實際上是多餘的。盡管噬人鯊聲名狼藉,但它襲擊人的事件只是偶然發生,並且極少造成被害者的死亡。加利福尼亞海洋資源實驗室主任鮑勃·利說:「在世界上遭蜜蜂叮咬而喪生的人,多於遭噬人鯊襲擊而致死的人。」自1962年以來,在美國西海岸只有68例關於鯊魚進攻人的報道,而其中90%的人員造成傷害,死亡的只有7例。
人類對噬人鯊的恐懼根源於對噬人鯊的種種傳說。這些傳說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人們對噬人鯊缺乏了解。作為一種動物,噬人鯊已廣為人知,但真正能科學地認識它的人卻很少。
噬人鯊廣泛分布在世界大部分海洋里,它的主要棲息地是北美、南非及澳大利亞南部海域。在美國,它經常出沒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勒斯角與馬薩諸塞州的科德角之間的大西洋沿岸及沿著俄勒岡州到聖地亞哥州的太平洋沿岸。由於噬人鯊喜歡單獨活動,使得人們很難准確地估計它的種群數量。盡管它的分布范圍很廣,但科學家認為,噬人鯊的數量是很少的。
人們很難在水族館或鯊魚的自然棲息地研究噬人鯊的個體大小、游速及力量。然而通過解剖捕捉到的標本及把記錄到的許多噬人鯊進攻行為組合起來,研究人員拼出了一幅關於這種海洋中最兇猛、最龐大的食肉動物的生動畫面。與非洲的獅子一樣,它雄踞在食肉動物這座金字塔的頂點。沒有什麼海洋動物能以它為食並敵得過它。已被確認為最大的噬人鯊是1984年於澳大利亞西海岸捕捉到的,它的體長19.5英尺(約5.9米)。有關專家認為,噬人鯊最大體長可達25英尺(約7.6米),壽命可達20年或更長。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噬人鯊稱霸於海洋呢?「噬人鯊是一種綜合的武器系統」。戴維·鮑德里奇艦長,美國海軍化學專家、鯊魚專家曾經這樣說過。他在1940年至1974年間乘艦艇環游世界時,收集到2000多條已死亡或未死亡的噬人鯊,對其中的1165例進行了觀察分析。結果表明,噬人鯊那剃刀狀的牙齒不僅用來咬噬獵物,還像刀子那樣刮獵物身上的組織器官。此外,噬人鯊的體表覆蓋著數排由皮膚上齒狀突起構成的銳利鱗片,每個鱗片都像一個鋒利的牙齒,使它的皮膚好似粗糙的砂紙。鮑德里奇說:「用噬人鯊的皮膚來摩擦人的肌肉無異於用一把挫刀挫蛋糕的一個角。」
難解的謎是噬人鯊的生殖過程。當母鯊發育到性成熟時,大約已達4.8米長,捕捉起來難度很大,即便是使用鯊魚槍也難以擒拿。因此,人們無法仔細檢查一條懷孕的母鯊。
一位日本生物學家拍攝了10條噬人鯊胚胎發育的圖片,根據這些圖片及以往記載的資料,科學家推論,噬人鯊初生時體長約1米,外貌就像成年的大白鯊,並頗具進攻性。
關於大白鯊的食物同樣是個復雜的問題。通過分析噬人鯊胃內食物成分,生物學家認為,幼年和青年時期的噬人鯊是機敏的獵手,主要追捕各種類型的魚。當噬人鯊至成年時,它們便把捕食目標轉向較大型的哺乳動物。
科學家觀察到,噬人鯊具有雙重性格。海洋生物學家彼得·克利姆利曾經在靠近聖弗蘭西斯科灣的佛侖朗島周圍研究鯊魚進攻海豹、海獅的行為。他觀察到,當噬人鯊處於非飢餓狀態時,它公開悠閑地在其獵物的中間游盪,而當它處於飢餓狀態時,噬人鯊則潛到水底,隱藏在岩石群中,待時機成熟,突然竄出來,從底部襲擊獵物。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達爾文安利曾有幸4次觀察到噬人鯊進攻海象的場面。他發現噬人鯊每次都是採用類似的技巧獲取獵物的。起初,噬人鯊從海象身體後部和底部進攻,在不能一口將獵物咬死時,噬人鯊就暫時避退。待獵物陷入昏迷狀態或流血致死,它再返回原地,將獵物吞噬。安利曾觀察到一條噬人鯊一口就吞下一頭海豹三分之二的軀體。他說,噬人鯊喜歡大口大口地吞噬獵物。
在噬人鯊的口、鼻周圍,分布著一系列毛孔,其作用是作為電感受器來感知周圍微弱的電場變化,由此發現隱藏著的獵物或獵物的活動跡象。同樣,噬人鯊也利用電感受器來確定自己在地球電磁場中的位置,並通過這個所謂的第六感官來導航。
雖然噬人鯊十分兇殘,但它很少襲擊人。據統計,每年數以億萬計在海水裡游泳的人中,只有五百萬分之一遭到噬人鯊的襲擊,而其中的80%只是受傷而已。科學家認為,噬人鯊襲擊人是屬於判斷性的錯誤,它們誤將落水者當作海豹,特別是那些身著黑色潛水服或游泳衣的人可以說是自找麻煩。
鮑得里奇認為,噬人鯊的咬噬,可能是對闖入它們領域者的警告;至少那些兇猛的大白鯊進攻人的行為,可能是其體內某種平衡機制被打亂所致。
檀香山的斯頓哈特水族館展出了一條噬人鯊。這條噬人鯊喪失了辨別方向的能力,不斷地用身體撞擊水池壁。該館負責人發現,原因在於水池內有一種弱電場,干擾了噬人鯊感受系統的正常工作。在3天的時間里就有4萬多人前來觀看這條噬人鯊。環境因素使得噬人鯊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水族館的人們表示將盡快把這條噬人鯊送回海洋,以免它可憐地死去。
隨著有關專家對噬人鯊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噬人鯊的看法也將明顯地改變。雖然噬人鯊秘密猶存,但科學家對它的滅絕己提出了警告。

