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布魯塞爾的地理環境
盡管原本是一座荷蘭語城市,但今天的布魯塞爾已經發展成為法語和荷蘭語並存的雙語城市。總體上,法語是布魯塞爾大多數人口的母語,也是該市的優勢語種。布魯塞爾檔案館的資料顯示,在法語普及(1793年至1815年)之前,盡管在勃艮第時代,法語是當地統治者的語言,但荷蘭語仍是當地行政機構中最常用的語言。自1880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荷蘭語使用者開始使用兩種語言,最終在1910年之後,僅說法語的人口開始增加。到了20世紀中期,單純法語人口已經超過了使用兩門語言居民。
在十九世紀,許多原本以荷蘭語為母語的居民都開始改說法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法語在當時歐洲社會是優越文明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連佛拉芒精英人士都改說法語),另外荷蘭語代表著貧窮落後的佛蘭德斯,而且當時比利時政府的官方語言僅有法語一種。布魯塞爾的教育機構也幾乎都使用法語教學,這進一步阻礙了荷蘭語的推廣,也導致人們產生了荷蘭語的低等印象。結果,當地居民只在私人場合或家中說荷蘭語,而在公共場合都使用法語。直至今日,也依然可以遇到許多說法語的布魯塞爾人,雖然不能用標准荷蘭語表達,但仍能夠部分聽說或理解布蘭邦特方言。
現在,布魯塞爾首都區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荷蘭語。自從比利時劃定語言分界線後,國家不再進行官方的人口語言調查,因此所有研究成果都只是某種程度的估測。
考慮到布魯塞爾畢竟是一個擁有60%的荷蘭語人口的國家的首都,加之布魯塞爾區本身就被完全包圍在荷蘭語文化地域之中,因此許多周邊地區的荷蘭語使用者會經常到城市裡來工作、購物或休閑。因此,盡管這座城市的優勢語種為法語,但荷蘭語的最低限度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對荷蘭語態度的變化導致了一個結果:許多在家中並不說荷蘭語的學生選擇在荷蘭語學校讀書。學者估計約有28.23%的城市人口具備「良好到流利」的荷蘭語水平(包括以荷蘭語為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的人口)。關於英語,具有同等水平的人口大約有35.4%,而法語作為布魯塞爾的優勢語種,具有上述水平的人口約有95%。
由於城市化進程突破了布魯塞爾首都區的邊境,許多原本屬於荷蘭語地域的佛蘭德斯地區也吸引了大批法語人口的入住。在20世紀後半階段,一些緊鄰首都區邊界的小城鎮的優勢語種也逐漸變成法語,有些甚至達到了70%的人口比例。這導致了比利時國內出現了新的語言沖突難題,其中以布魯塞爾-哈萊-菲爾福爾德地區最為典型。而近些年,最大的變化則是由於穆斯林移民大量進入,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廣泛使用。 復古聖誕節
每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家大教堂都會舉行英式聖誕節風俗展,在開幕式上,欣賞到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歡度聖誕節的模型和耶穌誕生地模型而且還有古裝打扮的女孩子翩翩起舞以及藝術家高唱聖誕歌。當然還有以烤火雞為主的傳統英式聖誕大餐,與其它聖誕大餐不同的是,它是要放在午餐吃的。愛爾蘭風俗中,聖誕節碰到的第一個人是黑頭發將非常吉祥,所以中國人非常受歡迎。
布魯塞爾的民間於廉節
小英雄於廉的青銅雕塑每年都披上盛裝。在銅管樂的伴奏下,身穿傳統民族服裝的會員載歌載舞,表演各種文藝節目,還不時分發啤酒、咖啡及糖果給市民和遊客品嘗。為了表示對於廉的紀念,大家都會在於廉銅像面前唱《藍色多瑙河》。 布魯塞爾交通惱人
在布魯塞爾的交通動脈上,每天都會上20萬輛左右的汽車堵成長龍。為此,布魯塞爾交通部門頗感頭痛。據布魯塞爾《晚報》報料,布魯塞爾首都大區交通部長帕斯卡稱,政府正在起草提案,通過「入城和出城費」來限制車輛。盡管帕斯卡隨後立即否認自己曾說過這話,但此間許多媒體已經紛紛透露了這份提案的內容。根據這一提案,布魯塞爾大區政府將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在主要路口設立交費點,對車輛徵收「入城和出城費」,根據時間不同,最高收費5歐元,最低3歐元。
這一提案立即引起社會各方的強烈反應,絕大部分人反對這項提案。原因是:布魯塞爾公道系統發達,連接城外的點極多,為了收費,交管部門不得不關閉某些路口,這將更加惡化交通擁堵情況;其次,這項提案將造成社會不公,因為窮人可能因交不起費而不開車,富人則會繼續駕車出入城。另外,一些政府部門的官員認為,這項提案可能會使很多公司搬出布魯塞爾,這對布魯塞爾的「開放」政策是個挑戰。 酒類
比利時人大多喝的是啤酒,但是還有熱尼耶弗爾(瓦隆語叫Peket),是通過蒸餾發酵的麥芽而製成的燒酒,以前是通過蒸餾熱尼耶弗爾漿果而製成。是比利時的杜松子酒。
巧克力
巧克力作為比利時的特產與瑞士巧克力齊名。著名品牌有:金邊/Coted'or,雅克/Jacques和嘉勒博/Callebaut。這些巧克力比糖衣杏仁便宜得多,在無人售貨店和書店均有出售,味道從傳統的榛子和易溶的糖衣杏仁口味一直到最有異國情調的香蕉味、草莓味和朗姆酒味,應有盡有。在精美西點屋和超市,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手工製作的巧克力。高檔的巧克力(奶油和獻黃油巧克力是平時吃的)給你帶來非同凡響的感受,尤其是金羊毛牌/CornelaToisond'or蛋卷巧克力(不要和皇家港口牌/CornePortRoyal巧克力搞混了),高迪瓦牌/Godiva和諾豪斯牌/Neuhaus巧克力。里奧尼達斯/Leonidas是個半機器生產巧克力廠家,以著名的「瑪儂」牌/MANON白巧克力而倍受青睞。
在布魯塞爾,光城鎮中就有超過500個巧克力設計師,這幾乎相當於2000人中就有一個。比利時人喜歡吃巧克力的程度,令人無法想像。其每年食用巧克力的數量,在整個世界中是最多的,而比利時的機場,也是全世界販賣巧克力數量最多的機場。
菜餚
比利時人重視飲食。您來比利時的時候必須品嘗當地的傳統菜餚。比利時菜有好多種。在法蘭德斯可以捕獲到40多種魚類。北海灰蝦配番茄是一道一直被許多外國人羨慕的法蘭德斯特有的美味佳餚。到比利時還一定要品嘗法蘭德斯式的蘆筍、布拉邦式的野雞、根特的雞湯(waterzooi)、比利時的乾酪屑和烤苣菜深受人們喜愛。雪維菜燉鱔魚、阿登高地的梅醬兔肉、野味和越橘。喜歡吃甜品的人可以品嘗很多種蛋糕、蛋奶烘餅及具有比利時獨特口味的約400多種巧克力。不少菜烹調時加入啤酒。啤酒是比利時修道院里發明的飲料。總計有300多類,五顏六色,使人大開胃口。比利時人喜歡品嘗啤酒時加一塊乾酪。比利時有85種乾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