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大全 » 鄭州吾安蛋糕多少錢
擴展閱讀
做蛋糕加酵母粉怎麼用 2024-05-02 15:03:58
給我一個大蛋糕的圖片 2024-05-02 15:03:57
蛋糕枕有什麼 2024-05-02 15:00:28

鄭州吾安蛋糕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3-04-24 03:09:01

① 吾安往而不樂的意思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褔,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盡之矣。彼游於物之內,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鬭,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完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廬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台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
[編輯本段]譯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麼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飢。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福可使人歡喜,而災禍卻使人悲傷。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慾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惡的區別在胸中激盪,選取和舍棄的選擇在眼前交織,那麼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追求災禍,躲避幸福,難道是人們的心願嗎?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們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馳騁在事物之外;事物本無大小之別,如果人拘於從它內部來看待它,那麼沒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橫在我們面前,那麼我常常會眼花繚亂反復不定了,就象在縫隙中看人爭斗,又哪裡能知道誰勝誰負呢?因此,心中充滿美好和丑惡的區別,憂愁也就尺模由此產生了;這不令人非常悲哀嗎!
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牆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慧困山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而廚房裡空盪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飢,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後,面腴體豐,頭發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俗的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於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縣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度日。 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牆築起的高台已經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台觀覽,在那兒盡情遊玩。從台上向南望去,馬耳、常山時隱時現,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又似乎很遠,或許有隱士住在那裡吧?台的東面就是盧山,秦人盧敖就是在那裡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隱隱約約象一道城牆,姜太公、齊桓公的英雄業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台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這台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裡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里跟隨著我的。我們採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贊嘆:「多麼快活的游樂啊!」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前中一篇賦,並且給這個檯子取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於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編輯本段]題解
本文主要是發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思想。作者認為,如不能超然物外,則樂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環境中,也有可樂的東西。為了突出後者,既用前者來對比,又用四方形勝與四季美景來渲染。
[編輯本段]評析
蘇軾調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復了一座殘破的樓台,其弟蘇轍為之起名「超然」。蘇軾便寫了這篇《超然台記》,以表明超然物外、無往而不樂的思想。這實際是政治失意後精神苦悶的自我排遣。蘇軾因不同意王安石變法中某些措施而自請外調,仕途坎坷不平,思想上產生了歸向老莊的傾向。所謂超然之樂,實際含有政治失意的辛酸。既不能擺脫官場,又要尋求超然之樂,正是內心世界矛盾的體現。唯其有這種矛盾更使文章委宛多姿,意味深長。文章寫景生動,說理透闢,語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體現了蘇文灑脫自如、縱橫不羈的特點。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武昌九曲亭記[1]
宋 蘇轍
子瞻遷於齊安[2],廬於江上[3]。
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4],陂陁蔓延[5],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6],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7],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載酒[8],乘漁舟,亂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攜徜徉而上[12]。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13]。意適忘反,往往留宿於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將適西山,行於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16],旁矚溪谷,風雲變化,林麓向背[17],皆效於左右[18]。有廢亭焉[19],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十,其大皆百圍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22]。一旦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23],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茲欲以成吾亭邪?」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於是最樂。
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25]。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26],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27]。方其得意[28],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29],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於前[30],要之一飽[31],而同委於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無愧於中[34],無責於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於是也[35]。
注釋:
[1]武昌九曲亭:據《清一統志》說:「九曲亭在武昌縣西九曲嶺,為孫吳遺跡,宋蘇軾重建,蘇轍有記。」武昌,今湖北鄂城。
[2]子瞻:蘇軾的字。齊安:古郡名,即黃州,今湖北黃岡。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有人告發他作詩文訕謗朝廷,被貶往黃州,充黃州團練副使。
[3]廬於江上:蘇軾到黃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遷居臨皋亭,其地瀕於江邊,故雲。
