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大全 » 德國一年消耗多少噸蛋糕
擴展閱讀
夏天如何存放蛋糕胚 2025-09-29 15:08:44
吃蛋糕環節可以叫什麼 2025-09-29 14:51:06

德國一年消耗多少噸蛋糕

發布時間: 2023-07-14 13:05:35

Ⅰ 蛋糕的起源的地方

「西點」是中國人對西式甜點的統稱。它同中華烹飪一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古埃及有一幅繪畫,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話中可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場景,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統計,在古埃及帝國中,麵包和蛋糕品種達16種之多。據說,古希臘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古希臘人曾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古羅馬人則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名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稀臘。

今天,世界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種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時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派和起酥相繼出現。早期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起酥時,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再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製作奠定了基礎。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有人推測首先有西班牙人創造。

上世紀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它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甜點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上世紀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工業食品工業的支柱之一。西點的禮儀西點,在西餐中被稱為甜品,在我們生活中西餐的禮儀常常會被小資們津津樂道。西點作為西餐中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有人比如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甜點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順序為:

1、頭盤,稱為開胃品。通常有冷盤和熱盤之分。

2、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素菜湯和冷燙等4類。

3、副菜,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為副菜。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成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7、咖啡、飲咖啡的時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吃甜點也有講究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冰淇淋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是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如果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從另一頭漏出。

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西點製作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製作。古埃及的一幅繪畫,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從畫中可以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情景,說明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說,普通市民用做成動物形狀的麵包和蛋糕來祭神,這樣就不必用活的動物了。一些富人還捐款作為基金,以獎勵那些在烘焙品種方面有所創新的人。據統計,在這個古老的帝國中,麵包和蛋糕的品種達16種之多。

現在人們知道的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稱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希臘,其表面裝飾的12個杏仁球代表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今天歐洲有的地方仍用它來慶祝復活節。據稱,古希臘是是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特別是在蜂蜜產區。古希臘人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還製作了一種裝有葡萄和杏仁的塔,這也許是最早的食物塔。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過各種烘焙製作。

古羅馬人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迄今,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古羅馬的節日一度十分奢侈豪華,以至公元前186年羅馬參議院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令,禁止人們在節日中過分放縱和奢華。這以後,烘焙糕點成了婦女日常烹飪的一部分,而從事烘焙業則是男人們一項受尊重的職業。據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

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種也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排和起酥點心相繼出現。1350年一本關於烘焙的書記載了排的5種配方,同時還介紹了用雞蛋、麵粉和酒調製成能擀開的面團,並用其來製作排。

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排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在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17世紀,起酥點心的製作方法進一步完善,並開始在歐洲流行。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哥本哈根以生產丹麥包而著稱。可松麵包通常做成角狀或彎月狀,這種麵包在歐洲有的地方稱為「維也納麵包」。傳說,大約在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城,一位烘焙師製作了一種月牙麵包,把它掛在教堂前,嘲笑土耳其國旗上的月牙標志。可松麵包更早的文學記載見於有關德國復活節的糕點介紹,它被作為山羊角的象徵。

據說,可松包是從德國傳到維也納以及西班牙,並將它作為一種早點的。西班牙人似乎發揮了他們如同在文化藝術上的想像力,將起酥點心和可松包做得十分完美。另外據推測,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也是首先由西班牙人創造的。

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到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他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糕點的現代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維我利亞時代是歐洲西點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一方面,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點、特別是裝飾大蛋糕的製作上;另一方面,西點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的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Ⅱ 蛋糕的脂肪是多少