⑤ 家中出現非常多這種蟲子(見圖)

如果蟲子很小,大概芝麻大小,那就是——蠶豆象。
網路可對照,文章:形態特徵中,蠶 豆 象(8張),點開圖片可對照

⑥ 為什麼大白鯊是海中霸王而不是虎鯨兩者比起來誰更厲害

大白鯊和虎鯨都算是在海洋生物中非常兇猛非常厲害的角色。大白鯊以兇狠殘忍為形象,而虎鯨卻也,身體龐大進食量多形象。那麼如果決一勝負的話,海中霸王大白鯊是相比於虎鯨來說更厲害的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

所以海洋霸主大白鯊我認為是並不能打過虎鯨,雖然叫做海洋霸主,是因為大白鯊非常的兇猛,非常的可怕,就認為他在海洋中戰無不勝。

⑦ 求這張動圖的出處。。。。。是什麼電影

《科學怪魚》嗜血程度媲美大白鯊,凜冽指數超越大蟒蛇,致命、危險的深海水怪從亞洲偷偷地進入了路易斯安納流域。在此水域,長期生活在船屋上的居民才逐漸警覺他們的生命正籠罩著極大的危險。這條邪惡的大魚讓居民惶恐不安,甚至當居民逃到鄰近的島嶼,他們發現還是逃不出這條魚所帶來的恐怖威脅。

⑧ 跪求大白鯊的圖片和生活習性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厘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大白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難,可以說每一隻大白鯊的存在都是生命進化的奇跡,恰如白堊紀的恐龍一樣。由於大白鯊的數量正不斷減少,瀕臨滅絕,故大白鯊現已被列為世界保護品種,禁止獵殺。因其體積大且具攻擊性而被認為是海洋殺手,並且被拍攝成同名電影和製作成同名游戲。 無亞種分化。

⑨ 大白鯊是鯊魚中最兇猛的一種嗎

牛鯊、大白鯊、虎鯊是世界上最兇猛的三大鯊魚。 牛鯊在大約4億年前就已經游弋在大海之中。它給人 類的一直是種種恐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