[4]江之南武昌諸山:黃州與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對。武昌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蘇軾有《記樊山》,其中說:「自余所居臨皋亭下,亂流而西,泊於樊山,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頂即位壇、九曲亭,皆孫氏遺跡。」又《答秦太虛書》:「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圖:梵語,亦作佛圖、浮屠,即塔也。精舍:佛寺。
[7]隱蔽松櫪:林木豐茂,隱蔽天地。 「櫪(lì)」,同「櫟」,即柞(zuò)樹,落葉喬木,果實叫橡,葉子可喂柞蠶。
[8]策:也是杖。杖策:謂扶杖。
[9]亂流:橫絕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語出《論語》,是孔子對他的學生們一種稱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蘇軾與山中的年輕人關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來的樣子。
[13]相勞:相互慰問。
[14]居齊安三年:本篇作於元豐五年(1082),蘇軾已在黃州住了三年。
[15]獲小平:得到了一塊稍微平緩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陽、背陰。
[18]效:呈現。
[19]有廢亭焉:謂此地有一座荒廢的亭子。
[20]百圍:是說樹乾的粗細。千尺:是指樹的高度。
[21]斤:斧子一類的工具。
[22]睥睨(bì nì):側目斜視,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驅逐。這句是說,把這棵樹從它占據之地趕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連續好幾天。
[26]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總稱。
[27]適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樂。蘇軾在《超然台記》中說:「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即此之謂。
[28]「方其」二句:意謂正當蘇軾獲得一種適意的樂趣時,就以為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萬物都不能取代這種樂趣。
[29]「及其」句:意謂等到蘇軾對這種樂趣享受夠了,他又總是對自己滿足於這種樂趣感到吃驚,覺得好笑。「厭」,滿足。「灑然」,吃驚。
[30]雜陳:陳列著各種各樣食物。
[31]要之一飽:重要的是以求吃個飽。
[32]委:拋棄。腐臭:腐爛發臭。這句是說,吃飽之後,就把剩下的食物統統丟掉,讓它們腐爛發臭。
[33]「夫孰知」句:意謂沒有人能夠知道人生樂趣是從哪裡獲得的,又是在哪裡失掉的。也就是說,人生樂趣的得失是無常的。
[34]「惟其」三句:意謂由於得失無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問心無愧,處世無可責備,而姑且這樣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這,即指適意而言。
譯文:
子瞻被貶到齊安(今黃岡),在長江邊上建廬居住。齊安沒有出名的山,而長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連綿不斷,山谷幽深寂靜,裡面有佛塔寺廟僧舍,西邊的叫西山寺,東邊的叫寒溪寺。它們背靠山樑,面對山溝,隱蔽在茂密的松樹櫪(同「櫟」)樹叢中,寂漠清靜,與世隔絕,見不到車馬的喧囂和來人的足跡。每當風停了,太陽出來,江面波平浪靜的時候,子瞻就拄著拐杖,帶著美酒,乘坐漁船,橫渡長江,直奔南山而來。山中有幾個人,熱情好客,喜游山水,聽說子瞻到來,都裹著頭巾,歡笑著迎上來,然後攜手同行,逍遙自在地拾級而上,一直走到深山盡處,大家都筋疲力盡了,方才停下歇息,掃去落葉,坐在草地上,彼此舉起酒杯,互相問候,玩到心情舒適時,竟至忘記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為過著這樣愜意的生活,子瞻在齊安住了三年,都不覺得時間過得很久。
然而將往西山去時,就要從青松翠柏之間經過,走過彎彎曲曲的羊腸山路,才會見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覽者一定會在此休息。人們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賞,躲在茂密林蔭下小憩,向下可俯視滾滾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邊可掃視小溪幽谷,風雲變化和樹林山腳正面、反面的種種景象,都在人們身邊呈現出來。平地上有一座破舊的亭子,它的遺址非常狹小,不能夠坐下許多遊客。亭子旁有幾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圍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夠用刀斧來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樹下,就整天(無可奈何地)斜視著它們。一天,來了一陣暴風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連根拔倒,子瞻趁機將那倒下老樹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擴大。子瞻與朋友們進山看了看,相視而笑,說道:「這大概是(老天爺)想成全我們重修亭台的事情吧?」於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後,西山的勝景才算完備了。子瞻對這件事極為高興。
從前我年輕時,跟隨著子瞻游覽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嘗不是帶頭提起衣服捲起褲腳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達的地方,子瞻就總是為這事成天不愉快。有時他一個人飄然獨游,悠閑自在地在泉石上漫遊,採摘著樹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著落在山溝中的果子,從溪中舀取水來喝,看到他這樣子的人往往把他當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實天下的樂事無窮無盡,而以使人心情暢快的事最叫人喜愛。而當他稱心如意的時候,(覺得)萬事萬物都不能換取這種快樂;到了他興盡的時候,又沒有不感到吃驚,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飯,五花八門的菜餚擺在面前,總之是為了一飽肚腹,而吃下去後,那些事物(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食物)同樣變成了腐臭的東西,有誰還會去管哪道菜對人有益,又哪道菜對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覺得慚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責,就不妨把心思寄託在這山林之間(盡情享受它)。這就是子瞻在這里感到快樂的原因。
作者及題解:
蘇轍(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是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十九歲與蘇軾同登進士第。仁宗時,為商州軍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時,為王安石屬官,因反對新法,調任他職。後因蘇軾詩罪株連,謫遷筠州監鹽酒稅。哲宗至徽宗時,仕途幾經起落,最後以太中大夫退職,住在許(今河南許昌),自號潁濱遺老。死後追贈端明殿學士,謚號「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欒城集》。
本篇選自《欒城集》。它作於元豐五年(1082)。當時作者貶謫筠州,蘇軾貶謫黃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們都並不消沉。這篇題記便是記述蘇軾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來,闡發蘇軾「適意為悅」的思想情趣,表現出蘇軾的游樂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懷和灑脫風度。顯然,其中也寄託著作者自己的意緒。它的構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實特點,更突出蘇軾的思想性格。蘇軾謫遷黃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從蘇軾好游武昌諸山寫起,特為指出蘇軾在黃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風景好,山裡人也好。這是為敘述建亭武昌鋪墊,顯出蘇軾在失意遭遇中善於自得其樂。然後,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處勝境,而且「有廢亭焉」,但長久無人治理,冷落荒廢,古木盤踞,重建困難,使蘇軾有心無力。然而天助人願,一場大風雷雨颳倒一棵大樹,創造重建的條件,蘇軾心願實現,九曲亭重新建成。這就具體說明建亭的經過,含蓄地贊美建亭此舉,興廢利眾,符合天意,而蘇軾獲得了最大樂趣。最後就具體議論蘇軾所追求的樂趣是「以適意為悅」,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滿足,並不計較個人的功利得失,因而處世為人,「無愧於中,無責於外」。這就委婉地說明蘇軾建亭的目的,也是他處世為人的態度,從而贊揚他的品德風度,光明磊落,超然灑脫。如果結合他們當時的政治處境來看,作者寫作這篇題記贊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確乎也表現出作者政治堅定和胸懷坦盪。蘇軾曾說蘇轍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答張文潛書》)。本篇風格即如其說。