一個生日蛋糕的脂肪含量是多少?那要看奶油含量了,不一樣的蛋糕脂肪含量也不一樣。一個私人教練曾對此做過回答。
如果是手機n72那麼大的一快大概有250多卡.
脂肪含量大概是1.5克左右1相當於我門吃兩晚米飯(中小碗的)
如果想減少這些熱量.
跑步每小時消耗熱量大概400卡左右.中速慢跑!
騎車每小時消耗熱量大概450-500卡左右!阻力...。看品牌哦。
我現在在用的牌子叫金鑽的,它在包裝上明確標示反式脂肪酸為0%,但沒有標識脂肪量。。毒害人體的反式脂肪酸
衛生署日前公布檢驗速食業所使用的25種烹飪油,發現共有19件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尤以人造奶油,酥烤油的含量最多.大多數的人都以為動物性油所含的飽和脂肪酸高於植物油,於是在烤吐司,酥烤麵包時改塗植物性奶油,或是改用...。你好。我是貼身私人教練,您所謂的蛋糕是多大快的?如果是手機n72那麼大的一快大概有250多卡.脂肪含量大概是1.5克左右1相當於我門吃兩晚米飯(中小碗的)
麻花一斤大概有1800多卡左右!
麻花的脂肪含量大概一斤在30多克左右!
如果想減少著些熱量.
1跑...。奶油是以全脂鮮奶為原料,從新鮮牛奶中提出乳脂肪製成的。而現在大多數蛋糕房製作蛋糕所用的「奶油」其實是一種混合物,通常是一些氫化植物油、澱粉水解物、蛋白質和其他食品添加劑的混合物。二者在營養成分和結構組成上是有很大差別的。由於蛋糕...。市場上銷售的奶油蛋糕因其口感細膩,能加工製作成各種精美圖案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事實上,常吃奶油蛋糕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卻不利。
中國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藺興潤教授告訴記者,這些蛋糕用的基本上都是植物黃油,因為植物奶油每桶約80元左...。只是偶爾吃一次(20串左右),會長肉嗎?20串燒烤的脂肪含量相當於多少正常飯菜的脂肪含量?還有啊,一罐罐裝可樂和一個8寸的生日蛋糕含多少脂肪?...。如何測定人體脂肪含量的正常值是多少,針對如何測定人體脂肪含量的正常值是多少這個問題,具體如下介紹:
人體內脂肪含量的正常范圍,男性為10%~20%,女性為15%~25%。脂肪含量可以隨營養狀況和活動量的多...。這個主要是看生日蛋糕的品牌了,還有你生活城市的消費水平。
我覺得現在就基本上在65--90之間!

Ⅲ 世界上最大的蛋糕有多大

世界最大草莓奶油蛋糕重11.146噸。而其它數據列表如下:用去草莓3噸,蛋糕高2.57米,直徑2.65米 http://img.china.alibaba.com/news/upload/8/news/2005/ee/20051109120811632_1133482836693.jpg 世界最大報紙蛋糕:4.5米寬、6.8米長、2噸重的《城市快報》慶生蛋糕。 http://img.china.alibaba.com/news/upload/8/news/2005/ee/20051109120811456_1133482836651.jpg 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蛋糕: 美國一家糕點公司26日為了慶祝公司成立70周年,在紐約製作了一塊將近5.5噸大蛋糕。 http://img.china.alibaba.com/news/upload/8/news/2005/ee/20051109120811379_1133482836588.jpg

Ⅳ 有誰比較了解德國的美食特色

不為中國人所知的德國地道美食。
1、德國豬腳
先來介紹大名鼎鼎的德國豬腳,也叫德國咸豬手、德國蹄髈等。與中國的豬腳相比,德國豬腳叫蹄髈更為准確。它選用脂肪較厚的豬後小腿,經鹽腌制後水煮或火烤,並佐以德國酸菜等進食。
德國豬腳,南烤北煮
南部 巴伐利亞
A. 炭烤豬腳
在中國的德國餐廳最常見的就是烤豬腳。在德國,一般會佐以葛縷子及大蒜一起浸泡或預先煮過,再烤到表皮蘇脆,搭配芥末醬、辣椒一起上桌。烤制後的豬腳皮香肉厚,脆而不幹的外皮最具嚼勁。
B. 煙熏豬腳
煙熏豬腳是將豬腳煮熟後,以木炭煙熏的方式,將傳統德國調味料的風味,借著木炭的香氣完全封在豬腳里,看起來油滑光亮的豬腳,表皮柔軟而有嚼勁,脂肪部位也有彈性。但是烹調方式費時費事,除了要十多種香料外,還要以木屑和木炭煙熏,煙熏完成後,切成薄片享用,再配上一杯黑啤酒或是黑麥汁(德國一種營養飲料,味略苦),真會叫人大口吃肉,嘴巴嚼不停。
北部 柏林一帶
德國北部不流行烤豬腳,全是水煮豬腳的天下。加入酸菜和各式香料一起熬煮,烹飪方式比較像是中國菜的「燉」,翻動幾次等到爛熟後享用,口感和烤豬腳完全不同。典型的水煮豬腳一定配上酸菜、土豆泥和馬鈴薯,一樣也不可少,吃法是將這四樣沾上芥末醬後同時入口。經過長期熬燉的豬腿肉嫩軟而不油膩,肉香酸菜香四溢,和北德略帶苦味的啤酒搭配最地道。

2、德國香腸
德國香腸其種類繁多,幾乎各地區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香腸,而且尺寸大小、顏色深淺、味道鹹淡各有不同。估計德國香腸多大1500多種,其中僅水煮小香就有780多種,有名的有德國碎肉香腸、德國下午茶香腸等。
德國人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配上德國酸菜和麵包。當然也有搭配濃郁的醬汁或者炸香腸或者做沙拉。德國香腸傳到美國,就變成了著名的快餐食品——熱狗了。
巴伐利亞白香腸(Weisswurst)
由剁碎的小牛肉和煙豬肉製做,調味料有香芹(亦稱beiderl)、肉豆蔻、小豆蔻、蔥、姜、檸檬和洋蔥。香腸大約長四到五英寸長和一英寸厚。吃白腸最為特別的地方:首先要去掉腸衣,其次要搭配巴伐利亞傳統的甜味芥末醬,味道帶甜,但不辛辣。
德國碎肉香腸(Bratwurst)
由豬肉和牛肉制(有時小牛肉)。起於德國紐倫堡,幾乎可在德國任何地方都能發現更長更厚的碎肉香腸。

在德國,碎肉香腸作為「德國快餐」伴德國酸菜、薯泥和烤洋蔥食用。切碎的香腸也可以加辣或德國甜芥末和番茄醬(如德國咖喱腸),伴麵包和啤酒吃。
咖喱腸(Currywurst)
是切碎的香腸加番茄醬和許多咖喱粉,或加由咖喱和其它香料制的醬,味道濃郁。咖喱腸也是德國常見的快餐食品。

德國下午茶香腸(Teewurst)
叫下午茶香腸是因為人們吃下午茶時,愛將這香腸切片夾三明治吃。香腸是由兩份未加工的豬肉(有時是牛肉)並一份煙肉剁碎,用山毛櫸木熏制後,將肉塞進腸衣,然後放七到十天使香腸成熟。

法蘭克福腸
由豬肉(有時會混合其他肉類)製成,起源於法蘭克福,因而得名。法蘭克福腸後傳到美國,就演變成美國人的hotdog。現在,法蘭克福腸也通常會以熱狗的方式食用,因此在德國有熱狗腸之稱。

3、德國酸菜
德國酸菜(Sauerkraut)是德國的傳統食品,用圓白菜或大頭菜腌制。德國酸菜富含乳酸、維他命A、B、C、礦物質和纖維,並含有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18世紀的遠洋航行中,船員由於條件限制不能吃到新鮮蔬菜,為了預防由於維生素缺乏而造成的壞血病,遠洋船隻往往會帶上大量的酸菜。現在在德國,酸菜成了冬天必備的食物。
酸菜能開胃、幫助消化,尤其是與份量不算少的德國肉類套餐搭配時,更能降低菜餚的油膩感,讓每一口都能保持鮮嫩的美味,因此酸菜與德國豬腳、香腸可謂形影不離。
4、德國啤酒
德國人非常愛喝啤酒。德國啤酒被分為20多個種類、1500多個品種,由於釀酒配方的多種多樣性,所以產生出如此之多的啤酒種類也就不足為奇了。啤酒配香腸、豬手是最經典搭配。
在德國喝啤酒最厲害的當數巴伐利亞人。巴伐利亞洲擁有1052家啤酒廠,為德國最多,其首府慕尼黑的10月啤酒節可稱得上是一個譽滿全球的節日。
大致上德國啤酒可以分為白啤酒(也叫小麥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六大類。德國北方人喜歡飲熟啤酒,南方人偏愛小麥啤酒、淡啤酒、黑啤酒和無苦味的啤酒,但無論是哪個品牌的啤酒在小酒館、飯店和啤酒花園里都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白啤酒(Weissbier) ,也叫小麥啤酒(Weizenbier),液體較濃厚,口味不太苦,口感潤滑,著名的品種有巴伐利亞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 ,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萊比錫白啤酒(Leipziger Gose) 等等。
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於北德地區,品質清冽,呈透明的淺黃色,但是德國啤酒中苦味最重的一種,糖分含量少。
黑啤酒(Altbier) ,出自杜塞爾多夫和魯爾區。顏色相當深,有著淡咖啡般的棕色。但味道並不很苦,還稍帶甜味。
科什啤酒(Kölsch),是科隆的特產,現在已經流傳到德國各地。科什啤酒的酒質非常清淡,顏色比清啤酒還要淺,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細長玻璃杯。
出口啤酒(Exprotbier) 是專門供出口的德國啤酒,象著名的貝克啤酒(Beck』s) 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較少,總的口味比較清淡,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魯爾區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產量最高的城市。
無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適宜駕駛車輛的人飲用。
5、德國麵包