② 知吾安賺薪計劃是真的嗎嗎

不一定是真的,「知吾安賺薪計劃」是一種網路賺錢計劃,為了加入該計劃,需要先完成一系列注冊、觀看廣告等操作,並需要支付一定的會員費用,據說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但據多方資料和用戶反饋顯示,「知吾安賺薪計劃」有著很明顯的詐騙嫌疑,其操作方式也與傳銷類似,通過發展下線來獲得升級衡此和分紅。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這類「賺錢計劃」或「創業項目」,檔數尤其是需要先交付一咐蠢迅定會員費或入股費用的項目,一定要多加辨別和謹慎。同時,在進行線上交易或投資前,也應認真了解相關的風險和條款,選擇具有公信力和權威認證的平台或機構進行操作和投資。

③ 惟願吾安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奮斗,為了考研,為了工作,為了家庭,為了錢,為了生活……好好活著的人每天都被各種壓力折磨得痛不欲生。然後突然有一天,身邊的人或者沒顫是自己突然就得了絕症,這時才會意識到,這些所謂的追求以及這些追求帶給自己的那些壓力在生命面前竟會變得如此一文不值,如此庸俗不堪……

生活不易,生命更難,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麼事情,哪怕當時覺得天塌了地陷了,但是最起碼我們還活著,還健健康康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還能夠為生活奔波,被煩心事煩擾。而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連活著都成了奢望,與這種遭遇相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管你認為自己現在的處境多麼艱難,你總還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這個祝福語現在就像是「你態攔好」一樣的存在,然而,在這大千世枯閉敗界里,在人這短短的一生中,「身體健康」真的可能是一輩子都求而不得的「俗」願。

人世間的一切在生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追求,所有的理想,堅持也好,執念也罷,想要去實現,都要建立在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之上。許多東西,其實不需要如此地耿耿於懷,這樣生活便輕鬆了許多,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這並不是消極的「無為」思想,而是學會釋懷,學會放下,學會分清對自己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重要的東西我們應該抓住它,不重要的東西,放下執念反而能有個好結果。

惟願吾安,惟願心安,惟願人安,惟願世安……