德國麵包年消費量達到692萬噸,人均84公斤,是世界上食用麵包最多的國家。每天出爐的芳香撲鼻的小麵包、角形小麵包、」8″字形烘餅和長麵包就有1200多種,此外,還有300多種其他不同種類的麵包。
一如德國機械的精工細作,德國麵包的製作也非常講究。
德國麵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加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想要成為一名德國麵包師也不容易的事,學徒約3-4年、副廚約4年,總共至少需要花上7-8年時間,並經過考試審核,才能拿到專業證照,故每一位麵包主廚都是紮根深厚、功夫扎實;其次,政府單位對麵包的掌控也極端嚴格,從原料的成分比例是否確實、有無任何人工化學成分或染料的添加,都經常抽查檢驗,稍有不慎便可能冒上吊銷證照的危險。
因此德國麵包是非常健康的食品。
6、德式姜餅
姜餅是歐洲人聖誕節必備的節日食品,起源於德國。不過不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硬姜餅,德國姜餅是軟姜餅,好似硬曲奇和軟曲奇的區別。
德式姜餅的主要原料包括了蜂蜜、香料、核果、杏仁與糖漬的水果乾等,形狀五花八門,但最常見的是圓餅狀。口味根據配方與作法的不同,從甜味到帶有香辛料氣味的辣味姜餅都有。德式姜餅經常以裝飾得非常漂亮、設計復古的錫盒包裝,因此除了姜餅可以用來食用之外,外盒也經常被保存下來作為收藏品。
紐倫堡是德式姜餅的最知名產地,稱為紐倫堡姜餅(Nürnberger Lebkuchen),已被列入歐盟國家保護來源地區(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PDO)的產品項目之中,在歐盟境內與大部分與歐盟簽有貿易交換協定的國家,只有紐倫堡當地製造的姜餅,才有資格冠上「紐倫堡姜餅」的產品名稱進行銷售。
7、黑森林蛋糕(又叫黑森林櫻桃蛋糕)
可能你會猜出黑森林指的是德國的黑森林地區,對於蛋糕為什麼叫黑森林一直有不同的說法,一說因為配料用櫻桃酒,是黑森林的特產,因此得名;也有說蛋糕的巧克力碎末讓人想到黑色的森林;還有一說是顏色酷似黑森林地區的傳統服飾。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黑森林蛋糕的發明地確實在德國。
德國對黑森林蛋糕的製作有嚴格的要求,在2003年的國家糕點管理辦法中規定,「黑森林櫻桃蛋糕是櫻桃酒奶油蛋糕,蛋糕餡是奶油,也可以配櫻桃,加入櫻桃酒的量必須能夠明顯品嘗得出酒味。蛋糕底托用薄面餅,至少含3%的可可粉或脫油可可,也可使用酥脆蛋糕底。蛋糕外層用奶油包裹,並用巧克力碎末點綴」。在德國銷售的蛋糕,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才有權利稱得上是「黑森林櫻桃蛋糕」。

Ⅳ 德國的著名美食是什麼

德國美食
【美食篇】啤酒的國度
坐在具有傳統特色的古堡式餐館中,要上一份杜松子醬汁,外加填梨子、油炸馬鈴薯子,再配上菊苣核桃仁色拉,一杯葡萄……
有人說天堂里最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里最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於誇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會吃的事實。德國人講求營養,而不是烹調藝術,所以有人說德國的飯菜無非清煮、白燉加烤制。不過今日德國的餐飲業可以說是同際風味大薈萃,在此可品嘗到世界各國的美味佳餚,德國菜也己不僅僅是白燉豬肘子加酸菜了。現在的德國廚師善於吸收其他外來飲食特色,在博採亞、歐、美眾家烹調特色的基礎上,也可做出美味可口佳餚。但是說到能標志德國,就不能不提香腸和啤酒等這類德國飲食了。
香腸
德國人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豬肉喝啤酒。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於偏好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紅腸、香腸及火腿,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並且都是豬肉製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銷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一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幹掉它。
德國香腸的種類多樣舉世皆知,主要的原料從豬肉、牛肉到蔬菜或動物內臟都有,也經常搭配各類香料而製作成風味獨特的地方口味,所以,大家會發現多數的香腸會以地區來命名,例如: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維也納香腸(Wiener)、紐倫香腸堡(Nürnberger)等......在吃法上,德國香腸也呈現出多樣化,不僅可以水煮、油煎或燒烤,同時也可以做成沙拉、煮湯、或直接生吃。
德國的肉類料理除了香腸外,火腿和熏肉在口味上也不下百種,而這也是由於製作方式及加入香料的不同而產生微妙的變化;大部分的肉製品,都是吃生冷的切片,直接沾些芥末醬就入口了。
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麵包與馬鈴薯
德國人認為麵包是營養豐富、最利於健康的天然食品,吃香腸必有麵包與之相配。在麵包的生產方面德國也可稱得上是質量和數量的世界冠軍。德國的麵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國每天出爐的各種各樣的麵包就有1500多種。麵包是德國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據統計年德國人每人年平均吃麵包81.5公斤,居歐盟成員國之首。
德國人麵包的種類大概有三百種以上,常見的包括:黑麵包、酸麵包、全麥麵包、八字型麵包及小圓麵包,有時麵包夾上乳酪、火腿、香腸或塗些肉醬,非常美味。另外,馬鈴薯也自十八世紀起成為德國人的主食之一,在中午唯一一餐熱食中配合著肉類、海鮮及蔬菜扎扎實實地填飽肚子。
德國人年人均食魚達6公斤。糖果、巧克力、糕點等的銷售量也十分可觀。

Ⅵ 二戰時德國佔領區不產可可,為何德軍能配給巧克力這些巧克力是哪兒來的

這么說吧,德國人的後勤補給和他們的裝備一樣的專業

說實話,二戰中的德國人的後勤保障還是相當不錯的,下面是一份1943年德國一線部隊的食品清單:

黑麥麵包:750克 黃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 香腸(生罐裝食物):120克 (有時是熏魚) 果醬或人造蜂蜜:200克 煮過的土豆,蔬菜:750克 肉類:120克 蔬菜或動物脂肪:45克 調料:15克 咖啡豆(有時以紅茶代替):8克 巧克力或糖果:1袋 香煙紙:7卷 煙草:2卷。

我們從清單中可以看出,戰場上的德國人的飯菜種類還是蠻豐富的,除了主要食物全麥麵包 紅腸 罐裝牛奶外,還能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吃,飯後還能在抽幾根煙,竟然還有奢侈的巧克力供給,看來這樣充分的物質保障才是德國人席捲歐洲的秘密武器啊。

這可比德國人東線的老對手蘇聯兵吃的好太多了。

經過前線部隊的多次要求,1943年後勤供應部門才開始供應無需烹飪的方便攜帶和含油高熱量的特殊食物,這些特殊食物包括餅干、糖果、罐裝巧克力和煙草,而且在陸軍方面只供應一線作戰隊伍。

德軍士兵特別珍惜Scho-Ka-Kola巧克力,視他為戰爭環境下最高的奢侈。

所以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士兵的供給量並不是很多

特別是隨著1943年夏天希爾德布蘭德巧克力廠在盟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中被炸毀,直到1950年才恢復生產。

所以希爾德布蘭德巧克力廠生產的巧克力,主要是在1936年到1943年間,依靠德國二戰前囤積的大量的原料,才能保障巧克力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